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2900000002

第2章 了不起的盖茨比(1)

第一节

在我年纪尚轻、涉世未深时,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至今言犹在耳。

“当你想开口批评别人的时候,”父亲对我说,“你要想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你一样,拥有那么多优越的条件。”

他没再多说——我们之间一向话不多,却能相互理解。从那以后,我就习惯于对所有的人保留自己的判断,这个习惯也使得很多性格古怪、爱发牢骚的人对我敞开了心扉。一个正常人表现出这样的品性,心理不正常的人往往会很快察觉并抓住不放。大学期间就有人指责我是政客,只因为我知道很多放荡不羁的无名小卒的小秘密和忧伤往事。其实绝大多数隐私都不是我刻意打听来的,实际情况是,每当我敏感地意识到又有人要对我倾诉衷肠时,我就表现得昏昏欲睡、若有所思、心不在焉,甚至是不屑一顾、充满敌意。因为我很清楚年轻人倾诉的所谓衷肠,至少他们倾诉时所用的语言大多是剽窃来的无病呻吟,有时候甚至词不达意,所以,不妄加评论或者沉默不语,是最明智的选择。直到今天,我仍然担心自己会一不小心就忘记了父亲的忠告——父亲曾以自命不凡的姿态暗示过的,我如今又以自命不凡的姿态重复的:人从出生的时候起,具备的道德观念就是参差不齐的。

在夸耀完我的宽容大度之后,我必须承认,我这种宽容是有限度的。人们的行为基础可能坚硬如岩石,也可能稀软如沼泽,可是一旦超越某种限度,我就不再关心它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去年秋天,从东部回来以后,我就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穿上军装,并且保持同样高度的道德水准。我再也不能参与什么荒唐的游乐,再也不想听别人倾诉衷肠、偶尔窥见别人的内心世界。但是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本书书名中提到的那个人——盖茨比。盖茨比,我从内心里鄙视他所代表的一切。如果一个人的品格是由一系列的成功造就的,那么他的身上则笼罩着一种特殊的光彩,他能敏锐地捕捉到人生的每一个希望,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可以准确地感应到万里之外的每一次地震信息。这种敏感不同于所谓的“创造性气质”,而是一种永葆希望的激情,一种富于浪漫的感性,这是我在别人身上从未发现过的,我想大概以后也不会发现。当然,盖茨比本人这一生倒是无可非议的;让我对人生短暂的欢乐、痛苦和悲伤失去兴趣的,是那些伤害、亵渎盖茨比心灵的东西,是那在盖茨比的幻梦破灭以后随之而来的乌烟瘴气。

我们卡罗韦家,三代以来都是这个中西部城市里有头有脸的家族,并且绝对算得上名门望族。据家里传说,我们是苏格兰贵族巴克卢公爵的后裔,不过我们这一支真正的创建者是我祖父的哥哥。他一八五一年来到这里,花钱找人替他参加南北战争,自己则做起了五金批发生意,直到现在,我父亲还在经营这一买卖。

我从未见过这位开创家族辉煌的伯祖父,但据说我跟他长得非常像,挂在父亲办公室里那张板着面孔的画像就是最好的证明。一九一五年,我从纽黑文[2]毕业,距我父亲从此处毕业正好四分之一个世纪。紧接着,我参加了被称为世界大战的,延迟的条顿民族大迁徙[3]。在打完令人激动的反击战之后,我退伍回到家里,顿觉百无聊赖。中西部荒凉得像宇宙的边缘,与温暖的世界中心隔着千里万里。一番思索之后,我决定去东部,学做债券生意。我认识的人几乎个个都做债券生意,因此我觉得自己也能靠这个谋生。长我一辈的亲戚们像替我挑选私立高中[4]一样商量着,最终,他们表情严肃而犹疑地对我说:“好吧……就按你说的去做吧。”我亲爱的父亲也同意为我提供一年的费用。几经周折,我终于在一九二二年春天去了东部,自以为这下是一去不复返了。

离开了中西部宽阔的草地和茂盛的树木,我在东部的生活首先要从找一套房子居住开始。那时正值温暖的季节,因此一位同一办公室的年轻人提议去郊外合租一套房子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个绝妙的主意。他找了一处近郊的平房。那是一座饱经风雨侵蚀的木板平房,每月租金八十美元。就在我们要搬去的最后一刻,公司把他调去了华盛顿,我只好一个人搬进了那座小木屋。陪我同去的有一条狗——虽然它跟了我几天就跑了,还有一辆旧的道奇汽车,一个芬兰女佣,她每天为我收拾房间、做早饭,早饭的香味伴着她不停咕哝着的芬兰谚语,一同弥漫在我的小木屋里。

最开始的几天我觉得很孤单,直到有一天早上,我在路上遇到一个向我问路的人。

“请问西卵镇怎么走啊?”他一脸无可奈何。

告诉他之后,我继续往前走,从那一刻开始我不再孤单了。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问路人,让我觉得自己仿佛是这里的原始居民,是这片土地的开拓者。给他指路,让我有一种荣誉市民的优越感。

阳光明媚起来,树木争着长叶,就像电影里的植物快速生长,转眼间就郁郁葱葱。我的信念又回来了——生命随着夏天的来临,翻开了新的篇章。

郊外清新宜人的空气让我神清气爽,我也需要多读一点书来充实自己的头脑。为此,我买了十多本银行业、信贷和投资理财方面的书,它们有着红色烫金的封皮,一本本整齐地立在书架上,仿佛铸币厂新造的金币,将为我揭示米达斯[5]、摩根[6]和弥赛纳斯[7]的致富秘诀。除了这些以外,我还想读一些别的书。我上大学的时候颇有文才,曾经给《耶鲁新闻报》写过一系列虽平淡无奇但绝对严肃的社论。现在,我想重拾自己的文学兴趣,让自己成为“多才多艺的人”,也就是说,成为那种最浅薄的“专家”。别以为这只是一句俏皮的警语——仅从一个窗口去观察,人生毕竟要显得成功得多。

纽约市正东方向有个形状奇特的细长小岛,上面有北美最离奇的小镇,纯属偶然,我租的房子就位于这个小岛上。那里除了其他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外,还有两处不同寻常的地形。离城大约二十英里,有一对硕大的鸡蛋形状的半岛,二者外形几乎一模一样,一直延伸到长岛海峡,一条小湾从中间把它们隔开了。虽然它们并不是标准的椭圆形,而是像哥伦布故事里所讲的鸡蛋那样,在碰过的那头都呈压碎的扁平状,但是如此相似的外貌,哪怕是从此地飞过的海鸥,也会惊讶不已。人类虽然没有翅膀,却能发现更多有意思的现象:这两个“鸡蛋”除了外形极其相似外,其他方面则截然不同。

我住在西卵镇,两个“鸡蛋”中不算时髦的那个。其实用“时髦”这样的词,真不足以表达两个地方之间各种诡异的不同。我租的房子恰好位于鸡蛋的顶端,离海湾只有五十码的距离,左右两边是每季租金在一万二到一万五的豪华别墅。右边那一栋,无论用什么标准衡量,都算得上一个庞然大物,而且简直就是诺曼底某市政厅的翻版——一边矗立着一座崭新的塔楼,上面爬着稀疏的常春藤,还有一座用大理石砌成的游泳池,偌大的草坪和花园足足有四十多英亩——这就是盖茨比的公馆。准确一点说,这是一位姓盖茨比的有钱人住的公馆,因为我现在根本不知道盖茨比是何方神圣。相比之下,我的小木屋实在太简陋了,我有点庆幸它那么小,那么不引人注意,这样我才可以自在地欣赏海景,欣赏盖茨比公馆一望无际的草坪。并且,与这样一位百万富翁做邻居,我感到欣慰,而这一切只需要我每月拿出八十美元。

小湾的对岸就是东卵。东卵有一片豪华的住宅区,洁白的、宫殿似的豪宅在水边熠熠生辉。故事就在我开车去东卵的汤姆·布坎南夫妇家吃饭的那个晚上拉开了序幕。汤姆是我大学时就认识的,他的夫人黛西是我的远房表妹。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我和他们在芝加哥待过两天。

我表妹的丈夫汤姆擅长各种运动,曾是纽黑文有史以来最出色、最伟大的橄榄球运动员之一,可以说全国闻名。像这种二十一岁就在某一领域登峰造极的人,想要超越自己就变得很困难,此后的人生也仿佛走了下坡路。他家财万贯,早在大学时代就因挥霍无度而遭人非议,这次从芝加哥搬到东卵来,那排场更叫人咋舌,用“叹为观止”来形容也毫不夸张。举个例子来说吧,为了打马球,他竟然从森林湖运来一大群马。在我辈人中,竟有人如此阔绰,干这种“烧钱”的事,若非亲眼所见,我是万万没法相信的。

至于汤姆夫妻俩为什么搬到东卵来,我不知道。或许根本没什么特别的理由。他们曾经在法国待过一年,后来一直居无定所,东飘西荡。他们去过的地方有两个共同点,就是周围都是有钱人,这些有钱人都喜欢打马球。我表妹黛西在电话里跟我说过,他们这次来东卵就算是定居了。对此我很难相信,我表妹的心思我向来是看不透的,至于她的丈夫汤姆,我觉得会因为迷恋而追逐每一场不可测的马球比赛,从而继续这样东飘西荡下去。

就这样,在一个微风徐徐的温暖的晚上,我开车去东卵拜访这两个我并不了解的老朋友。他们的房子比我想象的还要豪华气派——一座乔治王殖民时代风格的豪宅,以红白为主色调,光彩耀目地矗立在长岛湾畔。还有四分之一英里长的草坪从海滩起步,一路穿过日晷、砖径和红火的花园,直到豪宅跟前,然后仿佛又借着势头爬上墙,变成了绿油油的常春藤。房子正面一溜儿法国式落地窗迎着黄昏的暖风敞开,并在夕阳的映照下反射着灼目的光芒。前门廊下,汤姆·布坎南身穿骑装,叉开双腿站着。

跟纽黑文时代比,他的样子变了很多。如今三十岁的他,头发呈稻草色,嘴角略带狠样,看上去体格健壮,举止高傲。两只炯炯有神而傲慢的眼睛引人注目,给人一种盛气凌人的印象。优雅得近乎女气的骑装也难以掩饰他身躯的强壮——他仿佛填满了那双雪亮的皮靴,连皮靴的每根带子都撑得紧绷绷的;当他转动肩膀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他薄薄的上衣下一大块移动的肌肉。这是一个力大无比的、残忍的身躯。

他说话的声音粗鲁而沙哑,反映出性情的暴戾。他说起话来爱带一种长辈教训人的口气,哪怕对喜欢的人也是这样,因此在纽黑文时代就有不少人对他恨之入骨。

他的样子像是在说:“虽然我力气比你大,但我比你更有男子汉气概,你可别以为这些问题都是我说了算。”当年我们参加过同一个高年级学生联谊会,但是并没有发展起多么亲密的关系。我觉得他是很看重我的,而且带着他特有的野蛮、粗横的神气,希望我也看重、喜欢他。

在阳光照耀的门廊上,我们聊了一会儿。

“我这里很不错。”他一边四处张望,一边跟我说。

他用一只胳膊将我转过来,大手对着眼前的景物一挥——这些景物包括一座下沉式的意大利风格的园林,半英亩浓郁的玫瑰园,一艘在岸边随浪潮起伏的翘鼻子的汽艇。

“这里原来属于石油大王德梅因。”他又将我转了回去,客气但不容分说,“去里面看看吧。”

于是我们穿过一道很高的走廊,来到一间玫瑰色的、宽敞明亮的客厅,两头的落地窗把它巧妙地嵌在这座房子当中。半敞着的窗子晶莹闪亮,映衬出一片外面的草坪,宛若那绿油油的草一直长到了屋子里。微风吹过,两头的窗帘一边往里摆,一边向外扬,就像是一面面白旗卷曲着扑上有着结婚蛋糕似的装饰图案的天花板,然后落下来,有如风吹海面般拂过绛色的地毯,留下一阵阴影。

整间屋子里唯一完全静止的东西要算那张庞大的沙发椅了,上面两个年轻的女人就像浮在一个固定的大气球上。两个人都穿着白衣,衣裙在微风中飘荡,好像她们刚绕房子飞行了一圈似的。我肯定是站了好一会儿,我听见风吹过窗帘的噼啪声和掀动墙上壁画的嘎吱声。突然“砰”的一声,汤姆·布坎南把后面的落地窗关上了,室内的余风渐渐平息,窗帘、地毯和那两个年轻女人也终于缓缓地降落到地面上。

两个女人中比较年轻的那个,我不认识。她在长沙发的一头平躺着,身子纹丝不动,下巴稍稍向上仰,好像在极力平衡着生怕掉下来的什么东西。也许她用眼角看到了我,但她没做任何表示;这反而让我觉得自己的到来惊扰了她,差点张口跟她道歉。

另外那个女人,我的表妹黛西,表情真诚,身体微微前倾,好像要站起身来。突然,她轻轻地扑哧一笑,滑稽又可爱。我跟着她笑了,随即走上前去。

“我高兴得瘫……瘫掉了。”

她好像觉得自己说了一句俏皮话,又笑了一下。她拉住我的手,仰起脸看着我,好像这世界上她最想见的人就是我了。这是她特有的表情,她低声地告诉我那个仰着下巴搞平衡的姑娘姓贝克(听说黛西这样喃喃低语只是为了让人更靠近她,不过这不相干的闲话丝毫无损她那巨大的魅力)。

不管怎么样,贝克小姐总算微微动了一下嘴唇,几乎察觉不出地冲我点了点头,接着又赶紧恢复到原来的姿势——好像她一直在保持平衡的东西歪了一下,吓了她一跳。我又一次忍不住要道歉了。她这种我行我素的神态真让我大开眼界、佩服得很。

我转过头看我的表妹,她开始用她那低低的让人激动的声音向我提问。这是种让你不得不侧耳倾听的声音,好像她的每句话都是一串不会重新演奏的音符。她的脸庞忧郁而美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她有明媚的眼睛,热情的嘴,飞扬的神采。她的声音里含着一种让人激动的特质,是那些为她倾倒的男人难以忘怀的:那声音抑扬顿挫,有喃喃低语,有种种暗示,有丝丝魅力,她用它讲述刚刚做过的开心事,就好像很快还有更开心的事发生一样。

同类推荐
  • 少年走失在1992

    少年走失在1992

    街的拐角处围了一圈人,那圈人中间,席地坐着一个蓬头垢面的女子,她的长发遮挡了她的脸,依稀可以看到她脸上一处处已经痊愈的疤痕。那个女子的右手上,一支笔正在不停转动,那是一支银灰色的钢笔。有人碰到她了,女子身子一侧,那支笔从她手上飞出去,掉在地上,女子爬过去捡,有人比她先捡到了,拿起来,说:这笔上还刻着名字哪——看看刻的是啥,徐——肖——那个人不念了,他把笔还给那女子,然后转身飞也似地逃遁。我知道,是秦伊蓝回来了!我听见有人在议论,他们说:徐肖鸣千里迢迢,怎么带回来一个疯女人!我想拨开那些人,然后告诉他们:这不是疯女人,她是秦伊蓝,秦伊蓝回来了!
  • 水浒传(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典藏)

    水浒传(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典藏)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也是我国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开创之作。它以其惊世骇俗的绿林题材,新鲜刺激的豪侠故事,义肝侠胆的草莽人物,以及高超纯熟的艺术手法,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我国古代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
  • 我是你最后的孤岛

    我是你最后的孤岛

    安桉在一次始料未及的胃病发作中偶遇了从天而降,施予援手的宁树,但当时已经痛晕过去的她完全不知对方是谁。不想几日后在选修课上,那个宁树竟摇身一变成了她的临时代课老师。在宁树强势又温柔地攻占心扉之下,安桉终于陷进了不可思议地爱情中。却又在某一刻猝不及防地得知了当年父母之死。瞬间,安桉从云端坠入了地狱,就连沉睡在心底的噩梦也在张牙舞爪地步步逼近……
  • 保密费

    保密费

    杨工没想到,自己刚从首都北京回到“首都”47公里,就醉了。家属楼、单身楼相对集中的47公里,算个中心生活区,故被称作这条“夹皮沟”的首都。47公里公路边小餐馆。操着川普口音的老板娘为客人频频上酒,绿豆大曲空瓶子,在餐桌上横七竖八。几个中年京腔的胡乱说,成了老少不分、狗音猫音羊音鸟音混杂一堂的醉腔。
  • 奇闻怪谈:日本民间故事(套装共4册)

    奇闻怪谈:日本民间故事(套装共4册)

    日本本土流传着大量关于鬼灵精怪的传说故事,这些本土民众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既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本文人学者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源泉。本系列丛书精选了日本文学大师小泉八云、田中贡太郎、芥川龙之介等文学大家的经典怪谈作品,如人面疮、狐仙报恩、山灵、蛤蟆神社、幽灵瀑布的传说等,几乎囊落了日本本土流传最广、最经典的民间故事。在大师们的笔下,这些故事或伤感,或诙谐,或警示,或讽喻,丰富多彩,形态多变,无不弥漫着强烈的日本传统文学的独特风味以及浓厚的扶桑国乡土汁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且重大的影响,被后来者进行各种形式的改编和再创作,著名作家京极夏彦、梦枕貘、谷崎润一郎等,都深受这些作品的影响。这些民间故事,也是他人了解日本的重要窗口,为他人透视日本传统民俗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热门推荐
  • 妃常时刻:下堂王妃要翻身

    妃常时刻:下堂王妃要翻身

    大婚之日,他让她跪着听家规和家训,还让她顶着盆清水跪到天亮。什么?连他家都狗也不许她碰,每天护卫盯着她,婆婆管着她,而他则眠花卧柳,逍遥快活。既然他无情,别怪她无义,给那只像狗的狼找个良配,给忠心护卫配个美貌丫鬟,更让美丽高贵的婆婆,老王妃大人顺利爬墙,打算老梅重新绽放,气得他暴跳如雷,她才气顺。他那是什么眼神,咬牙切齿的,怎么?要休了她,没想到他那么绝情,她愤然接过休书,对他说:“既然缘尽于此,那就天各一方,永不相见。”云在飘,水在流,青山绿水不变,她自逍遥自在,可他为什么老跑过来扰她的清梦啊。停,停,停,她不玩了,她已经找到良人,她打算再婚了,什么?他说不许。做你的春秋大梦吧,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地儿,什么?休书没盖章,无效。这次她真生气了,冲天怒吼:“南宫黎,老娘要拔了你这棵花心大萝卜,剁了喂猪。”
  • 又见红楼

    又见红楼

    从小在学校饱受欺凌家庭蒙受阴影的16岁小姑娘竟然穿越到了明代,从来没有想过原本自己丑陋不堪的穷家女竟会变成大观园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原来她本身就是一株仙草幻化而来,只会化尽这一世的眼泪,“”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她在”大观园中的危机四伏是她无法想象的,寄人篱下的她几乎到了绝望欲死的地步,她深知自己最终的命运是如何,但她不愿受到摆布,经历重重磨难与思想斗争之后,她最终在牛郎之女相会之期在云端与宝玉在一起。宝玉是否真的可以放下自己
  • 我坐宇宙飞船闯仙侠

    我坐宇宙飞船闯仙侠

    未来科技与修仙文明的碰撞,究竟能碰出怎样的火花?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 大道至简:道家管理的智慧

    大道至简:道家管理的智慧

    从道家的发展历史来看,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虽然老庄派和杨朱派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最大的还是黄老派。在春秋战国乃至后来的两汉时期,黄老派不但是道家学派中的正统,在诸子百家中它的人数也是最多、实力最强、著作最丰,以至于它在战国时期形成了压倒百家的独盛局面。
  • 星际盗皇

    星际盗皇

    金戈铁马、刀砍枪刺的战国纷争看腻了吗?那就看看星际背景下的群英争雄吧。百域、万星、百亿人,这是野心家的筹码,也是他们的舞台。巨舰为盾,光炮成矛。星际时代的乱世风云中,海盗之子也可化身为皇。
  • 1984

    1984

    《1984》是一部伟大的政治寓言。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瓜分,三个国家之间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均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并用高科技手段监视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
  • 丁玲精选集

    丁玲精选集

    20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20世纪的社会生活风云激荡,沧桑巨变,20世纪的华文文学也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上承19世纪,下启21世纪的20世纪华文文学,在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连接和与时代情绪的遥相呼应中,积极地开拓进取和不断地自我革新,以其大起大伏、大开大阖的自身演进,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彩乐章中光辉灿烂的一页。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焕发出青春活力的精神写照,更是一笔浓墨重彩、彪炳史册的文化财富。20世纪的华文文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构成为后世所传承,20世纪的那些杰出的华文文学作品必将作为经典为后人所记取。
  • 九霄之震世天神

    九霄之震世天神

    震世天神四海八荒皆为所属看一代天骄如何凌驾九霄
  • 远方的秘密

    远方的秘密

    为了让中国在宇宙探索方面走到世界的前沿,南秉怀等天文学家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两弹一星’的精神,不惧挑战,攻坚克难,终于造出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天眼’,令茫茫的宇宙空间亮起了一只观测最远的‘中国眼’。为此,南秉怀、程学东等科学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却让中国在天文领域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谨以此书敬献给那些为强国梦做出无私付出的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