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8400000016

第16章 小商要做事,中商要做势,大商要做人(5)

胡雪岩有一句话,叫做“做人总要讲宗旨,要讲信用”。胡雪岩如此说,也的确是如此做的,而且贯彻得很彻底。在他身陷危机之时,还要硬着头皮与洋商斗法,宁可倾家荡产也绝不失信于蚕农。

或许有人嘲笑胡雪岩狂妄自大、螳臂当车、不自量力,把他的失败归咎于奢侈,可又有多少人知道胡雪岩与洋商斗狠的真正目的。

胡雪岩涉足生丝买卖是有原因的。在当时,湖州是中国的生丝基地,而最好的生丝,时价每担不过二两银子。洋商把生丝出口到英伦三岛,生丝价格竟达十一两白银,利润惊人。生丝在国外的工厂加工成绸缎,销往世界各地,利润更成倍增加。蚕丝成为洋商绸缎生产必不可少的原料,他们通过买办、掮客直接到产地收购原料,就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

但是,本地丝商却遭到冷落、挤兑,上海的洋商、买办资金雄厚,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湖州的生丝市场几乎被洋人垄断。几年下来,当地的丝行纷纷倒闭。连“丝业大王”、“湖州四象”之一的庞二爷,也陷入困境。这样一来,无数蚕农倾家荡产。

胡雪岩决心要在湖州开办一家丝行,联合当地丝商对抗洋商。他以官府名义,号召蚕农卖爱国丝,抵制洋商;发帖子把湖州的丝商全请来,集合到自己的旗帜下……

胡雪岩效法洋商,让丝业公会在湖州阜康钱庄存入大宗银钿。所有蚕农,年前都可以去阜康钱庄预支一定数量的银两,这叫定金,待来年春天养出蚕茧,再以生丝偿还。而且他保证,湖州丝业公会的丝价绝不会低于洋商,收购生丝的时间也不会卡得那么紧。

这个效法洋商的处方大有玄机,蚕农有钱过年,丝商明春得丝,双方得利,两全其美。而以丝业公会相号召,既可以把丝商团结起来,又可以把大小丝商的资金吸纳到阜康,大放定金,吸引更多蚕农。这样一来,来年春天就能更多地把生丝买卖的主动权抓在手里,以便应对洋商的反攻……

胡雪岩的做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生意达到巅峰状态时,他的生丝生意专营出口几乎垄断了国际市场,广大蚕农也从中得到了实惠。

1882年,胡雪岩垫付资本二千多万两,套购生丝一万四千包,使洋人“欲买一斤一两而莫得”。洋商与洋行联合起来报复胡雪岩的招数极其狠毒。他们已经看出在上海市面开始萧条的情况下,胡雪岩垫付资本太多,必将周转不灵,而他此时要应付的方面又太多,比如要按约定偿还外国银行的贷款,要为左宗棠购置军火等。因此,洋人们冲着胡雪岩共誓“今年不贩生丝出口”,接着又紧缩银两,使胡雪岩一下子陷入危机之中。

此时,直接伤及胡雪岩生意运作的原因是,古应春投资房地产出了意外。他投下去的资本达五十万两银子,其中三十五万两是从上海阜康借贷的。对于这一情况,胡雪岩事先并不知道。由于上海市面趋于萧条,阜康银两随之紧缩,胡雪岩在上海阜康钱庄的“大伙”宓本常也不顾胡雪岩与古应春的情分,落井下石,逼古应春还借款。胡雪岩得知这一情况,以他的性格和为人,必然要尽力帮助古应春。但阜康也确实到了极困窘的地步,第一期五十万两本银的还款日期就在月底。那是各省上交上海道台衙门代收的协饷,数目不够由阜康代垫。但银根如此紧张,代垫几乎没有可能,而上海道台邵小春又借故将各省协饷拖延不给,胡雪岩的危机也就显得更加严重了。

不过,胡雪岩此时也还有一条路可走,他可以向上海地区已有的三家新式机器丝厂出售蚕茧。当时,外国新式机器缫丝已经传入中国,浙江、江苏一带出现了好几家机器缫丝厂。机器缫丝对于用传统手工缫丝的养蚕人家冲击很大,一经推广,必将有大量以做丝为生的人家破产。

经过数十年的苦心经营,此时的胡雪岩实际上已经是丝业的老大。为了抵制机器缫丝,这几年他大量收购蚕茧,以切断机器缫丝的原料来源。由于他囤积蚕茧,已经使上海地区三家机器缫丝厂由于没有原料而面临停产倒闭。胡雪岩囤积居奇,这个时候如果答应将蚕茧给缫丝厂,自然可以卖出一个不错的价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眼前的危机。而且,机器缫丝厂出丝快、质量好,向洋商找买主也容易。如此看来,出售蚕茧给缫丝厂,还可以带动生丝生意。

事实上,此时的古应春和宓本常都劝胡雪岩考虑出售蚕茧。但胡雪岩就是不愿意出售,他当然不是不知道此时出现的危机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也并不是不知道机器缫丝质量、产量确实比土法缫丝高得多。

胡雪岩这样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作为丝业领头人物,曾与那些丝户达成过协议,由他到蚕农手中收购蚕茧,交由丝户缫丝,丝户则必须将生丝交由他来经营。由此既抵制了丝厂来抢丝户的饭碗,他自己也有了稳定的货源可以挟制洋庄市场。既然自己说了话,就要说一句算一句,即使在自己陷入困境之时,也不能做这种背信弃义之事。否则,那些丝户会倒大霉,饭碗就要保不住。胡雪岩当时讲的那段话就是:“做人总要讲宗旨,要讲信用,说一句算一句。我答应过的,不准新式缫丝厂来抢乡下养茧做丝人家的饭碗,我不能卖茧子给他们。”

归根结底,胡雪岩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想失去信用,即使身陷危难,也要诚实守信。

今天,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胡雪岩抵制机器缫丝自然有违背历史发展趋势之嫌。但他出于一种朴素的感情,用中国传统的义士风格来与洋人做生意。由于洋人背后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他难免落败。但胡雪岩在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仍不肯背信弃义,可见他是一个有血性的人。

6. 戒欺,真不二价

胡庆余堂是红顶商人胡雪岩用毕生心血打造的。在世事更迭、战火纷争的岁月中,无数金字招牌都未能幸免于难,胡庆余堂却以胡雪岩所奉行的谦虚诚信支撑下来。

胡庆余堂屹立不倒的真正原因是:戒欺、真不二价。说到戒欺,还有一个小故事。

一天,一位老农到胡庆余堂买药,微露不悦之色,恰好被胡雪岩看到了。胡雪岩和颜悦色地问老人,是不是药店有什么招呼不周的地方。

老人见胡雪岩谈吐穿着不凡,知道是个管事的人,就说:“药店的鹿茸切片放置时间太久,有些返潮。希望贵店不要提前将鹿茸切片,等有人来买时再切为好。”

一旁的掌柜见老人是个农夫,买的鹿茸也不多,就轻蔑地说,胡庆余堂卖的都是上等马鹿茸,要老农不要在店里胡说八道。胡雪岩打断了掌柜的话说:“老人家,您的建议我们马上就采纳,您以后一定会买到好的鹿茸。这次的鹿茸我们不收钱,希望您下次还能到胡庆余堂买药。”他当即下令鹿茸一概不得事先切片。

老农被胡雪岩的谦虚大度所感动,逢人就夸胡庆余堂货真价实,每次进城都会给胡雪岩送些土产,两人成了忘年交。

胡雪岩的谦和不仅使药店没有失掉声誉,而且赢得了老农对胡庆余堂的信任。他一生结识了很多这样的朋友。胡雪岩常对人说:“我一无所有,有的只是朋友。”朋友们都非常信任胡雪岩,信任胡庆余堂,百年老店就是在信任中传承至今。

换药这件小事让胡雪岩想了很多。他觉得,药品的质量与人的生命休戚相关,万不可马马虎虎。因此,他亲笔题写了“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的店规,并且亲书“戒欺”匾,挂到大门上,以作警示。他认为,制药“修合虽无人见,诚心自有天知”,表现出强烈的诚信为本的精神。

真不二价,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故事。相传古代有个叫韩康的人,深谙医道,以采药卖药为生。当时,市场上常有卖药者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顾客因此也常讨价还价。唯有韩康的药材始终质量一致、价格一致,不允许顾客讨价还价。他说:“我的药值这个价,就卖这个价,这叫‘真不二价’。”胡雪岩由此得到启发,认为商家的竞争不能通过简单的压价,而应“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确保药效,才能赢得市场,遂将“真不二价”匾高悬于店堂正中,告诫后人。

为了做出榜样,药店开张之日,胡雪岩亲自去站柜台。当顾客对药品微露不满时,胡雪岩立即笑脸道歉,收回原药,并说:“准定一两天内赶制好药调换。”他还在药店大堂内放置一只大香炉,炉中终年香烟缭绕。碰上顾客拿着不满意的药前来交涉,胡雪岩总是告诫下属,不要和顾客争吵。顾客认为不满意的药品,一律投入香炉焚之,并另配给新药。

胡庆余堂生产的花露,在顾客中享有较高声誉,每年销量都很可观。为满足需求,每年的生产量很大,一般当年总是卖不完。如存放到下一年再卖也是可以的,但药效和香气都会稍微逊色。为了对顾客负责,胡庆余堂严格规定:凡当年卖不完的花露,一过夏天,就全部倒掉。

中成药的主要原料来自于动植物和矿物,品种繁多,产地分布极广,属性复杂,甚至对产地也有特殊要求;仅典籍所载已达三千多种,其真伪优劣直接影响质量,往往事后极难分辨。胡雪岩派人去各地专门采购各类药材,“坐庄办货”,就在货源地检验。不仅贵重药材如此,即使是陈皮,尽管浙江又多又便宜,但因药性不够理想,也要舍近求远,要广东陈三年的“陈皮”。凡采购的药材,均由指定的进货阿大把关验收。

胡庆余堂的道德自觉,一直延续到今天。近几年来,不事张扬的胡庆余堂,利润每年以近百分之百的速度增长,发展势头十分强劲。胡庆余堂的职工如今不仅要“戒欺”,而且要学会“规矩”。胡庆余堂的宗旨是:“修得规矩,乃成方圆。”胡庆余堂今天的规矩就是生产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药按国际化的制药标准,严格规范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员工的行为规范也处处有章可循。

同类推荐
  • 真理的思考:任继愈传

    真理的思考:任继愈传

    任继愈是我国哲学宗教学的一代宗师,他在佛教方面的研究成就被毛泽东誉为“凤毛麟角”。他精于学问,不攀龙附凤,不趋炎附势,始终保持实事求是正直谦虚的节操。他一辈子以国家社会需要为己任,无论在治学、教学,还是执掌国家图书馆的各个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前期主要有《中国哲学史》、《老子通译》等著述,后期有107卷的《中华大藏经》、8亿字的《中华大典》(尚未完成)、《二十四史》《清史稿》的修订等。
  • 中外历史英雄之谜

    中外历史英雄之谜

    无论从道德文章,还是文韬武略各方面看,英雄都是旷世奇才。他们知识渊博,论天下形势如同掌中观文;他们腹藏玄机,帷幄之中可决胜千里之外。
  • 特蕾莎修女传

    特蕾莎修女传

    特蕾莎修女,一位穷其一生为贫穷的人当中最贫穷的,孤苦的人当中最可怜的人奔波服务的伟大女性。特蕾莎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本书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她传奇而伟大的一生。本书是特蕾莎修女的第一部中文传记,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调及充沛的激情,不仅真实还原了特蕾莎修女善与爱的一生,而且为读者带来了许许多多亲切温暖的心灵感动。
  •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本书有人说,人类史上有两个有名的苹果,一个“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一个被史蒂夫?乔布斯玩得魅力乍泄,吸引玩家无数。的确,他身上承载了太多的辉煌。然而,对于完美有着近乎不可理喻的迷恋的乔布斯,一生却很难说得上完美。他一出生即遭亲生父母抛弃;仅上了半年大学,就辍学成为一家电视游戏机公司职员;被其亲手从百事可乐挖来的CEO约翰?斯库利赶出公司;过去的8年一直在和疾病相抗争。可以说,这个公众膜拜的天才和巨人真正在大众中的“脸谱”是一个集激情、完美主义、欲望、才华、艺术气质和暴脾气于一身的形象。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这个全世界人心目中的英雄,苹果“粉丝”永远的偶像。他将技术与人性结合,追寻内心的直觉,从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许乔布斯的强大人格魅力、远见卓识和超凡品味无可复制,世上也永远不会再有第二个乔布斯,但是从乔布斯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更多成功者需要具备的要素。乔布斯创造的,不只是一种品牌,更是一种理念,一种创新思维,乃至潮流。他的光辉、激情与能量,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无数创新的源泉,这些创新丰富和改善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
  •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贝多芬本人正是这样的经历),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
热门推荐
  • WOMEN IN LOVE

    WOMEN IN LOV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叶叶缠绵

    叶叶缠绵

    她是弱不经风的病秧子,人微言轻,在卓家没有地位。他是叶家大少,风流俊朗,是所有女人向往的男子。他为了自己心受的人,娶了她,却不想这一生,与她纠缠不休。
  • 梧桐山上

    梧桐山上

    超能力者陈拾,他和普通人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他除了正常生活外还要维护其他人的正常生活。
  • 醉春风

    醉春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本难修

    仙本难修

    世界之大,无其不有,一次奇遇,小村女孩踏上了属于她的修仙之路,大道之路,何其残忍,只愿问心无愧
  • 老婆不认账

    老婆不认账

    “咚”,她的身子从二楼的阳台直直的向一楼飘下再,狠狠的滚落到地面,那一身洁白的晚礼服,顷刻间被腿间汩汩而下的鲜血染红在父亲逝世的当天,她亦失去了腹中的孩子虚幻的婚礼,她是演女一号的演员,却不是他的心底明月一次次善良的退让,一次次的忍辱成全,换来不是真情的对待,而是欺骗,背叛,侮辱四年后,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单纯的路雪一枚七元钱的螺丝帽,套住的究竟是谁的一生?林浩泽说:如果,真有生生世世的轮回,前世,我们有着怎样的传说,来生,我们又该继续怎样的故事?这是一个三生三生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一生一世一夫妻的爱情传说。
  • 无限城战

    无限城战

    五月发布悬疑推理类新书,新老读者朋友,有兴趣的到时候来支持一波,谢谢。以城战模式展开的轮回空间,每一个轮回者皆是一城之主。以魔兽争霸、英雄无敌、暗黑破坏神、三国群英传、红色警戒、战锤等游戏为基础模板的各种发展体系。田野,穿越到了平行地球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又再次穿越到了无限城战轮回空间中,开启了征战之旅。
  • 荣耀之超能觉醒

    荣耀之超能觉醒

    当一款游戏成为主宰未来世界命运的钥匙,且看林尘宇如何一步步登临巅峰,荣耀即是吾命。
  • 一个中国人的激情史

    一个中国人的激情史

    全诗选取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许多重大或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吟唱对象,约有数百位人物相继登场,或主或次,或详或略,或独立成篇或相携亮相。约有数百件或政治或经济或军事或文化或科技等各方面重大重要或作者认为有必要叙写的事件纳入其中,共襄情的盛举,共织歌的经纬,共同演绎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沧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