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400000064

第64章 教育回忆与思考(3)

在今天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家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的背景下,贫困落后的话题仍然严峻,只不过它已主要不是物质层面而是文化精神层面了。甚至可以认为,越是物质财富涌流,越加显现出精神的种种缺失和文化的种种落后。最近听一位先生摆谈,自1957年全国第一次地质普查以后,标记、标杆仪器、取砂样等的作业,常常引起当地农民的神秘感,农民没见过,探宝被普遍认为是“盗宝”。这类现象过去不止一次听说,不过一笑了之,但现今却意识到它的分析研究的个案价值,它让我们看到中国农民在特殊封闭环境下的特殊认知角度和思维方式,及其逻辑推演的过程和感知事物的特殊形态。这种落后性,真实,典型。其实,联系当今很多社会现象,我们不难看到类似“盗宝”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再比如土地革命时期,开江籍徐彦刚在井冈山任过红一军团参谋长,被我们念成“红一军”“团参谋长”。这显然不仅仅是句读错误。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知识错误?为什么对本土的历史文化如此缺乏了解?让人感到了教育文化的素质和水平一类问题,并又一次感到了我们做教师的责任有多沉重。

当前,我们的基本教育价值取向已是十分明确:“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此而摒弃应试教育弊端,实现基本教育的价值转型——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完整的人格为目标,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从这个背景下拜读学兄的诗词,别有一番意味。作为语文教师,舞文浓墨写点东西,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亲自写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人格的自身实践过程,不可替代。不亲自写,怎么可能提升教师自身的心灵境界呢?怎么可能真正深入到语言文字的堂奥呢?怎么可能感知为文的用心、甘苦和字行的微妙所在呢?而没有全面深入的文化感知和心得体会,又怎么可能“传道授业解惑”呢?灿英的教书生涯和道德文章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前不久,他将他编好的一本诗词集《古风今吟》用word文档发送给我,洋洋大观,收入新作有近百首之多。粗略拜读一过,我为之高兴不已。近几年,与灿英学兄在老家见面的时候多了一些。但知道并拜读他的诗词作品,还是近一年以来的事。很感兴趣、很喜欢、很乐意知道他在写些什么作品,尤其是留意有关家乡情事、家乡风物的东西,且感佩他教书育人的那一腔情怀。

拉杂写了以上这些,算是为灿英诗集出版凑个热闹。童言无忌,同学之言无忌。一笑。

2010年5月于成都锦里

一个数学老师的语文写作

承蒙信任,先睹为快,拜读了开江中学母校朱宏均老师的书稿《七十年沧桑》。这本大约12万字的书,以作者自己70年人生为主线,将自己的经历和教书生涯,以及所见、所闻、所感,加以回忆、挖掘、搜索、整理,以一种记录的形式,洋洋洒洒,形成了这么一部书稿,内容文字都让人耳目一新,更觉别开生面。

说到记录,央视第9频道“纪录”有一段片头语:“纪录是一种精神,纪录是一面镜子,纪录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启示。纪录今天,纪录明天的历史。”解读之,所谓“纪录”,是指音像与语言等手段的综合性记录,与文字记录一样,纪录是作为一种精神现象而存在于人类活动之中的。记录本身是一种文化,更承载了人类历史文化。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中,记录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反映了该个体的一种生存方式和精神存在方式,十分可贵。千百年来,世世代代书写的记录,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最基本部分,甚至构成了历史的一切。记录历史文化,在很高的层面上表现了对历史事实和文化形态包括地方的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珍惜。记录也从一个方面标志着文化的发达、族群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的文明化程度。

对于同乡人,当看到如下一类记录文字所勾画的开江历史图景时,是不能不注目凝视的,尤其对于远在异地的同乡人,更是欣欣然唤起对于故乡情事的追怀。

开江县城只有一个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一条长三里三的主街贯通东西,南北两街仅四米宽,是地地道道的胡同小巷。1938年12月,一场大火把主街邮政局对面的十几家街房铺面焚烧一尽,后来建起的是一排称之为“火烧坝”的低矮草房。街面上全部铺着石板,街沿都是条石镶框。全城庙宇星罗棋布,东街的水神庙、天后宫;南街的文庙、南极宫;西街的城隍庙、火神庙;北街的圣庙、药王庙。县政府坐落在县城中心主街的北侧,高大的石排门前呈八字形的石栏杆直达街沿,栏杆内立着历届县长的功德碑,碑前两只高大威猛的石狮子恶狠狠地盯着过往的行人。县政府机关、学校门前都写着醒目的标语“驱逐倭寇,还我河山”、“支持前方,抗战到底”。

以上关于旧县城格局风貌、街巷建筑景观、寺庙会馆,关于县府八字衙门,关于火烧坝一类的沧桑变化等,对后世的我们都是第一次留下印象,而这却是十分必要的尤其珍贵的关于家乡故土的历史文化印记。所有这一切,尽在作者笔下,显得丰富多彩,特具本土特色。

朱宏均老师本是一位数学教学高手,拥有数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的名衔,但却写了这么一本回忆纪实一类的人文著作,其走笔行文,兼具文学、历史色彩,还带了一点新闻特写的笔调。其历史的、人文的价值与高度,不能不令人称道。朱老师退休多年,如今又以自己的历史人文记录,表现了自己的除数学王国之外的另一种生存方式和精神存在方式。

这本书给我一个很深印象,是朱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及其特点。

怎样教好学生?这是一个古老而新鲜的永恒课题,也是老师一生的面对。每一个学生都是老师的研究课题,没有简单的重复和现成的模式,没有静止不变的评语和结论。现成的经验和知识是永远不够的。朱老师一辈子做这个课题,看来,他的成功奥秘,首在明确“教人”这一责任,而“不应该只教书”。因为“教育的核心是教学生怎样做人。传道就是传爱国、为民、复兴中华、立身做人的大道”,因此,把这看成是“教师沉甸甸的使命”。于是,“我用‘忠诚’铸造的师魂,就是‘心中随时装着学生的成长’。有了这样的师魂,精神便有巍然屹立的支柱,奋斗便有永不枯竭的力量,生活便有甜美的滋味,岁月便有绚丽的闪光,事业便会收获成功,人生便没有白活”。

朱老师“教人”的方法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他写道:“教师的表率是教师天性的一种真诚而自然的流露。我在流露这种真诚时,特别注意了从细微处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不管是农村学生还是城镇学生,不管是百姓子女还是官宦子弟,在我心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享受到的关爱都是公正、公平的。”

在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朱老师逐渐形成“立足基础、提示规律、启迪思维、科学训练、突出能力、稳步提高”的教学特色,加之课堂教学语言精练,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而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十分突出。

2010年5月3日,南京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大学最缺乏两个非常重要的东西:第一,就是跨学科的广度;第二,就是对于评判性思维的培养。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对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上,不去开发独立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这样的一种传统亚洲模式,对于培养一些流水线的工程师或者是中层的管理干部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如果要去培养具有领导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那就不行了。中国教育所缺乏的,恰恰是朱老师所拥有的。之所以他被光荣评为特级教师,个中奥秘不言而喻。

当年,由于数学高考成绩发挥了中杠作用,全班43人中,有31人上了大专线,6人上了中专线,升学率达到了86%。1983年高考,灵感让我押中了数学的附加题(得分计入总分)。1989年高考,我又一字不变地押中了两道解答题。从上世纪80年代起到90年代初,开江中学的教学质量成绩斐然,曾夺得过“四川省高考红旗”,文、理科的数学高考人平分一直名列全地区第一,我所带的理科班数学高考成绩,届届名列全校第一。

解读之,开中作为名噪一时的川东北中学名校,其名师的作用发挥多么关键。名校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才辈出,从所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高升学率,可想象母校的一度辉煌。名师所具有的很高的预见性、判断力,乃是建立在博大深厚的专业基础之上的,这个博大深厚,与教师的知识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专业修养,可是紧密联系着啊。根据介绍,朱老师所教学生高考人平分均列于市内前茅。还撰写了学术论文10余篇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设计制作的高中数学投影片,有14套被省电教馆审定为高中教材,在全省生产发行,约占全省高中数学投影教材发行总量的40%;其教学成果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各两项。朱老师取得了教人教书的斐然业绩,早已在学子们心中树起了一道风景。时过20年,朱老师在自己的著作中,再一次回顾了平生的这一研究课题及其成果,而且更进一步深化了、升华了这一课题的学理性成果。

这部书,正如书名所标识的,记载了几个时代和社会,历经沧桑变化,饱受贫穷苦难,无论是时世动荡的忧患、翻身解放的喜悦、物质匮乏的煎熬、时代风雨的洗礼、改革开放的振奋、教书敬业的庄严,乃至最后荣誉奖赏的平静以待,无不反映了社会的急剧变革与转型、人生的坎坷与祸福。把这一丰富多彩、曲折多舛的经历,放到过去强大的意识形态和组织的高度军事化背景下,放到当今强大的媒体和网络背景下,人们不难发现一个严峻事实:青少年一点一点地被同质化,说一样的话,穿一样的服装,化一样的妆,而个人的力量、个性的光芒都被一点一点泯灭。此一同质化与非同质化的对比及其结果,大可清醒认识我们的时代,深度体验我们的生活,从容引领我们的未来,这可能正是本书所具有的特殊现实意义和价值取向吧。

这本书还有一个突出特点,一个反映朱老师作为数学教师的职业性的数学化、数据化思维特点。书中的诸多内容让我感受到了数学方法的某种精要和特点,某种魅力和思维逻辑的严密。这一特点的产生,正好与现代人文学科所普遍出现的数学方法合了拍。看似偶合,其实是朱老师人生轨迹的逻辑必然。百年来出现的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学科方法,特别包括了统计的方法和数学模型等的方法。这种方法,为人文研究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和切入点,社会、人生、青少年教育成长等诸多方面,都可能转化为数字的数据的形态而获得更为准确、更为精细、更为科学的结论,从而进入国家社会的文化记忆。

开江老家,历经动荡,尤其是“文革”劫难,遗存下来的历代文献记录已然不多,寥寥可数。如今我们后代人所能见到的家乡历史文化、所保存的集体记忆,可以说是残破不堪,成为开江的一个永远的文化纠结和心痛。把朱老师的大作放到这个背景下,其意义不可谓不大,其价值堪称宝贵。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推行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政策,来恢复和发展我们的自然生态,而我们在人文生态方面,何尝不应该来个“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呢?须知,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为进一步建设我们的美好生活,促进家乡社会文化建设、发展和繁荣,需要有更多像朱老师这样的开江人,以自己的笔记录自己,也就是记录开江、记录地方、记录我们中华民族,记录所有特具精神价值的一切文化遗产的东西。正是出于这一愿望,我挤出自己有限的时间精力,来拜读朱老师大作,写了如上文字,算是一个小小的促进行动吧。

同类推荐
  • 蜀愤

    蜀愤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三国梦——三国一统之后不久,即是五胡乱华。如果“汉”字大旗仍在,又怎么会让胡人肆虐?蜀汉也是汉。蜀汉灭亡之际,姜维、赵广、诸葛瞻、诸葛尚、李球、黄崇……无数人以身殉国,军中更是“将士咸怒,拔刀斫石”,我们尚在为国奋战,为何君主却降?得人心如此却难逃败亡,怎能不让人愤懑。历史上的刘禅,何尝不是个可怜人?幼年丧母,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若不是赵云,连他自己都差点死在乱军中。他有聪明才智,可惜却没用在治国上。
  • 中国赫哲族

    中国赫哲族

    本书围绕赫哲族文化从古至今发展的脉络,纵横式的叙述了赫哲族的历史、社会、人文、经济、政治等。具体、系统、全面地展示了赫哲族有史以来的文化生活,是一部反映赫哲族的翔实而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 寒门小人物

    寒门小人物

    带着自己老妈穿越了!腹黑儿子,泼辣娘!苏言卿老妈说了,她的愿望是有一天能去怼几句那个狗皇帝!欢迎加入寒门吹泡群:551~295~812
  • 回到北宋当大佬

    回到北宋当大佬

    狄青,包拯,欧阳修,苏轼,苏辙,司马光,王安石,仁宗,英宗,神宗……这是一个时代的风华。 本书还有一个书名:《北宋大恶儒》 ,这大宋朝什么都不缺,就缺一个大恶人,又凶又恶,万恶之恶! (已有精品书两本,《大宋好屠夫》与《诗与刀》,放心入坑。本书VIP群:679950743,书友群:6387810,欢迎来水!)
  • 外挂傍身闯大明

    外挂傍身闯大明

    猝死的文子贤穿越之后发现自己外挂傍身但还是劳苦的命。文子贤:“我只是卖保险的”朱由检:“你就是朕最大的保险”多尔衮:“有文子贤,伐明不保险”科奎拉总督:“通商大明,是需要买保险”文子贤:“给你买了一份保险,三个字,期限是一万年”……“公子,我也要”文子贤:“世事难料人生无常,最不保险的竟然是……”
热门推荐
  • 重生路茫茫

    重生路茫茫

    他不知道自己为何来到这个世上,似乎冥冥中有什么呼唤自己,许是宿命,亦或契机,直到二十岁那年,他遇见了她,如久旱甘霖,枯木逢春。他从未见过她,只是一眼,似乎万年般久远,尘封的记忆渐渐苏醒……
  • 尚书:追寻永恒的天命

    尚书:追寻永恒的天命

    《尚书》可能是留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官方文字资料,收录了夏商周三代乃至上古的一系列政府文书,包括如周公、周王这样的重要人物的讲话。在商周时期,文字具有神秘的魅力,是通天地、得永生的载体。而最早那些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很大程度上是当时人必须铭记于心的人和事,是“天命”。以《酒诰》为例,在杨照的解读下,我们感受到了焦虑打败了“大邑商”的周人的焦虑,他们反复确认上帝(天)传递给他们的信息,战战兢兢地、一次又一次地告诫子孙千万不要重蹈商朝的覆辙。
  • 非洲的青山(海明威文集)

    非洲的青山(海明威文集)

    海明威以惊人的记忆、精湛的笔法,再现了在非洲深山老林里的打猎经过,让读者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作者与动物斗智斗勇的惊险场面,聆听到非洲独有的狮吼捻叫;同时,海明威也生动地描述了自己与卡尔竞争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好胜心和妒忌心,毫不留情地“解剖”了自己,表现了男子汉的率性坦诚和真男人的人格魅力,是读者零距离感受海明威独特魅力的最佳读本。
  • 罗曼采罗(孙更俊译丛)

    罗曼采罗(孙更俊译丛)

    本书是海涅继《诗歌集》、《新诗集》之后的第三部杰作。内容以故事诗和史诗为主,分为史诗,悲歌。
  • 追运记

    追运记

    主角只是普通人,金手指什么的,全部送队友。
  • 佛说应法经

    佛说应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直播之天武问道

    直播之天武问道

    一位知名玄幻作家魂穿到了异世大陆,从一位飞剑门记名弟子一路崛起的修道之旅……他不是一个人战斗,凭借直播人气一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传奇故事[直播流,悬疑风。我布下这珍珑棋局,谁人来破]
  • 魔法师的位面旅行

    魔法师的位面旅行

    “我曾跨过无数位面,也曾见过无数风景,这些都不能让我驻足,我只是在寻找回家的路!”——传奇魔法师罗素·安布罗修斯。
  • 3-6岁妈妈不可不知的育儿心理学

    3-6岁妈妈不可不知的育儿心理学

    6岁前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多的品行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在这一阶段。本书的作者是心理师,也是该年龄段孩子的母亲,针对3-6岁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帮助家长分析了孩子在幼儿园生活、性格塑造、性教育、学习兴趣、潜能开发、品行习惯等方面问题,就像一个朋友在你身边娓娓道来一些你所不知道的与孩子有关的成长心理故事,很温馨,也很暖心。
  • 缠绵

    缠绵

    推荐朋友刚开始写的书,绝对值得一看。《无欢》——新文《煌祭》*被死党拖去参加个什么破晚宴也就算了,她躲在角落当个隐形人就好了;可是突然跑出来个男人说要她当他情人这种事情可就不在她的忍受范围之内了。“总之从这一刻开始,你就是我的情人。”“不好意思先生,医院在那边,你过条街就到了,如果你不认路的话可以打的过去。”*呜……她不过是心情郁闷跑出去泡了一晚上吧、火起时随手把人家酒吧给砸了稀巴烂、然后和某个帅哥调调情、开玩笑说要来个一夜情而已,他他他居然就把她带回家狠狠地“虐待”了一个晚上导致她第二天连床都下不了?那还不是因为该死的他要在她面前和他家未婚妻亲热?这个恶劣的男人!简直比撒旦还撒旦!她敢保证撒旦不会这么对她!更何况和他在一起,生活总是让人心惊肉跳,一下子暗杀一下子车祸一下子绑架的,她幼小脆弱的心脏哟,可受不了这么多刺激……最重要的是……她似乎一直刻意地去忘记,告诉他自己的身份……*该死!他就这么没有魅力?这个女人就觉得承认爱上她那么丢脸?天知道有多少女人每天争着上他的床他还不让呢。惟独她!第一次,她居然敢和别的男人调情,念在她是喝醉的份上,也就不计较了。(桔子:你那样还叫不计较??)第二次,他才跟她求了婚,她又给他出状况!绑架!还差点把她自己给弄残废了!(我说...这好象不关你什么事啊?)第三次——他跟她之间的情况才刚刚有进展,结果她留下几句莫名其妙的话然后甩手走人从此音讯全无?可是,直到他开始着手找她,第一次真正地了解她时,他才发现,她的身份居然是……*桔子建的群66184600敲门砖是桔子任意一部书名或者主角名字~~大家如果喜欢桔子的小说就加群吧~~*推荐好友采凝的文文!《罂粟情人》推荐好友倾尽天下的文文!《赤鬼》推荐好友落萧的文文!《倾天下:魅君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