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8200000004

第4章 悲剧·牺牲·祭礼·目的论哲学

相信有不少人是通过电影《王子复仇记》(劳伦斯·奥利佛导演并主演,1948年出品)而最初接触到《哈姆雷特》和莎士比亚的;但是除了专门的研究者之外,不大有人注意到这部戏的原名和全称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The Tragedy of Hamlet, Princeof Denmark)。我们就从标题中的“悲剧”谈起吧。

“悲剧”意味着什么呢?莎士比亚曾借剧中人Horatio之口说(V, ii,410-415):

So shall you hear

Of carnal, bloody and unnatural acts;

Of accidental judgments, casual slaughters;

Of deaths put on by cunning and forced

cause;

And, in this upshot, purposes mistook

Fall'n on the inventors'heads.

参考译文:

你会听到

肉欲、血腥和违反伦常的行为,

偶然的决断和意外的屠戮,

诡诈与胁迫引致的死亡,

以及最后的作法自毙。

在这里,他对全剧内容做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回顾,仿佛是给“悲剧”下了一个定义。作者的看法自然值得重视,但是正如我们经常在文学史中看到的,作者本人对自己作品的解释或认识不一定是最准确的(有时甚至是不准确的);“肉欲、血腥和违反伦常的行为,偶然的决断和意外的屠戮,诡诈与胁迫引起的死亡”固然是悲剧中常见的主题情节,但是这些东西显然不足以概括悲剧——无论是一般悲剧还是这个悲剧——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将悲剧界定为“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9]。这里所说的“摹仿”(mimesis)有“再现”的意思,例如我们可以说《哈》剧再现了哈姆雷特王子的复仇行为。不过这个定义偏于形式,并不足以说明悲剧的本质。亚里士多德本人做过一些补充说明,指出悲剧表现高贵者因自身过错(hamartia,亦作“偏差”、“罪过”解)致使命运发生逆转,从而引发怜悯与恐惧的效果[10]。以《哈》剧为例,哈姆雷特王子由于遭受陷害和内心惶惑而“延宕”复仇行动,致使包括自身在内总共八人[11]丧生,这一结局不禁令人产生“怜悯与恐惧”的感受(c.f.V,ii,355:“You that look pale and tremble at this chance”etc)。不过,哈姆雷特是否犯有“过错”呢?退一步讲,他所犯的“过错”是怎样的呢?显然,我们需要重新审度“过错”的涵义才能回答上述问题。黑格尔认为恶就是“存在对于应当的非适合性”[12]:对于理想状态的“应当”来说,现实的“存在”必然总是有所欠缺、不够完美;在这个意义上讲,存在即罪过[13],——这个略显笼统的说法或许就是最终的答案。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也很具有代表性。不同于亚里士多德关注形式的做法,黑格尔主要探讨了“悲剧性”或曰悲剧的精神。在他看来,悲剧表现为片面正义—悲剧人物之间的冲突、破裂以及永恒正义的调停、胜出。他在《美学》中指出:“基本的悲剧性”产生于“对立的双方各有他那一方面的辩护理由,而同时每一方拿来作为自己所坚持的那种目的和性格的真正内容的,却只能是把同样有辩护理由的对方否定掉或破坏掉”;同时“随着这种个别特殊性的毁灭,永恒正义就把伦理的实体和统一恢复过来了”[14]。他在《法哲学原理》中也谈到了悲剧问题,认为:

这些人物(按:指悲剧人物)作为具有同等权利的各种不同伦理力量在彼此对立中出现,它们由于某种不幸而发生冲突;又因为其结果是这些人物由于跟伦理性的东西相对立而获有罪责。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双方的法与不法,从而真正的伦理理念,经过纯化并克服了这种片面性之后,就在我们心目中得到调和。[15]

他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谈到苏格拉底时也指出:“在真正悲剧性的事件中,必须有两个合法的、伦理的力量相互冲突”[16],“两方面都是无罪的,但是这个无罪却是有罪的,并且因为它的罪过而受到惩罚”;“一个伟大的人会是有罪的,他担负起伟大的冲突”而执行了“精神的更高的原则”;“这个新的原则是与以往的原则矛盾的,是以破坏的姿态出现的;因此英雄们是以暴力强制的姿态出现,是损害法律的”;结果他们“作为个人,都各自没落了;但是这个原则却贯彻了”[17]。

黑格尔的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例如尼采对悲剧的理解虽然另辟蹊径,但是也遵循了“冲突—和解”的思路[18]),特别是他的“片面正义”说,构成了“harmartia”与舍勒所谓“积极价值”[19]的一个中间环节。仍以《哈》剧为例,哈姆雷特对Claudius有杀父之仇、夺国之恨,他的举动自然不乏正义性;Polonius逢君之恶自以为忠、Laertius为复亲仇不择手段亦有其“片面正义”在;甚至Claudius弑兄篡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 Gertrude的炽热爱情(c.f.IV,vii,15-18:“My virtue or my plague,be it either which,—/She's so conjunctive to my life and soul/That,as the star moves not but in his sphere,/I could not but by her.”)。他后来派人刺探、设计谋害哈姆雷特也是为了保全自身,从他本人的立场来看也是正当的;何况他因看戏而良心发见(III,i,58-62:“How smart a lash that speech doth give my conscience! /The harlot's cheek,beautied with plast'ring art,/Is not more ugly to the thing that helps it/Than is my deed to my most painted word./O heavy burthen! ”),痛苦地忏悔了自己的罪孽(III,iii,39-75:“O,my offence is rank,it smells to heaven; /……/O wretched state! O bosom black as death! /O limed soul,that,struggling to be free,/Art more engaged! Help,angels! Make assay.”etc.),后来看到 Ophelia的疯态也心中恻然,叮嘱 Horatio看护好她(IV,v,58:“Pretty Ophelia! ”;75-76:“Follow her close; give her good watch,I pray you.”),亦见其天良未泯、善念犹存。存在固然是罪过,但同时“存在即合理”[20],这一存在的吊诡构成了悲剧性的环中之义。

悲剧既是一种特定的文学样式(tragedy),也是一种风格、意蕴或精神;前者是特定历史文化条件下的产物(因此有“悲剧已经消亡”的说法),而后者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甚至可以说是“宇宙本身的一种基本要素”[21]。中文把“tragedy”译为“悲剧”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这两者,于是一度产生“中国有无悲剧”的讨论。事实上,前一种意义上的悲剧起源于原始宗教祭礼,确切讲是古希腊酒神节(Dionysia)中的献祭仪式(dithyramb→tragoidia→tragedy,原意为“山羊歌”,盖以山羊为祭品而得名),译为“牺牲剧”似乎更为贴近悲剧的本质。

献祭是一种宗教行为,或者说是人神之间的一种交往模式。根据“经济人”(homo economicus)的理论假设[22],献祭也是一种原始的商业交换行为,其目的是奉献牺牲向神换取利好的结果,而牺牲则是赎买福报的代价与手段。悲剧就是这种交往模式的艺术再现,但也有所变形:在古希腊悲剧中,茫茫天道(亦即“命运”)成为人的归宿或终极目的,而悲剧英雄(如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狄浦斯王)则是人类向命运祭献上的牺牲。这是一种原始的目的论生命哲学,它在悲剧形式中得到了最初表达,并且构成了希腊悲剧的精神内核与伦理支点。

在这个意义上,“目的论”与“戏剧性”可以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古希腊哲人把宇宙视为一出起承转合丝丝入扣的戏剧,“命运”就是它的结局或曰终极目的,其中每一角色、对白、事件均为这一目的而存在,都是它的必要环节和有意味的组成部分。中世纪神学也承袭了这一隐喻,只不过把“命运”换成了“上帝”,作为牺牲的悲剧英雄也变成了耶稣基督。这一点最终由德国古典哲学发挥为“历史具有长期合目的性”(康德)、“世界历史是精神的舞台”(黑格尔)等哲学观念[23]。至此,目的论和戏剧性简直可以等量齐观了[24]。

不过,哲学往往把终极目的视为“善”或者是“美”,而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却意谓无情的必然性。如英国哲学家怀特海(A.N.Whitehead)所说,古希腊悲剧诗人把命运视为无偏无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秩序”,后世的科学精神即由此发展而来:

悲剧的本质不是不幸,而是事物无情活动的严肃性。但这种命运的必然性,只有通过人生中真实的不幸遭遇才能说明。因为只有通过这些剧情才能说明逃避是无用的。这种无情的必然性充满了科学的思想。物理的定律就等于人生命运的律令。[25]

如其所说,则命运乃是一种外在的目的,它横亘于人类之前(或之外),壁立千仞而无法企越,表现为绝对的否定力量:你必须(必然)付出牺牲,但是你的牺牲或许并无意义!

临对这样一种冥茫难测的命运,人类无法不萌生惶惑与愤懑。他们最初只是抱怨命运不公,例如屈原诘问“天命反侧,何罚何佑”(《楚辞·天问》[26]),并没有怀疑上苍的存在,像基督教《旧约》中的约伯自怨自艾之余仍不忘申明“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Job,19:25)[27]。但是到了后来,人类对上苍的存在也产生了怀疑,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著名的议论: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蹠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28])

“是邪非邪?”这是一个典型的哈姆雷特问题。它和“To be,or not to be? ”一样对终极目的表示了怀疑,其锋芒直指天道或曰永恒正义的存在。太史公本人虽然没有明言,但是后人替他给出了答案,这就是:“天地无心,万物同途”(刘琨:《答卢谌》[29]),“吾固知苍苍之无信,莫莫之无神”(柳宗元:《祭吕衡州温文》[30])!

然而细想一下,问难其实预肯了信从,质疑者往往正是因为相信——多半是因为太相信——才比常人更加愤激痛苦。老子断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五章》[31])时就要冷静得多。当然这种哲人式的冷静还不等于绝望;绝望的人是不会发问的,因为他已经全然麻木而觉得浑无所谓了。这时悲剧变成反讽,一切都沉入到了虚无之中。例如《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中,王熙凤在贾府的元宵夜宴上讲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笑话:

凤姐儿想了一想,笑道:“一家子也是过正月半,合家赏灯吃酒,真真的热闹非常,祖婆婆、太婆婆、婆婆、媳妇、孙子媳妇、重孙子媳妇、亲孙子、侄孙子、重孙子、灰孙子、滴滴搭搭的孙子、孙女儿、外孙女儿、姨表孙女儿、姑表孙女儿,……嗳哟哟,真好热闹!”众人听他说着,已经笑了,都说:“听数贫嘴,又不知编派那一个呢。”尤氏笑道:“你要招我,我可撕你的嘴。”凤姐儿起身拍手笑道:“人家费力说,你们混,我就不说了。”贾母笑道:“你说你说,底下怎么样?”凤姐儿想了一想,笑道:“底下就团团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众人见他正言厉色的说了,别无他话,都怔怔的还等下话,只觉冰冷无味。[32]

“真真的热闹非常”,然而“吃了一夜酒就散了”,这正是《红楼梦》全书的文胆所在:人生不过是一个“冰冷无味”的“笑话”!这个笑话堪称惊心动魄,而作者竟让凤姐于无意间以笑语出之,这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哈姆雷特》显然处在悲剧转向反讽的临界点上。以往的悲剧英雄都对自身选择的合理性与正义性深信不疑,而哈姆雷特对此却具有充分的自省意识,他朦胧觇见世界的无情本质而质疑命运的终极目的,于是产生了一种形而上的、对于存在本身的失望:如果牺牲不能促成永恒正义的显现,那么——To be, or not to be?《旧约》中的悲剧英雄约伯最终蒙受了双倍的神恩(Job,42:10),但是哈姆雷特并不需要这种莫名其妙的恩典;同时,作为一国储君和被害人的独子,他无法超然置身局外(c.f.I, v,215-216:“The time is out of joint.O cursed spite/That ever I was born to set it right! ”),而作为清醒的思想者,他也不可能像王熙凤那样麻木不仁(c.f.V, ii,5-6:“Sir, in my heart there was a kind of fighting/That would not let me sleep.”)。于是,留给他的就只能是痛苦的自觉和自觉的痛苦了。

不过痛苦是生物的特权,正是在痛苦中我们感受到了自己的主体性[33]。“我痛故我在”:器官产生病变时才会使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同理,生命中出现了痛苦才会让我们感到自身存在的真实,并对之进行反思,像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那样追问“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为什么?”[34]个体由于痛苦而发现了小我(self),并有可能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冲破小我,站在类族或者说大我(Self)的立场上重新审度命运。这时他或许会发现:个体意志在命运的轰击下凝然持存,这时它不仅拓展了生存的厚度与深度,甚且把命运收回自身而成为生命的内在目的。这一内在目的乃是个体生命的真实存在。“凡是感觉到了自己的具体存在的存在者,都应当为那种需要无限增强的存在而牺牲”[35];这时候,存在就不再是否定的(not to be)悲剧,而是成了肯定的(to be)喜剧。

《哈姆雷特》全剧以葬礼告终,但剧终时的殷殷炮声暗示了新生的开始:哈姆雷特死了,但是他的意志却借助他的敌手和镜像人物Fortinbras得到了实现(V, ii,382 & 420-423);同时,他的精神生命则在见证人与后死者的记忆和传述中得到了延续。

同类推荐
  • 英语乐园精品系列:格言篇

    英语乐园精品系列:格言篇

    本书是美国作家、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编著的一部优秀格言集。
  • 名家经典散文选: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根河之恋

    根河之恋

    叶梅情于深,意于真,以三十八篇散文舒放自如地展示了沿途遇见的风景和土家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生命轨迹。时令不限,笔触巨细不捐,人间苦乐,兴味酸甜,真率,隽爽,文字间漫溢着生命的芳香,跳荡着顽强的精神力量。更为难得的是,文字流露出来的她骨子里的那种善意,对自然的和对人的。叶梅的散文不炫耀文字,不刻意雕琢,将写情、状物、叙事熔为一炉,真切明净,质朴秀润,在自然平实中见真趣。而她又是个擅长叙述的人,三两笔就写活一个人或一个故事,活画出一条河或一架山的个性,景物、风俗全不相同,令人心向往之,渴望能走进三峡、鄂西恩施、巴东、九畹溪、龙船河以及她笔下描绘过的所有地方。
  • 古文观止(中华国学经典)

    古文观止(中华国学经典)

    《古文观止》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未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本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从中不难看出选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书名为“观止”,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关,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
  • 阅读时节

    阅读时节

    多年来,经过图书馆界、出版界、传媒界等机构团体的合力推动,中国全民阅读呈现一个蓬勃涌动的气象,阅读就像个时令时节一样,不断在参与、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阅读时节》这本书就是对现时阅读气象的一个回应,试图在阅读者和阅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阅读者喜欢阅读、享受阅读,并在阅读中看到好风景,是我们这本书最大的愿景。全书拟分为阅读访谈、阅读时节、阅读轻设计、阅读微视点四辑,全书文章可读性比较强。所分四辑主题如下:(1)阅读访谈:知名学者、文化人物阅读访谈——包括马家辉、叶兆言、庞培、梅丹理、莫砺锋、郦波等知名作家、学者、诗人的阅读访谈。(2)阅读时节:阅读者的阅读故事,图书馆、出版社、民间书友会、书店的阅读故事等。(3)阅读轻设计:涉及阅读视觉设计的方方面面,装帧设计、书房布置、书房灯饰设计、书房花草设计,装帧设计访谈等等。(4)阅读微视点:热点书籍阅读评论。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爵迹同人银尘归来

    爵迹同人银尘归来

    为了救出自己的王爵吉美,银尘在最后的关头倾尽了所有灵力。他在无尽的深渊中缓缓下沉,随着眼前最后一丝光亮的消失,他的使徒麒零在一团金色的暖雾中继承了他的所有灵力和天赋,成为了玄沧大陆新的七度王爵。此时的麒零仿佛置身在修罗地狱,承受着撕心裂肺的失去的痛苦。如果可以重来,他宁愿一直做他身边的小小的使徒,或者跟随他隐居在雾隐绿岛,不问世事,如果可以重来,如果银尘还可以回来…吉美摸着麒零的头:“不要忘了你的使命,不要忘了你的责任,你要相信,他可能在某个地方等着你”。麒零心里的感应告诉他,银尘一定还活着,只要有这点信念在,他便可以走遍千山万水,走遍余生的每一寸土地,寻找他。
  • 修真之千古贤臣系统

    修真之千古贤臣系统

    本应魂飞魄散的郭嘉,却因意外穿越到龙腾大陆并获得千古贤臣系统。鬼才郭嘉这一世又会掀起怎样的风雨?魂飞魄散的悲剧这一世是否还会再重演?前世的遗憾这一世能否圆满?辅明主,建帝业,收贤才战四方,平天下,合万族伐天地,破乾坤,碎混沌来吧,一切尽在《修真千古贤臣系统》!!!(好吧,这就是一部穿越来的打工仔给某甩手掌柜打工的故事。)
  • 猜谜俱乐部(超级智商训练营)

    猜谜俱乐部(超级智商训练营)

    本书适合3至8岁!用谜语对游戏,父母问孩子答,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动脑能力。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是小朋友的谜语。看到最后,一切才恍然大悟,掩卷顿思,意犹未尽。独特的视角,零距离的进入青少年的内心世界;独特的编排体例,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阅读习惯。
  • 惊世第一懒妃:暴君何弃疗

    惊世第一懒妃:暴君何弃疗

    她,21世纪最懒最能吃的天才特工。他,北之国最笨最白痴的废物太子。时空扭转,天才特工撞上废物太子。从此之后,他洗衣、做饭、卖萌撒娇,她战甲、重剑、横扫天下。天才配废物,扮猪吃老虎,汝甚吊汝娘知乎!什么?天下你不屑?那算了,回家种田吧。什么?都回家汗滴禾下土了还有人来找茬?还抢他的贴心小娘子?靠,好不容易装了一千年,临了还逼他露出真面目!天空瞬变,大地开裂。九龙缠身,秒杀众人!“……你这是?”“娘子,莫急。装得太久,有些生疏了。待我灭了那个喘气的知情人,你依旧是北国第一战神,为夫绝不抢你风头。”“装了一千多年,敢问您……为何放弃治疗?”
  • 关于我所创造的那个世界

    关于我所创造的那个世界

    这里写的是一些比较虐的故事,慎入。这本书是作者空闲时写的。我会努力更新的。如果太监的话,我会发单章。
  • 一个霸者的江湖

    一个霸者的江湖

    什么是江湖?我所走过的地方就是江湖……(本书无限流,不喜勿入!)
  • 宿缘之前世今生

    宿缘之前世今生

    一个过于简单的故事铺陈开来,有着悲欢离合,有貌合神离,也有一点喜乐安稳……
  • 总裁撒糖请低调

    总裁撒糖请低调

    渣男背叛、小仨算计、婆婆骗钱。她被骗的一无所有,只想一死了之。是他,将她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想报仇?我帮你。”某少嘴角微勾,挥手间就解决了所有祸害。“什么条件?”她心生警惕。“你的人和心,我都要。”【男女主双洁,大宠小虐,欢迎入坑~】
  • 上帝之手

    上帝之手

    五年前的美国,安因一次证人保护行动,结识了受到黑帮死亡威胁的Sun,并将其保护。因为自己和组织的疏忽,Sun死于一场爆炸事件。为了寻找真相,安来到了Sun的家乡——泰国曼谷。五年后的曼谷,安以整形医生的身份,秘密为人进行“重生”,被众多势力所觊觎。安因为“重生”了杀手州,得罪了唐人街的黑帮老大孟怀山,并因此导致身份暴露。安借故跟黑帮合作,暗地里展开调查,由此卷入了一起“贩卖少女案”。自此,安与以孟老大为首的黑帮展开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也渐渐发现,自己所信任的人其实一直在利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