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74800000003

第3章 秦汉时期

第一节 秦朝

一、始皇帝阬杀邯郸仇家

秦始皇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名子楚,又叫异人,是秦昭王的孙子,秦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子楚居中。七国争雄时期,子楚被送到赵国都城邯郸做人质。子楚在邯郸为质时,生活窘迫,甚至衣食都难以为继。困难时候,得到商人吕不韦周济。吕不韦为长远谋划,把自己的小妾赵姬许配给了子楚。子楚二十多岁尚孤身一人,潦倒之际,能娶到妻子,自然十分高兴。不久(前259年),生下了儿子政,姓赵,即后来的嬴政。赵姬本是街头卖唱女,又曾是商人小妾,其身份估计受到邻里轻视,常会发生矛盾或不敬之类事情,这些在童年嬴政心里多少会留下伤痕或阴影。后来,秦赵关系紧张,子楚借机逃回秦国,嬴政母子留在邯郸,成了赵国迫害的对象,寄人篱下,四处躲藏,生活艰难。

公元前247年,十三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秦王政九年(前238年),嬴政行加冠仪式,正式亲政。此后,他开始了稳固政权、夷灭六国的斗争。嬴政能礼贤下士,广揽人才。如每次接见尉缭时都以平等礼节相待,衣服、饮食也与尉缭相同。尉缭子对嬴政为人却有这样评价:“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这话的意思是:“秦王为人,高鼻梁,细长眼,鸷鸟胸,豺狼之声。刻薄寡恩,心如虎狼,穷困时容易谦卑下人,得志时也可轻易噬人。我是个平民百姓,然而接见我时,常甘居我下。如果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人都会成为他的俘虏了。不能和他长期相处。”

十八年,秦大举伐赵。王翦下井陉。杨端和、羌瘣也率军会攻,杨端和围攻邯郸城。十九年,邯郸城破,市民皆为所虏。秦军准备伐燕,驻扎中山。秦王政专门来到邯郸,故地重游,却有报复之举。他下令,当年生活在邯郸时,但凡与其母亲有仇怨的,全部阬杀。联想到后来的焚书坑儒,嬴政干这样的事,不会手软。做完此事,嬴政返回秦国。可见少时伤害,在其心中留痕之久。

二、秦二世车裂降俘之酷刑

车裂是我国古代一种酷刑。即把人犯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车上,以五马驾车,同时分驰,撕裂人体。有时也直接用五头牛或五匹马来拉,所以也叫五牛分尸或五马分尸。这种刑罚也叫“轘”或“轘裂”,周代即有,如《周礼·秋官·条狼氏》中云:“誓驭曰车轘。”关于此刑的使用,史书都有些记载,如前694年,齐襄公“轘高渠弥”于南门;《左传·宣公十一年》,楚国伐陈,“杀夏征舒,轘诸栗门”等。各国君主对那些弑君犯上的乱臣贼子施以重刑时,多用车裂,以此警示他人。战国时,一说此刑,我们即想到变法的商鞅,遭贵族攻击,在秦惠文王时,被车裂于咸阳。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统治者十分愤恨,对俘获的义军首领皆采用此刑。前208年底,陈胜部将宋留,奉命平定南阳,不久听到陈胜兵败身死的消息,就东退至新蔡,途遇章邯所领秦军,宋留以军降秦。章邯将宋留解往咸阳,二世不由分说,将宋留车裂以徇。

三、肆意屠俘的西楚霸王

提起楚汉相争最后兵败自刎的西楚霸王项羽,人们常会生出很多感叹,能征惯战,最后却英雄末路。项羽失败原因很多,类似前秦的战争暴行不能不是其中之一。

1.勇武过人,屠戮战俘。项羽少年时即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吴中子弟全都怕他。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项梁与项羽策划起事,在项梁指使下,项羽在会稽郡守堂上,拔剑砍下郡守殷通头颅,门下大惊,一片混乱。项羽冲入人群,又砍杀近百人,吓得满府人员伏地不起。项羽之勇武,由此可见一斑。

陈胜与秦将章邯战于陈(今河南淮阳),失利败走。陈胜部下召平,矫诏拜项梁为楚王上柱国,催其“急引兵西击秦”。项梁命项羽攻打襄城(今河南襄城),这是项羽独自领兵作战的首仗。襄城军民竭力防守,难以攻克。项羽恼怒,城破之后,不要俘虏,竟将全城之人阬杀。接着项羽又与刘邦会攻城阳(今山东濮县东南,濮县今已不存在,并入河南范县),破城之后,再次下令不要俘虏,进行屠城。以后数战,连破秦军,此种行为并不受限制。

2.阬杀秦俘,手段凶残。项羽杀掉卿子冠军宋义后,率军渡漳河,破釜沉舟,解巨鹿(今河北省平乡西南)之围,成为诸侯上将军。项羽驻军漳南,章邯驻军棘原,两军对峙。此时秦军数败,秦二世又派人催战,章邯有些担忧,就派长史司马欣回咸阳说明情况。由于赵高阻碍,司马欣在咸阳竟然三日未受接见,只好另选道路逃回军中,赵高还派人沿原路追杀。司马欣向章邯禀报:“赵高在朝中专权,底下人无法做事;胜受其妒,败则必死,请将军认真考虑。”此时赵国的陈馀也给章邯写信策动,他在信中分析:“白起、蒙恬都为秦国大将,却被杀害。原因是他们功劳很多,朝廷不可能全部封赏,只好从法律上找借口杀掉他们。今将军做秦将也三年了,士卒伤亡以十万计,而诸侯蜂起益多。赵高一向谄媚,今事急,也怕二世杀他。所以找借口,要杀将军卸责,另找人代替将军,为自己免去灾祸。将军在外日久,朝内与您有隙之人就多,有功无功都会被诛。天要亡秦,无论智者愚者都知道。现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之将,独力支撑,却想维持长久,难道不荒谬吗?将军何不与诸侯订立盟约,一起攻秦,划分其地,南面称孤。这与身受刑戮,妻儿被杀,哪个好呢?”

章邯犹豫不决,暗中派人见项羽,想订立和约,项羽不准。项羽继续进攻秦军,在汙水大获全胜。章邯再次使人见项羽,谈判投降之事。项羽因部队缺乏粮草,就同意了。订完和约,章邯在项羽面前流下眼泪,向他痛诉了赵高的种种劣行。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安置在军中,任命司马欣为上将军,统率原来秦军做先锋。部队到达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出了情况,诸侯军队的官兵原来曾被征徭役去驻守边塞,路过秦中时,受到当地秦人吏卒肆意虐待。诸侯官兵都心存忿恨,今天借着取胜威势,他们对投降的秦军士卒,也像对待奴隶一样任意驱使、侮辱。秦军士卒私下纷纷议论:“章将军骗我们投降了诸侯,如能入关灭秦,当然很好;如不能,诸侯俘虏我们退回关东,朝廷必会把我们的父母妻儿全部杀掉。”诸将把这种议论报告了项羽。项羽召集黥布、蒲将军商议:“秦军士卒还有很多,他们心中不服,如到关中不听指挥,就危险了。不如把他们全部杀掉,只带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进入秦地。”得到赞同,黥布等亲自主持,连夜把秦军二十余万人击杀活埋在新安城南。即便是出于军事目的,这样一个屠杀数十万战俘的惊天惨案,只几个人一夜策划就完成了。

项羽灭秦后,分封诸将,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汉中之地。划秦地为三,封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号称三秦,用以阻断刘邦东出之路。韩信拜将,为刘邦分析天下形势时,这样评价这三个人:“三秦王原为秦将,率领秦子弟作战数载,被杀和逃亡者不可胜计。又欺骗他们投降诸侯,结果降卒被项王阬杀二十余万,只有邯、欣、翳三人得免。秦地父兄恨此三人,痛入骨髓。项羽凭威势封此三人,秦地百姓没人爱他们。而今大王从汉中东进,三秦可传檄而定。”汉元年(前206年)八月,刘邦败章邯,平定雍地,到达咸阳。围困章邯于废丘(今陕西兴平县东南)。次年,城破,章邯自刎。司马欣、董翳皆降汉。当年汉军兵败彭城后,欣、翳复又降楚叛汉,此举彻底激怒刘邦。汉四年(前203年),二人协助楚大司马曹咎防守成皋(今河南荥阳),在领军渡汜水时,被汉军击败双双自杀。刘邦西行入关,在塞王都城栎阳(今陕西临潼),将司马欣的头悬街示众。

黥布出身刑徒江盗,行事凶残,一直为楚军先锋,功盖诸侯。“项氏之所阬杀人以千万数,而布常为首虐”。后起兵反汉,刘邦问诸将如何应对,皆答:“发兵击之,阬竖子耳。何能为乎!”看来诸将都想阬杀黥布,还报其身。刘邦在阵前见到黥布,问其何苦造反?答曰:想做皇帝耳。最后兵败逃亡途中被杀。确实有报。

3.战争暴行,实为败因之一。项羽性格残暴,在楚军内部也是有议论的。秦二世三年(前207年),楚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关中者王”。究竟派谁直接向西进攻,怀王诸老将都说:“项羽为人剽悍滑贼。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所过无不残灭。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剽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可见项羽行为,在楚军老将中,亦广有劣评。于是怀王派刘邦向西夺取土地。

项羽阬杀秦卒后,暴行更无收敛。刘邦破咸阳,却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知道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令军士不得掳掠。与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对待秦王子婴的态度也是如此,子婴白车白马,颈系白带,封好玉玺和符节,在道旁投降。有将士劝说杀掉秦王。刘邦说:“当初怀王派我取关中,是因为我能宽厚容人。别人已经投降,再杀他,这是不祥之事。”这当然与刘邦志在天下的政治抱负有关。项羽也想夺取天下,可他进咸阳后,肆意屠城,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所望。诚如樊哙所言:“此亡秦之续耳。”

汉元年(前206年),项羽分封诸王后,即引起齐国田荣与赵国陈馀的不满,二人举兵反叛。第二年(前205年)冬,项羽与田荣在城阳(今山东濮县东南)决战,田荣兵败被杀。项羽继续北进,烧毁齐地城市房屋,阬杀田荣手下全部投降士兵,掳掠老弱妇女,直到北海,大肆残杀毁灭。此举激起齐人反抗,田荣之弟田横聚集了几万人在城阳抵抗,再联合彭越作战。项羽遂陷入齐人抵抗泥沼,连续几仗不能取胜,史书称为“因留连战未能下”。

荥阳之战,项羽围城,形势危急。汉将纪信为救刘邦,假扮汉王,连夜从东门带二千名披甲女子出城。自称:“城中粮尽,汉王来降。”楚兵欢呼。刘邦乘机从西门逃走。项羽见是纪信,问道:“汉王安在?”答曰:“汉王已出矣。”项羽一怒,把纪信活活烧死。楚军攻破荥阳后,俘获守城的周苛、枞公。项羽对周苛说:“跟我干吧,任命你为上将军,封三万户。”周骂他:“你不投降,必为汉俘,你根本不是汉王对手。”项羽大怒,煮死周苛,杀了枞公。

项羽不仅对战俘残忍,情急之下,任何人都不放过。项羽甚至抓住刘邦的父亲做人质。汉四年(前203年),成皋之战中,两军反复拉锯,隔广武涧对峙。项羽发怒,派人做了张高腿案板,把刘邦父亲放在上面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刘邦说:“吾与项羽俱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项羽即欲杀之。项伯劝说:“天下事还不知怎样,图天下的人是不顾家的。杀之无益,只能添祸。”这才作罢。楚汉在此地久持不决,项羽决定单挑刘邦。他说:“天下纷扰好几年,都是因为我俩。我愿与汉王挑战,一决雌雄,省得天下百姓父老跟着受苦。”刘邦则历数项羽十大罪状,其中仅屠杀降俘就有两条,如“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新安诈阬秦子弟二十万,王其将,罪六”。可见那时杀俘也为道义所不容。刘邦说:“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不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

当年冬,项羽去攻打彭越时,一路向东袭击陈留(今河南开封)、外黄(今河南杞县东)。外黄军民抵抗了几天才投降,项羽发怒,让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到城东去,要阬杀他们。外黄县令门客一个十三岁的儿子为救大家,去见项羽。他说:“彭越恃强威胁,外黄人害怕,才姑且投降,等待大王。大王来了,又要全部阬杀他们,百姓哪里还有归心。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都会害怕,谁还会投降呢?”项羽认为他说得有理,就赦免了那些本要活埋的人。再东进睢阳,那里人听到这个情况都纷纷归降。这也算是项羽转变政策得到的一点回报吧,可惜太晚了。

当然,项羽也有收降兵壮大自己军队的做法。刘邦于汉二年(前205年)四月攻下彭城,项羽率骑兵三万疾驰南下赴援,接连数战,在彭城大破汉军,仅刘邦带数十骑逃走。汉军与诸侯军大都是步兵,他们就没料到项羽部队能来得如此之快。项羽所以有精良骑兵,是因为在巨鹿之战时,接受了秦军降将王离的部队。这支部队是原蒙恬征讨匈奴三十万大军的一部分,内中多有楼烦骑兵,骁勇异常,在以后的作战中屡次出现。如汉四年十一月,韩信攻齐的潍水之战。项羽令龙且救齐,龙且所率部队便大部为楼烦骑兵,行动快速,迅即抵齐。项羽拥有这支精锐骑兵,成为他日后作战的重要依靠。

项羽凶残屠俘,自己下场也很惨,最后死无全尸。垓下兵败自刎,汉将王翳取了他的首级。汉军士兵为争夺他的尸体,互相残杀,竟死数十人。最后五名汉将(吕马童、杨武、杨喜、吕胜、王翳)分割了他的尸体,几位都被封侯。项羽最后关头回顾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认为“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善战能杀,不过是匹夫之勇。如打仗的目的是要改朝换代的话,想以杀戮服天下,实在是太过愚钝。相比之下,刘邦在这一点上有极大不同。荥阳之战,刘邦接受韩信破魏之后送来的魏国降卒,以加强守卫。项羽死后,楚地皆降,只有鲁城不下。楚怀王最初封项羽为鲁公,刘邦本想屠城,但考虑到他们是为君主守节,就派人拿着项羽首级给他们传看,鲁城父兄这才投降。项羽战死,鲁城最后而下,刘邦因此以鲁公之礼葬项羽于穀城(今山东泰安市东平县境内)。项氏支属都不杀,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都属于项氏,赐姓刘。

四、韩信就教李左车

汉二年(前205年)九月,韩信破魏灭代,虏魏王豹擒代相夏说。接着欲举兵击赵,他向刘邦请求增兵三万人,“请以此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听此战略计划,刘邦即如数拨给他兵马。

三年十月,韩信将袭赵国井陉。赵成安君陈馀与赵王歇、广武君李左车率赵军二十万驰至井陉口筑垒据守,以待汉军。韩信得知后,派间谍潜入赵军了解情况。李左车向赵军统帅陈馀献计:“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擒夏说,新喋血阏与(今山西和顺县西北)。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於戏下。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擒矣。”这本是极有见地的策略,然而陈馀是个儒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活脱又一个宋襄公。他说:“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疲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遂不用李左车之计。

间谍告知此信,韩信大喜,连夜部署。令灌婴带二千骑兵,每人手持红旗,埋伏山中,观察赵军营垒,垒空而动。韩信亲自引军诱敌,赵军迎击。汉军佯败退却,背水结阵,赵军空垒而出,两军大战。此时灌婴二千骑兵迅疾驰入赵营,悉将赵帜易为汉旗。赵卒不能取胜,欲退之际,发现营垒中全是汉军红旗,震惊溃乱。赵军大败,汉军迅猛追击,先后擒斩陈馀和赵王歇。胜利之余,韩信立即下令军中,不许杀广武君李左车,有生得者赏千金。不久,军士缚李左车而来。韩信亲为解缚,师礼之,自己东向坐,请李左车西向坐,向其求教取燕伐齐之策,并无胜利之师的骄矜之色。

这李左车是赵国名将李牧之孙,辅佐赵王歇,被封为广武君,为人极有见识,曾留下一部兵书《广武君略》。韩信问计:“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李左车辞谢说:“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韩信说:“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於虞而智於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擒。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接着请教说:“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李左车说:“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顾恐臣计未必足用,愿效愚忠。夫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一旦而失之,军败鄗下,身死泜上。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擒夏说阏与,一举而下井陉,不终朝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莫不辍耕释耒,褕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者。若此,将军之所长也。然而众劳卒疲,其实难用。今将军欲举倦弊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恐久力不能拔,情见势屈,旷日粮竭,而弱燕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也。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若此者,将军所短也。臣愚,窃以为亦过矣。故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韩信问:“那将如何?”李左车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醳兵。北首燕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使喧言者东告齐,齐必从风而服,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韩信听从了他的意见,经略赵地,派使者去燕国,燕国听到消息果然立刻降服。韩信兵不血刃,拿下燕地。

李左车后来帮韩信策划,刘邦为削弱韩信势力,将李调到太子刘盈身边,辅佐太子。李左车便在荥阳城外山上,教刘盈操练兵马。该山被刘盈命名为广武山。据说现在的象棋即根据当时情景制成,“车”字也从那时首次被称作“jū”。韩信被杀后,李左车辞官回乡,为祖父守墓。民间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传其死后成为雹神,《聊斋志异·雹神》中即有关于他的故事。

第二节 西汉

一、汉武帝时期与匈奴战争中取首级纪功

从战国后期以来,北方匈奴便是中原政权的强敌,不时威胁中原王朝的安全。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做防,又使蒙恬击匈奴,将其赶出河套地区,取河南地,因河为塞。楚汉相争时,匈奴又渡河而南,夺回为秦所占之地,与汉界于故塞。

公元前2世纪,匈奴英主冒顿单于杀父自立,统一匈奴诸部后,掌控弦之士三十余万,从此势力强盛。匈奴也一直视中原王朝为敌,在自然条件恶劣,风沙漫天的漠北高原勒马南望,青山绿水,物产丰饶,着实令人羡慕。匈奴于是常有南下劫掠之举,大军豪言“逾彼长城,子女玉帛,归尔所有”。

刘邦灭楚后,随即展开了对匈奴的战争。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冬十月,刘邦亲率樊哙、夏侯婴诸将,带领三十二万大军,兴师北伐,正与冒顿单于相遇。冒顿先行退却,诱敌深入,将刘邦及其前卫部队引至平城(今山西大同)。然后大举倾国之师四十万骑,将刘邦及其汉军团团围困在平城附近的白登山上。血战七日,刘邦不能脱险,最后靠陈平之计,遣使厚遗单于阏氏(单于正妻),请其劝说,才算逃回关内。知道了汉军的能耐,从此匈奴游骑,无岁不入雁门关。

从汉高祖的平城之役,到元帝时期,陈汤灭郅支单于,取得最后胜利,汉与匈奴之间进行了百余年大战,其中规模及惨烈程度,远甚于当时欧洲。这其间,文景二帝一直采用防守与和亲政策,争取了六十多年相对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

武帝与匈奴之战,若从元光二年(前133年)马邑之战算起,至征和四年(前89年)武帝下罪己诏,不复出兵为止,前后达四十五年。这时期汉与匈奴的战争非常残酷,除了事先投降归顺者外,很多战斗都较少抓获俘虏,双方大多是诛杀殆尽。这与战争目的和形式有关,因为双方作战目的大多是以消灭对方有生力量、削弱对方为主。匈奴入关,大肆烧杀,主要是为抢劫粮食财物子女玉帛,加之骑兵游动作战,难以安置战俘,所以大多杀死。匈奴有这样的兵俗:其攻占,斩首虏,赐一卮酒,而掳获所得归其所有;得人以为奴婢。汉军打击匈奴,每次进入大漠,都努力寻其主力决战,以求歼灭其有生力量,将匈奴部落“攘之于幕北”,而不只是侵占土地。匈奴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漠北地广人稀,距离遥远,非有城郭田宅。汉军每次征战、班师等,长途跋涉,驱赶战俘十分不易,出于行军、给养、安全等考虑,多将俘虏杀害,斩取首级携带。汉在军队中推行秦制:斩敌一首得爵一级;“得五甲首,而隶五家”,意为得五位甲士首级,即可役使五家,以此来激励士气。军人呈报军功时,即以斩获首级多少推算,为携带、纪功方便,有时直接割取首级的左耳,此称为“馘”。古时征战返回,常有献馘一说。

以敌人首级纪功,从汉武帝时期一些关于战果的记录便可看出。

元光六年(前129年)春,匈奴入上谷(今河北怀来县),杀略吏民。汉遣四路大军出击,卫青将万骑出上谷,追击至龙城(今内蒙古多伦县),“得胡首虏七百人”。

元朔元年(前128年)秋,匈奴二万骑入汉,杀辽西太守,略二千余人。又入败渔阳(今北京密云县)太守军千余人,围将军安国。又入雁门(今山西代县),杀略千余人。汉使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雁门,斩首虏数千而还。

二年(前127年)春正月,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余人。卫青复出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以西至陇西,击匈奴之娄烦王、白羊王于河南,获首虏五千余级,牛羊百余万。卫青是役居功显赫,被封为长平侯,武帝表彰他说:“……今车骑将军青,度西河至高阙,获首二千三百级,车辎畜产,毕收为卤,已封为列侯……斩轻锐之卒,捕伏听者(匈奴派遣的探子、侦察兵)三千七十一级,执讯获醜,驱马牛羊百有余万,全甲兵而还,益封青三千户。”

五年(前124年)春,卫青出朔方高阙塞(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拉山与狼山之间),击匈奴右贤王。此役是有获俘记载的,“得右贤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畜数十百万,于是引兵而还。”[1]此役后,武帝拜卫青为大将军。

六年(前123年)二月,卫青将六将军,兵十余万骑出定襄击匈奴,斩首三千余级。夏四月,复出定襄,斩首虏万余人。霍去病年十八岁,随大将军出征,为票姚校尉,他率轻骑八百,离大军数百里,斩首虏二千二十八级,擒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捕季父罗姑比。上谷太守郝贤四从大将军,也捕斩首虏二千余级。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三月,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今甘肃临洮县东北),击匈奴。杀折兰王,斩卢侯王,执浑邪王子,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王祭天金人。夏,霍去病复与合骑侯公孙敖出北地击匈奴,行二千余里,过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部),过小月氏(今甘肃酒泉市),至祁连山,得酋涂王,降其众二千五百人,斩首虏三万两百级。获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擒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这年秋,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欲诏诛之。浑邪王惧,欲与休屠王降汉,汉恐其以诈袭边,武帝命霍去病率兵往迎。这时休屠王后悔赴降,浑邪王杀之,并其众。霍去病渡河后,与浑邪王部众相望,浑邪王部下见到汉军,有很多不愿降的,纷纷逃走。霍去病驰入匈奴军中,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让浑邪王一人乘传车,先到皇帝行所,自己则领着浑邪王的全部军队渡过黄河。降众四万余人,号称十万。汉分徙降者于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故塞外,按其俗分为五属国统之。从此,黄河之西并南山至盐泽(今罗布泊),空无匈奴。

四年(前119年)夏,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将五万骑,随从运输的马匹十四万匹,负责转运粮草辎重的步兵数十万,越过大漠出击匈奴。此役,卫青班师入塞时,一路捕斩首虏万九千级。霍去病一路,出代郡(今河北蔚县西南)、右北平(今内蒙古宁城县黑城)二千余里,斩单于近臣,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瀚海,斩首虏七万四百四十三级。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属骠骑将军,也斩首虏二千七百级。此战大败匈奴左贤王部,从此漠南再无匈奴王庭。汉军亦有相当损失,士卒死者数万,马死者十余万匹。汉亦因为马少,无力再组织大兵团作战。

《史记》总结卫青、霍去病功绩时,写道“最大将军青凡七出击匈奴,斩捕首虏五万余级”,“最骠骑将军去病凡六出击匈奴,其四出以将军,斩首虏十一万余级”,并未叙及其抓获战俘情况,由此可见一斑。最多有时俘获的匈奴高级首领可以留下一二,押赴京城后,又不知结果了。

以后的作战也是这样,如太初二年(前103年)春,浞野侯赵破奴将二万骑出朔方北二千余里,捕首虏数千人。天汉二年(前99年)夏五月,贰师将军李广利以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得首虏万余级而还等等。

二、汉与匈奴互扣使节

汉与匈奴之间互派的使节,常常人身安全没有保障,被对方扣留作为人质,待遇如同战俘。

元狩四年(前119年),汉匈大决战后,匈奴单于惨败,向漠北远遁,迫于形势,采用赵信之计,遣使于汉,好言请和亲。汉损失亦大,也无力再战。汉武帝把匈奴和亲的提议交给大臣们讨论,有的同意和亲,有的则要趁机臣服匈奴。丞相长史任敞说:“匈奴新破,处于困境,我们正好可以让其臣服,替汉守边。”武帝听取了任敞的意见,派他出使匈奴。单于听了任敞的话,大怒,将其扣留。武帝见状,本想组织军队攻打匈奴,正逢霍去病故去,也就放弃了打仗念头。先前,汉也收有投降的匈奴使者,这样算是扯平了。

元封元年(前110年)冬十月,汉灭南越。武帝乘胜率兵北巡,出长城,登单于台,至朔方,临大河。勒兵十八万骑,旌旗逶迤千里。武帝派郭吉出使匈奴,想以兵威服之。匈奴的宾仪官问郭吉有什么事?郭吉卑躬好言说:我要见单于亲口对他讲。单于接见郭吉,郭吉说:“南越王头已悬于汉北阙下。今单于如能上前与汉作战,天子亲自率兵在边塞等候;如不能战,马上南面称臣于汉,何必远走,藏于漠北寒苦无水草之地?”单于闻言大怒,立斩宾仪官,将郭吉扣留,迁到北海不毛之地。然此后数年匈奴不肯犯汉边,多次派使请求和亲。

汉匈之间常有使节往来。匈奴风俗认为,汉使如不是内官幸贵者,而是儒生,定是来游说的,便要“折其辞辩”;如是少年,便是要行刺,就要“折其气”。汉兵入匈奴,匈奴必报偿;汉留匈奴使,匈奴亦留汉使,必得当乃止。

单于曾对汉使王乌说:“我愿入汉见天子,与他当面结为兄弟。”王乌归报汉,汉为单于筑邸于长安。单于又说:汉一定要派贵人出使,否则我不会说实话。匈奴派贵人使汉,患病,服药欲救之,不幸而死。汉派路充国佩二千石印绶,使送其丧,厚币值数千金。单于则认为汉杀吾贵使者,就扣留路充国不许回归。

元封六年(前105年),乌维单于死,儿詹师庐立,号儿单于。儿单于立,汉遣两使,一人吊单于,一人吊右贤王,也有想趁机控制匈奴的意思。单于大怒,将两使节扣留。

汉使被扣于匈奴者,前后有十余位,匈奴使者赴汉,被扣留者亦相当此数。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双方有交流需要,一方面也说明双方极缺互信。这其中也有缓和的时候,但很快又出了问题。

太初四年(前101年)冬,汉诛大宛,威震外国。武帝意欲乘势攻打匈奴,下诏动员。此时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击,便将汉使不降者,包括路充国等,统统送还于汉,并说:“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是我的丈人。”武帝听后十分高兴,乃于天汉元年(前100年),遣中郎将苏武为使,张胜为副,常惠为假吏,带领一百多人的队伍出使匈奴,厚赂单于。使团到达后,正逢匈奴缑王密谋要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归顺汉朝,副使张胜参与其中。苏武因此受到牵连,被单于扣押,发往北海(今贝加尔湖)边。苏武受尽折磨,演绎了渴饮雪饥吞毡,在匈奴牧羊十九年而不屈的悲壮故事。苏武事迹后述。

与苏武一起出使的常惠(?~前49年),也受牵连被囚禁。汉昭帝即位后,与匈奴和亲修好,派使者向匈奴索要苏武等人,匈奴谎告说苏武已死。常惠得知消息,请匈奴看守夜晚与自己一同去见汉使,告知情况,并教给汉使一个说法:汉帝射中一只飞雁,雁足系书,说苏武在北海。匈奴人迷信,即送回苏武等人。出使时百余人,十九年后,回来只有九人。昭帝为褒奖忠节,封常惠为光禄大夫。常惠是太原人,有此经历,熟知匈奴情况,后来又干出了大事情。本始二年(前72年),常惠出使乌孙。到乌孙后,他分析形势,请朝廷发兵击匈奴。朝廷派出五位将军分领十五万大军,多路进攻。常惠授校尉,持节领乌孙兵,从西直捣匈奴腹地,俘获单于父亲及嫂子、各部小王兵将三万九千余人。另缴获牛马骆驼五万多匹,羊六十多万只,其中部分是匈奴人掠夺乌孙的,由乌孙自行取回。常惠与随从十几人返回乌孙时,印绶被盗,本以为有失节辱命的死罪。汉军五将皆无功而返,常惠因有奉使克敌之功获免,封长罗侯。又受宣帝委派带金币再赴乌孙褒奖参战有功人员。后接替苏武任典属国。常惠由于熟悉西域事务,勤于公干,多次记功,被封为右将军。直到元帝后故去,谥“壮武侯”。

征和四年(前89年),匈奴擒住贰师将军李广利第二年。单于派使者赴汉,提议和亲。匈奴新胜,态度傲慢,条件苛刻。汉也派使者去见单于,单于欲为难汉使,故意问:“汉为礼仪之邦,贰师将军出兵时,太子何以造反?”使者回答:“是有此事,但那是丞相与太子间私斗。丞相诬陷太子,太子欲诛丞相,这不过是儿子使用父亲的兵权。小过耳,鞭打即可。完全比不了冒顿单于杀父代立,常妻后母,那是禽兽行为。”单于闻言,立即扣留汉使,三年后才放回。

还有一位马宏,武帝时,与副光禄大夫王忠一同出使西域。途经楼兰时,楼兰王将情况密告匈奴。匈奴派兵拦击,王忠战死,马宏被擒,不肯投降,被扣在匈奴。直至始元六年(前81年),匈奴欲改善与汉之关系,归还不降汉使,汉昭帝才派使者将苏武与马宏一同接回。

三、汉被匈奴俘虏之战将

汉匈战争中,一些汉将或为形势所迫投降,或为匈奴俘虏,其中不乏有名人物,这些人有的还为匈奴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兹述如下。

1.韩王信、陈豨、卢绾降匈奴。刘邦底定天下之后,分封了一些王、侯,由于江山初定,局面并不稳固,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投降了匈奴。韩王信是原韩襄王庶孙,身高八尺五寸,曾作为韩将,将兵追随刘邦作战。刘邦击败项羽后,高祖六年(前201年)春正月,徙韩王信于太原,以太原三十一县为韩国,都晋阳,以防备匈奴。不久,韩王信上书说:“我的封地靠近边塞,匈奴数度入侵,晋阳离得远,请让我把治所迁到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刘邦同意。这年秋,匈奴入侵,围韩王信于马邑,情况危急,韩王信数次遣使与匈奴求和。刘邦率兵去救时,得知韩王与匈奴通使,疑其有二心,便发书责备说:“专死不勇,专生不任。寇攻马邑,君王力不足以坚守乎?安危存亡之地,此二者,朕所以责于君王。”信得书恐诛,便以马邑降匈奴,与其相约共同攻汉。当年九月,韩王信引兵南逾句注山取晋阳,下铜鞮(今山西沁县西南),有进一步南下之势。刘邦亲率三十万大军,击败韩王信。信北退,得到匈奴支持,冒顿单于派左右贤王各将万骑支援。信继续组织力量抵抗,与部将共立赵利为赵王,以扩大势力。冒顿单于亲率大军与汉对峙,并在平城围困刘邦,用陈平行贿之计,刘邦才得以脱险。

八年十月,刘邦欲再击韩赵,但无功而返。此时他知道,如不北和匈奴,则韩赵之患不能解,况匈奴右部河南之白羊王、娄烦王距长安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夜可至。于是采取了两项重要措施:一是和亲政策,将公主嫁予单于;一是徙六国遗族及豪杰名家十余万口充实关中。十一年春,刘邦兵分两路击韩王信、陈豨等。自率东路军;张良、周勃、柴武等率西路军自晋阳北进。韩王信踞参合(今山西定襄县北)与匈奴合兵抵抗。

战前,柴武给信发书曰:“陛下宽仁。诸侯虽有畔亡,而复归,辄复故位号,不诛也。大王所知。今王以败亡走胡,非有大罪,急自归。”韩王信深知刘邦为人,回信颇有一番见地:“陛下擢仆起闾巷,南面称孤,此仆之幸也。荥阳之事,仆不能死,囚于项籍,此一罪也。及寇攻马邑,仆不能坚守,以城降之,此二罪也。今反为寇将兵,与将军争一旦之命,此三罪也。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今仆有三罪于陛下,而欲求活于世,此伍子胥所以偾于吴也。今仆亡匿山谷间,旦暮乞贷蛮夷,仆之思归,如痿人不忘起,盲者不忘视也,势不可耳。”于是开战。《史记》载“柴将军屠参合,斩韩王信。周勃攻马邑,屠之”。古文简练,只一个“屠”字,便记述了不要战俘的灭城惨祸,往古边塞血腥故事,谁来伸冤。

九年,汉高祖封陈豨为列侯,以赵相国监赵、代边兵。赴任之际,陈豨去看淮阴侯韩信。韩信执其手屏开左右,与之步于庭密曰:“子可与言乎?”豨曰:“唯将军令之。”信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反,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豨素知韩信之能,诺曰:“谨奉教。”二人遂相约起事。豨赴任之后,果有人向刘邦告其不轨。高祖召豨,豨先称病甚,遂联合韩王信,投靠匈奴而反。后兵败,十二年冬,被樊哙军斩。

卢绾与刘邦同乡,两人父辈即交好。二人又同日出生,一起念书。刘邦布衣时犯罪逃匿,绾常随上下。刘邦起沛,绾又一路相随,后被封为燕王。为自保,他与陈豨联络,欲与其互为倚重。陈豨败亡后,有人举报绾,高祖使人召之,绾果称病不去。绾对亲信说:“非刘氏而王者,只有我和长沙王。去岁,族韩信,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始称病不行,终于汉十二年(前195年)反。高祖怒,先后使樊哙、周勃击燕。绾一败再败,悉将其宫人家属骑数千居长城下。四月,高祖崩,绾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匈奴封其为东胡卢王。绾为蛮夷侵夺,常思复归。一年多后,死于胡中。

韩王信、陈豨、卢绾降附匈奴,并非作为战俘而致,更多是为国内政治因素所迫。这里所以提及,因为他们毕竟是后来一些汉将兵败投降匈奴的肇始者。匈奴也是见汉将接连来降,便放手侵扰汉之代地。另外,这些人的子孙后来返回汉地,有的为将封侯。如韩王信子颓当至文帝十四年(前166年)时降汉,被封为弓高侯,平定吴楚之乱时,功冠诸将。颓当的孙子韩说数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景帝时,卢绾的孙子他之以东胡王降,被封为亚谷侯。

2.赵信。原匈奴小王,降汉后改名赵信,封为翕侯。元朔六年(前123年)二月,卫青将六将军,兵十余万骑出定襄击匈奴。赵信为前将军,斩首数千级而还。夏四月,卫青军复出定襄,斩首虏万余级。这次赵信与右将军苏建合兵一处,与主力分道而行。两人共有三千余骑,正逢匈奴大军主力,两军交战一天多,汉军即将覆没,情势十分危急。匈奴派人前来劝降,赵信无奈,带剩余八百余骑阵前归降单于。苏建则全军覆没,只身逃回。论罪失军当斩,准苏建赎为庶人。

伊稚斜单于得到赵信十分高兴,封他为“自次王”(意为尊贵仅次于单于),以姐妻之,并与谋汉。赵信为单于提出了一条重要的战略措施:益北绝幕,以诱罢汉兵,徼极而取之,无近塞。“幕”为沙漠意,是要匈奴兵向北越过沙漠,引诱汉军,等他们疲劳已极时取之,不要靠近边塞。单于听取了他的建议,以后的汉匈战争中,匈奴多次使用此种策略。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以河西已定,欲继续打击北边匈奴,与诸将商议:赵信为匈奴谋,认为汉军不能轻入漠北久留,今因其计,大举深入,必能取胜。诸将皆从之。武帝于是将汉军分为两路,由卫青、霍去病分别统率,进军漠北。单于召诸将商议对策,赵信说:“汉军度漠,人困马乏,尽可擒而胜之。”单于从其计,一边调集大军,集中在漠北待敌;一边将辎重远置在北方阗颜山的赵信城(今外蒙古库伦东南地区,城以赵信命名),以备决战。此战单于与卫青相遇,两军激战竟日。日没时分,忽大风四起,飞沙扑面。汉军两翼围攻,单于料不能敌,遂逃走。卫青连夜追击二百余里,天明到达赵信城,得匈奴粮草,食军之后,休息一日,尽烧余粟而还。赵信城在以后的战争中,还曾被匈奴使用。霍去病军亦胜左贤王。此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不久,霍去病死,汉军不再击匈奴。匈奴亦用赵信之计,遣使于汉请和亲。或许赵信也厌倦了人间的厮杀。

3.李广、李陵。李广(?~前119年)是抗击匈奴名将,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县西南)人。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随帝出行,常有冲锋陷阵或格杀猛兽的事情。文帝曾叹曰:子不遇时,如随高帝,万户侯岂足道哉!景帝时,李广先后任北部边地七郡太守,皆以力战闻名。武帝即位,群臣都以广为名将,于是诏为未央卫尉。李广在武帝时期,参加了历次对匈奴的战争。

元光六年(前129年),李广为骁骑将军,将万骑出雁门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单于一向听说广极具才干,曾于阵前下令:“务必生擒李广。”若非单于爱才,李广即成刀下之鬼。匈奴骑兵俘虏了李广,考虑他负伤难行,将其置卧于两马间的网兜之中。行了十余里,李广佯死,睨见一匈奴少年骑着匹好马从旁经过,猛然跃起,跳上那匹马,抢过弓箭,将少年推下,策马南奔。匈奴数百骑追之,广射杀数骑,得以逃脱。后复归残部,引军入塞。回汉后,执法官吏判决,广部伤亡过大,本人又为匈奴生擒,论罪当斩,允许广赎为庶人。不久,李广被重新起用,任右北平太守。李广赴任后,匈奴畏之,称其为“汉之飞将军”,几年不敢侵扰右北平。负伤被俘,又能从敌军队伍中飞身脱逃,这大概是李广最富传奇的经历了。

李广屡随大军出征,却仕途不顺。很多才干不如他的人都得到了封赏。对此李广和星象家王朔闲聊:“自汉击匈奴以来,我次次参与。诸部校尉以下,才能平平者,因功封侯者数十人。而我不在人后,却不能立功,得不到封邑,何也?是我的骨相不对,还是命该如此?”王朔说:“将军回想一下,有什么值得悔恨的事吗?”李广说:“我当陇西太守时,一次羌人反叛,我诱骗他们投降。降者有八百余人,我用欺诈手段,一日之内将他们都杀了,这是我至今最悔恨的事。”王朔说:“没有比杀降卒更让人着祸的了,这就是你不能封侯的原因。”失信杀俘,给肇事者心中也会留下长久的阴影。从白起到李广,他们事后不顺时自省或内疚,都找出这样的原因。他们的行为为史家记述,并有谴责之意,但都未受到当时最高统治者的责罚。

元狩四年(前119年),李广为前将军,随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得知匈奴单于居处后,卫青想把这次机会留给自己的好友中将军公孙敖,因为敖新失侯位,亟须立功挽回。卫青令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走东路,自己与公孙敖追击单于,作为前将军李广对此做法十分不满。东路较远,后来又迷失道路,没能及时与卫青会合。大将军派长史问责,长史追问广军校尉,李广说:“校尉无罪,我自失道,自去对质。”到了大将军幕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一军皆哭,百姓无分老壮,皆为垂涕。

李陵(前134~前74年)。李陵为李广之孙,是李广长子李当户的遗腹子。他善射爱兵,颇有李广之风。汉武帝觉得李家世代为将,便让他统率八百骑兵。陵曾深入匈奴之地二千余里侦察地形。后来,李陵拜为骑都尉,将丹阳楚人五千,屯驻酒泉、张掖,习剑练射,以防备匈奴。

天汉二年(前99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武帝欲使李陵为李广利监护辎重。李陵以为羞,请自成一军进击单于,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于山(今蒙古阿尔泰山南真思台山)南,以分单于兵。”要辅助李广利正面作战。武帝谓以无马匹遣拨,陵曰:“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涉单于庭。”帝壮而许之。令陵军九月发兵,出遮虏障,到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今蒙古阿尔泰山北之图音河)边,侦察匈奴动静。若未发现敌军,则还师受降城休整。这是武帝给李陵的侦察任务,同时也是李陵孤军对匈奴之始。

李陵率五千步卒及少量骑兵,以车载矢百余万,出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部)北,行军三十日,在浚稽山与且鞮侯单于的三万骑兵遭遇。单于将陵军围于两山之间。陵军以辎重车为营,布阵于营外,前列士兵持戟盾,后列士兵持弓弩。匈奴见汉军人少,便开始进攻,陵军千弩俱发,匈奴兵应弦而倒,被迫退走上山,陵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急调左右部八万余骑攻打李陵。陵且战且退,向南而行。士兵伤重者卧于车上,伤轻者推车,再轻者持兵器搏战。第二日再战,又斩首三千余级。由于陵兵精锐,陵又得军心,虽以寡击众,士卒无不艰难搏杀,裹伤再战。危急之际,陵军即发连弩退敌,故每次战斗,杀虏辄以数千计。匈奴畏惧陵军射技,又恐中伏,便只尾随,不敢大进。

行四五日,抵一大泽中,泽中多芦苇。匈奴顺风放火,陵军亦纵火相迎,预烧周围芦草以自救。南退至某山,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与其步战于林间,斩杀数千人,又发连弩射单于,单于逃走。单于见李陵部卒勇锐,久战不下,又渐近汉塞,便问部下:“此汉精兵,击之不能下,日夜引吾南近塞,得毋有伏兵乎?”诸将答:“单于自将数万骑击汉数千人不能灭,后无以复使边臣,令汉益轻匈奴。复力战山谷间,尚四五十里得平地,不能破,乃还。”于是单于鼓勇再战。

此刻陵军也很危急,但阵脚不乱,两军日战数十合,陵军又杀伤匈奴二千余人。匈奴见形势不利,萌生退意。关键时刻,陵军军侯管敢被校尉侮辱,气愤之下投降了匈奴,并报告单于:“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独将军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为前行,以黄与白为帜,当使精骑射之即破矣。”成安侯是韩延年,以校尉随李陵军。单于闻讯大喜,派精骑围攻陵军,并高呼:“李陵、韩延年投降!”陵军于谷中,匈奴在山上,四面对射,矢如雨下,陵军死伤惨重。陵军南撤,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万矢皆尽,随即弃车而去。此时,汉军尚有三千余人,以短刀、车辐为武器,退至一峡谷内。单于断陵军后路,从山上向下滚动石块,汉兵多数战死,无法前行。军侯管敢一气之下的叛变行为,致使陵军陷入绝境。

黄昏后,李陵穿便衣独自出营,令左右止步,说:“勿随我,大丈夫一人去取单于。”良久而还,叹息说:“唉,兵败。死矣!”军吏劝说:“将军威震匈奴,只是命运不济,过后可以找路返回。浞野侯赵破奴为匈奴所得,后逃回,天子尚客遇之,况于将军乎!”陵道:“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于是尽斩旌旗,将珍宝埋于地下。李陵叹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当夜,令军士每人带二升干饭、一片冰,相约在此次出征的出发地遮虏障相见。夜半时,击鼓唤起士兵,鼓却不响。李陵与韩延年率壮士十余人突围,被匈奴数千骑兵追击,韩延年战死。匈奴骑兵围住李陵招降,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所部仅有四百余人回到汉境。其实李陵兵败处,距边塞也就百余里了,边塞也听到他作战的消息,但麻木等待,没有及时增援。

李陵战败后,武帝先是召见了李陵的妻、母慰问安抚。后听说李陵投降,非常愤怒,追责之下,使李陵部将陈步乐自杀。群臣皆言李陵有罪。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便说出了那段引火上身的著名评论:“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盃酒接殷勤之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2]这次由于是李陵偏师与匈奴大战,贰师将军李广利就没碰上什么战斗,李广利之妹是汉武帝的宠妃。武帝认为司马迁是要毁坏贰师将军的名声,替李陵说情,怒将司马迁下狱论罪,施了腐刑。司马迁如实谈出内心看法,体谅实情,独辟一格,却因言获罪,遭遇了一生羞辱。李陵兵败而降,皇帝震怒,不谈及士兵性命,却要维护亲属声誉,究竟更多是谁的屈辱呢?

后来,武帝也很后悔没及时给李陵增派援军。他说:“陵军出发时,曾诏强弩都尉路博德接应。但老将出塞不至,使陵军覆没。”武帝还是派使者慰劳了李陵军逃脱回来的那些士兵。

李陵在匈奴一年有余。武帝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以迎回李陵,敖军无功而返,为交差说:“抓住几个活口,听他们说李陵正帮单于练兵以防备汉军,故臣无所得。”武帝大怒,族李陵全家,将李陵母弟妻子全部诛杀。陇西士大夫都以李氏为愧,李家名声从此败落。其后,汉使出使匈奴,李陵问使者:“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说:“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李陵说:“乃李绪,非我也。”李绪本为汉塞外都尉,居奚侯城,匈奴攻之,绪降。单于善待李绪,常坐陵上。李陵深痛其家因李绪而诛,便叫人刺杀了李绪。匈奴大阏氏(单于母)为此要杀李陵,单于将其藏在北方,直到大阏氏去世才回来。

单于早就听说李家世代为将的声望,交战时又亲见李陵英勇表现,对其十分钦佩,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加以重用,封李陵为右校王。当时还有一名汉朝降将卫律,被封为丁灵王,也很受信任,在单于左右。陵在外,有大事入议。

始元元年(前86年),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二人一向与李陵交好,便遣李陵故友陇西任立政等三人为使,去匈奴招降陵。任立政等到后,单于设宴赐汉使,李陵、卫律皆在座。立政见陵,无暇私语,便目视李陵,用手抚摸刀环,握其足,暗示可归汉。李陵、卫律两人持酒敬汉使,都是胡人打扮。立政饮后大声说:“汉已大赦,中国安乐。主上年少可期,霍子孟、上官少叔掌事。”想用此话试探李陵的态度。李陵阴沉着脸不语,自顾梳理头发说:“吾已胡服矣!”一会儿,卫律起身如厕。立政马上说:“唉,少卿(李陵字)受苦了,霍子孟、上官少叔问候您。”陵曰:“霍与上官无恙乎?”立政说:“请少卿归故里,不须担忧富贵。”陵曰:“归易耳,恐再辱,奈何!”此时正好卫律回来,听见后说:“李少卿是贤人,不独居一国。范蠡遍游天下,哪里是他的家乡亲人呢?”说罢离去。立政随后问陵有归乡之意吗?李陵回答:“丈夫不能再辱。”表示了其留在匈奴的决心。

李陵与苏武曾同在汉朝为侍中。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却从不敢见武。若干年后,单于让李陵去北海见见苏武,设宴劝降。李陵给苏武敬酒说:“单于知道咱俩一向很好,让我来劝降。说心里话,你今生无法归汉,何苦流亡这无人之地,信义之举又有谁知道呢?”席间,李陵讲了些苏武在汉家人的情况,兄死弟亡,妻离子散,早已物是人非。陵又劝说:“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之老母尚在。子卿(苏武字)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这看似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苏武不为所动,果断表示了坚贞不移的态度。

李陵与苏武一起喝了几天,陵又欲开口劝降。苏武说:“我自视已死久矣。王必欲劝降,请停今日之欢,我即死在眼前。”陵见其至诚,料不可劝,喟然叹曰:“唉,义士,我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泣泪而下,与武告别。陵深感羞愧,让妻子送给苏武牛羊数十头。后来,陵再至北海,告诉苏武汉武帝驾崩的消息,苏武南向痛哭。

始元六年(前81年),昭帝派使者接苏武回汉。李陵置酒送行,向苏武道贺时痛诉心曲:“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假使汉宽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难道陵不知回报吗?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一别长绝!”陵乘酒劲儿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颓。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歌罢泣不成声,与武诀别。

李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前74年)病死。其间也曾为匈奴带兵,与汉军作战。如征和三年(前90年),率匈奴军三万骑迎击汉重合侯马通等。

4.赵破奴。太原人,曾流亡匈奴,后复归汉,多次随骠骑将军霍去病击匈奴,为骠骑将军司马。曾被封为从票侯,因坐酎金(助祭金)成色不足分量不够之罪,失侯。一年后,为匈河将军,击胡至匈河水,没发现敌人,无功而返。再一年,武帝遣赵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击姑师,令王恢协助。破奴亲率轻骑七百先至,虏楼兰王,破姑师,兵威震动乌孙、大宛。班师后,受封为浞野侯。于是汉列亭障至玉门,从此丝路畅通,汉威远播。

元封六年(前105年),匈奴詹师庐立,号儿单于。儿单于年少,好杀伐,国内不安。匈奴左大都尉欲杀单于降汉,求接应。汉便令公孙敖筑受降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北)迎候。左大都尉还是嫌远,太初二年(前103年)夏,武帝便遣赵破奴为浚稽将军,领二万骑出朔方(今宁夏平原和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西北二千余里,至浚稽山(今蒙古阿尔泰山北阿利山)接应左大都尉。左大都尉事泄被杀,儿单于平息叛乱后,亲率倾国之师八万余骑追击闻讯而退的汉军。赵破奴向南且战且退,途中捕斩首虏数千级,退至受降城北四百余里时,全军被围。破奴晚上出营找水时,被匈奴骑兵擒获。之后,匈奴兵马上猛攻汉军,汉军吏害怕“亡将而诛”的军法,没有敢相互劝说撤回的,结果全军覆亡。

赵破奴受到了单于善待,在匈奴娶妻生子,生活了数年。天汉元年(前100年),他趁匈奴不备,一路艰辛,携长子赵安国逃回长安。返汉后受到武帝客待,不冷不热。汉有“亡将而诛”的军法,失军被俘之将,又焉有善果。武帝念其归汉,便不责备。后来,赵破奴坐巫蛊罪,被灭族。

5.卫律、李广利。卫律,父亲是长水(今陕西蓝田县)胡人,自己则出生成长于汉,并在汉朝做官,与协律都尉李延年关系较好,李推荐他出使匈奴。出使归来,正赶上李家坐罪灭族,害怕受牵连,卫律便逃回匈奴投降。单于很器重卫律,封他为丁灵王,侍奉左右。

单于要卫律去劝降汉使苏武。言语间,苏武引刀自刺。卫律大惊,抱住苏武,命快马召医,救治苏武。苏武恢复后,卫律来见汉使团,厉声宣布:“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赦降者。”说罢举剑欲砍张胜,胜立即请降。卫律又对苏武说:“副使有罪,你也要连坐。”武答:“我既未参与,又非亲属,为何连坐?”卫律复举剑威吓苏武,武沉静不动声色。卫律见状转缓口气,劝道:“苏君,我前负汉降匈奴,也是不得已。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见武不应,卫律又说:“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苏武怒斥卫律:“你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叛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我怎会听你的意见?单于信任你,使你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卫律无奈,讪讪而去。

征和三年(前90年),汉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七万大军出五原征匈奴。卫律与匈奴右大都尉率五千骑在夫羊句山迎战,被李广利从西域征发来的二千胡骑击败。后卫律又随狐鹿姑单于大败汉军,收降了李广利。

单于很看重李广利,因为他是汉朝大将兼外戚贵臣,把女儿嫁给了他,对其尊宠在卫律之上,这引起卫律嫉妒。后来单于母亲阏氏生病,卫律假托先单于发怒,指使巫医说:“匈奴之前出兵时祭祀说,捉到贰师将军,要拿他做祭品。如今何不遵守誓言?”匈奴于是杀了李广利。想来那由于贵戚身份拜将的广利,如何是阴谋老到的卫律对手。

始元二年(前85年),卫律与阏氏谋划,隐匿狐鹿姑单于死讯,违背其立弟遗训,诈托单于令,立单于子为壶衍鞮单于,造成匈奴分裂。为应付匈奴疲弱局面,卫律向单于献策,效法汉人,穿井筑城,治楼藏谷,以拒汉军袭击。先后穿井数百,伐材数千。后有人指出,此不符合匈奴习俗,胡人不善守城,这等于是给汉军留下了粮食。于是停工,转为向汉示好。始元六年,送归原汉使苏武、马宏等。

卫律生前曾力主与汉和亲,但不被信用。直到死后,匈奴数次军事失利、国弊家困,单于才逐渐采用了他的主张。

李广利(?~前88年),汉武帝后期的重要将领。中山(今河北定县)人,武帝宠妃李夫人之兄,是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其兄李延年为协律都尉。李夫人早卒,常引武帝思念,便拜李广利为将,使其能战场立功,以便封侯。

由于汗血马问题,太初元年(前104年),李广利受命率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数万人攻打大宛,为取大宛都城贰师之良马,故号“贰师将军”。此战大败而回,往来耗时两年,惹得武帝大怒,遣使拦在玉门关,曰:“军有敢入者,斩!”吓得李广利留屯敦煌。

三年,武帝不甘失败,再命李广利伐宛。这次做了周密部署,大军六万人,还有许多私自跟随的,又有牛、马、驴、驼等牲口十五万匹,驮运粮食、兵器,遣水工破坏大宛水道,还派了十八万大军为后援,准备十分充分。此战大捷,破大宛,取得宝马数十匹,其他良马三千余匹,带回大宛王毋寡的首级,重立与汉友好的贵族昧蔡为大宛王。但汉军损失也很重,班师后,重入玉门关的士卒仅万余人,战马仅千余匹。战后李广利被封为海西侯。

这以后,李广利又参与了几次对匈奴的战争。征和三年(前90年),李广利将七万骑出五原击匈奴。离开京城时,丞相刘屈髦为李广利饯行,两人是儿女亲家,李广利请刘在武帝面前说说话,立昌邑王为太子。刘满口答应,这刘屈髦不仅是丞相,还是武帝侄儿,深受信任。

出发后,李广利与匈奴右大都尉和卫律率领的五千骑战于夫羊句山峡谷,匈奴军失利。李广利乘胜北击,追至范夫人城。此时传来消息,巫蛊案发。丞相一家因立太子事坐罪,丞相夫人被人告发诅咒皇上,刘屈髦腰斩,妻子枭首,贰师妻子亦下狱。李广利一惊,既怕受牵连,又欲多立战功抵罪。于是带领大军深入胡地,至郅居水上(现蒙古色楞格河)。汉军与匈奴二万骑血战一日,杀匈奴左大将,匈奴兵死伤甚重。广利军亦退至燕然山。单于知道汉军远征疲惫,亲将五万骑拦击,连夜从背后出击,汉军大败,李广利被俘投降。

匈奴看重李广利的身份,对他比较尊重,单于将女儿嫁给了他,对他的尊宠在卫律之上。卫律十分嫉恨,假托先单于之灵,借巫医之口杀了李广利。李广利被押上刑台时,恼恨万分,死前誓曰:“我死必灭匈奴。”其死后果然“连续雨雪数月,牲畜死,人民疫病,谷稼不熟”。单于惊恐,为贰师立庙祭祀,才出现平安场景。

四、王莽筑京观

王莽毒死十四岁的汉平帝,拥立两岁的孺子婴为太子,自称“摄皇帝”,代理朝政。其篡汉野心已是天下尽知,再加之他的新政推行不当,遭到刘氏宗室及各地官吏的反抗,他对这些反抗活动的镇压是十分残酷的。

居摄二年(7年)九月,东郡太守翟义起兵。起兵之际宣称:“……父子受汉厚恩,义当为国讨贼,以安社稷。欲举兵西,诛不当摄者,选宗室子孙辅而立之。设令时命不成,死国埋名,犹可以不惭于先帝。”他们拥立刘氏宗室严乡侯刘信为帝,传檄郡国,讨伐王莽,一时拥兵十余万。长安以西二十三县“盗贼”赵明、霍鸿等也起来造反,呼应翟义。

王莽震惊,立马拜党羽亲戚孙建、王邑等七人为将,以关西人为校尉军吏,将关东甲卒,出讨翟义,并对翟义进行反诬。王莽抱着婴儿皇帝孺子婴在宗庙祷告,模仿周公摄政故事,依据《周书》作《大诰》。表明自己是辅佐幼帝,迷惑群臣,然后指责翟义等“谋反大逆,流言惑众,欲以篡位,贼害我孺子,罪深于管、蔡,恶甚于禽兽”。翟义之兵一战而溃。由于事涉帝位继承,权力性命交关,所以对俘虏处置十分严酷,毫无人性可言。

先是捕斩刘信的两个儿子及亲属。又将翟义母亲、兄弟、亲属二十四人皆施以磔刑,暴尸于长安都市四通之衢。行刑之际,围观人群拥堵不堪。十二月,王莽军围攻圉城,在固始擒住翟义,将其尸磔,陈于都市。王莽将翟义家居宅第全部毁坏污损。将翟义父亲前丞相方进及先祖坟冢尽行掘开,烧掉棺柩;又夷灭三族,诛及后人。他把这些人抓来,全部阬杀,并合以荆棘、五毒一块儿埋葬。王莽将反虏全部斩首。下诏曰:“盖闻古者伐不敬,取其鲸鲵筑武军,封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乃者反虏刘信、翟义悖逆作乱于东;而芒竹群盗赵明、霍鸿造逆西土,遣武将征讨,咸伏其辜。惟信、义等始发自濮阳,结奸无盐,殄灭于圉。赵明依阻槐里环堤,霍鸿负倚盩厔芒竹,咸用破碎,亡有余类。其取反虏逆贼之鲸鲵,聚之通路之旁,濮阳、无盐、圉、槐里、盩厔凡五所,各方六丈,高六尺,筑为武军,封以为大戮,荐树之棘。建表木,高丈六尺。书曰‘反虏逆贼鲸鲵’,在所长吏常以秋循行,勿令坏败,以惩淫慝焉。”[3]文中“鲸鲵”即被杀之人尸体,“武军”即“京观”。王莽下令用反虏尸体,在他们各自家乡,修筑五处京观,以示惩戒。诏令也向后人详细描述了“京观”为何状貌,也就是用死尸筑成之堆状物。

王莽上台后,好古改制,常论圣贤之道,但在涉及个人利益问题上,手段残暴,罔论仁义。

今人对“阬杀”与“坑杀”也有详细考证。“阬”字本义是大土山,引申为高大门楼,指将敌方死者尸体堆积路边,覆土夯实,做成京观之意。而“坑杀”并不是活埋之意,而是“杀害”之意,“坑”有“害”义,如坑人即害人。秦汉史籍做京观时,都用阬杀。后来史家使用坑杀时,都含谴责之意,指杀戮无辜,屠杀战俘或平民等。而“阬”与“坑”也可以借用。后人渐将二词通用。

第三节 东汉

地皇三年(22年)十月,刘秀在宛(今河南南阳)起事,经昆阳大捷,破长安灭新莽,扫平河北,镇压、收编铜马义军,与更始决裂,到建武元年(25年)称帝。又打败赤眉,削平各地割据势力,于建武十二年(36年)平定天下,匡复汉室,成为中兴之君。他经历了很多战事,最终能够取胜,有诸多原因,然而有一个较为宽容的对待投诚俘虏及降兵降将的策略,收降纳叛,广揽人才,壮大实力,无疑是他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面有以下情况。

一、收降人才,大胆使用

刘秀手下重要将领,有好几位是兵败或被俘后投诚过来的,被他放手使用,日后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冯异、岑彭等人。

冯异(?~34年),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古城村)人。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等。刘秀昆阳大战后,兵临父城。此时冯异正担任王莽的颍川郡掾,监五县,他与父城长苗萌共同守城,抵抗刘秀军。

刘秀屯兵巾车乡。冯异出城巡行属县时,被擒获。这时冯异从兄冯孝及几位同乡都在刘秀军中,经他们推荐,刘秀召见冯异。冯异对刘秀说:“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刘秀允诺。冯异回去后对苗萌说:“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掳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苗萌说:“死生同命,敬从子计。”刘秀南还。更始帝诸将前后十余次攻打父城,异坚守不降;刘秀升任司隶校尉后,再经过父城,异等即开门奉牛酒相迎。刘秀署冯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冯异又推荐了一群小同乡,如铫期、叔寿、段建、左隆等人,刘秀把他们都任命为掾吏,带回洛阳。

这以后,冯异跟随刘秀,从洛阳,徇河北,破王郎。每到一处平释囚徒,抚恤鳏寡,亡命投案者,不咎既往,整治地方,屡有建树。拜偏将军,封应侯。冯异为人谦让,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令整齐。每当宿营,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破邯郸后,调整部署,军士们都愿隶属大树将军,刘秀因此多给冯异配备兵马。异在北平击破铁胫军,又降匈奴于林闟顿王,战功卓著。

攻打洛阳时,冯异给守将李轶修书,分析形势,晓以大义,争取了李轶归降。以后北攻天井关,取上党两城;南进克成皋以东十三县,收降十多万敌军。建武元年(25年),冯异与诸将劝进,异说:“宜从众议,上为社稷,下为百姓。”光武遂即帝位,建都洛阳。

二年春,光武帝派冯异代替邓禹讨伐长安之地,敕异曰:“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以赤眉、延岑之酷,元元涂炭,无所依诉。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诸将非不健斗,然好虏掠。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异受命西行,所至施恩取信于民,建立威信。弘农地区自称将军的群盗就有十几拨,都率众归降。三年春,冯异封阳夏侯,拜征西大将军,与赤眉战于华阴。先取胜,后受邓禹、邓弘轻敌所累,兵败失利。冯异弃马步行,与麾下数人逃归回谿阪,收集残部,整军再战,终于大破赤眉于崤底。刘秀发书慰问冯异:“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谿,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冯异又平定关中各路豪强武装,驻军上林苑,休养百姓,审理冤案,很受拥戴。其间数次击败蜀地公孙述的侵扰。

冯异在外日久,心中常常不安。有人向光武上书:“异专制关中,斩长安令,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这不是小事,光武帝对冯异表示了信任,把奏章拿给他看。异十分惶惧,上书解释谢罪。光武下诏:“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六年春,异赴京师朝见。刘秀对满朝公卿介绍:“这是我起兵时主簿。为吾披荆棘,定关中。”说罢,使中黄门赐冯异珍宝、衣服、钱、帛等。诏曰:“仓卒无蒌亭豆粥,滹沱河麦饭,厚意久不报。”这是指当年徇河北遇难之时,在饶阳无蒌亭,冯异为刘秀上豆粥解饥寒;在南宫滹沱河大风雨中复进麦饭之事。旧事重提,以叙君臣之谊。异稽首谢答:“臣闻管仲谓桓公曰:‘愿君无忘射钩,臣无忘槛车。’齐国赖之。臣今亦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如此取得君臣互信。在日后击败陇西隗嚣、抗击蜀公孙述的战争中,冯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岑彭(?~35年),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东北)人。他在东汉王朝建立过程中,独当方面之任,作战勇敢,信义卓著,深得人心。王莽时,岑彭曾任新朝本地县令。汉兵起,攻拔棘阳,彭失败后带领家属等投奔前队大夫甄阜。阜迁怒彭不能固守属地,拘其母、妻,令彭戴罪立功。彭带领宾客极力奋战。甄阜战死后,岑彭负伤,逃回宛城,与前队副将严说共同守城。地皇四年(23年)正月,汉军开始围攻宛城,王莽的援军被击败。至五月二十八日,救兵不至,城内粮尽,人相食,岑彭与严说商量后,举城投降。更始帝手下诸将怒其拒守,欲诛二人。大司徒刘縯(刘秀之兄)劝说:“彭,郡之大吏,执心坚守,是其节也。今举大事,当表义士,不如封之,以劝其后。”更始于是封彭为归德侯,令其隶属刘縯。刘縯死后,岑彭又为大司马朱鲔麾下校尉,从鲔击王莽,杀扬州牧李圣,定淮阳城。经鲔推荐彭为淮阳都尉。

岑彭破叛将徭伟后,迁任颍川太守。正逢颍川兵乱,无法上任,岑彭便投奔河内(今河南焦作市)太守韩歆。刘秀兵到,岑彭归降刘秀,并劝说刘秀赦免了企图抵抗的韩歆。更始帝的大将军吕植驻军淇园,岑彭也劝说他投降了刘秀。刘秀任命彭为刺奸大将军,随军转战河北。

刘秀称帝后,拜彭为廷尉,仍封归德侯,行大将军事。岑彭与诸将围攻洛阳,朱鲔等坚守,数月不能下。光武帝知道彭曾为鲔校尉,便令其前往劝降。鲔在城上,彭在城下,他俩相互慰问笑谈,就像平常人一样。岑彭说:“彭往者得执鞭侍从,蒙荐举拔擢,常思有以报恩。今赤眉已得长安,更始为三王所反。皇帝受命,平定燕、赵,尽有幽、冀之地,百姓归心,贤俊云集,亲率大兵,来攻洛阳。天下之事,逝其去矣。公虽婴城固守,将何待乎?”朱鲔说出自己的顾虑:“大司徒(刘縯)被害时,鲔参与其谋,又谏更始不要遣萧王(刘秀)北伐,诚自知罪深。”彭还,将情况告知光武帝。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鲔今若降,官爵可保,况诛罚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彭复往告鲔,鲔从城上放下绳索说:“必信,可乘此上。”彭便扶索欲上。鲔见其诚,便答应投降。五天后,朱鲔将轻骑去见岑彭。临行对诸将说:“坚守待我。我若不还,诸君径将大兵上轘辕,归郾王。”朱鲔见了岑彭,当面自缚,一起去河阳见刘秀。光武见面即解其缚,令彭连夜送鲔回城。第二天天一亮,朱鲔就带领全体人员出降。光武帝也不食言,拜鲔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朱鲔,淮阳人,后为少府,传封累代。

建武二年(26年),彭击荆州,连下十余城。这时,南方局面混乱,多人割据称王。光武帝遣吴汉伐之,汉军所过多加侵暴。正好破虏将军邓奉谒归新野,见吴汉掠其乡里,大怒遂反,击破汉军,获其辎重,屯据淯阳,与乡军会合。秋,岑彭迁征南大将军,与诸将讨邓奉,连月不克。三年夏,光武帝亲征,大破邓奉。奉降。光武念奉为旧功臣,且衅起吴汉,欲赦免奉。岑彭与耿弇谏曰:“邓奉背恩反逆,暴师经年。……陛下既至,不知悔善,而亲在行阵,兵败乃降。若不诛奉,无以惩恶。”于是斩邓奉。

岑彭伐蜀,也有故事。他据守荆州要冲之地,派人谕告南方尚未归附者:倘能主动投降,即可奏封其君长。不久,江夏、武陵、长沙、桂阳、零陵、苍梧、交趾等地的太守,相继归降。岑彭奏明皇帝,将他们均封为列侯。这些人马上或遣其子,或派其兵助岑彭征伐。

九年,公孙述据蜀称帝。彭几次进攻失利,便建造各种战船数千艘,以备再战。十一年春,岑彭统军,一举攻破公孙述江防,大败蜀军。岑彭长驱直入,进占江关,沿途号令军士,不许掳掠百姓。所到之处,百姓奉献牛酒,迎接犒劳部队。岑彭接见当地年高德劭者说:“大汉哀愍巴蜀久见虏役,故兴师远伐,以讨有罪,为人除害。”并坚辞牛酒等物。百姓大为欢喜,争相开门归降。光武帝下诏书,命岑彭守益州牧,而后每克一郡,岑彭都先兼摄太守职务。岑彭又进军江州(今重庆嘉陵江北岸),破平曲(今四川合川东)。再由水路回江州,溯都江而上,连下广汉、资中、黄石。接着,昼夜兼行二千余里,攻克武阳(今四川彭山东),广都(今四川双流),一直打到离成都几十里的地方。蜀地震骇,公孙述更是大惊失色。

据《后汉书》载:彭驻地名彭亡,岑彭闻之不悦,欲迁徙,正逢天黑未果。此时蜀地刺客谎称逃亡之人,前来诈降,趁夜刺杀了岑彭。彭首破荆门,长驱武阳,持军整齐,秋毫无犯。邛穀王任贵闻彭威望,数千里遣使迎降。使节到达,正逢岑彭已死,光武帝将任贵所献物品全部赐给岑彭妻子,谥曰壮侯。蜀人敬之,为他在武阳立庙,每年祭祀。岑彭得到刘秀信任,为东汉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但作战勇敢,多谋善断,而且信义卓著,以德怀人,终于能建立卓越功绩。

以上两位将领是突出的。在刘秀建立帝业的战争中,像这样归附的降将,还有几位,如马援、窦融等,他都能给以信用。刘秀的势力能不断壮大,是和他宽宏大量,收降纳叛,大胆用人的作风分不开的。

而新莽政权的将领完全没有这种气度,在昆阳之战中大败,形成鲜明对比。地皇四年(23年)三月,汉军王凤等连克昆阳、定陵、郾城后,进抵阳关,后闻王莽大军将至,退守昆阳。王莽调集各地军队,以司空王邑、司徒王寻统领。讨伐军除各州郡守自将之军,还征集了懂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充当军吏,以长人巨毋霸为垒尉,驱使虎豹犀象等猛兽助威。当年夏,兵力达四十三万之众,号称百万。新莽军大举南进,旌旗辎重,千里不绝。汉军王凤等据守昆阳者只有八九千人,派李轶、宗佻、刘秀三将率十三骑出城寻求救兵时,新莽大军抵城下已有十万之众,这几个人差点出不了城。

兵临城下,新莽将军严尤献策说:“昆阳城小而坚。今假号者在宛,亟进大兵,彼必奔走。宛败,昆阳自服。”王邑自恃兵多,傲慢不听:“今将百万之众,遇贼而不能下,非所以示威也。当先屠此城,喋血而进,前歌后舞,岂不快哉!”王邑围城数十重,云车十余丈,鸟瞰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于几十里。他们挖地道,用冲车撞城,机弩乱发,矢如雨下,城中百姓只能在家中挖井取水。关键时刻,汉军王凤动摇请降。无奈王邑不许,只好死守。后来刘秀等搬来救兵,大败了新莽军,扭转关键战局。如果当初王邑允许城内出降,战局就会完全改观。可惜王邑识不及此,自恃兵多气傲,不要俘虏,只想屠城,终于酿成惨败。

二、收编降军,扩充实力

刘秀在收编降军,扩充实力方面,也是很有胆略的。王莽政乱,四方背叛起义,各自称王。活动在巨鹿一带的河北铜马义军,声势浩大,严重威胁着刘秀势力。刘秀攻灭王朗后,征发幽州十郡兵马,于更始二年(24年)击破了铜马军。铜马数十万部众投降后,被刘秀收编,“封其渠帅为列侯”。但刘秀麾下汉军对铜马军并不放心,认为他们未必心服。铜马降军也很不安,怕得不到汉军信任而被诛杀。此种情况下,刘秀决心以身示范,建立信任。他令汉军各自归营,自己单人独骑来到铜马军营,检阅他们操练。铜马将士议论:“萧王(刘秀)如此推心置腹,我等安能不以死相报!”从此全部折服。刘秀将归降士卒分配给诸将,部众马上增长到数十万,实力大增。铜马军成为刘秀完成帝业的主要力量,以此关西一带都称刘秀为“铜马帝”。

刘秀还用诱降手段收编了一些零散的农民军,这样,黄河以北的地盘都为刘秀所有。趁赤眉西进之机,刘秀又两路出击,一路自河北南下,一路从河北向西,遂尽占中原之地。建武元年(25年),刘秀终于在邢台柏乡称帝,建立东汉。刘秀笃信“柔能制刚,弱能制强”。他多以宽容“德政”收揽军心,鲜少刑杀立威。这种做法,对他迅速扩充实力,取得政权起了重要作用。

在对待赤眉军上,也是这样。建武三年正月,赤眉军离开长安,向东撤出关中时,被汉军堵截在崤山(今河南渑池、洛宁两县之间的崤山)谷底。经激战,赤眉军死伤过半,八万人兵败被俘;余部十万余人向东南退到今河南宜阳地区,又陷入刘秀的重围。饥寒交迫、疲惫不堪的赤眉军走投无路,自感突围无望,再战必遭无谓牺牲,于是派式侯刘恭为代表,觐见刘秀,请求投降。刘恭问刘秀:“盆子率百万之众归降,陛下怎么对待我们?”刘秀说:“可以饶你们不死。”第二天,樊崇带着赤眉立的小皇帝刘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多位大臣将军,光着膀子,袒胸露背到刘秀军营投降,将传国玺绶、更始的七尺宝剑及玉璧交给了刘秀。

随降的赤眉军尚有十万之众。他们把放下的兵甲堆积在宜阳城西,竟像熊耳山一样高。刘秀令宜阳县供应降卒饮食,使这帮饥疲之士吃上了饱饭。第二天一早,在洛水岸边列阵,使刘盆子君臣观看。刘秀带着胜利者志得意满的神情,问刘盆子:“自知当死否?”回答:“罪当应死,犹幸上怜赦之耳。”刘秀听过笑说:“小孩子太狡猾,真是刘氏宗室没傻子。”刘秀又对赤眉主将樊崇说:“没有后悔投降吗?朕今遣卿归营勒兵,咱们鸣鼓相攻,决其胜负,我可不想强迫你投降啊。”樊崇没有答话。徐宣等叩头说:“今日得降,犹去虎口归慈母,诚欢诚喜,无所恨也。”刘秀对徐宣说:“你算是铁中的快刀,庸夫中的能人了。”刘秀又对樊崇等人说:“卿等过去大行无道,所过之处,老弱遭屠杀,国家被破坏,水井炉灶被填平。然而你们还是有三点好处:一是攻破城邑、遍行全国,但都没有抛弃原配妻子;二是能以刘氏宗室为君主;三是其他贼寇立君,危急时刻都是拿着君主头颅来降,自以为功,唯独诸卿保全了盆子的性命交给我。”刘秀看事,确有独到之处。

刘秀把樊崇等赤眉军将领及妻子安排在都城洛阳居住,每人赐给一区宅屋、二顷田地。这些人后来命运如下。当年夏,樊崇、逄安谋反,诛死。杨音当年破长安时,救过赵王刘良,赐爵关内侯,与徐宣俱归乡里,卒于家。刘恭为更始报仇,杀死谢禄,自投狱中,赦不诛。刘秀怜悯建世帝刘盆子的遭遇,赏赐甚厚,让他在自己叔父赵王(刘秀称帝后,封叔父刘良为赵王)府中当了个郎官,管理车马、门户并充任内侍。最后刘盆子因病失明,刘秀赐给他荥阳均输官地,作为商铺,使其食税终身。

刘秀在削平关东诸雄时,也曾利用降卒之力。例如,建武三年(27年)十月,刘秀派手下将领耿弇,平定山东平原一带富平、獲索诸军时,大破敌军九万之众,获降卒四万余人,一时实力大增。五年十月,耿弇奉命率两将军刘歆、陈牧东击青州(州治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故城)张步时,原本部兵马也就三四万人,加上此前降卒,兵力达到七八万人,于是长驱东进。张步连战皆败,分兵退守,以分散汉军势力。耿弇追张步至平寿(今山东潍坊市西南),此时苏茂率万余人来救张步。刘秀料知敌人处境艰难,便遣人分别告诉张步和苏茂:“能杀掉对方来降者,封侯。”张步于是斩掉苏茂投降,被封为安丘侯。齐地遂定。

刘秀军队在平定蜀地公孙述的战争中,同样使用降卒,壮大了自身实力。如建武十一年(35年)六月,西进汉军岑彭克夷陵后,率主力及降卒各五万直扑垫江(今四川合川县),准备进攻成都。公孙述急忙应对,一边调王元军南下增援,一边集合成都所有兵力由延岑等率领,在广汉、资中一线布置。岑彭军约十万,蜀军十余万,略占优势。七月,岑彭令臧宫率本部人马及五万降卒在平曲与延岑对峙,自率所部乘船,溯都江而上,大破黄石蜀军,倍道兼程二千余里,从背后绕到成都。臧宫抵抗延岑时,由于后方粮运不足,兵多粮少,军中颇感恐慌,降卒皆欲散叛。窘迫之际,光武帝所派援军赶到。臧宫遂乘势而进,大败蜀军。延岑败走成都,其众多降,陆续降者十万。臧宫进军至平阳乡(今四川绵竹境内),王元举军投降。这些降卒又充实壮大了汉军力量,使一年后,终于能成功灭蜀。

三、施行“柔道”,不计前嫌

刘秀在开国诸战役中,对于一些敌对势力的属下将领,尽管曾拼死抵抗,山穷水尽之际,也允许他们投降。例如陇西隗嚣手下的大将军王元,蜀地公孙述部将延岑等。

定都洛阳后,建武二年(26年)三月,刘秀扫荡了南阳方面更始残余势力及各种叛乱,连续四年,又平定了关东群雄。尔后能与刘秀为敌的,只有在北方称帝于九原的卢芳和在西南称帝于蜀的公孙述。而在今甘肃中东部据有天水、陇西、安定、北地四郡的隗嚣,和在甘肃北部河西走廊一带的窦融,都是表面归顺,实为割据势力。对关中威胁最大的,则属隗嚣集团。光武讨伐隗嚣之战,也是开国诸役中最为艰苦的战役之一。

五年,光武派来歙说服隗嚣送自己的长子入侍京师为质。隗嚣手下的大将军王元,认为天下未定,不愿臣服汉室,他劝隗嚣说:“……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北收西河、上郡,东收三辅之地,案秦旧迹,表里河山。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若计不及此,且畜养士马,据隘自守,旷日持久,以待四方之变;图王不成,其弊犹足以霸。要之,鱼不可脱于渊,神龙失势,即还与蚯蚓同。”[4]隗嚣深信王元之计,便负险自守。

六年四月,光武帝至长安,遣耿弇等七将军从陇道伐蜀,假借道为名,欲进据天水,并派使者来歙奉玺书传旨。隗嚣疑惧,调兵遣将与汉军开仗,双方各有胜负。僵持之际,割据河西的窦融归附刘秀,进攻金城(今兰州市西北),击破隗嚣盟友羌族豪强何封等部,隗嚣腹背受敌。隗嚣前大将马援也降汉,带兵招降隗嚣部属和羌族酋长,从内部瓦解。隗嚣只好上书刘秀表示亲善,想为缓兵之计。光武帝致隗嚣书,要他重新归降,不计前嫌,再把自己的小儿子送到朝廷为质,则爵禄双全。隗嚣知道光武帝对他不信任,便遣使向蜀公孙述称臣。

七年秋,嚣将步骑三万侵安定。光武帝令来歙以书招降了隗嚣的大将军王遵。

八年春,来歙将奇兵二千人,从山道袭取略阳城(今甘肃秦安县东北)。隗嚣大惊,马上分遣四将拒敌,王元拒陇坻,行巡守番须口,王孟驻鸡头道(鸡头山,今甘肃秦安县东北),牛邯军瓦亭(今甘肃固原县南)。嚣自领大军数万围攻略阳,公孙述亦遣将助攻,连月不能下。嚣伐木筑堤,以水淹城。当年闰四月,光武帝料嚣军已疲,亲领大军西征。光武知道先前降将王遵与牛邯有旧交,便派王遵招降牛邯。这次招降,竟成了瓦解嚣军之关键。

王遵修书一封,为牛邯分析形势利弊,认真劝说:“遵(自称)与隗王歃盟为汉,自经历虎口,践履死地,已十数矣。于时周洛以西无所统壹,故为王(指隗嚣)策,欲东收关中,北取上郡,进以奉天人之用,退以惩外夷之乱。数年之间,冀圣汉复存,当挈河陇奉旧都以归本朝。生民以来,臣人之势,未有便于此时者也。而王(隗嚣)之将吏,群居穴处之徒,人人抵掌,欲为不善之计。遵与孺卿(牛邯)日夜所争,害几及身者,岂一事哉!前计抑绝,后策不从,所以吟啸扼腕,垂涕登车。幸蒙封拜,得延论论,每及西州之事,未尝敢忘孺卿之言。今车驾大众,已在道路;吴、耿骁将,云集四境,而孺卿以奔离之卒,距要厄,当军冲,视其形势何如哉?夫智者睹危思变,贤者泥而不滓,是以功名终申,策画复得。故夷吾束缚而相齐,黥布杖敛以归汉,去愚就义,功名并著。今孺卿当成败之际,遇严兵之锋,可为怖慄。宜断之心胸,参之有识。”[5]牛邯反复思量,沉吟十余日,终于带领部下出降。邯被拜为太中大夫。受牛邯影响,隗嚣大将十三人,属县十六,众十余万,皆降。牛邯投降,致使陇山中央要隘洞开,汉军直驱略阳。兵锋之下,隗嚣仅携妻子逃到西城(今甘肃天水县西南)部下杨广处。王元入蜀求救兵。光武帝又下诏劝降隗嚣:“若束手自诣,父子相见,保无他也。”并许封王侯。嚣长子在汉为质,嚣坚持不降,于是光武诛其子恂,使吴汉、岑彭大军攻城。光武先回洛阳。

月余,杨广死,嚣形势益困。危急之下,嚣守戎丘(在西城西北)的大将王捷提剑登城,对攻城汉军高喊:“为隗王城守者,皆必死无二心!愿诸军亟罢,请自杀以明之。”遂自刎颈死,以此激励士气。汉军竟数月不能攻下危城。这时,王元、行巡、周宗带领蜀救兵五千余人赶至,鼓噪大呼:“百万之众方至!”汉军大惊,被王元等破围而入,救出隗嚣。汉军粮尽撤兵,隗嚣恢复旧地。

九年春,隗嚣病死。王元、周宗等立嚣少子纯为王。十年十月,汉将来歙、耿弇、盖延等攻下落门(今陇西县东南)。周宗、行巡、苛宇、赵恢等见大势已去,带领隗纯投降。光武帝将周宗、赵恢及诸隗分徙京师以东;将隗纯与行巡、苛宇等迁至弘农(今河南灵宝市东北)。只有王元不愿投降,奔蜀投公孙述为将。

攻蜀汉军分为两路,一路由来歙统领从天水、陇西南下;一路由岑彭统率从荆州西进。公孙述拜王元为将,与领军环安据守河池(今陕西凤州县),抵御北路汉军。十一年三至六月,西进汉军连战连克,长驱直入。乘此形势,六月间,来歙率军急攻王元、环安,连下河池、下辨二城,危急之下,环安派刺客杀死了来歙。岑彭军进抵江州,成都震动,公孙述又急调王元军南下增援。七月,东路汉将臧宫大败延岑统领之蜀军,乘胜北追,蜀军陆续降者十余万。臧宫进军至平阳乡(今四川绵竹县境),王元举军投降。王元一向顽抗,曾为隗嚣谋划,最后战至山穷水尽之际才降,按说最遭统治者憎恨,但光武帝还是接受了他的投降,天下未定,此举也许是做给其他人看。光武马上致书公孙述招降,遭拒。王元后来拜上蔡令,迁东平相,坐垦田不实,下狱死。

十月,公孙述又派刺客伪装降奴,杀死了东路军主帅岑彭。十二年,光武帝还是想招降公孙述,第二次下诏谕述,告诉他“勿以来歙、岑彭受害自疑。今以时自诣,则家族完全;若迷惑不喻,委肉虎口,痛哉奈何!将帅疲倦,吏士思归,不乐久相屯守。诏书手记,不可数得,朕不食言。”公孙述仍无降意。

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汉军攻破成都,蜀将延岑率军投降。由于反复争夺,守军抵抗激烈,破城之后,汉军统帅吴汉疯狂报复,他杀害公孙述妻子,尽灭公孙氏,并族延岑。纵兵大掠,焚烧宫室。光武帝闻之震怒,谴责吴汉。又责备副将刘尚说:“城降三日,吏人从服,孩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为酸鼻!你是宗室子孙,尝更吏职,何忍行此?仰视天,俯视地,观放麑啜羹[6],二者孰仁?良失斩将吊人之义也!”[7]光武帝把公孙述的一些大臣以礼改葬,一些有才干的将领重新任用,安定了蜀地。

刘秀使用“柔道”兴汉,采取收降扩军,少杀多仁的政策,不论从军事、政治还是外交方面,为迅速恢复汉室,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注释

[1]司马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卷一百一十一,中华书局,1959年9月。

[2]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卷六十二,中华书局,1962年6月。

[3]班固:《汉书·卷84·翟方进传》,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3411页。

[4]范晔:《后汉书·卷13·隗嚣公孙述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525页。

[5]范晔:《后汉书·卷13·隗嚣公孙述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529页。

[6]《韩子》曰:“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之。母麑随而呼,秦西巴不忍而与其母。”《战国策》曰:“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君烹其子而遗其羹,乐羊啜之,尽一杯,而攻拔中山。”

[7]范晔:《后汉书·卷13·隗嚣公孙述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543页。

同类推荐
  • 大转折时代:美国报纸覆盖下的五十年

    大转折时代:美国报纸覆盖下的五十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进入了重要的转折期,商业模式和社会结构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印刷术及造纸技术扩大了纸媒的影响力,媒体开始左右人们的生活;工业革命改变了原有的城市格局,社会阶层悄悄发生了变化;移民文化融入了美国主流文化,城市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不断增强。城市的蓬勃发展成为美国繁荣发展的缩影,并默默地影响着美国的未来。
  • 三国大气象师

    三国大气象师

    穿越汉末荆州一名出身低微的寒门少年,内有名门世族轻视排挤,外有天下大乱,战祸将至,生死难料。那又如何!我有超级量子气象系统在手,翻云覆雨,天崩地裂,尽在我一念之间。看我如何崛起于寒微,搅动风云,与天下群雄争锋!周瑜:阿西巴!怎么东南风变成西北风了?糟糕,特么的火船反烧回来啦!曹操:我火烧乌巢,眼看就要烧尽袁绍粮草,怎么晴空万里突降大雨,贼老天啊,你坑我的吧!刘备:这六月酷暑为何天降大雪,冻死我也,云长翼德,咱兄弟三儿快来抱团取暖啊!孔明,速去暖床!苏哲一脸茫然:我昨晚就是做了香艳的美梦而已,怎么一觉醒来,十八路反苏联军就都不见了?众红颜知己:夫君,昨夜天降大雨,他们都被冲到海里喂鱼去啦!
  • 隋唐之乱世召唤

    隋唐之乱世召唤

    奇穿越,颠覆隋唐聚豪杰,开启乱世举义旗,推翻暴政为美人,血洗东海为兄弟,屠尽皇城问天地,谁主沉浮寒枪现,子龙神勇双锤出,元霸骂天留千古,岳飞报国这天下,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这天下,究竟是谁家的天下?青衣建了一个书友群:321769784
  • 弈赌山河

    弈赌山河

    以万里江山为赌注,以天下苍生为棋盘,只为博弈,谁是棋子,谁又是弈者?谁又能笑到最后?
  • 北京往事

    北京往事

    本书作者用北京人特有的方位感,以时间为横轴,从远古的青铜时代到近现代的革命运动;以空间为纵轴,从中心的紫禁城到郊区的明十三陵,层层铺开,娓娓道来。
热门推荐
  • 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

    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古千年

    上古千年

    一件件在土里埋藏千万年的古物,在千万年后的现在纷纷出土。封尘千年的历史故事如走马灯一桢一桢的浮现在千年后的我们眼前纠缠。高冷女道士×病娇纨绔公子还是仙界武神×真龙仙君妖物逃出,无间之门打开,人界大乱
  • 我有个天庭练兵场

    我有个天庭练兵场

    “叮,您有新的订单,哮天犬这段时间有点抑郁,二郎神委托寻找漂亮小母狗一只。”“魔李青的亲兵木讷得像群木头,委托招募一队机灵小伙。”“西王母寿诞快到了,天蓬元帅委托寻找一件别致礼物。”“孙悟空怼天怼地怼空气,最近碰到个硬茬,寻求帮助。”雷浩怒了。“嘭,你大爷的这群神仙太过分了,老子这里是练兵场,不是杂货铺。订单不接,除非给好东西。”
  •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毋庸讳言,一般人都不愿意老。不然为什么有相当多的人怕退休?甚至为延缓退休而涂改年龄,所谓五十九岁现象即是退休恐惧症的一种反应。所以,国人把正常退休形容为安全着陆,退休居然成了很不安全的事情,就如同有一架老掉牙的飞机,能够平安降落就是万幸。这时候就看出来,还是当作家好。退休不仅不会影响写作,还意味着有更充裕的时间用于写作。
  • On Memory and Reminiscence

    On Memory and Reminisce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易桐探案

    易桐探案

    刑警易桐在一次追寻旧案的过程中,破获了一起起诡异的案子,
  • 王爷他又吃醋了

    王爷他又吃醋了

    她是华夏特殊人员,一次意外穿越到了一个女扮男装的女娃身上,从此踏上了了寻找战友,祸害江湖和朝廷的路。───“你就不怕国家混乱,江山异主?”“江山又不是本王的,若败在公子手下难过的也不是本王,况且若有公子相助本国定会顺风顺水。”封御尘勾起唇角,笑容邪魅,这些比起媳妇当然是媳妇重要。听到这话凤暄温润的笑容也维持不住了。───“他”白衣倾城,俘获万千少女心“他”紫眸闪耀,参破多少诡计[本文女主女扮男装,女主表面温润如玉,内心腹黑,1v1,男女主双洁]
  • 嫡女不好惹

    嫡女不好惹

    重生就重生吧,为什么附身到丑女身上?还生了一颗大龙蛋!那条色龙想吃完不认账!老娘不稀罕。确定了欢欢的性别,管你是龙王还是凤主统统靠边站。什么法术学院,什么将军小妾,什么狐族公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谁都不能打扰我跟宝贝的幸福生活!
  • The Letters of Mark Twain Vol.1

    The Letters of Mark Twain Vol.1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