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0700000068

第68章 你知道“欧洲的孔子”吗——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家小传(1)

经济学是一门按照模式进行思维的科学,而模式本身又夹杂着艺术,这种艺术就是能选出适合当前世界的模型。……出色的经济学家十分稀少,因为要运用“有准备的观察”才能捕捉到好的模型,尽管这种天赋并不需要高度专业化的知识技能,但却显得十分难得。——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经济学家与政治哲学家的观念,无论对错,都远较一般人所了解的为有力。这个世界甚少受其他人的统治。负实际责任的人尽管认为不太受知识分子的影响,但通常都是某些死去经济学家的奴隶。——J·M·凯恩斯

▲约翰·劳——让法国倾家荡产的人

1671年,约翰·劳出生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的一个银行世家里,他从14岁起就在父亲的会计事务所中做学徒,凭借过人的天赋,年轻的约翰·劳在会计师这一行里做得顺风顺水。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相貌英俊,生性放荡的约翰·劳并不满足于这些。1688年,约翰·劳的父亲去世,他随后就卷铺盖离开家乡,带上遗产来到向往已久的大都会伦敦。

在伦敦,约翰·劳将大把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在赌场和情场上。他凭借高超的算数技巧,成了赌场上的常胜将军,同时在情场上,英俊的约翰·劳也是如鱼得水。直到1694年,他为了一位女子而与情敌决斗,结果对方当场毙命,当天他就被逮捕并被起诉。就在无休止的诉讼过程中,约翰·劳找机会成功越狱,并坐船逃往荷兰。

踏上欧洲大陆的约翰·劳曾一度充任了英国外交使节的秘书,并潜心研究当时欧洲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阿姆斯特丹银行。然而每当夜晚来临时,人们总是在赌场里找到他。从1699年起,约翰·劳开始在欧洲大陆四处游荡。1705年,他流窜回苏格兰,在爱丁堡出版了《论货币和贸易——兼向国家供应货币的建议》。

在这本书中,约翰·劳主要强调了增加货币对于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对国民经济有百利而无一害。但由于白银数量有限且缺陷很多,因此增加货币只能求诸银币以外的其他办法。他由此提出利用银行来发行纸币的建议。约翰·劳断言,纸币比银币更适于充当货币——因为国家或地方政府有权改变银币的面值或成色,其价值也会随其供应量或需求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银币的价值并不稳定;纸币则不存在这些问题,且易于转手、运输和保存,而且纸币的供应量是可以由政府控制的,因而它的价值比银币稳定得多,更加适用于充当交换商品。

约翰·劳建议创办了以土地这种不动产为担保品发行纸币的一种特殊银行,因为土地供应既不会减少,也很难增加,因而土地的价值远比白银一类商品稳定。遗憾的是,苏格兰议会没有采纳约翰·劳的建议,英格兰议会又驳回了他的司法赦免的请求,他不得不再次回到欧洲大陆,继续靠赌术混日子。

1715年,机会终于来了,法国的“太阳王”路易十四驾崩,年仅7岁的路易十五即位。先王的弟弟,与约翰·劳颇有交情的奥尔良公爵成为摄政王。

在这之前,路易十四已经将法国政府折腾到濒临破产的地步。摄政王着手改革,但由于积弊已久,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正在此时,约翰·劳出现了。凭借与摄政王的交情,他摇身一变成了法国的救命稻草,他的那套理论也一下子获得了用武之地。

l716年5月5日,摄政王授权约翰·劳成立法国第一家私人银行——通用银行,开始发行纸币。约翰·劳的想法是,在经济萧条、就业不足的前提下,先大量发行纸币,增加货币供应,繁荣法国经济,增加就业。等经济恢复、海外贸易发展后自然会产生更大的货币需求。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由于当时的金属货币价值经常会因为政府朝令夕改的政策而贬值,而约翰·劳发行的纸币不但可以行使金属货币的职能,还保证价值不变,因此人们开始信任纸质货币,到后来,纸币的价值甚至超过了等面值的金属货币。

约翰·劳的计划很快产生了效果,法国凋零的商业开始复苏了,这更强化了人们对纸币的信心。1717年8月,约翰·劳再接再厉,成立了一家“密西西比公司”,获得了开发当时法国控制的密西西比河广阔流域的贸易特许权以及加拿大的皮货贸易垄断权,并以每股500利弗尔的价格开始发行股票。约翰·劳当时承诺,每份500利弗尔的股票每年派发红利200利弗尔。消息一发布,立即让整个法国陷入了投机狂潮,至少有30万人前来申请购买这5万份新股。

据史料记载,每天从早到晚,想要申请购买股票的人挤破了头,造成股票疯涨。很多人一夜暴富,带动法国的商业空前繁荣,大批外省人从四面八方涌进巴黎,不仅是为了来买股票,也是为了挥霍,一时间导致巴黎的人口猛增三分之一。为了接纳这些人,巴黎市民把自家的阁楼、厨房甚至是马厩都腾出来当作客栈。工资、房租,一切都在上涨,暴富的人们肆意挥霍着不费吹灰之力赚来的钱,以前平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珠宝和高档艺术品这时也成了抢手货。处于这一切中心的约翰·劳自然也获益颇多。报纸上铺天盖地的报道更是把约翰·劳捧上了天。

然而,如此疯狂的股票投机行为,自然要求有足够的货币才能进展顺利,这就需要约翰·劳发行更多的纸币。他顺水推舟,每次增发股票都伴随着增发货币。仅仅在1719年下半年就增发了大约9亿利弗尔纸币。与此同时,约翰·劳又发行了30万新股,每股售价5000里弗尔,以助摄政王还清了所有的国债。收购国债的钞票流入股市,又继续刺激股价暴涨,雪球就这样越滚越大。

大家都知道,股票价格的上涨不可能是无限制的。当差不多所有人都拥有了约翰·劳的股票,再也没有新的傻瓜加入进来的时候,股票价格就开始暴跌了。

1720年初,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成了一切暴乱的开始。当时,有一位孔蒂亲王想用自己的定价购买股票,被约翰·劳断然拒绝,一生气就装了三马车纸币找约翰·劳要求兑换成铸币。跟着,那些精明的投机者也察觉到了股市崩盘的蛛丝马迹,偷偷将手中的股票和纸币兑换成铸币,再悄悄运到国外。由于纸币发得太滥,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的端倪早已显露,更多的人开始储存铸币保值,用于流通的铸币出现严重匮乏,到了最后,法国境内的铸币已经匮乏到不足以维持正常的商业运营了。

1720年5月,在一次国务会议上,支撑不下去的约翰·劳只好同意股票和纸币一同贬值,新法令规定纸币将贬值一半,股价则从9000利弗尔逐步降到5000利弗尔。这一计划立即导致民众恐慌,争先恐后地抛售股票。七天后,摄政王不得不宣布此法令作废。

与此同时,约翰·劳被踢出内阁,成了一切过错的替罪羊。不久,他在家门口遭到一群暴徒的袭击,差点性命不保。最终,约翰·劳一家老小不得不躲到皇宫避难。

股票继续下跌,到1720年8月已经跌到发行价500利弗尔,一个月后又跌到至200利弗尔以下,10月,摄政王终于颁布法令禁止纸币流通,并剥夺了密西西比公司的一切特权。约翰·劳见大势已去,在圣诞节前灰溜溜地离开了法国。

1729年,58岁的约翰·劳在威尼斯去世。后世的很多著作记载他晚景凄凉,但在当时留下的遗产清单中,他却拥有多达488幅绘画作品。其中包括提香、拉斐尔、米开朗基罗以及达芬奇这些名家的作品。事实上,他一直凭借自己的高超赌术而在威尼斯过着相当体面的生活。但是,如果与他几年之前在法国曾经拥有的财富和地位相比,这点遗产自然不值一提。从这一点上来说,他确实称的上是“晚景凄凉”。法国人得知约翰·劳去世的消息,立即为他编撰出一篇墓志铭:一位苏格兰名宿安息于此,这位天才的数学家。用神奇的数学法则,让法兰西倾家荡产。

法国人痛恨约翰·劳,称他为大骗子。但平心而论,这么说他确实有点不公平。约翰·劳的计划并非毫无可取之处,亚当·斯密就在《国富论》等著作中评论到,约翰·劳的计划绝不是卑鄙龌龊的计划,如果他能够见好就收,兴许还真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虽然约翰·劳的大胆实践失败了,但他的理论也包含了很多合理因素。他认为纸币流通但不贬值的基础是信用——国家信用或私人银行可兑换的信用,这是没有错的,但法国民众的疯狂让和不懂经济的摄政王急于求成的想法火上浇油。约翰·劳非但没有想办法制止,反而一次次增发纸币。等到约翰·劳反应过来,局面已经无法收拾了。

约翰·劳的失败大大破坏了法国的经济,之后法国人甚至诅咒银行这个词汇达一个世纪之久。但约翰·劳也促进了重农主义思想的产生。早在十七世纪下半叶,重农主义的先驱者就已经在抨击以牺牲农业换取商业繁荣的重商主义政策,当约翰·劳的信用货币制度破产时,重农主义的代表人物魁奈等人看到,在约翰·劳造成的金融证券投机狂潮中,整个法国都陷入混乱状态,而只有土地这种不动产似乎没有受到损害。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刺激,此后重农主义思想得以广泛传播。

在之后的历史中,约翰·劳的名字也没有被人们遗忘。例如两百年后的凯恩斯主义者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说是约翰·劳的“知音”,在各种通过通货膨胀摆脱经济危机、解决失业问题的方案中都能找到他的影子。

▲魁奈——“欧洲的孔子”

弗朗斯瓦·魁奈(1694——1774年),重农学派创始人,曾任法王路易十五的侍医。他自从移住到凡尔赛宫后,开始同哲学家、思想家们交往,借以熟悉法国的政治经济情况。当时法国因柯尔培尔执行牺牲农业扶植工商业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以及法国在军事上的连连失利,导致了法国财政困难,人们生活困苦的后果。在这样的背景下,魁奈创立了重农学派。

1694年6月4日,魁奈生于巴黎蒙福尔·拉穆里的梅里村,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虽然家庭经济情况不是很困难,但因兄弟很多——兄妹十三人中他排行第十,未能受到很好的教育,甚至到十一岁时,仍然目不识丁。然而,年幼的魁奈对学习有着浓烈的兴趣,曾有一次微明即起,从梅里村出发,步行几十公里到巴黎,买到所要的书,在当天回家的途中,就把它阅读完了。

魁奈十三岁时,父亲去世;十六岁时,在一外科医生处做学徒。不久后,他师从巴黎著名的雕版术家罗歇福,同时在附近的大学研究医学,并学习化学、植物学、数学、哲学等;二十四岁时回乡,在蒙脱开业做外科医生。作为医生,他的声誉日渐提高,很多知名人士亦去就诊。

1730年,魁奈发表了论文《放血效果的观察》 (Observationssur les effets de la saignée ),很受医学界的重视,并因此和当时著名外科医学者佩洛尼等相识,被聘为巴黎外科医学会的常任秘书,因而移居巴黎。1736年,他又发表了《动物经济论》,论述了生理学的哲学基础。在1747年该书的第二版中,魁奈企图在生理学的基础上建立心理学,从自然法的观点,提出自由放任的主张和关于人类的社会性的看法。作为魁奈经济学说基础的社会哲学,已经在这一著作中开始萌芽。

1749年,魁奈55岁时,被任为法王路易十五的宠姬蓬巴杜夫人(Madame la Marquise de Pompadour )的侍医,住进凡尔赛宫。1752年,因治愈皇太子的痘疮有功,又被任命为路易十五的侍医。由于他的医学上的成绩和治好国王和皇太子疾病的功劳,由国王赐封为贵族。

在凡尔赛宫廷中,魁奈有更多的机会同哲学家和思想家交谈,借以熟悉法国的政治经济情况,并接触到一种崭新的和诱人的观察世界的方式方法,即启蒙运动——它旨在启发人们要使用自己的理智,只相信自己所能看到和可以证明的东西。启蒙运动对教会的原则提出挑战,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任人摆布自己的思维。

当时,法国因柯尔贝尔执行牺牲农业扶植工商业的重商主义政策,经济问题十分严重,财政困难,人民生活痛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魁奈把研究对象转向哲学,并更进一步转到经济学上来。

在宫中,和魁奈经常聚会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有狄德罗、达兰贝尔、爱尔维修、孔狄亚克等,同时有许多经济学家也经常见面,如米拉波侯爵、里维埃尔的迈尔西埃、杜邦·德·奈穆尔、勃多、杜尔哥等,他们后来结成了经济学说史上有名的重农主义学派。

1756年,魁奈在老友狄德罗和达兰贝尔编纂的《百科全书》第六卷中,发表了《明证论》和他的最初的经济论文《租地农场主论》,并在1757年出版的第七卷中,发表了《谷物论》,由此开始了作为经济学家的活动。

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弗朗索瓦·魁奈试图表明,经济中各个集团之间的关系,就像行星的运行那样有自己的规律和法则,他提出了关于经济关系的法则,并把它称为《经济表》。魁奈把经济设想为一个循环系统:就像血液一样,从心脏流入身体各个部分,然后再流回来,在经济中,商品和货币的河流往来循环,就像在大自然中一样,一切都是有规律的,关键的是不能干扰这种循环。

自然秩序是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魁奈尤其赞赏孔子的学说,曾写《孔子的简史》,认为所有学者中他是最伟大的人物,具有崇高的声望,立法明智,要求在人民中树立公正、坦诚和一切文明风尚的“贤明大师”等等。魁奈的门徒和学界名流把魁奈称为“欧洲的孔子”。

魁奈的自然秩序思想,是西方经济学自由主义思想的来源,而这在表面上与中国儒家以及道家“无为”的“天道”一脉相承。法国皇太子曾问魁奈:“如果你是国王,你会干些什么呢?”魁奈回答:“什么也不干。”皇太子又问:“那末谁来统治呢?”魁奈回答:“自然法则(The law)。”

1764年,魁奈在凡尔赛宫中的有力的庇护者蓬巴杜夫人去世,这使他在皇宫中的地位降低了。1774年,路易十五逝世后,魁奈退职,同年12月,他死于凡尔赛宫,享年80岁。

在多年以后的20世纪,美国的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节夫曾以魁奈为榜样,制定了一份现代经济运行图,并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这个循环图表,后来进一步演变成为国民收入和生产核算表。用这个图表不仅可以计算出经济发展的速度,还可以计算出一个国家的国民的整体经济实际价值到底是多大,即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

▲亚当·斯密——经济学鼻祖

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的寇克卡迪。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同类推荐
  • 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新世纪,中国社会意义最大的、最为根本的变化,莫过于社会结构分层趋势的发展和深化。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前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构成成分在中国已经具备,凡是现代化国家所具备的社会阶层,都已经在中国出现,只是各个阶层规模有大小区别而已。
  • 制造业复兴

    制造业复兴

    当今企业高管面对的两个最重要的挑战: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以及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许多(尽管并不是全部)首席级高管表示,大环境的变化改变了自己对消费者行为和竞争态势的假设,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他们认为,我们的时代已经产生了一种“新常态”,它要求采用更为灵活的决策方法——这一主题贯穿一组文章之中。
  • 温州炒房团

    温州炒房团

    《温州悬念》作者再度出手,百分百独家调查,本书告诉你:今天,我们所知道的“炒房团风潮”是一个天大的、被操纵着的谎言, 迄今最详尽的温州炒房团真相,谁是温州炒房大戏的主角,他们的炒房资本到底有多少?炒房团是否“有组织有预谋”,“炒房路线图”从何而来?究竟是什么人导演了这场合谋的财富游戏?“温州炒房秀”透射出了中国社会经济哪些危队的脉象?
  • 人口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人口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本书总结了人口预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主要应用模型:尝试将灰色系统模型应用到区域流动人口规模预测,以期更好地描述未来特大城市人口的发展趋势和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其人口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 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

    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

    把历史的时钟拨回16世纪至18世纪,西欧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实力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说还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西方世界的兴起”这一故事的神话色彩在历代学者卷帙浩繁的研究中愈发浓重,而这本小书只强调一条简单的线索,即西方突飞猛进的发展源于一种偶然因素:美洲金银。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巨量金银被开采、掠夺并贩运回西欧,迅速和剧烈地引发了财富在社会各阶级之间的重新分配,获利最多的资产阶级得以壮大到与世袭贵族阶层分庭抗礼并跃升为统治集团的组成部分,从而为打破制度的均衡状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热门推荐
  • 骷髅主宰

    骷髅主宰

    蓝星发生异变,王星因为一件奇物惨遭追杀,最终选择引爆炸药与敌同归于尽,却意外的来到神武大陆
  • 穿越繁华

    穿越繁华

    一次意外这个普通女孩见到了她在三维世界遇不到的。。。。。。
  • 剑四玄云

    剑四玄云

    注:本书系对话小说,喜欢传统文勿怪。...
  • 云上仙宫

    云上仙宫

    能在天上漂浮和移动的宫殿,每天都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 佛海中的摆渡

    佛海中的摆渡

    我们经常听到或读到,个人对事情的看法可以改变周遭的一切。从客观上来说,外在的一切并没有改变,我们仍然是原来的自己,因为心灵的修行改变了我们的观点及看法,所以一旦心灵产生了变化,世界的一切也随之改变。可以那么说,世上一切的根本都在于心性,心灵的修为是至高无上的。佛陀教诲的奥妙就在这里,一切都在改变。
  • 召神者

    召神者

    有一片大陆,名为萨梅恩;有一种职业,名为召唤师;有一种恐怖,名为遗迹;有一种贪婪,名为《圣经》;有一次灭世之灾,名为罪孽黄昏……有一个人,能够颠覆上述的一切,他就是召神者!
  • 影后今天还没分手吗

    影后今天还没分手吗

    重生前,她一心只想疯狂的逃离他。重生后,她看着那逆天俊颜,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撩他撩他撩他。进入娱乐圈后,一次记者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江影后,请问你会不会考虑找男朋友?”江眠眠微笑:“我现在的重心以工作为主,暂时不考虑男朋友的事。”就在这时候手机铃声响起,小助理不小心按了免提键,一个十分富有磁性的男声传出来:“老婆,晚饭已经做好了,等你回来吃。”众记者:!!!从此以后热搜上就多了一条话题:影后今天还没有宣布分手吗?江眠眠:分手,绝不、不可能的。
  • 太初天脉

    太初天脉

    脉,人之血脉;地之龙脉,天之神脉,以脉定界。
  • 情深似璟,郁少请止步

    情深似璟,郁少请止步

    她叫蓝璟,妙龄的绘画老师,才华横溢,浪漫天真。他是年轻有为的企业总裁,雷厉风行,不苟言笑。没有交界线的两个人,意外偶遇,自此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遇见他,不知道是她的幸运还是不幸。她似锦年华都用来爱他。他默默无言的守护着她。追逐着遥不可及的爱情,倾尽所有只想听到一句“我爱你”那场初遇,让男人对她有着言不由衷的想法。事情往往和初衷有所不同。爱与不爱,往往都是抉择。就算心在滴血,也希望暖暖的爱着……倾城一笑,为君心。漫漫长夜,等君迎。不知君心在何处……留下真心,换真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纯真年代

    纯真年代

    东方小学的大操场在围墙外面。右边开一道小小的侧门,钻出去,眼前便豁然开朗。所谓操场,就是一个巨大的不规则土坪。左前方挖了个大沙坑,供学生跳远用。沙坑左侧整出条笔直的百米跑道——不过是将土夯平,铺上细砂,两边用水泥砌出三寸高的界线。此外还有个篮球架——用钢筋水泥铸一条巨型独臂,上端往前伸出两尺远,像持盾牌那样抓着块篮板,孤零零地站在操场右侧的一个土坡下。土坡连着坟山,大大小小的坟堆沿着县机械厂的围墙朝东方小学那边蔓延。大多数坟前竖着青石堑成的碑,这些坟堆通常比较饱满;少数无碑坟又瘦又矮,有的眼看就要没入地下,却还顽强地隆起背,彰显其不容忽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