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8500000001

第1章

“一匹好马”和年轻寡妇的露水之恋

我们的作家名叫胡然。这个大号来得十分不易--它是由一位地方大员亲口封定的。

那还是在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多少周年大会上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儿。尽管官人们平常并不关心甚至躲避着文艺,但是到了每年的五月二十三号这一天,大家还是要装出一副热心的样子,来和本地一大群倒霉背时面壁苦修的文艺家们握握手聊聊天,以示亲和与重视的。于是我们的作家更名的机会也就到了。

那一天,风和日丽,阳光灿烂,市委书记秦启明亲临会议。秦书记腆着肚子,面带微笑,从会议室门口开始,依次和文艺家们一一握手。平日里目空一切,孤傲清高的各式各样的“家”们,在这位矮胖的父母官面前,一个个弯腰俯首,受宠若惊,脸上泛着激动的红光。许多人用两只手紧紧地抓着市委书记的胖手,亲热连声地喊着:“秦书记!”“秦书记!”此时此刻,平日里受冷落的文艺家们真正地感到了党的温暖。有些人的眼眶里甚至闪现出晶莹的泪光。而一些文艺界的老同志,则亲切地称秦书记为“启明同志!”--这是市委书记最爱听的称呼--以示他们关系的深厚和独特。快要握到胡然面前的时候,不知是这位作家脑子缺血,还是过于激动,竟然当着众多文艺家的面--本城最优秀的绅士淑女的一部分,直声怪气地发出了这样一个声音:“哦,秦启明!”

一只温暖而又白皙的胖手收回去了。作家发现自己失态,要想纠正,已经来不及了,只见市委书记转过头去,嘴里咕哝了一句--

“胡球然!”

声音虽小,大家都听到了。作家先生本来就姓胡,人们从此不再叫他的原名,而是将“球”字省略,称他为胡然了。作家先生觉得这两个字挺富创意,也就将错就错,以后写了文章,一概署名--胡然。

除了这件颇为荣幸的事体之外,胡然还有一样值得骄傲与自豪的本领:他是一匹好马。这要追溯到他年轻的时候。有一天,胡然躺在河边的草滩上晒太阳,心情舒畅得无法再舒畅。碧空万里,清风徐徐。几朵白云在头顶上慢慢地游动着,变幻出各种奇异的形状。阳光照射在草滩上,青青的草尖上闪动着七彩的光芒。黄河像一匹银色的大蟒,从高山大川中蜿蜒而来。河面上蒸腾起轻烟般的雾霭,薄雾中可以看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晃悠的一叶小舟--羊皮筏子在浪尖上漂流着。远处传来蝉的鸣叫:唧唧唧唧!唧唧唧唧!胡然的心肺从来没有这样清新过,他感到通体舒泰,惬意极了。环顾左右,一匹黑色的大马立在不远处,静静地啃嚼着青草。也许是原始的生态环境有益于促进青春的勃动,抑或是公马可能闻到了某种异性的气息,总而言之,大自然使年轻的作家目睹了这样一种奇观:一条光滑闪亮的庞然大物从公马的两腿之中慢慢地伸了出来,而且不断胀大,最后竟然像一根铁棒似的挺立在草滩上。那物件长约2尺,胳膊腕儿粗细,越垂越硬,好长时间松不下去,于是便在草尖上来回摆动着,磨蹭着,寻觅着发泄的对象。胡然饶有兴致地欣赏着,突然觉得浑身燥热,身上陡增了一股活力。不经意间,自己的阳具也慢慢地勃动起来,而且越挺越大,越挺越硬,几乎将裤子顶了起来。就像要和那公马比赛似的,长时间地软不下去。这时只听远处一声断喝:

“好马!”

是马的主人在夸赞自己的牲口。乡下人看一匹公马,就看那畜牲有没有这样过硬的本领。胡然心中一喜,不无得意地想道:“我也是一匹好马!”

就是这匹“好马”,后来弄出了许多风流韵事,给高原古城的文艺界增添了不少茶余饭后的谈资。

他的第一件荤腥事儿发生在好几年之前。胡然至今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空荡荡的汽车小站,年轻漂亮的寡妇,一对充满了欲火的黑亮的眸子,以及由于时时蠢动而不得不用草帽遮住的阳具……

那是他最为春风得意的时光。他的短篇小说《一匹好马》刚刚获得了全省文学创作一等奖,而小说集《母亲河的故事》又接着出版,一时名声大噪,成为西部小城文学青年中的翘楚。

这阵儿,他从所供职的《文艺春秋》编辑部请了一个月创作假,准备学李白的样儿,读万卷书,行千里路,作一次随心所欲的漫游,以便了解民情民俗,遍尝百味人生,在文学上取得令人妒羡的新突破。因而当他漫无目的地来到这个隐居于山坳之中的小车站,并且碰上一位孤零零等车的女客,进而与之套上近乎,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候车室里空落落的,没有几个乘客。而山民们又是一律黑色或土黄色衣裤,看上去灰蒙蒙一片,几乎和阴暗的大厅溶为一体了。外面浙浙沥沥地下着小雨,雨丝儿挂满了天幕,大家懒洋洋地靠着椅子,双眼微眯,昏昏欲睡。城市里少有的慵懒和安静笼罩着候车室。胡然感到有点儿沉闷。他希望和什么人说说话。他举目搜寻,突然眼睛一亮:靠近大厅西侧的一张长椅上,端坐着一位十分俏丽的少妇。胡然站住不动了。他既然名为作家,那就有着一般作家的通病:爱看女人。说得好听一点,这叫欣赏;或者用文学创作的行话,叫做观察人。说得不好一点呢,那就是毛病了。而我们的作家胡然,恰恰就有这样一种“猎艳”的嗜好。他的腿子像灌满了铅,他的目光凝固了,那是一朵盛开在土堆上的鲜花,一只独立于鸡群中的孔雀--胡然作如是观。别的不论,单就是那一对丹凤眼,就有着勾魂摄魄的力量。那是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柳叶眉,双眼皮,眼角稍稍向上挑起,长长的睫毛扑闪扑闪的,眸子黑而且亮。目光幽幽地向四处探寻着,神情中有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优伤。

“这是一双眉目传情的眼睛。”胡然瞅着那对毛洞洞的眼睛,心中暗忖。“从那眉梢间淡淡的哀怨来看,这女人的感情生活是空虚的……”

这时少妇转过头来,胡然看得更仔细了:只有北方女人才有的那种棱棱的鼻梁,略显肥厚的性感的嘴唇,细长的脖子,一头剪得短短的乌发,高高挺起的胸脯--整个儿一个健美!

“真是见鬼!如此偏僻的乡野,竟有这等尤物。”胡然这样想着,已经向那少妇走去了。少妇的目光向他迎来。

“请问,”胡然走到少妇跟前,做出一副谦恭的样子,“到别家庄去就是在这儿等车吗?”

少妇迅速地扫了胡然一眼,点点头:“对,就在这里。”

胡然看了看少妇身旁的空位子,客气地问:“我可以坐下吗?”

少妇扑哧一笑:“坐呀!这不是空着哩嘛?”

胡然解嘲地笑了笑,一屁股坐下了。

少妇打量着胡然的长发、风衣、牛仔裤,心里不由纳闷:这是什么人?干部?商人?教师?都不像。旅游者?探险家?倒是有点像。看那肮脏的衬衣,破旧的皮鞋,就知道已经走过好多地方了。

“请问,”胡然脸上挂满了笑,“别家庄的土司衙门,现在还在吗?”

“哦,原来是参观土司衙门的。”少妇心里一亮:看来我们是同路了。于是连忙回答:“在,在。土司衙门还在。”

“那就好,那就好。”胡然欣然地说,掏出一支香烟,悠然地抽起来。

土司衙门就在少妇村上。那还是一座明代建筑,是湟水河边历代土司的府第,已经有好几百年历史了。解放以后土司枪毙了,那府第当了生产大队部。近些年大队部撤销了,土司衙门就又空置起来。高原古城的文人墨客凡知道这个地方的,总要想方设法,利用到附近县城出差的机会,拐到偏背的别家庄,看看这座已经风烛残年凋破不堪的历史建筑,以发思古之幽情。

“我们正好是一路,”少妇说,“土司衙门就在离我家不远的旧街上。”

“那太好了,”胡然兴奋地说,“那就请你做向导吧。”

少妇飞了胡然一眼:“我能当向导吗?一个农村妇女!”

“能,能。”胡然连忙说,“向导非你莫属。”

“我只上过高中一年级,连土司是什么官儿都不知道呢。”“管他什么官儿呢!”胡然喷出一口烟来。

小雨不下了,云层中透出缕缕阳光。阳光射进候车室,大厅里变得明亮起来。胡然的心情也益发振奋。没有想到在这深山野岭,居然会邂逅如此佳丽,而且这样快就套上了“板”。看来这将是一趟愉快的旅行。

少妇站了起来。她去到小卖部,买了两支雪糕,脚步轻盈地走了回来。胡然“品”着她的身段:不高不低不胖不瘦,站起来一根葱,走起来一阵风,奶子微微地颤动着,两只银手镯闪闪发亮,黄色的外套,翠绿的衬衣,恰似一朵绚丽的野花。

“解解渴吧,”少妇把一支雪糕递过来,“还要等好一会儿呢,我们来早了。”

胡然刚想谦让,见少妇殷殷的目光望着自己,急忙接过雪糕吃起来。

气氛一下子随和了。

少妇吃着雪糕,轻声问道:“是专门来参观土司衙门吗?”

“不,随便走走。”胡然咬了一口雪糕。

“随便走走?咋这么悠闲?”

“我本来就是个闲人嘛!”

“闲人?干什么的?”

“哦,”胡然从背包里取出他的小说集《母亲河的故事》,“就是写这玩意儿的。”

少妇接过书,迅速地翻了翻,又用好奇的目光盯着胡然:“咋,你是作家?”

“滥竿充数。”

“这书是你写的?”

“胡乱涂鸦罢了。”

“你叫胡然?”

“胡球然呗!”

少妇重又抬起头来,用十分惊奇和羡慕的神情打量着胡然,眸子里闪动着熠熠的光彩。

“你要喜欢,”胡然淡然地说,“这本书就送给你了。”

“那太感谢了,请胡老师签个名吧。”

胡然拿出笔来,盯着少妇的眼睛:“贵姓?”

“我叫田珍。田野的田,珍珠的珍。”

“好名字!”胡然龙飞凤舞,用碳素笔在扉页上写下两行字:胡然于天地苍茫之间,乡野漫游途中,幸会田珍女士,赠书留念,存一知音耳。

田珍像放一件宝物似的将那书小心翼翼地放到提包里,喜滋滋地说:“我回去一定要好好拜读胡老师的大作哩。”

这时售票口开始卖票了。胡然走过去,买了两张到别家庄的车票,将一张递给田珍。田珍要掏钱,胡然作色道:“你要赶我吗?”田珍不再坚持了。

上了车,两人相依着坐在一个座位上,已经俨然是一对老朋友了。一路上田珍向胡然低声讲说了自己的身世:家境贫寒,高中没有毕业就出嫁了,丈夫在附近煤矿上当矿工,两年前在一次塌方事故中被压死了。留下一个不满四岁的儿子,还有年迈的婆婆,三口人相依为命。

“那靠什么生活呢?”胡然问。

“就是几亩责任田。日子倒也过得去。”

“为什么不再找一家?”

“孩子还小,怕受委屈。再说,我走了,剩下婆婆孤身一人……”田珍说不下去了,眼圈儿有点发红。

胡然改换了话题:“平常爱看小说吗?”

田珍的目光明亮了:“爱看,《红楼梦》,贾平凹,还有琼瑶的作品,都看过。”

“那好。我以后经常给你寄一些新出的小说。我们的《文艺春秋》可以给你定期赠阅。”

“胡老师,这可是真的?”

“哄你是小狗。”

田珍往里面挪了挪,靠得胡然更近一些。同时仰起脸来,朝胡然粲然一笑。胡然清楚地闻到了她身上的体香,一股热流涌遍他的全身。

不久就到站了。从车站到村里还有一段路,中间要经过一大片田野。二人一前一后,说说笑笑,沐浴在和风荡漾之中。雨过天晴,大地显得特别明丽,红处是红,绿处是绿,树叶儿上,谷牙儿上,全都沾着晶莹的露水,露珠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胡然心情特别舒畅,嘴里哼哼唧唧地唱起了流行歌曲。田珍瞅了胡然一眼,抿嘴笑道:“人真是奇怪。过去没有见过作家的时候,总觉得作家挺神秘,似乎是天外来客。现在见了真佛,也不过平平常常,同样的鼻子下面一张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胡然笑问:“还有呢?”

田珍眨眨眼儿:“还有一对小眼睛。”说罢哈哈地笑起来。

胡然看时,田珍这阵儿更显得妩媚了。她让太阳晒了晒,微风吹了吹,就像喝了点儿甜酒,脸蛋儿白里透红,鼻尖儿上渗出几粒汗珠,亮晶晶的,欲滴不滴。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此刻也显得格外明亮,似乎有一股灼人的力量。胡然不禁脱口而出:“哦,天爷!”

“你说什么?”田珍扭头问。

“我是说,今天能够遇到你,真是三生有幸。”

田珍撇撇嘴:“你在说反话哩吧?见了我们这些乡下人,不恶心就算万幸了。”

胡然神情激动地说:“说句不客气的话:你虽然是乡下人,可比起有些搔首弄姿的歌星明星,不知要强多少倍!”

田珍自嘲地说:“我们这些人,丑八怪一个。”

“不,不。”

“丑八怪。”

“不!”

“扑哧”一声,田珍一个趔趄。下过雨的土路还有点儿滑,一时说得高兴,竟不小心,几乎滑倒在泥泞里了。胡然连忙去拉。一只有力的手抓住了田珍绵软的手。两只手紧紧地拉在一起,“电流”同时传遍两个人的身体。猛地拉了起来,田珍站立不稳,整个儿人倒在胡然的怀里。一双火辣辣的目光望着胡然,鲜嫩的嘴唇微微翘起,似乎在期待着什么。胡然的那玩意儿忽地彪了起来,将裤子高高地顶起。他急忙松开田珍的手,从背上取下一顶小草帽,将那玩意儿遮住了。一直到进了村子,他那“马儿”才平顺下去。

田珍领着胡然参观了土司衙门。胡然大失所望。被人们吹得很玄乎的所谓土司衙门,原来稀松平常。只不过一座一进三院的破旧的庄院罢了,并无怎样雄奇壮观的景象。要不是有田珍陪着,还真寻不到一点点灵感呢!从土司衙门出来,天已不早了,夕阳摇摇欲坠,一抹红霞染透了群山。胡然故意问道:“此地有旅馆吗?”

田珍莞尔答道:“有五星级宾馆呀!”

胡然故作惊讶:“怎么,连旅馆也没有?招待所总有吧?”

田珍笑道:“好我的作家哩!在这偏远的荒僻乡间,哪来的旅馆招待所?”

胡然看看表:“那咋办?--天这么晚了。”

田珍调皮地说:“胡老师,你这就见外了。既然已经到了家门口,总应该进去坐坐吧。让我们的庄稼院也沐浴一点作家的阳光。”

胡然装出一副犹豫的样子:“这--合适吗?”

田珍说:“我家虽然穷,却也有你吃的,有你住的--只要你不嫌弃。”

说罢头里走了。

胡然跟着进了一家小小的院落。院子虽旧,却也收拾得干净清爽。田珍一进院就用清脆的声音喊道:“妈!来客人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抱着一个娃儿从东房里走了出来,用诧异的目光打量着胡然。

田珍介绍说:“妈,这是我胡老师。是市上的作家,到咱庄来参观土司衙门的。今晚就住到家里。”

老奶奶慈祥的脸上堆满了笑:“稀客呀!快进屋里坐。”将胡然让进堂屋里。

胡然按照此地乡间的习惯,脱了鞋,盘腿坐在炕上。田珍端过一个小桌儿,拾上花馍馍,沏上罐罐茶,然后便进厨房做饭去了。老奶奶将娃儿放到炕上,一边给胡然烧罐罐茶,一边说道:“田姐这娃心好呀!”--此地把儿媳妇称作“姐”,姓什么就叫什么姐。“我劝她向前走一步,她硬是不肯,她是可怜我老婆子哩。”说着拿衣袖擦了擦于枯的眼睛。“这就太委屈娃了--她还不到三十岁呀!”

胡然呷了一口酽而且浓的罐罐茶,一股清冽的苦味充满了口腔。侧耳听时,厨房里响起了擀面杖来回滚动的声音,看样子田珍是要招待他吃长面了。他不由舔了舔嘴唇。他从背包里找出几样小东西,给了那娃儿。娃儿怯生生地望着他,半天叫了一声:“叔!”

同类推荐
  • 红杏出墙记3:剪不断,理还乱

    红杏出墙记3:剪不断,理还乱

    本书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谋生

    谋生

    发现曲三的是小简。那天晚上,夜黑,雪白,小简深一脚浅一脚地把踏板拽上来就感觉传送机的苫布瑟瑟颤抖,那颤抖影响了上面的雪,经不住地滑了下来。小简心想,里面肯定钻进野狗了。于是,毫不迟疑地在甲板上拾起根绑旗杆的木棍,对着那颤抖的地方,杵了两下。在小简的思维中,接下来应该是这样一幅景象:一条丧家之犬夹着尾巴拼命逃窜。即使,即使不是这样,最起码也应该有嗷嗷的嚎叫声,这才符合常理。
  • 梦想与疯狂

    梦想与疯狂

    三个典型人物:孙和平、杨柳、刘必定的精彩亮相,使这部惊心动魄又光怪陆离的长篇小说,下面接触了中国变革中的一系列敏感问题:国家发展和社会正义的博弈,各种社会力量(能量)在利益和精神两个层面上的博弈,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与博弈,财富欲望与道德坚守的博弈,给读者呈现出一幕幕既陌生又熟悉,既勾心斗角又波澜壮阔的深度现实场景。
  • 弹指惊雷

    弹指惊雷

    本书连载时约三十二回,后出版时因故一分为二,分为《弹指惊雷》和《绝塞传烽录》两部小说。杨炎母亲为女侠云紫萝,父亲却是大内卫士的杨牧,义父是一代大侠缪长风,师父为天山派掌门唐经天,还有一位同母异父的哥哥孟华。不幸的是,杨炎在十一岁时,在乱军中为清廷军官所掳,幸被武林异人隐居于西藏大雪山的龙则灵相救,杨炎认龙为爷爷,七年间练成了一身惊人武功。
  • 城市狩猎(套装全2册)

    城市狩猎(套装全2册)

    《城市狩猎》是继《虫图腾》畅销二十多万册后又一重磅新作!尘封了20多年的兽类案件全面曝光!在这座城市,兽何以成为狩猎者,而人沦为猎物!嗜血狼人吸脂老鼠红衣怪女人面噬犬迷幻魔术师……
热门推荐
  • 画龙骨

    画龙骨

    民间有言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叫张长生,会一种民间失传千年的巫族秘术——画龙骨,这一切还要从十多年前,王家灭门案说起…
  • 爱情独角戏1

    爱情独角戏1

    男人甲本来是很快乐的一个人(当然他现在也很快乐),因为他老是喜欢一个人在深夜的四通贴很多很多的小笑话,他很欣赏每一个像他一样快乐的享受着网络人生的朋友,他喜欢对别人说:某某某,你好哟。而且不管别人怎么看,情有独衷的用很大的红字。男人甲成为我的好朋友,只是因为他快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成功必读

    成功必读

    成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没有任何借口可以解释你为什么长时间无法胜任一项工作。成功与不成功之间的距离,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是一道巨大的鸿沟。成功与不成功只差别在一些小小的动作:每天花5分钟阅读、多打一个电话、多努力一点、在适当时机的一个表示、多费一点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实验室中多试验一次。不论你想追求的是什么,你必须强迫自己增强能力以实现目标。
  • 英国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英国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据情报显示,卡西欧博士越狱后准备和英国的大毒枭进行一场交易。于是莱恩和卡奇、米娜一起来到了英国,开始了他们的英国冒险之旅。在旅途中他们还结识了很多的朋友,发生了很多新奇有趣的故事。通过他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我们可以了解英国的地理、历史、名人、古迹、人文、科学和风俗习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一切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分为机器猛于虎、不敢生病、大踏步地走向不可避免的危机三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机器PK工人、机器一改进, 工资就降低、巨无霸等。
  • 弑天屠帝

    弑天屠帝

    神帝之师遭孽徒暗害,挚爱为其复仇却惨遭镇压。万年之后,他附身于一少年身上,从此横扫八荒六合之天骄,践踏九天十地之至强,无所不能,战无不胜!我自逆天而生,当天地主宰!
  • 逍遥红楼

    逍遥红楼

    金陵十二钗的绝世奇才,终逃不过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定前生。而惊世的顽石,也不过是一块无法补天的石头!红楼轰然倒下,梦醒而碎,青灯古佛的云空未必空,随经文诉出曹雪芹满腔幽怨。红楼无梦,只余梦影残痕!PS:建了个Q群115435584,欢迎加入红楼大家庭!!
  • 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释例

    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释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