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45100000009

第9章

1

所谓回单位上班之类,固然纯属托词,暂且找个理由摆脱杨大力的纠缠而已。可一旦把纠缠摆脱,独自坐过一会,陈青石明白,他可能把事情办差了。此刻要让他好好在办公室坐下来,基本是不可能的,做做事、填什么表,更不可能。陈青石发现自己实在亢奋得厉害,拿笔的那只手都有些微微发抖。很可能他比杨大力还要亢奋,还要激动。杨大力的成功就是他的成功。可以设想,此次如果没有他出面,凭杨大力一人之力绝不可能办成什么。实际上连陈青石也根本没有料到,他们会把事情办得如此顺利。更没有料到在办事的具体过程中,自己又会表现得如此沉着老练,说出的话如此得体妥帖,无懈可击。杨大力就几次用开玩笑的口气提到,说你哪来那么多的废话,简直都有点巧舌如簧了。

杨大力的提议其实不错,他们应该找家餐馆,两人坐下来点上几个菜,好好吃一餐,庆贺一下,从而略略平复内心的波澜。不一定就如自己所说,要花多少钱。一个辣椒炒肉,他和杨大力都喜欢吃;再加一个炒丝瓜炒茄子什么,三菜一汤。另外,也来两瓶啤酒吧,表示个意思即可,已经比什么都丰盛了。当然他不会让杨大力出钱的。要是杨大力啰唆,他肯定会不客气加以呵斥。

陈青石几次起身,想出门追赶杨大力,又几次打消念头,回桌前继续弄那报表。如此几番反复,终是关了门,穿过空荡荡的院落,来到大街。他用很快的速度回家里弄了些吃的,然后再次出门,从城东走到城西,又从城南走到城北,只避开河沿修车铺那个地方。他怕碰到杨大力,怕对方奇怪。不是急着回单位上班吗,怎么转眼的工夫,又跑到外面来乱走?甚至担心杨大力会怀疑,他是不是真放不下刚刚讲到的那餐饭?

第二天陈青石到办公室很早,把头夜没填的表格弄完,送交领导处。下楼梯时他与两个女人擦肩而过。头一位是单位同事,很熟的,他微笑着打个招呼。第二位也有些熟。就在他愣怔的工夫,对方首先笑起来:“这么看我干什么,不认识了?”

陈青石也笑:“怎么可能不认识……于苏苏,你好你好!”

陈青石说:“还记得回来看看大家,没把我们忘光了?”

“还记得回来看看大家?你说我还记得回来看看大家?”于苏苏重复着他的话,呵呵冷笑。于苏苏道,“我三天两头回来,跟大家一起玩一起乐。倒是你自己莫测高深,成天躲在什么地方,让人见不到一个影?”

“你三天两头回来,怎么可能。我就在办公室上班的,怎么从来见不到……”陈青石还真有些迷茫。从对方及同事两人的笑声里,他领悟到自己上了当,也禁不住哈哈笑起来。他让于苏苏到办公室坐,于苏苏答应。于苏苏告诉他,今天这有点事,先到三楼去一下,等会专门过来看他。陈青石以为只是句客气话,没想过了一会,于苏苏还真来了,和往日同事们七扯八拉半天,陈青石也踊跃发言,一下讲了许多。

“有时间,也到我们学校坐坐呀。”临走,于苏苏还不忘这么嘱咐大家。

没错,于苏苏就是若干年前,那位让陈青石一厢情愿迷恋得颠三倒四、黑白难分的姑娘。从水利局调出,到外地上班不久,听说于苏苏就结婚了。于苏苏正是以结婚,以照顾夫妻关系的名义调出去的。丈夫老家也在歌山,和于苏苏似乎还做过小学或中学同学,大学毕业后分到外面哪个很大的工厂做工程师。这些情况,陈青石是从单位的同事处了解到的。陈青石平日独来独往惯了,与同事交集不多,没有谁愿意同他过深交谈,因此偶尔听到点什么,也是只言片语,有一句没一句。后来于苏苏与丈夫离婚,带着个小男孩重新调回歌山上班。陈青石听到这些,同样是些只言片语。于苏苏并没有回原先的单位,她转行到城里的职业学校做老师了。似乎说她原本就是读的师范类大学,做老师算回归本行吧。某几个场合,陈青石还远远看到过她的背影。多半是在学校附近什么地方,上班的时候,下班的时候。于苏苏穿着简朴的衣服,一只手臂往后斜护住肩头的挎包,身子因此微微侧转,从一边匆匆而过。有次陈青石准备打个招呼的,不过于苏苏显然没能看到他。也有一两次面对面撞上了,陈青石像平日见到老同事老熟人那样,微微一笑,道声:“你好。”于苏苏略显出几分慌乱神色,用惊恐而稚弱的眼光看看他,同样回一句:“你好。”两人交错而过,再没一句多余的言语。

面对异性讲不出一句话,在陈青石原本一贯如此。同谁都如此,从小到大没有丝毫改变,要说不同,可能就是今天。今天当着于苏苏的面,他当真觉得轻松快意,一下讲了这么多,并且神情亢奋,话语幽默自然,两人站在楼梯上来来往往一句赶着一句,在外人看来肯定都有些打情骂俏的味道。旁边站的那位女同事似乎都有些看不下去,分明带几分调侃又带几分醋意笑微微打量着他。这是两天来所发生的又一次不可思议事件。是不是可以说,长久以来笼罩着自己的某种心理障碍不知不觉间已一扫而空,整个人达到了书本上所说的什么自由境界?他,放下了,升华了,随心所欲不逾矩?

也可能,现在毕竟年纪大些了,心态方面渐趋成熟,不再如早年那般青涩窘迫。何况同于苏苏也隔了太久不见,多少也消除了些对方身上的神秘感。陈青石如此这般琢磨着。

还有,昨天的事,也是一个不小的影响,至少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为人的底气。

吃过晚饭陈青石继续独自出门散步,在城郊某处三岔路口,他有些茫然地站住,微皱眉头,似乎陷入某种困惑之中,无法回过神来。就这里,没错。从县城延伸过来的公路一分为二,分别通往相对的两个方向。在两条路分岔处,原本有一座突兀的石头山,山顶上耸立着一幢灰蒙蒙的石头房子,名叫徐家寨。于是县里的人把石山所在的这个三岔路口,统称为徐家寨。后来房子拆掉了,连路口的石山也给削平,在原址建了一座很大的花坛,所有的车辆从此经过时,都得转一个漫无边际的圆圈。可在大家口里,这个地方仍习惯性地称为徐家寨。

“后天晚上七点,我在徐家寨花坛边等你,可以吗?有件事想同你说一下。”

有一句话,清清楚楚在耳边响起。

是好几年前,陈青石说过的一句话。是他所写的一张纸条,给单位上那位叫于苏苏的姑娘的。

陈青石一直声称,与于苏苏一起上班的几年之中,他从来没有和对方说过一句话。没有说过一句话,这点基本上与事实相符。但同时存在的另一个事实是,在他和于苏苏之间却有过一次正儿八经的约会。话都没说过一句的男女跑到一起约会,不言而喻,其中包含着多么可怕的荒唐与荒诞,乖张与怪异。直到现在陈青石也不敢承认,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他曾给同单位那个姑娘写过一个纸条,并且有过一次约会。不单不敢向别人承认,甚至对自己都不敢承认,每次暗中想及,便不由心慌气短,口中连连发出啧啧的羞愤之声。

他一直把那天晚上的事,视为平生所受到的最大羞辱。

至今记得,为着那次约会,他事先做下过多少准备。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生活在某种虚妄的自信之中,完完全全一厢情愿,自作多情。也不知根据什么,他非常固执地以为,于苏苏是对他有感情的。于苏苏自头一次见面,就对他有感情。他把于苏苏每个举止动作,都当作了对自己的暗示。以为她的每句话,都是朝着他说的,是在向他表达着什么不同一般的深意。为此他一日复一日激动着,甚至彻夜失眠。失眠到最后,简直有些别无选择了,在某个夜深时分自然而然写下那张纸条,第二天用信封装好,贴上邮票,从邮局寄出去。到了约定的那天傍晚,他早早洗好澡,换了件衬衫,来到花坛边等候。

没有准备于苏苏真会前来赴约的。可于苏苏来了,还来得极为准时,简直不差一分一秒。

“有什么事?你快说吧。”

于苏苏的第一句话就很不对头,陈青石愣了愣,隐隐感觉不妙。有什么事是什么意思?快说是什么意思?莫非她真不知道他约她出来的用意?一个男人夜晚把你约出,难道还有其他什么让她不懂的意思?

“往前走走吧。”陈青石不理她,试图把她带往左边那条更僻静的公路。这也是见面前他经过反复琢磨设计出来的。

于苏苏跟着走过几步,停住。

“我不想走了。这地方很好。你快说吧,时间宝贵,说完我好回家。还有事呢。”

于苏苏的意思越来越明显。她在拒绝他。她在等他把自己的目的表达出来,然后好干净利落加以拒绝。她根本没打算同他约什么会。

看来,今天夜里自己把事情彻底搞错了。这也太可笑了。

陈青石不愿开口。即使愿意开口,眼前的气氛也完全不对,说出了只会让自己丢更大的丑。他只坚持着仍往前走。于苏苏跟在身后两丈来远的地方。迎面过来一伙人,陈青石下意识把头偏向一边。于苏苏又在催了。于苏苏再次止住脚步。

“不能再往前走走吗?”陈青石问。

“不想走了,有事你就说吧。”

陈青石不得不冷静下来,内心一片冰凉。他清楚今天晚上没戏了。

“你,把那东西给人家看了吗?”他声音颤抖着。

“什么东西?”姑娘问。

“我给你的那张纸条。”

姑娘笑:“你怎么知道我把那东西给别人看了?”

陈青石问:“给人看了没有?”

“你听谁说给别人看了?”

听她话音,陈青石放下心。她并没有给别人看。这是他唯一的要求。

陈青石在一座小石桥边停住了。这也是他设计中的一个地点。

“还往哪走?”

“到小路上去走走。”他朝公路边的另一条分岔路指指。那是一条通往乡间的机耕路。

“大路都不愿走,走小路我更不愿意了。”

陈青石不好再坚持。他找不到话说,伸出一只手挠着脑袋。

“有事快说吧,免得以后啰唆,再费时间。”

姑娘似乎有些不耐烦了,话语里透出的意思越加决绝。陈青石无话可答。

“有什么话不好讲,非得往那里面钻呢?”姑娘笑,是那种明显的假笑。

“没什么事,”陈青石道,“要不,你回去吧。”

“不信没有事,快讲吧,讲过就算了。”

陈青石说:“真的没事,就是想出来走走。”

姑娘再次假笑着。他看不清她的脸。幸亏相互看不清,否则他根本忍受不了如此窘境。

“我不愿意走。”姑娘说。

“那你回去。”陈青石已不存任何指望,顾自朝前走过几步。“真的没事。我从来不说假话。”

“那为什么要把我约出来?”

陈青石说:“是我头脑发昏了!”

姑娘再次发出无可奈何的笑声。

陈青石把外衣脱下,捏在手上,又用双手抱住头,扭过去看天上的星星。公路上时有车子亮着灯从远处开过来,呼的一声驶过。两人相对沉默着。不错,姑娘是有道理的。既然他约她出来谈事,就一定要把事情说出么。但陈青石打死都不相信,姑娘当真会单纯、实在到如此程度,连他的用意都弄不清楚吗?

他真想说一句:何必如此逼我?难道真让我说什么我爱你吗?

“我搞错了。你回去吧,对不起得很。”

“有话直说么,有什么不好说出的?”姑娘仍不时发出一声无奈的笑。

陈青石真没什么好说的了。他唯一的念头就是想早点离开她,从而摆脱如此奇怪的局面。

沉默好久,姑娘道:“真没什么事,我走了。”

“那好,你走。”

姑娘走过几步,陈青石又赶上来。

“哦,你等下。”

姑娘慢慢停住。陈青石听到她再次发出无可奈何的笑。

“不要对别人讲,行吗?”

“讲什么?”姑娘又不懂。

“今夜的事,我约你出来……不要对别人讲。”

姑娘笑。陈青石明白,她应允了。

“让我们忘了这事,算我的不是。”说过这话,陈青石转了身,笔直向前走去,也不知姑娘是几时走的,姑娘是如何走的。

直到现在,整整几年过去,陈青石仍无法接受,自己曾有过如此荒唐又窝囊的约会。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于苏苏约出来,似乎并不是为着向她表达情感,表达内心的爱意,而只是达到一个目的,央求她不要把约会的事向无关的人透露出去。这是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点。一个像他这般窝囊、无用的人,竟然也会存有如此奢望,心血来潮爱上一个姑娘,并且向她发出约会,其结果只能如眼前这样,沦为自己心目中的小丑,很可能,更沦为众人茶余饭后的笑柄。

“自不量力,自丑不觉,自取其辱……”陈青石喃喃自语。

徐家寨,正当出入县城的交通要道,陈青石此前来来去去,不知从这里经过多少次。每次来了都不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不敢也不愿多待,脚下用劲,踉踉跄跄逃离而去。不想有这么一天,自己终于有了这个能力这个勇气,专门冲着某种记忆而来,平静直面生命中的不堪痛点。陈青石沿着当年他和于苏苏走过的路线走过好久,内心突然让一个念头照亮。他以极快的速度赶回家,拿出纸笔写了一封信。信写完,看过几遍,又慢慢撕了。过几天再一次写出,再一次撕碎。撕碎后又不甘心,最后终于写好,郑重用信封装了,贴上邮票。他担心街头的邮筒不保险,不惜绕了好远的路,送到邮局发出。

“后天晚上七点,我在徐家寨的花坛边等你,可以吗?有件事想同你说一下。”

约会的纸条,给于苏苏的。内容与几年前那次一模一样,连标点符号都不差分毫。

2

就陈青石来说,于苏苏始终是天边的一道风景,一朵云彩,色泽绚丽,却遥不可及。经过几年前那次唯一的约会,两人的距离不用说拉得更远,几乎成了全无干系的陌生人。谁能料想有这么一天,远处那朵云彩以如此突然的方式从天边飞来,真真切切站到自己身边,两人一左一右相隔不到半步,沿着夜色中的公路随随意意往前走。有不短的一会,陈青石都有些难以相信,也难以适应,侧身悄悄打量着,想这真的就是于苏苏,那个让自己颠倒了几年之久的女人?

晚七点。徐家寨,花坛边相见。一左一右两条公路,他们选了较黑较暗的那条。甚至连天气,同几年前那次也一模一样。于苏苏穿着简朴的衣服,一只手臂往后斜护住肩头的挎包,微微侧着身子,在街那头路灯的光亮中出现了。陈青石紧走几步迎上前打招呼。他本来想客气一句,问怎么来得如此准时,一个人家里家外,上班下班,事情一定挺多的,还得照顾孩子。略一思忖,又觉不很妥当。于是只能无话找话,问吃过饭了吗?孩子放哪里了?于苏苏简短而干净利落回答着,说下班后到父母家随便吃了点东西,孩子也丢在他外公外婆那里照看。

“你也吃过了?还是在食堂里吃那种‘土豆不烧牛肉’?”

于苏苏笑,同时眼波流动,含讥带讽、似娇似嗔瞄他一下。没容陈青石回应,她的身子已猛然转过,带动肩下的挎包也晃了一个大大的弧线,快步往前而去。

所谓“土豆不烧牛肉”,说的是他们以前在单位食堂就餐时的一个笑话。食堂当门处的小黑板上,最常出现的一个菜名叫“土豆烧牛肉”,带着那个时代的流行色。名字诱人,可一伙小青年把土豆翻遍了,始终找不到一星半点牛肉的踪影。于是有人慢条斯理拈过粉笔,到黑板上加一个字,改成“土豆不烧牛肉”。

于苏苏情绪很好。细细童音,已然带上几分少见的幽默与成熟,与沧桑,甚至还有隐隐的风尘之感。讲话的口气、身姿、步态,与以前相比同样发生了不小变化,性格似乎也开朗了很多,假如没有前几天的接触,陈青石简直会怀疑这是全然不同的两个人。陈青石再次疑惑,想出外几年,于苏苏到底都碰到了一些什么,遭遇了一些什么?

就似看穿了他的内心,于苏苏快言快语,滔滔不绝讲起来,中间竟不带丝毫过渡。她由那天的见面,由办公室的那伙同事,讲到自己的婚姻、家庭、孩子,当然还有,那个人,她的前夫。是初中时的班主任老师做的介绍。班主任老师出面,谁也不好不给面子。无所谓好与不好,无所谓有没有感情。婚后不久发现,是真不好。时不时吵闹,不一定就为着明确的什么。其实更多时候,任何事也没,任何缘由也没,稀里糊涂便吵起来。吵得多了,便懒得吵了。当她把离婚两字说出,他好像也正等着这两个字,双方一拍即合。

“一拍即合。”于苏苏笑着强调,“水到渠成。”

于苏苏唯一的要求,是孩子。她以为丈夫很难说话,事前做尽了准备。哪知她错了,丈夫及丈夫的父亲母亲根本没说多少话。甚至连房产、家具什么,多半都留给了她,对方等于净身出户。似乎真的有些迫不及待了。只要她能离开,他们什么条件也没。

于苏苏无奈而又困惑地继续笑。

于苏苏的意思,从这方面考虑,她有些承认自己人生的失败。

于苏苏说,其实她倒真的愿意对方能同她吵一吵。像其他所有那些离婚的男女一样,就有关房产呀孩子呀存款呀家具呀,完全可以闹闹矛盾么,搞得个鸡飞狗跳,甚至打得头破血流,上法院找律师。可她没有,什么也没碰到。这个婚也离得太容易了。她忽然觉到,自己是不是太没价值了。

也许此事带来的打击太大,于苏苏突然对自己所生活的那个环境,甚至那个城市失去起码的兴趣。也没经过太多考虑,甚至连父母那边也没商量一下,独自往歌山跑过几趟,便把工作关系重新办了回来。

“你,在意吗?”于苏苏问。

于苏苏问得突然,陈青石显然没有准备。

陈青石不懂。

“在意什么?”

于苏苏的意思,陈青石其实是懂的。为着作些必要的掩饰,他故意装不懂。于苏苏知他在装。不过于苏苏不在乎这些。

“在意我讲的这些。”于苏苏道,“我,是个结过婚的人,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二婚头……”

“什么二婚头……那有什么……”陈青石一时窘迫至极,仓皇否认,“什么结过婚的……”

“嗬,莫非你还以为,我不是个二婚头?”

话语如此粗俗,如此直接,以如此玩世不恭、破罐子破摔的口气说出,陈青石再次觉得无法承受,无法适应。

对今夜会面,陈青石同样有过许许多多猜测与设想。当然再不能像几年前那次,整个傻了吧唧,把局面弄得莫名其妙,洋相百出。陈青石早不是以前的陈青石,至少,他得把内心的情感向于苏苏表达出来。他还必须采取一定的行动,像一个真正的男人那样,比如什么拥抱、亲吻之类,今夜他都得亲历一下。反正吧,他再不能白跑一趟,再不能傻。可根本没容自己有丝毫动作,于苏苏已把所有羞答答、酸溜溜遮掩的东西揭了个精光,开门见山扯到什么在意不在意,扯到是不是二婚头之类。似乎他们已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他们就像一对共同生活多年的老夫老妻,在斤斤计较,商量着什么琐碎家务那般。

今天夜里,他表达过什么了吗?其实他还什么都没来得及开口呢。无论如何,两人的关系还没能发展到如此地步吧。可不可以认为,于苏苏同自己一样,也充分吸取了几年前那次约会的教训,有意对他,对双方做点补偿?但再怎么补偿,感情也总得有个发展的过程,有个适应的过程,是不是?

“我知道你会计较这个,谁都会计较这个,哪有不计较这个的。在我们这个社会……但是没关系,”于苏苏话头一转,“知道我为什么好不容易从歌山调出去,随后又调回来吗?”

“你刚才不是说,”陈青石斟酌,“婚姻的事,打击很大?”

“对,婚姻是一个原因。但还有另一个原因,很可能,是一个更主要的原因,”于苏苏说,“有时我觉得,正是有了后一个原因,才会导致前一个原因产生。”

于苏苏的神神道道,倒让陈青石好奇心顿起。以前单位上的同事也曾议论过这个,猜测于苏苏为什么出去了又回来。结论当然乱七八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般只听说从歌山往外调,还极少有调出了又回来的。

“主要就是,”于苏苏说,“因为你。”

“其实没什么不好说出的,”于苏苏生怕陈青石没听懂,“我回歌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你。”

3

照于苏苏的说法,她婚后生活的种种不协调,应该也源自同一个原因,源自陈青石。心里另装着一个人,另搁着一件事,有意无意便有些心不在焉,觉得眼前一切难如人意。心不在焉久了,对方又不是个木头,肯定感觉得出来的。如此就有了随之而来的磕磕碰碰,有了那些争吵和不愉快。

起初于苏苏没有意识到这些。她甚至根本弄不清,自己心里另装着一个人。偶然机会在哪本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作者是位年轻女性,读大学时,曾遇到几个很真心的男生,一个个如傻如痴那般对她好,狗一般忠诚着。可作者太年轻了,太幼稚了,半点不能领会男生们的可贵,更不懂珍惜,成天晕晕乎乎,不知把自己当成个什么,时不时还拿面前这伙小狗逗逗乐,逼他们出洋相。毕业后进入社会,经历太多曲折和磨难,事过境迁,才恍然大悟傻男生们的一派真心真情,意识到青涩时代的美好。也意识到,自己曾做下过多少错事,意识到真痴真傻的绝不是那几个男生,而是她自己。

平平淡淡一个故事,把于苏苏击中了。她想到同样在自己生活中出现过的几个傻男生。想到了陈青石,想起某个夜晚两人曾有过的那次会面。想起了便生根了,长芽了,自此以后再也无法放下。

傻,这个字是对陈青石的最好描述,最好概括。

同报纸上那篇文章的作者比起来,于苏苏相信自己显得更成熟,身边这位傻男人的心思,几年的痴情,几年的投入,所有的痛苦,她全都一清二楚。还有那次可笑的约会,每一想及就暗自笑得不行,也感动得不行。有时笑着乐着,不由全身抖动起来。完全可以想象,为那次见面,陈青石会做下多少准备,寄托着多少幻想,多少希望。可见了面除了扯几句无聊的废话,正事一句也没说。越没说,越好笑,她发现自己也就越加心动,以至于泪水都流出了。

“你给我的那些,是我这辈子唯一的回忆,唯一的温暖,让我觉得,自己还没有白活。”于苏苏一字一句道。

“你是真的。”于苏苏说。

于苏苏说她明明清楚,自己是一个二婚头,不可能,也不应该再存任何指望。过去的已彻底过去,无法重来。但内心深处某个地方,就是无法放下。她在暗暗期待着,似乎就在等待着一个人的出现,等待着一张纸条,就像几年前那次一样。为此,那天她站在楼梯上所说的话一点也不错,她装作随意串门的样子,多次来单位上玩,试图能看到他。幸好那天把人碰上了,紧接着,她又把纸条等到了。正是她所想象的那种纸条,她想了百遍千遍的纸条,与几年前的那张一模一样,不差一字。

“只要觉得你在,心里就温暖些。哪怕靠近一点点,也会觉得安全些,放心些。”

于苏苏絮絮叨叨,有时声音越来越小,几近于自语,几近于无,离得再近也听不见了。不过她的每一句话,陈青石都认真听了进去。陈青石在感动着,震动着。他应该有所响应才对。陈青石应该有所行动,把内心这份感动很好地表达出来。眼前的局势,也逼得他非得有所行动不可了。今夜他们所走的,正是几年前陈青石曾经选定的那条路线,先公路,然后分岔,走上侧边的那条乡间机耕路。两人的距离越来越小,到踏上机耕路时,身子与身子已贴在一起了。陈青石一只手斜插在裤袋里,无法抽出,抽出便没地方放。机耕路走完,面前是一个缓缓往上升起的小山包,山包上有菜地,有果园、茶园什么,后面还有一所小学校。两人站在并不很大的学校操场四处打量一会,转身往回走,于苏苏的肩膀已经直抵陈青石胸前了。陈青石略略往外避让,于苏苏再往前抵。陈青石又让,于苏苏又抵,一直把他抵到路沿去。

陈青石真的不能再装马虎,他也装不了这个马虎。但是不行,他觉得他不能。他还没准备好呢。一切都没经过仔细考虑,心里总有些不踏实。他想今天夜里到底是怎么回事,于苏苏讲了些什么?她从外面调回歌山,是为着他?她婚姻的破裂,也是因为他?有可能吗?有那么巧合,有那么戏剧性吗?真不懂这个于苏苏,到底在说些什么。

再往下,陈青石几乎给挤到路边的水田之中了,他不得不伸出手,搭到于苏苏肩上。两人身子拥抱在一起,可他心神仍不能回转。他一个劲顾自喃喃着,想怎么回事,今夜怎么给弄成如此模样?

同类推荐
  • 盛夏晚晴天

    盛夏晚晴天

    杨幂、刘恺威主演热播同名电视剧原著小说。结婚三年,面对丈夫的冷漠,她从来都没有显示过软弱,但当小三怀了他的孩子闹上门,她第一次泪眼婆娑。面对他鲜有的错愕,她挺直脊梁倔犟的转身!背后他冷语嘲讽:夏晚晴,凭你市长千金的身份,多的是豪门巨富登门求亲,何必束缚我?离婚协议签署的那一刻,她拾起骄傲,笑靥如初。她说:莫凌天,如果爱你是一种错,那么这三年,便是我为自己的错承担的后果,以后,你再也没有机会因为这份爱而伤害我!
  • 三十年前的疑案

    三十年前的疑案

    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已是三十多年之后,岁月的冲刷,时代的变迁,令于佳感到异常陌生。当年的荒草甸子变成鱼虾养殖场,旧年的景物已然面目全非,唯有围堤下边那片碧绿的苇草和一望无际浑黄的海水,还能依稀重现逝去的往事。他的眼前即再次浮现出胡小光的身影。一次短暂奇特的邂逅,一个难以履行的承诺,几十年来不断啃噬着于佳的心。
  • 银狐

    银狐

    内蒙古科尔沁的茫茫草原和沙地上,古代辽国王族的地下寝宫里,栖息着以银狐为首领的狐族群。作为荒漠精灵和图腾象征,银狐的美丽和魅力、神奇和灵性、痛苦和欢欣,融入草原的博大和神秘、原始萨满教的慈悲和神圣、历史的丰富和深厚,映衬人类寻找迷失的自我和精神家园的挣扎和希望,氤氲着作家呼唤、寻找大自然守护神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一幕幕富于奇幻色彩的画面,一个个呼之欲出的形象,成就了人与狐族相濡与沫的瑰丽雄浑、粗犷纯朴的旷世传奇,堪称草原文化的震撼之作。
  • 血性草原(成吉思汗子孙秘传·第二季之二)

    血性草原(成吉思汗子孙秘传·第二季之二)

    本书写的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巴拉格特氏这支族人的故事。巴鲁等九百蒙古将士随族兄沙津追剿捻军,腐败的清朝官员宁可护送妓女也不派兵,致使这支蒙古军全军覆没。巴鲁心灰意冷,离家出走。沙津之子巴图尔与族弟誓杀麻政和为父报仇。巴图尔跌下悬崖,比利时传教士的女儿海伦救了他。捻军虽灭,但朝廷日益腐败,社会日益黑暗。人们认为腐败黑暗是因洋人进入中国。义和团运动兴起,愤怒的百姓打死了海伦,巴图尔痛苦不已。不久,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下令清剿义和团,当巴图尔被杀头之时,巴鲁和麻政和双双出现,二人联手救出了巴图尔。
  • 纽曼街往事

    纽曼街往事

    圣诞节前的一个早晨,刘祥知道了阿瑟的死讯。是蒙特利尔大公报的新闻,说在纽曼街中心公园发现了一具尸体,发现的人说,也许是昨天风雪太大,这个人走迷了路,也有人说这个人看起来像是流浪汉,因为他衣衫不整,随身有购物袋,购物袋里还有两瓶啤酒。他很瘦,身高五尺。在他的口袋里,找到了他的医疗卡,他叫阿瑟·布鲁斯。刘祥那时正坐在温暖的办公室里,面前摆着一杯刚冲好的咖啡,他盯着这则消息,惊呆了。往事就像漫天大雪纷纷飘落,刘祥望着窗外,陷入回忆。
热门推荐
  • 红字

    红字

    《红字》是由美国著名作家霍桑写于1850年的经典作品,被世界认为是其代表作。本作品的内容是17世纪美国麻省清教徒为背景而写。透过残忍的故事内容,作者试图探索合法性、原罪和犯罪等社会意识形态里的深层意义。
  • 气冲星河

    气冲星河

    中国古武界史上最年轻的大宗师武星河,重生在异世界一个下等贵族少年身上。再次开启他武道追求的颠峰之路.不依阿权贵,不妥协豪门,哪怕你火海焚身,自有两只铁拳打出一片清朗乾坤;哪怕你刀山盖顶,自有一口真气喷上九霄气冲星河!身似蛟龙,到哪都能翻江倒海;心如猛虎,何处不可傲啸山林欺山赶海,不参仙佛,不拜鬼神,未惧这处处地网天罗轮回十世,上凌九霄,下踏黄泉,只为那一刻气冲星河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九界战魂

    九界战魂

    上古人间,菩萨界到地狱界共分九界,四境之内,九界之中。这里,有门派之间的勾心斗角。这里,有挖空了血肉的凡世人间。这里,有的是劫难、灾祸,人神争斗。也就是在这,主人公踏上了征程。
  • 混迹次元的行者

    混迹次元的行者

    本书的内容有些奇怪(可能吧?),本人的最初构想有些混乱,总之,想看的就看下去吧,这只是本人的一时兴起。
  • 东方龙传奇

    东方龙传奇

    写着玩,个人心情笔记;不开心的时候就在这里胡思乱想。
  • 腹黑帝君:公子很撩人

    腹黑帝君:公子很撩人

    【完结】他是南炎只手遮天的腹黑王爷,也是天下通缉的盗王即墨公子。万花丛中过,从不叶沾身,谁曾想到却是栽倒在这么个小丫鬟手中。没料到,丫鬟不简单,一手医术举世无双,盗墓鉴宝堪称一绝,驭夫之术更是空前绝后。敢搂其余女人?剁手。敢瞧别人女子?挖眼。敢娶别的女子?好—我走!一怒离去,开启绵绵寻妻之路,他的一生,注定是栽在她的手中,他的小娘子他愿意……
  • 竹马青梅只爱你

    竹马青梅只爱你

    叶弥安,叶家小公主。顾墨枫,顾家继承人。他们是“青梅竹马”,从小见面只有一件事--互掐。当叶弥安被告白时,顾墨枫忍不住了。当顾墨枫被告白时,叶弥安忍不住了。果然,我们注定是要在一起的,一生一世,永不分离。
  • 家事国事宁远事

    家事国事宁远事

    推开姥姥家的后门,青灰色的城墙,扑面而来,视野被完全遮挡,我渺小无比。掠过层层叠叠的条石和青砖,仰头向上瞭望,天被挤得很窄。头向东甩过去,眼光顺着城墙奔跑,被凸显的延辉门(南城门)和浑圆的瓮城截住,那种苍凉的坚强,便停留在眼中。城门楼上没有门窗,只剩下斑驳的红门框,南北风畅行无阻,呼啸着冬天的声音。人字形屋脊上,枯黄的茅草,一簇接一簇地扎在瓦缝间,在风中左右摇摆。这是四十多年前的宁远古城,那时,兴城还是座小城,城里人仅局限城墙以内,方圆不到两公里。城门之外,称为四关,房屋稀稀落落,居住着非农、菜农和庄稼人。
  • 塔罗女神探之茧镇奇缘

    塔罗女神探之茧镇奇缘

    占卜就是这样,把玄机藏得牢牢的,把一切归功于牌理,其实,一切均源于内心。《塔罗女神探之茧镇奇缘》是“塔罗女神探”系列之一,青云镇上死亡事件接连上演,首富黄家纠纷不断,所谓爱情不过一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上位游戏……过去牌:正位的命运之轮。意指她生命力旺盛,原是可以长寿的。现状牌:逆位的节制与正位的倒吊男。情欲放纵,内心矛盾,加速了她的死亡进程。未来牌:正位的死神。死神已悄然贴近,正在不远处对她微笑,手中执一把锃亮的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