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90800000012

第12章

1960年的春节,许英莲和邓仁修已经还清了所有欠下的债。过年前,两口子长长地松了口气,用年前发的奖金给每个孩子做了一件新衣服。以前做一套衣服,三四尺布也就足够了。可孩子们长大了,他们需要的布料也多了。布料如此,他们也比以前能吃多了。四个孩子,就像是四头正在成长的壳郎猪,肚子总也填不满。

过年前,许顺来的预备党员申请在支部大会上没能通过,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前他与王华生有关联。审查人员还特地到山东老家去过了,他们回来以后还跟许顺来开玩笑,当年,你真的给八路军筹集药品,你还成了抗日英雄。私下里,他们也责怪许顺来,给一个巡捕收尸,只是那样想过,去了刑场以后,尸体也已经不见了,想收尸,没能收成,过去的事情也没人知道,又是没能做成的事情,说出来以后,给自己增加麻烦,也给组织添麻烦。

许顺来也是毫无怨言,有些人,嘴上说得比唱得好听,工作方面也藏奸耍猾,可人家很顺利地通过了支部大会,成了党员,而他真的任劳任怨,出了多少过头力气,可他就是没能通过。支部书记安慰许顺来,有的人可能一辈子要接受组织的考验,就看你能不能经得起考验,不能因为自己没能批准为预备党员,你就泄劲了,那可不行。再好好地表现一段时间,让同志们什么也提不出来,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大年三十晚上,许英莲跟妈说,她不想再生孩子了。

王月娥有些不解,女人怎么能不生孩子?再说,夫妻在一起怎么可能不生孩子?

许英莲说,男女在一起可以避孕,在机关工作的女同志,她们因为工作,早就采取了避孕措施,少生孩子。孩子多,负担重,也影响工作。

这一年的困难情况,似乎比上一年更加严重。刚刚开春,地里冒出的曲麻菜已经让人给挖光了。向阳山坡上的野菜也刚刚生长出来,就让人给挖去吃了。那天在班上,老沈悄悄地告诉许英莲,她已经好几个月没来例假了。开始,她以为自己又怀上了孩子,可是,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她没有怀孕,而是她闭经了。医生说,因为严重缺乏营养,已经有不少的女同志闭经了。这下可好了,她就是想生孩子,也不可能再生了。

工友们在一起,谈论最多的,就是怎样才能弄到吃的东西,还有什么吃的东西没能开发出来。可如今,橡子面都成了好吃食。山上的橡树尽管不少,可是吃的人多了,橡子已经见不到了,橡树叶子也成了抢手货,橡树给捋成了光杆司令。饥饿也开发人的智商,人们发现,玉米核子可以磨成面粉,掺和到玉米面或者高粱面里吃。高粱穂子也能磨成面,地瓜叶子和地瓜梗子,还有萝卜缨子,都成了难得的好东西。

工友们带饷的饭盒里面,没有纯粮食做的干粮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也是于成才最得意的时候。瞧瞧人家吃的馒头,一点谷糠也没有掺和,纯粹的白面蒸出来的。

邓仁修想知道,到什么地方,能换到粮食或者能买到粮食。

有的工友说,只有到海城盘锦一带,能够换到粮食。那个地方不缺粮,只要你带着皮货和布料,或者是金银首饰什么的,就能换到粮食。换粮这件事不能公开,只能在暗地里偷着换,弄不好,让政府的人发现,还会把交易的粮食和东西给没收了。

邓仁修回家说起了换粮这件事,可家里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拿什么去换呢?许英莲回娘家跟妈说了,王月娥说:“你爹做小买卖的时候,攒下了一些布料。既然布料能换粮食,就换成粮食吧,宁可舍了布料,也别饿坏了孩子。”

许顺来听说要用布料换粮食,他叹了口气,原先,他打算存下这些布料,他想想孩子们长大了,娶媳妇也好,出门子也好,留给他们用。事到如今,人饿得无精打采,只能顾眼前,哪能想得那么长远了。许顺来带着他积攒下来的这些布料,坐夜车来到了海城盘锦一带,跟许多换粮食的人一起,把随身带来的布料换成了粮食。他背着粮食,坐夜车又偷偷地回来了。那年月,换粮食属于投机倒把,是一种犯法行为。他还在接受党组织考验时期,让人发现他换粮食,他的预备党员恐怕又要够呛。

看着那么多的布料换回了那么点粮食,王月娥也心痛。没有办法,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不换?你不换拉倒,反正人家饿不着。许顺来亲眼看见有个人用大金镏子,也只换了二十斤苞米。为了吃饱肚子,有一个方法,可以试一试。

许顺来的不少工友,在工厂外面的荒山上开荒种地。只要给生产队看山的社员钱,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开荒种地就是了,只不过不要开得太大,差不多他就不管。

山上坡上的野菜长出来了,人们一窝蜂似的拥到了山坡上,把野菜挖光了。树上的槐树花开了,人们把刚刚绽放的槐树花捋得干干净净。生吃熟吃,吃得人脸像槐树花一样洁白。城里城外槐树多的是,槐树花开得并不少,吃槐树花的人们像铺天盖地的蝗虫。

邓丕铎放了学就跟同学们一起到城外去挖野菜,他已经熟悉很多野菜了,像马齿苋、曲麻菜、车轱辘草、扁豆芽、西天谷、灰菜、苦菜、饽饽丁、山蚂蚱……不少野菜有毒素,用开水煮了以后,再泡半天才能吃。野菜吃得多了,吃进去用不了多久,又会排出来。这也比吃谷糠好,谷糠吃得多了,拉不出屎来。

邓仁修和许英莲没有想到,在这最难熬的日子里,他们竟然又怀上了孩子。邓仁修简直难以相信,他们俩一直采取了避孕措施,怎么又会怀上孩子了呢?因为灾荒,形势严峻,他们俩已经商量好了,不能再要孩子了。这个不该孕育的小生命,怎么悄悄地潜入了妈妈的子宫……许英莲细细地看过了那只他们夫妻一直使用的避孕套,每一次,他们用过后,都要用香皂水清洗干净,再放进粉盒里面,留着下一次再用。那年月,弄到一只避孕套也不容易,不管男人和女人,谁也不好意思到医药商店去购买这种东西,他们很珍惜这只避孕套。

邓仁修与许英莲商量,不要这个孩子。许英莲很为难:“既然他已经来了,说明他该来,我们不能断送孩子的生命。留下他吧,在这艰难日子到来的孩子,他不怕饥饿灾荒。”

因为怀孕缺乏营养,许英莲的小腿浮肿得厉害。这时候雪上加霜,三儿子又患上了肺结核。孩子住院治疗,又要花不少的钱。手头紧,只好向工友们借钱。邓仁修愁得不行,干活也蔫头耷脑。于成才知道邓师傅遇到了难心事,他让师傅下班以后等他一会儿。

下班以后,于成才像是变戏法一样,给了邓仁修几条刀鱼。刀鱼虽然不太新鲜了,那可是稀罕物。邓仁修问:“这是哪儿来的?”

于成才说:“给你,你就拿着,别问这问那,肯定不是偷的。”

没有过多长时间,印刷厂出事了,于成才让公安机关给带走了。开始大伙觉得于成才这人不务正业,他与厂里的几个女工的关系都不正常。谁都以为于成才可能犯的是生活作风问题。三天后,就传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于成才并不是因为男女关系而被捕,他是偷偷地拿了印废了的票证,让人发现了,而被公安局抓了起来。

于成才事件,让整个工厂陷入了恐怖之中,票证可是事关重大,家家户户每个人都与票证有关联,不管什么副食品,没有票证就无法买到。当天下班,工厂大门口就站了保卫科的人,他们检查着每一个下班走出工厂大门的人。以前,邓仁修每天下班,他都会拿几张废纸,给儿子画画用。可是今天,因为于成才的事件,邓仁修没有拿废纸。他有点兔死狐悲的感觉,因为于成才这个人对他还不错,他很大方,有了东西也不吝啬,而是愿意与大伙一块儿分享。

没有多久,于成才给释放了。工厂给了他一个留厂察看,以观察后做处分。关了几天拘留所,于成才的脸色煞白,像个罪犯一样。处分总比逮捕好,领导的解释是,于成才有罪,只是罪不够法办的。

有一天,跟前没有人的时候,于成才悄悄地告诉邓仁修,要不是他父亲与县里的领导关系坚硬如铁,他这次死定了。开始他没有意识到,不就是拿了几张印废了的票证吗,能有多么严重?可进去了,他才知道,专政机关有多么的可怕。警察也没打他,只是给他戴上了背手铐子。

邓仁修没听说过,什么是戴背铐子?

于成才现身说法:“背铐子就是两只手背到背后,一只手在上,一只手在下,开始还能忍受,可过不多久,那铁手铐子便向肉里陷,一直能陷到骨头。你就是生着钢筋铁骨,你也化成了一摊稀泥软蛋。哥们如果出不来,这辈子也就废了。这种刑罚叫‘苏秦背剑’。”

邓仁修说:“这对你也是个教训,以后可别再干了。”

于成才小声告诉他:“我送给你的刀鱼,也是用废票证买的。”

邓仁修听了,头皮像扎进了冰水里头,一会儿工夫,头皮便让冰水炸发了麻。

于成才说:“不过,邓师傅你放心,我于成才可不是孬种,尽管我受了那么多的苦头,可我只承认了一点点,我不是疯狗,我也没咬任何人,我把罪都揽到了自己头上。如果我说了别人,牵扯到了很多人,那罪名可就大了。一定要记住,坦白从严,抗拒从宽。”

于成才事件发生过后,印刷厂也受到了上级的批评。从此以后,工厂也加强了管理,进出工厂,制度十分严格,尤其是带着什么东西进厂出厂,都要向门卫出示,并接受检查。同时,工厂也改变了方式,把印废了的票证全部毁掉,这样,就不会再发生废票证流失。

许英莲把怀孕的事情告诉了大刘,大刘挺高兴的,她说:“这回,你如果生了男孩儿,我就把孩子抱走,我把我家的五姑娘送给你们家。”

许英莲说:“我要生了女孩子呢?”

大刘说:“那我就没办法了,我这辈子就不会有儿子了……英莲,你说这生男生女,到底怨男人,还是怪女方?”

许英莲也说不好:“生男生女,决定权在老天爷手里,不是人能说了算。”

大刘说:“我们家那口子怨我,我就怪他,你种下了什么种子,地里就会出什么苗。反正为了生儿子,我们俩想了很多办法,也用了很多偏方,不瞒你说,为了这事,我到庙上去拜过神,也请大仙算过,到头来,都不灵验。想生男孩,偏偏生的就是丫头片子。”

许英莲的肚子越来越大了,她的反应也越来越明显,小腿浮肿得厉害。连鞋都穿不进去。看她这个样子,邓仁修也劝她休息两天。许英莲说,鞋袜部人手本来就少,我休息了,商店还开门不开门了。我还没休息,有人就说风凉话,说我怀孕,就是为了那五十六天产假。人堆里面什么样的人都有,想不到有人能说出这种话来。就是赌这口气,我也不能休息。

看着许英莲天天忙碌,邓仁修的心里又急又痛。这天在班上,周有贤找到了邓仁修,他说:“你嫂子也病了,她不是小腿浮肿,她是全身浮肿,医生让她住院,说是严重缺乏营养,肝也有病。因为没有钱,这院也住不成了。你兜里有钱,就借我几个,开饷的时候,我还你。”

邓仁修把口袋里的钱全部掏了出来,给了师兄。

这一天,正在捡字排版的邓仁修脑子里闪过了一个念头,也许是受到了于成才的启发,他把几个小小的铅字模装进了口袋。下班以后,他揣着铅字模很顺利地走出了工厂大门。回到家里以后,等到家人都睡下了,邓仁修把铅字模拿了出来,他很快就做了一个小小的版式,凭借着他的高超技术,他没有费什么劲头,就印制出了一张购买票证。他把这张票证放在灯光下面,认真地看了又看,一点破绽也看不出来。接下来,他又印了第二张、第三张……

第二天下班之后,邓仁修带着他印制的票证,忐忑不安地走进了副食品商店。走到了凭票证购买专柜前,抖动的手拿出了他印制的票证。

卖货的营业员看了一眼,就把凭票供应的刀鱼卖给了邓仁修。等到走出了商店大门时,邓仁修才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可他的心依然怦怦地跳动着。这是真的吗?没错,是真的,他看了看袋子里面的刀鱼,想想前些年,海里的刀鱼滚成了球,一条条大刀鱼像条扁担似的,吃起来有多香啊。这两年,闹天灾,地荒了,海也荒了,这刀鱼长得好似高粱叶子一样。不管怎么说,毕竟是刀鱼。当天晚上,邓仁修用刀鱼炖了一锅萝卜干儿。

住在对门的老孙婆子闻着飘出来的刀鱼味,她说:“从前,刀鱼炖萝卜干儿是咱们的家常便饭,可如今,刀鱼也要凭票供应,过年过节才吃得到。这年头……”

邓仁修盛了一碗刀鱼,送给了老孙婆子,他说:“婶子,这是我买的刀鱼,你尝尝吧。”

老孙婆子说:“刀鱼这么金贵,我们怎么好吃你家的东西?”

邓仁修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一口吃的东西,有什么不好意思。”

吃晚饭时,因为有刀鱼吃,孩子们高兴得跳了起来。

许英莲问:“不过年,也不过节的,你怎么舍得买起鱼来了?”

邓仁修说:“也不一定非要过年过节才吃鱼,需要的时候,就应该吃鱼。”

邓仁修是个挺细致的人,他送一张票证给岳母王月娥,让她也能吃到鱼。这年头,人人都吃不饱肚子,人人缺乏营养。王月娥用票证买了刀鱼,她没舍得吃,而是腌了起来。邓仁修又去买过两次鱼,他像王月娥那样,把刀鱼给腌了起来,留着许英莲生孩子的时候,再拿出来吃。他把腌鱼的小坛放进了后院的煤屋子的墙角处,坛口压上了一块重重的石头。邓仁修自己吃鱼的时候,他没有忘记师兄周有贤,他悄悄地给了师兄一张票证:“买点鱼给嫂子吃吧,加强一点营养,对她的病情有利。”

这年头,谁肯把票证送给别人。周有贤一边看着票证,一边寻思着。他有八个孩子,他们家可是工厂最困难的家庭。他们家的票证早就花光了,邓仁修哪里来的票证?他翻来覆去地看着票证,什么破绽也看不出来。不过,他断定,这票证肯定不会是政府发的,肯定是邓仁修做了什么手脚弄到手的。他深谙师弟的技术,他想不用机器印出这样的票证,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周有贤家吃过了刀鱼,他也偷偷地把铅字模带回了家里,他也在家里印制票证,票证也印制出来了,虽然不如师弟印得那样逼真,如果不留意,也看不出什么破绽。

那年月,所有人都把食物看得很重很重,一个人经常能到商店里来买副食品,真的让人羡慕。同时,也引来了人们的猜疑,他似乎有花不完的票证,他哪里来的那么多的票证?

有一天,周有贤又买了十斤刀鱼,在商店里,在副食品柜台前,当他大大方方地拿出票证的时候,引来众多羡慕的目光,他的内心深处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当然,周有贤每一次使用票证时,那个营业员把票证拿在手里,左看右看,就是想看出什么破绽来。周有贤拿着刀鱼,走出了商店,营业员拿起了另外一张票证,认真地对照,他终于看出来了,这个经常来买东西的人使用的票证有问题。于是,营业员拿着这两张不同的票证找领导反映这个情况。领导也很重视,让他不要声张,等到那个人再来买东西的时候,悄悄地跟着他,看看他到底居住在哪儿,他是哪个单位的人。

许英莲在家里收拾东西的时候,她发现,家里腌有刀鱼。等到邓仁修下班,她问起了这件事:“那刀鱼是怎么来的?咱们家怎么会有刀鱼?”

邓仁修支支吾吾地说是周有贤给他的。

许英莲不相信:“周师兄家里生活那么困难,他怎么可能会送刀鱼给你?”

邓仁修说:“这你不要管,这是我们男人的事。”

许英莲想起了前不久发生的于成才事件,她说:“他爸,灾荒年,家家都不好过。我说过,这日子别人家能过,咱们家也能过。不要因为一口吃的犯错误,真不值得。”

邓仁修说:“这你放心,我是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

许英莲也不好再追责丈夫,她知道,他一心想着让她和孩子能吃点有营养的东西。他是一片好心,这些年夫妻,她也了解,邓仁修的胆子小,他爱这个家,不可能因为一口吃的东西铤而走险。

1960年的冬天,寒冷异常。许英莲盘算着,1961年的2月,肚子里的孩子就应该出生了。生孩子的时候,正是春节前后。她也想好了,生下这个孩子,她就去做绝育手术。不能再生孩子了,孩子多了,真的影响工作。

王月娥那天也冒风冒雪到商场来找许英莲,她告诉女儿:“今年过年,你爹要回老家卖房子。因为本家的一个侄子要结婚,想买下许顺来老家的房子。”本来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一般人家不会卖房子的。可是,老家的房子没有人住,会越来越破,于是,他们两口子也做出了决定,把房子给卖了吧。再说买的也不是别人,是自己的本家侄子。

同类推荐
  • 蚀

    《蚀》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幻灭》、《动摇》、《追求》,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
  • 青灯寺(三)

    青灯寺(三)

    正准备回村庄的我们,在树林里碰上了日志里所描述鬼打墙,还被日本军的亡灵所追杀,绝望之际,天亮化解了危机。回到村庄里,村长的试探步步紧逼,我们时刻不敢大意。迎祭之后,神秘的水祭仪式正要揭开神秘的面纱……清晨的冷风吹拂着大地,天光还不算大亮,但村民已经聚集到村口,准备进行今天的水葬仪式。阿亮依然身负着监视我们的任务,跟着我们三人行动。
  • 热线咨询员

    热线咨询员

    老鼠跑着,突然沿着床帘爬上墙边的电视柜,接着又从床头柜上跳上窗台,一面回过头,瞅着马丁,口里吱吱地叫着。想跑?没门!马丁腾地一声跳上电视柜,纵上窗台,老鼠没想到马丁会这一手,猝不及防,脚下一滑,竟从窗台上掉了下去。马丁从窗台上往下一看,只见楼底下一只大猫正带着一只小猫,匆匆地从楼下走过,直奔楼下的防盗门而来。那只大猫的肩上扛着一只大箱子,看上去有些眼熟。老鼠就摔在他们的脚下,摔得脑浆迸裂,五脏六腑流了一地。马丁冲着两只猫,得意地大笑着,笑声在天地之间回荡着。笑过之后,马丁一纵身,就从窗台上跳了下去。
  • 懂得让我微笑的人

    懂得让我微笑的人

    这个北方城市的冬天,冰夹着风肆虐穿行,晶莹透明,起一地奇冷蚀骨的冰花。每天路过进去例行吃喝的小饭馆。带着一种难以适应的寒冷。进去吃饭,每天随手划划几个菜。不用点,都因不习惯而在嚼蜡。一切都是冷冷的。在这个远离故乡的城市中,我期待着一个寒冬里能够互相取暖的人。“先生,请点菜!”不同的声音,小工换了新的。随意地抬了一下眼皮,看见了她,寒冬中穿得一身火红。不只暖而已,燃烧了我的眼睛。
  • 立碑记

    立碑记

    某公因怀念保姆的恩泽,决意清明为她立碑修墓。而她两个侄儿却为保护田地萝卜报出高价、砸碎墓碑,攻击人身。呜呼,人贱于萝卜世间少有,敲诈自己的亲人更是罕见。嫲嫲对我和对我的饿哥是一样的,就连问这话的时候都是一样:“我要是死了,你们会到我的坟上来看我不?”她把重音落在“死”字上,像一缕阴风在我耳边嘶嘶地响,听得我的身上发冷。我不回答,是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古怪而多余。我的身边却有一个坚定的声音像呼喊口号一般喊了起来:“你不会死,你是天上的神仙下凡,神仙咋会死呢?”
热门推荐
  • 麦少的爱情三十六计

    麦少的爱情三十六计

    亲眼目睹男友背叛,她愤怒中陷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她赌气嫁了他,他笑了三天。要知道他用尽阴谋阳谋为的只是把这个小女人绑在身边。婚前婚后他发挥一惯作风,把她身边的花花草草全部斩杀。他以为可以这样宠她一辈子,可是当那些花边新闻出现时他才发现自己对她的爱还不够,于是禁门谢客好好教训……直到她的腹中有了他的孩子。在他大宴宾客的时候她却意外得知这个男人设计了自己整整十年。当甜蜜的爱情变成了算计,她拿着一份医院的诊断书甩在了他的身上,“亲爱的,你不行呀,医生误诊了,我没有怀孕,要不我换个男人试试。”“你敢换试试?”他二话不说丢下满室宾客把这个女人打包扛走……
  • 富裕的杠杆:技术革新与经济进步

    富裕的杠杆:技术革新与经济进步

    这是一本讲述技术革新的书籍。那么,一名经济史学家为什么会写这样一本书呢?技术是关于如何获得对人有用、令人愉悦的物品和服务,即,它是关于生产制造的。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分野,并非像海明威所说的那样在于“富国比穷国的钱更多”,而在于富国生产了更多的物品和服务。
  • 故里有此生

    故里有此生

    生命中总是不断认识,在一起,再不断失去。他们的故事也许是你的以后或者曾今。
  • 俏娇娘好种田

    俏娇娘好种田

    魂穿女尊国,夏乔扶额汗颜。没钱没地,破烂茅屋,穷的只剩下自己。这些都没有关系!如花似玉的夫君就是她的动力!夏乔撸起袖子就是干!穷?给人看病,卖药,本行干起来!丑?各种美白,药膳,保养做起来!啥?有人挖她的墙角?好!看姐不给你点颜色瞧瞧!在陌生的女尊国,夏乔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小日子恣意潇洒,一天到晚除了撩汉还是撩汉!
  • 先秦古国志

    先秦古国志

    本书系统讲述了先秦时代两百余个古国的历史,分为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华北、东北七编,展现了先秦“万邦时代”的古国风貌。这两百余个古国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少有记载,他们的故事少为人知。本书以传统文献为基础,结合现代考古,民俗传说等资料,祥细叙述这些先秦古国发人深思的兴衰成败,光怪陆离的异事奇闻,炫人眼目的奇珍异宝……
  • 喃语呓梦

    喃语呓梦

    生活笔录,心情感受,阳光的我们,沮丧的我们,在这儿你会发现另一个自己,唯美而又浪漫。
  • The Love of Ulrich Nebendahl

    The Love of Ulrich Nebendah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奔跑吧小表妹

    奔跑吧小表妹

    纯情少男为何深夜发出惨叫,清纯少女为何频频掏出大刀?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书中,一探究竟!!!一群已满,二群:885497842
  • 腹黑将军的小俏妻

    腹黑将军的小俏妻

    初见时,锦瑟年华她俏皮一笑,故事在纸上开落如花她与他前世命定,这一世再一次相遇是缘还是虐,还是有人的刻意安排?“你不要睡好不好”她痛哭的趴在他身上“那你也不要走好不好”他奄奄一息的说她泪流满面地点点头【本书纯属虚构以实文为准】
  • 女人受益一生的幸福课

    女人受益一生的幸福课

    幸福是一件大事,但要从小事开始!很多人都告诉你不要做什么,不要这样做,但没有人对你说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卡耐基通过对女人的人生愿望、生活烦恼以及女性生理、心理的深入研究,以自己睿智的见解和精辟的人生感悟指导女人如何让自己快乐起来,如何培养一个幸福的婚姻,如何与他人交往……聪明女人善于聆听智者之音,既然幸福是一辈子的事,那就从本书开始揭开幸福之课的扉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