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300000072

第72章 幻想世界(1)

【英】查尔斯·狄更斯

远处的钟声响11声后,我已经跨上了弯曲小道的第一个小台阶。他在下面拿着灯等我。我们在交谈中走向他的值班室。这晚,他告诉我,一年以前,他当时就坐在这儿,那晚月亮很大。忽然,听到有人在大喊……

当他听到有个声音在呼唤他的时候,他正站在值班亭的门口,手中拿着一面小旗,随风招展着。考虑到这个地方的特点,有人可能会想他将毫不犹豫地判断出声音来自何处。但是,他并没有抬头向我站立的地方望来,而是四处打量,然后又低头看着铁轨。他这一行为有一些不平常的东西,但穷我一生我也没能说出那是什么。他的反应是那么不平常,足以吸引我的注意力。我在他上方,沐浴在落日强烈的余晖中,我不得不用手为眼睛遮住阳光才能看见他。

“嗨!下面!”

他紧盯着铁轨转了一圈,然后,抬起眼睛,看到了在他上方的我。

“有没有小路可以让我下去跟你说话啊?”

他抬头看着我,没有回答,我低头看着他,也不再重复我那无聊的问题来催促他。就在这时,大地上和空气中出现了一阵模糊的颤动,很快就变成了一种猛烈的震动,一列火车呼啸而过,我不禁向后退去,好像它的力量要把我推倒在地。火车经过时,一阵水蒸气在我面前升腾,随后四下消散了。我又一次向下面看去,看见他正把刚才火车经过时他拿出来的那面小旗子卷起来。

我重复了我的询问。停顿一下之后,在这停顿中他似乎集中注意力看着我,他用卷起来的小旗子指着我所在水平面上的一点,大约两三百码(合90~180米)的距离。我对着他喊道:“好了!”然后向那里走去,我仔细地四下察看,发现了一条小路蜿蜒而下,我随即踏上了那条小路。

这条路实在是又险又陡,在一堆潮湿的石块中盘行,我顺路而下,泥泞而湿漉。我发现这条小路之长足以让我回想起他刚才给我指路时的那份勉强与不愿。

当我走下小路时,我看见他站在列车刚刚穿行而过的铁轨之间,那神情仿佛在等着我的出现。他右手横抱在胸前,托着左手手肘,左手则撑着下巴。他看上去既期待而又警觉,我不禁停顿了一会儿,惊讶于此。

我从小路走下来,踏上了铁道两边的沙石,越来越接近他了,他是一个面色深黄的男人,有着黑色的胡须和浓重的眉毛。他是我所见过的感觉最孤独、阴沉的人。路两边是凹凸不平的、湿乎乎的墙壁,除了头顶的一线天空之外什么都看不到,前方的道路只是这一巨大地牢的曲折延伸,另一端的道路尽头是一片暗红色的灯光,通向一条阴暗的隧道,那巨大的建筑充斥着阴森、压抑、可怕的气氛。阳光极少能照进这里,因而这里散发着一股泥土的味道,阵阵冷风呼啸而过,令我感觉寒冷,好像脱离了人世一样。

在他移动前,我已经站在他面前,伸出手就能碰到他了。从未将视线从我身上移开过的他向后退了一步,举起一只手。

“这可是一个寂寞的工作。”我说。当我从远处收回目光时,眼前的这个人牢牢地吸引住了我的注意力。我想,这里鲜有来访者,我应该不会是一个不速之客吧?对于他,我只是一个曾经被封闭在狭小空间中的人,现在获得了自由,并对这些伟大的工作产生了兴趣。我带着敬畏和他说话,但是我对自己所使用的术语实在没有把握,因为这男人身上的一些东西令我丧失了勇气。

他十分好奇地注视着隧道尽头的红光,上下打量着,就好像那上面少了些什么,随后目光又转向了我。

那灯也是他的部分职责所在?是吗?

他声音低沉地回答:“难道你不知道它也归我管?”

当我解读着他固执的眼神和阴郁的面容时,我的脑中出现了可怕的想法,这不是人,而是一个幽灵。这时我开始思考,他的大脑是不是有什么病。

现在,轮到我向后退却了。但是,在我向后退的时候,我从他的眼中发现了潜藏于其中的对我的恐惧,这一发现立刻赶跑了我先前的可怕想法。

“你看着我,”我说,硬挤出一丝笑容,“你好像很怕我的样子。”

“我很怀疑,”他回答说,“我以前是不是见过你。”

“在哪里?”

他指向他一直盯着的那片红色灯光。

“那里?”我说。

他很仔细地提防着我,回答(但是无声地):“是的。”

“我的好兄弟,我会在那儿干吗呀?不管怎么说,我从来没去过那里,你可以确信这一点。”

“我想我确信,”他说。“是的,我确信。”

他看上去轻松起来,就像我一样。他很爽快地回答我的问题,精心斟酌着字句,不是要在那儿干很多活?是的。也就是说,他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他必须非常认真,具备高度警惕性,但差不多没有什么实际工作——体力活——需要他去做,更换信号、调整灯光以及偶尔转动这个铁把手就是他在这里所要做的全部工作。对于我所提到的那些漫长而孤单的岁月,他只是说他的生活轨迹将自己塑造成了那样,而且他已经习惯这种生活了。他在这里自学了一种语言,如果仅仅是通过灯光传递信号也能被称为一种语言的话。他还学习了分数和十进制,并尝试了一点儿代数学,但是,他只是并且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拙于数字的人。在值班的时候他不需要一直待在潮湿的隧道中,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他会选择稍微高于这些低沉阴暗的地方。但是,在时时刻刻都要加以双倍注意的电铃声中,他的这种放松恐怕比我想象的还要少。

他领着我走进他的蜗居,那里有一个火堆,一张他用来学习理论书籍的桌子,一个有着刻度盘、面板和指针的电报装置,以及他的一个摇铃。我坚信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我希望我没有冒犯地说)可能还受过高于那个水平的教育,我注意到在大部分男人中几乎都存在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发生在工作间、警察局,甚至在最令人绝望的地方——军队,而且我还知道,或多或少在铁路队伍中也是如此。他说打小时候起(如果我能相信,但坐在那间小棚屋里几乎不可能)他就学习自然哲学和接触文学,但是,他曾经放肆过,后来堕落了,并且从未爬起来过,不过他从来没有抱怨过那些。他铺好床,躺在上面。

我在这里必须承认的是,他勇敢地、平静地叙述着,在我和火堆之间充斥着含糊的尊敬之意。他不时地插进“先生”这个词,特别是当他提及他的童年时,就好像要求我理解他他并没有陈述什么而一切都是我自己发现的。他被摇铃打断了好几次,不得不停下来去回复信息。他必须站到门外并且当火车通过时挥舞旗帜,还和驾驶员进行一些对话。不考虑他的职责,我注意到他非常精练而谨慎,他按音节来划分他的话语,并且知道他的工作完成前都要保持沉默。

一句话,我将这个男人定义为那一职位所应雇佣的最可靠的人之一。在他和我交谈的过程中,他两次神色落寞地打断谈话,回头注视那个摇铃,然后打开小棚屋的门(那扇门通常关着以阻挡湿气),向隧道尽头的红色灯光张望。

当我站起来要辞别时,我说:“你几乎让我感觉到我遇上了一个正过着惬意生活的人。”

(恐怕我要承认我说这话是为了引诱他。)

“我想我曾经是的,”他说,声音低沉,就像他第一次说话时那样,“但是,我有麻烦了,先生,我有麻烦。”

如果他可以,他会记起他刚说过这些话了。于是,我迅速地拾起这个话题。

“什么麻烦?你的苦恼是什么?”

“这很难说清楚,先生。很难,很难。如果您能再次来看我的话,我会试着告诉您。”

“我当然想再来看你。那么,什么时候呢?”

“早晨很早我就下班了,我明晚10点会再上班,先生。”

“我11点到这儿。”

他谢了我,和我一起走出门。“我会打开白色灯光,先生,”他用他特有的低沉声调说,“直到您找到上去的路。当您找到路时,别出声!当您到上面的时候,也别出声!”

他的样子让我感觉这个地方更加阴冷了,不过我只说了一句“好的”。

“而且当您明天晚上下来的时候,也别出声!临别前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是什么让您今晚来的时候大叫‘嗨!下面’的?”

“天知道,”我说,“我喊了一些带有那个意思的话。”

“不是带着那个意思,先生。那是一些特别的话,我很熟悉它们。”

“我承认那是一些特别的话。我说出了它们,毫无疑问地是因为我看见你在下面。”

“没有别的原因了?”

“我应该有什么别的原因?”

“你没有任何感觉那些话是通过一些非自然的方式传达给你的?”

“没有。”

他祝我晚安,然后打亮了灯光。我沿着火车来的方向走着(很不舒服地感觉好像有一列火车跟在我后面),直到找到了那条小路。上去比下来容易,我一路无事,回到了我的小旅馆。

第二天我按着约会的时间准时来到了前一天晚上的那个小路口,这时远处的钟声敲响了。他正在下面等着我,打亮了他的白灯。“我没有出声,”当我们走到一块儿时我说,“我现在可以说话了吗?”

“当然了,先生。”

“晚上好,这儿是我的手。”

“晚上好,先生,这儿是我的。”我们手拉手肩并肩地走回他的小棚屋,进去之后关上门,坐在火堆旁。

“我已经决定了,先生,”我们一坐下来,他就前倾着身子用比耳语高一点儿的声音说着,“您不用再次问我是什么让我烦恼了。昨天晚上我把您误认为其他人了。我因此而烦恼。”

“哪个错误?”

“不。是一个外人。”

“他是谁?”

“我不知道。”

“长得像我?”

“我不知道。我从来没有看过他的脸,他的左胳膊挡着脸,右胳膊挥舞着,疯狂地挥舞着。就像这样。”

我看着他的动作,那是一个手臂姿势,带着极大的激烈情绪,似乎在示意“看在上帝的分儿上,扫清道路”。

“一个有月光的晚上,”他说,“我坐在这里,听见一个声音大喊着:‘喂!下面!’于是我站起来,从门口看出去,就看到那个人站在隧道附近的红灯旁边,向我刚才做给您看的那样舞着胳膊。那嘶哑的声音大叫着:‘当心!当心!’然后又一次地喊:‘喂!下面!当心!’我打开灯,调成红色,然后跑向那个人,问他:‘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在哪里?’他就站在隧道口处的黑暗中。我走近了他,很奇怪他为什么还用袖子捂着眼睛。我走过去,伸出手想把那袖子揭开,这时候他消失了。”

“走进了隧道?”我问。

“不。接着我跑进了隧道,五百码。我站住了,把手中的灯举过头顶,看见了标准距离的那些数字,还看到了湿泥顺着墙壁从拱顶滴落下来。我用比跑进来时更快的速度跑了出去(因为那个地方让我有一种很可怕的感觉),用红色的灯光仔细巡视,并登上铁梯上到隧道顶部,然后又爬下来再次跑回这里。我向铁路两个方向都发出电报:‘发现警报。有什么事不对劲吗?’从两边传来的答复都是‘一切正常’。”

同类推荐
  • 每天一个推理故事

    每天一个推理故事

    这是一场由遗产引发的谋杀案。凶手精心设计、巧妙布局,完美的时间差、证人、证据和不在场证明。然而机关算尽仍不免百密一疏,看机敏的马普尔小姐如何同警察一起,剥丝抽茧,一步步揭露凶手导演的这场"狸猫换太子"的戏。
  • 苏筱的战争

    苏筱的战争

    一则媲美《欢乐颂》的女性职场、成长的典范之作现代灰姑娘遭遇职场危机,“贿赂门”“内奸门”“桃花门”事件应接不暇。她被人称为“苏妲己”、“上司杀手”,在众人眼里仿佛是一个蛇蝎魔女。在集团风情万种的HR玛丽亚口中,她看上去是个楚楚可怜的小白花,可实际上却是裂变中的铀235,和她接触的每一个人都存在变异的可能。
  • 贩人村血泪传奇

    贩人村血泪传奇

    2005年3月21日,香港《文汇报》报道说:在中国西部有一个专门以贩卖人口为生活来源的“贩人村”,全村二百多人口,从事贩卖人口的竟有五十多人……消息透露,端掉“贩人村”是一位打工妹配合大陆公安所为,据说,这位打工妹曾有过被“贩人村”贩卖过的历史…… “贩人村”的贩人历史悠久,最远可推溯到明末清初。“贩人村”第一个人贩子叫范书同,是明朝举人出身,后晋升为奉城总兵。读书人贩人有辱斯文,但“贩人村”流传着一个悲壮的故事。
  • 魔术师

    魔术师

    一个淳朴的农村青年想要成为魔术师,却被人骗光了所有财产,蒙冤入狱。在监狱中,他对人生的理解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出狱后,他变成了一个诈骗高手,通过非法融资等手段,玩转官场、商场、情场,直到他遇到了一个女记者……
  • 毛姆短篇小说选2

    毛姆短篇小说选2

    短篇小说在英国作家毛姆的创作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他的短篇小说风格接近莫泊桑,结构严谨,起承转落自然,语言简洁,叙述娓娓动听。作家竭力避免在作品中发表议论,而是通过巧妙的艺术处理,让人物在情节展开过程中显示其内在的性格。本书精选毛姆最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以飨读者。
热门推荐
  • 众多星辰

    众多星辰

    这只是一个,由许多普通人组成的故事而已。
  • 妖娆罪

    妖娆罪

    本书是当代“新古典主义诗歌”代表诗人程维的最新作品集。这些作品既根植于地气之内,直面现实,有超越了地域性经验而于读者更丰富启示与想象,拥有了寻常诗歌中少有的叙事性细节元素与色差剥杂的奇妙画面感,包含了作者对生活与文学创作的诸多想象。
  • 父亲被打之后

    父亲被打之后

    杨天明接过局长的电话,兴奋地叫道:太好了,然后,身子向后一靠,靠在转椅背上,美滋滋地摇摆起来,身子在飘,心也在飘,感觉好极了。下班的铃声响了,杨天明还沉浸在飘飘然的感觉中。杨天明走出办公室。楼道里寂静无声。单位的人都下班走了。小车等候在楼道门前。杨天明上了车。坐在小车上,杨天明显得悠闲自在。小车行驶了十几分钟时间,就停在了住宅楼的门口前。下车就下了,不需要向司机说一声再见。一切都是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有人说司机是领导的家奴,应该是吧。只是不能说穿了。
  • 教你学游泳

    教你学游泳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略过时光去爱你

    略过时光去爱你

    其实没有谁比谁高贵也没有谁比谁低贱,只是我们都活在了一个声色犬马的世界,扮演了一个自己不中意的角色。
  • 蓂海危机:别替我做主

    蓂海危机:别替我做主

    即墨蓂换好衣服,打算去找许欻,经过文姨的询问得知他和一位客人在书房。她有点好奇是什么样的客人,便偷偷跑到书房门前,鬼鬼祟祟地打开一点门。两个文质彬彬的男人坐在沙发上,即墨蓂没太敢打开太大的缝隙,只能听见他们的声音。“你什么时候能把这个小女孩送给我?”“你急什么?我还没用完呢。”“我肯定急了,她身上可是藏着拯救全人类的秘密。”“放心,等我用完了就给你。”只听见“嘭”的一声,把两人都吓了一跳。许欻心一惊,立马将酒杯放下,开门跑出去,只看见蓝色的裙摆消失在转角处。许欻不敢停下脚步跑到门前,紧接着听到外面一阵惊呼,突然见到阳光,许欻眼前一阵眩晕,他好像看到一个蓝色的身影像海豚一样,从花园的悬崖处一跃而起,接着就消失了。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悬崖的下面是什么。
  • 神控诸天

    神控诸天

    修行之路,遍地荆棘。一饮一啄,福兮祸兮。大道茫茫,危机重重,纵是苍穹之下人皆蝼蚁,这一路上,又何曾见我后退一步?且叫我将这一片天,先捅个大窟窿!
  • 光影计划

    光影计划

    本作发生于多少与现实有关的架空世界,并无绝对意义上的“主角”,讲述主人公们了持续数代的羁绊。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关于“计划”的故事,一切的一切都在那个计划中。仔细阅读可以找到一些彩蛋与暗线,进而提前一步发现尚未揭示的答案。
  • 两只蜉蝣

    两只蜉蝣

    七天,一只蜉蝣的生命极限。你就是那只蜉蝣,你的一生,我的一瞬。为了等待你,我寻遍了生命的故事,可最终,我发现,我才是那只蜉蝣……
  • 生活玩家怎么生活

    生活玩家怎么生活

    混迹在各个游戏里面的生活玩家李歌阳进入了全球首款超脱现实的大型全球网游《幻想世界》,凭借他多年的生活玩家经验,他也依旧在《幻想世界》里用三个月成为华夏区前二十的炼药师。他也以为会如同其他游戏一样在《幻想世界》里平淡炼药赚钱。如同他十八岁之后的每天一样在游戏中看看美景,在帮会中聊聊天打打屁,调戏调戏萌新,做做生活玩家的工作,领一些帮派或者工作室的任务,靠着这些任务奖励金让自己从十五岁活了三年。但平淡生活一切都从他因为好奇一场剧情开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