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2200000021

第21章 破除戒律——大千世界内,一个自由身(3)

僧人不知所措。

回到马祖处,马祖问:“你看到的那根柴有多大?”

僧人说:“无限大。”

马祖笑道:“你可真有力气呀。”

僧人问:“这话怎么讲?”

马祖笑着说:“你从老远背了一根大柴回来,力气还小么?”

■感悟——

希迁以“马祖可像木柴”考僧人对于众生世界的关系理解得如何。僧人回来后却对于木柴耿耿于怀,实际上抱住了希迁的问题不放,用力用错了方向,马祖轻轻一语道破,还是任运自然即可,理事关系也只有在平常心中才能领悟。淡淡几言如兵来将往,把石头凌厉的攻势化解开去。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有学人问希迁:“如何是达摩祖师西来的意旨?”

希迁回答:“去问柱好了。”

学人说:“学生领会不了。”

希迁说:“我更是不领会。”

■感悟——

希迁的禅法空泛灵活,不可捉摸,但也有惯用的手法,那就是作彻头彻尾的否定,连自己也不故作高明。大致而言,初学禅宗之人常以为佛法真是有那么一个东西在那儿,所以产生了得证的欲望。希迁对此心态了如指掌,干脆说自己也不知。事实上,确是不知,如果知道一些,那在希迁的禅法中就是妄执了。似知非知,禅宗的奥妙之处没那么容易表达。

“如果举扫帚呢?”

石头后世弟子罗汉桂琛以幽默著称。

桂琛看见僧人来,举起拂子问:“可领会么?”

僧人说:“感谢大师慈悲接度。”

桂琛笑一笑问:“看见我举拂子就说旨示了你,你每天看见山水人事,哪个不是在指点你呢。”

不一会,又一僧人过来,桂琛又举起拂子,僧人边赞叹边礼拜,桂琛揶揄道:“看见我举拂子就礼拜赞叹,那如果举扫帚呢?”

■感悟——

把佛法当成一件具体的事追求的人真是不计其数,桂琛的意思无非是要教导人们返观自性。

别以为我会佛法

有学僧前来请教石头的亲传弟子天皇道悟:“什么是玄妙的禅法?”

道悟脸上一片漠然:“别以为我会佛法!”

学僧紧追:“那么学生疑惑怎么办?”

道悟说:“何不问老和尚?”

学僧说:“我已问了。”

道悟便把学僧赶了出来。

■感悟——

佛法就在生活中。天皇道悟“不会佛法”,也就是说要我们不离生活去悟道。生活是什么?生活有欢乐,也有烦恼,没有烦恼就没有生活。神会禅师说“烦恼即菩提”——有烦恼才能寻求对佛教真理的觉悟,而不让烦恼搅扰了本原清净心。本明禅师的偈语说:“不识烦恼是菩提,若随烦恼是愚痴。”

打破茶杯捡起来

有个学僧去拜访越溪禅师,问:“禅师!我研究禅学二十年,但对于禅道却一窍不通,你能指示我一些吗?”

越溪禅师并不开口,只是迎面打了他一巴掌,吓得学僧夺门而出,心想:真是莫名其妙,我一定要找他理论。正在生气的学僧在法堂外碰到首座老禅师,老禅师看他一脸怒相就和蔼地问:“出了什么事吗?到我那里喝杯茶吧!求道的人有什么事值得生气呢?”

学僧一边喝茶,一边开始抱怨越溪禅师无缘无故打他。当学僧这么一说时,冷不妨老禅师立即挥手也打了他一巴掌,手上的茶杯哗啦一声掉在地上,老禅师说:“刚才你说已懂得佛法禅学,只差一些禅道,现在,我就用禅道供养你了。你知道什么是禅道了吗?”

学僧愣得目瞪口呆,不知怎样回答。老禅师又追问一次,学僧始终答不出来,老禅师说:“真不好意思,就让你看看我们的禅道吧!”

说着,就把打碎的茶杯捡起来,然后拿起抹布,把刚才洒了一地的茶水擦干,接着又说:“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什么禅道呢?”

学僧终于体悟,“禅道”即在身边!

■感悟——

这个学僧因为不明禅道而烦恼,又因为被师父打而烦恼。“须知烦恼处,悟得即菩提”。也就是说,人生在烦恼之中,要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一样,当烦恼袭来的时候,千万不要为烦恼所摆布,而要善自宽解,善于自我安慰,只要能把身外之物看作是虚幻的,也就保持了自己内心的宁静而不失其本原清净之心;反过来又可以说,正像污泥中可以生长出莲花一样,烦恼中也可以使人产生对佛教真理的觉悟,而能“随所住处恒安乐”。

金钱也是好东西

月船禅师是位善于绘画的高手,可是他每次作画前,坚持购买者先行付款,否则决不动笔,对于这种作风,有些社会人士经常有微词私下批评。

有一天,一位女士请月船禅师帮她作一幅画,月船禅师问:“你能付多少酬劳呢?”

那位女子回答说:“你要多少我就付多少!但我要你到我家去当众挥毫泼墨!”

月船禅师允诺跟着前往,原来那女子家中正在宴请客人,月船禅师用上好的毛笔为她作画,画成之后,拿了酬劳正想离开。那位女士就对席间的客人说:“这位画家只知道要钱,他的画虽画得很好,但心地肮脏,出于这种污秽心灵的作品是不宜挂在客厅的,它只能装饰我的一条裙子。”

女士说着便将自己穿的一条裙子脱下,要月船禅师在它后面作画。月船禅师问:“你出多少钱啊?”

女士回答:“哦,随便你要多少我都给你。”

月船禅师开了一个特别昂贵的价格,然后依照那位女士要求画了一幅画,画完立即离开。

很多人怀疑,为什么只要有钱就好?受到任何侮辱都无所谓的月船禅师,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原来,在月船禅师居住的地方常发生灾荒,富人不肯出钱救助穷人,因此他建了一座仓库,贮存稻谷以供赈济灾民。又因为他的师父生前发过誓愿建一座禅寺,但却不幸其志未成而身亡,月船禅师要完成老人家的志愿。

当月船禅师完成其愿望后,立即抛弃画笔,退隐山林,从此不再作画。他只说了这样的话:“画虎画皮难画骨,画人画面难画心。”

■感悟——

钱,不一定肮脏,要看它是怎么来的,用在哪里。像月船禅师,以自己的艺术作品,不计毁誉地求取钱财,但他是为救人救世,这钱很干净,很高尚;心,不一定清高,尽管有些人会故作清高。像那位女财主,似乎视金钱如粪土,但她恰恰俗不可耐,以为拿金钱可以买到一切。

多滋多味

有一天,从早晨起就大雨滂沱,禅院外面的路边几个卖小吃的小商贩一直没有生意。

要到中午的时候,卖烤饼的人已烤好一大叠饼,反正也卖不出去,感觉有些饿,就吃一块自己烤的饼。卖西瓜的人坐着无聊,也敲开了一个西瓜吃起来。卖辣香干的人也忍耐不住,开始吃起辣香干来。卖杨梅的人也只好吃自己的杨梅。

雨一直下个不停,四个小商贩就这样一直吃着自己要卖的东西。

可是,卖杨梅的吃得酸倒牙,卖辣香干的吃得辣麻了,卖烤饼的吃得渴极了,卖西瓜的吃得肚子发胀。

就在这时,从雨中缓缓走过来一个年轻的小和尚,他从四个小贩手中将这四样东西都买齐了,然后坐在附近的亭子里。只见他拿起那些食物,有香的有辣的有酸的有甜的,一番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看样子味道好极了。四个小商贩看得纷纷留下了口水,面面相觑,唏嘘连声。

可是,忽然传来了一阵呵斥声:“慧生,你师弟哪里去了?”听起来是一位老师傅的声音。

“师傅,刚才慧生师弟看到门外几个小商贩,说是教化他们去了。”一个年轻的和尚回答。

过了一会儿,亭子里的小和尚起身离去了。再看那四个小商贩,他们已经在相互吃着各自的东西了,而且感到很甜美很开心。而那位小和尚却在唱经阁开始参禅打坐了。

■感悟——

生活有多种滋味,香甜酸辣都包含其中,长期品味一种生活终究会厌倦,只有体会生活的多种滋味,才活得开心愉快啊。

自由是最大的幸福

从前,有一个讨饭的乞丐,白天四处讨饭,晚上随便找个破庙去睡觉。可是他的儿子却经商发大财,家里相当富有。因此,有很多人就骂他的儿子不孝,当着他的面说:“你们家那么有钱,可是你家的老太爷却在外面讨饭!你也忍心吗?”

那个儿子被人家说得面子十分过不去。于是,他派人到处去找自己的父亲回家。最后,果然找到了。等到老人回家之后,给他做新衣服,做好吃的东西来供养他。

可是,没过一个月,老先生趁没人注意的时候,又跑出去讨饭了。

人家问他:“你有福为什么不愿意享受,为什么喜欢四处乞讨啊?”

老人说:“讨饭自在!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天天游山玩水,到处有的吃,有地方住,逍遥自在,没有拘束。可是回去被家里的儿子供养得很不自在,样样不自由啊。”

■感悟——

自由的乞丐比囚禁的国王幸福,自由是所有幸福当中最宝贵的东西。自由就是如此稀松平常,身在自由中的人,对自由就像对空气一样,并不感到特别珍贵。但是,一旦失去了自由,才会感到自由真的是所有幸福中最宝贵的东西。

但求身心洒脱

唐朝,隐居在湖南南岳一个岩洞里的懒瓒禅师写有一首诗,以表明他洒脱的生活态度: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后来这首诗传到唐德宗的耳朵里,德宗很想见识这位禅师,就派大臣去迎请禅师。大臣找到那个岩洞,正好瞧见禅师在洞里喝酒。

大臣在洞口大声呼叫:“圣旨驾到,赶快下跪接旨。”

但懒瓒禅师却装聋作哑丝毫不理睬。

大臣探头看去,只见禅师用牛粪升火,炉上烧的是地瓜,洞里洞外烟雾缭绕,熏得禅师直流鼻涕,侍卫忍不住叫道:“喂!禅师,你的鼻涕流下来了,怎么不擦一擦呢?”

懒瓒禅师头也不回地答道:“我才没有空闲为俗人擦拭鼻涕呢。”随即夹起炙热的地瓜往嘴里送,并连声说道:“好吃!好吃!”

大臣见状,惊奇得目瞪口呆。禅师还顺手捡了两块递给大臣,并说道:“请趁热吃吧!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贫富贵贱,生熟软硬,心田识海中不要把他们分在两边。”

禅师这些奇异的举动和难懂的佛法令大臣不敢回答,只好赶回朝廷,如实报告皇上。德宗听了感慨地说:“国家有这样的禅师,真是大家的福分啊!”

■感悟——

出家人中,有人间的僧人,也有独居的僧人。人间僧人弘法利生,服务社会;独居僧人深山岩穴,清净修道。有些人间僧人是人在红尘,但心在山林;有些独居僧人是人在道场,但心在世俗。无论怎样的僧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大千世界内,一个自由身。

骷髅头也可以盛粥

文道禅师是个游僧,他十分敬仰慧薰禅师的道风。所以,他跋山涉水、不远千里来到慧薰禅师居住的洞窟。

文道禅师在洞窟前对慧薰禅师说:“在下一向仰慕禅师您的高尚风格,今天专程来拜访您,请禅师慈悲开示!”

由于天色已经很晚,慧薰禅师就说:“今天太阳落山了,你就在这里住一宿吧!

第二天,等文道禅师一觉醒来时,慧薰禅师早就已经起来了,并且已经把早饭煮好了。用餐时,洞中并没有多余的碗可给文道禅师用餐,慧薰禅师就随手在洞外拿了一个骷髅头,盛粥给文道禅师。

文道禅师十分惊讶,踌躇得不知是否该接时,慧薰禅师说:“你并没有道心,不是真正为求禅理而来,你以干净污秽和憎恨爱慕的虚妄情感处事接物,怎么能获得禅理呢?”

■感悟——

善恶、是非、得失、净秽,这是从有分别的心理所认识的世界,但真正的禅理,不思善、不思恶、不在净、不在秽,所以,文道禅师的憎爱观念,拒受感情,当然要被认为是无道心了。

如果修积的善根、福德、因缘深厚,对于禅理能透彻理解,深信不疑,知道利害,明了得失,也就能够不失道心。

黄檗度母

黄檗禅师出家后,认为“必须放弃恩情,达到无为时,方才是真正的报恩”,因此即使过了30年禅者的生活,他也从来不曾回过俗家,探望亲人。但他内心深处,非常记挂年迈的母亲。50岁时,有一次在参访的旅途中,不自觉地就往故乡的方向走去。

母亲也思念出家的儿子,可是毫无音讯,每天从早到晚哀伤地哭泣着,把眼睛都哭失明了。因为想念儿子,她还在路旁设个司茶亭,不但亲自招待过往的游僧,并且亲自迎到家中,为他们洗脚,以示礼敬。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黄檗禅师左脚上有颗大痣,她眼睛虽瞎了,但希望凭万分之一的洗脚机遇,或可认出谁是他的爱子。

这一天,黄檗禅师也接受了母亲的招待,他一边让母亲洗脚,一边向母亲述说佛陀出家的故事,希望母亲能因此得到信仰、安心。黄檗禅师只将右脚给母亲洗,却不把左脚给母亲洗。

黄檗禅师接连二次返家,虽然觉得难舍难离,但还是忍痛起程云游行走,继续参访。邻居们忍不住将这个事实告诉他的母亲说,那个向你讲释迦出家故事的人,就是你经常盼望的儿子。母亲听后几近疯狂地说:“难怪声音好像我儿”。说后就追上去,一直追到大河边,不巧,这时黄檗禅师已经上船,而且船也开动了,母亲情急地跳到河里,非常不幸地淹死了。

黄檗禅师站在对岸看到母亲失足,落水溺死的情形,不禁悲从中来,恸哭着说道:“一子出家,九族升天;若不升天,诸佛妄言。”

黄檗禅师说后,即刻乘船返回,火葬母亲,并作了一个偈子:“我母多年迷自心,如今华开菩提林;当来三会若相值,归命大悲观世音。”

■感悟——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看上去很是孝顺,其实这只是“小孝”。所谓孝顺有三:一为小孝,甘脂奉养;二为中孝,光宗耀祖;三为大孝,度其灵识超升。黄檗禅师度母是大孝中的大孝啊。

对自己慈悲

有一次,耽源禅师提着篮子前往方丈室去的时候,路上,慧忠国师叫住他问:“你盛那么多的青梅子做什么用啊?”

耽源禅师说:“供养诸佛菩萨用的。”

慧忠国师问:“那么青的梅子,尚未长熟,吃的时候又酸又涩,怎能供养呢?”

耽源祥师回答:“所谓供养者,用以表示诚意耳。”

慧忠国师说:“诸佛菩萨是不会接受如此酸涩的诚意,我看,你还是供养你自己吧!

耽源禅师问:“我现在就已在供养,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何必那么计较?国师你呢?”

慧忠国师说:“我不这样供养,我非常认真计较,我要等梅子熟了才肯供养!”

耽源禅师问:“国师的梅子什么时候才熟呢?”

慧忠国师说:“其实我的梅子早就熟了。”

耽源禅师问:“既然早就熟了,国师为什么不供养?”

慧忠国师说:“因为我喜爱梅子,所以留着它,不随便给人。”

耽源禅师说:“国师何必这么吝啬?好的东西,如果有慈悲心的人,愿意与人分享。”

慧忠国师反问:“我不知道什么才是好东西?”

耽源禅师说:“就是青梅子。”

慧忠国师说:“如果好的东西是青梅子,更应该要好好珍惜它,不能随便给人。”

耽源禅师说:“我说不过你,你太吝啬了。”

慧忠国师说:“吝啬的应该是你,可不是我呀!”

耽源禅师无话语应对。

慧忠国师说:“青梅子还是留着自己用,不能随便给人,那才是慈悲哦!”

耽源禅师言下大彻大悟。

■感悟——

在这里,梅子是象征着佛性。梅子没有熟,酸涩无比,但梅子一熟,又甜美无比。如果佛性在缠(烦恼),就如同青梅子,佛性离缠,那酸涩就是甜美;慧忠国师的意思是青梅子要好好珍惜,不要急于给人,对自己也要慈悲!

做个真实的人

从前有位老太婆,建了一座茅庵,供养一位和尚修行二十年,常令一名二八佳人送饭服侍。最后,她终于想试试这个和尚的修行功夫究竟怎样了。

有一天,她叫那个女子抱住这个和尚问现在修行得怎么样了。

女子奉教而行,和尚却用诗偈答:“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

女子回来后把情形回报后,老太婆听了生气地说:“想想看,我白白养了他二十年时光!他对你的需要理也不理,他对你的情况问也不问。他虽不必表示热情,但至少也得表示同情!”于是把这和尚赶走,放了一把火,把茅庵烧了。

同类推荐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本书是“聆听大师”丛书胡适系列的第四本,以胡适谈禅说佛为线索,遴选其综述禅宗历史、考证禅宗代表人物、以及谈禅说佛杂记等文章汇编而成。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虽然不能说全面完整地反映了胡适对于禅宗和佛教的思考和主张,但基本上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尤其是胡适谈禅宗历史的文章,深入浅出,学理清晰,趣味横生,凸显大师小书的品位,可读性极强。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论原始信仰与萨满文化

    论原始信仰与萨满文化

    《论原始信仰与萨满文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著名民族学人类学学者、研究员孟慧英多年来研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信仰的原始宗教——萨满教的论文汇集。本文集深入探讨了萨满教的起源,萨满教在不同民族中的特点,萨满巫师是如何沟通人神的,萨满在原始宗教、民族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萨满教的历史作用和社会影响。《论原始信仰与萨满文化》主要收录了原始宗教习俗的变迁、关于萨满教的认识、埃里亚德萨满教研究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考古发现与萨满教、论萨满教的“兽主崇拜”、论萨满文化的演变、东北部地区少数民族萨满教信仰中的祖先神、清代宫廷祭祀的佛立佛多鄂漠锡妈妈考释等内容。
  • 禅定养心

    禅定养心

    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它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观念和习惯。其中,佛教对人体医学、生活保健的认识博大精深,对身心调和与健康生活的具体要求比比皆是,它们,涉及到我们日常的饮食和呼吸,涉及到我们的道德修养,涉及到我们的情绪调节,也涉及到我们精神生活的达观和纯净……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1条处世技巧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1条处世技巧

    这是一本集结了成功大师的传世智语。真诚+宽容+技巧=成功处世,将别人的教训作为自己的经验,就可以避免自己的教训成为别人的经验,阅读此书,将使你终身受益。
  • 画中人

    画中人

    丹麦难得的好夏天,气温适宜,天又黑得晚,日光仿佛被拉长了,红红的晚霞看不到尽头。在首都哥本哈根的中心广场上,凑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商贩,各自摆着地摊,各自挣着小钱。丹麦普通人的日子,就是安安静静,各不相干。也有不普通的。在广场斜对面的街角上,有一栋三层楼的红色小房子,挤挨在其他房子中间,窗子是淡绿色的,有一点安徒生童话的味道。在这栋房子的三楼房间内,一个男子躺在地毯上。男子亚麻色头发,高鼻梁,紧闭着双眼,晕过去的样子。在他的身边,还站着一个女孩。这个女子是黑头发,瀑布般倾泻到腰际,全身发颤。她的手里攥着一颗很尖的东西,向地上的男子走去。
  • TFBOYS之时间有可能

    TFBOYS之时间有可能

    那一年,我遇见一个组合,名为TFBOYS;那一晚,我望着橙海璀璨,熟悉的《Heart》再次响起。
  • 魂倾仙

    魂倾仙

    烽烟乍起之际,紫荆素衣仗剑,入了万丈红尘.自以为是了结尘缘,却不想为人、为仙、为魔,都躲不开的三世情劫。
  • 真实之理

    真实之理

    星空之上,大地之下究竟藏着多少神秘?当历史成为史诗,史诗变成传说,传说化为神话。当曾经的历史成为寓言,那么所有的荣耀便归为乌有。真相可以掩埋吗?没有人知道。但我们唯一知道的是:那双眼睛被第一缕阳光照亮的那一刻,世界有点不一样了。书友群:320550939
  •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长江中下游的城市,似乎比其他地方更早地进入梅雨时节。校同里到处都是湿漉漉的,连绵不绝的细雨长久地浸润着人心,使人愈发郁闷。秦小米的郁闷不仅因为这潮湿的雨季,还有越来越近的毕业时刻。毕业以后,秦小米就没有理由住在学校里了。他必须和所有高校毕业生一样,出去租房子,找工作。现在的学生,似乎越来越恐惧毕业。所以有一大部分人,认为找工作比读书更难,他们宁愿选择读研。秦小米也不想工作,可是读研,家庭条件又不允许。这一年多时间,秦小米几乎跑遍了本市所有的人才市场,参加了无以数计的招聘会。截至今天,他还没落实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社会上不断有招聘招聘,应聘者中兑现的却少得可怜。
  • 神农劫

    神农劫

    神农重生,破解上古邪咒。李时珍的本草经,他用来杀人;戚继光的鸳鸯阵,他用来弑神。天荒神鼎,鼎内另有乾坤;巨阙神剑,剑下鬼神哀号;百慕大穿越时空,西伯利亚血战群魔,问鼎三界苍穹,终于知道:人间一切,相比“神农劫”,都可以舍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捷粥品

    快捷粥品

    本书精选粥品的10种技法及100种营养功效知识,附以做粥品的100种小贴士,读者既能学到做粥品的基本技法,又能了解相关的营养知识。照本习读,新手亦能做出郁香味美的各式粥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