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88700000003

第3章 长城世家

过了午后,天不那么冷了,风也停了。韩什长所说的那位华令史终于来了。和往常一样,身边带着个小厮,小厮手里提着食盒。

这位华令史名叫华皎,二十多岁的年纪,家中世代为小吏。他现为比部令史。比部是后来的刑部四司之一,不过在南朝时属吏部。令史是基层小吏,所以他的官职就相当于现在中组部里的一名科长。华皎做官上进心还是比较强的,自侯景入据建康城以后,他抓住机会投靠了侯景的谋主王伟。

对于华皎的迅速转变阵营,他的同事们是相当不耻的,因此在平常工作中没少给他找麻烦。华皎对此从来不置一嗤,他认为人就该伺时而动,不能墨守成规,不然永远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他并不想当一辈子的小吏。不过他的投靠并未让他得到重用,因为投靠的人实在太多了。其中不乏王侯将相,刺史太守,他一个令史并不显眼。于是除了本职工作外,他还兼职做说客,试图说降一些被俘的官员或者官员亲属,以期得到王伟的重用。

当然对于做比部令史来说,说客这项工作他做的并不好。虽然他在工作上受到诸多同事的排挤,不过对于出身封建小吏世家的他并没有什么困难。可是在比部大牢里说降别人,他至今还没有成功过,反倒和其中的一些人成为了朋友。

他没有气馁,就像现在做销售的一样,他想到了拓宽客户源,于是他把目光放到了其它地方关押软禁的人身上。

比如说这座瓦官寺。瓦官寺坐落在建康城西,外篱墙内,秦淮河畔。本来瓦官寺是没有关押人的,但这一年多以来,侯景攻城掠地发展的十分迅速,因此人质和俘虏比较多,城里的大牢和宫殿已经是人满为患了,于是这里也就被开辟成了临时监狱。

振远将军、西江都护、高要太守、督七郡诸军事的陈霸先是今年正月起兵的,他的家属是三月在老家吴兴郡临安县(今浙江临安)被俘的,因此也被安置在瓦官寺。华皎来此试图说降他们,然而又和陈霸先的子侄成了朋友。也许他并不是真心想要说降,只不过是想结交这些人,好为将来留条退路。

侯景虽然发展迅速,但此时却并不得人心,只不过兵锋劲锐罢了。侯景初入梁时,因缺兵少将,实力弱小,不得不靠减免赋税来收买人心。围攻台城时还放奴减赋招徕兵源,致使从起兵时的八千迅速扩张到了十万。但后来顿兵台城之下四五个月,这个军事集团立刻就变了样,造成建康十多万百姓死伤病。军队军纪不严,“富室豪门,恣意裒剥,子女妻妾,悉入军营”。攻略地方时又“逼掠子女,毒虐百姓。杀人盈野,千里绝烟”。再加上因最初求婚王谢名门失败,侯景仇恨上了士族门阀,导致入据建康后南迁侨姓士族几被覆灭。因此许多人都投奔荆州湘东王萧绎处,华皎两面下注如此做法也就不显的奇怪了。

看到华皎来了,韩什长上前寒暄几句,然后就提到西院的陈家小郎死了。华皎听了这话,不禁脸色一变。当然不是他和陈家小郎关系有多好,听到噩耗而伤心,而是他觉得陈家小郎年轻又天真,是他结交的人里最好说话也是最容易被说降的一个。现在目标人物死了,怎能不让他变色。

他请韩什长派人打开西院门,让他去看看。本来他在比部就是负责这一块的,韩什长没觉得有啥不妥。对于华皎说话客气,他早就见惯不惯了。

不过其他人都嫌晦气不愿意去,于是这项工作又落在了韩小四身上。

华皎跟着韩小四到了西院,并没有直接进去,而是理了下衣服。对韩小四说:“烦请进去通报一声,晋陵(今江苏常州)华皎来访。”韩小四见不惯这种做派,心里暗道:“不就是来看个囚犯么,还真当是访友了。”

当然华皎本意就是借着访友的名义来劝降,因陈家众人是被囚禁的,伙食肯定不会好的,所以他每次来都让仆人带着礼盒食盒。至于其它心思,却不是韩小四一个底层大头兵所知晓的了。

华皎因上进心处处学着上层士族的做派,在韩什长,韩小四眼中注定引不起共鸣。这些刀头舔血,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老百姓可没这么多礼数。不过他们见识不广,不知道华皎礼仪有何指摘处。

过了一会儿,从院内走出了一位仪容秀美,举止大方的青年。此人年约三旬,脸阔鼻挺,卧蚕剑眉,美髯无髭。若不是眉头紧皱,双眼泛红,绝对是个翩翩佳公子。他就是陈霸先兄长陈谈先的长子,名叫陈蒨,字子华。

两人见过了礼,便一起进了堂屋。虽然陈霸先一家人都是被囚禁的,但瓦官寺建筑甚多,他们一家人就独占了西院里的一整个院落。说是囚禁,其实还是独居,不过没了自由,不能出去罢了,算是软禁。

这院有正屋五间,两侧厢房十间。陈霸先夫人章氏章要儿在正面堂屋住,陈蒨夫妻俩住在东厢,陈霸先的儿子和女儿住西厢,还有两个仆人住一间。因此还空了好几间屋子,韩小四早晨就是在没住人的房间“找柴禾”的。

地处不便,又逢丧事,陈蒨令仆人奉了茶便问华皎来意。华皎此时也挺尴尬的,总不能直说本来是来劝降你们的,又听说陈霸先儿子死了,顺便看一下到底死了没有。只好说是访友。

陈蒨也知道,之前华皎来过多次,除了和他们兄弟结交也曾提及劝降,不过他兄弟俩都未曾屈服。此次堂弟死了,他难道还能变节。再说他的父亲就是在侯景围攻台城时被流失射死的。俗话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他怎么会投降杀父仇人。华皎其实也明白陈蒨肯定是不会投降的,他主要还是为了劝降陈霸先的儿子,进而能影响到陈霸先。陈蒨也明白他是无关紧要的人,就算他投降了,难道还能令陈霸先也投靠侯景?

因此陈蒨便装傻道:“明洁兄,实在是慢待了。今早敬业遭遇不幸,仆无心待客,失礼了。”(华皎史书中没有记载他的字,笔者也没查到。明洁是笔者生造的,从皎字引申出来的。)其实要不是身为阶下囚,堂弟发丧又要靠华皎,就算是朋友他也想赶人了,那还有闲情在这陪着。敬业是陈霸先儿子的字。

华皎道:“子华兄客气了。时逢丧乱,都是应该的,还请节哀。不过仆适逢敬业贤弟不幸,少不得要前去凭吊致哀,还请子华方便。”

陈蒨只好在前面带路。不管华皎是真心凭吊还是要验明真身,他都不能拒绝。

因为死的突然,陈家人什么都没准备,所以还是停在他原来住的房间。华皎走至近前观看,只见陈家小郎,脸色灰白,面目狰狞,身体僵硬,果然是死了。

华皎见此,不由得陪着掉了几滴眼泪。不知是替陈家小郎年纪轻轻就过世悲哀,还是哀叹自己的命运。

陈蒨见此景,更是悲痛。他一年多前才刚失去父亲,现在又要失去堂弟,怎能不伤心。想他二叔陈霸先年近五旬,到现在只剩这一个儿子,还不幸去世了。二叔把妻儿托付给他,他却一个也没能保护周全,让羯侯(指侯景)给捉住了。现在连唯一的儿子也囚死异乡,婶娘因丧子之痛已哭晕过去了好几次,他怎么能对的住二叔。

想到这陈蒨不禁又想起了他三叔陈休先,陈休先以前很受萧纲的赏识。早在侯景刚投靠时,为了准备北伐,萧纲令陈休先招募千余人,以之为文德殿主帅(这官陈庆之当过),可惜在当年就去世了。

虽然陈庆之和陈休先都曾任文德主帅,但陈庆之和他们陈家却没什么关系。陈庆之是义兴人(今江苏宜兴),和名将周处是一个地方的,就是除三害的那个周处。

陈茜他们这一支陈氏宗族祖籍颖川,是汉代太丘令陈寔的后人,后随晋室南渡。东晋成帝咸和(公元326~334年)土断时改籍为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县)人,是为长城世系。虽说同是南渡士族,可和王谢袁等豪门是没法比的,到他祖父陈文赞时家道已经中落。陈文赞没有出仕,陈氏已经算是寒门了,所以他父亲三兄弟都没好的出身。梁武帝萧衍大同年间(公元535~545年)陈霸先受到宗室新喻侯萧暎的看重,家势才慢慢好了起来。后来陈霸先因一战而解广州重围,萧衍对此功绩大为赞叹,授直阁将军,封子爵,食三百户。但是陈霸先的三个未成年的儿子却死于此役,也因此陈谈先和陈休先才得以出仕。到了他这一辈,他是堂兄弟里的老大,还不到三十岁,囿于“年不满三十者不得仕”,还是白身。

陈蒨虽然心里千回百转,但还没忘了请华皎帮忙。他这三年连着失去了三位亲人,父亲战殁叔父病亡都有亲朋故旧帮忙治丧,但此时一家人被囚禁在这里,要发丧可没那么方便。便长揖一躬,然后说道:“敬业发丧的事情,还要有劳明洁贤兄帮忙。”

华皎虽然事先已预料到了,但这会儿还是感到为难,不由得沉吟不语。陈蒨眼巴巴的看着他,深怕从华皎嘴里说出个不字来。

笔者注:1.华皎,《陈书》记载晋陵暨阳人,没有字。明洁是笔者依据皎而生造的字。2.萧纲,即梁太宗、梁简文帝,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萧统死后,萧纲在中大通三年(531)被立为太子。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549年萧纲即位,文中此时的皇帝。3.陈霸先前三子,史载早夭,只有陈霸先称帝后的追封记录,但笔者在查陈氏宗谱时,发现记载的是战死。本文按战死论,并算在了陈霸先成名之战中,这点无关紧要,不影响剧情发展。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我霸三国

    三国之我霸三国

    赵云是我师兄,司空杨彪是我爸,冀州牧是我姑父,对不起,我就是这么牛的背景,我就是杨信,不管你是公孙瓒还是袁绍,冀州是我的,幽州我会来取,天下我会来取,你们只管等着。。。。
  • 帝伏

    帝伏

    随时面临灭亡,却又不得不在夹缝中求存的乾夏国,长期周旋于六大超级帝国争霸的混乱局势中,而其之所以周旋于内,目的只是为了成为某一帝国的藩属国,得一庇护。某一日,乾夏国境域内某座名为鳢化的小城,有个千里逃亡慌不择路的少年,一头扎进此城。此后,一石激起千层浪……
  • 初唐第一猛将

    初唐第一猛将

    我愿以手中七尺长枪,荡尽天下……李恪,已经是封无可封,李治改封李恪为逍遥王并且世袭罔替,他麾下的部队为忠勇护国军……
  • 大唐旅行社

    大唐旅行社

    月薪一千三的我昨晚睡觉前接到了老板发来的微信通知,公司即日起休假一周(工资按时间扣除)。宅在家里的我破天荒想要出趟远门,迈步进入旅行社,大吼一声:“预算三百五十八元的旅行套餐推荐一下!”众人无言之际,一位白花花胡子的老爷爷说了一句:“要不跟我的团试试?”
  • 简明中国史(新知家庭文明读库)

    简明中国史(新知家庭文明读库)

    从距今170万年前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元谋人”,到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赢政结束了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一一秦,到威名远播的大汉,三分天下的三国,风度翩翩的魏晋,名扬天下的唐宋,软弱无能的清末,再到新中国的建立。 纵观中华五千年,那些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那些影响历史演进方向的英雄人物,共同勾勒出了历史长河波折而又蜿蜒向前的轨迹。
热门推荐
  • 而后今将图南

    而后今将图南

    持续数百年的大汉王朝逐渐显现出颓靡之色,各地方势力也都开始谋划自己的野心,边疆小城的李图南就降生在这样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四方群雄割据,内忧外患日渐明显,江湖恩怨两难,家国之间难以取舍,身在江湖身不由己,谁又能独善其身呢?命运早就有了它选择。
  • 候得荒无彼岸桃花清

    候得荒无彼岸桃花清

    冥冥之音凄凄思矣是来自人间的铃音还是鬼君的心音
  • 中外笑话故事

    中外笑话故事

    本书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唯识二十论述记

    唯识二十论述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摄政王我是来偷心的

    摄政王我是来偷心的

    威风八面,被满京城女子仰慕的侯府世子爷琴喻有个秘密——她,其实是女的!凶残无比的美貌摄政王也有一个秘密——一个不能宣之于口的秘密!琴喻暗地里思慕摄政王,想掰下摄政王这颗高岭之花。摄政王却不是吃素的,只揍得琴喻七荤八素。*重生回到十年前,琴喻变成了农家女杨柳,本想佛系种田,再召个貌美听话的小夫君,从此过上酱酱酿酿的甜蜜小日子。可去踏马的摄政王了,老娘不伺候。结果却没想到,这杨柳还有另一层身份。竟然正是传说中,摄政王那未圆房就被灭了口的凄惨原配。凄惨是不可能凄惨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凄惨!彼时凶残的摄政王落难,手无缚鸡之力,似待宰羔羊。茅屋避雨,两人狭路相逢。琴喻搓了搓手。哦吼。摄政王,你也有今天!
  • 总裁大人太渣了

    总裁大人太渣了

    这爱,生生世世都不消弭!人人都说春城第一权贵靳珏是个“凤凰男”,夺了全城最美的女人的家,还要跟她离婚另娶青梅,却不知道要离婚的从来都是那个女人。这女人叫酆程程,曾是全程名媛最羡慕的所在。她曾昂着脸蛋跟他说:“我叫酆程程,我喜欢你。”这句话让他记了一辈子。本文又名《第101次婚礼》。
  • 我问修仙

    我问修仙

    我为什么要修仙?这个问题我困扰了我好多年,就算是走遍了五湖四海,经历了生死轮转,也没有找到答案。我认识的同道,基本都有自己的答案了,唯独我没有。我为什么要修仙呢?我修仙是为了什么?仙又是什么呢?不知道啊,这答案仍旧要找,在这衰败的修仙界。本文修仙体系详细,我在原有体系上将其设定地详细了一些。我问修仙的主题:我问自己为什么修仙,看别人为什么修仙,我在找我为什么修仙,看别人为什么修仙。
  • 进击少女希梨酱

    进击少女希梨酱

    希梨从一个被万人追捧的女神级人物,她自私虚荣,享受着男生的爱,却不知道如何真的爱一个人,后来遭遇家庭变故,成为身无分文的穷光蛋,开始了可怜可悲的戴着假面具的生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