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9100000015

第15章 考生须知:去香港上大学的各种具体事项(2)

答:香港特区政府为协助需要经济援助的本地学生,使他们得以完成学业,设有“本地专上学生资助计划”及“免入息审查贷款计划”以提供助学金及贷款,供就读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或公帑全数资助的课程的本地学生申请。有关资料将附在取录入学通知书内。

问:办理学生签证手续需时多久?如何办理?

答:在一般情况下,申请学生签证的时间大概需要4—6周。内地同学获得港校录取后,应立即着手办理申请香港特区入境签证手续。该大学会在发出录取通知书的同时,把香港特区入境签证申请表格一同寄给考生。有关详细手续请参阅“内地招生网”赴港前/抵港后安排一栏。

问:申请赴港签证的财政证明金额需要多少?

答:根据过去非本地同学申请赴港签证的经验,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要求申请签证人士提供财政证明,主要是了解申请人(即学生本人)或其家庭的经济状况;基本上是要求申请人能出示证据,证明自己或父母(或为申请人提供经济担保的人)具有稳定的经济支持来源。申请人可根据在港求学及生活经费预算提供经济证明。

问:申请赴港签证的财政证明需要什么文件?

答:申请人(即学生本人)或父母的银行存款、薪金收入、资产、缴税等证明文件的副本均可。如果该财政证明文件所属之持有人非学生本人,必须随附学生与父母(或经济担保人)的关系证明文件(例:常住居民家庭户口本),或者由经济担保人发出书面声明,陈述与学生的关系、联络方法,并承诺会承担学生在港求学期间的学费及生活开支,然后签名作实。

关于“留位费”

港校里普遍存在“留位费”做法,即提前收取被录取考生一万多元的学位“押金”,防止考生不报到而浪费学位,而这一做法在内地高校是不允许的。

据《北京考试报》2006年7月19日消息,香港高校还要求录取学生缴纳“留位费”。如接受香港科技大学录取的同学,必须在7月18日前向学校缴纳15000元作为“留位费”。如果考生不去学校报到,留位费将不退还他们,因此考生有5天时间来考虑是否接受录取。据该校招生负责人介绍,若7月18日已招生额满,将不会有候补安排。香港理工大学的留位费是10000元港币,考生在规定时间内不能确认到该校报到,学校将会在7月中旬做候补安排,主要根据候补考生的高考成绩分配剩余计划。

据《北京晨报》2006年7月21日消息,为减少在内地招高分考生的风险、稳定生源规模,多所香港高校今年都采取了向被录取考生收取“留位费”的做法,留位费大概在1.5万港元。

香港大学中国事务部执行主任陈燕玲女士表示,该校在发放正式录取通知书之前,校方会要求学生进行书面确认是否愿意接受港大录取。如果签字表示确认接受,就要同时支付1.5万港元的“定金”,该笔资金第二年将被打入学生学费中,而且与学校发放的奖学金不发生冲突。陈女士说,香港多个高校都有类似做法。

陈燕玲表示:“‘留位费’在国际上非常普遍,是一个正当的收费项目。学生同意接受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他就相应占用了学校招生计划中的一个名额。如果学生拿了通知书却不到学校报到,无疑是浪费了学校的一个招生名额,也浪费了其他真正想到这个大学来深造的学生的一次机会。”

复旦大学校方认为,高招录取工作中确实存在着学校与考生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的现象,香港高校这项收费存在一定合理性。记者了解到,收到哈佛大学和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通知的学生表示,没听说学校要收取“留位费”。

香港院校2006年招收内地本科生一览表

院校截止时间招生计划面/笔试安排录取通知日期费用联系方式

香港科技大学6月12日150名暂定7月初面试;地点暂定以下三个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暂定7月上旬公布首批高考生录取名单,至录取满额为止学费:一年基础年课程(在香港科大进行):港币6万元。三年本科课程:每学年港币7万元(“环球商业管理课程”和“科技及管理学双学位课程”每学年港币9万元。双学位课程为4年本科课程)

住宿费:每年港币7000至9500元不等电话:(0852)23588384

传真:(0852)23582536

电邮:msp@ust.edu.hk香港大学

5月31日250-300名于6月高考后开始,面试及笔试分开举行。将于内地不同城市举行7月11日开始公布第一批录取名单,只录取满额为止学费:第一年于内地大学委培学费为人民币3万元及三年本科专业学费每年均为港币8万元(2007年始为10万元)

住宿费:第一年于内地大学委培住宿费为人民币1000-2000元;在香港期间每年约港币9000元电话:(0852)22415886

传真:(0852)28584986

电邮:prcua@hku.hk香港理工大学

5月31日如申请人符合入学资格,某些专业会考虑安排申请人在7月上旬面试。有关面试及录取等安排,请浏览理大网页最新公布7月11日开始公布第一批录取名单,至录取满额止学费:一年本科预备课程及3年本科专业均在香港修读。课程每年学费港币6万元。

住宿费:港币40元(每日/每人)电话:(0852)27665177

传真:(0852)23346671

电邮:asadmnl@polyu.edu.hk香港浸会大学

5月31日于6月高考后开始,面试及笔试同日举行。地点暂定为以下四个城市: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或深圳7月上旬开始公布第一批录取名单,至录取满额止学费:一年本科预备课程及三年本科专业均在香港修读。学费每年均为港币6万元。

住宿费:每年约为港币1万元电话:(852)34117943或(852)34115175

传真:(852)34117373

电邮:mainland@hkbu.edu.hk香港岭南大学

5月30日于6月高考后开始。地点暂定为以下三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或深圳7月上旬开始公布第一批录取名单,至录取满额止学费:本科课程共120学分,通常需时4年完成。每年学费港币6万元

住宿费:每年上下学期合共约港币8900元电话:(852)26168750

传真:(852)25725178或(852)24639104

电邮:registry@LN.edu.hk香港教育学院

5月31日面试于6月高考后开始。地点暂定为上海或广州7月11日开始公布第一批录取名单,只录取满额止学费:4年本科课程每年学费港币6万元

住宿费:每年约为港币1万元电话:(852)29488728

传真:(852)29488198

电邮:ngtinyan@ied.edu.hk香港城市大学170名学费及住宿费:赴港升学的费用方面,每年在城大求学的学费、生活费及住宿费估计约港币9万至11万左右。4年约港币390720-430720元电话:(852)27889094

传真:(852)27889086

电邮:elco@cityu.edu.hk香港中文大学270名学费住宿费及其他费用:香港中文大学非本地生的学费为每年8万港元。住宿费约7000-8000港元,连同其它杂费、生活费每年约需30000港元。另在首学期须缴付一次性保证金450港元(学生离校时,如无须赔偿任何费用,则保证金予以发还,但通常移作学生的毕业费。)电话:(852)26098951

电邮:ugadm@cuhk.edu.hk

(作者注:2007年香港高校的内地招生应大致相似;招生院校、截止时间、录取通知日期、各种费用、联系方式基本上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各院校的招生计划即录取名额一定会有适当提高,招生范围即内地原来20个省市区也会有适当增加。另外,2006年港中大、港城大两所学校参与全国普通高校统招计划,考生无须参加学校自行主持的面试;而港大、港科大、港理大、浸会大学、岭南大学、教育学院等6所学校直接在内地招生,考生必须参加面试。2007年可能参与全国普通高校统招计划的学校会更多;但考生是否还需要参加面试,尚不得而知。)

香港高校收生及入学基本流程表

1月至5月31日:接受入学申请。

6月上旬:学生参加高考。

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公布面试安排(如有面试安排)。

7月上旬:面试进行(如有面试安排)。

7月中旬:公布取录名单。

此后:学生确认取录资格及缴纳留位费用。

8月上、下旬:学生办理来港签证。

8月底:学生抵达香港报到。

9月1日:正式开课。

补充几点

在内地统一填报志愿的系统下,报考北大的考生一旦考不上,很可能就只有上那些比北大差一大截的普通学校。可是,像香港中文大学、城市大学这两所已加入内地统招系统的港校,由于在有些省份还是被纳入提前批次录取,因此考生承担的风险并不大。而绝大多数香港高校(即另6所)却是独立于全国统招系统之外招生,报考港校不会影响内地学校录取,而且还可以同时兼报多所学校,因此考生更是完全没有风险。

采用独立招生形式的那6所香港高校,不影响内地高考填报志愿,文理皆可报读。但内地学生须在正式就读前先读1年备修课程,以便他们提高其英语水平,适应接着数年的本科课程。

内地学生如何适应香港的学习?港大中国事务总监黄依倩认为(《新民晚报》2006年7月11日消息,实习生蔡子祺、本报记者李玮),在香港读书的内地生,生活上的适应很快;但和本地学生相比,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文化和思维方法上的差异。

黄依倩说,香港学生的分析、解决、判断问题的能力较强,能独立解决和安排事务,会策划学习方案,寻找适合自己的课程。当然,这与学校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而一些内地生刚进香港的大学时,往往独立性和动手能力较差。另外,很多内地生虽然英语考试考得很好,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些捉襟见肘。

港大鼓励学生在学好本专业之余,选修其他学科门类的知识。

黄依倩还说,并不是所有内地生都能适应香港高校的培养方案,每所香港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教学特长。在择校问题上,内地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

所以,内地学生在赴港学习后,要注意相关问题,并适当调整和改善。

香港高校本科学制为3年,中学学制则有7年。为使内地学生与香港学生同步,所有招入香港高校的内地学生需读1年预科。目前中大、科大、城大等都将预科设在本校,而港大则委托内地合作高校完成。港大内地学生薛明宇曾在北大度过1年“委培”时光,对两所顶尖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有了感性比较。据他统计,“北大每年由学校提供资金到国外实习的最多一两个,到国外交流学习的不过10到15个;而港大去年仅到国外最顶级学府交流的学生就有30人左右,其中12个来自内地。”

所以,去香港上大学,先得念1年预科(有些叫委培、有些叫基础学习),再念3年本科。但是据香港一些大学领导人反映,他们正准备取消预科;也就是说,像内地一样也办四年制本科。

香港即将推行“三三四”学制,即初中高中各3年,大学4年,与内地学制完全一样,将于2009年起正式在高中推行。今年9月升读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将会是“三三四”新学制下的首批学生。

据新华社2006年8月4日电,香港大学校长会近日公布,8大院校于2012至2013学年正式转入4年制后,学位课程的收生准则及各课程的具体入学要求均要进行适当调整。8所大学届时的最低入学要求,会以4个核心课程包括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及通识科为基础,再视各学院要求加一项或两项选修科目。

据悉,8大院校将分为3个组别,列为首组别的港大、港科大及教育学院,最低入学要求为4个核心科目加2项选修科;第二组别的中文大学、理工大学、浸会大学及城市大学则要求在核心科目基础下再修读1项选修科;其中中大的医学院、工程学院及理学院要求学生选修2个指定学科。岭南大学则以4项核心科目作为标准,不需要学生修读任何选修科目。

岭南大学校长暨香港大学校长会召集人陈坤耀表示,8所大学均支持“三三四”新学制,各大学正以2009年推出的新高中课程为基础,积极筹备在2012至2013学年推出新四年学制课程。他说,8大院校所拟定的新收生标准,将有助于中学筹划及实施新高中学制课程。

陈坤耀还表示,新的大学入学基本条件宽松,希望令新高中课程更具弹性,学生有更多选择,并可望改变现在学生要提早选读专科的状况。

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珠海学院等3所高校从2006年起在内地招收自费生,赴香港修读经香港学术评审局评审的全日制学士学位课程。

新增高校的招生录取方式与香港6所单独招生的高校相同。其中公开大学在北京、上海、福建、广东、海南招生,总计划30人。演艺学院在北京、上海、广东招生,总计划30人。珠海学院在北京、上海、福建、广东、海南招生,总计划30人。

三、学费

香港各院校各项具体费用

其实,在上文《香港院校2006年招收内地本科生一览表》里,各校各项具体费用已非常清楚,本处再作一些补充。

根据2005—2006年度一名本科生在香港求学及生活的每月平均开支统计,香港某高校列出了在港费用预算,仅供参考。每学期每名本科生住宿费为学生宿舍双人房4840港币,单人房7260港币;每人每月生活费预算大约港币2800—3800元不等,包括食物、公共交通、洗涤衣物、参考书籍和文具(不包括课本)、个人卫生用品等。

此外,内地生在被港大录取之后,头一年是在内地一所学校进行基础学习(预科),此年学费是4万港币(先缴纳3万元的一年内地委培学费,而当地住宿费及其他杂费和同校海外学生收费标准相约,一年在1万元左右)。从第二年起学生才正式前往香港的港大本部学习,一年学费为8万港币(2007年将提高到10万元,并增加奖学金比重和数额),一年住宿费和生活费约4万港币,为在内地那一年的3倍。

又据《金陵晚报》(2005年5月10日,赵彦、若干/文)大致统计,赴港完成全部本科学业(1年预备班+3年制本科)总费用大概为40万港币(包括每月3000-4000元的生活费)。硕士生学费总额一般为6-8万,完成整个硕士学位大概需要10万元(包括生活费和学费)。

海外上学费用一览表

中国香港

●学费:6万—10万/年生活费:5万—8万/年

同类推荐
  • 狼道全集(社科精品书)

    狼道全集(社科精品书)

    狼的生存,就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强地创造生存空间;狼的团体,就是在充满争斗的对手中组织强大的团队力量;狼的智慧,就是在强者之列不断竞争、超越。狼道,实际上就是今天的优秀者、成功者可贵的人道,是那些敢于向命运挑战,永不服输,安身立命者不可或缺的人道,也是我们在竞争中立于不败的人道!没有其他动物能像狼一样让人敬佩,值得学习。狼性文化,顾名思义,是一种带有野性的拼博和竞争精神。本书从多方面对狼道、人道进行诠释,既是一本个人生存的智慧之书,又是一本关于团队管理之书,更是一本企业发展应奉行的准则之书,你可以从其中找到你最需要的精神力量。
  • 如何成为一个不迷茫不退缩的人

    如何成为一个不迷茫不退缩的人

    这一生,我们就像蒙着眼的小孩,在跌跌撞撞中摸索,在跌跌撞撞中前行,又在跌跌撞撞中深陷迷茫的未知中,然后在迷茫中惊慌失措,无所适从。原以为,只要自己读全了哲学家的名作,看懂了思想家的智慧,人生便会一帆风顺,却发现问题来临时,依旧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人生是如此的艰辛,我们要如何做更好的自己的,本书以此观点出发,集合知乎、得到等APP热门话题,告诉每一个读者你需要大胆直面不确定的未来,需要勇敢说出自己想要的生活。谨以此书献给此刻正处于低迷、彷徨、不知所措的你。
  •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挫折教育课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挫折教育课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挫折教育课》讲述了挫折,是懦夫的拦路石,又是勇士的健身器。只要能坚强面对,它便是成长的一笔财富,人生的一所学校。成长的路上,总会有失意彷徨,对挫折报以微笑,坚强的心上就总能生出无穷的力量。
  • 出人头地的137条人生经验:他能,你也能

    出人头地的137条人生经验:他能,你也能

    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诸多不顺,甚至会遭遇许多困境和失败。英国著名作家毛姆说“一经打击就灰心泄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是的,如果自己都认输了,那就是真的输了。如果你想成功,就要有不服输的精神,相信自己能行并立刻行动起来。成功只属于那些充满自信并付出努力的人。世界上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掌握你命运的就是你自己。
  • 冥想的力量

    冥想的力量

    冥想,是人们普遍感兴趣的主题。所有传统的灵性探索者,为了宁静、和平和幸福都以某种方式实践冥想。因古老而受仰的冥想教导,就像体现在瑜伽和吠檀多中的那样,充当了全界灵性探索者的灵感之源。在印度教众多冥想传统中,瑜伽传和吠檀多传统普遍被视为两个主流的教导。瑜伽和吠檀多都力争达到同样的目标,它们的区别在于抵达目标的方法。本书将随这两个体系的方法和教导,研究冥想及其实践。 瑜伽和吠檀多有四个普遍的原则,即:个体灵魂的神性、生存的统一性、终极实在的单一性和诸宗教的和谐。灵魂的神性自由和自我实现不可动摇的灵性基础。生存的统一性是所有伦理美德的基础。
热门推荐
  • 盛夏初冬

    盛夏初冬

    上一世,你是盛夏,我是初冬。这一世,换我来做盛夏,温暖你的冬,可好?
  • 驿路尘花

    驿路尘花

    《驿路尘花》之所以动人,之所以吸引人读下去,就是因为作者聪明地抓住了人性中最柔软的“情”。亲情、友情、爱情、对底层人的同情、怜悯之情,让人生朵朵尘花都溢满温馨、爱意!
  • 从21世纪回到80年代

    从21世纪回到80年代

    这一世,她糊里糊涂,匆匆忙忙的追求她认为重要的东西,结果却死在那些她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上,重生后,这是什么地方啊?怎么好像奶奶曾给她讲过的八十年代的生活?
  • 重生之我们的回忆

    重生之我们的回忆

    “年少时不能遇到太惊艳的人,否则余生都无法安宁渡过。”年少时遇上最好的你,最后却没能够保护好你。重来一次,我只想用尽一切的方式去宠你,爱你,保护你。(男主重生)
  • 七日烬

    七日烬

    一场措不及防的奇遇,没有武功秘籍,神力附体。一个普通宅男只剩下7天时间,这七天他该何去何从,一辈子都完不成的心愿怎么在七天里实现,是每天混吃等死还是阳光面对呢......
  •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是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外交事业。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
  • 万剑至尊

    万剑至尊

    元界散修楚离重生为世俗少年,开启一场逆天修武之路,道通神,剑为尊,万界诸天,尽在万剑至尊!
  • 情至深处却不知

    情至深处却不知

    她,是青藤学院的高中生。他,是整个帝国的掌门人。一夜,他倒在路边,被好心的她救了过来,从此便开始了一段孽缘。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百面女王

    百面女王

    21世纪第一女杀手玖,帝国学校校花白九歌,世界知名的白医生……谁能抛开她无数个面具后?找寻到真正的她。(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