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19400000002

第2章 导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中,科学发展观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为此,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以来的奋斗史告诉我们: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前者只有以后者为理论基础和实践出发点,才具有历史和逻辑的完整性。因此,只有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及其中国化的全过程,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

一 本书的主要内容

伴随中国改革的巨大成就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国内对科学发展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就研究的方向而言,有“发展哲学”“发展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经济学”“发展与现代化”“发展与代价”等。在学术著作中,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阐述。这些成果集中研究了以下问题:科学发展观思想体系,探讨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想依据;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等等。这些研究可以说涵盖了有关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方方面面。虽然这样,还是有必要进一步研讨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必要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从而有助于在新世纪新阶段正确学习、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实现“中国梦”。

本书试图将科学发展观放入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进行探讨,目的是追本溯源,从源头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同时,为了更全面地对科学发展观理论进行研究,书中讨论了科学发展观对国外发展理论经验教训的借鉴,说明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背景,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在吸取国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为了进一步论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本书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升华过程,开辟了社会发展理论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道路等三个角度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做出了论证。

围绕着科学发展观的继承性和创新性,本书分七章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论内涵和重大的理论、实践价值进行了研究。

第一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主要是通过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过程,归纳总结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看法与观点,在此基础上给出本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解读,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时代性、实践性、民族性和创新性四个方面。

第二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实践成果”。这一章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的角度来进行阐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从中国当时的革命状况出发,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了中国革命依靠谁、用什么方法夺取革命政权的问题,提出依靠工人、农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武装夺取政权,指明了人民掌握政权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及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此后中国共产党人又提出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实际需要。中国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制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确立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开辟经济示范特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雏形初步显现。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揭示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跨入一个新的时代。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不仅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而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了“中国梦”,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

第三章为“科学发展观对国外发展理论经验教训的借鉴”。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不断丰富,人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内涵越来越充实。大体来说,国外关于发展观的理论演进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经济增长发展观、“经济增长+社会变革”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逐渐形成了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注重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等共识,强调要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实践上,也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如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坚持科教兴国,注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工业反哺农业,减少农业人口,推进城市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安全网;等等。这些理论和实际经验,体现了发展的共性,为我们形成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借鉴,启发、丰富了我们党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在追踪世界发展理论前沿的过程中,注重吸取国际社会发展的有益成果和实践经验,借鉴其体现历史发展规律与社会进步成果的积极因素,并结合中国实际对其进行思想创造,使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在中国语境下得以提炼与升华。本章通过对国外发展理论中代表性学说主要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新制度经济学学派的发展理论和未来学派的发展理论的分析讨论,指出国外发展理的论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从而得出科学发展观理论上是对诸多国外发展理论的积极扬弃,实践中是对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升华。

第四章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理论成果”。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就会产生不同的发展结果。由于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未来发展趋势,注重发展的综合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主流,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因此对改变许多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在经济发展中重速度、轻效益的主要倾向,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约束越来越大的压力,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因而它既能解决中国发展中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也能解决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顺应了世界各国人民求和平、求发展、求合作的历史潮流,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因此,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理论、新思路,而且开辟了一条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道路,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也是一个重要贡献。所以,这一章主要从科学发展观的一脉相承性和与时俱进性角度,阐明研究、学习科学发展观有助于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及科学发展观对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等重大问题。

第五章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我们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知的基本点,方法论则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须遵循的一般的、普遍的法则。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发展的本质、内涵、要求。发展观对发展实践具有根本性、全面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站在历史的高度,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形势下我国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崭新思维理念,用新的思想和新的观点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了论证以上主要观点,本章从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拓、对发展哲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步骤的创新等方面做出了论证。

第六章为“科学发展观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和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我们从理论高度认识和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科学,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产生的历史背景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展开了强大的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实践的推进,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经济学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在我国的经济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我们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而增强我们分析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推动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本章主要从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原则、研究对象等方面的拓展做出讨论。

第七章为“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能够承担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是因为它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当作科学来对待,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使社会主义在科学的轨道上前进,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 主要写作思路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的关键,要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产生的理论体系的正确性,首先就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进行讨论。所以,本书第一章追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和发展过程,综述了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不同看法与观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科学解读,进而概括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做出新的理论贡献,不断产生新的理论成果,不断实现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纵观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和当代中国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理论的创新是对时代呼声的回应,理论的主题也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从理论主题的变化中我们又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了对课题进行比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本书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讨论和综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两次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并根据理论主题的变化,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分别解决的时代任务做出讨论,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经验教训,阐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注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同时要在社会思潮的交流、交锋中重视理论创新。循着这一研究思路,第三章着重讨论的是国外发展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对这些理论的批判和借鉴。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理论成果。要证明这一点,就必须从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等方面进行论证。本书对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基本方法和根本要求等涉及的重要概念在与其他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做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和阐发,指出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具有完整性和丰富性,进而彰显出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论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这才是一种理论得以永葆生机的要义。所以,本书在第七章探讨了科学发展观对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这是本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 研究方法

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逻辑性,又具有非常全面、非常具体的现实性和应用价值。从理论根源上进行梳理,坚持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弄清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式发展。对科学发展观进行研究,最根本的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和矛盾分析法。

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范畴中,包含着多对矛盾。对科学发展观进行考察,最主要的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和矛盾分析法来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从事物的本质属性上来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防止在研究的过程中误入歧途。首先,本书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发展理论进行梳理与探讨的过程中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客观性原则,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研究发展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比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科学发展观正是基于此提出“发展是第一要义”的观点;根据矛盾的两分法原理,来分析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来分析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的理论依据;等等。

其次,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研究。本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研究现实问题,深入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发展进程,探究理论生发的现实土壤,再结合现代化全球化趋势和其他各种因素,对科学发展观做出合理、客观及合乎逻辑的分析和评价。同时本书在研究中运用了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了研究,探讨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性及其所揭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并对科学发展观的一般意义做了理论性探讨,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再次,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探析。本书运用比较分析法对中国与外国的发展、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发展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到国内发展与国外发展、本国历史发展与现今发展之间的共同规律与差异。有比较才会有鉴别,通过比较分析法,认识到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吸收借鉴国外的有益成果,更要珍惜和重视自身的实践和理论。国外发展流派纷呈,学术和政治见解差异很大。本书一方面,客观公正地研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规律,提倡大胆进行吸收和借鉴;另一方面,通过比较分析,又明确指出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揭示其阶级本质。特别是有些西方学者,在世界观、方法论上对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做了肤浅甚至是歪曲的理解,这是我们在研究科学发展观中尤其需要加以反驳和澄清的。

最后,注重掌握和运用实证研究法,坚持实践第一的基本方法。本书对科学发展观进行研究,既重视定性研究,又重视在定量研究中检验真理。除收集国内外有关数据对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外,还考察了科学发展观在实施过程中我国经济社会出现的可喜变化,从而归纳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科学发展观不是象牙塔里的理论,它的目的和价值在于确保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能够沿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道路不断推进。因此,坚持用实践的基本方法来研究科学发展观,以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强化理论转换为实践的体制机制建设,同时又用实践检验科学发展观,揭示科学发展观正是根据实践要求,才使自己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源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一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以某一具体的、相对稳定的历史进程时期为研究对象,符合现代社会经济社会内在规律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它既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又以社会的局部、社会的诸多要素、诸多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科学发展观进行研究,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

总之,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应该从哪里开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特色,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

同类推荐
  •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这里浓缩了中国社会近六十年的风雨变迁,描绘了那个激情年代的人生百态;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细细品读这些珍贵的独家资料,在流金岁月中慢慢感悟人生,接受时代洗礼!
  • 阿诗玛:彝族民歌(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诗玛:彝族民歌(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诗玛》是一部云南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诗,被撒尼人民称为“我们民族的歌”,少女阿诗玛善良漂亮,可恨的富翁抢走了她逼迫她嫁给自己的儿子。阿诗玛不为财富所打动,严词拒绝。哥哥阿黑勇敢机智,与富翁斗智斗勇,救出了阿诗玛。返家途中,阿诗玛被洪流吞没,灵魂化作回声,永远留在人民身边。阿诗玛的传说已经成为撒尼人民日常生活、婚丧礼节以及其他风俗习惯的一部分,在人民中间广为传唱。它是民族的文化之根,是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研究的最宝贵的资料。
  •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这是一本没有多少故事的回忆录,其中大多是历史记载,我将它看作电视系的教学辅导读物。当然,如果读者对于中国的体育电视以及与其有关的历史有兴趣,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些阅读的乐趣。
  • 悦读MOOK(第五卷)

    悦读MOOK(第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国家战略中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理论、模式与实践(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家战略中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理论、模式与实践(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家战略中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理论、模式与实践》从城市战略发展的视角出发,根据特大城市特点(多圈层、国际化、广辐射等),分层构筑、分步研究。在理论层面,对上海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城市发展机制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不同空间主体包括创新城市、创新城区、创新新城(智慧新城)、创新都市区(创新城市—区域)发展的经验与规律;在应用层面,主要研究上海多层级空间体系(创新城市—中心城—新城—都市区)在多领域(社会—经济—建设—管理)的创新发展任务,提出上海创新驱动在各空间层面的发展思路和应用决策,最终形成一个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完整框架。
热门推荐
  • 霹雳劫之异谱风云

    霹雳劫之异谱风云

    同人曾今黑暗中的正义:魔吞不动城。如今入世为祸,十二圣兽异谱为何造杀?无间鬼域再临,神州再遭浩劫,素还真,谈无欲,道般若能否逆转危局?
  • 相思蔻

    相思蔻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生死相许。李素茹有自己目标,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平平安安活下去就好。这是一个架空也不架空的庆安李府,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庄子》《大学》《礼记》《老子》甚至阮籍、荀子。用言情小说的目光关照他们,轻松了解中华文学。
  • 醉倾城

    醉倾城

    她是万人痴迷的绝色美人,还是邪魅的暗夜吸血狂魔?他是倾心于她的绝世好男人,还是暗藏心计的云国太子?她爱上他,就是羊爱上了狼,天使爱上了魔鬼。还有另外一个他,爱的无奈与多情。倾城一笑,多少人曾为她痴迷不已,她要的只有他。天下、美人、江湖……
  • 只不负卿

    只不负卿

    一胎二女,作为后出生的那一个,她只能独自为自己的人生奋斗!ps:暂定周更,这几个月忙着中考,也许一月一更,等过了这段时间会好起来哒么么答~不要抛下作者寄几一个人(ˊ?ˋ*)?我是不会弃坑的,放假也有在攒存稿,为了看文时更爽,建议暑假再食用,会慢慢肥起来吖?(??_???)答应你#如有雷同,你抄我的,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捡了个天帝系统

    捡了个天帝系统

    买了个天帝玉雕来辟邪,没想到居然穿越了。随即金手指归位,在天帝系统的培养下,成为称霸修仙界的仙帝。二郎神孙悟空天蓬元帅三太子八仙钟馗满天神佛随我征战,带着修仙者小弟征服诸天万界。从此诸天万界传播着吾的神名:礼赞太上开天至高执符光明含真清灵玄天上帝~一切从修仙界开始……QQ群:578940368
  • 报告老师,我有意见

    报告老师,我有意见

    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魖魅夜

    魖魅夜

    女装大佬的不一般生活……网友(男)∶这是男的?!网友(女)∶怎么比人家好看这么多?!周逸尘∶快来看我直播!!!
  • 包容与凝聚:多民族国家和谐稳固的制度机制

    包容与凝聚:多民族国家和谐稳固的制度机制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A类重点课题“多民族国家包容差异协调分歧的机制设计”(10AMZ004)的最终成果形式。本书将机制设计概念运用于族际政治研究领域,从制度机制设计的角度对各国处理族际关系的政治实践展开研究,通过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当代世界多民族国家处理国内民族关系、包容族际差异、协调利益和认同分歧的制度机制及其设计主旨和过程的分析,探索这些制度机制的社会效果及其联系。从中发掘对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问题具有普遍价值的制度、方法和途径,促进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增进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冰缘恋

    冰缘恋

    如果我有一个愿望能够实现,我愿在你身旁静静沉睡,无论你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