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43400000001

第1章 序幕

我出生的这块土地,就是我的祖国。这是一块上演奇迹和魔幻的地方。如果,我把发生在这里的事情老老实实地记录下来,你就会明白,第一,这些事情确确实实是发生过的,我没有一点夸张,它们真实得就像你自己的生命。第二,它们确确实实是可以被称作奇迹的,或者简直就是梦幻。也就是说,那发生的每一个点,都是真实存在的,可是,回眸一望,它们就会在历史的云烟中飘渺起来,恍如一场无边无际的大梦……

远的就不提了。只挑个整数——一百年前。一九一一年。这片土地还在一个异族王朝的手里。那是个游牧的民族,用铁蹄和弯弓征服了这片东亚最辽阔最丰饶的土地。他们拖着长辫,穿长袍马褂,称比自己有钱有势的人为“老爷”,对住在皇宫里自称为“天的儿子”的那个人,三拜九叩,磕头谢恩。那个人可以要谁死,谁就死,要谁全家全族灭亡,那么这家就会被灭门灭族。那个人把王朝里一切的人和一切的财富,都视为自己的囊中物品。那个王朝还有个特别之处,所有的女人都是男人的附属,出嫁前,她们附属于阿爸,出嫁后,她们附属于丈夫。她们裹足裹胸,以伺候丈夫、服侍公婆、生养儿子为终身使命。三寸金莲、笑不露齿是她们的审美标准。

在这个王朝统治的几百年间,世界上其他的不少地方,都已经陆陆续续地完成了工业革命。他们发明了用蒸汽带动的各式机器,发明了火车、汽车,发明了枪炮、弹药,也发明了抽水马桶和抗菌素。他们进入到一个被称之为“现代文明”的时期。他们用金钱摧毁了皇权和神权,开始建立起一种以“人权”为基础的政治关系。他们制定了各种契约,确定了以契约管理社会的法则。交换和买卖因此空前兴旺。他们发现了金钱这种东西的巨大威力。它就像一只无与伦比、所向披靡的推土机,在它的碾压之下,旧世界荡然无存。一个堆金砌银的物质世界的大魔方,在人们的眼前缓缓展开。他们怀揣着无数发财的美梦,像狗一样,被金钱的肉香牵着鼻子,满世界转悠,攫取。为了找到黄金,他们让自己的脚印,踩上了这个世界的每一处角落。

就这样,他们来到了东方,用鸦片和枪炮,让那个王朝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分崩离析,四分五裂。

一个新的时代在弥漫的战火中,摇摇晃晃,浴血诞生。从此,这片土地就像被绑上了加速器。所有的场景都在用快进键置换,推进,呈现。血与火,新与旧,泪与笑,城头之上,如川剧变脸似的置换着“大王旗”。眼花缭乱这个词,不再是形容,而是写实。

当然,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一段曲折的故事。我并不想记录历史。历史是故事的遗骸,它太干瘪,引不起我的兴趣。

也不过就是一百年的时间。北京城已经像摊大饼似的,摊成了一只喧闹、混杂的“巨无霸”。这只“巨无霸”呈现在一片灰蒙蒙的苍穹之下。

作为北京一家大型广告策划公司的业务总监,曾喜康现在正坐在二环边上一幢三十层大楼的窗户前。大楼临近一座纵横交错的立交桥。往外看,是交响乐般高低起伏、恢弘壮观的摩天大楼群。往下看,是一道道排列如蚁、缓缓流动的彩色车流。收回目光,他的眼前便呈现出一方小小的液晶屏幕。

喜康有些自得地在键盘上飞速地敲击着。此时,只要他愿意,他可以让这个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里发生的事情,真实地再现于眼前。他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处的朋友对话、聊天。他可以在屏幕上读到这个世界上所有最棒的书,获悉所有最棒的故事,听到所有最棒的音乐,欣赏到所有最棒的艺术。他可以足不出户,游览到地球上的每一处风景。甚至,他还可以跟着卫星镜头,一直飞往月亮、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然后,他来到了宇宙大爆炸的那个原点……

真的,这没什么。也就是个一百年。

二零一二年快到年尾的时候,喜康接到了他阿妈从松口镇老家打来的电话。她在电话里告诉儿子,明年二月中旬,全家计划着要给你婆太(指曾祖母)操办一场百岁大寿的盛宴,那时候又恰逢春节长假,希望所有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们,都务必赶回来团圆。她说:“你婆太都是百岁老寿星了,是地地道道的‘人瑞’了,你们回来,一来给婆太祝寿,二也是来沾沾老寿星的福气。到时,你堂哥喜福要把他两岁的儿子带回来,你堂妹喜慧也已经说好要从美国赶回来,她还要把她的新婚丈夫带回来给大家过目呢,你也把夏安琪领回来吧,人越多越好,我们曾家就来个真正的‘五世同堂’的大团圆!”

对于这样的邀请,喜康实在找不到可以拒绝的理由。原本他还想趁着春节假期,和女友夏安琪去巴西度过一个异域风情的节日呢。看来,变化永远比计划快。婆太的百岁寿辰,无论如何,他这个嫡亲的曾孙,都是必须要到场的。对于短短的人生来说,一百岁,太难得了,当之无愧,是个睥睨群雄、让人敬仰的年龄啊!

说起喜康的婆太饶氏,那可真是了不起的人物呢。小时候,他就听阿爸说过婆太的一些故事。那些故事对于喜康来说,就像是电影里的传说。

婆太的祖先据说是在唐末五代间,为逃避战乱,从北方中原一带移居到赣粤闽交界处的山区的。从此,他们开荒种地,以孝悌、耕读传家,团结同宗同族,克勤克俭,建造了让宗族亲属住在一起的围龙屋,在荒僻的岭南山区慢慢地扎下了根。他们被当地土著称为“客家人”。经过宋元明清数代,不断有汉人从陕、晋、冀、豫、鲁等地迁徙到岭南地区。他们将陶罐装好的祖先的骨殖,千里迢迢地一路背到岭南,然后在荒山野岭中寻一处落脚地,再一次把祖先安葬入土。有祖先陪着他们,他们便不会自暴自弃,也不会胡作非为,逃难的凄楚、颠沛的狼狈、无家的艰难,似乎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了。他们的心是安定的。安定的心,才能对异乡和未来有安定的筹划。他们带来了中原的姓氏、中原的习俗、中原的文化,像一棵棵带着中原泥土的树,在湿热的南方,长出了别样的枝叶,终于代代繁衍,根深叶茂,让那一片原本荒芜贫瘠的“南蛮之地”,变成了首屈一指的客家人的聚集地。婆太就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的后代。

婆太的阿爸是梅县松口镇附近的农民。他一共生了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那么多的孩子,无法养活,他就让接生婆在马桶里先后溺死了两个女婴。婆太和她的一个小妹被幸运地留存了下来。

婆太的童年——不,她没有童年。她刚刚才会走路,就开始跟着哥哥去砍柴,去拾粪了,她还要照看幼小的弟弟和妹妹。因为要上山,要下田,她也像所有的客家妇女一样,从没有缠过脚,在十岁之前,她也从没有穿过鞋子。这让她长成了一双男人般坚硬粗粝的大脚。

九岁那年,她被阿爸领到一户曾姓人家,当了曾家的童养媳。曾家也是旧时从中原迁移而来的客家人,遵从着雷打不动、代代相传的客家风俗。而在曾家送给饶家的聘礼中,两盒从南洋带回来的虎标万金油,用大红的喜纸仔细地包裹着,显得尤为珍贵,稀罕。

曾家有几间土房几亩山田,家境虽谈不上富贵,尚属殷实。有亲戚多年前就跟着“大眼鸡”帆船,漂流到爪哇(今印尼)做工,还有亲戚常年来往于家乡与南洋之间,跑水帮,做“水客”,转信带物,诚实可靠,在松口一带有些口碑。在曾家,婆太得到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双鞋子,那是比她年龄还小一岁的“小丈夫”穿旧的一双黑布鞋。

她十八岁圆的房。在此之前,曾家由于新建围屋,耗尽了家资,尚有小半房舍无钱完工,于是想让刚刚成年的小儿子去南洋谋生,积些钱财。花烛之后的第二个月,“小丈夫”就打点好行装,跟着“走水”的水客二叔,在松口镇最为繁华热闹的“火船码头”登船,沿梅江,入韩江,转汕头,换上一条“大眼鸡”帆船,漂流到当时还属荷兰殖民地的爪哇岛。在水客二叔的引荐下,“小丈夫”顶着热带令人眩晕的火辣的阳光,在华人聚集最多的巴达维亚(今印尼首都雅加达)落下脚来,给一个开大商行的同乡老板当伙计。没想到,这一去竟成永别。几个月后他不幸身染疟疾,加上水土不服,年纪轻轻就一病而亡。

第二年,十九岁的婆太,生下了他们唯一的儿子,也就是喜康的祖父——曾丰庆。

也正是这一特别侥幸的“遗腹子”,成就了这些曾家的后代。婆太的肚子实在像家乡的土地,总能那么恰逢其时地创造出神奇。

一叶开花,满树皆春。

同类推荐
  • “官匪”县太爷

    “官匪”县太爷

    希望读者朋友们记住这个惊心动魄的日子: 2000年12月12日。2000年12月12日上午,一位自称是“即将成为死囚”的中年男人给成都《天府早报》社的编辑苏黎先生打来了一个热线电话。据那位“即将成为死囚”的中年男人在电话里说:他很喜欢阅读《天府早报》上自2000年8月14日起开始连载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为苑囚写遗书》。据他说:他曾经是一个拥有数百万资产的大老板,家境豪富,没想到遇到一个比土匪还黑心的官匪“县太爷”。
  • 吴江别集:我欲凌风归寥廓

    吴江别集:我欲凌风归寥廓

    本书是继《吴江文稿》(三卷本)之后,又一部重要作品。所收录的文章,是从尚未收入《吴江文稿》的吴老诸多手稿中遴选出的,涉及民主、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同时,独辟《冷石斋诗抄》,其中较为全面地整理和收集了吴老的旧体诗作。
  • 萨万娜

    萨万娜

    迈克尔·伊斯顿儿时惨遭变故,此后噩梦循环出现,噩梦里潜藏着自我毁灭的种子,他只好将其深埋在潜意识里,等待恰当的时机——噩梦再次出现,迫使他毁灭掉他所在乎的一切……他最终能够获得自我救赎,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吗?
  • 把硫酸倒进去

    把硫酸倒进去

    那时候还没有微博微信什么的,也没有那么多的手机照片和举报。那时候吃啊喝啊不算个大事,客人到了桌边,桌上摆个一瓶两瓶,那是起码的。那时候餐桌上流行酒段子,掺和着各种黄段子,吃起来大家哈哈哈哈,有荤有素,五味杂陈。可是那时候迟可东已经不喝酒了,几乎是滴酒不沾。倒不是人家先知先觉,只因为他天生的酒精过敏,喝酒对他有如受刑。迟可东虽然自己不喝,却也入乡随俗,该摆酒就摆酒,该举杯就举杯,让别人喝,他自己做个样子。如果他不仅做个样子,还认真起来,那千万得小心,他会让这个灌那个,要那个灌这个,搞得一桌很热闹。
  • 热河会首

    热河会首

    何申1951年生,任职《承德日报》。主要作品有《穷县》、《村民组长》等多部。说段老事。说在王申年与癸酉年(公元1933年2月)相交接的那一瞬间,热河城内外大小寺庙都叮当敲钟,意思跟现在差不多吧,都是辞旧迎新。那时这座塞外边城古风尚存,远离现代,除省政府汤主席即原热河都统汤玉磷官邪里有台日本制造的小发电机,蹦哺响着弄亮几个灯泡子,还鬼火似地一会儿明一会儿暗外,旁的地方没电。没电也得过年,人类文明史到目前为止还是没电的时间长,所以,热河城内士绅百姓照样按他们的法儿过年,富豪之门张灯(蜡烛)结彩铺红挂绿,要隆重庆贺一番;小户人家贴春联迎门神挂吊钱,但愿来年财路顺晦气少;穷人家也得想法子称回二斤面,有肉没肉地包饺子,听旁人放炮就当自己放的,求求穷气快崩光,初一出门摔个马趴拣个元宝。
热门推荐
  • 缓解女性脱发:知道这些就够了

    缓解女性脱发:知道这些就够了

    女性脱发原因大起底,了解它,解决它。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天上掉下个鬼老公

    天上掉下个鬼老公

    惊鸿一瞥的男神在她眼前死去,还缠着她不放,要她做他的老婆......呵呵,听过人鬼殊途么!男主:没听过,不管是人,是鬼,你都是我的。我:妈妈,地球好可怕啊!!!
  • 勤奋好学(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勤奋好学(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生命在不断汲取新的养料,从而更加精彩,生命在于不停拼搏向上,从而彰显它的力量。那些为人类历史的前进作出贡献的人们的故事被后世传说时,总少不了勤奋好学这个关键词。本书选取了各界的勤奋好学的故事,引人深思,能给奋斗中的你以正能量。
  • 我用尽青春只为寻你:徐志摩传

    我用尽青春只为寻你:徐志摩传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活跃一时并有相当影响的作家,他的一生很短暂,但却给世人留下了《再别康桥》等传世之作。白落梅以独特的语言、冷静的视角,为人们讲述了一个拥有复杂感情经历的传奇诗人,带你发现一个真性情的徐志摩。
  • 未春

    未春

    朱宏梅,江苏省苏州市人。2005年开始写小说,迄今在《山花》《长城》《小说界》等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数十篇,2010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指尖上的温度》。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协会员。花凌海家的花园仍然是三个月前的模样,只是两壁冬青老了,叶子看起来很厚实,肉肉的感觉。荣生趴在地上,将整个上半身插进了树缝,两条腿不停地扭来扭去。一只土色的蟋蟀罐,静静地傍着冬青树。叫啊,叫啊——荣生的声音像是从地底下传出来。快点出来!龌龊来西的。冷天哪儿来的蟋蟀?姐姐花盈衣站在青石石阶上叫。
  • 宫妃媚乱之倾世妖妃

    宫妃媚乱之倾世妖妃

    她容颜绝世,一朝为妃,成为北辰国权势最盛的女人。他宠她入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君王沉迷美色,日日笙歌,荒废朝政,百姓苦不堪言。流言渐起,她是来魅惑君王的妖妃,祸乱宫闱,迷惑君王。文武百官逼着君王杀妖妃,稳民心。他为她与整个朝廷为敌。他说“全天下的人都说你是妖妃又如何,朕只信你”他终为她失了民心,失了朝堂,更失了天下。战火纷飞,哀鸿遍野,血流成河,北辰国终究成为了过去。明明知道她不爱他,可是他宁愿自欺欺人地活在她编织的谎言里。最后他还是以自己的方式又一次保护了她。满地的鲜血不知迷蒙了谁的双眸,碎了谁的心……到头来发现,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一场欺骗与阴谋。
  • 他藏在我心底

    他藏在我心底

    醉汉咧着嘴笑道:“你这个小姑娘真是的,我只是一时的没坐稳而已,你以为我要碰你啊,你这个样子也不照照镜子,都胖成这样了,谁会吃你豆腐啊……突然一个低沉的声音说,到我这里来。她就乖乖的坐在那里,一动都不敢动,那种温暖又踏实的声音,让她静静的享受这一份安全感。
  • 某胡的快穿日常

    某胡的快穿日常

    何胡胡以为自己的重生,是老天爷给她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但是重生之后她却成了一只狐狸?而且还是不成精的那种???等等!!这还不是狐狸不狐狸问题,而是她一不小心穿进了快穿文里,当起了苦命的宿主!不仅要完成任务,还得各种被炮灰,这第一世是狐狸,第二还不知道是个什么呢?而且她绑定系统超低配,完不完成的了任务都是一个大难度…胡胡简直想吐血啊……
  • 逃之妖妖

    逃之妖妖

    常人皆以为,人死以后可以直接进入灵界,却未可知,在灵界与人界的交界处还有一间酆都客栈。顾坤六作为客栈之主,令万妖闻风丧胆的清灵霸王,偏偏是个圆脸蛋大眼睛的可爱萝莉模样,好不容易吃了易容丹变成了肌肉猛男,却又遇到了轻轻一吻就能让回真容的克星公冶苏珩。公冶苏珩:好妹妹,该捉妖去了!顾坤六:你才是妹妹,你全家都是妹妹,六爷我是男人。公冶苏珩:看来该让你见见自己的真容了。顾坤六:额……我去还不成吗!一句话简介:武力值超强灵界使者女主VS邪魅腹黑捉妖师男主
  •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再到他们的学习成长,都有着详尽的叙述。为了将作者的本意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本书在语言润色上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要求。在书的最后,还加上了洛克的经典教育格言,以供读者学习。书中对教育力量所持有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在今天还是能带给人们很大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