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6500000063

第63章 如何应对拒绝(4)

所谓成交信号,是指客户在销售面谈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意向。成交信号的表现形式十分复杂,客户有意无意中流露出来的种种言行都可能是明显的成交信号。成交是一种明示行为,而成交信号则是一种行为暗示,是暗示成交的行为和提示。实际销售工作中,客户往往不首先提出成交,更不愿主动明确地揭示成交。为了保证自己所提出的交易条件,或者为了杀价,即便心里很想成交也不说出口,似乎先提出成交者一定会吃亏。正如一对有心相恋的情人,谁也不愿先说出内心的真情,似乎这样就会降低自己的身价,客户的这种心理状态是成交的障碍。但还好在“爱”是藏不住的,客户的成交意向总会通过各种方面表现出来,销售人员必须善于观察客户的言行,捕捉各种成交信号,及时促成交易。在实际销售工作中,一定的成交信号取决于一定的销售环境和销售气氛,还取决于客户的购买动机和个人特性。

下面我们列举一些比较典型的实例,并且加以分析和说明:

直接邮寄广告得到反应。在寻找客户的过程中,销售人员可以分期分批寄出一些销售广告。这些邮寄广告得到迅速的反应,表明客户有购买意向,是一种明显的成交信号。

客户经常接受销售人员的约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客户往往不愿意重复接见同一位成交无望的销售人员,如果客户乐于经常接受推锁员的约见,这就暗示着这位客户有购买意向,销售人员应该利用有利时机,及时促成交易。

客户的接待态度逐渐转好。在实际销售工作中,有些客户态度冷淡或拒绝接见销售人员,即使勉强接受约见,也是不冷不热,企图让销售人员自讨没趣。销售人员应该我行我素,自强不息。一旦客户的接待态度渐渐转好,这就表明客户开始注意你的货品,并且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暗示着客户有成交意向,这一转变就是一种明显的成交信号。

在面谈过程,客户主动提出更换面谈场所。在一般情况下,客户不会更换面谈场所,有时在正式面谈过程中,客户会主动提出更换面谈场所,例如由会客室换进办公室,或者由大办公室换进小办公室,等等。这一更换也是一种暗示,一种有利的成交信号。

在面谈期间,客户拒绝接见其他公司的销售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这表明客户非常重视这次会谈,不愿被别人打扰,销售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时机。

在面谈过程中,接见人主动向销售人员介绍该公司负责采购的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总是首先接近有关具有购买决策权的人员及其他有关要人。而这些要人并不负责具体的购买事宜,也很少直接参与有关具体购买条件的商谈。一旦接见人主动向销售人员介绍有关采购人员或其他人员,则表明决策人已经作出初步的购买决策,有关具体事项留待有关业务人员进一步商谈,这是一种明显的成交信号。

客户提出各种问题要求销售人员回答。这表明客户对销售人员有兴趣,是有利的成交信号。

客户提出各种购买异议。客户异议是针对销售人员及其销售建议和销售品而提出的不同意见。客户异议既是成交的障碍,也是成交的信号。

客户要求销售人员展示销售品。这表明客户有购买意向,销售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努力促成交易。

其他成交信号。在实际销售工作中,客户可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示成交意向。除了上面所列举的几种成交信号之外,还有其他种种成交信号,例如,客户比较各项交易条件;客户认真阅读销售资料;客户索取产品样本或估价单;客户接受电话交谈;客户有意杀价;客户提出交货日期;客户担心会增加修理费用;客户接受邀请参加展示会或产品新闻发布会;客户托办有关个人方面的事务;客户无意中对同业人员或其他友人泄露购买销售品的意思,等等。当然,存在不同的意义。销售人员应该善于分析销售情景和销售气氛,捕捉各种有利的成交信号,伺机促成交易。

灵活机动,随时促成交易

一个完整的销售过程,要经历寻找客户、审查客户、选择客户、约见客户、接近客户、与之面谈、处理异议、签约成交等不同阶段。但是,这些不同的阶段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的。换句话说,在整个销售过程的每个阶段里,随时都可能达成交易。销售人员必须机动灵活,随时能发现成交信号,随时准备成交。正如捕捉成交信号一样,选择适当的成交时机也要求销售人员具备一定的成交经验和判断能力。

一旦成交时机成熟,销售人员就应该立即促成交易,也许成交机会就只有这么一次,一旦错过,再也达不成交易了。有些销售人员善于接近客户,也善于说服客户,只是不善于抓住有利的成交时机,往往是坐失良机,功亏一篑。也有些销售人员胸有成竹,自以为胜券在握,故意放过成交信号,结果大意失荆州,悔之不及。其实,客户的心境和情绪总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此时此地想买,彼时彼地就不想买了。同样,成交的机会也是复杂多变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销售人员要善于利用各种成交机会,当机立断,达成交易。

正确的成交态度可以排除交易的心理障碍

成交是整个销售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气氛比较紧张,容易使销售人员产生一些心理上的障碍,直接阻碍成交。客户异议是属于客户方面的成交障碍,也是比较明显的成交障碍,销售人员可以利用有关技术和方法去加以适当处理,消除这些障碍。这里所讲的成交心理障碍,主要是指各种不利于成交的销售心理状态,是属于销售人员方面的成交障碍。要消除这些成交障碍,就要求销售人员树立正确的成交态度,加强成交心理训练。

谨慎对待客户的否定回答

成交是客户的肯定回答,是客户接受销售人员及其销售建议和销售人员的行动过程。成交是销售人员的根本目标。但是,大量的销售实践证明,一次成交成功率是很低的,有人估计一次成交成功率仅占8%左右,而成交要求遭到客户拒绝的可能性极高。但是,一次成交失败并不意味着整个成交工作的失败。销售人员可以通过反复的成交努力来促成最后的交易。聪明的销售人员总期待着通过两次、三次、五次、六次、七次或八次的成交努力来达成交易。他随时准备成交,又随时准备继续进行面谈,继续提示销售重点,提示新的销售重点。前面已经说过,客户拒绝成交实际上是一种成交异议,成交异议既是成交障碍,又是成交信号。销售人员应该认真分析各种成交异议,找出产生成交异议的根源,运用有关技术和方法来加以处理,消除成交障碍,促成交易。有些销售人员以为一次成交失败就是整个销售工作的失败,甚至把成交异议也看作成交失败,这是不正确的。基于这种不正确的认识,有些销售人员认为过早要求成交会使自己失去最后的成交机会。事实上,销售人员及时提出成交要求,可以施加成交压力,迫使客户提出成交异议,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面谈,也有利于最后成交。因此,销售人员应该及时地提出成交要求,不怕客户拒绝。客户的“不”字并没有结束销售面谈,客户的“不”字是一种挑战书,而不是阻止销售人员前进的“红灯”,销售人员应该信心百倍,以笑脸来欢迎客户的“不”字,谨慎对待和处理客户的成交异议,利用成交异议来促成交易。

充分利用最后的成交机会

大量销售实践表明,即使在正式面谈中多次成交失败,在面谈结束时也可能最后达成交易。从销售心理学理论上讲,面谈结束时的最后一刻往往是最佳的成交时机。这时客户没有成交的心理压力,开始轻松愉快起来,他们开始对“可怜的”销售人员产生一点点同情心,并且又产生成交的念头,生怕错过这个好机会。告别的客人是最受欢迎的客人,许多生意就是在这告别前一刹那成交的。在销售人员忙于收拾销售工具、重新包装产品样品时,眼看销售人员就要起身告辞了,这时销售气氛达到了高潮,是成交的最好时机。有的销售人员很善于利用这一时机,每到告别客户时便慢慢收拾东西,有意无意地露出一些客户未曾见的产品样品,引起客户的注意和兴趣,企图达成交易。在实际销售工作中,许多销售人员完全忽视了这一最后的成交机会,这是很大的损失。

留有一定的成交余地

在正式面谈过程中,销售人员应该及时提示销售重点,开展重点销售,告诉客户,吸引客户,说服客户。在处理客户异议时,销售人员也应该提示有关销售要点,补偿或抵消有关购买异议。到了成交的阶段,似乎该说的都说了,该看的都看了,客户已经明确了销售要点,不用作更多的说明了。但是,为了最后促成交易,销售人员应该讲究成交策略,遇事多留一手,等到成交时再一一提示有关有利于成交的销售要点和优惠条件,促使客户下定最后的购买决心,有效地达成交易。

总之,在成交过程中,销售人员应该讲究一定的成交策略,坚持一定成交原则。也就是说,销售人员应该密切注意成交信号,灵活机动,随时准备成交;销售人员应该培养正确的成交态度,消除各种成交心理障碍,谨慎对待客户的否定回答;销售人员应该充分留有成交余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成交机会,有效地促成交易。当然,在实际销售工作中,销售人员既要讲究成交策略和原则,也要讲究技术和方法。只有适当运用有效的成交技术和成交方法,销售人员才能成功地促成交易,完成销售任务。

同类推荐
  • 企业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企业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当一个人从内心深处渴望承担责任时,会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对组织或者是企业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并在承担这份责任时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以及自己所获得的尊重和认同,从而获得心理与精神上的满足。
  • 不逃避的人生

    不逃避的人生

    工作,感情,那些你暂时不去想的事:交往多年,分手或厮守哪种才是好结果;想改掉坏习性,瘦身戒烟戒酒一直没成功;怕选错行,结果哪一行都做不久;中年失业,人生接下来还有可能吗……
  •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世界名人故事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世界名人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信念力:写给年轻人的神奇信念书

    信念力:写给年轻人的神奇信念书

    享誉全球的潜能开发大师克劳德·M.布雷斯托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和心血,潜心钻研、阅读和研究了大量的著作,其中包括心理学、玄学、宗教和古代魔法,从中他发现了一套让人迅速获得幸福与成功的有效方法,那就是重视内在信念的强大力量。作者通过他的亲身经历,向众人昭示了内心具有的无限力量。很多时候,只要敢想,就能帮助人们实现心中所想。如果你还不懂得运用信念力,请从此刻开始,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你的心成为你走向成功的有力臂膀。
  • 性格决定一生成败

    性格决定一生成败

    好的性格,能屈能伸,知进知退,稳得住成功得意,也经得起挫折失败,赢得起也输得起。韩信昔日能忍街头混混的胯下之辱,功成名就后,非但没有报复,反倒给予那个小混混赏赐,还封了个小官。就凭这气度襟怀,也足以令人钦服,也无怪乎当初萧何慧眼识珠,月下追韩信。其赢得拜将封侯,谁人又有疑义呢?正是这同一个韩信,因为骨子里的懦弱,关键时刻也不免婆婆妈妈,明明可利用天赐良机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却犹疑逡巡,当断不断;刘邦建汉后却又听任别人挑唆,在叛与不叛之间首鼠两端、莫衷一是,终至被一个女人擒杀。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热门推荐
  • 移动互联环境下我国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移动互联环境下我国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移动互联网代表的信息获取方式如今已深度嵌入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与需求。出版业转型乃大势所趋,未来发展依旧可观。
  • 时之船

    时之船

    航行在时间的古朴大船划破时空,神秘的时空女孩,躺椅上的船长老人,船上神秘的船员...他们闯入夕的世界里,带着他航行了一个又一个奇异冒险,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成长,在人们所不知道的地方编制着故事,他们在寻找所遗忘的遗失之物...
  • 狼的故事·狐的故事

    狼的故事·狐的故事

    《狼的故事》作品叙述的是一个摄制组在一个荒岛上拍摄以野狼为主角的电视连续剧的奇特有趣、动人心魄的故事。整部作品着力展示的是以“苍狼”为首的狼的一家在特殊环境下的种种险遇。狼群在种种险遇中所表现出来的出人意料、令人惊叹感慨的一系列行为。《狐的故事》讲述了一对蛰伏在城镇荒园里的红狐的生活遭遇及命运。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故事娓娓道来,不仅深刻的描写了这些物种的自然性和生命性,同时也通过它们与人类的共处还原了这些生灵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另人深省。
  • 啊!登仙路

    啊!登仙路

    既不是穿越,又不是重生,也没有金手指。这是一个很普通的修仙故事,看平平凡凡的袖袖如何登上仙路巅峰。
  • 遥遥千月只宣你

    遥遥千月只宣你

    『前一百章错乱』苏纪瑶回来了,时隔三年重新回到A国为了一个单子,最后却把自己给赔进去了。最意外的是,她自己查出了自己的身世,也查出了她家小包子的身世。
  • 众魂熔炉

    众魂熔炉

    原初大陆,魔物肆虐。人们杀死恶魔,只能赚取一点微薄赏金,迪维杀死恶魔,却掉落了稀有装备。当佣兵团辛辛苦苦推翻了恶魔领主,得到的战利品,是恶魔皮、恶魔角。而迪维,已经拿到了史诗。
  • 仙医九瑶

    仙医九瑶

    “我只会医死人,不会医活人。想救他,需先杀他。”“我医人,不施针不用药,只用符。”啥?这就是传说中的医仙?她已经杀了十个人,你们不管管?某尊主提剑,干脆利落的杀了前来求医的人。“我家夫人让他三更活,就不能留他到五更。”她重生而来,这一世只想站在巅峰,不被任何人主宰。他追随而来,只为完成三生三世之约。“我等了你三世,这一世,一定要娶到你。”
  • 清风安澜

    清风安澜

    穿越清朝,随心所欲~那是不可能的。不玛丽苏,不杰克苏,纯粹是作者自己乐呵,完全不尊重历史,大家就当平行时空来看吧!
  • 啊,他是个外星仙人

    啊,他是个外星仙人

    神仙打架,外星科学家无意间被卷入其中,以致于飞船被毁。如何回家?唯有修仙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