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06400000002

第2章 第二批全国文明村镇

浦东新区金桥镇:

金色足迹 和谐乐章

金桥镇地处浦东新区中北部,与金桥出口加工区唇齿相依,行政管辖面积为25.28平方公里。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目前全镇有6个村和8个居民区,户籍人口约2.9万人,流动人口约5.6万人。

近3年来,金桥镇领导班子立足于执政为民、强镇富民、发展惠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在巩固“全国文明镇”、“全国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安全社区”、“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国家级荣誉的基础上,又获得了“国际安全社区”、“上海市双拥模范镇”、“上海市充分就业社区”、“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达标区”、“上海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镇”、“上海市食品安全宣传示范镇”等一系列荣誉。目前,金桥镇正全力以赴朝着建设上海市郊综合发展示范镇的奋斗目标阔步迈进。

一 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立足金桥实际推动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文明创建、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不断壮大镇经济实力,金桥面对土地资源少、发展空间小的瓶颈制约,坚持拓宽视野、找准思路、因地制宜地发展镇域经济。

(一)推动特色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拓展产业空间

紧紧抓住汽车产业大发展的重大机遇,做大做强汽车配套物流产业。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汽车配套物流除了服务上海通用,还伴随通用跟进拓展到烟台、沈阳、西安等地。通过实施合并重组战略,与上汽集团安吉天地汽车物流企业实现强强联合,成立安吉通汇合资公司,从而使业务从通用汽车扩大到上汽集团旗下的其他汽车品牌。同时,致力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现代服务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到65%,经济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深挖潜力、腾笼换鸟,做足有限空间文章

坚持对内深化开掘,提高存量土地、厂房、楼宇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引进资金、品牌对原金桥大酒店进行改造提升,圆满承担了世博游客接待任务。引进有实力的品牌企业提升土地产出效能,先后引进奥迪城市展厅等5家高能级企业入驻金金园区。加快镇集体资产盘实、盘活、盘优的步伐,在安全的基础上提高运作效益和运行质量,实现无贷款、无负债、无坏账,净资产达到12亿元。

(三)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引税力度,为持续发展积累后劲

制定镇招商企业扶持奖励措施和亲商稳企日常联系制度,为企业落户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坚持完善各项招商机制和后续服务,大力拓宽招商渠道,丰富招商形式,招商引资总额每年都在10亿元以上。

(四)亲商稳企,在深化服务、优化综合环境上下工夫坚持以优质的服务营造优质的软环境来促进招商,不仅招得进,而004且留得住、做得大。镇班子成员和机关同志定期走访落户企业,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想方设法为企业经营管理团队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优质服务,包括员工住宿、子女就学,企业周边环境整治等,为企业经营者营造良好的创业、居住和生活氛围,使金桥镇成为近悦远来的一方热土。2009年、2010年,镇三业总收入均超过200亿元,年度税收分别达到16.77亿元和25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0年税收位居浦东新区镇级第一;2011年1~7月份税收达到18.85亿元,同比增长8%,全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二 强镇富民,发展惠民——以人为本持续改善民生

开展文明创建,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老百姓的文明程度与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为此,金桥镇始终把持续改善民生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在工作思路上坚持既注重“雪中送炭”,又兼顾“锦上添花”,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需求。

(一)积极做好就业工作,着力夯实民生之本

发挥镇劳动保障部门及村(居)委就业援助员等多渠道的作用,广泛开辟就业岗位。制定了对吸纳金桥镇人员就业企业实行奖励和扶持补贴的政策,创立了金桥青年创业服务社帮助年轻群体就业,并率先在浦东新区建立了金桥来沪人员就业保障服务中心。2009年、2010年,金桥镇成功推荐上岗就业人数分别超过2.8万人、4.5万人,成功将镇创建为“上海市充分就业社区”;2011年上半年已经推荐上岗就业2.4万人。2009年、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6529元、17188元,位列浦东新区各镇第一。

(二)做细做实民生保障,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建立健全帮扶救助制度,完善以政府救济为主导,社会帮扶救助和党群结对互助为补充的多层次困难群体帮扶救助体系,特别是对因大病重病致贫困难家庭实施大额帮困。全镇农民享有医疗保障率达到100%,每年免费对30岁以上参加合作医疗的所有农民进行健康体检,免费对6000多名来沪人员进行肺癌、肺结核两病普查。

(三)全面推进公共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加快重点功能项目的推进。按照欧陆风格建设的现代新型集镇别具特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先后完成了集镇住宅平改坡、居民楼顶水箱改造、雨污水分流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加强健康社区创建,荣获“上海市健康社区先进镇”称号。完善“三校联动”机制,推进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协调发展,着力提升广大居民的各类素质。

三 优化机制,综合施治——立足长效加强社会管理

巩固全国文明镇,必须要强化社会管理,着力于构建和谐,通过形成机制、综合施治,确保文明创建实现长效、常态。

(一)完善综合管理体系

除党委、政府重视外,金桥镇平时抓住责任落实、工作督察、实效考核等关键点,在服务世博和文明创评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网格化管理006平台、信息化管理督办、标准化绩效考核、制度化市民巡访等管理体系。同时,针对来沪人员比较多的实际,以“管理属地化、服务市民化”为理念,在浦东新区率先建立来沪人员集中居住的“蓝领公寓”,加强管理服务,为企业解决员工住宿问题,让企业受益、员工得实惠。

(二)完善市容管理制度

以长效、常态为目标,建立完善了市容环境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市容管理路段包干制度、市容环境即时报告制度、每月检查讲评制度、集镇商户“门前三包”制度、集镇道路分级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制度等6项制度,管理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加大农村“两违”和渣土整治力度,做到管理属地化、考核能跟上。

(三)完善社区管理模式

针对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问题,积极推动探索“政府扶持、购买服务、制定标准、完善考核”的新型管理模式。针对碧云国际社区相对高端的特点,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努力搭建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便捷化”需求的平台,在智能化管理、服务方面已经走在浦东新区前列。充分发挥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医疗卫生中心、敬老服务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在便民利民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大社区居民血压档案健康信息库等惠民工程的受益群体。

(四)完善平安建设机制

全力加强世博期间的社会面防控,通过抓队伍培训、抓实战演练、抓机制完善,做到以点保面、服务大局,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的目标。在完善实施维稳责任制、班子成员“一岗双职”、矛盾信息定期排摸等制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在大动迁、大开发当中维护社会稳定。近3年来,在有序推进各项动迁、拆除不少违法建筑的情况下,金桥镇没有发生进京集访事件,信访办结率都达到98%以上,民间纠纷司法调处率和成功率都达到100%。构筑“大安全”长效机制,成功创建“WHO国际安全社区”,少年消防军校等特色项目并得到国际安全社区评委的高度肯定。

四 探索创新,争创一流——与时俱进推进文明创建工作

在全国文明镇巩固之路上,金桥镇始终坚持虚事实做,始终坚持精品化打造与群众性普及两翼齐飞的工作思路,既注重培育能够体现金桥特色、金桥水平的精品项目,又十分注重群众性活动在农村、社区的蓬勃开展,着力夯实基层基础,使文明创建工作在金桥镇持之以恒、与时俱进,不断得到发展。具体体现在“六个有”上:

(一)有抓手

在布置和开展文明创建时,对基层有工作任务、有量化指标、有专项检查、有评比表彰,从而形成了井然有序的创建秩序。通过努力,2011年年初,全镇7个居民区全部创建为市级文明小区、1个可创建村创建为市级文明村、两家单位创建为市级文明单位,全镇4家宗教场所中的3家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宗教场所”。

(二)有阵地在巩固原有创建阵地的基础上,又新建金桥镇文体中心,并按照市008里的要求完善内部设施与整体功能,2011年已经投入使用,文体中心的建筑体量和投资量在镇一级都名列前茅。另外,金桥镇有专门的镇标、《今日金桥》镇报、镇网站和金桥镇镇歌,《今日金桥》每期发行量达到13000多份,发到全镇每家每户群众和落户金桥企业的手中。

(三)有队伍

主动探索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新机制,立足于体现群众参与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市民巡访团、文明劝导队、居民代表志愿者等各支队伍在创建中的积极作用。在文体活动方面,全镇共有97支文体团队开展日常活动;在志愿者队伍方面,着力打造金桥镇志愿者工作社会认证体系,目前全镇有68支志愿者队伍,共2500多名志愿者参与各类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四)有活动

按照弘扬“科学、文明、和谐、民主”社会新风尚的目标,积极开展“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系列主题实践活动。镇内月月有广场文化、周周有电影下乡,每年送电影到村、社区都超过100场。对常年开展的活动,比如沪剧沙龙、社区健身、老年人读报小组等,加强组织与资源支持,使各社区内的群众性活动热火朝天地蓬勃开展。

(五)有特色

金桥镇合唱团成为浦东新区乃至上海市的文化团队品牌,为镇里赢得了荣誉;作为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金桥书画展已经连续举办了22届,2011年金桥镇还举办了首届上海市刻字艺术作品展、海派书画名家邀请展和浦东新区首届老年书画展等多个大型文化活动,书画艺术在金桥有着良好的基础与氛围;“行人闯红灯自动监控系统”项目属于全国首创,并在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受邀做了专题介绍;社区体育活动积极开展,在浦东新区38家街镇的社区体育指数评估中,金桥镇排名前列,被评为“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六)有保障

在文明创建经费方面,金桥镇精神文明建设专项经费每年都在300万元以上,用于市容环境、社会管理、教育卫生等方面的财政资金3年来累计超过8000万元,另外,镇文体中心光是建造投资就达到1.5亿元。为保障文明创建的顺利开展,镇领导班子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以一流党建促一流发展,为文明创建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通过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各项活动,营造勤政廉政优政的政治文明氛围;通过加强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建设,强化文明创建的意识与责任;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为文明创建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近3年来,在全国文明镇巩固和提升的过程中,镇领导班子深深体会到,文明创建工作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的民生工程。因此坚持高标准实施、聚焦有形目标;坚持基层基础、不断探索创新;坚持虚事实做,注重通过形成机制实现常态长效。通过文明创建,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实惠,从而形成了文明创建与其他工作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可喜局面。

放眼今后的发展,金桥镇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国文明镇的标准和要求,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着力优化综合环境、着力提升综合竞争力,在加强精深化开发、精细化建管、精品化展示的基础上,努力争创上海市市郊综合发展示范镇。

浦东新区张江镇:

适应聚焦要求 提升创建水平努力打造与一流园区相匹配的科技人文社区

张江镇地处浦东新区最富特色的科技产业走廊和最具潜力的城市交通主轴的联结交会点。在“聚焦张江”战略的强势推动下,张江开发园区已形成了起点较高的产业发展布局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使张江镇的区位条件得到较大提升,并由此步入了“形态城市化、产业科技化、农民市民化、管理社区化”的重大转折时期。

与此同时,张江镇通过持续不断的创建活动,取得了“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国际安全社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上海市‘五好’镇党委”、“上海市健康社区示范镇”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但也存在着与科技园区不相适应的城乡“两元结构、两级落差”。对此,在巩固提升全国文明镇创建活动中,张江镇着眼于“三个两”,主动对焦找差距,通过园镇一体融合发展提高市民的素质和区域文明程度。

一 着眼于加快“两体融合”,深化规划联体、开发联动、产业联结、资源联合“四项机制”,以科学规划引领文明发展

面对张江大转型、大跨越、大发展、大融合的特点,镇党委、政府确立了“立足率先、主动融合、加快转型、合作共赢”的十六字工作方针,进一步深化完善“规划联体、开发联动、产业联结、资源联合”的四项机制,在新起点上推进与一流开发园区相匹配的宜居家园建设。

(一)规划联体

张江镇坚持把规划编制、实施的立足点更多地放在园镇产业一体和社会管理融合上。形态规划,主要细化完善与区域发展相配套的二、三号动迁基地修建性控详规划等几个专业性规划的调整和整合;产业规划,完善形成以张江路、祖冲之路为主轴的核心商圈和以张江科技工业园、张江总部经济园和环东生态农业园为主要形态的“两轴三园”的产业布局;民生规划,围绕建设与一流开发园区相匹配的宜居家园的定位,促进民生工作实现制度化安排、长效化推进、项目化落实。

(二)开发联动

张江镇在稳固园区委托型、包干型、合作型等开发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征地开发前期委托合作、城镇建设公建和市政管理分工合作、产业项目多元招商股份合作、社区服务功能互补合作等机制,基本形成了园镇优势叠加、利益共享的联合开发机制。重点做好商用飞机研发中心及其配套设施、地铁11号线、复兴医药、盛大彩虹城、申江路延伸等国家、市级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

(三)产业联结

张江镇坚持自主开发、联合开发、投资入股等产业发展利益共享机制,主动迎合高科技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和社会边际需求,确立了生活区内企业转制与转移同步、机制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同步的发展思012路,对低能级企业、低效益产业实施梯度转移,着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三大高地”。2010年全镇三业总收入实现318亿元,年均增长14.8%;镇可支配财力完成4.2亿元,年均增长10.5%;税收完成14.2亿元,年均增长10.7%。

(四)资源联合

张江镇坚持以依托园区、服务园区作为基本工作立意,建立了“镇园联动、镇校联动、镇企联动”的社区资源共享和“划分网格单元、落实网格责任、实施网格管理”的联合机制,基本形成了大张江、大社区的承接式、组团式服务格局,在相互协调、相互滋养中促进园镇融合。

二 着眼于破解“两元结构”,构建民意传导、民乐文化、民政保障、民治管理、民安和谐

“五大体系”,以和谐服务营造文明环境

社会管理、社区服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区域文明群众最能感受触摸的就是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因此,镇党委、政府着力构建“民意传导、民乐文化、民政保障、民治管理、民安和谐”五大服务体系,以和谐服务营造文明环境。

(一)民意传导服务体系

一是通过完善“两代表”定期走访(党代表、人大代表)、“四例会”工作制度(征询会提事、听证会议事、协调会理事、评审会监事),保证信息上行畅通,使社区居民的意愿最大限度地得到表达和汇集。

二是完善迎博办博期间的媒体服务机制,建立镇—村居—楼组—团队4个层面的媒体志愿服务队伍,收集民意、表达民意、引导民意,扩大信息下行覆盖。

三是发挥报(《张江科技文化报》)、网(张江门户网站、张江家园网、乐吧网)、群(小区论坛群)等传播平台作用,促使信息平行传递充分,民意得到充分的表达。

(二)民乐文化服务体系

一是通过立会(文体联席工作会议)、建库(文体资源库)、下单(活动配送菜单)、派员(文体指导员)、考核(活动绩效评估),搭建上学(社区学校)、上网(乐吧网)、上场(公共运动场)的多元需求平台,扩大自娱自乐场所,促进民乐文化发展。

二是通过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动,搭建展示、交流、分享的优质资源平台,促进社区、园区、校区文化资源的融合联动,鼓励发展自娱他乐,提升政府提供文化的服务力。

三是通过探索社会化组织管理、项目化经费投入、团队化自治发展的运行机制,搭建管理、激励、引领的团队发展平台,持续促进众娱众乐,使社区文化小舞台转出社会大和谐。

(三)民政保障服务体系

在医有所保方面,完善了曙光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服务站点的两级联动机制,初步构建了预防、医疗、保健、卫生、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综合服务模式。在困有所帮方面,通过加大政府对贫困弱势群体的帮困救助力度,014形成政府救助、社会帮助、慈善互助的多元帮困机制,3年累计帮困救助5058.25万元、48400多人次。在劳有所助方面,通过“四个一体”、“九个一块”深化园镇联动、镇企联动的就业促进机制,3年累计推荐上岗3414人次,让所有有劳动能力、就业愿望的适龄居民充分就业。在学有所奖方面,发挥张江镇优秀园丁奖励资金、黄炳权奖学金、优苗计划等引领激励作用,建立完善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各阶段教育的扶持与奖励制度。

(四)民治管理服务体系

一是对国际化社区、高档商品房社区、动迁房社区、集镇社区、农村社区等5类社区形态实行分类管理,扩大社区居民有序参与自主管理、自主服务。

二是发挥志愿者、文化团队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重要力量。

三是通过结对共建、联席会议等途径,支持社区单位协同,激发区域管理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增进社区共治、共荣、共享。

(五)民安和谐服务体系

围绕点,以看家护园为主要内容,强化防控重点单位、重要场所、重要时点物防、技防、人防的力量配置,形成“点”的局部联动。串起线,通过信息联通、勤务联动、治安联防、“顽点”联控、整治联合的“五联”工作机制,对辖区内主要防控线路、防控时段构筑网格布防主干支架。覆盖面,注重填充扩展网格间隙,运用各种激励机制,动员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到平安建设和安全创建中来,真正实现稳定工作和安全工作的组织机制、队伍建设和设施配套全覆盖。

三 着眼于缩小“两级落差”,通过教育引领、主题实践、文化配送、群体示范“四大活动”,以广泛参与提升文明素质

面对高科技、高学位的园区精英和刚转型的低文化、低学历的新市民的“两级落差”,镇党委、政府把缩小这一“短板”作为创建工作的着力点,通过开展寓教于“乐”、寓教于“为”、寓教于“学”、寓教于“和”的创建活动,在广泛参与中引领提升文明素质。

(一)以“争先创优”和张江率先发展为主题的教育引领活动

先后开展了“两看张江”、“四比四为”、“我说变化”等主题教育活动,看发展变化、讲发展形势、谈发展感受、展发展成果。广泛开展“我们的家园”、“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同时还通过拍摄《华彩张江》、《科技张江》等宣传片,出版乡土教材《张江镇志》、《张江钩沉》,编辑报纸《张江科技文化报》等方式,引导社区居民在参与创建中凝聚合力。

(二)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为主线的文明实践活动

从“垃圾不落地”和“马路不乱穿”等文明细节入手,开展“献一计、展一技、改一习、亮一片”文明实践活动。张江镇还在集镇区域的20个主要路口,专门建立了近800人的文明劝导志愿者队伍,党政班子、机关带头每月服务1小时,每月评比推出两名文明之星,引导人们从身边细微小事做起,加快进镇农民向文明市民的转变。

(三)以项目运作和平台搭建为主抓的文化配送活动

根据群众需求,每年排出100多项“六进社区”配送活动,形式有“周”(宣传周、活动周)、“赛”(才艺赛)、“会”(运动会、展示会)、节(科技文化节、中外家庭文化节)、“评”(文化才俊、文化团队)等,丰富社区居民“上学、上场、上网”的活动平台。为适应多元社区形态和多类人群需求,社区学校创设了“68365. cc”网络学习平台,通过“乐享新鲜事”、“乐学工坊”、“乐活圈子”和“乐玩游戏”等板块,引导建立张江“乐活”社区文化,以文化活动提升文明素质。

(四)以志愿者服务和团队骨干凝聚为主打的群体示范活动

张江镇组建了十大志愿者服务基地、百个志愿者服务岗位、千名志愿者组成的服务网络,特别是针对来沪务工青年而建立的“大家乐俱乐部”,通过大家学、大家看、大家练、大家演等活动板块,创设了凝聚、交流、展示的舞台。

几年来的创建活动,张江镇深切感受到,精神文明创建“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其主体是群众,动力来自群众。只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因此,在工作推进上,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四个必须”:

一是必须恪守创建为民这一宗旨。在深化文明镇创建过程中,把保障实惠、环境实惠、精神实惠作为创建的着力点,每年办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10项实事,花重力破解困扰城市化进程中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使文明创建活动融入群众生活,群众在享受文明创建成果的同时,变创建的“客体”为“主体”,从而为创建工作注入了强劲的动能。

二是必须抓住基层创建这一重点。镇党委、政府持之以恒地开展创建“文明小区”、“文明村”、“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的系列创建活动,创建覆盖率达到100%。在创建主体上,由以村(居)委层面为主向整个社区转变,由以户籍人口为主向镇域全员转变;在创建要求上,由以满足群众文化娱乐需求为主向激发全面发展转变;在创建途径上,由以组织推动为主发展为双向互动再到内在驱动转变,从而增强了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三是必须激发创建活力这一关键。文明创建活动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创建规划上,把创建文明镇与区域发展、生态环境和科技文化等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在创建网络上,形成了党委统揽、政府落实、条线分工、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群众监督的运行机制,提高了创建的计划性、协同性、针对性和成效性。在创建活动上,与创建国际安全社区、国家卫生镇、环境优美乡镇、上海市健康社区等创建活动紧密衔接,每年都有一个创建“兴奋点”,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创建高潮,文明镇创建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提升。

四是必须抓住长效机制这一保障。创建成在坚持,难在坚持,镇党委、政府突出4个方面的机制建设:

1.责任机制。对照文明镇创建的标准要求,逐一分解责任,逐条组织落实,使创建工作层层有人抓、项项有指标、件件有落实。

2.参与机制。通过为市民服务、请市民参与、听市民建议、让市民监督等途径,让群众在参与中受益,在参与中提高。

3.合力机制。按照“社区所需、群众所求、自己所能”原则,坚持借助外力、整合内力、发挥自力三者统一,最大化地整合扩大创建合力。

4.督促机制。建立了由党员代表、人民代表和群众代表组成的市民巡访队伍,让群众参与文明管理、评价创建成果。

宝山区月浦镇:

鼓乡奏响文化之音

融合南北文化推动群众文化建设

坐落在上海北翼的月浦镇东临长江,辖区内有大型部、市属企业如宝钢等单位落户。在47平方公里的面积内,会聚了来自全国各地20多个省市、近30个民族的居民,共14.1万常住人口(其中户籍人口6.8万),涌现出了63支文化团队共2000多名队员。走在月浦的大街上,处处飘来吹拉弹唱的欢歌:气势宏伟的锣鼓声,吴侬软语的沪剧声,嘹亮悦耳的合唱声……各个社区的文化广场上,人们用各自的方式展示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一股浓浓的群众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居民陶冶情操的重要载体。有了文化的氛围,就有了和谐的氛围,也有了发展的氛围。近年来,钢城月浦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加大群众文化建设,由政府搭台,让群众唱戏,通过群众文化的建设全面提高居民素质,营造文明向上的社会氛围,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月浦镇2003年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5年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全国卫生镇”,2009年被评为“全国文明镇”;还连续4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镇”。

月浦锣鼓 串起南北文化精髓

这是夏日的一个夜晚,虽然酷暑难耐,但月浦锣鼓艺术团的几十名队员依旧聚精会神地练习着,节奏强烈的锣鼓声,整齐划一的步伐,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我们大家都喜欢打鼓,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因为锣鼓走到了一起。白天在家里自己练,晚上出来一起练,觉得这样的生活特别充实。”锣鼓队的刘素芬来自山西,打鼓已经10多年,“最早的时候我们锣鼓队只有几个人,现在已经有80多人了,而且不仅有山西人,还有湖北、河南、四川等好多地方的队员,连不少月浦当地人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

始于清朝中期的月浦锣鼓源远流长,流传民间的“八仙对鼓”更是风靡一时。随着宝钢建设、全国各地的冶金单位来到宝山,威风锣鼓、太远锣鼓、闹年锣鼓、浙东锣鼓等许多地区的优秀鼓种和众多的民间鼓手落户月浦。海纳百川的月浦人以博大的胸怀吸纳了这些外来鼓种和鼓手,将月浦传统的锣鼓艺术与之结合,博采南北文化之精髓,赋予月浦锣鼓新的文化内涵。

“刚开始我们也只是觉得好玩,后来月浦镇成立了锣鼓协会,让我们一下子觉得有了娘家了,锣鼓队也从当初自娱自乐的业余队,成为登上世界艺术舞台的表演队。”袁智繁觉得没有月浦镇的支持,他们的锣鼓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当时,月浦锣鼓队的队员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分布在不同的单位,相对比较分散。对于如何把这些人聚集在一起,让月浦锣鼓敲得更响,传得更远这个问题,月浦镇采取由镇财政拨款、聘请专业老师辅导和新老队员传帮带等方式,支持锣鼓文化建设,扶持锣鼓队伍发展。几年来,共培训1000多名鼓乐爱好者,其中有200多人成为了锣鼓队的骨干。

1997年,月浦地区锣鼓协会正式成立,将分散的锣鼓队和鼓手聚集在了一起。每年一次的锣鼓节,锣鼓、劲鼓、摇鼓、腰鼓等各种形式的锣鼓020表演让月浦群众一饱眼福,成为月浦地区的一件文化盛事。月浦锣鼓也逐渐走向成熟,先后参加了“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上海市首届群众锣鼓邀请赛”、“上海市首届农民运动会”等大型表演。2007年6月,月浦锣鼓艺术团走出国门,应邀参加了“欧洲民间艺术节”,让中国的民间艺术登上了世界的舞台,受到世人的瞩目。2010年世博期间,月浦锣鼓更是敲进了世博园,在世博园的前后20多场演出中博得了中外游客的喝彩。

在不断的整合优化中,月浦锣鼓文化得到了发扬光大:2005年,月浦镇建成了全国第一家“百鼓陈列馆”,展出的中外锣鼓近90种。2007年6月,月浦锣鼓被评为“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锣鼓艺术已成为月浦人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女子劲鼓队”、“学生对鼓队”、“幼儿摇鼓队”等特色鲜明的锣鼓队活跃在月浦的大街小巷上,成为月浦群众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

未来,月浦镇设想建设以锣鼓文化为主题的广场和科技文化一条街,建造一座标志月浦锣鼓的城市雕塑,借助“文化村”和“文化小区”建设,实现锣鼓队伍“全覆盖”,开办锣鼓艺术学校培训班,使月浦锣鼓后继有人,同时为锣鼓这个古老的民间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文化培训 凝聚人心共创和谐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也是一种软环境,群众文化的繁荣,可以凝聚人心共创和谐。

走进月浦的许多小区楼道,经常可以看到每层楼里都张贴着居民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有的楼道里放着绿化盆景,这些使每幢楼充满了文化的气息。

60多岁的张老伯刚从虹口动迁到月浦10村时,对这里的一切都不满意,经常跑回原来住的地方。后来,他参加了小区的国画学习班,还时常观看小区里居民自己组织的文艺演出。社区里浓郁的文化氛围慢慢改变了他的看法:“月浦的文化气息很浓,现在,月浦就是我的家了。”如今,他参加了关工委,经常向孩子们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文明新风尚,还加入了月浦公园志愿者队伍,为爱绿护绿、保护月浦的环境出力。

月浦10村里本来有个活动室,退休在家的老年人每天来这里打麻将。丰富的文化活动渐渐把这些老年人从麻将桌上拉了下来,“我本来每天要去打麻将的,现在开始练书法,还可以养神,好啊。”年近七旬的李大爷说好多老人都和他一样参加了书画班,再也不去打麻将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居民参加了文化培训,过去的活动室也被改成了书法国画的教室。

“侬好,阿拉一道来讲上海闲话。”每个周二的上午,月浦8村上海话学习班里总会传出一阵阵不太标准的上海话。虽然说得还有些别扭,但学员们却一点也不马虎,有的不时做着笔记,有的还特地买来了学说上海话的专用学习手册。

这些学员都是早已落户月浦的新上海人,尽管在上海生活了很多年,但许多人对于上海话还是十分生疏。“现在我在上海生活,离不开这个地方,如果能讲上海话就更好了。”刘阿姨是已经退休的冶建单位职工,来上海20多年了,听说小区里有这个班,立即报名参加。在一字一句的学习中,刘阿姨更深地了解了上海的文化,也觉得自己更深地融入了上海,融入了月浦。

从周一到周五,英语班、绘画班……月浦8村每天都有不同的群众文化活动,吸引了小区里不少居民。走进爱心编织社里,妇女们正用她们的爱心一针一线地编织着毛衣。正在织毛衣的王阿姨说:“我本来不会织毛衣,听说这里有人教就来了。”编织社里有人手把手地教,让初学者慢慢能织些简单的花样。“最初只是打算为喜欢编织的妇女们组织022个兴趣班,织好的毛衣送给困难群众,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参加,现在已经有5件毛衣送到了社区居民手中。”居委干部说很多人是被“爱心”吸引来的,这些用于编织的“爱心毛线”是小区周围几家毛线店自愿捐赠而来。

月浦镇的常住人员来自20多个省市,由近30个民族构成,其中藏着不少能人巧匠。为了发挥这些人的文化底蕴,创造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氛围,近年来月浦镇在各个社区中开展了“一居一品”的特色文化创建活动,书画、乐器、鼓艺、沪剧、健身、丝袜花等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把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共同投身月浦的经济社会发展。

农村文化 使农民融入月浦社区

让所有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创建文明镇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全民进一步参与共建的强大动力。月浦镇在文明创建中进一步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力度,让农民感受到了文明创建的显著成果。

“我们虽然是农民,但村里的文化生活也很丰富,这是文明创建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实惠。”许多村民为镇、村这几年在文化建设上的不断投入感到欣慰。

如果你在夜幕降临的时候走进月浦的新农村,可以看到,这里的广场上村民们正翩翩起舞,欢快的旋律、舞动的脚步,让村民们在工作了一天之后尽情地放松自己。这里的农民和城市里的居民一样拥有图书室、健身室、标准化老年活动室,有几个村还先行一步,建起了篮球场。村民们把图书室称之为“农家书屋”,大家业余时间可以上农家书屋看看书,去健身室做做操,老年人则可以到活动室喝喝茶聊聊山海经,年轻的可以到篮球场打打球。2007年年初,月浦镇的沈巷村在村里还建起了村级社区信息苑,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网了,信息苑还专门请来老师为村民上电脑课,一些平时很少和外界接触的老年人通过网络迅速了解到了世界的瞬息变幻。

月浦镇是一个城乡一体的城镇,如何在农村开展群众文化,丰富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针对农民喜欢听沪剧的习惯,2001年,月浦镇成立了沪剧协会。队员们走村入巷,深入月浦的各个农村,他们演出的大多是《星星之火》、《阿必大》等传统的沪剧折子戏,因此很受村民的欢迎。沪剧队还自编自演了《5个媳妇孝敬婆婆》、《唱唱我伲的新月浦》,通过戏曲的形式向观众传授互敬互爱的家庭美德和爱祖国、爱家乡的家乡情,真正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我们年纪大的人就喜欢听沪剧,他们每次来演出我们都很喜欢看的。”一次,朱老太在看完沪剧队演出后,拉着队员的手不让他们走。

近年来,月浦镇不断加快农村群众文化阵地建设,段泾村、聚源桥村、沈家桥村等各个村陆续建起了集学习、娱乐、休闲于一身的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老年活动室陆续建成,农家书屋已率先实现了全覆盖,村村建起了社区学校教学点,丰富的文化生活让农民在不断的理解和欣赏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加强了对月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整个社区洋溢着“月浦是我家”的和谐氛围。

月浦镇的群众文化建设成为了月浦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不仅提高了社区群众文化素质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也增强了社区的亲和力以及居民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营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文氛围,为建设文明幸福月浦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闵行区七宝镇:

巩固成果 乘势而上谱写七宝精神文明建设新篇章

七宝镇位于闵行区的东北部,是闵行区的门户之一。全镇面积19.62平方公里,有9个行政村,53个居委,现有常住人口28万,其中,户籍人口12万。

自2008年创建成全国文明镇以来,七宝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上海市、闵行区文明办和各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紧密结合实际,以迎办世博为契机,围绕“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的主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至2011年,创建成市级文明小区45个,市级文明村4个,创成比例均达50%以上;保持和获得了“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经济百强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书法之乡”、“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上海市‘五好’镇党委”、“上海市民俗文化特色区域”、“上海市学习型社区”等50多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一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完善文明创建的推进机制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文明镇创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充分认识到文明镇是七宝镇一项综合性最强、要求最高的创建工作,是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党的凝聚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有力抓手;是加快经济发展,加强城市管理,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是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城乡面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更是新形势下探索解决“新二元”结构瓶颈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证七宝镇的人口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七宝镇针对城市化进程快、导入人口多、外来流动人员多、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多等特点,进一步强化了所创建的组织领导,完善了“党委统揽全局,政府全力推进,各方齐抓共管,市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机制

实行由镇党委书记任文明委主任,镇长任常务副主任,副书记具体抓落实,文明办、创建办协调推进的领导体制。同时,要求各基层党组织书记亲自抓精神文明建设,并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镇文明委委员,具体负责各自条线的工作,做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合力推进。由于责任到位,精神文明建设能够做到分工明确、确保落实。

(二)强化社会管理机制

成立了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和镇综合管理“大联动”中心,建立了应急联动机制,在闵行区率先实现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城管所、联管大队、拆违办等部门集中办公,形成了管理力量大整合、社会服务大集中、信息采集大平台、矛盾隐患大排查、社会治安大联防、行政执法大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目前,全镇9个村、50个居委均成立了“大联动”工作站,社会管理机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三)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了镇3套班子领导分工下基层督导考核机制,班子成员走进各村、各居住小区,实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走访督察,对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及时进行协调、督办,同时不断完善基层单位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办法,每年以百分制的形式对各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考核。每年大张旗鼓地表彰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不仅授予荣誉称号,而且给予物质奖励。

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加强,使七宝的精神文明建设走上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科学化、规范化轨道,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把握发展主线,坚持惠民利民,进一步提升地区综合实力

在巩固全国文明镇创建成果过程中,七宝镇党委、政府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始终围绕建设“经济强镇、文化大镇、教育重镇”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快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发展社会事业,地区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一)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经济总量不断增大,2010年全镇完成地区增加值60.6亿元,财政收入23.5亿元,群众收益9.5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2%左右。产业结构保持稳定,第二产业质量持续优化,第三产业稳中有升,集体经济自有产业物业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占全镇增加值比重达到50%。

(二)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加快

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3年来,完成老街徐家弄地块等14个地块的改造,新建拓建道路5.58公里,完成5条道路改造整治。对26个共112.75万平方米旧小区实施平改坡综合改造,对53个共212.9万平方米旧小区实施二次供水改造。开通、调整、延伸了14条公交线路。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调整、新绿化面积15.82万平方米,污水收集外排率达90%以上。

(三)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教育重镇建设成果显著,依托七宝中学教育集团,整合优势教育资源,带动学校软硬件设施提升,完成了七宝中心幼儿园、明强小学、七宝实验中学等一批基础教育设施的改建扩建。文化大镇建设稳步推进,建成新的镇文化活动中心,立足七宝千年文化的文化公园建设项目正式启动。七宝皮影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获“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称号。

(四)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推进

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成绩,全镇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每年对符合条件的退休、退养老人发放精神文明和谐奖。率先实行合作医疗实时结报制度,简化了手续,减轻了居民垫付药费的压力。组织开展了“万人就业”、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等一系列就业促进活动,着力解决动迁居民的就业问题,实现年均新增岗位3000多个。深入开展国家健康试点镇建设工作,建成“健康自检室”,建立“健康生活指导中心”,开展社区重大疾病健康筛查。

三 抓住世博机遇,深化创建内涵,促进文明镇创建上新水平

利用重大活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是七宝镇多年来坚持的一条成功经验。迎办世博,是一个极为难得的重大机遇,对此,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不断深化文明镇创建内涵,丰富和充实创建内容,把文明镇创建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以志愿服务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在两年多迎办世博期间,七宝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平安世博、清洁城市、交通文明、市民巡访、窗口服务、社区服务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世博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志愿者和城市文明志愿者,他们每天坚守在全镇各主要交通路口、公交站点、商业网点、旅游区域,开展志愿服务,践行文明礼仪,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老街钟楼广场开展的“文明行动365”志愿活动,成为七宝镇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品牌,得到闵行区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如今,志愿精神已深入人心,七宝镇将努力探索后世博志愿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志愿服务,传播文明,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二)以文化活动提高群众文明素养

群众文化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七宝镇从实际出发,结合全镇500多支文体团队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提升了广大市民群众的文明素养。如“金秋闵行”社区文化节系列活动、“周周演”文艺巡演、“蒲溪书画社”和“培池书画室”的书画展等,这些以群众文化为抓手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七宝镇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上海市群众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七宝合唱团获“上海市十佳优秀社区合唱团”称号,原创的男女声四重唱《古镇音画》获“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柔力球队参加上海市第十四届运动会大众组比赛获团体第一。

(三)以道德建设助推和谐社会建设

开展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方面,面对人口结构变化大的特点,镇党委、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发挥社区学校等宣传教育阵地作用,先后开展了“公民道德教育”、“践行八荣八耻”、“创评改”、“万名市民学礼仪”、“理论学习示范户”等活动,有效推进了全镇思想道德建设。镇党委、政府还关心、关爱外来劳动者,调动他们融入七宝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涌现了上海市优秀农民工郑启芳,心系员工、创先争优作表率的非公企业主党支部书记何世奎,全家献血总量达3000余毫升的侨眷刘郑梅家庭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七宝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七宝镇将更加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再创新,进一步弘扬世博精神,创新社会管理,为巩固和提升全国文明镇创建成果作出新的贡献!

嘉定区安亭镇:

千年古镇汽车城文明创建新跨越

安亭是上海的西大门,西接江苏省,处于嘉定、昆山、青浦三地的交界,是上海国际汽车城所在地。全镇面积89.2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5万,下辖44个行政村、20个社区居委。

近年来,在上海市、嘉定区文明办的精心指导下,安亭镇以发展汽车产业作为经济支撑,全力推进文明村镇建设,形成了“党政领导重视、各方共同配合、工作制度规范、四个文明一起抓”的良好格局。安亭的经济综合实力始终排在市郊前列,人均GDP达3万美元,先后创建成“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国家文明小城镇建设示范点”,并于2008年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镇”。在巩固全国文明镇的新一轮创建过程中,安亭镇紧扣中心任务,借世博之势,聚全镇之力,认真对照创建标准,夯实基础性创建工作,开展创新性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了新的跨越。

一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扎实有效

安亭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镇党政班子和村两委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抓精神文明建设,围绕巩固全国文明镇创建成果,聚焦迎办世博,广泛搭建平台,深入开展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效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一)创设主线,坚持一年一个创建主题

2009“共建年”,围绕“联创共建促发展”主题,全镇掀起村村结对、村居结对、村企结对、村(居)校结对、校企结对等高潮,通过签约结对、以优带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扎实推进文明创建。2010“实践年”,突出“迎办世博”和“新安亭新跨越文明实践”主题,引领市民利用实践基地,参与实践活动,全力营造迎办世博的良好氛围。2011“争创年”,围绕“创先争优促发展”主题,抓好“文明创优五百工程”,进一步巩固“上海市文明镇”和“全国文明镇”创建成果。

(二)打造亮点,精心培育创建特色品牌

通过“双城(安亭国际汽车城、花桥国际商务城)共舞”,加强与昆山花桥的跨省市精神文明共建活动,促进两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镇文明委与各职能部门及各村、社区签订《文明创建目标责任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镇107家文明创建单位结对共建单位达298家。各共建单位围绕“七联”(经济建设联行、思想教育联抓、党建工作联做、精神文明联创、社区建设联搞、示范区域联动、贫困对象联帮),秉持“七靠”(依靠制度结对、依靠情感结对、依靠办实事结对、依靠优势结对、依靠互惠互利结对、依靠抓结合点结对、依靠有效载体结对),有力推动全镇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目前,安亭镇有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小区共41家;区级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小区共97家。

(三)聚焦世博,有力提升整体文明程度

在迎办世博期间,安亭镇立足环境渲染、媒体宣传、教育宣讲3个途径,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氛围。全镇近20万人次接受了世博知识和文明观博培训,同时有18万多人通过了第一轮和第二轮的世博知识及文明观博网上测试。通过深入开展世博先锋行动,不断优化“个十百千万”(一个总队、十支分队、百家单位、千人参与、万人受益)志愿者服务工作模式,在世博宣传、窗口服务、交通文明、清洁城市、平安世博、文明游园、社区志愿、市民巡访等八大类志愿服务项目中共登记志愿者33277人。迎办世博前后780天中,全镇开展具一定规模的主题活动300多场次,在志愿者们的积极参与和示范带动下,安亭市民参与世博、奉献世博的热情大大提高,世博知识和市民礼仪规范深入人心、显见在行。

二 经济发展全市前列,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近年来,安亭镇紧紧抓住国际汽车城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壮大集体经济,夯实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

安亭镇党委、政府牢牢把握安亭作为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历史性机遇,规划建设8平方公里的市级汽车零部件配套工业园区,促成了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形成了国内首家以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主要特色的工业园区。工业园区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上海安亭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纳入国家火炬计划。基于安亭良好的汽车产业基础,国家商务部授牌安亭为上海唯一的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2010年,全镇各项经济指标均位列嘉定区第一。其中增加值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工农业总产值637.2亿元,比上年增长42.9%;财政总收入52.88亿元,比上年增长22.1%;镇级可用财力达12.2亿元。安亭镇党委、政府深知“大河有水小河满”,只有集体富裕了,老百姓才会富裕的道理。因此,他们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坚持走集体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镇、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至2010年底,全镇共有镇、村集体企业171家,资产总额达192.5亿元,镇级资产和村级资产分别占到了嘉定区总量的近二分之一。2010年,集体经济继续稳步增长,完成产值147.5亿元,实现利润1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7%和55.3%。全镇一半以上的村年可支配收入超过500万元,有10个村超千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9782元,比2009年增长29.4%。

(二)加快城市化进程,打造生态宜居的市郊新城

安亭作为上海市“一城九镇”建设率先启动的试点镇,以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为引领,一个时尚的现代化宜居新城已然形成。

一是汽车城功能性项目相继建成。汽车制造、贸易博览、教育研发、体育文化、旅游休闲和新镇住宅等六大功能区建设齐头并进。上海国际赛车场、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机动车检测中心、二手车交易市场、汽车展示贸易街、高尔夫球场、安亭新镇等一批功能性项目先后投入营运。

二是市政基础设施发展迅速。道路交通方面,将镇区所有断头路进行贯通,形成了镇区“二纵四横”的道路网格。加上上海绕城高速、沪宁高速、嘉金高速、312国道、轨道交通11号线、京沪高铁和沪宁城际铁路等,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同时,通过增加公交线路、运能等方式,构建镇域内完善的公交体系,方便市民出行。公用设施方面,034能源、通信、污水处理等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区域内有日供水12万吨的自来水厂1座,220kV变电站1个、110kV变电站4个、35kV变电站3个,500kV华东电网也经过安亭。“西气东输”的天然气分3路向安亭地区供气。绿化建设方面,目前全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绿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以上。

三是重大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安亭市民广场占地104亩,布局合理,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安亭老街改造基本完成,沿街古树文物保护完好,“河—桥—街”的江南水乡文化充分发扬。新源路现代商业街成为时尚消费新天地。墨玉路金融一条街会聚各类银行14家。汽车俱乐部一条街5个主体项目即嘉正国际大厦、世昶生活广场、安亭娱乐城大酒店、新词商务酒店、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中心等已建成投入使用,成为江苏进入上海的第一个亮点。

四是城市管理日臻完善。一方面,从理顺体制、明确职责、加强协调、文明执法着手,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透明化,在市容、交通、治安等各方面保持良好的城市运行秩序。另一方面,全镇上下齐心协力修桥筑路,植树种绿;拆除违章,白化楼道;设置停车场,安装健身器;实行垃圾袋装,定时定点投放;整治大小河道,清理宅前屋后。这些工作使安亭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造就了整洁舒适、优美宜人的生活环境。

三 基层民主健全有效,思想道德风尚良好

安亭镇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

(一)扩大基层民主,保障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镇党代表和镇人大代表依法直接选举产生。在上海市率先开展“党代会常任制”试点,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镇人民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两次,各项职权充分落实,对政府依法行政实施有效监督。深化村务公开和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畅通社情民意的诉求渠道。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全部实行“公推直选”,在各村全面贯彻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安亭镇积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在全镇蔚然成风。

一是创设宣传教育品牌。“安亭镇百姓宣讲团”一讲10年,宣讲近300场,听众近3万人次,被誉为“时事大师”、“流动的宣传车”,获2010年“上海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学习宣讲日制度”拓展了宣教覆盖面;“百姓宣教村村讲”让理论走进群众;“走近大师、走进安亭”系列讲座成为安亭镇特色宣教载体。

二是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项目。打造“社区小公民自主管理委员会”特色,搭建学校、家庭、社区共育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广大未成年人中。2009年,安亭镇获“上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四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安亭镇党委、政府切实关注民生,持续加大对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建立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筑文明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一)科教文卫体等快速发展

近几年,安亭镇的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036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就业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一是教育投入持续增加。2010年财政预算达1.5亿。近几年,先后投入近两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全镇所有中小学及幼儿园,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仅改扩建具有180多年历史的安亭中学,财政投入就超过6000万元,学校软硬件设施属市郊一流。专门设立“教育发展基金”,全镇中小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安亭中学高考上线率连续3年名列嘉定区同类学校第一名。

二是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新建安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布点建设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形成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格局。引入东方肝胆医院,全面提升地区医疗水平。

三是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先后设立“大病救助基金”、“失业救济金”等社会保障措施,财政累计投入近20亿元,使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全镇养老机构达到3家(总计养老床位近1000张,可满足不同养老需求),投资近1亿元的安亭社会福利院拥有床位429张,规模和设施全市一流。

四是就业力度进一步加大。目前,安亭籍劳动力就业率达98.5%,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员就业率达到100%。

五是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以投入1.37亿元建设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基点,整合社区公共运动场、农民健身点、书场、基层文化活动室、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点、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文体活动场所,不断加强阵地建设,服务群众。汽车城艺术团整合全镇各类文化团队,成为群众性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安亭黄渡故事团,依托“故事大王”黄震良名师工作室,成立莱茵幼儿园上海市幼儿故事教育基地,发挥着明星团队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成功举办运动会、汽车文化之旅欢乐周、“回眸三十年”长三角故事大赛、京津沪渝故事大赛等大型活动,组织、参与各类群文演出和比赛,沪书《存心不还》获“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填补了嘉定区在此奖项上的历史空白,使群众文化生活频添魅力。

(二)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安亭镇不断加大民主法制建设力度,开展普法工作,市民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实行“大联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合公安、交警、城管、工商等执法力量,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广泛开展人防、物防、技防,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全力建设平安村镇,形成良好的治安环境和文明和谐的社会秩序。近年来,安亭镇无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案发率始终低于嘉定区平均水平。

金山区枫泾镇:

与文明同行 建特色枫泾

枫泾镇地处沪浙五区(县)十镇(乡)交界处,是上海的西南门户。镇域面积91.6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4万,常住人口约10万。下辖23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两个居民小区管委会。

2008年成功创建成全国文明镇后,镇党委、政府将此作为新的起点,以“抢抓机遇、永不服输、勇往直前、敢争第一”的枫泾精神为引领,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发动群众,参与创建过程,共享创建成果;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城乡文明程度,不断加大创建力度,不断巩固和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成果。在新一轮创建中,枫泾镇着力在4个方面加以深化,即以更严的要求促进创建,将续创全国文明镇作为捍卫枫泾荣誉的政治任务来抓;以更高的标准深化创建,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城镇化的标准推动城乡接合部、农村区域文明程度的提升;以更大的投入推进创建,每年投入1.5亿多元用于民生和文明创建,3年共投入4.9亿元;以更新的机制推动创建,将“三访四步工作法”引入创建工作,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建工作实效。

3年来,镇在巩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以及“全国文明镇”4项国家级荣誉的同时,又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新沪上八景”、“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上海市‘五好’镇党委”等多项荣誉。

一 坚持项目化,加快推进枫泾特色镇建设,在转型发展中夯实创建基础

枫泾镇以枫泾特色镇建设为契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11年上半年已实现税收11.81亿,预计2011年全年税收超过20亿,比2008年翻一番。全镇主要经济指标和综合经济实力连续9年保持金山区第一。

(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项目为引领,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黄酒及特色食品三大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园区内高新技术产业25户。加紧编制国际商务区控制性详规,全面启动道路建设和前期开发准备,加大总部企业项目引进力度。目前,已引进4家总部企业。

(二)以推进迎世博20项配套工程为契机,不断提升古镇旅游发展能级

全面完成古镇亮灯、核心景区穿衣戴帽等迎世博20项配套工程,完善古镇旅游配套设施,枫泾“二日游”格局初步形成。传统活动“水乡婚典”、“谜王争霸赛”等受到游客青睐。2010年,游客人数首破百万。枫泾也荣获“新农村十佳魅力乡镇”称号。

(三)以推进万亩经济果林建设工程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种植黄桃5100亩,建立百亩水稻丰产方22块,面积为4056亩,千040亩丰产方两块,面积3642亩。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不断优化,涌现出了一批专业合作社,类型涵盖粮食生产、果蔬生产和养殖业等方面。“枫蜜”牌西甜瓜、“林木村杰”牌苦瓜茶和“景冠”牌蜜梨等农产品商标先后注册。

二 坚持大格局,合力打造宜居特色品牌,在优化管理中提升创建水平

枫泾镇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将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镇列入党委、政府年度重大工作事项,制定并下发了《枫泾镇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镇任务分解表》。

(一)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创建

在新一轮创建中,充实调整镇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组成人员,建立基层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两级组织网络。全镇精神文明大会和镇文明委员会制度,文明创建季度例会制度,督察机制3项制度。3年来,共答复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3件。10名市民巡访队成员以及293名基层巡访组组员,每天开展巡访工作,提出意见建议472条,整改465件,整改率超98.5%。

(二)改善市容市貌,打造宜居环境

第一是镇、村环境不断改善。落实城市网格化管理,镇、村环境状况持续改善。2010年全镇23个村都被评为“上海市整洁村”和“上海市健康村”,枫泾也成功创建成“上海市市容环境责任区管理达标镇”。第二是基础性功能性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吴越广场和游客服务中心,拆除危旧房建筑面积5700多平方米,完成立面改造两万多平方米,铺设管线入地528米;在宜居城镇建设方面,加快新镇区建设步伐,顺利开工建设华丰格兰郡、武汉中冶等房产项目,完成枫塘路、枫美路等景观道路建设。

(三)统筹城乡发展,完善社会保障

大格局的创建模式还体现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枫泾镇在巩固城镇作为金山区文明创建成果的同时,更加重视农村地区文明建设,先后对6个村进行改造。为方便村民生产生活,枫泾镇将“三室一点”的标准上升为“三室三点”,2010年又实现村级篮球场全覆盖。全力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建立老年农民的养老补贴金合理增长机制,2011年,将制度前老人每人每月的补贴标准提高了1倍;每年投入600万,扶持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合作医疗应保尽保率达100%。

三 坚持广覆盖,大力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在宣传教育中激发创建活力

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文明镇创建活动,充分激发群众的创建积极性。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学习型家庭建设,全面开展道德建设示范户、学习型家庭等评选活动。

(一)覆盖全镇市民,开展新三年文明市民教育

扎实推进第二轮文明市民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立32所市民学校分校。3年来,共举办形势任务教育128场,法律法规教育720场,文明观博礼仪教育82场,文化艺术教育516场,实用知识及科普教育68场,防灾减灾培训162场,参加培训教育的有19万人次。成立“芙蓉艺术042团”和“开心365”文体队伍,通过讲故事、说唱、小品等文艺形式开展下乡教育。组织广大市民参与“三五”集中行动、党员“回娘家”活动、市民导游等文明实践活动193次。

(二)关爱外来群体,建好“新枫泾人”素质服务站

枫泾有4万来枫务工人员,为更好地服务“新枫泾人”,镇创办了“新枫泾人”素质服务站,连续多年举办“新枫泾人”运动会、声乐比赛、文艺巡演,开展“三送”服务等,镇总工会还充当“月老”,促成一批“新枫泾人”喜结良缘,并为他们举办集体婚礼,真正让“新枫泾人”融入枫泾、扎根枫泾。同时,服务站还配送各种岗位技能培训,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2009年,“新枫泾人”素质服务站荣获上海职工素质工程“十佳”品牌。

(三)重视未成年人,坚持“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枫泾中学的“美教”和“科教”、枫泾小学的“四民”教育、兴塔中学的“防震减灾”和“诗教”各具特色。组建“智慧阳光俱乐部”、开展“青风进社区”等青少年社区实践活动。

(四)培育志愿者,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

5300多名志愿者实行网上实名注册,注册率超过适龄人口的10%。同时涌现出一大批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如上海世博会杰出志愿者唐秀芳,上海市劳动模范郁林兴,以及蒋士军、沈思两位骨髓捐献志愿者等。在全镇的共同努力下,2009~2010年,枫泾镇创建成市级文明单位7个、文明小区9个、文明村14个。

四 坚持网格式,深化实践“三访四步工作法”,在和谐稳定中共享创建成果

近年来,枫泾镇坚持开展以领导干部联系走访、党员干部上门家访、基层党员就地察访为主要形式,以“收集意见→分析梳理→研究解决→信息反馈”4个步骤为主要内容的“三访四步工作法”,在解决群众“三最”利益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为此,《解放日报》在头版头条作了报道,中宣部《新闻阅评》也刊发了评论。

(一)解决民生问题

通过“三访四步工作法”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有效解决了就学难、出行难、看病难等一批民生问题。2011年,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正式启用,这标志着枫泾镇“一园二通三中心”工程全面完工。3年来,共建户户通白色水泥路254公里;开通6条镇域公交和1条社区巴士,实现了村村通公交。

(二)促进社会稳定

通过“三访四步工作法”,镇、村干部深入矛盾热点村居和家庭,及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有力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从2005年实践“三访四步工作法”以来,信访案件从605批次,下降为2010年的61批次。枫泾镇连续三年创建成“上海市平安社区”。

枫泾镇创建全国文明镇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枫泾特色镇建设步伐加快,不断提升文明创建水平,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枫泾镇将进一步弘扬枫泾精神,以精神文明创建促进枫泾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精神文明创建助推枫泾特色镇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青浦区赵巷镇:

传承崧泽文化 引领现代文明彰显赵巷魅力

青浦区赵巷镇位于上海西郊,水陆交通十分便捷,陆路有“九横三纵”,水路纵横交错,是连接江浙两省的水上枢纽。全镇区域面积27.04平方公里,居住总人口74421人,其中户籍人口22411人,下辖8个村和4个居委会。距今6000年的崧泽古文化就在赵巷镇内。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赵巷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以“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为宗旨,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明镇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1999年起连续6届创建成为“上海市文明镇”;2005年起连续两届创建成为“全国文明镇”;2006年起连续两届创建成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006年起创建成为“上海市平安社区”;2007年起创建成为“上海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镇”;2008~2010年度“上海市‘五好’党委”;2009~2010年度“国家卫生镇”……

一 关注广大群众需求,以发展促和谐,增添文明镇创建新动力

在全国文明镇的创建活动中,赵巷镇坚持从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切实提高工作的实效性,真正让群众得实惠、享成果,进一步增添城镇建设动力,提高广大群众对文明创建活动的参与率和满意度。

(一)加强组织建设,搭建交流平台

赵巷镇依托综治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等阵地,为居民和党员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搭建起群众与政府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和平台。积极推进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组织机关干部及基层单位党员、群众等,携同医疗、物业等专业人员上门走访,掌握民情民意,实现了与群众“手拉手、心连心、面对面”的工作格局。同时针对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文明和谐·创新发展新赵巷”大讨论和专题调研,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关注社会民生,满足实际需求

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抓手,切实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培训工作,2009年至2011年上半年,全镇新增就业3526人次,超额完成新增就业岗位工作目标。同时,扎实做好“双困人员”托底安置就业工作,以“全安置”的方式解决复退军人的就业问题。在全镇范围内推行自行养老工作,使每位赵巷籍的退休老人都能享受镇保待遇。认真做好农村养老保险人员扩覆工作,超额完成来沪务工人员参保指标,启动职工“城保”过渡工作。建立全社会救助帮困机制,广泛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捐款活动,成功筹集了“爱心帮困资金”2178万元,主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各类“急、难、愁”问题。

(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生活质量“十一五”期间,全镇累计用于基础设施投入达到3.54亿元,各类046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赵巷镇采取统一布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原则,分步骤、高效率地推进“一城、二园、三村、四景”的总体规划建设。“村村通”公交顺利完成,敬老院改扩建工作顺利推进,新派出所和消防站建设按时完成启用。2011年,还将建设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善居民的就医环境。集中小学、幼儿园、成人学校于一身的教育园区已形成具有赵巷特色的教育品牌,2011年中考成绩列青浦区第三名。

(四)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综合实力

赵巷镇经济实力在青浦区名列前茅,产业结构比重自2006年起在青浦区率先调整为“三、二、一”,至2010年底为72∶27.5∶0.5,农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4286元。赵巷农业正在向品牌农业、观光农业过渡,“巷玉香枇杷”等特产成为2010年世博特供农产品。赵巷新城经济区是青浦区实力最强的独立经济区,累计实有户数4277户,区内的上海新城发展有限公司2010年荣获“上海市著名商标”和“上海名牌”两项称号。中海、绿地、古北、金地、龙湖等大型房产纷纷落户赵巷国际别墅区。赵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拥有奥特莱斯品牌直销广场、吉盛伟邦国际家具村、珠江创展等大型商业板块,引领了“选品牌到赵巷”的购物时尚。

二 塑造浓厚人文底蕴,以文化促凝聚,激发文明镇创建新活力

近年来,赵巷镇党委、政府立足全镇,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以活动积聚人气,以文化凝结智慧,在创建全国文明镇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城镇建设活力,不断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镇文明程度,积极营造健康向上、文明礼仪的社会新风尚。

(一)传承崧泽文化,提升文化品位

充分发挥崧泽文化的资源优势,打造“上海第一人”、“上海第一房”品牌,深化崧泽文化在文明创建过程中的影响。以教育园区内崧泽文化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崧泽文化校本教材,在青少年中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教育;通过崧泽艺术联谊会、崧泽文化苑等平台,在居民中开展弘扬崧泽文化主题教育。举办了“在崧泽文化的发源地——书画创作活动”、“上海作家赵巷笔会”、“《新民晚报》‘十日谈’作家采风”等“名家看赵巷”系列文化活动,出版了《崧泽瑰宝》、《源之魅》、《在崧泽文化的发源地》、《赵巷田歌》等作品集,展示了赵巷的人文风采。

(二)强化阵地建设,活跃群众文化

上海市实事工程之一的赵巷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立了全国乡镇级首家数字高清影院、上海市市郊首家全免费的社区文化书场、特级图书馆,开设了“棋友之家”等活动点。按照“天天有活动,周周有讲座,月月有主题,季季有高潮,年年有亮点”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月月演”、“三下乡”、“百姓戏台”等活动,培育文化团队和群众文艺骨干,创作沪剧《银杏村》、新田歌《问花名》等精品,荣获全国、上海市的多个奖项。连续6年举办“新赵巷人才艺大赛”、“世界环境日”活动等,受到了社区居民,包括来沪新赵巷人的欢迎,社区文化活跃繁荣。

(三)推介示范典型,发挥引领作用镇党委、政府十分注重先进典型宣传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的重要048作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群众中的道德感召力和示范引领作用。2002年起免费为每家每户书写装裱“家训”,近年来更是开展了“五个十佳”、“和谐之星”、“学习型家庭”等评选活动,把“家训上墙”不断推向深入。通过“百名先进”、“公益先锋”、“世博风尚之星”、“十佳青年先锋”等活动,挖掘平凡岗位上建功立业的感人事迹,营造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

(四)开展志愿活动,倡导奉献精神

设立镇志愿者总队,在12个村和5个重点部门建立志愿者服务站,不断健全组织网络,拓展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的积极作用。通过世博城市志愿者服务站、学雷锋为民服务、清洁家园、文明伴我行、居家医疗、“爱心撒满赵巷”等活动,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平安志愿者、市民寻访团、“巾帼文明队”等各类志愿者服务队活跃在全镇的各条战线上,为全国文明镇的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赵巷镇共有12大类5896名注册志愿者和近两万名社区志愿者。

三 深化创建系列活动,以创建促提升,凸显文明镇创建新魅力

全国文明镇创建活动是检验工作成果、促进工作发展、提升工作水平的有效方法。赵巷镇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参与创建活动,以创建促提升,以创建促发展,努力打造全国文明镇创建活动品牌,促使各项工作有影响、有深度、有成效地开展。

(一)深化文明创建,塑造文明形象

为迎接全国文明镇的复审工作,赵巷镇调整了创建领导小组,由原先的镇长担任第一责任人调整为由党委书记直接挂帅。同时结合全镇各项创建和试点工作,联合召开工作动员会和推进会,实现了全国文明镇创建工作的条块结合,并形成了灵活多样的舆论机制、网络健全的组织机制、同创共建的协调机制、规范科学的管理机制、扎实有效的监督机制、多方筹措的投入机制共六大机制。

(二)夯实党建基础,建设五好党委

始终坚持以“三级联创”活动为抓手,通过优化能力强班子、学习教育带队伍、形成机制促工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深化完善党员代表议事会制度、周四信访接待日制度、党风廉政责任制等,进一步推进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建党90周年,举办了“红歌大家唱”、“党员一日捐”、党史知识竞赛等“九个一”系列活动,出版了《党旗·心声》、《崧泽清韵》等书籍。注重对后备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大学生村官团支部成为青浦区首家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与东华大学环境学院结对服务社区,吸引了清华大学“思源计划”优秀大学生学习实践。

(三)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平安建设

2010年4月,赵巷镇综治工作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心开设了信访、司法、综治、人口、民生服务等6个对外服务窗口,形成了“工作联勤、治安联防、问题联治、矛盾联调、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全面构建了“党政领导、中心牵头、部门协调、村居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一站式”的问题处理方式,有效防止了矛盾纠纷的激化。至2011年5月底,中心受理来信来访办结率100%,未出现闹访、缠访等情况,2011年1月至5月,全镇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46.5%。上海市市委书记俞正声、中央综治委副主任陈冀平等领导视察中心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加强环境管理,巩固创卫成果

以巩固国家卫生镇创建成果为抓手,积极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针对集镇、城郊接合部、A9高速公路、318国道、嘉松公路、赵重公路等重点区域,全面开展环境整治。按照“面清、岸洁、畅流”的要求,加强四级河道管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2011年赵巷镇积极开展上海市健康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均等服务、科学育儿”等试点工作,让社区居民更加安居乐业。

全国文明镇创建是一项持久而系统的社会工程。赵巷镇将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文明镇创建管理规定,坚持以人为本,在改进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把赵巷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文明城镇、经济强镇、文化大镇、购物名镇、居住佳镇,为赵巷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奉贤区南桥镇:

开展全民教育 打造南桥精神提升创建内涵

南桥镇是奉贤区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区委、区政府所在地,镇域面积114.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万,辖17个行政村、1个社区办事处、1个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两个街道办事处、43个居委会,被列入上海市2010年国际大都市中心辅城总体规划的南上海滨海新城。

近年来,南桥镇以“跳出奉贤看南桥,立足长三角谋发展”为工作理念,不怕艰难、昂扬向上,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创先争优,不断提高经济实力,持续改善民生,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显著提升综合实力,并以全民教育为抓手,打造南桥精神,提升市民素质,打造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镇”(上海市首家)、“全国文明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群众文化先进社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上海市‘五好’镇党委”等称号,2010年还获得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称号。

一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为全国文明镇创建提供有力保障

(一)领导再加强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创建全国文明镇作为重点工作,摆上议052事日程。先后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创建办公室,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领导机制。

(二)责任再明确

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将相关任务指标细化分解,任务到点,责任到人。明确各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增强创建的有效性,切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三)氛围再营造

充分运用奉贤网的“家在奉贤南桥镇”板块、QQ群、“点击南桥”、《南桥》报、手机报等新兴媒体宣传文明创建工作。同时,在镇区主要道路设计安装隔离栏道板、在显要位置增设文明镇创建公益广告牌,在农村、居民区等地方悬挂宣传横幅和标语,利用宣传画廊、楼道小黑板宣传创建动态等方式,提高市民的知晓率和参与积极性,着力营造南桥镇创建全国文明镇的宣传氛围。

二 围绕中心,突出民生,为全国文明镇创建奠定坚实基础

(一)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发展经济惠百姓

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南桥镇重点推进“优二进三”战略,调整提升第二产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2009~2010年引进实业型内资项目45个,到位资金20.57亿元;引进外资项目33个,到位资金3817万美元。2010年,实现增加值62亿元,同比增长14.5%;规模企业产值完成192亿元,同比增长16.9%;完成总税收15亿元,同比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3.2亿元,同比增长18.3%。

(二)坚持加强和改善民生,社会事业与保障取得新成绩

围绕全国文明镇创建,南桥镇坚持创建为民,从群众所需出发,丰富镇域文化生活。南桥镇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会所”等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建成9860平方米的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并投入了使用,完成西渡社区、益民村公共运动场建设;全镇17个村建立了农家会所11个,并普遍建立了数字电影、农家书屋、农民技能培训等综合文化设施。组建了24支业余的村级文体团队,开展了“风华南桥新农村”农村文艺团队专场展示,真正把原来的“送文化”改变成“种文化”。坚持以民生为本,充分发挥资源集中优势,推进中小学紧密型办学资源联盟建设,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完成离休干部、80岁以上低保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完成江海敬老院扩建改造和西渡、光明敬老院管理体制改革;在农村推行农村退养老人参与社会管理的办法,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扩大了“大教育”、“大卫生”、“大保障”等平台覆盖面,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三)坚持以民为本,城市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

牢固树立南桥新城建设大局意识,高标准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全面完成各项民生工程。完成西渡、肖塘60万平方米旧区综合改造和5000户居民天然气设施改造;完成S4、G1501高速公路声障屏建设;完成大桥公寓等6个小区污水管网建设和南奉公路等4个路段污水纳管工程;054完成全镇村庄规划编制上报和10个村的居民点详细规划;完成村庄改造208户;完成环卫所迁建并交付使用。

(四)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围绕新农村建设先行区的目标,投入312万元,建设五宅村、关港村两个育秧场,建立水稻丰产方12个,2010年全年粮食播种15383亩,总产8500多吨,获得“上海市水稻高产创建”一等奖;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开展业务培训,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制定并实施《南桥镇农村退养人员参与农村社会管理活动工作意见》,提高村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2010年,农业总产值完成4.0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28元,同比增长11.2%。

三 突出重点,提升素质,为全国文明镇创建打造特色亮点

(一)注重提升,全面开展“市民素质工程”

以迎办世博为契机,着力培养市民文明习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紧密结合世博工作,以传承“贤文化”发起世博期间南桥精神大讨论活动,共征集各方人士南桥精神表述语291条。建立并完善“三个联创”制度,加强村、居委会、学校、企业结对共建。在全镇开展“十路百佳”群英争创活动,在农村开展“星级户”评选活动,通过选树典型引导市民学习榜样。组织开展全镇市区级32家文明单位参与“每天奉献一小时”交通协管活动。定期开展“三五”行动,并将每月最后一个周六党员进社区延伸为“党旗、团旗、队旗齐飘扬”万人整治大行动;把每周四定为爱国卫生劳动日,加快落实责任区“3+2”管理模式和“4+1”督察。在迎世博倒计时5个节点、五一、国庆等时间点上,开展“赠送文明康乃馨,传递礼貌接力棒,共按世博手掌印”活动;迎世博墙体画全民动手大赛,千名市民健康跑活动,世博林种植,世博英语沙龙,职工迎世博等活动。不仅为奉贤区在“迎世博”过程中连续6次取得市郊文明指数测评排序第一的佳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明显地提高了全镇的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

(二)注重参与,全面推开全民教育工作

2010年,制定并实施了《南桥镇全民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八大类教育,在党员干部中开展“4+2”干部系列培训、“优秀党员事迹巡回宣讲”和“微型党课月月讲”活动;在17个行政村中开设368个“宅基课堂”和5个“宅基课堂延伸点”,全年共开展宅基课堂活动2387次。目前,宅基课堂已作为区“一堂两站三卡四会”中的“一堂”推广至全区,得到了周永康、俞正声、韩正、殷一璀等中央领导、市领导的亲临指导。开展“邻里节”、“读书节”系列活动,并设立了21个“睦邻角”试点;在村、园区、社区和规模以上企业中设立了70家“职工学校教学点”,组织职工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20余次,开设专题培训560多场次,教育培训职工45000余人次;在家庭教育中建立了“十个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全年共开展家庭教育巡回专题讲座17场,听众3000多人;来奉人员教育方面,以“黄昏课堂”为载体开展活动420余场次,受教来奉人员达31000余人,推进了宣传工作向基层的延伸。2010年,全镇上下共开展全民教育系列活动3995次。

(三)注重延伸,抓好农村“星级户”评定工作为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村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056南桥镇在“新风户”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性地开展了农村“星级户”评比活动。2010年,全镇参与“星级户”创评的有10428户,其中创五星的2615户,约占总数的25.08%;创四星的2690户,约占总数的25.80%;创三星的2556户,约占总数的24.51%。在上海市文明办的指导和推荐下,南桥镇“星级户”评定工作被中央文明办选作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案例,由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七套)拍摄成专题片在全国进行宣传。

(四)注重统筹,抓好各类志愿者队伍建设

以广大社区志愿者、老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青少年志愿者为主体,以宣传文明礼仪、协助交通管理、劝阻不文明行为、清洁城市家园为内容,在全镇深入开展“文明南桥”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对全镇32000名注册志愿者的服务管理由松散型向规范化转变。2010年,南桥镇志愿者总队被评为上海市、奉贤区优秀志愿者服务队。组建38人的市民巡访团,成立10支啄木鸟队伍,加强了市民巡访活动的制度化建设,每季度对巡访情况进行一次汇总通报。

(五)注重传承,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迎世博和创建文明镇工作,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为青少年自我发展提供平台;组织“文明在举手投足间”和“小手牵大手,奉献一小时”为主题的宣传整治活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工作合力。同时,积极发挥社区“五老”作用,开展了结对共建、结对帮困活动,在社区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2009年,南桥镇被评为“上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奉贤区暑期教育特色工作先进单位”。

到目前为止,南桥镇成功创建了市级文明单位8家,文明村9家,文明小区27家;区级文明单位65家,文明村5家,文明小区46家。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类活动,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得到提升,城市的形态文明、功能文明、素质文明有了很大的改善。

南桥镇在奉贤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文明创建工作的丰硕成果。今后南桥镇将继续把握机遇、团结鼓劲、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突出抓好文明宣传教育、城市环境整治、工作机制创新,着力在巩固成果、提高水平、拓展深化、增强实效上下工夫,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建设和谐、文明、富强的新南桥而努力,奋力实现“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崇明县前卫村:

倾心构筑生态富民园努力打造最喜爱的乡村

前卫村是1969年在一片滩涂中围垦并崛起的村庄,全村总面积近2.5平方公里,252户,总人口522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前卫人用执著降伏了盐碱,用毅力挡住了江潮,更用智慧和勤劳让荒芜之地变成生态富民园。

近3年来,前卫村以巩固和深化全国文明村创建为引领,进一步强化村党总支牵头、村委会实施、村民共同参与推进的创建工作机制,继续作响生态品牌,着力发展农家乐旅游,走出了融农、工、商、旅、教为一体,可持续、循环型发展的生态富民道路。先后获得“全球生态环境500佳”提名奖、“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低碳第一示范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上海市‘五好’党组织”等多项荣誉,最近又以第三名的成绩被评为上海市“我喜爱的乡村”。

一 发展生态农旅,打造低碳村

创建全国文明村,生态环境是重点。对乡村环境情有独钟的前卫人,因石油农业时代带来的生产发展和环境污染而深感彷徨。彷徨中,前卫人选择了责任——实施治理,并坚持走可持续生态农业循环发展之路,精心打造了一个中国低碳第一村。

(一)加强规划治理,建生态社区

在上级组织的重视和支持下,前卫村聘请环境保护和治理专家编制并实施了生态农业发展和农业环境治理总体规划。游客参观用的车辆,路灯及景观灯基本都靠太阳能或者风能发电;居民煮饭烧菜由村里集中供应沼气;道路两旁每隔30米就有一座简洁大方的风光互补路灯;村中心建成了500米减轻噪声的景观生态道路;建成能“自给自足”的节能节水厕所。经过10余年孜孜探索和精心治理,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和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在前卫村已广泛普及,前卫村因此获得了“亚太(国际)低碳环境奖”,被授予“中国低碳第一示范村”称号。

(二)发展循环农业,建生态基地

为走一条适应发展的生态农业之路,前卫村建设了300亩生态循环链基地、1200亩现代循环型生态农业展示基地以及100亩香草基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融合相关的生态农业模式,形成了“种、养、沼”,“产、学、研”为一体的循环生态产业链。在村开展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旅游项目中,让游客学生态知识、品生态果实、享生态生活、树生态理念,已经成为农家游的主要项目和重要内容。

二 实施惠民工程,打造富民村

在创建全国文明村的过程中,前卫村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全心全意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始终把惠民富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做到了“双管齐下”。

(一)以强化服务促发展

为使“农家乐”旅游项目更具特色与吸引力,村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前卫村在硬件上通过招商引资、合作经营、增加旅游景点的设置等方法,陆续推出了瀛农古风园、动物乐园、休闲垂钓、世界木石化馆、中国奇石馆和中国根雕艺术馆等10多个景点。在软件上采取“农家乐”旅游服务星级制的评定,进一步完善管理、优化服务;同时组织专门人员帮助128家农户办理旅游营业执证,使“农家乐”旅游更趋规范。为不断提升农家乐的服务品质,村里把获得的集体旅游收入全部安排到环境整治、建设公共停车场、农产品交易市场、旅游集散中心、旅客接待中心等旅游公共设施建设上,为农户提供更好的旅游公共服务。目前,全村能同时接待3000人住宿、5000人用餐。2010年,全村共接待游客62.8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511万元。

(二)以拓展就业惠民生

为让更多的村民在景区就业,2010年以来,前卫村在打造AAAA级旅游景区进程中,通过培训使90名村民在旅游行业获得了就业岗位。对于年龄偏大或文化偏低的村民,村里通过建立环境保洁队、庭院绿化队、物业管理队、联防值巡队和文明治丧队,既维护了村域环境卫生,又解决了群众就业,就连五六十岁的村民也被安置在景区的河道和道路保洁岗位上。为适应景区升级、岗位需求,村里还对旅游行业岗位上的村民进行了专业化、规范化培训,使这些村民在工作岗位上的精神面貌和接待服务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目前,全村90%的劳动力都在旅游业得到就业安置,旅游业已成为前卫村主要产业和经济来源,2010年,全村实现农民人均收入1.8万元。

三 夯实群众基础,打造民主村

(一)建章立制顺民意

前卫村把健全规章制度、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党总支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组织修订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强化了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健全了村党总支、村委会议事决策制度。特别是在上级党组织指导下,建立并实施了“村级办事承诺制”,进一步确保了前卫村民对重大项目决策、重要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保护和调动了村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了村民的事让村民做主。

(二)创先争优聚人心

在深入创先争优活动中,前卫村开展了“亮出党员身份、永葆先进本色”的“党员家庭挂牌”活动,全村42名党员家庭全部挂牌亮身份,其中还有12户党员家庭挂上了“党员示范接待户”的牌子。“党员家庭”、“党员示范接待户”成为党员与群众的连心牌,广大党员自觉成为诚信经营的示范户、为民办事的服务员、建设平安的协管员。村党总支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的宗旨,健全落实各项维护群众利益的工作机制和具体措施,积极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

(三)志愿服务暖民心

在前卫村的旅游发展、生态建设中,很多重要篇章都是由青年志愿者谱写的。志愿者们发扬世博志愿精神,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在服务一线,无论是在旅游旺季时节还是在做文明指数测评的时候,那些文明礼仪宣传员、旅游引导员、村民辅导员、秩序维护员、游览讲解员、社区062保安员等总是活跃在前卫村的大小活动中、景点的角角落落里。他们用微笑服务吸引老朋友、结识新朋友,成为旅游业的一张温馨名片,也是前卫村作为“全国文明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四 心系村民百姓,打造幸福村

(一)全面完善公共设施

几年来,村里用于村民生活配套设施的资金达2500多万元,新建了15公里白色路面;新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实现了“不夜村”的传说;投资65万实施改水工程,保障村民和旅游的用水安全;投资建造了白玉九曲桥、白玉景观桥,既改善了村容村貌,又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村里统一出资为每户村民安装了有线电视,接入了ADSL宽带;建造了7000平方米的健身苑和绿地运动场,开设了村民活动中心,配置了电脑室、棋牌室、健身房、桌球、乒乓球室、图书室、歌舞厅等娱乐设施,让村民闲时有乐。为关心帮助老年村民安享晚年生活,村里还新建了生态老年公寓,配备了专职服务员,让老年村民颐养晚年。

(二)着力丰富文化活动

近两年来,前卫村投入10万元资金,组建了中老年健身队、腰鼓队、铜管乐队、击鼓队、社戏演出队、青年篮球队、足球队和文明治丧服务队,不断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唱响文化“四季歌”,做到春有“迎春乒乓赛”、夏有“村民操作比武赛”、秋有“金秋文化旅游节”、冬有“健身接力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我们的节日”民俗活动,成功举办了“新农家 新生活”崇明乡村元宵节系列活动、“情系端午 文明家庭‘粽’动员”粽艺比赛、“百姓戏台走进前卫村”活动等,这些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前卫人的淳朴和善良。

(三)不断提升村民素质

前卫村经常利用村民大会、黑板报、宣传标语、图片展等形式,向村民进行文明礼仪宣传,提高村民的文明意识和文明素养。结合旅游业实际,举办消防治安、食品卫生等方面的培训班,使“农家乐”经营户全面了解游客入住登记的顺序,处置消防应急情况的方法,按照上级的规定严格做好消毒、储藏等工作的方式。村两委还印发了创建“平安家庭”、“文明村创建”、“垃圾分类”、“破除陋习 崇尚文明”等倡议书,号召村民“人人关心稳定,家家争创文明,户户都保平安”。

(四)完善积极关爱机制

“群众事无小事”,“我们在群众眼中,群众在我们的心中”,这是前卫村党总支一直以来秉承的群众观念,所以他们相继建立了“村民生病探望机制”、“村民婚丧互助机制”、“阳光助学机制”、“春节慰问机制”、“邻里守望机制”等,努力使村党总支成为村民的坚强后盾,让村民安居乐业。近3年来,村两委还多次在全村范围内组织为特困家庭和身患绝症的村民开展献爱心募捐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让村里的特困群体沐浴着党和社会的关爱和阳光。

几年来,前卫村进一步巩固了全国文明村的创建成果,继续做强生态品牌,走出了一条以科学发展为引领,以文明创建为追求,以村民幸福为目标,以持续和谐发展为保障的道路,实现了乡村文明程度和村民文明素养同步推进、同步提高。前卫村将以全国文明村复评为契机,见贤思齐,认真向兄弟乡村学习,使前卫的文明创建水平有新的提升。

同类推荐
  • 中国发展战略新布局

    中国发展战略新布局

    本书以较长历史跨度和全球视野,学术上梳理了近代中国人民浴血奋斗与当今发展战略的联系,从学理上着力阐发了中国道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的内涵和意义,以辩证思维科学解读十八大之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治理现代化、经济提质升级、中国特色政治文明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坚持和平发展、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全面从严治党等,发展战略的新要求、新举措,并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发展阶段、发展战略近期目标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治国理政现代化理论”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仍是初级形式和初级阶段的全面小康、将进入直接为建设初步现代化奋斗阶段等,创新性观点。
  • 卓越城市创新街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卓越城市创新街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当今中国发展下如何走好创新城市建设发展之路?在知识与创新主导的、城市追求卓越发展的新时代,创新街区广泛兴起,成为卓越城市的“城兴人、人兴业”发展新逻辑的关键动力。
  • 创新与发展

    创新与发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和“七一”讲话精神,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促进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福建省社科联于2011年4月至12月组织了以“管理创新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1年(第八届)学术年会活动。本届学术年会围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及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交流和宣传。
  • 为了伟大中国梦:红船杯·迎接党的十八大优秀征文汇编

    为了伟大中国梦:红船杯·迎接党的十八大优秀征文汇编

    本书为是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而面向组织的一次征文比赛,收录了各省市基层党员干部写的如何进行党建创新方面的文章百十余篇,里面涉及各个地区不同岗位的不同基层党员干部的心得体会,对于基层党建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立政德:党员干部从政第一课

    立政德:党员干部从政第一课

    本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探讨了领导干部要常修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慎独、慎初、慎微、慎欲等问题,采用史论结合的形式,在讲述政德重要性的基础上,明确了政德的科学内涵和践行路径,同时中运用古今案例和领导人的故事,极具哲思,有醍醐灌顶之功效,是新时代共产党人为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自身素质的实用精进指南。
热门推荐
  • 旧日余烬

    旧日余烬

    宝石魔法师王寂,来到唐安职业技工学院,不教技术教魔法?加入学院外勤部,五险一金不用愁?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五份意外伤亡险,加一份伤残退休金?想什么呢?活下去在说吧。卷入古神往事,掀开千年迷雾,探寻世界的真相。【本书世界观为架空地球,看起来就是现世,但是却有魔法,很多未解之谜仿佛就有了解释,一些历史上的事就会有新的角度,那会是一个怎样有趣的世界?】【一日稳定两更,心情好了三更,只要人还在就不断更。】【本书中出现的古神与克苏鲁神话中的古神无关。】
  • 恋人未满

    恋人未满

    在简一薇十三岁那年,父亲的死讯传来,她成了烈士之女。为了保护她们母女,部队安排她们寄住到了赵副团长家中,于是她遇见了大她四岁的赵青笺,从此开始了她五年的隐忍痛苦生涯。十八岁的她想要遗忘悲痛与恶梦来到另一座城市开始大学生活,然而当她决定接受班铭的追求时,赵青笺再度出现,令她卷入了另一个“阴谋”之中……
  • 程先生我pick你

    程先生我pick你

    重生前,她说他的手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重生后,他舍弃一切,只为常伴她左右。陪她埋伏于侠谷绿野青葱,陪她清兵反野抓人,陪她熬夜看直播反思赛果,陪她走上梦寐以求的电竞赛场。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程渊的无声陪伴,胜过万语千言。甜酸苦辣五味杂陈,柔肠百转有你即安。1v1甜宠,萌新手残少女杨清vs电竞大神程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静对喧嚣:任剑涛访谈对话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静对喧嚣:任剑涛访谈对话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与报纸杂志编辑记者和同道朋友的访谈对话辑录。全书充满思辨的魅力、激情的光芒和实践的智慧,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政治发展的实际进程富有深刻的启迪。
  • 长路漫漫只为你

    长路漫漫只为你

    踏入陷阱后他却竖起一根手指,张口就是一千万!天地良心,她真的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多年后,他看着她,和她提起那些往事,顾城只说了一句,我这一路,长路漫漫,只是为了你,最后只要是你那就没关系。
  • 异界之逆天玄尊

    异界之逆天玄尊

    异界重生,一位神秘的老者,一套玄奥的功法,造就他逆天的战力。他,携手今生的恋人,将如何面对前世的爱人,将如何找寻前世的好友。他,面对着奇境的修士、妖兽、精怪,幻境的斗者、魔法师、召唤师,将如何走向巅峰,执掌天地。仗剑飞驰,遨游天宇,寻龙探宝踏歌行,纷纷扰扰天地间。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创世记之生肖崛起

    创世记之生肖崛起

    十二生肖一直都是神一般的存在,冥冥中护佑着我们,而今一个激活他们的金手指出现,那就是十二生肖天命珠,它将在凡人中选择融合对象,与之融合,释放神奇的力量,让融合者成为超人般的存在,开启新的修真时代。十二生肖非传说,择天选命金珠合。一时天地风云起,生肖崛起唱战歌。捍卫星球成宿命,血战沙场斩妖魔。
  • 神农架老参劫

    神农架老参劫

    他俩都没想到,后来发生的事情是那样的离奇和始料不及。湖北襄阳城里住着一户姓殷的人家,主人姓殷名洪良,幼年读过几年私塾,少年时因家道破落,随父闯关东,在长白山转悠了几年后,觉得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生活实在太清苦,加上父亲年事渐高,思乡心切,便转回故土。就在父亲像一片枯黄的落叶随风卷去的时候,他开的木材行时来运转,不说日进斗金,却也赚得钱袋子哗哗作响,成了一方小有名气的财神。好景不长,由于经营不善,原本比较火红的生意逐渐萧条起来,如果再不想办法,就是金山、银山也有掏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