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500000013

第13章 乾隆的身世之谜

崇庆皇太后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女。后年十三,事世宗潜邸,号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高宗生。雍正中,封熹妃,进熹贵妃。高宗即位,以世宗遗命,尊为(崇庆)皇太后,居慈宁宫。高宗事太后孝,以天下养,惟亦兢兢守家法,重国体。太后偶言顺天府东有废寺当重修,上从之。四十二年正月庚寅,崩,年八十六。葬泰陵东北,曰泰东陵。初尊太后,上徽号。国有庆,屡加上,曰崇德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皇太后。既葬,上谥。嘉庆中,再加谥,曰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如果没有关于自己、关于儿子、关于丈夫的一桩桩千古之谜,崇庆皇太后也许会像大多数后妃一样被埋没于历史的尘埃中。正因如此,我们关于她的诉说,还是要从乾隆的身世说起。

说乾隆皇帝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家世最离奇,并非言过其实。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则是,乾隆皇帝的家世被人传得十分离奇,而传说主要集中在乾隆的出生地和母亲身上(阎崇年教授在《正说清朝十二帝》一书中对此有较全面的总结和归纳,笔者有所借鉴,但对某些看法有不同意见)。

关于乾隆的出生地,他的父母都没有留下明确的说法,倒是乾隆曾经多次在诗或诗注中,暗示自己出生在雍和宫。

1、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春,乾隆在《新正诣雍和宫礼佛即景志感》诗中,有“到斯每忆我生初”的诗句。

2、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春,乾隆又一次在《新正雍和宫瞻礼》的诗中说:“斋阁东厢胥熟路,忆亲唯念我初生。”在这首诗中,乾隆不仅认定自己生在雍和宫,而且指出了具体的出生地点,就在雍和宫的东厢房。

3、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新春,乾隆再一次到雍和宫礼佛时说:“十二初龄才离此,今瞥眼七旬人。”在这首诗下注云:“康熙六十一年始蒙皇祖养育宫中,雍正年间遂永居宫内。”

从以上几个例子来看,乾隆一贯认为自己就出生在雍和宫。乾隆晚年对自己出生地的流言蜚语可能有所耳闻,他的诗作就是强调自己确实生在雍和宫。但这会不会是欲盖弥彰呢?

不过,乾隆皇帝还在位的时期,就有人对他的出生地发出不同的议论,认为他出生在承德避暑山庄。

1、有个叫管世铭的朝中官员,江苏武进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进士,后入值军机处,做到了军机章京,了解很多宫廷掌故与秘闻。他随乾隆一起去避暑山庄,去木兰秋狝,写下有名的《扈跸秋狝纪事三十四首》,其中第四首涉及到乾隆皇帝的出生地:

庆善祥开华渚虹,降生犹忆旧时宫。

年年讳日行香去,狮子园边感圣衷。

管世铭在这首诗的注中说:“狮子园为皇上降生之地,常于宪庙忌辰临驻。”这便明确地说明:乾隆皇帝出生于狮子园。

2、嘉庆二年(1797年),乾隆到避暑山庄过生日,嘉庆写《万万寿节率王公大臣行庆贺礼恭纪》诗祝寿,在诗的注释中,嘉庆明确地说:“敬惟皇父以辛卯岁,诞生于山庄都福之庭。”嘉庆在这里明白无误地点明皇父乾隆诞生于避暑山庄的都福之庭。

但是,在十几年后,嘉庆却放弃了皇父乾隆出生在避暑山庄的看法。因为清朝每一位皇帝登基以后,都要为先帝纂修《实录》(记载皇帝一生经历、言行和功业)和《圣训》(皇帝的训谕)。嘉庆十年(1805年),嘉庆帝命朝臣编修乾隆《实录》和《圣训》。嘉庆在审阅呈送稿时,发现《实录》和《圣训》都把皇父乾隆的出生地写成了雍和宫。他命编修大臣进行认真核查。这时,文华殿大学士刘凤诰,把乾隆当年写的诗找出来,呈送嘉庆审阅。嘉庆面对皇父御制诗及注,感到问题十分严重。在皇父出生地的问题上,嘉庆怎能违背皇父本人的旨意呢!我们对此也没必要太过认真,毕竟“诗”和“史”是有分别的。于是,嘉庆放弃了皇父出生在避暑山庄狮子园的说法,改为出生在雍和宫的说法。嘉庆命在《实录》和《圣训》里这样记载乾隆皇帝的出生:“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子时,诞上于雍和宫邸。”

可是,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二十五日,嘉庆帝突然在避暑山庄驾崩。在当时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等撰写的嘉庆《遗诏》中说,“皇祖降生避暑山庄”。这是官员的疏忽,还是他们头脑中的某些常识呢?

新继位的道光帝发现这一问题后,立即改写《遗诏》,把原来说乾隆生在避暑山庄,很牵强地说成乾隆的画像挂在避暑山庄。修改后的《遗诏》,原文如下:

“古天子终于狩所,盖有之矣。况且行宫为每岁临幸之地。我祖、考神御在焉,予复何憾!”

道光为把乾隆出生在北京雍和宫的说法作为结论确定下来,不得不把嘉庆当年说乾隆生在山庄的诗及注都改过来!但道光改得不彻底,有一部分没有改的《嘉庆御制诗集》流传下来,从而愈发使天下官员百姓对乾隆出生地疑窦丛生。

乾隆帝到底是出生在北京雍和宫,还是出生在承德避暑山庄?至今学术界没有定论,仍然是一个历史的疑案。

如果是普通平民百姓,他出生在什么地方,对民族、对国家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然而,乾隆皇帝却不同,乾隆的出生地同他的生母是谁密切关联。大家为什么关心乾隆的生母是谁呢?因为乾隆的母亲“出身名门”或“出身微贱”,会直接影响到乾隆及其接班人嘉庆的皇位、事业;如果乾隆的母亲是汉族人,则又关涉到更为复杂的政治问题和民族问题。乾隆的生母,《清史稿》中记载为“四品典仪凌柱女”。

野史记载与民间传说,则有多种说法:

第一种传说,乾隆生母是浙江海宁大学士陈世倌的夫人。此说流行最广。陈世倌在康熙年间入朝为官。传说陈世倌与雍亲王一家常有来往,那一年恰好雍亲王的福晋和陈阁老的夫人,同月同日分别生了孩子。雍亲王就让陈家把孩子抱入王府看看。可送去的是男孩,送回来时竟变成了女孩。陈阁老意识到此事性命攸关,不敢宣扬。那换入宫中的男孩,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关于红花会的电影电视剧中经常会提到这一说法。金庸老先生是浙江海宁人,他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便是围绕乾隆身世之谜而展开的。这本书一出笼,乾隆是陈阁老的儿子的传说,便越传越广,越讲越真,甚至许多武侠爱好者都将这当成信史了。

其实,乾隆出生时,雍正的长子、次子虽已幼年早死,但第三子已经八岁,另一个妃子又即将临产。这时雍正也才三十四岁,正当壮年,他怎么会在这种情况下,偷偷摸摸地用自己的女儿去换陈家的儿子?这从情理上也是说不通的。退一步说,那时雍正并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否登上皇位,又怎么会知道陈家之子是有大福之人呢?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换子之事败露,雍正不仅争皇位将化为泡影,可能连王位都不保。清史前辈孟森先生论及乾隆为海宁陈阁老之子这个传闻时说:“盖高宗尝四幸陈氏之安澜园;而陈氏之宅有堂匾曰爱日堂,为御书,又有一匾曰春晖堂,亦御书,皆以帝王赐题,而用人子事父母语意。此皆帝出乎陈之所本也。当清季世,上自缙绅,下迄妇孺,莫不知海宁陈家子有一为帝之说,而以为清虽满族,满为胡虏,必无此气度福泽,实由汉族暗移其祚,乃有此光昌之运。是说也,尤为汉人所乐道。故众口一词,牢不可破。”这段精辟的论述,虽说的是乾隆出身海宁陈家,这一点不能确信,但文中把历史上传闻之所以产生及广为流传的原因都说得明明白白了。

第二种传说,晚清著名诗人、学者王闿运提出,乾隆的生母虽然是钮祜禄氏,但的确与避暑山庄有关。王闿运在《湘绮楼文集》里提到乾隆之母:始在母家,居承德城中,家贫无奴婢,六七岁时父母遣诣市买浆酒粟面,所至店肆大售,市人敬异焉。十三岁时入京师,值中外姐妹当选入宫。……孝圣容体端颀中选,分皇子邸,得在雍府。后来雍亲王生病,此女日夜服侍。数月雍亲王病愈,她怀孕生下了乾隆。清遗老金梁则认为:清朝选秀女制度是非常严格的,从清宫《钦定宫中现行则例》中,可以看到当时清宫的一些有关规定。清宫的门卫制度更是森严,怎么可能让承德地方一个女子混进皇宫并入选秀女呢?阎崇年教授据此认为王闿运的说法是传说,靠不住。但笔者以为任何制度都有漏洞,要是所有制度都按制度上所说的那么井井有条,我们所有的历史研究都会非常轻松。偶然性虽然让过去、生活更加纷繁,但也正因如此才充满乐趣。所以这种并不荒诞的说法是值得参考的(详情见下文)。

第三种传说,曾做过热河都统幕僚的近代作家、学者冒鹤亭说:乾隆生母是热河汉人宫女李佳氏。作家周黎庵曾写《清乾隆帝的出生》一文,援引冒鹤亭的说法,并添加雍正喝鹿血等情节,增加了故事性:传说雍正还是雍亲王时,一年秋天在热河打猎,射中一只梅花鹿,雍正喝了鹿血。鹿血壮阳,雍正喝后性急,身边又没有王妃,就随便拉上山庄内一位很丑的李姓汉族宫女。次年,康熙父子又到山庄,听说这个李家女子怀上了“龙种”,就要临产。康熙发怒,追问:“种玉者何人?”雍正承认是自己做的事。康熙怕家丑外扬,就派人把她带到草棚。丑女在草棚里生下一个男孩,就是后来的乾隆。乾隆生在草棚的传说流传很广,故事生动,影响也很大。

一般来说,传闻的产生大多有某些事实为据,尽管这些事实可能或虚或实;而传闻若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即得到社会某一部分人的认可,则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问题是有关乾隆家世的传闻并没有随着满清王朝的覆灭、满汉民族间的矛盾消弭而逐渐沉寂,而乾隆生母系避暑山庄宫女李氏之说却后来居上,大有淹没历史真相之势。这里的原因极为复杂,其中固然有现代传播媒介出现以及人们的猎奇心理这些客观和主观的社会条件,但清朝官书有关乾隆生母的记载不尽清楚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史书记载不明本身就证明此事有可疑之处。

同类推荐
  • 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如何在风云变幻的政坛存身?爱情、亲情、仕途,古人如何抉择?少年皇帝,是勇夺皇权还是沦为傀儡?《三千年来谁著史: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带你回到帝国最后的时刻,看古人的官场进退,权利得失!
  • 琊岭

    琊岭

    “立山遥望三百里,三百路是琊岭。英雄过岭魂出窍,小人入岭拾宝锭。”快意恩仇里的陈年旧账,风月里道不清的青青韵事,戈壁深处鲛漓湖的真假传说,三百里琊岭,究竟为何让活人成了传奇?区区三百里,装不下天下大事;区区三百里,也困不住人的一辈子。世间是否真有逆转乾坤的阵势?诸位,少食茶馆的这一杯茶,您敢喝吗?今夜,三百里琊岭依旧风平浪静。
  • 卑鄙的圣人:曹操10

    卑鄙的圣人:曹操10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乱世情长录

    乱世情长录

    在乱世之中的普通农家小子林沐风心中充满正义却又因一件小事为朝廷所不容,面对情亲与爱情,面对人生抉择时的彷徨困惑;他是挺身而出大声呼喊还是随波逐流和光同尘?
  • 改变时局的世界会议

    改变时局的世界会议

    《改变时局的世界会议》是《话说世界》系列丛书的第40卷。全书介绍了关于各会议的内容,其会议包括了“三级会议”、“北美大陆会议”、“第二国际成立大会”等会议。
热门推荐
  • 云涌水漫白驹过

    云涌水漫白驹过

    年年轮回,日夜更替,花有开有谢,雨,风,都会来……短篇古文,大家喜欢记得收藏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寻寻觅觅 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传

    寻寻觅觅 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传

    出身书香门第,年少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名动汴京。二九年华,遇如意郎君,赌书泼茶,研究金石,尽得闺中雅趣。国亡夫丧,为追献金石收藏,跟随宋高宗步履,流离徙转。年近半百,再嫁,却是孽缘一段,不惧身陷囹圄,果断诉离。晚年,迷恋打马,胜多输少,聊以慰藉。她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白落梅用清雅、简洁的文字,述尽其一生悲喜。
  • 时空代言人

    时空代言人

    茫茫宇宙,无限星空,百族林立,诸强争霸。随着对宇宙的探索和发现,宇宙慢慢的对人类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 落轩盛雪

    落轩盛雪

    唐雪出差归来,发现了丈夫的奸情,不忿丈夫家人的无理取闹,愤然离婚。万万没想一张迟来的诊断报告毁了她虽未来的所有美好希冀。唐雪借酒消愁,一时头脑发热把身上仅剩的分手费施舍给了路边的一个流浪汉,自己则打算自生自灭。未曾想到几年后,她当时的一个善举造就了一个传奇人物的诞生。他们再次相遇,又擦出一段怎么样的火花?
  • 超级巨星,我的绯闻男友

    超级巨星,我的绯闻男友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那么问题来了,三个男人凑在一起呢?......安初晴活了二十几年,一直很普通。她谈过三次恋爱。但是某一天,前男友一二三跟商量好了似的一个一个跳了出来,把她的生活弄了个天翻地覆。“我们复合吧。”“跟我结婚,我需要一个妻子。”“......我爱你。”安初晴觉着,自己可能会被四分五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吴兴华译文集(下)

    吴兴华译文集(下)

    吴兴华翻译过许多外国著名诗人的作品,如拜仑诗钞、济慈诗钞、叶之诗钞,还有未发表的但丁的神曲的部分章节等。可能也有西洋诗的影响,他自己的诗不论在意境上、文字上和旧诗、西洋诗存在着深缔的因缘,是一种中国古典和西洋现代之间的有机融合。这本译文收录了《运命》《捡东西》《危急时期的祈祷(选译)》《达·芬奇轶事》《富兰克林散文书简选》《危机》《城市里的一周》等文章。通过本书中的内容,可以从侧面解读吴兴华的深刻蕴涵。
  • 记者的感悟

    记者的感悟

    这么多年,我写了许多杂文、短评、述评、时评,也写了许多业务研究文章、采访体会、记下了自己的工作经历,还为各类培训班写过不少演讲稿。与采写消息通讯等本职业务相比,我对这类东西的重视程度并不低、所花精力并不小、所获的感悟并不少。因此,我一直希望将这些凝聚着我的心血、汗水的文字结集出版。现在,奉献给读者的,是继《记者的天空》之后又一部研究业务的书。
  • 万千繁华不及汝

    万千繁华不及汝

    本以为是南柯一梦,两千年的思念与追寻,终于等到你。【岭云山北莫宸殿下&天界天宫羽公主】“羽儿,既然还能再见到你,我便不会再与你走丢。”“北莫宸!我只才活了一万年,却生生爱了你两千年。今后,你不能负了我!”“傻瓜,你来之前,我的眼里只有自由和飞翔,你来后,我的眼里唯有你。”不经意间,命运再次相连。这一世,他陪她渡了劫。羽公主的二哥撇了嘴:“父帝真是偏心,第一次听说渡劫是培养感情的良药。”【少年帝王李玄则&古怪少女萧念晨】“李玄则,你要娶我?”“他们说朕虽为帝王却显凤象你有龙气正好与朕配一对。”“他们是他们,我要听你想的。”帝王指了指心口,“因为这里住满了你。”三界平定,一切安宁。“这下我们要生生世世在一起啦。”男子刮了刮女子的鼻子,将其拥入怀里……
  • 美味穿越:皇上,本宫要辞职

    美味穿越:皇上,本宫要辞职

    身患重病的芯儿,在母亲的悲痛中离开了这个年代,殊不知在另外的一个朝代中另外的一格芯儿也是为在旦夕,但秦观的是一个的去离可以换来一个的重生,将于王府之中,选秀是被皇上看中选进宫中,尔虞我诈的后宫哪里是他的生存之地,又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皇后之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