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62400000005

第5章 读书的“名堂”

去岁末与一位久未见面的高中老同学通电话,谈及读书。他问:“你想必是经常读书的吧!所以才能写出那么多文章。我的父亲生前是教师,就是爱读书。不过我看他读了一辈子书,好像也没有读出什么名堂来。”

听了这话,我立即向他说了一番道理。放下电话,想到以前也有人向我提过类似的问题,不妨将我的想法写出来供爱读书的朋友参考,也可补当时所谈的不足。

我以为,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娱乐、求知、研究。为研究而读书的毕竟是少数人,大多数人读书都是为了娱乐或求知,或者兼而有之。

我们常说读书乐,说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前提就是读者对书感兴趣,而书又对他有吸引力,否则就无乐可言。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书,读者有各种各样的要求,只要无害,只要自己觉得读来有趣有味,什么书都可以读。有没有乐趣,有多大乐趣,只有读者知道,也只有读者才有资格确定,旁人不必干预,也无法干预。你认为枯燥无味的书,他可能读得津津有味;甲以为艰深难懂的书,乙可以读得流畅自如。即使乙是不懂装懂,只要他自得其乐,愿意装下去,又关旁人何事?何必败了他的雅兴!同样一本书,A可以如此理解,B不妨那样解释,可贬可褒,可赞可骂,正经的学人和传媒完全不必担心,因为这类读者最多说上几句,或者下次不读这本书,不会打笔墨官司。如果一定要用一项看得见的标准来衡量,或者要“量化”一下,的确会像我那位老同学所说的“没有读出什么名堂”。他的父亲肯定没有升官发财,也没有著书立书或获得高级职称,但愿意一辈子读下去,就说明了他自己所感受到的乐趣,也证明读书之乐至少不在其他娱乐之下,不就是很好的名堂吗?

所谓求知,就是获得各种信息。尽管现代人获得信息的途径已经非常多,读书依然是最重要、最便利的手段之一。既然是为了获得信息,就得讲究来源,一般来说,得找到正确的、原始的、直接的、便利的源头,以便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尽可能少的精力,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为求知的读者就不能拿到萝卜就是菜,不加区别,见书就读,而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找到最合适的书。选择不慎,不仅会事倍功半,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可能接受了错误的信息,形成错误的概念,造成无穷的后患。还应该认识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任何人都只能有选择地接受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如果只把读书当作娱乐,当然不妨随心所欲地读,但如果是为了求知,一定要学会有所选择。

从表面看,这些年出版了大量工具书,实际上高质量的、实用的工具书却并不多,甚至根本还没有。譬如说,每一门学科、每一个分支,以至每一个方面或每一个重要的问题,都应该至少有一种导读性的工具书,让读者知道:要了解这门学科或这方面的知识,应该读哪些书;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基础、不同的阶段分别应该读哪些书;那些书的优缺点如何。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些求知欲很强、读书很刻苦的青年,却接受了不少错误的概念,或者在第二手、第三手资料上花费了很多时间,这难道都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吗?由于缺乏这类必要的工具书,整个社会的损失又有多大?

有人认为,今后书籍都会上网,查阅非常方便,不必再编这类工具书。这是误解。事实恰恰相反,国际上一些成功的网站或光盘,无不有相当完善的导读和检索系统,都是建立在这类工具书的基础上的。要是没有这类工具书(当然也应该上网),只有简单地按字、词或主题的检索,一般读者或非专业人员就会在浩如烟海的资料面前不知所措,难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更难在有限的时间中获得最关键的信息。

为求知而读书的效果是容易检验的,看你有什么名堂,就是增加了多少知识,获得了多少有用的信息。

至于为了研究的目的而读书,那么无论你是专业的、非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就不能满足于求知了,而应该对所读的内容做出分析和评价,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错误,研究才能逐渐深入,学术水平才会不断提高。要是没有自己的见解,就谈不上研究,充其量只能是起到“两脚书橱”“活辞典”的作用。这在以往或许能起很大作用,或许也能因为“知识渊博”“记忆力强”而受到别人的钦佩,但现在,你能比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容量更大吗?应该承认,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了研究的条件,有的人读书再勤奋,也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如果试下来真是如此,还不如改做其他工作,将读书当作娱乐求知途径吧!

为研究而读书的人数虽少,作用却最大,因为前两种人能否有好书读,有足够的书读,基本上就取决于他们的工作,一个国家以至全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也取决于他们的研究水准。

当然,这三种目的并非截然不同,不必完全分开。实际往往也是兼而有之,如在娱乐的同时获得知识,在求知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专家学者也得求知,了解专业以外或原来不了解的信息;还少不了读书取乐,如欣赏诗词,读武侠小说。但在读书的过程中,每位读者都应该明白自己的目的和要求,才能开卷有益,才能读出自己的名堂。

不知我的老同学以为然否?

同类推荐
  • 中古士风与文学新变

    中古士风与文学新变

    本书以士风为切入点来探讨中古时期的新变问题,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其一,人们内心世界的真实状态既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也可以经由行为容止来展露;前者促使了文学的产生,后者导致了士风的形成。文学与士风尽管有着不同的存在样式,但由于他们都缘起自人们的心灵,故两者间的内在关联向来紧密。其二,从东汉晚期到齐梁年间,中古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每当它进入一新的阶段,一种相同或近似的特征便会在不同的作品中逐渐形成,而这种特征几乎无例外地契合于当时的主流士风。充分把握住两者间的契合之点,既有助于我们准确清晰地描述中古文学的演变轨迹,也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面阐明其发生变化的复杂原因。
  • 追忆似水童年:一个95后北漂的家乡回忆(南瓜屋故事)

    追忆似水童年:一个95后北漂的家乡回忆(南瓜屋故事)

    本书讲述了一位从小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少年,在童年的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关于儿时一起成长的伙伴,关于那些有趣的童年游戏,关于成长的快乐与收获,作者都用细致入微的笔调,重塑了一副如诗画般美好的童年。或许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见自己的童年,唤醒你生命中,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
  • 新时期40年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史

    新时期40年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史

    《新时期40年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史》是著名学者鲁枢元教授率领团队完成的一部中国近40年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发展的总结性著作,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与文学批评研究”的结项成果,也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之一。本书以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建设与文学批评实践的整体发展为思考对象,联系当代社会现实;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文艺观念、道德规范、人文思想,展现中国古代文论的永恒价值和不朽贡献;结合西方现代文学思潮,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中确立中国新时期文学发展的独特地位。通过梳理中国近40年来的文学批评及理论建设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扬弃,与世界文学思潮间的相互影响和吸收,本书在古今中外的视域下重新确立了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地位和价值,为新时期中国文学理论建设、文学批评实践的发展轨迹,勾画出一份清晰的蓝图。
  • 薇蕨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薇蕨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堤契诺之歌:散文、诗与画(黑塞文集)

    堤契诺之歌:散文、诗与画(黑塞文集)

    本书《堤契诺之歌》可以说是黑塞作品的精髓,它是一本散文、诗歌集,亦是作者对他在此之前所有作品的艺术理念、创作方法和哲学思想的归纳、总结和诠释,被许多专家和学者看作是一把开启黑塞思想之门的钥匙。
热门推荐
  • 赢在纪律

    赢在纪律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纪律,就是赢在职场。纪律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是一名合格员工的最高行为准则,是完美执行力的第一要义。想成为纪律意识强的金牌员工吗?赶紧来翻阅本书吧。
  • 天域帝尊

    天域帝尊

    兰斯大陆,强者为尊,然而陈天却偶然穿成了家族的废柴,不能修炼的原因却仅仅是功法太烂,体质太好?灵修不成,我便修体!奇异双瞳,看破万法乾坤,最强功法,淬成修魔之体,控苍穹,霸寰宇,一代帝尊之路就此崛起!
  • 宠妻成瘾

    宠妻成瘾

    生日派对喝多意外失身与他,为救父亲公司与他商业联姻,他说他心系别人,婚姻为期三年,后来相处他深爱上她,宠她入骨,新婚夜发现她不是完璧,俩人冷战,小三插足,他欲解释不小心害她失去孩子,对生活失去希望跳崖轻生,在次睁开眼,什么都不记得,看她如何再次征服他的心。
  • 妖帝的霸宠伟业

    妖帝的霸宠伟业

    万年前,他是世人敬畏的远古妖帝,却暗戳戳的暗恋自己的臣下。臣下有个青梅竹马的未婚夫。他却不服,凭什么后来的就不能做未婚夫。为了横刀夺爱,他策划战争,颠覆天下,只想扶自己上位。万年后,她已是顶级宗门的一代宗师,拥有天下人眼馋的神兵利器。如今,她看着手里的三米大刀,愈发觉得顺眼。“九连玦,你个狐狸崽子,你说谁爱你爱得失心疯?”“你,你不仅离不开我,还每晚都要看着我才能安心入眠。”“呸,脸皮比城墙还厚,幻想比秀儿还秀。”明明是自己干的事,还净栽赃给她。今天不砍了这厮的狐狸尾巴做地毯,她就跟他姓!
  • 佛说阿阇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佛说阿阇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桑榆传

    桑榆传

    流落在外的苦命林家女,本以为今生全无指望。却不想突然有了个疼爱自已的祖母、外冷内热的父亲、性格爽朗的嫡母,还有了性情不一的姐妹兄弟,这小日子这样过下去也不错。可一眨眼又碰上了个欢喜冤家,可我的青梅竹马怎么办?哪料到冤家路窄,青梅竹马靠边站。好吧!那就往后余生,“冤家”请多关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京师教育随笔:教育路上行与思

    京师教育随笔:教育路上行与思

    《京师教育随笔:教育路上行与思》内容有开创中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局面、采用“3+1”模式,夯实教师队伍基础、把理念硬化为机制——谈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教育科研过去的成就和未来的使命、家庭教育——青少年教育的重要一环、众雁高飞头雁领——省会城市教育引领作用等。
  • 凭栏处听风沐雨

    凭栏处听风沐雨

    她是神医谷的弟子,嫁与他为王后,多年冷落之後,一道圣旨便把她发落冷宫!她从未懂得如何爱人,便被他教会了如何恨人!
  • 矛与盾与罗马帝国

    矛与盾与罗马帝国

    一场无能的见义勇为,让这可怜的重生者来到了已经步入黄昏的西罗马帝国。他是不幸的,他的软弱遇见了帝国荣耀的坠落;但他是幸运的,在这里,他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在刀光剑影之下不会因为爱恋分心,不因为软弱而动摇。凭借希望换来的机会,拾起了,暗淡了金色的鹰旗,还有那不曾失去的、闪烁着永恒的荣光!哪怕仅仅是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可这,就是他的一生啊!读者群:112964454欢迎大家加入!
  • 黄帝内经选讲

    黄帝内经选讲

    本书是作者钟永圣根据自己多年来学习《黄帝内经》的切身体会撰写而成。认为《黄帝内经》中华传统文化这一精神财富的精髓,值得炎黄子孙终身探究体悟,阐述了知阴阳,懂五行的古人,生活习惯与天地四时运转规律相合而健康长寿。提倡现代人应按照天地四时运转规律安排作息时间,尤其针对《黄帝内经》里的如“天之在我者,德也”等相关内容,强调人要心存善念,要真诚、谦让、柔和待人,人生命运一定会有改变。本书作者运用通俗的语言,以讲座的方式呈现,让读者轻松学到和领悟一些《黄帝内经》自知、自保的智慧和真谛。本书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和借鉴价值。无敏感问题,不需报备,可以出版,请复审、终审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