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10700000005

第5章

小沙弥送斋过来的时候,鲁生做了个双手合十,这不仅是出于对佛门的尊重,更是对这碗斋饭的重视。他饥不择食地吃着,听沙弥小声问了句:“施主会画画吧?”他不假思索地应了声,待他意识到什么的时候,沙弥已经跑开了。沙弥再次露面时,把鲁生引到了一个房间,安排他在寺内住了下来。

汇泉寺是千年古刹。正殿门外,分立着两棵单人难以合围的古柏,柏树顶有历经雷击的焦痕,旁侧的几条盘龙老枝还生机盎然。正殿对着山门,山门两侧修了两排瓦房作为居士和香客的暂留之所,鲁生就被沙弥安排在香客房里。

僧侣们做的是晨钟暮鼓的功课,午后便把这寺庙交给了寂静。鲁生并没打算在此避世,却做不到在寺里吃过两餐饱饭之后不辞而别。

鲁生在正殿外的台阶上远远地审视着自己的住处,偶然感到那两排房像被大佛环抱着,有受无量佛佑护之意。尽管这样,这两排房子也透着寒酸。灰瓦房以竹篱夹墙,墙上抹过草泥,有些地方的草泥已经斑驳脱落,裸露出的竹条和房柱已被风雨浸染成了陈旧的黑色,显露着岁月的沧桑。

正殿旁,石砌围栏里蓄着一汪碧水,水中巨石上镌刻着“听涛”两个浑厚大字。他喜欢这两个字的书法品位。书法一向就有“逸品”“神品”“妙品”之说,他喜欢的就是这种笔力雄浑、结构庄重、带着庙堂气息的书法风格。

他倚着石栏,体会着“听涛”两个字的书法意味,凝神听了好一阵,没有涛声,甚至于连些许潺潺水声都没听到。他踏着石阶沿着泉水的细流往后山走着,期待在某个地方细流会跳动出声响、溅起水花,一路走来连这点期许也已落空。如此看来,“听涛”就有沽名钓誉之嫌了。他返回来踱到沙弥身边,小声说:“小师傅,劳烦你给方丈引见引见,可以吗?”

“施主有事?”

“想当面谢辞。”

“等等吧,大师傅有空的时候我带你过去。”

“闲来无事,那我就随便走走。”

沙弥没再吭声,鲁生尴尬地笑了笑就从沙弥身边踱开了。

他沿着小溪转过田间小路般的岔道转到了后山,眼前的野草杂树繁茂起来。树下阳光斑驳,山风还携着丝丝凉意,不远处隐约有敲击木鱼的声响,渐渐清晰起来的是女人的诵经声。那是很缓慢低沉的吟唱,诵经人仿佛压着舌头半闭着嘴,慵懒地用喉头发着这延绵不断的长声,使得这条小径更加显得寂静幽深。如果不是有节奏地响着木鱼声,真会使人觉得这吟唱也是寂静的一部分。猛然,他想起“心中有佛则佛在”,与此同理的该是“心中有涛则涛存”吧?这么一想,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什么,好像突然参透了于无涛处“听涛”的意趣。

他悠闲地踱着步,独享着这避世的寂静。为等着去向方丈当面辞谢,竟被耽搁在这里体味“浮生难得半日闲”的感觉。不经意间,他发现近处树荫下站着一个女子。

她身着镶蓝边的白旗袍,肩搭鲜亮的蓝白格三角披肩,脚穿蓝面白底布鞋。她微低着头,肩浅浅地斜倚着树干,有着少女思春般的姿态,神情却像被书里的东西深深吸引。鲁生驻足打量着,不禁想到了青花瓷,想到了自己在家乡时用的茶具。

他干咳了一下,随着他这声干咳一本厚书应声落地,迎着他的是女人惊诧的眼神。

“砚……”鲁生也惊呆了,不敢相信会在此碰到自己心中的砚灵。

“怎么又是你!昨天撞坏了我一块苴却石,今天吓掉了我一本书,遇到你就这么晦气。”

鲁生快步凑过去捡起书,迎着四姑娘愠怒的目光,赶紧说:“四姑娘把咱当瘟神,我可把四姑娘当砚灵了。”

“巧言令色!”四姑娘说着一把抢过书,气冲冲地离开了。

目光追逐着四姑娘的背影,直到那扇门在视觉中关上,鲁生的心还在为这再次邂逅狂跳不已。

晨钟,早课。

鲁生多少懂得些寺庙里的清规,却并没按僧人的习惯起居。他没有皈依佛门,却一直把佛门看作是娘舅的家,客居山门时并不把自己当外人。

南方早春,天地万物都润泽得可爱。鲁生的心里仿佛有片绿意浓酣的田野,这不仅是一个好睡眠带给他的良好感觉,更是再次邂逅四姑娘带给他的意外惊喜。昨天急着想向方丈辞行,现在却担心方丈让他离开寺院,见沙弥打扫院子,凑上去搭讪着问:“方丈这一天会做些什么?”

“很忙。”沙弥说完犹豫着补充了一句,“施主最好不要乱走。”

鲁生想起昨天自己去过寺院后山,打扰过尼姑隔壁的四姑娘,沙弥话里的意思指的也许就是这事,便尴尬地笑了笑。

六年多的瞎闯乱撞终于找到了心目中的砚灵四姑娘,眼见得四姑娘近在咫尺,自己却苦于找不到搭讪良策,五次三番到后山去,每回都在那三间禅房前驻足,仿佛是怕惊飞自己的砚灵。

刚近黄昏,寺里的晚课开始了。

鲁生透过窗口注视着汇泉寺的正殿有一会儿了,晚课会持续到三更时分,而后山的四姑娘应该不具备参与正殿晚课的资格,除非她已经发愿出家,等候剃度。

去向后山,轻车熟路,脚下却像总有下不完的台阶。他想到“青花瓷”,五彩裙怎么又会是青花瓷,“四姑娘”怎么又会是“二小姐”,难道灵砚的修为已经达到了“大象无形”的境界?

天空燃着的火烧云没能阻挡夜幕降临的脚步,不远处的树梢已成朦胧剪影,暮霭更浓了些。

鲁生踏着晚课诵经的节拍缓缓走着,听到有箫声加进了诵经声里,如歌的箫声时而像给庙堂里的梵语作诠释,时而如给诵经声和着二声部。浑厚的暮鼓,柔和的箫乐,这两种来自不同方位的声响伴着诵经声,把这夕阳黄昏点染得五彩缤纷、安宁祥和。

几经徘徊,渐渐地天幕如同调稠的灰色,哪怕灯盏里只点燃一根灯草,也会是黑暗中的亮色。恰好此时有了烛光。

房门开着,珠帘能阻挡住蚊蝇,却阻隔不了烛光的外泄、仰慕目光的探入。

四姑娘穿的还是那件镶蓝边的白旗袍,此时肩上没有三角巾,脖子显得更挺拔了些,泛着光泽的竹箫上搭着修长玉指。她轻吻竹端,目光虚幻缥缈……

鲁生看傻了,恍惚了。眼前人不再是现实中的人物,也不像在他梦中留下莞尔一笑的砚灵四姑娘。这情景宛如青花瓷瓶上的一幅“仕女吹箫图”。他从未想象过在烛光透帘的夜晚与这般入画的场景邂逅,恨不得此刻面前有张桌案,立刻画下这幅仕女吹箫图。

月光暗淡了烛光,珠帘模糊了视线,箫声似乎悠远,鲁生的幻觉里再次出现了飞天的五彩裙。

又一轮晨钟暮鼓。

前院依然冷清着,鲁生的心里却紧张起来。游方和尚到别的庙里也只有三天食宿,自己不是出家人,也没有半个铜子儿朝山拜庙的功德钱粮,却已经在这里白吃白住了四天。

他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跌宕起伏,在现实面前一筹莫展,一次次到后山远远守望,没见到四姑娘,也没再听到箫声,四姑娘吹箫的形象却在他的头脑里越来越清晰。看着扫院的沙弥,鲁生猛然想到刚进山门时沙弥问的那句话,灵机一动,不妨以画作为拜见四姑娘的敲门砖,也许能打破这僵局。

他这两天怕被寺里下逐客令,怕见方丈,在沙弥这里还是习惯地问了一句:“方丈还很忙?”

“有事?”

“是,想借笔墨纸砚用用。”

沙弥打量了一下大门口,这才说:“不用麻烦方丈,一会儿我给施主送来。”

山门大开着,农忙季节里鲜有香客朝山拜庙,沙弥却一直关注着山门。鲁生猜想着沙弥关心什么,出家人希望寺院里门庭若市,他们供佛,也靠着俗家善男信女的功德供奉活命。

沙弥有十三四岁的样子,长得五官清秀,与他瘦小的身材相比,头显得格外大些,而且很圆,圆得很好看,鲁生觉得好像这样的脑袋是专给剃度而备。

沙弥继续扫着地,依然不时地往大门口瞟一眼,这眼神与他的沉稳不很搭调,仿佛心情总在期望与失望之间徘徊。鲁生有点心酸,想起自己在这个吃长饭的年纪里,打上半天砚坯,胃口好得就像永远填不满的洞。

沙弥答应拿文房用具来,并不见马上去拿。鲁生跟在沙弥身后催促:“小师傅,我现在就想用那些东西,这会儿去拿好不好?”

沙弥放下扫把转身进了屋,鲁生这才发现沙弥不是住在后院僧房,而是住在进大门右边的第一间屋。前院就左右各三间屋,鲁生住在左三,沙弥住在右一,两个人就隔着这么近的距离,难怪自己的举动都在沙弥的掌控之中。

小沙弥很快就拿了笔墨纸砚,鲁生看到砚台有着宿墨,顺口说:“拿去洗了。”

“多事,加点水研几下就行了。”沙弥说着往砚台里添了水就要研墨。

“这么研了,也不能用!”

“写什么不得了的东西?挑剔!”沙弥说着放下墨锭,语气里已经表明了心里的不耐烦。

鲁生解释了句:“画人物不能用隔夜墨。”

“画谁?”

“画你!”

“画我?”沙弥突然兴奋起来,瞪着眼又问了一遍。

鲁生有点懵,自知“出家人不打诳语”,却对出家人打了诳语,顺口说了句“画你”,却被沙弥当了真。

沙弥洗净了砚台认真地研着墨,鲁生往八仙桌上铺了张淡黄的三尺纸,墨还未浓心里的腹稿就已经打成,便催促说:“用点力行吗?”

沙弥微笑着说:“你当是那些砚台,磨起墨来‘呲喳’作响,墨粗得不入纸。”

鲁生打趣说:“看不出小师傅还是内行。”

“本来就是你多事儿,我这砚台隔夜墨不会沉淀、不会变质。”

鲁生见沙弥还在为刚才倒掉的宿墨打抱不平,开玩笑说:“这是什么宝砚?”

“等用起来就知道了。”

鲁生淡淡地说:“难道会是一方苴却砚?”

“怎么,先生知道苴却砚?”沙弥说着停了手看着鲁生,他可能意识到有些失礼,接着解释说:“我以为外乡人不知道。”

鲁生微笑着说:“这里的砚台名声在外了谁还会不知道?我就是为这来的。”

沙弥也跟着笑了,研墨的速度没加快,也没放慢。他研墨这种不疾不迟的娴熟程度,完全像书斋里训练有素的书童。

沙弥拿着自己的画像跑开了。鲁生又铺上纸,换了钵里的洗笔水。本来早就有了腹稿,画小沙弥时又暖了手,在胸中晕染了多遍的仕女吹箫图此时已呼之欲出。他用指尖在纸上轻轻虚勾出大体构图,细致画出了面部轮廓。细笔轻轻勾,淡墨反复染,画好面部轮廓之后他再次调整了呼吸,接下来是谨慎用笔细致用墨,画出眼帘半垂目光蒙眬的双眸,顿时就使纸上的面孔生动起来。

鲁生凝视着,在这第一次与四姑娘的对视中,突然感到心里刺痛了一下。他定了定神,刚要接着画下去,门被推开了。一向淡定的沙弥进了门就急切地说:“方丈大师说得真准,画匠果真来了。”

鲁生正诧异着,身披袈裟的和尚单手竖在胸前,迎着鲁生念了声“阿弥陀佛”。

沙弥接着说:“这是寺里的管事无涯师傅。”

“贫僧释无涯,这些天多有怠慢,还望施主见谅。”

鲁生赶紧躬身还礼,无涯师傅无意寒暄,直接说:“方丈有请施主一见,施主请!”

方丈的禅房内窗明几净,房内不见床也没有榻,近窗的长案上摆着笔墨纸砚,最靠里面的墙上悬挂着一大排人物画卷轴。那些画的画工、风格不尽相同,却也大同小异,画里的人物却都是身披袈裟的老和尚。除此之外,地上还摆着几个厚墩墩的大蒲团。

鲁生再次看过墙上的画,这才说:“这种画风,恕我爱莫能助。”

“老衲喜欢施主这画法,画里的人像是活着。”老和尚这句话刚一说完,沙弥抢着说:“师兄们都说画里的人是高出来的,摸着又不高。你看。”沙弥说着从长案上拿起了他的画像。

鲁生只好说:“墙上那些画是单线平涂。如果有丹青着色,我不妨试试看。”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老僧人说着就整了整领口、理了理袈裟走到房中间盘腿端坐在大蒲团上。此时的方丈微闭细目、双手合十,打坐入定,就连门外吹进来的风,也没能使方丈的长须有纹丝拂动。

沙弥研着墨,住持轻着脚步退了出去。

“气息通畅,声如常人,面相上也并不见病入膏肓之状,怎么会是……”鲁生没问出声,心里却有点懵。事已至此,由不得鲁生信还是不信,他面前打坐着的老者就是几天没进饭食,将要圆寂的方丈。

沙弥研好墨,动作轻缓地往方丈身前摆下香炉、烛台,端举檀香拜过之后稳稳插入香炉。鲁生一边观察方丈,一边往小碟子里兑水调丹、化青,准备好了要用的颜色,下笔前又极为虔诚地躬身在方丈面前拜了三拜,恍惚觉得此时暗香氤氲,丝竹之声入耳而邈远。

他觉得手和眼作着画,又像手和眼并不存在,如同所有的感官都臣服于意念。勾线、填色、提亮、晕染,直到罩上了最后一遍淡墨,鲁生都没见方丈移动一丝一毫。

候在门外的管事进来了,他将黄锦包裹着的沉香函缓缓打开,从中取出张黄裱纸放到鲁生面前。鲁生照着纸上的内容,把“汇泉寺第五十七代方丈释文觉像”这行文字,抄录到了画面的左上方。

文觉方丈圆寂了。

香客络绎不绝,他们奉上随喜功德后总会在文觉面前虔诚地上香跪拜。文觉方丈依然如生前礼佛时那样慈眉善目,那样栩栩如生。

大殿内响着鼓、钹法器,响着僧侣们的诵经。三天前的管事和尚无涯师傅。已接受了禅杖,成为了汇泉寺第五十八任方丈。他带着诵经的众僧们出了大殿,围着涅槃台又诵了几遍经,这才点燃了文觉的坐化台。

寺庙是个神奇地方,此时此地,人再多也不会拥挤,嘴再多也不会喧哗,好像民众一旦成为香客,在佛的面前就多了些彼此礼让和友善,好像只有到了这种地方,人性中的佛性才会冲破阴霾自然流露。

亲眼见到高僧涅槃并不是常有的事,目睹坐化高僧的肉身浓缩成舍利子,更该是信徒们前世今生结的善缘。

鲁生目睹火焰的熊熊燃烧,恍惚觉得这是一个熟悉的场景,自己的砚窑在火焰中幻化出的是飞天砚灵。千里迢迢追影寻石,早把南方看成了自己砚艺的浴火重生之地。找到的四姑娘,却又是身居后山与尼姑为邻。他想到在汇泉寺这几天,自己一而再地感觉到空门的诱惑,难道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夜深了,诵经依旧。

没有了明火,没有了余烟,火堆里偶有火花爆裂也是只有光没有声,那微弱、短暂的爆裂声早已隐进了诵经声里。简短的经文被僧俗弟子们一遍遍诵着,开头即是结尾,结尾又是开头。仿佛永无尽头的吟诵象征着无量佛、无量寿、无量宇宙、无量生命。

鲁生从小就从母亲那里熟悉了这句经文,那是一个人轻声的吟诵和默念,现在听着众人随着法器的节拍齐诵,不知不觉就品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感觉,是内心里一种胸无旁骛的空旷。

月明星齐。舍利如炭上雪、沙中金。

鲁生回房题了这样一首诗:

舍却红尘是梵境,

舍却此身是佛尊。

曾几忆得轮回事,

莲花灵台第几重。

放下笔之后,他想到了“悟性”“慧根”。佛下灵台是一重重修为而成,匠人的技艺不也是靠着一点一滴的修为来成就吗?

鲁生想起自己与四姑娘的相识却无法相知,一瞬间心情从九重莲花灵台跌入了泥土尘埃。

同类推荐
  • 黄色院落

    黄色院落

    《黄色院落》讲述了一个江南地区旧家族从兴盛走向衰落的故事。这是一个荒谬叙事。作者在文中把陌生感和怪异感表现为常规化,通过充满暗喻的叙述、描写、对话培养了人物性格,并将人物跟家庭和社会发生了关联,最终上升为文学艺术。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也极为难得的。
  • 狗屁的老费

    狗屁的老费

    晚上七点整,费吉道裹着传呼机的余音轻轻推开六楼女人家虚掩的门。这就是说,费吉道应该在推门之前得到女儿费丽在省城出事的消息。可他没有理会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来自北坡一带的号码。传呼机几乎被手机取代的今天,曾经挂过传呼机并得意洋洋过的酒友老鲁对费吉道还用传呼机不屑一顾,“闹闹闹,快扔了吧,狗戴的东西。”费吉道嘿嘿一笑,“你也狗过,才托生几天的人啊?”费吉道不能说不稀罕手机,一个五十出头的人,一个清扫垃圾的下等人,哪有闲钱养那玩意!六楼女人曾经说过:“我给你买个手机吧。”
  • 每一棵树都很孤独

    每一棵树都很孤独

    每一棵树都很孤独,即使地下的根须暗自交错缠绵。本书以主人公灵香的女友海棠自杀身亡后留下的谜为线索,在解谜的过程中,慢慢展现出两个不同年龄的女人(灵香与彩虹姨妈)各自不同的心路历程,整个故事仿佛一面多棱镜,有时荒唐,有时伤感,有时温柔,有时骇人,有时魔幻,却都无限接近真实,折射出日常生活中平凡人性所可能误陷的种种魔怔与梦魇,不仅使人体会到人性中深刻的孤独,也让人触摸到生命中那种令人震惊的情感。虚实交错的奇谲架构,超一流的文字叙事,动人心魄的深情炙爱,直抵每一位渎者的内心、整部小说充满了梦幻与神秘的气息。
  • 魔书:魂飞魄散

    魔书:魂飞魄散

    围绕着寻找魔书,引发了一连串离奇古怪的事件,人类与鬼界展开了斗智斗勇,最终人类战胜了鬼蜮。作品充满了现时的文学娱乐精神,极具可读性。
  • 最后一个道士(全3册)

    最后一个道士(全3册)

    身披鱼鳞的远古氐人,复活的神秘君王,真正的扶桑神树……玉棺开启中的那个男子到底是谁?殡仪馆里接二连三的死人事件,是风水被破还是有人捣鬼?女儿受尽轮回之苦,是天罚还是事出有因?唯一的儿子也遭受苦难,他究竟是得罪了谁?
热门推荐
  • 老爸老妈一根筋(倒霉蛋阿歪)

    老爸老妈一根筋(倒霉蛋阿歪)

    《倒霉蛋阿歪》系列丛书围绕主人公阿歪展开情节,分别讲述了阿歪在学校、家庭中遭遇到的种种事情,突出反映了小学校园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趣情境,以及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艺术,反映了现代小学生群体活泼灵动的生活面貌及可爱无矫饰的个性特征。故事幽默搞笑,其中不乏关于善良、友谊、家庭教育、学习、成长等启示。
  • 列仙传

    列仙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许言倾夏

    许言倾夏

    高中到大学的青春校园小说。看理科男神怎么撩理科小可爱
  • 在末世里的我只想好好生活

    在末世里的我只想好好生活

    陈鹏在走在大街上,竟然都被系统砸脸。本以为自己会泡妞打脸无敌天下。结果竟然被这诸天末世坑的一塌糊涂,幸好陈鹏鹏有系统,而且每局自带金手指爽翻天。无敌天赋带系统穿越诸天末世,史蒂夫的右手,完美身躯,自由意志等一系列天赋。
  • 云端的次元漫步

    云端的次元漫步

    这些精彩的世界,真的是很有趣啊,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拥有了系统穿越一个又一个的动漫世界。 奥,自己还在 系统的帮助下成为了一名修炼者,这下子,我的春天终于来了哈哈哈哈哈哈! …… 柳千城在经历过不同寻常的第一次任务出击后,经过修炼而成为了灵纹阵师,而随着临行前Z23的加入,下一场冒险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 —— 第一卷——《重装机兵2r》 第二卷——《漆黑的子弹》
  • 回夙

    回夙

    世上皆传,断虹崖是大奸大恶之人的最后栖息所,一旦这些人进入了断虹崖,便是有天大的恩怨也只得罢手。卿风在未进入断虹崖之前曾以为是因断虹崖内高手辈出无人敢上门生事,却不想收留她的傅小姐说这是因为除了崖内的人,再无人能找到断虹崖的入口。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声声慢

    声声慢

    宋小词,本名宋春芳,生于一九八四年春天,在《芳草》、《长江文艺》、《山花》等文学杂志发表《滚滚向前》、《天使的颜色》、《还是一家人》、《铁骨铮铮》等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所有梦想都开花》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现为武汉市第八届签约作家。记得奶奶生前坐在大门边滚叶烟时,自言自语说过一句话,我是没人写,要写,我这辈子也能写出一本书来。那时我正坐在屋檐下的马扎上,咬着笔头为一篇作文急得跳脚。心想,得亏我不会写,会写我也不会写你,哼!我讨厌她就跟她讨厌我一样,我也不知道是哪儿得罪了她。按照村里所有人和亲戚六眷的看法是,她重男轻女。
  • 二十四澜红泪

    二十四澜红泪

    本故事围绕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上海法租界和公共租界展开。以楚香寻与凌仙慈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揭示底层女性的悲欢离合,还有贩夫走卒辛酸的讨生之路的故事。
  • 松木巷十七号

    松木巷十七号

    深巷里的财迷和技能爆表的鸟蛋的,不为人认知的故事。兔子做了管家,蜉蝣只爱吃香。人的生意,鬼的生意。都在一间小小的杂货铺里。“她们不明白,我为什么会爱上一颗蛋。”“不是因为老娘强到爆表吗?!”一场比PVP更赤鸡的PVE爱情友谊战。那些神没有满足的愿望,这里都能兑现。你准备好付出代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