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600000077

第77章 复活(2)

一回到莫斯科,他便着手做了动身去西伯利亚的准备工作,炎热的七月天,聂赫留杂夫看着那批犯人从监狱里出来,并随他们一起去火车站。为了减少男刑事犯对马斯洛娃的纠缠,他设法将她调到政治犯队伍中。马斯洛娃在这里感到犹如到了一个平等的世界,这使她的性格起了很大的变化。有个叫西蒙松的政治犯非常尊重她,体贴她,这种高尚的感情涤荡了马斯洛娃心灵上的污垢,复活了她纯洁、明朗的天性。

一天,涅赫柳朵夫来到政治犯休息室,西蒙松突然坦率地告诉他,要跟卡秋莎·马斯洛娃结婚,涅赫柳朵夫表示很高兴她能遇见这样好的一个保护人。但是他又感到有点失望,因为这样的结局多少损害了他的已经付出巨大牺牲的崇高性质。这时传下了皇帝恩准的通知,马斯洛娃的苦役改为流放,就近执行。他急忙去告诉马斯洛娃。她说,看守已通知了她;她表示西蒙松上哪儿,她便跟到哪儿,并请他原谅没有照他所希望的去做。

涅赫柳朵夫因为马斯洛娃不再需要他而感到一阵难过,但是他更为苦恼的是:3个月来耳闻目睹的种种可怕的罪恶与不平,监狱里的苦难与恐怖,他想不出用什么办法去解决。可是后来他在《圣经》中读到:人不但不可恨仇敌,而且要爱仇敌。这时,他认为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了。

四主要人物形象。

涅赫柳朵夫。

涅赫柳朵夫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丰满而复杂的文学形象,是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典型,即”忏悔的贵族”的典型。他形象的概括了19世纪末期俄国一些贵族出身的进步知识分子的基本特征,通过他可以了解到俄国贵族阶级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动向。他突破了贵族思想的许多局限,否定了贵族阶级的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最后与贵族阶级决裂了。这正是托尔斯泰本人的经历,体现了托尔斯泰本人世界观转变以后的某种思想特点。

涅赫柳朵夫的性格发展,经历了纯洁堕落复活三个阶段。早年的涅赫柳朵夫是一个纯洁、诚实而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青年,乐于为一切美好的事物献身,他与马斯洛娃的爱情也是纯洁、真挚的。但是,当他作为禁卫军团的军官、在彼得堡上流社会鬼混了三年后,精神上便堕落了。正是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他早年对马斯洛娃的纯真爱情已经无影无踪了,于是干出了伤害马斯洛娃的卑鄙勾当。

涅赫柳朵夫的”复活”,经历了十分复杂的过程。在法庭上与马斯洛娃的重逢,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引起了他的自责。但是,他最初并没有打算为自己的罪恶忏悔,而是惧怕别人发现自己的罪恶。后来,马期洛娃在狱中对他痛斥,他才了解马斯洛娃的苦难、冤屈和沉重的精神负担,这才引起他灵魂的震动,产生了悔罪之心。但即使在这时,他更多想到的还是自己,是为了求得自己内心的平静。应该肯定,尽管他没有跳出个人的圈子,他的悔罪之心仍然是可贵的,这是他早年受到的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影响所起的作用,也是他进行精神探索的积极结果。

在他为马斯洛娃奔走上诉的过程中,他多次深入监狱,了解了不少囚犯的冤情,进而为他人伸冤。通过对下层人民和上层官僚两种生活的强烈对比,他认识到人民苦难的根源,认清了贵族阶级的罪恶。他灵魂的深处不得不感到残酷、懦怯、卑鄙,还感到他那闲散的、堕落的、残忍的、怠情的,全部生活也是一样,从此开始了他的思想和生活的转折。他努力从”动物的人”向”精神的人”转化,竭力用受害者,普通老百姓的眼光重新审视他周围的一切事物,逐步成了本阶级的审判者。他否定了原来的生活方式,决定陪马斯洛娃到西伯利亚去,把自己的命运与这个下层社会的女子连在一起。

但是,涅赫柳朵夫尽管背叛了自己的阶级,仍然有着不可克服的地方,他精神上的”复活”,实际上并没有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出路;他只能在《福音书》中,在”爱”的定都中求得解脱,这是他贵族阶级的局限性。

卡秋莎·马斯洛娃。

卡秋莎·马斯洛娃是《复活》中的女主人公,包括涅赫柳朵夫在内的其他人物的活动都是环绕着她来展开的。她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形象,她的一部血泪史是对统治阶级最有力的控诉和最无情的鞭笞。托尔斯泰把这样一个下层人物作为自己长篇小说的主人分,是他世界观转变的又一明显标志,体现了他的民主主义思想。

马斯洛娃。

马斯洛娃的生活道路也经历了纯洁堕落复活三个阶段。她原来是个像水晶一般纯洁的姑娘,她对涅赫柳朵夫最初的感情是一种少女朦胧的初恋,但这种感情不久就被贵族少爷糟蹋了。她怀孕后被驱逐出贵州之家,历尽人世沧桑,而极强的自尊心,使她格外不能忍受人家对她的蹂躏,从而产生反抗和报复的念头。但她的处境是无可奈何的,她的反抗和乳香行为也是幼稚可笑的,她途中自己,当上妓女,以为这样就是对所有欺侮过她的男人进行报复,殊不知那些男人根本没有什么廉耻心,她这种可怜的行为并不能使他们拿到丝毫内疚,而她自己却只能不断地堕落下去。

尽管历尽了苦难,饱尝了辛酸,卡秋莎·马斯洛娃并没有丧失可贵的人性,她的精神并没有完全堕落。她始终是那样善良,那样厚道。即使在地狱一般的牢房里,她还是时时关心别人,帮助难友。她看到孩子饥饿的目光,自己也涌坦然进餐。当她作为女犯被士兵押往法庭时,她对路人的轻蔑目光满不在乎,可是一个块煤的乡下人走到她身边,画了个十字,送给她的一个戈比时,她却脸红了,低下头去。这个羞涩的表情像一道闪电,虽然微弱,却照亮了她的灵魂,显露出她纯洁的天性。这些伏笔,预示女主人公精神上必将”复活”。

马斯洛娃灵魂的觉醒,是从涅赫柳朵夫第二次到监狱去探望她时开始的。涅赫柳朵夫提出要赎罪,要同她结婚,她面对这个把自己推入火坑的仇人,禁不住发泄出了满腔怒火。这是发自内心的控诉和谴责,是对贵族老爷居高临下的施舍行为的反抗,也是对自己应的尊严的卫护。这次相会,使她从原来所过的浑浑噩噩的生活里醒过来了。而且,由于对少年时代美好生活的回忆,由于涅赫柳朵夫悔改的诚意,她竟然又一次爱上了他。这里,托尔斯泰强调了”爱的力量”如何促使马斯洛娃的复活,这种解释显然缺乏生活基础,因而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不过,小说中写道,对她的精神复活起着”决定性的、最良好的影响”的,是那些政治犯。马斯洛娃与这些政治犯的接触,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内容,她逐步恢复了对人和生活的信心,恢复了作为一个人的尊严感,而终于把自己的命运与政治犯西蒙松结合在一起了。

马斯洛娃是《复活》中塑得最成功的形象,在这个人物身上集中概括了受屈辱的人民在旧社会的共同命运,表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展示了他们的觉醒过程。

五精彩篇章推荐。

“我说过我要赎我的罪,”涅赫柳朵夫继续说,”不是嘴上说说,我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我决定跟你结婚。”

玛斯洛娃脸上顿时现出恐惧的神色。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发呆了,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

“这又是为什么呀?”玛斯洛娃愤愤地皱起眉头说。

“我觉得我应该在上帝面前这样做。”

“怎么又弄出个上帝来了?您说的话总是不对头。上帝?什么上帝?咳,当初您要是记得上帝就好了。”这些话,又张开嘴,但没有再说下去。

涅赫柳朵夫这时闻到她嘴里有一股强烈的酒味,才明白她激动的原因。

“你安静点儿。”他说。

“我可用不着安静。你以为我醉了吗?我是有点儿醉,但我明白我在说什,”玛斯洛娃突然急急地说,脸涨得通红,”我是个苦役犯,是个……您是老爷,是女爵,你不用来跟我惹麻烦,免得辱没你的身份。还是找你那些公爵小姐去吧,我的价钱是一张红票子。”

“不管你说得怎样尖刻,也说不出我心里是什么滋味,”涅赫柳朵夫浑身哆嗦,低声说,”你不会懂得,我觉得我对你犯了多大的罪!”

“我觉得犯了多大的罪……”玛斯洛娃恶狠狠地学着他的腔调说,”当初你并没有感觉到,却塞给我一百卢布。瞧,这就是你出的价钱……”

“我知道,我知道,可如今我该怎么办呢?”涅赫柳朵夫说。

“如今我决定再也不离开你了,”他重复说,”我说到一定做到。”

“可我敢说,你做不到!”玛斯洛娃说着,大声笑起来。

“卡秋莎!”涅赫柳朵夫一面说,一面摸摸她的手。

“你给我走开!我是个苦役犯,你是位公爵,你到这儿来干什么?”她尖声叫道,气得脸都变色了,从他的手里抽出手来。”你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玛斯洛娃继续说,迫不及待地把一肚子怨气都发泄出来,”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你那副眼镜,讨厌你这个又肥又丑的嘴脸。走,你给我走!”她霍地站起来嚷道……

节选自第四十八章。

六文学成就。

小说的艺术性体现在人物塑造上,作者善于把他对俄国社会深刻认识观点刻画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喜欢塑造充满思想探索而又力求解决社会问题的内省型人物形象。

小说的素材取自真人真事。托尔斯泰以他卓越的现实主义的艺术才能,对题材进行发掘和开拓。他不仅提示出造成马斯洛娃不幸遭遇的原因,提示出导致涅赫柳朵夫深刻内省和精神觉醒的原因,而且进一步提示出广大群众受苦受难的原因。这就使他的作品具有了一般作家所达不到的深刻性。他以无所不至的笔触,超越了小说的中心人物和基本情节的局限,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问题,使作品成为俄国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作品对人物的心理刻划细致入微。作家非常善于准确地抓住瞬息的思想感情变化,揭示和再现人物的心理体验。他善于描写人物内心各种善、恶、喜、怒、哀、乐的斗争消化和变化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表现人物“心灵的辩证法”。这一点,从涅赫柳朵夫从法庭上与马斯洛娃重逢到决心悔罪,一直到最后与马斯洛娃分手的整个过程,都表现得再充分不过了。

作者大量运用对比手法。作者通过貌似平静传述的手法描述景物之间、人物之间、贫富之间对立状况,从而加强批判的力量。通过展示形式与内容间的尖锐矛盾,表达讽刺效果的意义。自然景色与监狱场景,涅赫柳朵夫的早晨与马斯洛娃的早晨,专横的法官与无权的衽,科尔恰金家的宴会与马斯洛娃的饥饿,副省长的沙龙与监狱里的刑讯,剧院厢房里的将军夫人玛丽叶与大街上卖笑的妓女,总督家中的音乐会与狱中“犯人”的死亡,等等。在对比中,表达了作家的看法和态度。

七名家点评。

托尔斯泰像一面完美的镜子,反映出生活的全部深度。……确实,我们在文字里所爱好的一切,在托尔斯泰的作品里早就有了。

莫洛巫(著名传记作家)

他(托尔斯泰)能把丰富而复杂的历史面貌加以高度溉括,他善于把人们极普通的故事提炼描绘得心动魄。

黑格尔。

《复活》的本身是生活的一场搏斗!

巴金。

同类推荐
  • 云之美

    云之美

    《云之美》辑录了苗族诗人原嶂的一百余首诗歌,分云之美、情之美、悟之美、景之美四个部分。诗作题材广泛,诗思开阔,语言优美,时见哲思。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作者简介原嶂,本名熊荣元,苗族,1968年12月出生于中越边境一户贫困家庭。法国里尔科技大学传播学硕士,现供职于文山学院。曾做过中小学教师、共青团干事、政法干警、纪检干部、大学教师,历任丘北县纪委书记、常务副县长,富宁县县长、县委书记,文山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务。出版有政论随笔集《感动》、诗集《云之心》。
  • 极目新教育

    极目新教育

    全书综览古今教育恢弘背景之上,立于中外教育前沿时空其里,以如诗如画的描述,入木三分的思辨,高屋建瓴的剖析,精细展现、深邃洞察了新教育十余年运行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有力地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教育异军突起的新教育团队,对新教育实验给予了历史性的定性、定位,更对教育的真谛进行了广角深层的极目。
  • 你好像一点也不想我

    你好像一点也不想我

    一段感情,最糟糕的结局不是被甩了被骗了,而是越来越想不通什么才是真正的安全感,过后开始质疑自己了。这本书里的24篇故事,写尽了爱情里的无畏、痴着、隐忍、莽撞、焦虑、沉默、不舍和决绝,让你在心痛和感动中,观照从前那个爱得努力却又有些笨拙的自己,进行一次自我梳理。好在,它不仅仅只是打开你的伤口,还尝试为你消炎、包扎。希望你能通过里面的故事,窥见感情中易被忽视的“痛苦根源”,得出一些适用于你自己的思考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爱情面前,心态更从容,言行更妥帖。其实,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经营好自己,给对方一个优秀的恋人。希望你为此做出的思索和努力,都能被那个人读懂,并被珍惜啊。
  • 安静

    安静

    我的两个朋友相约攀登喜马拉雅山。一切都很顺利,他们俩成功登顶了。但很快,风暴来了。他们发现自己不可能活着下山。其中一个人用卫星电话打给自己怀孕的妻子。他们一起决定了她肚子里的孩子要叫什么名字。另一个人在去世之前没联系上任何人。没有人知道那天下午在山顶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过,海拔八千米的山上,气候干燥寒冷,他们被冻干了,静静地躺在那里,将永远保持着我二十二年前最后一次见到他们时的模样。挪威探险家艾林·卡格带着这三个问题跟我们分享了他在世界各地探险、阅读、演讲、跟家人相处、独处时的故事,为这三个问题找到了三十三个散发着哲学光彩的优美答案……
  • 乡村无眠

    乡村无眠

    本书作品以描写当代乡村生活为主,直面乡村变化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多角度深层次展示村民、干部、穷人、富人等在精神与物质方面的碰撞,从而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显现了一道道色彩绚丽的乡村风景线。同时,散文则记录了作者个人的年少生活,读来在往事回顾中,也对作者有了更深的了解。
热门推荐
  • 极品狂兵混都市

    极品狂兵混都市

    华夏军神,被人陷害!卸去一身荣耀,重回都市!蛟龙入海,一发不可收拾!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总有一天,会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 梅贻琦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梅贻琦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本书从梅贻琦先生公开发表的文章中,选取较有代表性的,能反映其教育思想或记录时代变迁的34篇文章。因梅贻琦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故文章也多围绕清华校园、清华学生、清华学制建设而展开,反映了民国时期、抗战时期清华学校的教育思想。梅贻琦(1889—1962),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即到清华担任教学和教务长等多种职务。1931年任清华校长,自此后一直服务于清华。在他的领导下,清华才得以在十年之间从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而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
  • 不是鬼的鬼

    不是鬼的鬼

    世间有鬼真的有鬼真的不骗你真的不然这几只什么东西鬼1:哪有什么鬼,骗小孩的把戏鬼2:根据现代科学,鬼魂之类的东西是不可能存在的鬼3:人心不足才有这神神鬼鬼一说鬼4:对的对的,世上没鬼萧声:那你们是什么东西。:我们不是鬼~~好嘛好嘛!不是不是,不要嚷嚷,脑袋疼(所有的人名都是编的,地名只是提示个大概区域,莫当真,涉及到的职业、专业信息都来源于网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多包涵。)
  • 一个灰姑娘的传奇

    一个灰姑娘的传奇

    她是未亡人,以母之名,活得没名没分。若不是妹妹任性,不愿意下嫁当朝暴戾将军冷千炎,或许她也不会成为代嫁新娘。离开黑洞之后,杜蓝若开始了自己的新婚生活。但是……殊不知,等来的却是将军的残忍对待,王爷的温柔细语,心,漏掉了一角。一次次濒临抉择的边缘,他们,到底还有未来在?
  • 嗨,朋友,你好吗

    嗨,朋友,你好吗

    大学四年匆匆而过,而大学生活里色彩斑斓的一切,却镌刻在那些只属于我们的回忆里。因为是青春,无论五味杂陈怎样交织,到了最后都会是你喜欢的味道。有的人,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有些事,一恍惚,就定格为回忆。一生短短长长,相逢自思量,自从遇见你们,余生皆是温馨。
  • 风之虚无

    风之虚无

    这是一个发生在天界,魔界,人界的精彩故事,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扇三界的大门吧!
  • 李嘉诚谈商录

    李嘉诚谈商录

    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1943年,其父李云经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他被迫放弃学业到一家茶楼工作。1950年,白手起家创办长江塑胶厂。1957年,创立长江工业有限公司。1972年,长江实业在香港成功上市。1979年,长江实业收购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成为第一个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0年,成立李嘉诚基金会。从此积极投身公益事业。1981年,创办汕头大学。1985年,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非执行副董事长。
  •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The Romantic Adventures of a Milkmaid

    The Romantic Adventures of a Milkmai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走近那一千多年

    走近那一千多年

    本书是根据《资治通鉴》里战国部分的内容,延展整理而成。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的司马光编写的一部史书。 司马光,这个名字大家很熟悉,没错,就是那个砸缸的司马光,他长大了以后,带着几名助手,用了19年时间,编成了这部巨著。书中从周朝写起,前后包含了1362年,既记史实,也多评论,它是中国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这是宋神宗取的书名,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从历史中得到鉴诫,协助增强当今的统治。 那么,这本书里究竟说了些什么呢?一千多年里,兴亡几度,途路多折…… 我的想法,是希望可以将远古的文字,改变一个模样,聊聊那些人,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