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100000020

第20章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形成“四化”(2)

2006年,四川提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奋力推进四川发展新跨越”,并将这一年定为四川“工业年”。《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作为省委2006年5号文件正式下发。《决定》指出,工业强省是推进四川发展新跨越的重大战略,要强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把四川省建成具有国际国内重要影响的特色资源开发基地和中西部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强省。2月6日,四川省召开全省工业工作会议,提出要全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确保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和利润增长“双十五”,力争“双二十”。3月,高规格的全省工业强省工作会召开,提出把发展工业作为一个带战略性、全局性的举措,把做大做强工业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7月,四川省工业强省报告会召开,系统阐释四川工业发展态势、工业强省战略决策思考及路径选择,对省级部门推进工业强省战略实施提出了要求。

工业强省战略逐渐向纵深推进。2008年,四川确定“一主、三化、三加强”的跨越发展思路,即坚持以工业强省为主导,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强开放合作、加强科技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9月17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印发《四川省工业“7+3”产业发展规划(2008~2020年)》和《四川省工业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2009~2011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7+3”产业要力争实现工业增加值238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0%以上,支撑四川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四川已经在抢占西部经济高地的战略中,制定出了清晰的产业路径。

2010年召开的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在谋划四川“十二五”发展时明确提出,要着力推动产业强势发展,支撑四川省向经济强省迈进,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选择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园区发展产业集群。2012年5月召开的省第十次党代会则进一步提出,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把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

2013年四川省召开全省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准确把握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四川省经济运行态势,首抓投入,狠抓工业,推动全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城乡居民持续增收。与全国对比,一季度,四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GDP增速比全国高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国高2.3个百分点,工业增速比西部高1.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经济大省中分别比浙江、江苏、湖北、河南高3.7、0.4、1.0和0.7个百分点,居第2位。

四川省城镇化的十年

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由此,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

2003年,四川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实施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并制定了加快推进城镇化的10项政策措施。

2007年12月,四川省委九届四次全会首次明确提出,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要把工业化和城镇化统筹起来,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共同促进。

发展有目共睹。自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四川城镇化水平提高13.49个百分点,其中“十一五”期间提高了7.18个百分点。截至2010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3231.2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但同时也要看到,纵向的速度不能掩盖横向的差距。截至2010年底,全省40.3%的城镇化水平,仍然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5位,处于中下游水平。

2011年12月3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川办发〔2011〕94号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8%左右,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在四川,目前已建立了以成都为代表的一个特大城市,以绵阳、南充、攀枝花为代表的8个大城市,以及23个小城市和1821个镇组成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了成都平原、川南、攀西和川东北四大城市群的雏形。

当前,四川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发展时期,面临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规划建设成渝经济区等重大机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很多有利的发展条件和外部环境。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其内涵更加注重城镇发展动力,强调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共进,城镇与产业联动发展方式来推进城镇化;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强调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等级结构的科学合理,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与区域产业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相协调,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强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覆盖、生产生活文明向农村辐射,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障碍,城镇与新村一体化发展;更加注重城镇质量,强调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四川省在新形势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内需动力、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改善民生、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必然选择,对于加快四川现代化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统筹城乡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将深入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不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性任务。据测算,中国的经济总量将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在第三产业比重超过45%的同时,第一产业比重降到10%以下,城镇化率提高到50%以上。实现这些目标,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复制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既有路径和模式,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由之路,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前,中国城乡分割的体制格局还没有彻底打破,城乡发展很不平衡。近年来中国城镇化率提高很快,但是在现行统计的城镇人口中,约有1.5亿农民工及其家属。他们虽然常住在城镇,但是工作和生活并不稳定,在公共服务方面还没有完全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逐步解决好他们的身份和公共服务问题,对城镇化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此外农民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管理还比较薄弱,等等,当前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城乡协调发展、消除城乡差别的主要制度障碍,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攻坚力度,尽早突破。

第二,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有利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市场需求相对短缺,城镇化不仅是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而且还将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居民消费需求看,农村人口进城落户以后,逐步拥有与城镇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福利待遇、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就会改变消费模式,提高消费支出水平。“十二五”期间,如果每年能有1000多万新增城镇人口,并达到目前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每年可带动消费需求增加1000亿元以上。从投资需求看,据有关方面研究,近年来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至少可以带动10万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照此推算,“十二五”时期每年可带动数以万亿计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时,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农村居民人均占有资源量会相应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和商品化率也会相应提高,这将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2009年达到46.6%,但总的来看还相对滞后,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而且也大大低于一些人均收入与中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水平。中国的城镇化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推进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将为中国经济提供持久的强大动力。

【学者观点】

努力推进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构建

——以2004—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例

认真总结我国工农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正确把握和处理新阶段的工农城乡关系,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至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出关于“三农”问题的七个一号文件,有力地推进了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构建(相关链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是十六大以来中央先后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三化”同步推进之后,我党在探索和解决工农、城乡关系方面的又一重大决策,既反映了广大人民对于国家发展的新期待,更体现了执政党洞察国情、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开启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在“五个统筹”之首,提出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逐渐形成。在此基础上,2004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文件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抓住了“三农”问题的核心,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随着对农业一系列更有效措施的实行,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是,还应清醒地看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保持农村发展良好势头的任务还非常艰巨。为此,2005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再次涉及“三农”问题。文件提出了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总体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06年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同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强调“十一五”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由此部署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长期任务。2007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加大对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继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之后,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方向和目标。此后,党中央连续发出的三个一号文件都体现了这一方向和目标。2007年,我国农业农村保持了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这迫切需要党中央再发布一个主题明确、针对性强的一号文件。2008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200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文件还就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提出具体要求,即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努力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切实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完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设置,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08年,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根据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及时作出我国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的判断,强调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同类推荐
  •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7年8月1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 党员学党建(十九大报告学习版)

    党员学党建(十九大报告学习版)

    《党员学党建》紧扣时代的脉搏,突出主旋律,抓住广大党员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新时期对党员的素质要求,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对党的宗旨、党的性质、党的路线方针和执政理念做了系统阐释。作为一种创新探索,作者力求把党建读物写得好看、好读,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党建学习阅读氛围。本书适合于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等各种学习活动,更是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读书月”活动的理想读本。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一书收录了作者从事党务工作的心得体会、理论研究。
  • 人才

    人才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4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价值、德才、君子小人、态度、条件、知人、识别、举用、掌控等9个方面介绍了古代人才理念及实践。人是一切因素中最可宝贵的,治政之术的实施,关键在人才,所谓“治本在得人”。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痞子校草:神仙姐姐是校花

    痞子校草:神仙姐姐是校花

    他是腐蚀人心的恶魂,从地府串入人间,成了腹黑的痞子校草。她是天庭傲娇七公主,为了追捕亲手放掉的恶魂,化身高冷校花。“你知道我在等你吗?”他问。“你知道我要杀你吗?”她答。“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杀人是犯法的!”他邪魅一笑:“不如……我们来谈谈情,说说爱吧!这才是大学生该做的事!”——————【很白、略伤痛,不喜勿入】——————
  • 快穿:女配又跪了

    快穿:女配又跪了

    位面金牌任务者池芫被系统坑了,被逼无奈前往位面世界收集上司沈昭慕散落在三位面世界中的灵魂碎片。在不止砸了自己的金牌招牌后——终于,某个位面中,池芫暴走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家碧玉

    大家碧玉

    郭碧玉上辈子有仇报仇,有冤报冤,然后寻了死。实指望俩眼一闭俩腿一蹬了事,没想到俩眼再一睁的时候,活到了十岁的郭碧玉身上。郭碧玉百思不得其解,好对付着再过一辈子。却不能像上辈子那样,糊里糊涂的再走上不归路。可是没想到却活成了老妈子一个,跟在某个人后面有操不完的心:“扬羽啊!你可长点心吧!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当代大学生的困境和对策

    当代大学生的困境和对策

    本书分为六章,内容包括国内学生的困境和对策、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指导孩子们成长、高考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新职业、大学生如何走好就业之路、更新观念拓宽就业渠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分之二理想

    三分之二理想

    想象力如同脱缰的野马,天马行空,只有找到了抓手,叙述出来的内容才不至于完全脱离实际,抱着这样的思维创作,将本书命名为《三分之二理想》,另外的三分之一则是心中认定的某种真实。这是一个信奉数学和逻辑的人,来到一个由神控制的世界,为了生存展开的奇妙故事。
  • 大小姐今日又昏倒了

    大小姐今日又昏倒了

    一朝重生,怎可让悲剧再次重演,一双异瞳,傲世天下,缜密布局,步步为营,前世的仇恨,该还了,死?不可能,会是生不如死。可谁能想到,心思多端的她,却因为重生,换来一副薄弱的身体。“大小姐昏倒了!”“大小姐又昏倒了?”孟家众人看着昏倒在某男子怀里的孟倾城,眼神各异。孟倾城醒来,小手勾着男子的领口,糯糯的开口:“娶我。”男子:“……好。”终究是我一个人抗下了所有。孟家大小姐出嫁,再次昏倒在马车里,往日应该担心她身体的孟家众人,这次却在担心,她能否洞房……孟倾城:“……”(本文以温馨为主,甜虐参半,新手文,需要呵护。)
  • 喜欢你,也顺便喜欢了全世界

    喜欢你,也顺便喜欢了全世界

    木子淼从初中起就喜欢同镇男孩洛浅安,为了接近洛浅安,她主动结识了洛浅安的发小路北泽,三人在初三下学期迎来了短暂的友谊高峰期。初中毕业后,路北泽由于家庭原因被迫去上海上学,而洛浅安也和喜欢了自己多年的好朋友苏蕊顺利走在了一起,与此同时木子淼的世界迎来了另一个同镇男孩张初阳。初中毕业的洛木苏张四人一同考进县城最好的高中,而新的故事也在悄然展开……
  • 狂妃毒步天下

    狂妃毒步天下

    "二十一世纪独霸医术一道的陌晴悠魂穿异界,还未适应古代生活,就被太子一旨退婚书给甩了。叔可忍婶不能忍!晕迷受到陷害,被人指指点点的就算了,她还没找这对狗男女算帐呢!他们倒先把屎盆子扣到她身上。太子了不起?白莲花会装逼?且看她如何一步步把他们的面孔揭露人前,让他们明白,花儿为何这么样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