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2700000010

第10章 龙州立足

张老船年约四十岁,原籍广东肇庆。父亲满肚子诗书,却只是一个秀才,再往高应试,却屡屡落榜,只得在乡间教书。有句俗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偏偏就应验在张老船的头上。他十岁那年,父亲因久患痨病不治离开人世,母亲悲伤过度不到一年也追随父亲而去了。家里除了两亩薄田,再无其他财产,好在他四岁就开始跟着父亲读书,码头上便聘他当了小账房。事关钱财,生怕出什么差错,他小心翼翼干了三四年,结果错了一笔账目,只好用自己几年来的积蓄填补亏空。

一个要好的船老大给他出主意,去走船吧。他也喜欢水上的生活,拖到二十岁,干脆把家里两亩田换了船,自己做起了船老大。当年他并不叫“老船”这个俗之又俗的名字,父亲曾给他取名为“书翰”,显然是期望儿子得以通过读书、应试,进入内阁做个翰林。为了能够符合行船的行当,便自称“老船”了。近年,因为广东生意难做,就驾船顺着西江驶往上游的广西。

“走船有它的便利,你看岸上的山,那高崖,哪有路啊,只有野兽才能上得去。可走船呢,凡有水的地方,你都能到。”张老船和南虎一起摇橹,两人说着闲话。

“你都到过哪里?说来听听。”

“黄河,听说过吗?”

“哈哈,别逗了,有黄河?那还有绿河、蓝河、黑河哩!”

“别笑,真是黄河,那河水是黄色的。很久很久以前呀,有条黄龙从天上飞来,尾巴又大又重拖在地上,拖出了一条又宽又深的沟。黄龙又飞回天上,搅起满天乌云,下起暴雨,连下了几天几夜。地上的黄土把雨水染黄了,灌满了那宽宽的沟,就变成了黄河了。中国人是喝了那黄河水,皮肤才变黄的,知道吗?所以,我们又叫黄龙的子孙,知道吧。”

“那么皇帝也是喝了黄河水了?”

“当然,要不怎么叫黄帝呢!”

南虎羡慕地说:“你比我强,见得多,懂得也多。”

“其实我也没有到过黄河,听说在北方,很远很远的地方。”张老船呵呵笑道。“咦?那你怎会知道的?”

“从书上看来的。没听人说嘛,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南虎恍然大悟,不觉大笑起来。

二人边行船边说笑……

南虎平生第一次乘船,他兴致勃勃地观看两岸风光,那些山多绿呀,木棉刚刚开花,红艳艳的,就像家乡走夜路时点燃的火把。听到山坡有人唱山歌:“红棉开,暖春来……”可不,迎面吹来的风已不感觉冷了,十分惬意。江水清澈,一眼能见到江底的石子。江上不时驶过船只,甲板上建有两三层楼的是客船,一端有驾楼而楼前甲板苫着篷布的是货船。张老船告诉他,那篷布下面堆满了货,满是油、盐、布匹丝绸、大米或者烟叶等各种物品。另有一些老式船,总有一个上身赤裸的水手坐在船头,顶风迎浪不惧危险,观察水流风向、暗礁险滩,及时给舵手发出左舵、右舵、满帆、落帆的指令。听了张老船的介绍,南虎敬佩他们的勇气,果真是“行船走马三分险”哪!

在水流平缓的河道上,上行、下行的两船交错时,双方水手往往会相互打趣。

“嗨,水头,你没睡醒呀?怎么走这么慢?”

“忙个鬼哟!又没有女人在前面码头等你。”

“有啰,你老婆在前面等着我哩!”

“……”

多年走的同一水道,他们成了老相识,笑话开得过火些,谁也不恼。

船不夜行,因为水下有暗礁。太阳落山时,船便三五成排停泊岸边。燃起一堆堆篝火,点缀沿江两岸,有如夜空里点点明星拥着银河。

张老船在背风的地方停了船,南虎拾来了干树枝,用三块石头堆起“火灶”,燃起了火,张老船架起铁锅,把行船途中钓来的鱼刮鳞去肠收拾干净,便丢进锅里油煎,顿时,香味扑鼻。

“以往江里的鱼多得不得了,哪用钓,一甩鱼叉就是一条。”张老船叨咕着。

南虎不解:“一叉一条?怎么如今不行啦?”

“来往船多了,把鱼吓跑了呗。”

“人才会跑,鱼又没有腿,哪里会跑呀?”南虎有意调侃道。

“你这家伙真会抬杠,”张老船转了话题,“你不知道吧?这条江可长了,上通越南,下到香港、澳门。”

南虎听到越南中那个“南”字,大感兴趣,急忙问:“越南在哪里?”

“越南嘛,在广西南边;香港、澳门是在,是在……反正呀,都是皇上管不到的地方。”张老船一知半解,听得南虎似懂非懂。

南虎坐在水边一块石头上,双脚浸在清凉的水里,看着船被波澜轻轻摇摆着,心头溢起难以描述的一丝温馨,不由想起观音娘娘的话,但至今不知那“南边的地方”究竟是哪里。他不禁茫然起来,看着两个月亮,一个在云里走,一个在水里游,远远地不知何人吹起竹笛,那如泣如诉的笛声洒向江面,令他心绪不宁……

几天后,古老的江河终于把他们送到了一个埠头。

“这里是龙州镇,”张老船说道,“南虎,我不知道这里是不是你要去的南方,可已经到了最南边,再往前,就是越南了,我没去过。”

南虎追问道:“能说得详细些吗?”

“此地我很久以前到过,这世界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没想到如今又转来了。这周围还有水口关和镇南关,与龙州镇有水路相通,都是前往越南的要道,自古就是屯兵的重地。”

龙州镇是个繁忙的码头,停泊了不少货船,桅杆上挂着大清国黄龙旗,也有挂外国旗的。埠头上一溜平地,挤满了灰暗、高低错落的房屋;那悬临水面的房子叫作吊脚楼,后半坐落在岸上,前半则被扎根水中的木柱支撑着。埠头后方,高高的城墙像蛇似的缠绕在山坡上。忽然,一座奇异的建筑物撞进了南虎的眼睛里。那是高高耸立的白色塔楼,顶端建得像“凉亭”似的,上方竖着巨大的十字架,“凉亭”里的一口铜钟被敲击,把声音传向四方。

“那是法国人的教堂,”张老船看出南虎对它感兴趣,解释道,“南宁也有同样的教堂,据说敬奉的是外国的佛,叫作‘上帝’。”说着,船靠了岸。“南虎,该上码头了,你有什么打算?”

“还没想过。”

“如果你愿意,可以留下跟我一起打鱼。”

“多谢了,我肯定不是个好渔夫。这两年我想先到处走走看看。”说毕,他把腰刀背起,戴上竹笠,双手抱拳,“请多保重,小弟我告辞了。”南虎跳下船,回身再次向张老船挥手道别,然后踏着石阶跑上码头。

临近码头的小市场,一片繁荣景象。商贩竞相吆喝,农夫忙碌兜售,卖武艺的、变戏法的……身影稠密,声音嘈杂。那耍猴戏的把锣鼓敲得震天响,一个卖药的壮汉,赤膊袒胸,腰扎板带,辫子盘在头上,手里提着一面小铜锣连连敲打,同时高声喧嚷,人们果然被吸引过来,聚拢在他周围。南虎饶有兴致地看看围观的人们,痴迷的、讪笑的、轻蔑的……神情各有不同。

卖药的起劲地煽惑道:“要问这秘方里是些什么药料,那是天机不可泄露,不过,我可以告诉你其中的几味药,你就知道有多神奇了,这几味药就是,虎骨、麝香、熊胆、藏红花,深山老林里的人参、灵芝,再有就不能说了。小人不敢违背祖训哪!若问药的价钱,一瓶八十文。诸位莫错过机会,天底下是没有后悔药的哟。”

南虎不相信他的这番说辞,法印师祖的药比这强多了,也还没有那么神奇啊。尽管如此,江湖自有江湖的规矩,只要没什么大害,不能去戳穿,砸了人家的饭碗。南虎笑了笑,便转身离去。

市场外边,沿街仍有摊贩,农夫们摆卖青菜、鸡、鸭。还有身穿无领黑衣,头戴尖顶笠帽或戴绿色宽帽檐的小贩,肩挑蔬果沿街叫卖。南虎从未见过这种穿着,便向路人打听,知道他们是越南人。龙州镇的街道不宽,南虎信步行走间,听到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抬眼看去,一座宅院门前聚着不少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南虎也前去看新奇。

大门两侧高悬着两盏大红灯笼,上面写有大大的“谭”字。门前,车来轿往,一些穿金戴银的太太从轿子里下来,紧随身穿长袍马褂、脑后辫子梳得油光的老爷进入大门。

“谭家的儿子今天过生日。”南虎身边的一个男子说。

“好气派呀。”南虎随口应道。

“没得说啊,谭家有几条大船,是靠贩私盐发家的。”

“我要是有船的话,也去贩私盐。”南虎微微一笑。

这时,南虎眼睛一亮,一个十四五岁的姑娘从大门出来,一身粉红色衣裳,把她的瓜子脸衬得分外俏丽,头上盘着乌油油的粗辫子,那辫尾的一束发梢颤巍巍的,说不出的妩媚,身旁跟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

那男子又说:“那是谭府的大小姐,身边是她的弟弟,叫谭浩明。”

依照当地风俗,在弟弟的生日上,做姐姐的要向众人介绍自己的弟弟。

谭大小姐额头上修剪齐整的刘海下面,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左顾右盼,手里拿着一本线装古书,寓意着将来弟弟必定文才出众;而并排站立的弟弟,一领浅蓝色的长袍十分合体,同样浅蓝色的帽盔后边拖着一条光滑的辫子,从他手里拿着一把漆黄桐油的雨伞,可以知道,他立志今后要做闯荡四海的好汉。姐姐面含微笑,召唤身后跟随的老年女仆拿过篮子,与弟弟一起把满盈盈的一篮煮熟的红鸡蛋一一分给围观的众人。

她来到南虎面前,未曾开口便先笑,大大方方地说道:“壮士,我看你不是本地人。”

“你怎么知道?”南虎有些奇怪。

“本地人通常不背刀,”她面颊上笑出了一对酒窝,介绍道,“他是我弟弟谭浩明,将来也会是一个背刀闯荡的好男儿。”

“说得好。”南虎称赞道。

老年女仆拿红鸡蛋给南虎,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谭大小姐又亲自拿了几个红鸡蛋给他。

南虎两手捧着鸡蛋,心里生出一种异样的感情。他喜欢上了这个地方,是因为红鸡蛋,还是因为送他到龙州的邕江,或者……一时无法说清楚,也许这里就是观音娘娘所说的“南方”吧?他离开了人群,边吃鸡蛋,边往镇里走去。龙州镇子里,街道还算宽阔,店铺、酒家、妓院……应有尽有,生意兴旺。

长街的交叉路口有一座褪色的红墙黄瓦观音庙,庙顶的岔脊上伸延出四个高高的檐角,其中一个檐角经不住风雨的侵蚀而脱落。南虎对寺庙怀有特殊的感情,不由得加紧步子前去。殿门还可依稀辨出早年棕红的颜色,踏入殿门,便可以看见里面供奉着的观音菩萨,手心托着净瓶高高地立在正殿里,她的白袍子已被多年的香火熏得微微发黄。院里看不到一个和尚或尼姑,庭院铺着青石板却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正殿前一个大铜香炉被擦得铮亮,香烟从香炉里袅袅升起。兴许是善男信女做的善事,庙虽旧,香火还挺旺的。在此地见到观音娘娘,南虎觉得是一种缘分,马上伏身叩拜。这时,他听到一阵呐喊声从殿后传来,十分好奇,连忙起身前去察看。

正殿后院门旁竖着一块木板,上面歪歪扭扭地书写着“龙州武术馆”几个字。沿墙排列着棍、棒、刀、叉等数种兵器。十几个人围作一圈,中间一个武师正在演练一套拳法。南虎不能识别他打的是什么拳,偷瞄几眼后,便抽身退回,把身上的腰刀藏匿在半膝高的草丛里,而后才大步走上前去。

武师一张国字脸,辫子盘在头顶,辫尾系着黑发带。他腰扎青布板带,算不上高大魁梧,从敞着怀的黑打衣不难看到,他一身筋骨如同铁打。他双腿微曲,双手左右开弓,招数如轮转,势势相连,变幻莫测,影上打下,影左打右,双手击打的同时,两腿有横行、抽扫、缠丝、落跪,屈伸自如,劲力充沛,势雄力猛,嘴里也随之发出“嗌、的、哇、嘿、哈”五声,吸气蓄劲,呼气发声,以气催力,灵活多变。此人身手不凡,南虎猜测,他多半是武馆的师父。

看到精彩处,南虎情不自禁地大声叫“好!”。

这一来,那武师立刻收势,与众人一齐望向这位不速之客。

武师上前,一抱拳:“请壮士指教。”

“不敢当。”南虎拱手还礼道,“请问仁兄是武馆的主人吧?”

“正是。小弟名叫马七拳。”

“还想请教师父,刚才演练的是哪家拳法?”

马七拳解释说:“这叫蔡李佛拳,源起广东新会县,道光二十九年,由始祖陈享所创,后经梧州传入广西腹地。”

“曾经听教习小弟功夫的法印禅师谈起过此种拳法,今天有幸亲眼见到了。师父功力深厚,小弟十分佩服。”

马七拳谦虚地说道:“小弟只会些花拳绣腿,流落在此,不得不教徒混口饭吃。”

“师父,你怎么长外人志气?”一个徒弟忍不住插话,又神态傲慢对南虎说,“我师父拳脚在龙州首屈一指。你敢比试比试吗?”

“不许无礼!”马七拳呵斥道。

又一个徒弟口气婉转了些:“师父,人家既然到场了,双方切磋武艺,也是惯常做法。”

其他徒弟应声附和。马七拳不置可否。

南虎心里清楚,要想在龙州镇落脚安身,必须赢得这伙人的信任。以武会友,本是江湖惯例,不仅要靠精湛的功夫,更要靠高尚的武德,才能赢得朋友。于是,他决定应战了。对于获胜,他有绝对把握,但最重要的是,绝不能使马七拳在徒弟失了面子。南虎打算输给对方,又要让他明白是自己在礼让。

南虎不紧不慢地说道:“既然各位朋友非要叫小弟献丑,那就要向马武师请教了。”

“这、这……”马七拳犹豫不决,怎好无缘无故地对陌生人挑战。可又经不起徒弟们再三哄叫,迫使他只得应允。

南虎、马七拳先后走入人圈中间。“请指教!”彼此拱手后,便拉开了架势。双方相互礼让,谁也没有首先出招。

围观的众人又哄叫起来。

“看拳!”南虎提醒对方,然后出手。马七拳侧头躲过,紧接着开始进攻,使出腿上、手上的一连串招数,“嘿、哇”之声冲口而出。

南虎只取守势,并不进攻,闪头旋身,腾腿跳脚,把对方的招数逐一化解。

围观的人们认为南虎没有还手之力,鼓掌为师父助威:“好呀!”“打倒他!”

……这时,南虎似乎出现意外,不小心踩到一颗石头使身体失去平衡。马七拳在南虎将要倒在地的刹那之间,一把抓住他的前襟,挥拳便打。拳头雨点似的落在南虎胸口上,而他早已运动体内气息,抵挡住击打。

“马武师,住手吧,小弟甘拜下风!”南虎纵身跳到一旁。

徒弟们为师父欢呼胜利。人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点不假。唯有马七拳心中明白,南虎的功夫远远超过自己,他连忙抱拳施礼:“多谢壮士的情面!”

南虎微微一笑,知道被他认可了。

同类推荐
  • 驮水的日子

    驮水的日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罗汉传(残缺本)

    罗汉传(残缺本)

    《罗汉传》全称《新刻全像二十四尊罗汉传》,书中将中国高僧、信徒(如慧可、梁武帝、宝志等)混入西来诸罗汉之中,反映了达摩来东土自传佛教的特点。书题二十四尊罗汉,实为二十三罗汉。
  • 白岸俩闲人

    白岸俩闲人

    小脚老婆婆踮颠踮颠跑到办公室报告,说她们院门道房房顶上放出好些风筝,黄黄绿绿的,准是给敌人飞机发信号。紫云听了微微一笑,有这等事,咱看看去。紫云知道她是找碴儿,故作惊人语。小脚老婆婆是居民小组长,过去就曾汇报门道房的邻居可疑,说他平常不与院邻打交道,钻在屋里,鬼鬼祟祟,像特务。紫云暗自失笑,心说,你要能抓特务,那特务得比猪蠢。不过,屋顶放风筝,也有风趣。不妨看看去。她往脖子上系了条纱巾。对着镜子瞟了一眼,这才与小组长一前一后出了房门。进了南大门院,她一眼就看到了土房顶上的风筝,飘飞自如,无拘无束,比有人放还姿态风流。
  • 洁白的云朵会撒谎

    洁白的云朵会撒谎

    女孩努努在一场古老的巫术活动中“丢”了魂魄,妈妈和老祭司为了给她招魂,不惜殒命。许多人活着,其实魂魄已经离散,唯有爱能够让人身心安泰,魂魄归位。太阳落坡,乌鸦归窝,天色晚啦,你该回家啦。——苗族赎魂咒译文。把尘封在床底下数十年的破木箱子拖出时,暮色正从四方翻滚而来。拉奎重重地喘了口粗气,攥着钥匙和铁锁的双手止不住地哆嗦。
  • 世界的另一面

    世界的另一面

    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开始变得异样,违反常理的事情一再出现,你会在崩溃中质疑这个世界出了问题,还是心意坚定地习惯所有改变?六个各自独立,却又暗中相连的诡异故事,描绘出了这个世界的另一面。当发现自己的人生只是一场无比漫长真实的梦境……当一场车祸后,幸存的双方却都说对方已经死去……当明白心想事成的代价是如此高昂时……当一份古怪的遗嘱带来令人震惊的真相……或许每个人都曾有过想要“改变命运”的念头。我们难以控制对未知的好奇:世界的另一面,到底是什么样子?每一次重大抉择的交叉路口,没选的那条路到底通向哪里?那些无法舍弃的欲望,难以放下的心结,一旦有机会如愿,与之相等的代价你是否支付得起?
热门推荐
  • 我的酒史

    我的酒史

    从未爱过恋过,从未怨过恨过。只在,心冷时,化冰渍为流水,呵一气,吮一滴,吐纳芳芬,乐见小草醉伏……——题记。一支牙骨筷子,往酒盅里垂直而下,半没筷子的一端,寸许,旋而出离,酒液淋漓而下。小小的孩子的嘴,将仿待哺雏鸟张开,郑重地接上去。于是,那滴酒落下来。孩子一噎,哈!什么味儿?哈哈……什么味?要用一生回答。在我的家族里,这是一种累试不爽的“仪式”。不知道它的含义所在。在三岁,也许只岁半,大体上是家宴的场面,爬上父亲的膝头,自动领受这并不庄严倒有几分噱趣的“洗礼”,是家风。
  • 日落俱乐部

    日落俱乐部

    印度2011年最畅销小说。是作者在96岁高龄写下的最后一本小说。小说描写了三位宗教信仰各异(一个伊斯兰教,一个锡克教徒,一个婆罗门)的耄耋老人相交四十年来的友谊。他们每天傍晚公园里的长椅上聚会、聊天(由此而得名“日落俱乐部”),虽然宗教信仰不同,爱好不同,出身不同,母语不同,人生轨迹不同,但这些差异恰好折射出这三位老人在漫长人生经历中收获的不一样的生活的智慧。对各自的爱情、家庭,对印度这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的过去与现状有着独到和宏阔的见解,特别是三个男人年轻时的私生活,热烈、大胆。读者既能从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中品尝到优美风趣的文字、诗歌,也能对当代印度的市民生活有全新的探索。
  • 女宰相

    女宰相

    子弹的现代女强新文:凶猛女学~~~~~~~~~注意~~~~~~~~~她9527:无父无母,样貌平凡,天资聪明,十六岁破格加入警队,十七岁顺利加入黑社会,杀人无数,三十二岁死于非命,面目全非,身首异处。她欧阳飘飘:父母双全,国色天香,为人骄纵,从出生的一刻集万千宠爱,从小却任性妄为,伤人无数,十二岁被人伤,毙。她9527杀人无数,不得好死,却化作一缕轻魂穿越时空重新为人,从此欧阳飘飘改名龚小诺。初识天下第一剑在识天下第一商又识天下第一将终识天下第一帝龚小诺她只做幕后参谋,天下人只识凤枭,谁识龚小诺。龚小诺她只有一方家园,五亩田地,凤枭足智多谋为明君夺天下。龚小诺她只爱一人,凤枭名满天下众人景仰。龚小诺她逍遥过活嬉笑怒骂,凤枭笑傲群雄无人能撼。~~~~~~~~~~附缀:本文女主在凤雏时期轻松平和一些,凤啸期会恢复强大面目,女主性格多变,隐居时的轻松逍遥,商界里的尔虞我诈,战场上的心狠手辣,皇宫中的心机算尽,善于伪装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故事是波折,感情是慢热,女主是冷血,甚入!!!!!!!领养开始:(女主龚小诺的干妈,亲亲aipinguo!!!!)(男主之一,小星同学的干妈,亲亲李子聪!!!!)(最可爱的狼族,金子同学的干妈,亲亲筱水同学!!!!)每天下午两点更新,若是二更会在晚上七点左右!!子弹写文希望能多多的得到大家的鼓励。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左腿靠右腿,实在不好意思!!夹住手臂装鹌鹑,真是不好意思!!!仰天一声长啸,票票呀,鲜花呀,钻石呀,砸死我……,太不好意思了!!!!子弹去害羞五分钟。子弹的新文独统后宫宫斗文!前世她是雇佣杀手,一朝穿越却成武国皇后,用愚昧遮挡一身傲骨,用懒散掩盖一身潇洒,本是想用一生看一场宫廷大戏,却终未逃脱政治的枷锁,她用平定江山当作筹码,只为换取一生自由翱翔,不想他不守诺言,灭了她满门。原谅我寒儿,他未曾求人,为留她,他万般恳求。南又寒持剑落地,划下一道长长的剑痕,当心空无一物,它便无边无涯,从此恩断义绝,你我天各一方。野史记载武国皇后不守宫规不尊妇德行为粗俗为人跋扈心性恶毒祸殃朝政残杀臣妃……独统后宫作者是个笨蛋,简介从来简短。宫斗,姐妹斗,兄弟斗,父女斗,夫妻斗,字里行间诙谐搞笑,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感情会有些曲折,过程有点虐心,结局一对一!!
  • 八零农家小事

    八零农家小事

    ps:宣传一波新书哈,《快穿:说好的只是任务呢》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移步看看哈,么么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哎吆,你听说了没,前边有好戏啊。王成家的那个丑二蛋又出幺蛾子了。”“啊?又做啥子了啊?”“哈哈,听说是在骑着大鱼满水里的跑,那鱼吆,大的大家都没有见过,要赶紧的去看看,要不然就没机会了。”、、、、、、“哎呀,看看,那就是王成家的丑二蛋,又背着丫丫那个胖丫头呢。”“哎,你说,丑二蛋是不是受虐啊,这黑瘦黑瘦的,背着一个白胖白胖的丫丫,要是被一下子压得坐到地上估计都爬不起来。”“哎呀呀,你这话可不敢当着陈翠的面说,小心陈翠打上你家门。”、、、、、、
  • 将星陨落

    将星陨落

    常遇春,安徽怀远人。英勇善战,足智多谋。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被士兵称为“常胜将军”。为纪念英年早逝的常遇春,朱元璋给了他最高荣誉,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就在中华大地农民起义的烽烟四起时,窝憋在明落山刘聚处的常遇春苦闷极了。因为,年已二十多岁的他,实在看不惯刘聚。他想回家,又怕乡官里正查出他打死小鞑子的事;他想离开刘聚,但没有投奔的目标,不敢轻易下山。同屋的小青年蓝玉很看中他的人品。蓝玉,定远人,比遇春小两三岁,也是因为在家受不了鞑子和地主的气,才来投奔刘聚的。
  • 空港逆旅

    空港逆旅

    此举并非是在张扬代际,更不是一些人所谓的“这帮年轻人在拉帮结派”之举。这样做,一来可以见出批评家的眼光和审美取向:二来也是对著名批评家陈思和教授所倡导的要做同代人的批评家的响应。在陈思和教授看来,“同代人对同代人的理解当然更深。作家有感性的东西,他讲不出理论,而批评家调动起知识积累,把这些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论去阐述。文学思潮,新的美学风格就是这共同建构起来的。” 这样集中地呈现、展示“70后”“80后”“90后”作家,也利于形成一个话语场,有利于优秀的作家脱颖而出。唯愿如此,在若干年后,能成为这个时代作家和批评家共同携手成长的一份见证,演绎出更多的文坛佳话。
  • 樱花落下时想你

    樱花落下时想你

    用来纪念一下十六七岁的懵懂青春,犹记得那时年少,樱花落下,你笑起来很好看…
  • 高考志愿填报诀窍:考生和家长必须知道的100个真相

    高考志愿填报诀窍:考生和家长必须知道的100个真相

    身为高校教师,这些年我一直在做高考志愿填报的研究工作,接受过全国各地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咨询。每年9月,当高考尘埃落定,我的邮箱和手机里会存满考生和家长的问候。我从中分享过他们的欢愉,也分担过他们的懊悔。而这一切,几乎都和当初选填志愿有关。那张小小的“志愿表”上,承载了太多的冒险和侥幸,也承载了太多的幸福和痛苦。你轻轻一点,就可能成功,成功得令人羡慕;也可能失败,失败得一塌糊涂。有的人迷信“平行志愿”,录取时才发现里面有陷阱;有的人对专业的理解望名生义,入校后才发现是南辕北辙;有的人被“专业大类录取”。
  • 带着哥特舰队闯荡星际争霸

    带着哥特舰队闯荡星际争霸

    李阳,一个华夏游戏资深玩家,在玩新下载的哥特舰队2:阿玛达的时候,主机突然爆炸,一股奇异的力量把他带到了星际争霸2世界主剧情发生前的马萨拉星球上的一个普通殖民地里。随着他一起穿越的还有一个自称最强舰队系统的无节操系统。李阳在这个世界的冒(装)险(逼)旅程就此开启……
  • 绿色出游,绿色假期(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绿色出游,绿色假期(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有游遍天下的愿望。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魂牵梦萦的地方。对于许多人来说,西藏就是那个最闪亮的坐标,就是那个最想要去旅游的地方。西藏,充满了奇迹与传说,也充满了神秘与变数;带着刚性和残酷,也带着空灵和幻想;既有生命禁区的漠然与冰冷,也有太阳之城的温暖和闲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