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500000004

第4章 经济危机:从历史看现实(3)

从1957—1958年的危机起到1980—1982年的危机爆发为止,23年共发生3次危机,每一个周期略长于11年;而20世纪初从190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37年,37年共发生6次危机,每一个周期略长于7年。两相比较,战后的经济周期延长了。但是,如果把非同期的经济危机也计算在内,以美国为代表,1948—1980年,32年共发生7次危机,每一个周期约为5年零4个月,显然又比战前大大缩短了。还要看到,1973—1975年的危机以后,只相隔4年多就爆发了1980—1982年的危机,这是周期缩短的最近证明。危机频繁、周期缩短的首要原因是,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政府普遍加强了对于经济活动的干预。每当经济危机爆发时或将要爆发时,各国政府就在财政上和货币金融上实行膨胀政策,如增加预算开支、大搞公共工程、增加货币发行量等,同时还用减免税收、降低贴现率、放宽房屋抵押贷款条件等措施去刺激私人投资和私人消费。这些措施人为地激发起新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暂时缓和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使危机不能充分展开。这些措施,从短期来看,有时固然能够延缓危机的到来或减轻危机的严重程度;但从长期来看,却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能力,加剧了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为下一轮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3. 经济周期的形态发生变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经济周期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繁荣。这是周期运动的传统形式。战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由于资产阶级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采取一系列的反周期措施,包括在危机和萧条阶段的膨胀性政策以及在复苏和高涨阶段的紧缩性政策,使周期发生了变形:危机的来势没有过去那样凶猛,在萧条和复苏两个阶段,界限不清;在高涨阶段,经济增长乏力,有时还发生曲折和波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萧条和复苏两个阶段混淆在一起,不易划分。从表现形式看,整个周期是由危机、“回升”和高涨三个阶段组成的,而不像过去那样由四个阶段组成。萧条阶段和复苏阶段混淆不清,不仅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如此,70年代、80年代初期大体上也如此。在1980—1982年的危机中,由于政府加强反危机措施,出现了下降—回升—再下降的W型或几次下降与回升互相交错的锯齿型。这种周期形态变化的新现象,是由周期运动受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严重干扰所造成的,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4. 策源地出现在发展中国家{1}

从1857年爆发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起,直至20世纪80年代,全球总共发生了16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它们都是起源于当时经济最为发达或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从美国开始爆发的。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同样起源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石油危机的冲击,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德、法等相继进入危机阶段。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却起源于一个小小的新型工业化国家——泰国。1997年7月,由于泰铢汇率急剧跌落而引发的国际货币风潮,迅速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然后又迅速扩散到整个东亚地区,甚至影响到东亚地区以外的大陆国家,如欧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轨国家。

5. 单纯的生产过剩转变为生产与资本的双重过剩{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全球生产力水平迅猛提高,而全球消费却相对滞后于生产的发展,购买力与生产力的矛盾不断累积,最终导致了生产与消费的严重脱节。在生产过剩的同时,另外是财富的大量集中与积聚。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这部分资金大规模地涌向国际金融市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目前活跃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游资额在72 00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每天有1.2万亿美元以上的游资在全球外汇市场寻求获利机会,相当于实物交易的近百倍{3}。这些巨额资金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大肆投机来谋求利润,而不形成任何实际购买力和生产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投机性过剩资本。

三、不同层次的经济危机

当经济危机风暴来临时,大到整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无一不感受到经济危机的寒冬,可能有的产业所受的波及较少,而有的产业却可能受到致命的打击。当今世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经济危机不再单纯是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局部危机,越来越具有传染性,能够迅速扩散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一)企业

任何一个企业都生存在特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当一个国家遭受经济危机的时候,处于这样一种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经济紧缩、金融整顿使得一些大型项目停建、缓建,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加,消费物价上涨,形成了内需萎缩、外部市场萧条、实业呆滞,经济增长也将放缓。当国家对于宏观政策采取变动以应对危机时,相应地,对于企业原先制定的战略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危机发生之前,一个企业可能还是个赢利企业,随着危机的深入和国家政策的调整,企业则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1)企业的融资会产生困难。经济危机发生后,国家一般将采取紧缩银根的办法,从而提升存贷款的利率。这对于急需资金的企业来说,筹资将遇到很大的困难。

(2)企业的销售渠道不畅,经济危机的一个特征是居民的购买力水平显著下降,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产品可能造成大量的积压,从而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

(3)企业的呆账、坏账增多。许多企业会由于经济危机而一时无法偿还所欠的债务,相应地,债权企业的呆账、坏账开始增多,长期下去必然导致恶性循环,造成整个企业界赢利水平的普遍下降。

(4)新的竞争者入侵。经济危机发生后,原来处于劣势地位的企业,有可能择机进行改革,从而超过原先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

例如,2008年的经济危机始发于虚拟经济领域,之后开始深度冲击实体经济。大的企业集团(如美国的美林、雷曼兄弟、两房等)相继倒闭或被收购;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汽车三巨头临近破产边缘,被迫向政府申请250亿美元的贷款支持。危机中的中、小企业则如印度洋海啸冲刷过后的海滩,或倒闭或停产,一片狼藉,生机全无。

(二)产业

经济危机对不同产业的冲击力度是不同的,有一部分产业将受到更为严重的打击,例如高科技产业中的IT产业、传统产业中的汽车产业等。

过去20年来,科技大大提高了很多行业的生产率,企业界约一半的支出都投向了科技产品。但是,由于目前现金流紧张,企业不得不削减各种开销,包括原先在高科技产品上的开支,为此,高科技产业增长放缓将不可避免。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全球43%的企业在2008年削减了IT总预算,24%的企业暂停了可随意支配的IT经费。其中,近50%的美国企业削减了IT预算,另有28%的德国公司压缩了IT预算。2009年1月21日,持续辉煌了22年的美国英特尔公司宣布,为了对其芯片制造业务进行整合,计划在2009年内在全球关闭5家年头较久的工厂。这5家工厂分别位于马来西亚、菲律宾和美国本土,预计至少有5000名员工的工作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1月底和2月初的几周对高科技行业来说裁员尤为残酷——Pioneer裁员1万人、思科裁员3000人、松下裁员1.5万人、NEC裁员2万人、EA裁员1100人、AOL裁员700人。就连在1月末以前从未裁员的谷歌,也随着退出广播电台广告业务而实施了裁员。硅谷企业的赢利大幅减少。雅虎宣布,2008财年第三季度的利润为5430万美元,比上一季度减少了7770万美元,下降幅度达64%。太阳微系统公司称,该公司2008年对华尔街银行和投资企业的销售额下降了20%。

汽车产业是对经济危机十分敏感、受打击最严重的产业{1}。在很多情况下经济危机在较短时间内结束,一般第二年就开始复苏,但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可能持续数年。美国在2001年发生经济衰退,第二年就开始复苏,但汽车需求有反复,2003年的产量相当于1998年的水平。日本从1991年开始经济衰退,实际上仍保持缓慢增长,GDP在缓慢上升,意味着整个产业并没有低于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汽车产业一蹶不振,比最高水平约下降20%,始终没有恢复。1998年,印度尼西亚发生经济危机,复苏较缓慢,2003年恢复到危机前经济水平,但汽车产量仍落后于危机前最高值。1996年,汽车产业是泰国的支柱产业,1997年后半年,泰国出现严重金融危机,当年GDP下降1.4%,第二年继续下降10.6%,是东亚各国中较严重的危机。与此同时,1997年的汽车生产量下降35.6%,1998年又下降56.1%。1998年的汽车产量是15.8万辆,是1996年的55.9万辆的28%。1999年经济复苏,GDP出现4.4%的增长,汽车生产也猛烈反弹,但产量仍低于历史最高水平,直到2002年后,汽车生产才恢复正常。

(三)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次数不等的经济危机。就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来看,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之前,美国发生9次经济危机,分别是1948—1949年、1953—1954年、1957—1958年、1960—1961年、1969—1970年、1973—1975年、1980—1982年、1990—1992年、2000—2001年。日本发生9次,分别是1954年、1957—1958年、1962年、1965年、1970—1971年、1973—1975年、1981年、1991—1999年、2000—2001年。德国发生9次,分别是1952年、1958年、1961年、1966—1967年、1971年、1974—1975年、1980—1982年、1990—1992年、2000—2001年。法国发生7次,分别是1952—1953年、1958—1959年、1964—1965年、1974—1975年、1980—1982年、1990—1992年、2000—2001年。英国发生9次,分别是1951—1952年、1957—1958年、1961—1962年、1966年、1971—1972年、1973—1975年、1979—1982年、1990—1993年、2000—2001年。

(四)全球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近代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

(1)17世纪到18世纪的发展阶段。由于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开辟了世界市场,因而出现了“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2)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的发展阶段。由于冶金、铁路、电力、化工等方面的新技术的出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新兴资本大国与老牌资本大国重新分割了世界殖民地市场,形成了这个时期的殖民地国家经济“变成了世界金融资本活动的一些环节”的新的全球化趋势。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来的新阶段。由于以微电子、光纤通信等信息技术为带头的新技术群的革命、殖民地体系的瓦解、冷战的结束等所提供的条件,形成了以生产经营跨国化,信息传播全球化,科技、产业梯度扩散(转移)的全球性与商品、资本市场及其运行的全球化等为其主要内容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

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当危机在一个国家率先发生后,很多国家都将受到影响,不论其地域分布在哪里或经济发展程度如何。美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有独一无二的“老大”地位,它大体上拥有全球GDP的三分之一。华尔街是世界金融市场的主要风向标,美元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泛的硬通货。当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金融创新和相关衍生工具多半来自美国。美国同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地球上最大的进出口市场、金融产品购买市场和以各种形态储备外汇的市场。由此可知,在经济全球化和媒体快速传播的时代,越是深深卷入开放和相互依存的国家,遭受美国次贷危机冲击的程度就越严重。因此,欧洲、日本、新兴发展中大国和高度依赖国际能源及原材料的国家,没有例外地成为这场危机的受害者,使得美国次贷危机演化成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四、历史上的重要经济危机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猛烈、破坏性最大的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它使资本主义遭受了价值2500亿美元的损失,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总损失1700亿美元还要多800亿美元,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史上的纪录。1973年和1979年的经济危机由石油危机引发,并且出现经济滞胀的新现象,在经济危机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页。

(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1. 危机状况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市场价格突然暴跌,大批的股票不计价格地被抛售,出卖的不仅有小企业的股票,而且还有大企业的股票。当一群群投资者眼巴巴地看着他们一直认为是稳如泰山的财富,竟一天工夫就化为乌有时而不禁目瞪口呆。随即,他们像疯子般地涌进证券交易所,拼命地抛售手中的各种股票。当停止交易的大钟鸣响时,这一天的交易以1641万多股的最高纪录而收盘。交易额如此之大,以致证券交易所那些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也无法快速报价了,报出的行情足足迟了104分钟。这就是证券交易所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从此,股票价格猛跌,一发不可收拾,大危机的序幕从此揭开。

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机器遭到严重破坏。企业纷纷倒闭,工人大批失业,生产急剧下降,金融市场一片混乱,银行信用系统瘫痪,货币制度崩溃,国际贸易大大缩减,资本输出几乎完全停顿,笼罩在美国上空的是一片惨云愁雾。成千上万的失业者流离失所,找不到工作,只好在施舍食品的慈善机构门前排成长蛇阵,有人讥讽地称之为“面包线”。

同类推荐
  • 第三只眼睛看教育:5位海外华人学者的教育省察

    第三只眼睛看教育:5位海外华人学者的教育省察

    本书除主编外,另邀请4位海外学者(薛涌等),立足中国教育的现况,以国际的视野,对中国教育的诸多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解释,旨在为中国教育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此书5位作者皆博览群书,但不书生意气,目光锐利,但笔端温情理性。
  • 单读14:世界的水手

    单读14:世界的水手

    本辑专题围绕“世界的水手”主题,邀请五位当代澳大利亚作者亮相,组成澳大利亚文学特辑,他们包括著名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杰拉尔丁·布鲁克斯,《辛德勒名单》原著小说作者托马斯·基尼利,澳大利亚少年文学大师约翰·马斯登,往返于中澳之间的学者尼古拉斯·周思,著名插画家布朗温·班克罗夫特,他们的作品呈现出当代澳大利文学的一个切面,反思本土性与世界性、边缘与中心等诸多文学命题,试图回答,在一个日益保守的、民族主义化的年代里,如何重新想象一个拥有全球化精神的世界。访谈、散文、诗歌、评论等栏目均扣住这个命题追问:独家刊登学者戴锦华的长篇专访,站在一个中国人的立场,纵论人性的困境和文明的未来;旅英作家王梆发来对英国乡村的细致观察,研究英国脱欧背后的深层原因;旅居北京的阿根廷作家吉耶尔莫·布拉沃,是西语世界新锐的短篇小说创作者,这是他的作品首次在中文世界完整亮相;云也退创作的以色列纪行,吴瑶推荐的全球最新书情,都在本期《单读》中继续连载;李娟书写新疆的散文,学者凌越以“世界的胎记”为题创作的诗歌,李静对于契诃夫的长评,杨庆祥对于中国急速发展的慨叹,都将在不同的层面,重新梳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 北大公开课

    北大公开课

    百年北大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与结合的阵地,这里聚集了最优秀的学者和各类学科的大师,这里有中国大学中最受听众欢迎的公开课,一堂堂最具历史深度、时代科学性和人文艺术性的精彩课程,将你带入人文艺术的殿堂,奔腾在学术思想的天空,助你登上个人发展的舞台。本书汇集了北大公开课关于历史、国学、文学、鉴赏、哲学、逻辑等方面知识,以一种全新的高度和广度,拓展广大读者的视界,尽享思想文化的盛宴。
  • 为了折翼的天使

    为了折翼的天使

    《为了折翼的天使:清平教育之全纳教育》一书,由清平小学校长武际金主编,是对清平小学实践全纳教育3年来的一个阶段总结。该书以一所普通学校接纳孤残儿童开展全纳教育的生动教育实例向我们揭示了:只要我们的学校愿意接受并运用全纳教育的理念作指导,只要我们的校长和教师真心实意地将全纳教育理念运用于教育实践,通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通过不断的教育创新,依托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那么普通的学校也能办成优质的、理想的全纳学校。清平小学的教育实践又一次证明了全纳教育在中国也是可行的。
  • 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以互联网为依托,各种新兴的媒介形式以种类繁多的样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对于媒介的感知,媒介化生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针对这种情况,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媒介,或者加强自身的塑造,或者适应新的情境的变化,总之媒介的样态以融合或者求新求变的形式也进行了诸多的改造。媒介从此步入后媒介时代。所谓后媒介时代,就是指在网络等的影响之下,各种媒介形式适应新的情境变化而在技术、内容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所作出的一系列的调整和改变而重新建构的媒介世界,它相对于传统媒介的时代而言,是新兴的媒介时代。
热门推荐
  • 科技图书馆

    科技图书馆

    科技图书馆:科学的至高境,就是神学;长生不老,飞天遁地,呼风唤雨,移山填海。这些神话传说,科学是可以实现的。想拿这些技术,必须拥有科技图书馆最高权限。一次意外的救人,让陈默收获了爱情,也获得收藏着无尽科技技术的科技图书馆,故事从此开始……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进交流群:439923657(蚁巢)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谁偷走了你的快乐

    谁偷走了你的快乐

    中国很早就认识到“大怒气逆伤肝。”我国着名心血管专家洪昭光如是说:“我们一般人到了50岁,因动脉硬化每年血管都大约会狭窄1%~2%,如果你抽烟,或患有高血压病、高血脂病,可能狭窄3%~4%或更多,若是要生气着急,一分钟动脉就可能痉挛狭窄100%,当时就死,情绪就这么厉害。”
  • 礼仪全书(第二册)

    礼仪全书(第二册)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礼仪全书》归纳、介绍了大量最新的交际技巧和礼仪规则,有针对性地分析、解答了生活、工作、交际中经常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内容涉及社交场合的礼仪礼节、招待宾客的要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商业营销中的礼仪、与外国人交往的礼仪知识等等。在社会变化日益快速的今天,许多经久不变的社会习俗和礼仪,已经发生微妙的改变。本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反映了这种变化。
  • 我的外挂是魔君

    我的外挂是魔君

    虽灵根被毁,天才殒灭。但她从不信天命,只认拳头之理。来鬼杀鬼,来怪劈怪,来兽斩兽,来魔坑魔!一不小心,非礼了个美男,从此被他莫名缠上。听说:他纵横六界,集天地月华,受万魔敬仰,承万人惶恐。腿抖,惹不起就跑吧!只是……这魔坑了后,有些难缠。“你和你的臭鸟给我滚蛋!”云沐颜怒道。“我滚了你还怎么开挂?”某男好笑道。云沐颜背起一身装备,大怒,“哪里看出你的挂?这些都是我一个人打出来的!”某男扬起俊眉,瞅着她鼓起的小腹,“这个挂,你一个人可打不来。”
  • Oliver Wendell Holmes

    Oliver Wendell Holm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借脸

    借脸

    上海小白领艾豆接到一个电话,邀请她去北京最大的娱乐传媒美虎公司面试。艾豆想借此摆脱平淡的生活。到了北京后才知道美虎认为她很像公司旗下红透中国的天后秦薇。而秦薇因吸毒,演出状态越来越差,美虎秘密送她出国戒毒,并暂时寻找一个替身来代替她出席一些活动。艾豆被选中,但必须整容成现在秦薇的模样。在丧失自己和名利诱惑之间,艾豆最终选择了后者。一年后,北京郊区惊现一具裸体女尸,死者的脸部及指纹都被人为破坏。法医鉴定其为瘾君子。这个吸毒女人是谁?是谋杀还是自杀后被人抛尸?警方组织专案组进行侦破,最终真相大白,结果令人惊讶……
  • 你站在星辰中央

    你站在星辰中央

    因为演“小王子”而走红的简亦承是个表面待人温和,却被激发出怼人技能的男神。都说简亦承能够毫不犹豫怼天怼地怼粉丝,被广大网友呼吁道:来个小姐姐收了他。直到一天,官宣了。小姐姐是温柔可人的夏浅兮,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有房有车,还有一身好才华。于是,网友就开始要拆CP了,这么好的小姐姐怎么能和这个大恶魔在一块啊?!但是无论网友怎么努力,简亦承还是日常秀恩爱,撒狗粮。真气人!却又不能拿他怎么办!所以网友们又到夏浅兮那里呼吁,咱们小姐姐一定不能宠着简亦承,他会嘚瑟的!
  •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经济学家”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经济学家”

    很多事情,与钱有关,更与人相关。如果您不想再糊里糊涂地数着钱过日子,就赶紧趁着闲暇时间,补补理财知识吧!了解一些基本的理财常识。会让您很快成为自己的经济学家。在本书中。您将领略到掌控个人经济的魅力和巨大潜力。
  • 网络传播实务

    网络传播实务

    还清楚的记得,52年前,我第一次用笨重的德国莱卡摄影机,记录下活动黑白影像时大家的兴奋。现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电脑、手机,把文字、声音、图像传给世界每一个角落。与此相伴,我们也从服装到思想都单调的“灰蚂蚁”,融入文化交融、文明竞长的“地球村”。这些变化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发生,文明的进步,受惠于传播与交流。同样,传播的丰富,交流的深入,也有赖于文化与文明的繁盛。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是如此紧密。所以,当李双教授嘱我为“文化传播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作序时,我对他们以此为研究主体,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不求大、多、全,唯求精炼、创新、可操作性的编著思路颇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