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8500000012

第12章

“上什么会!那还不是个形式。在人事局的一亩三分地里,我说了算!”

散会后,胡然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给杨小霞写信报喜,要她做好调离的准备。正写着,楼下有人喊:“胡老师,电话!”作协许多人都没有电话,外面的电话都是打到家属院收发室,由看门老头喊人去接。

胡然接完电话回来,桌子上写了一半的信已不见了。妻子章桂英气冲冲地站在门口,厉声问道:“你给哪个婊子写信?杨小霞是谁?”

“你管得着吗?”

“放你妈的狗屁!”

“我已经和你分居多年了,你管不着!”“哗--”一盆洗衣水劈头盖脸地泼来,胡然成了落汤鸡。

浴美人醉倒作家先生奇作品轰动高原文坛

那还是文化大革命后期。

古城作协的人们无所事事,整天打扑克,晒太阳,喂鸡,养鸟,做小锅饭,享受着空前的自由。家属院的空地上,有着一个庞大的棋摊,经常里三层、外三层拥满了看客。胡然便是这看客中的一位积极分子。看秦腔和下棋,是胡然的两大爱好。反正没有什么事,日子又是那样的漫长,看书吧,只有一部《金光大道》,看戏吧,翻来覆去就是那几部样板戏,已经屁多不臭了。不下棋养鸟,日子如何打发呢?当然,下棋之外,他还有着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在这座家属院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沿着一楼的窗户外面,一家挨一家地建起了几十个坚固的鸡窝,鳞次栉比,蔚为大观。鸡窝里经常响起“咯咯咯”的叫声,给沉寂的作协大院带来不少生气。胡然在下棋的过程中,还要不时地探出头来,向后张望--那里有着他家的鸡窝。有一天,在一阵“咯咯蛋!”“咯咯蛋!”的叫声之后,从楼上跑下来一位肥胖的妇人。这女人的年龄很难估计,因为一层厚厚的雪花膏涂掉了她的真实面目,连眉目都成白的了。下楼之后,她首先奔向一个鸡窝,以最快的速度把手伸了进去。立时,粉白的脸变成了蜡黄,两道眉毛倒竖起来,随之忿忿地抽回了空着的手。

“我日他妈!”

她破口大骂了。

“哪个有人养没人教亏了八辈子先人缺了八辈子德的杂孙,把老娘的鸡蛋偷去了?”

好精彩的长句!她便是胡然夫人章桂英。

章桂英在稍微一怔之后,忽然发现了棋摊,立即扑了过去,拨开人群,从耳朵上将棋兴正浓的胡然提了出来,一顿臭骂:

“姓胡的!我日你妈!老娘打发你守鸡窝,谁叫你钻到这个狗堆里?”

“哎哎,嘴里干净一点!”

棋客中有人提出抗议了。

“咋?我就要骂!”章桂英毫无顾忌,“谁吃了我的鸡蛋,我叫他头顶上生疮脚底下淌脓!不得好死的!缺了德的!不要脸的……”

一路骂着,将胡然牵上楼去了。

整整一个下午,从四楼上传出的叫骂声不绝于耳,使得全院的人无法安宁。一直到晚上十点多,章桂英银铃似的嗓子开始出现了铲锅搓锯一般的杂音,饱受了耳膜之苦的人们暗暗庆幸:或许,灾难可以结束了。但是大家的幻想破灭了。紧接着,那间众所瞩目的房子里掀起了更大的风暴。这次风暴是由胡然掀起的。

“你为什么要骂大家??”

憋了一天的作家先生,终于发出了这样一句强硬的质问。他是忍无可忍了。结婚这些年来,出身上中农家庭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胡然,对于这位工人阶级的一员一直心怀畏惧,事事处处忍让,他怕她向工宣队告状。工宣队比马王爷还厉害,手里提了一摞帽子,就等着给人戴哩。他敢“欺负”他们的姐妹吗?现在,工宣队已经滚蛋了,他还怕她个鸟?

“你为什么要骂大家?”

“什么?你说什么?”章桂英愕然了。她没有想到这个臭老九会还嘴。当她弄明白了男人的这句问话以后,更加污秽的语言便从她的嘴里淌出来:

“你这个吃里扒外的畜牲!老娘哪怕是养一条狗……”

“啪!”一记响亮的耳光落在章桂英的脸上,同时还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泼妇!”

“哇哇哇哇……”一阵撕心裂肺般的哭声之中,章桂英扑了上去,胡然也不示弱,于是两人便打起来了。

先是在屋里打,后来在过道里打,层层移动,最后转战到院子里。遇到这样大饱眼福的机会,同胞们是绝对不会放过的。已经睡了的人们都起来了,披着衣服,拖着鞋,围在一旁观战。胡然揪着章桂英的头发,章桂英抓着胡然的胸脯,二人同时作低头躬腰状,四条腿成特角形,紧紧地扎在地上,活像二牛抵角似的对峙不下。胡然毕竟是个文人,尽管他处于优势,完全可以把章桂英的头往墙上碰,但他却没有那样做。章桂英则不然,她要比男人凶狠得多,用尖利的指甲一把又一把地抓着男人的胸脯。胡然的衬衣上已经渗出了斑斑血迹。

“战争”已经打到你死我活的阶段,看客们却始终严守着中立,谁也不肯出面干预。人们抱着膀子,叼着烟卷,鉴赏着,品评着,个个面上露出满意的神色。而那人圈也是围得极考究的:距离交战者三步左右,既看得清楚,又不致受到战祸的连累。仗打到左面,左面的人们往后退两步,右面的人们往前进两步;仗打到右面,右面的人们往后退两步,左面的人们则又往前进两步。不管战争发展到什么阶段,那人圈始终不乱,不变,保持着从一开始就形成的格局。

胡然忽然松开了手,木愣愣地站在那里,任妻子撕打。等章桂英打累了,打够了,面上露出胜利的光彩,胡然突然放声大哭。一个从未流过泪的汉子,眼泪鼻涕一起涌了出来,挂在苍白的面孔上。他的心已经死了。他不愿再这样活下去了。哭够了,他便带了几件衣服和生活用品,到编辑部去住。他和章桂英的婚姻已经走到头了。

他很快便写了离婚诉状,交到街道法庭。妈妈们拖着不予审理。章桂英更有妙法。她换上一身破旧的衣服,领着四岁的儿子,这个机关进,那个机关出,一见领导就伤心恸哭,就寻死觅活,儿子也跟着哀号,活脱脱一个秦香莲!凡是和胡然沾点边的单位她都跑遍了。永不枯竭的泪水,感动了一个又一个领导,又是一个陈世美!不准离婚!娃娃都这么大了,你还想干什么?太不像话了!胡然则横下一条心:这辈子不回家,看你离不离?这时候如果不是一件意外的事情,胡然可能也就解脱了。

四岁的儿子突然急病住院。娃儿害的是伤寒。胡然赶到医院时,小家伙面红耳赤,呼吸短促。章桂英一见胡然,恨恨地拍了拍身上的灰尘,一拧屁股走了,从此不再露面。整整半月,胡然日夜守护在儿子的床边。在这十多天的时间里,聪明伶俐的儿子深深地打动了胡然。小家伙是那样的懂事。每天输液时,由于孩子的手小,很难找到血管,护士们就在他的头上、脚上乱扎,往往要扎好几针才能找到血管。在一旁守候的胡然心疼得不行,每一针好像都扎在自己身上。可娃儿硬是一声不吭,表现得比大人还坚强。特别使胡然感动的是,每次输液时,娃儿扎着针头的小脚板总是一动不动,在漫长的十几个小时里,那脚就像钉在床上一样,连位置都不挪一下。这是大人们都做不到的事情。到了夜里,娃儿就处于轻度昏迷之中。忽然,他睁开眼睛,要求尿尿。胡然找来尿盆,抱上他撒尿,娃儿却挣脱胡然,说道:“我要自己尿。”说着便下了床,自己去尿。然后又一头倒在床上,进入昏睡之中。儿子竟是这样的坚强!后来病轻一些了,娃儿表现得十分高兴,要胡然买来一副扑克,和爸爸玩牌。其实他并不会打扑克,却装做大人的样子,郑重其事地出着牌,每出一张,都要响亮地喊一声:“打牌!打牌!”牌打累了,就给胡然唱歌,将各种歌儿混杂在一起,一会儿东方红,一会亚克西,虽然不成调子,却稚气十足,笑得胡然前仰后合。胡然没有想到自己竟有这样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他被小家伙彻底征服了。他把儿子抱在怀里,不住地亲吻着,望着他那黑亮的眼睛,心里想道:为了这个嫩生生的灵物,自己哪怕再不幸,再委屈,也不能贸然离婚。孩子是无辜的。他撤回了离婚诉状。他已经离不开儿子了。

同类推荐
  • 替身

    替身

    快过年的时候,已没什么行情,大家算算账,喝喝酒,就等回家了。但那天顾矿长来了。顾矿长是陈梅贞的客户,每次来都是看陈梅贞的。这次也一样。不同的是,这次陈梅贞病了。于是顾矿长成了个开端,让我们又想起陈梅贞来。陈梅贞没病的时候,顾矿长看完陈梅贞,临走时会请大家吃顿饭。吃饭时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请大家多关照。我们知道他有很多钱在陈梅贞那里,每次他一走,陈梅贞就会说娘舅又要做行情了。做行情固然是个信息,但是说给我们听的意思,只是个要约。通常情况是,顾矿长先看好期货品种,然后交给陈梅贞一笔钱。陈梅贞在操作前,会把消息告诉我们。
  • 狼祸

    狼祸

    如果说某个人十分健忘,似乎无伤大雅;然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健忘,最终可能引出新的灾难!因此,我总以为,认真地对往事——不论是悲剧性的还是喜剧性的——乐于进行深入的思考,无论如何是必要的、有益的。现在,要在地图上寻找这个地方,可能要费些眼力,如果坐上飞机作鸟瞰的话,就比较容易看得清楚些。这就是:在山东的西南部——从济宁以南到江苏徐州以北,这里有独山湖、南阳湖、微山湖、昭阳湖,南北相连,并称为南四湖。这块跨越陇海路两侧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在抗日战争年代,被称为四湖边区。
  •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22)短篇小说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22)短篇小说

    本书选录“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第三届入围作品选,包括5个短篇小说。《乡曲乡愁》描写淮北平原的民俗风情,《被命运刺上鲸刑的人》探究深圳打工族的悲喜人生,《寻找泽林嘉措》以自赎为主题探讨生存意义,《没有署名的画》一幅拍卖画作引发的怀想,《梦一样的青春》讲述当年高考大学与订婚结婚的旧故事。
  • 暗伤

    暗伤

    《暗伤》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发表的几篇小说,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有描写城市边缘人生活的《独来独往》、《蓝的火》,有描写年轻人之间美好情愫的,如《窗外的阳光》、《香水百合》、《风中尘埃》、《我依然在这里》、《弯月下的歌谣》。更有描写生存的困境窘境的,因为人生并非只有花开月圆,我们时常要面对生活的暗礁,这就有了《暗伤》、《女人》、《梨花朵朵白》。鉴于篇幅所限,我挑了九篇进入这本集。希望你愿意看它,并喜欢它。
  • 老实人

    老实人

    《老实人》是服尔德哲理小说中的一个代表作。主人公“老实人”是德国一位男爵妹妹的私生子。他成长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单纯地信任着家庭教师的乐观主义,把一切都往好处想,坚信男爵家就是人间天堂。可是因为他爱上了表妹居内贡小姐,被男爵赶出了家门,踏上了探索世界的旅程。在这个旅途中,他没有看到一件积极的事情,天灾与人祸,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让他慢慢抛弃了乐观主义,变得中庸而又实际。
热门推荐
  • 偏爱你的甜

    偏爱你的甜

    我是中国人,MOF先生是法国人。他叫我Ma petitechouchou,意思是我的小宝贝。礼尚往来,我叫他萌雪梨。法语Mon chéri,我亲爱的。我很爱吃他做的蛋糕,某次偷吃现场被抓……MOF先生:“我就说是你吃的,你还不承认,看我怎么惩罚你这个小骗子。”我:“就是我吃的,你想把我怎么着吧?”MOF先生:“既然吃了我的蛋糕,那自然要付我应得的报酬。”
  • 纨绔世子妃:世子请收心

    纨绔世子妃:世子请收心

    莫玉锦第一次和花美人相见,花美人觉得莫玉锦看起来帅而不够亲民,所以撒了一把无色无味的痒痒粉给莫玉锦作为见面礼。第二次,莫玉锦和花美人见面,花美人觉得莫玉锦虽是她相公却是中看不中用,所以下了一把无色无味的蒙汗药给莫玉锦。第三次,呃,这次是莫玉锦主动跑去见花美人原因是,花美人将莫玉锦美貌小妾输给了王府下人当娘子……
  • 独宠娇妻太上瘾

    独宠娇妻太上瘾

    被逼嫁给比自己大十二岁的老公,夏暖暖没想到传闻暴戾成性的男人,婚后竟将她宠上了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彼岸不负相思意

    彼岸不负相思意

    对于君默来说,未经世事的轻烟,纯洁无暇,懵懂不谙世事,那么的让人流连忘返,甚至连回忆都是甜甜的味道。可是,她的人生里终究无法将爱画上一笔,也不能有任何的情愫能使她动摇作为雪族女君的存在。她是神选出来,是不可逆转的宿命。一千年前的那场屠杀,将她的族人赶尽杀绝,而那个肇事者,却是一直信任的他。那场搏战,她射出十箭冰雪羽箭,将他的元神封印了一千年,只能用虚无飘渺的灵魂在这广袤的大地来回寻找她的一丝魂魄;而她,自毁元神,为了帮他赎罪,为了曾经记忆里的那段美好,或许这是最好的办法。一千年后的今天,她换个方式回来,为了杀害父母的那个人,她努力改变自己,却变成了所有人讨厌的样子。最后才发现,自己从来都是一个配角。真正的主角,不是她。轻烟与君默之间,是否还有情感?另一个人的到来,是不是会改变眼前的、努力了许久的一切?
  • 在樱花飘落的夜晚我遇见了你

    在樱花飘落的夜晚我遇见了你

    在一个樱花飘落的夜晚,我在那里遇见了你。
  • 荣耀新美文:冷雨扑少年

    荣耀新美文:冷雨扑少年

    有多元的视野,从各个角度描摹和思考人生和社会,将视野焦点多样化,并以独特的生命体验,勾勒当下不同群体的现实生活。有温度的故事,这里有美好的回忆,也有惨淡的阴影;有青春的疼痛,也有成长的蜕变。故事里有彷徨,有焦虑,有孤独,更有勇气,有温暖,有力量,有憧憬。有情怀的青春,这些青年作者的笔下涌动的是青春的新姿态,他们以独特的个性讲述属于他们的青春和成长,朦胧的爱,懵懂的情,挫折的阵痛,叛逆的碰撞,这一切都属于他们的逻辑和思维。有创意的表达,这里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有变化多端的叙事方式,有多角度的人物塑造;他们冲破固有思想的牢笼,凭借创意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学话语空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混世毒医

    混世毒医

    华夏最神秘的隐世门派毒医门门主沐邪,莫名其妙的来到了一个神奇的大陆,从此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人生,没事吃吃肉,遇事下点毒,沐邪坚信,能用毒解决的事,那都不叫事、、、、、、、、、、
  • 别再为小事生气,小事永远只是小事

    别再为小事生气,小事永远只是小事

    学会看开、学会看淡、学会看远、学会看透、学会看准!运用你的智慧,以一种超脱的心境将万事看开。运用本书所提供的50个“智慧锦囊”,你会找到原本属于你的快乐,原本属于你的成功!
  • 知识分子的鸦片

    知识分子的鸦片

    《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是雷蒙·阿隆在冷战初期,针对当时法国特别是法国知识界的情况而作的一本法国人反思法兰西病的著作。在《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中,作者对偏爱走极端的法国知识分子本身进行了剖析和批判,是研究法国现代思想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知识社会学的名著。在许多情况下,深刻的思想往往采取片面的姿态,左派的作品是这样,右派的作品也是如此。所以,即使在时过几十年之后,我们再来阅读阿隆的这部著作,仍会为其间的清醒与尖利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