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7900000004

第4章 观察中国文化(4)

如果说口述文学被拦在中国文化的城墙之外,那么俗文学可以说是挂在城墙上,不上不下。教化是俗文学悬挂的绳索,也是爬进城的希望。

在晚清,道德教化第一次被转变成政治说教。晚清白话文学的主要辩护士梁启超对此毫不讳言,而且硬说是“欧洲经验”:

在昔欧洲各国变革之始,其魁儒硕学,仁人志士,往往以其身所经历,及胸中所怀政治之议论,一寄之于小说。于是彼中辍学之子,黉垫之暇,手之口之,下而兵丁,而市侩,而农氓,而工匠,而车夫马卒,而妇女,而童孺,靡不口之手之。往往每一书出,而全国议论为之一变。

一本小说,竟然能让“全国议论为之一变”!表面上把俗文学抬得很高,实际上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把俗文学降为教化之附庸。政治宣传使俗文学地位进一步复杂化。消闲式俗文学虽摆脱不了教化,却是俗文学本色,武侠与言情,为其正宗。宣传功能把悬在城墙上的俗文学“拔高”了,其文化地位却更成问题。

五四之后,宣传性俗文学有了一个现代名称“大众文学”。据称此词从日文借来,郭沫若给了一个极干脆的定义:

你不是大众的文艺,你也不是为大众的文艺,你是教导大众的文艺!……大众文艺的标语应该是无产文艺的通俗化,通俗到不成文艺都可以。

到了这种地步,俗文学与主流文学的自由度几乎全翻了过来,大众文学只能做宣传工具,反是主流文学(五四新文学)有可能逃脱教化,对规范加以质疑或挑战。

20世纪中国文化史有个惯见现象,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即把宣传成为政治文化的中心课题。由此,文学成为宣传工具,而俗文学则为最顺手工具。现代中国最重要的民俗学者钟敬文教授,是1958年民间文学界批判的头号靶子,但祸却是他21岁的大学生时就闯下了。1925年他在《附会的歌谣》一文中,把彭湃改写海陆丰童谣《红心姊》宣传革命说是“颇滑稽”,“分明有意烘托”,认为这种做法“可怜可恨极了”。工具化与口头文学的原生状态明显冲突。

如果俗文学来自人民大众,它就无法教育人民大众,大众反过来等着被俗文学教育。既然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而工人阶级也不能自发产生马克思主义,他们实际上都不具备规范能力,要靠革命的知识分子来改写歌谣。于是我们看到,时代变了,革命更神圣了,文化格局依旧:主流文化在把口头文学书面化时,加以规范化。只是道德教化与政治宣传这双重功能,给俗文学压力更大,规范化更剧烈。

在政治宣传压力由于战争而更显迫切时,出现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讲话”的真义,不在于延伸从杨维桢到梁启超的俗文学教化论,而是反过来,要求以俗文学作为文学主流。在这之前,主流文人创作(五四新诗小说)常可豁免教化任务,《讲话》强调文艺家向工农兵大众学习,在创作大众文学的过程中改造自己。他建议的是一个全新的文化格局:一边是控制规范俗文学,一边是俗文学来改造主流文学。不仅是“在提高指导下普及”,更重要的是“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因为“所谓提高,也就是从工农兵提高”:俗文学从来没有如此高的地位。

注意:处于新的文化格局中心地位的,是俗文学,而不是原生态的亚文化口头文学:文艺家应当爱民歌等工农兵“萌芽状态的文艺”,但不能“为追求其中落后的东西而爱”。于是文学大众化变成清理亚文化的过程。50年代对民间文学进行了大清扫,认为其中只有一部分是“真正劳动人民”的,其余部分已经“被统治阶级思想玷污”:口述文学中有“反人民的东西”,包括“小市民肉麻小调”,“地主富农歌谣”,“社会罪犯隐语”,“迷信色彩故事”等等。几十年无数“民间文学工作者”整理的结果,亚文化口头文学被彻底俗文学化,几乎整个儿消失,以至于现在抢救都晚了。

由此,杨维桢的“城-郛-郊”格局被取消,换成俗文学中心,进而俗文学一统天下。这个方针从50年代初开始全面施行。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及其精选《红旗歌谣》可以说是这方针全面胜利,新的文化格局终于形成。

首先,《红旗歌谣》中没有一首是真正的“劳动人民创作”。既是一百万首选一,“精选”本身已使作品失真。况且,层层的秀才还层层改写,最高编者郭沫若也承认他作了“字句上的改动和润色”。据何其芳介绍,其中最有名的那首是这样产生的:一个农民说“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有人补上二句“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寄给报社。编辑又加二句:“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诚然,口头文学的记录本总是或多或少经过改写的,语言学的困难加上文化规范的困难使原词照录成为不可及的理想。但像这样完全越俎代庖,还坚称是在“采风”,却是史所未见。

《红旗歌谣》是作为创作范本编选的,是给任何想做诗的人读的,尤其是上层文人,作家诗人,因为他们的创作最需要改造。编辑者的着眼点就是让诗人“从这里得到启示……产生无愧于时代的作品,把我们的文艺引向新的高峰”。

至此,俗化主流文学的压力到达极点。毛泽东本人在五六十年代坚持认为“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民歌中倒是有一些好的”,认为从中可发展出“新体诗歌”。

检查一下1958年之后20年的内地诗歌,可以说新诗“民歌化”取得了惊人的成功。重要诗歌刊物上发表的诗与《红旗歌谣》无分轩轾。让我们只引用这几十年中最杰出诗人的作品:

田间《赶车传》

爬上一岭又一山,

山峰连绵望不断。

火山血海悬崖陡,

前进一步满身汗。

李季《访苏诗抄》

初访巴库整十年,

巴库十年大改变。

这样的“诗句”其实不用诗人来写。

此种五七字句一统形式终于引出了谨慎的反感。何其芳与卞之琳起而反对这种句式,提出“新格律诗”(提倡自由诗已太犯忌),引起批评界的围剿,只是因为何其芳也是文艺官,才免了大祸。

由此,整个中国文学被搓捏成一种假口头文学,一种伪造的“大众化”表述方式。最早的“重写文学史”篇章之一,木弓先生《“文革”的文学精神》一文认为“整个‘文革’的主题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众文学,是民众对知识分子理想的全面占有”。对“真正”两字表示怀疑。

“民歌体”还远远越出文学领域,成为政治表述方式。1958年以后的政治文件,包括报纸社论,都充满此类“诗句”:

高山人造海,

渠道赛江淮。

流水空中过,

船舶岭上来。

据说这是1960年人代会的议政发言。用这样的表述来“讨论”大饥馑中的政治,除了“集体催眠”无以名之。一直到近20年后,《天安门诗抄》还在用“民歌”搞政治,可见遗泽之深长。

1958年《文艺报》欢呼新民歌的许多社论有句套话,“村村都有郭沫若”。这话倒不夸张,真正的民歌手不会读《红旗歌谣》,有点儿文学或政治小野心的乡村小“知识分子”,却很快学会用《红旗歌谣》的方式写诗,因为上层文人郭沫若们也在用《红旗歌谣》方式写诗。全国写诗人均是郭沫若,上上下下只剩“个别字句”的差别:

郭沫若《金田新貌》

工农联盟基础固,

领导正确政权专。

殖民锁链已摧毁,

封建死灰不复燃。

这位二十多岁时以华美狂放的《女神》开启中国新诗史的大诗人,到六七十岁写的诗与村头墙报上的诗毫无区别。中国诗歌成为如此一场闹剧,这真是历史的悲哀。

或云此类诗毛病出在其内容,即所谓“假大空”,形式七字句与否,文字工雅与否,是其次的事。我的看法不同。固然,用自由诗形式也写出了成千上万本的标语口号诗,但新民歌体的问题还不仅在于宣传,它是一种貌似天真无邪的强借大众名义的作伪手段。试举新民歌体最后的表演之一,臧克家赞颂五七干校干部下放的诗组《忆向阳》为例:

大树撑绿伞,

朝曦红耀眼。

环坐草坪上,

凝神学毛选。

臧克家对五七干校的赞美能否写成自由诗?当然可以。但那样就没有文体的“流白单纯”,作为遮掩,而且由于自由诗节奏复杂,读来更少“诗意”。新民歌体实际上是伪颂歌的最佳形式,其形式之“民间性”给其实用政治目的打了掩护。

《红旗歌谣》所代表的新民歌是一种写特定政治、文化目的而制造的俗文学,它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扫除了口头文学,另一方面整肃了上层文学。它用一种破坏性的方式排除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的上层、下层——书面、口头之对立,而这种对立一直是中国文化立足之基础。

话又说回来,难道在中国历史上,上层文化不是屡次成功地从口头文学或俗文学寻找新形式?为什么这次不行?

实际上,《红旗歌谣》的编者似乎对重建盛世神话很有信心:“历史将证明,新民歌对新诗发展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理由?“中国文艺发展史告诉我们:历次文学创作的高潮都和民间文学有深刻的渊源关系。楚辞同国风(原文如此),建安文学同两汉乐府,唐代诗歌同六朝歌谣,元代杂剧同五代以来的词曲,明清小说同两宋以来的说唱,相互之间都存在这种关系。”

但是实际情况,与编者的乐观预见恰恰相反。

《红旗歌谣》式的新民歌完全违反破坏了建安文学、唐代诗歌、元代杂剧、明清小说等借以成功地从亚文化汲取新形式的文化基础。只有分层明确,上层文学样式具有确定的文化优势,这种汲取才可能。五四文学家的歌谣收集运动为这种汲取作了准备。若不是此后几十年的滥用俗文学,歌谣形式进入新诗并非完全不可能。

20世纪中期50年代,中国文学走上全面俗化之路。历史已经证明,如果新民歌对中国新诗有什么影响的话,那就是阻滞了其发展近半个世纪。然后,当中国文化又有机会从上下混沌的格局回到分层时,坚决地把当代诗歌朝先锋主义和“西化”形式方向反弹过去,中国诗立即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恐怕是始作俑者所料想不及的。

同类推荐
  • 田野的黄昏

    田野的黄昏

    《田野的黄昏》选取《散文》作家群中优秀中坚力量近年创作的散文作品,均体现出了作家对生活观察思考之深广、个人体验切合历史与文明变迁之深入其所。结集成册,汇而为丛,是文学爱好者的一次盛宴。
  • 万人中央

    万人中央

    我在万人体育场读诗给你听我在万人的工人体育场,把多年来的诗,朗诵给你们听,今夜的星光璀璨,好似台下万人瞩目的眼光,我带你们回忆过往,你们心中静止的马开始奔腾,逝去的青春与未来的向往交织在脑海,以诗的形式展现,你们静静的听我在朗诵,那年如诗的日子。
  • 百年新诗代表作(1917—1949)

    百年新诗代表作(1917—1949)

    2017年,是新文化运动一百年,也是中国新诗诞生一百年。一百年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新文化运动的呼唤,中国新诗横空出世,应运而生;一百年间,中国新诗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幼稚到趋于成熟、从简单到日渐精彩的过程;一百年里,陆续问世的新诗何止成千上万,其中的佳作也是繁星满天;而今我们采撷名作,只为呈现精彩!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世俗流言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世俗流言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腾飞的神木

    腾飞的神木

    “神木县地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域,从1986年神府煤田开发算起,已走过了20年的创业历程。1986年神木县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仅为8071万元,财政总收入163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0万元,当时的神木是农业县,也是国定贫困县。20年后,神木实现GDP12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3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9亿元。两个年度相比,GDP、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了148倍、196倍、15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6年的1114元增加到2006年的8825元,年均增长17.9%。
热门推荐
  • 我就是未来开创者

    我就是未来开创者

    从那以后,秦奋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都市之无语的系统

    都市之无语的系统

    “叮,检测到最合适绑定宿主一位,正在进行绑定…”1%2%…99%“滚”“叮,绑定失败”
  • 狗殇

    狗殇

    金戈,本名金礼山,一九六二年生,现供职于咸宁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出版中篇小说集《谁是赢家》。开始的时候,我不明白军宣队的王连长为啥要给我们连配上一条狗,而且指名道姓让连里最年轻、最出众的陈昭喂养。指导员老杜喊她时,她正弯腰撅臀挥锹往泥桶里铲泥,给我这个“赶鸭子上架”的泥瓦匠当小工。指导员老杜喊她时,她正弯腰撅臀挥锹往泥桶里铲泥,给我这个“赶鸭子上架”的泥瓦匠当小工。她“哎”了一声,扭过身子一拂盖了半边脸的刘海,喘了口气问:作啥?老杜抖了抖手中的黑团团说:小狗,连长说交给你来喂!
  • 孙文化的梦

    孙文化的梦

    说实话,孙文化是个帅哥。一米七八的个头,不驼不凸。白白净净的脸,眼睛虽不算大,但很有神。鼻梁笔挺,嘴角上翘,加之很难刮净的络腮胡,配上一身还算时尚的服装,风度俨然矣。张莉说老娘就是不经意间看了你一眼,给鬼迷心窍了!唉,看样子“衰哥”是看不得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呀!孙文化笑着哼了哼:“老子能迷住你也算本事了!你不是吹有一个排的人追吗?老子不懦弱,一个微笑就把你给征服了,哈!”其实孙文化征服张莉的不仅仅是他的各种帅气,而是他有才。那时他们都加入了文学社,算是文学青年了。
  • 双魂传之宏图大业

    双魂传之宏图大业

    少年原本只是一个小宗门的弟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少年迎来了与她的邂逅,然后便是交往、结婚、生子……少年原本以为可以一直这样幸福生活下去,但是上天似乎总爱跟人开玩笑,所以他不得已踏上了复仇之路……直到最后,少年才明白了一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冒险回忆录

    冒险回忆录

    (本书属于一个传统的慢热型冒险文,世界观和设定均是全新的,需要慢慢从人物上体现,烦请各位读者大大细心品味)现在仍然处于拓荒时代,帝国在秘密铲除冒险王之后,仍然需要冒险家去外面发现新能源,冒险王死后,众多冒险家纷纷崭露头角,展现出冒险的大格局。回忆录,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冒险家,在一次又一次的冒险中,收获了朋友,收获了爱情,收获了名声……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冒险中回忆录发现了自己的身世和这世界背后的真相,帝国命运一役之后,十元老认为有必要选出第二代冒险王,而此时的回忆录心境与以前早已大不相同,他能否摘取第二代冒险王的桂冠?完成冒险王的遗愿?此书在一个全新的世界观里开创了冒险的新纪元
  • 无上最强套路系统

    无上最强套路系统

    新书《诸天之无限召唤》已经发布,请各位收藏,评论。
  • 重生之帝后风华

    重生之帝后风华

    浴火重生,再度为人,仍如前生一般,入宫为妃。冉如胭从前世炮灰命运的失败中,深刻地明白了一个深宫嫔妃应该懂得的道理,想要在后宫里活得好,活得体面,仅凭着帝宠是不够的。但若是连半点帝宠和手段都没有,仅依靠着家世和容貌,死了也不会有谁同情。君心难测,红颜易老,重活一回的她别无他求,只愿保全家人和己身性命,平安地老死于宫中……
  • 本王的妖姬宠妃

    本王的妖姬宠妃

    她叫田小宁,是个有着一身缺点的普通大学生,唯一说得上优点就是心软且是某某大学的系花,一天夜里,她和往常一般上床就寝,却意外做了一个梦,梦里她成了尚书府的庶出二小姐……后来莫名其妙被人绑上花轿,莫名其妙成了王妃……当然,这都不影响她那堪比黑洞的脑子回路……一番辗转,她也总算明白,那并非一场梦,而是实实在在的灵魂穿越,只是,问题来了,她要回老家,那、他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