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3300000034

第34章 影响的诗学与诗学的影响(13)

此后,庞德开始在理论上明辨“非象征诗学”,他再三坚持说:“意象主义不是象征主义”,“象征主义主要是靠联想,也就是说,靠暗指,几乎类同寓言……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使用有意加上意义的象征写出来的不会是好作品。”真正的好诗应当是另一个样子:

我认为最适当最完美的象征是自然事物,要是一个人使用象征,他必须用得不让其象征功能强加于人;使那些不懂得这个象征的人,例如把一只鹰就看成一只鹰的人来说,不至于看不懂诗段的意思的诗意。

这样,在庞德看来,象征主义者笔下的鹰不是鹰,而是其他抽象的东西,例如勇敢、权威、骄傲等等,而意象主义者笔下的鹰首先就是鹰,其次再可以是别的东西。因此,诗的意象,既不是印象主义的白描事物,也不是象征主义的抽象替代,而是“超越比喻的语言”,中国式的意象

4.先无托,再有托

庞德的解释,在理论上是粗疏的。“鹰首先是鹰,其次可以是别的事物”,与“鹰就是勇敢,权威,骄傲”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点在于排除文化传统累积在鹰这形象上的联想。如果完全排除不可能,至少推迟,或把联想置于第二位。

其实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消清除欧洲文化积累。因为固定象征主义是文化加在形象上的。无怪乎在欧美写“中国式”的诗,而且让读者感觉到这点,就可“摆脱”象征主义。

庞德看来明白中国诗中的意象并非不带言外意义:“中国诗另有一种完整性。尤其在他们描写自然和风景的诗中,他们远胜于西方诗人,不管是当他们与大自然的情感相感应时,还是当他们描写自然事物之时。”

可见,庞德还是明白,中国山水诗中的意象,并非纯白描地描绘自然物,而是在表现物象时带着深刻的意蕴的。“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邪”,“……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中国诗的基本原则。

意象派诗人意识到“中国式意象”是他们追求的目标。福特在评论《神州集》时说:

《神州集》中的诗是最高级的美。诗应该达到的高度,它们达到了。要是意象和技巧的新鲜气息能为我们诗歌带来益处,那么这些诗正带着这些新鲜气息。写诗,就是表达具体事物,使这些事物产生的情绪,能够在读者心中升起。

也就是说,自然万物,本身就带着感情。我们(诗人和读者)生活在这个大自然中,在对自然物的认识中,带着我们在生存斗争中得到的感受。我们心中,都存储着这种意象——智性和感情的复合体。而“中国式意象”的魔力就在于用其具体性,唤醒我们心中这种诗性的经验。

威廉斯在谈自己的创作时,有一段话说得很精辟:“模仿自然,我们就扩大了自然,我们变成了自然,或者说,我们在自己身上发现了自然的积极成分……事物本身是超越(事物)的。”

如果说以上分析,还太抽象的话,美国新诗运动诗人对此的理解有时却很具体。宾纳在分析中国诗时,或许达到比庞德更精确的理解。他的实例是韦应物的《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宾纳解释说:“诗人在此选择了自然界发生的事中一个准确的笔触,使友人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这是一个神秘的时刻,但并不过于神秘以至失去真实感。并没有做表面上的比附,没有说松子落下的声音像友人的脚步声。只有当你把自己放入诗境时,这个比喻才会出现。”

中国诗言外有意,但其联想是自然的,仿佛是随意的,是景色本身所固有的。中国诗话中已说明这点:“语中有语,名为死句;语中无语,名为活句。”王士祺《带经堂诗话》引《林间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82页。活句首先要无固定象征主义。

当时在欧美各国诗人中,对这种诗歌创作实践抱怀疑态度的人还是有的,因为这与欧洲诗歌的传统太不相同。英国诗人豪斯曼(A.E.Housman)在评论宾纳译的《唐诗三百首》时说:“对于中国诗,我一般的感觉是,它们的确没有西方诗的种种恶习,但同时他们也没有足够的积极的优点。”

哪些优点呢?密度(densities)、深度(dimensions)、高度(heightenings)。说实话,这些“优点”与“恶习”是一回事,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而已。豪斯曼从欧洲文化传统看问题的确很难欣赏中国诗。休·肯纳曾经拿豪斯曼自己的一首诗(一首相当杰出的诗)与陶潜的《停云》相比,指出这两种诗歌无法相比。豪斯曼的诗是:

栗树抛下它的火炬,像溪水,

风从山楂树上吹走花朵。

门碰上,窗子被雨水覆盖,

小伙子,递过罐子,五月总得结束。

人生苦短,一春又给弄糟,

本来就少,一季又给减少。

也许明年五月美好,也许不是;

唉,但是我们将是二十四……

肯纳说拿这首诗与庞德所译的陶渊明《停云》诗相比是很有趣的,因为两首所表达的情绪有相似之点。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良朋悠邈,搔首延停。

豪斯曼的诗,虽然感慨多得似乎要满溢出来,但“它始终是一个逻辑的分析——一种对情绪如何产生的分析”,其中出现的是“持续的戏剧式评论”。豪斯曼的诗在西方诗传统中,以清淡隽永著称,但它的基本方法仍然是西方的。陶诗“起作用的方法完全不同”:

诗中的事物,意象,云,雨,阴霾,宽阔的路,不是作为布景而存在,不是作为展现诗人的愁绪的氛围性道具而存在,而是内在地,不可避免地与诗的固有情绪相联系的意象的群体……它们是诗的意境,诗的原初思想散开而成的同形异素成分(allotrophic components)

肯纳的分析是切中要害的。如果说豪斯曼的诗是因景生情,那么陶潜的诗是情景合一,景语即情语。庞德、威廉斯和美国许多现代诗人所努力以求的,即是这样一种意象自然地携带着意境的诗。

美国当代批评家兼诗人理查德·威尔伯(Richard Wilbur,1921-)也分析过一个例子,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威尔伯指出:“一切都依平静的线条安排,引起我们同等的注意;这里没有叶芝所说的‘细节的不顺从’(insubordination of details),也没有语言上的卖弄。景色和场面中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以自然的序列表现出来。没有用修辞手段来进行猛烈的化合。”他所谓“修辞手段”,就是指象征。李白这首诗中的意象并不是象征,因为它们都是“真实的”,是分别时确切见到的。威尔伯接着说:

在这首送别诗中,第一,第二两行中的山与水,让人觉得可能是并列的象征,一留一走。但是肯定说所有这些意象,既美又永恒,是唐诗的人性中经常存在的那种悲愁、孤独和苦恼的令人安慰的景色。

也就是说,青山,白水,可以是象征,也可以不当作象征。“谓之有托亦佳,谓之无托亦佳。”正如庞德所要求的那样,不当作象征读,也不会错失整首诗的旨趣,因为全诗的意义不依赖这些象征或暗示。

应当承认,这个复杂的诗学问题,一直到今天,美国学者还没有争论清楚,比如说,叶维廉认为王维的诗是非概念的,非象征的。戴维·拉铁摩尔认为这不可能,王维的象征与西方诗的象征没有本质的不同,这些形象——琴、竹、月等——在王维诗中,在其他中国隐逸诗人作品中再三出现,已成为象征,只不过它们嵌得很深,不容易确定而已。

这个争论,早在新诗运动时期就已产生。尤妮丝·狄任斯认为中国诗的特点是其客观性,而威特·宾纳却认为:“中国诗……是外界的人和事与自我的不断认同……这就是诗人所敏锐感受到的最准确的主观性。”

“情语”的立足点在“景语”。这种中国山水诗中的主导原则,允许读者读出层次不同的深意。王夫之说:“无托者,正可令人有托。”有托的条件是无托,是直接呈现物象。如果说这也是象征,那么它是一种与西方诗中的象征完全不同的象征;它的重心落在意象本身上,而不在所指上;它的所指也是事物本身的意蕴,而不是用各种强加于意象上的“另有所指”。

有的人认为,中国诗的本质在美国得到理解,要到禅宗思想和道家思想广泛流传之后。例如雷克斯洛思就认为威廉斯最接近中国诗:“它们是事物本身,不是‘自在之物’(Ding au Sich)就是物自身,但是要到禅宗大规模传播之后,威廉斯的‘信息’才能为人理解。”

我们知道,1929年日本当代禅学家铃木大拙(Teitaro Suzuki)才提出“禅与象征主义不相容”,文学史资料证明,在这以前,新诗运动诗人对道和禅就略有所闻,但并不理解其中的美学原则。尽管如此,没有道和禅的帮助,他们也开始接近对中国诗的本质性理解。

道和禅进入美国,使美国现代诗的诗学原则落到中国哲学的基础上,意义是巨大的,但这是40年代之后的事,本书将放在最后一节讨论这问题。

同类推荐
  • 国学新声(第三辑)

    国学新声(第三辑)

    本书是山西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主编的关于国学研究的专业性研究,收集了这一年来国学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是一本关于国学研究、学术动态、学人风范等方面风貌的集中展示,体现了国学研究的新动态,新思想、新发现,是一本集学术、文化、传承于一体的著作。
  • 陈思和文集:告别橙色梦

    陈思和文集:告别橙色梦

    全书分五辑,主要收录了对伤痕文学始作俑者卢新华的评论,还有对一批上海作家的评论,如王安忆、沈善增等人;还有对莫言、王朔等一批当代作家的评论;主张“重写文学史”,在五四传统的基础上看待中国的作家和作品。作者主张独立的文艺批评和“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可谓观点独到、有新见新识,对当代文学评论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 读不懂的女人

    读不懂的女人

    本书讲述女人的各个方面的情况。这本书会让你更了解女人,更读懂女人。
  •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

    本书亦名《华盖集续编补编》收录了鲁迅1926年所作杂文,前六篇作于厦门,另有1927年所作《海上通信》一篇。
  • 姥姥的遗产

    姥姥的遗产

    这是一本纪实性作品。书中截取一位平凡而卑微的农妇后半生“养育人”的生活片断,以外孙女“我”的独特视觉和切身感受,叙述姥姥呵护我们成长中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感人故事。姥姥以过人的勇气、辛劳和智慧,及底层女性独有的韧劲和耐力,还有不屈和尊严,把我们养育成人,又一次攀上了生命的山巅。姥姥大海一样爱的品格以及用爱养育后人的精神,就是她留下的无价“遗产”。
热门推荐
  • 煮酒论史:史记中的哲学与智慧

    煮酒论史:史记中的哲学与智慧

    承载着三千年华夏历史的《史记》,全面地展现了帝国的治乱兴亡、朝代更替、庙堂权术、江湖生存的原始形态,贯穿其中的则是智谋、心力、情感、品质等人性文化的潜规则。知源流,明因果,识人性,观成败,历史的经验正可以用来弥补人性的弱点,让我们游走于世情的边缘,寻找属于自己的心路历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王爷家的小姑娘

    王爷家的小姑娘

    本文又名《三皇子他口嫌体正直》、《殿下请你耿直一点》。上辈子,君尘被二哥君翎算计去了皇位,生命,甚至就连他最最心爱的小姑娘都给算计了去。重来一回,君尘决定重新做人,好好生活对待妻子!
  • 镇魂印

    镇魂印

    人死入葬,画冥妆、穿寿衣、下葬等头七。但有天我看到女人穿着大红嫁衣下葬,她却没有等头七。在送葬的路上有那么多人张望,她偏偏选上了我……
  •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母亲,她的儿子走过了漫漫12年对抗艾滋之旅。自从1983年孩子确诊之后,她便加入了刚刚起步的休斯顿艾滋病基金会。在本书里,她讲述了自己帮助他人的故事,以及做这些事情时,她是如何怀抱着希望,想要找到一种方式,应对自己无可避免的厄运。当然了,正如您将在本书中读到的,没人能够做好准备,接受如此巨大的打击。本书记叙了作者看护独子和其他无数艾滋病患者时,自身得到的成长。就连她的志愿者同伴们都不堪这种恶疾带来的重负,更加深切地体现了那种绝望和悲伤。 本书出版后仅5个月,作者就于2008年5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难度图书博览会上获得了银奖。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将反派贯彻到底

    将反派贯彻到底

    霸道女总裁颜安,醒来发现,自己穿进曾经吐槽的一本狗血言情小说里,还成了第一大反派。为了回到自己的世界,尽早与家人团聚。女霸总同学发现自杀是不行的,不按照剧情走也是不行的,索性就开启作天作地的奇幻之旅,将反派贯彻到底!
  • 张居正(全集)

    张居正(全集)

    作品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塑造了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并展示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小说通过对典型环境的生动再现,历史氛围的精心营造,既弥漫着一种典雅古朴的气韵,又给人晓畅通达,引人入胜的阅读愉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九州猎妖

    九州猎妖

    妖魔横行的时代,身为阵法猎妖师的天玉衡在被仙人选中的同时,结识了五行猎妖师风雪月,神临师猎妖师李奎,召唤神临师公孙娇和阴阳妖师张一一起拯救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