登陆注册
1520000000019

第19章 夜犬吠影(8)

读过她的文章,我知道自己将如何写下去;所以,我深深地感谢她给我的精神启示。

冯蓉大姐,你并不孤独!

19.凸凹版“乡土中国”序跋

《慢慢呻吟》跋

起初,把书名定为《生门》。

产道,也叫产门,又叫生门,是生命出生的路径。每个人都要出生一次,所以,人人都有一个生门。生门,在这里便是一个扩展了的意思:系指人们生存的路径,生活的路径,追求自由和幸福的路径。

人们一出生,并不意味着就拥有了生门;所谓生门,就是生命自由存在的方式,是价值实现的方式。通俗地说,人的一生要活得遂心和自在,要活得有价值;但这都是难以企及的事,所以人的一生都不一定能够实现,就是说,人虽然有生命,并不一定就找到生门。生门是个冥冥中的东西,被命运的手操纵着;人们须承受捉弄、无奈和虚妄。

总的说,人一生下来就要承受苦难;人的一生,几乎就是痛苦的一生。人寻求自由与幸福的路径,是由一个接一个的苦难连接起来的:这一重痛苦,未等你叫出声来,新的苦难又不请自到,你来不及喊出疼痛:经过一个接个的痛苦之后,才感觉到,虽都是痛苦:但都不足大苦;大苦,也是大甜,就是死亡本身。既然未曾接近死亡,痛苦就得承受。经久的承受,使你不再呻吟;虽然呻吟可以释放或缓解疼痛,但却没有减弱痛苦,呻吟是没有用的东西,且慢呻吟。由此,默默地承受痛苦,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生命的高贵与自尊。

快乐是什么?足痛苦的间隙,是痛苦的瞬间沉默。所以,快乐是一种短暂的东两,是没有分量的东西。在深厚的痛苦面前,快乐的呻吟便是一种夸张、一种矫饰,甚至是一种无耻。大快乐是一种无声的东西,与大痛苦相伴而生;一个平常的生命,便难以享受得到,是一种终极状态。

后来,在写作过程中,感到这个书名太抽象了,便改成了现在的名字:《慢慢呻吟》。人,首先不愿意承受痛苦,但命运又逼迫人不得不承受痛苦;承受痛苦,不足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要找到自由和幸福的路径,找到生门,实现最终的“生”。这也几乎是死亡的要义:人不愿意死,却不得不死;死的终极,还是为了生。

在写作这部书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以前对死亡的认识是极为浮浅的,是概念化、功利化的。以前,把死划分为有所谓与无所谓,死得有价值与无价值。现在看来,这种划分是很没有道理的。实际上,任何死亡都是有所谓的,都是有价值的;都是为了人生的自由与幸福开辟路径,都是为了“生”而积累经验。死亡的高贵与低贱,是人为的;所说的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便是在这一层面上的释义。

让人不平的地方在于,不可能发生的,却发生了;不可能实现的,却实现了;不该死亡的却死去了--合理的却相悖;相悖的却合理。生活是有道理的,却又是没有道理的。这是生命的真正痛苦所在。也是人们在寻找“生门”的路径上,看到的真实样相。但,不管合理与不合理,人们都在大踏步地朝着实现“生”的目标走着;尽管路径不同,脚迹亦不同。

“生门”是个大命题。所以,最初的写作,便想以众多的人物和纷繁的事件、宏阔的场景来表达它。写到一定时刻,我发现我走入了误区:作者在与他的人物、事件、场景苦苦相对时,他的主观思考却陷落了;他失去了自我,写出的是一堆奠名的文字。我推倒重来。讲述一个简单而单纯的故事。我感到,我真正走上了道路,开始前进了。我得到了一种愉悦。简单,不是简化;单纯,不是单薄。因为简单与单纯,作者可以更准确地表达生命的信息,变得更为有力量。所以,这部书,可能不是一部卓越的书,却是一部真诚的书、准确的书、这是对长篇小说这一文体的重新认识与实践,或者可以说,是一种贡献。

在写作这部书的过程中,我有一个深刻体验:人,完全可以活在他的想像世界、或意象世界中。在这个世界是,人对生活的选择,令现实中的人震惊:与这些人物比,现实人物显得是那样琐屑与卑怯,令人扼腕。在这个世界里,人物说出了我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说出、也根本说不出的话;他们比我高明、比我更懂得生活。与其是我在写他们,不如说是我在向他们汲取生活的经验、感受他们那不羁的情怀与不屈的生存意志,以使自己更能承受生命的痛苦。他们虽然是想像中的人物,我与他们的感情却比与身边的一些人还近;他们的欢乐与呻吟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和生存下去的希望!

我活在他们之中。

《永无宁日》序

不可否认,我写了恶。

也写了人生的偶然。

写了是怎样在偶然的人生际遇和生存环境中,使自己的人性一天天地恶下去的。

写完这个故事,我哭了:身心俱痛地哭了。

因为我从人性的恶中,看到并感觉到了人的伪善。

人的恶,人的伪善,起初是在环境的迫压下被动产生的;但是,这种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恶与伪善,久而久之,就化成了我们人性上的恶与伪善。

伪善具有公正、庄肃和仁义的外衣;惟因为此,伪善对人性的残害较之于恶来得更为深切更为巨大。

这是可怕而残酷的事实。

我们在警惕别人的伪善的同时,也要惊警自我的伪善。

这,往往比警惕别人的伪善更重要。

为此,我写恶,便是为了唤起善良的人们,对伪善有足够的认识和警觉。

吾心不毒。

《大猫》序

我写了中国的乡长。

写作动因,是因为,我本人是有过乡长任职经历的人。

然而,我写的并不是我自己。就我个人而言,我的乡长经历过于短暂过于简单了,前后不足两年半的时间。

然而,我熟悉乡长这一最奇特的人群,便汲取了种种,使字纸上的乡长变得很丰富很生活化了。

小说和影视作品歪曲了乡长形象,这是我极为憎恶的事。

其实中国的乡长,大多都当得很窝囊;并非艺术刻划和人们想象中那么风光。

也有风光的。那是恶吏,而不是乡长。

真正的乡长,是有血泪感受的人。他们也人性,也异化;也自我,也迷失;也可敬,也可鄙;也可爱,也可悲。

我写了乡长生活的原生态。同时,也注意了艺术的张力,写了乡土中国的现世风景和官场生活的复杂气象。看过手稿的友人说,我写的是“新官场现形记”和乡土中国最堪回味的原生态。我虽不敢受用,但也得意三分。

吾心可安也。

20.“上帝”的眉批--《书性与人性》后记

我是一个有强烈阅读嗜好的人。

我仔细思考过,感到,阅读的快乐或许就是我的第一快乐。为什么用“或许”这两个字呢?因为在物质至上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感觉多少有些奢侈,甚至有与物质相对抗的味道。同时,跟真正的学问家相比,我辈的读书快乐只能算是一种小快乐,过分夸耀,便显得浅薄,至少也有些不知天高地厚。

但反复比较之后,除了读书的快乐之外,我还真不知自己还有什么别的快乐--对于金钱,我从小过简朴的生活已成了习惯,花销极小,并没有感到金钱的压迫;所以,也就没有过于强烈的需要。来的为没有强烈的需要,便也就没有欲望被满足之后的快乐。对于地位,我出生于贫寒之家,父母从来不灌输在社会上的进身之道,总是叮嘱到,只要不愁吃喝,便不要自讨烦恼。因为这个世界是强梁的世界,我等弱无支撑的小民,不要不自量力地去争持;一旦争持,便会受到伤害。至于女人,我等造化不够,好女人不会跟你,荆钗布衣、柴米油盐,跟你生个不傻不奸、不聪不慧的儿子,能给你延续来世足已。因为父亲是个农民,农民很讲来世;而他已早早过世了。他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如果我不落实他给我的薪火相传的秘诏,作为他生前钦封的“大孝子”,我会惭愧不安。而这个任务我也完成丁,男女之事,我也不会有太大的作为了,便也不去想它了。想也没用,徒增烦恼耳。

由于许多事情我不会去做了,人生就有了许多空白,怎么填补呢?便只有读书?所以,读书之乐,其实是我惟一的快乐了。之所以不能理直气壮地说出来,概所得太少,怕被人误称大雅的缘故。

但我的读书生活,是虔诚的:每拿到一本值得读的书,都怀着一种崇拜的心理,仔细研读,生怕把书中的要义错过了。日子久了,就生出了习惯,即一种沉浸其中的习惯。能沉浸其中,便是一种痴迷,一旦痴迷,就有乐趣。所以,我的读书之乐是真快乐,没有附庸风雅的虚伪。正如与质素凡常的自家女人厮磨得久了,也能感到几分可爰一样,是心无旁骛的结果。

我曾跟友人说过,我从阅读中得到的快乐比从写作中得到的快乐要大得多,所以我更喜欢阅读。这跟人性中的懒惰习性有关:种植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而品尝果实却是唾手可得的享受;只要你的胃口好,万千美味中的每一味,都会给你一丝快感。所以,阅读的快乐足一种自私的感受,它不好传达给别人;一不可传达,就是真幸福了。

有人说,无节制的阅读会荒废事功,这或许有道理。但人们追求事功的目的是什么?也无非是在价值实现之后所得到的人生快意而已。而阅读本身也得到了心灵的抚慰,从生命快乐的层面,作用是一样的。在外在的世界中,正如曾文正公所说,事功是“半由天命,半由人力”的事情,在“天命”不授的时候,要保持人性的贞纯、人格的独立和生命的高贵,假阅读以自守,也是“抵抗”物质主义侵蚀人性的可选之途。

其实,读书人正如水一样,平静地流淌着,素日,并不让人感到它特别地有价值--但染以污浊的时候,便想到它可以洗涤;口干舌燥之时,便想到它可以疗渴。“无用”之处,正是它的价值所在。读书人所氤氲的书香,正是人性的土壤,无声无形地涵养着真善美的质子,也淘洗着恶的泥沙。所以,我总是认为,即便是逆子荒匪,只要他对书籍还葆有着一些难得的情感,便不会有大恶,便会有回心转意的那一天,且成为比常人更忠烈的赤子,且成为比市井小人更忠诚的爱人。

我之读书,总想读出自己的心得,总想读出人性的含量,不是为了示人而教化,而是为了自己受用:所以,对于所谓的“名著”,我总是读了又读,以期在年龄的自然增长和阅历的白然丰富的前提之下,得到精神的“自新”,以得到更大的受用。因为人生有涯,知也无涯,能得到深刻而丰富的人生体验,惟有读书。读书可以增加人生的时空,把一辈子活成几辈子,以有限的生命成本,获得无限的生命历程。

所以,我说自己是一个有强烈阅读嗜好的人,既不是欺人,更不是自欺。是一种真实的生命状态。亦就是说,读书之于我,已远离功力的获取,而是生活本身--是一种个人的生活方式。读后有没有作为,已不重要由此,可必看出,我之所说阅读比写作让我更感到快乐,是实话,而非矫情。

阅读之后,当然会有些个人的感受,作为眉批写在册页的空白之处,得闲把玩一下,竟尚有可供咀嚼的货色,便感到:书有大恩,它不欺有心之人。所以,如果说书籍是上,帝对人类的精神之赐,读书人的阅读心得便是它假读者之手写下的眉批,是永恒精神的延续;便不敢私昧,恭恭敬敬地抄下来,传呈到世间中去。所以,阅读者变成思想者,再变成写作者,是一个很自然的精神流变过程,无丝毫神秘感可言,更无一点骄人之处可资。

我要说的还有一点,便是为什么要研读“名著”?因为“名著”是时间深处的精神土壤,它记述的是人类的典型形状、典型情感,是人性不断提升的基础和平台,是人性从兽性中脱颖而出的见证和坐标。所以,阅读的过程,为的是寻找来路,理性地找到继承和发扬的精神命脉,不蹈“覆辙”,不费虚工,节省精神追求的人生成本,更好地进行新的思想建构。“太阳底下无新事”。这不是一句消极的话,而是告诉我们,所谓“名著新读”,便是不断摆脱历史的“催眠”作用,从“定评”巾读出原生态的人性内涵,为现世生活找到新的精神昭示,让人活得不仅现代,而且纯粹。

同类推荐
  • 流逝的春天

    流逝的春天

    《流逝的春天》作者漫兮的散文集。漫兮,本名付金华,屈原故里秭归人。性情安然沉静,喜好读书写字。相信文字是心灵很忠实的朋友,愿与文字之手相待一生,愿以淡定从容的心态,静静地坚守潜流与文字之间的芬芳,且把这些当成人生很美的向往。有诗歌、散文、书(影)评、小说等文字散发于各类报刊杂志。
  • 古代登临诗词三百首

    古代登临诗词三百首

    本书是以古代登临为创作主题的一类诗歌作品,共选录作品300首。以《诗经》起点,延续到晚清的登临诗词。对自《诗经》以来历朝历代重要的诗人、经典的诗词作了重点选录,其中尤其突出选录了唐代宋代的登临诗词,又重点选录了王维、李白、杜甫、苏轼、柳永、辛弃疾等人的经典诗作,丰富地展现了古代登临诗词的不同风貌。 古代登临作品通常是在睹物兴情时写成的,多属“为情而造文”,所以这些作品往往显得真实、亲切、感人。而登临时作者心中所涌起的时空感和历史感、生命意识,使作品往往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性,可以引起读者的深思和共鸣。
  • 最风流 醉唐诗2

    最风流 醉唐诗2

    唐诗写情是男女相思之情;是朋友相惜之情;是家国天下之情;是参悟生死之情;一斤唐诗,含着九两情思……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我们的西藏岁月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我们的西藏岁月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我们的西藏岁月》由涂世英、顾梦舟、李佳俊等编著。《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我们的西藏岁月》为援藏文学工作者集体创作,它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广大援藏干部、藏族同胞为改变西藏面貌而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感人画面,体现出援藏干部对第二故乡——西藏的热爱以及对藏族同胞的真挚情感,反映出党和国家对西藏人民的关怀。
  • 青春没了,痘还在

    青春没了,痘还在

    本书用轻松幽默而又不失尖锐的笔调,记录下一个80后的工作、生活、爱情以及思想片段,给全社会展现一个真实的80后——我们已经长大了。全书按照80后的工作生活、日常趣事、爱情、记忆、思想片段、等共分为八个部分,共约90篇文章,11万字,全面展示80后的真实生活和心路历程。
热门推荐
  • 诡案侦探所

    诡案侦探所

    一桩离奇诡案,一条鲜活的生命,一把血泪史。为了查出真相,慕千羽对自己说,将来有一天一定找到杀害亲生父亲的凶手,找到父亲丢失的器官,以牙还牙报仇雪恨。他放弃了大好前程,开了一家出力不讨好且发扬正义惩治邪恶的诡案侦探所……
  • 一生一世笑红尘

    一生一世笑红尘

    她发誓,如果知道他是皇帝,借她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跟他抢茅房,还险些把丫一脚踹进茅坑,最后沦落到这里扫落叶!***她,作为一个眼里只看得到钱的顶尖杀手,性格怪异让人望而生叹——不涉及钱的时候,她是冷静、睿智、杀人不眨眼的嗜血修罗!涉及钱的时候,瞬间变为抽风、暴走、癫狂的二货女!艾玛,谁说杀手穿越之后日子过得统一牛叉?面对掌握着千军万马的皇帝,谁特么牛叉一个给我看看,被射成刺猬有木有?算了,算了,咱隐藏实力,图个清闲。可是,清闲不是那么容易的……每天对着众位主子跪来跪去;每天被众人讽来讽去;还要拿着扫把扫来扫去!KAO!老娘——忍!可当她做宫女的第一笔俸禄也被扣掉时……——他姥姥的!老娘跟你们拼了!【重点】:女强+抽风,杀手除了冷冷滴,还有贪财滴!一样的杀手,不一样的抽风穿越!【ps】:男主是绝对绝对干净滴!背景大气磅礴,人物深情不悔,值得一看哦!——◆◇————◇◆————◆◇————◇◆——★【智斗渣男篇】“那一日,我到了机场,登机之后……”某女正在跟小宫女讲着自己前世的故事。“大胆!”一声霸气的高喝响起,“一个小小的宫女,还想篡位登基!朕定要灭你满门!”他倒想看看这女人有多大本事!转过头,一看,是皇上!某女艰难的咽了一下口水:“那个皇上,奴婢的意思是……是……”是神马啊!忽的,一只野鸡从御膳房跑出来扑腾而过,某女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将那野鸡捉住,大气恢宏的一脚踩上去:“启禀皇上,奴婢说的是这个登鸡!”……★【温馨爱情篇】某作者拿着广播站在高处,手舞足蹈+泡沫四溅:亲们,注意了,注意了!想看这两个片段的举爪,举完爪赶紧收藏,然后跟咱一起在正文中发现JQ!——某山挥着帕子擦着眼角的泪花,亲爱的们,人家等你们哦!顶着锅盖,潇洒滴离开……(欢迎亲们把钻石砸进伦家的锅盖里……)【四个涉及】:此文涉及抽风搞笑、涉及爱恨情仇、涉及坑爹雷人、涉及死生大爱!适合各种口味的读者阅读,欢迎广大亲们以各种形式跳坑!【下面是重点中的重点】:★对于此文,喜欢的请鲜花、钻石表支持。不喜欢请将准备买臭鸡蛋的钱,换成钻石用力砸俺表讨厌!效果都是一样一样的,(*^__^*)嘻嘻……
  • 专家诊治女性生殖阴道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女性生殖阴道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全面并且权威地解释了女性阴道炎的所有问题的书;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 全是1与妖怪

    全是1与妖怪

    我,当年西游中的大反派,六耳猕猴。现任花果山集团总裁,一个机缘巧合之下,我接受了陆地传媒公司的见习记者的采访,随着采访的深入,当年的一些秘辛被披露出来,甚至我们一起经历了一段传奇的经历。菩提老祖去了哪里?乌巢禅师去了哪里?为什么当年天庭只能偶尔看到太上老君,三清中的剩下两位又去了哪里?很多妖魔鬼怪的结局又是如何?这三界之中真的如同表面看到的那么和平么?
  • 有忧无解

    有忧无解

    生活平淡而规律的唐明明,偶然间买了一件二手衣。谁料这二手衣原本的主人是本世纪天才通灵者圭子的,跟随这件圭子的二手衣而来的阳锦明,默默守护唐明明,在她没有忘记前缘深受遗憾困扰的时刻,给了她一颗圭子留下的解忧胶囊。解忧胶囊带着明明回到了分手前,但是,过去的风景还能再来吗?
  •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本书共分五部分。“基础理论略述”讲述人们对于期刊的理解。“研究方法述评”综述了美国期刊研究的成果、趋势、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论文选萃”汇编并评注了十篇美国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内容涵盖读者群体的构建、期刊的影响、广告、女性杂志等。“名家演讲”编译了美国期刊业内部分权威人士的重要讲话,便于读者准确了解美国期刊业的发展动态及趋势。“名刊精粹”解读美国名刊的成功之道。中国与美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期刊的定位和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不妨碍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学习、借鉴和吸纳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以促进我国期刊产业的发展。
  • 禅是一种人生态度

    禅是一种人生态度

    世间的人或为物所累,追求物质,追求事业的广大;或为情所困,忙忙碌碌,却不知道我们活着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什么。我们以为,拥有自己想要的就会快乐。但是,正是这些过多的欲望,使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为何不停下脚步,阅读《禅是一种人生态度》,给自己的心灵一个修禅打坐的时间,看看禅能带给我们什么…… 禅能带给我们一种真正积极的人生态度,一种大无畏的生命勇气,一种看穿迷雾直透本质的眼光。禅能给我们提供智慧,解决我们内心的烦恼,把我们迷失的生活转变为觉悟的生活,把我们平淡的生活转变为艺术的生活,把我们染污的生活转变为清净的生活,让我们在无常的岁月里,活出充实自在的人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妖孽王妃:花样驯夫记

    妖孽王妃:花样驯夫记

    别人家的媳妇说:“夫君,你想做什么就尽管去做吧,我都支持你!”瑞安王的媳妇说:“王爷,你想做什么就尽管去做吧!我绝不拖你后腿!”别人家的媳妇说:“夫君,我想给你生个孩子!”瑞安王的媳妇说:“王爷,我们和离吧啊!要不给我个将军当当?喂,别走啊!我们再商量商量?你写休书也行啊!”
  • 伤心之旅

    伤心之旅

    《伤心之旅》收录作品8篇,包括《我心永恒》、《郑家鸡汤馆》、《无墙的烦恼》、《村头那一家》、《鸟柏觅踪》等。小说内容涉及解放前后的民俗民风,奇闻趣事、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以及个别基层领导的腐败现象等。内容提要《伤心之旅》是一部中篇小说集,是作者在不同年代、在不同刊物上发表过的作品的合集。主要描写了一些解放前后的民俗民风,奇闻趣事、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以及个别基层领导的腐败现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