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8100000015

第15章 居所和生活的目标(2)

每天早晨,我都精神抖擞地想让我的生活像大自然那么简朴和纯真。我和希腊人一样虔诚地崇拜着欧若拉[309]。我很早就起床,到湖里沐浴;那是一种宗教仪式,也是我做过最棒的事情。大家说商王成汤[310]的浴盆上刻着这样几个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311]我能理解这句话。早晨让人回到英雄时代[312]。倘使破晓时分,我打开门窗,寂寂地坐着,这时有只看不见的蚊子[313]在屋子里飞来飞去,它微弱的嗡嗡声在我听来和最为美妙的乐曲也差不多。那是荷马的安魂曲[314];那蚊子本身就是空中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歌唱着它自己的愤怒和漂泊[315]。有道是微中显著,蚊子虽小,却是个有效的广告,宣告着这世界永续不息的活力和丰富。早晨是一天中最值得纪念的光景,是苏醒的时分。这时候我们的倦意最弱,部分平时昏昏沉沉的器官至少能够清醒一个小时。假如我们不是在气魄的悸动中,而是在某个仆人生硬的推动下醒来,假如唤醒我们的并非新生的心力和灵感,并非动听的天籁之音和空气中弥漫的芬芳,而是工厂的钟声,假如我们醒来并没有过上比睡前更崇高的生活,那么白天也就没什么好期待的了,它甚至都算不上是白天;如果是这样的话,黑暗就结出了它的果实,而光明也并不比黑暗好。人要是不相信在烦嚣的白日之前,有着更神圣、更绚丽的时刻,那么他对生活肯定已经感到绝望,而他所走的人生之路肯定是江河日下、越来越黑暗的。每天早晨,在凡俗的生活短暂地停顿之后,人的灵魂,或者毋宁说是人的器官,再次充满了活力,他的气魄又尝试过上高贵的生活。不妨这么说吧,所有值得纪念的大事,都是在早晨的氛围里发生的。吠陀经[316]有云:“一切智慧,苏醒于晨。”[317]诗歌和艺术,以及人类各种最公正、最重要的行动,无不发端自这个时刻。和门农[318]相同,所有的诗人与英雄均是欧若拉女神的孩子,在日出时奏响他们的乐章。有的人精力充沛,能够按照太阳的步伐调节自己的思维,始终保持清醒,对这样的人来说,那就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早晨了。早晨无关乎时间,无关乎人们的态度和劳动。只要我清醒着,心中有光明,那就是早晨。道德改革的目标是抛弃睡眠。假如人们不总是昏昏欲睡,那么他们对自己所过日子的评价为何如此之差呢?他们不是不懂计算的人呀。要是没有被睡意征服,他们是可以有所成就的。清醒得足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数以百万计,但百万人中只有一个清醒得足以从事脑力劳动,而清醒得足以过上诗意或者神圣生活的人,一亿人中才有一个。唯有清醒才是真正地活着。我从未遇到非常清醒的人。我哪有福气见到他的面目呢?

我们必须学会再次苏醒,并保持清醒的状态,但要借助的不是某些生硬的措施,而是对黎明的无限期待,这是我们在睡得最熟时也会有的期待。最让我感到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拥有一种毋庸置疑的本领,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来提升他的生活。识绘画、会雕塑,从而能把几样东西弄得很漂亮,这固然是一种本事;但更了不起的才华是能够塑造和描绘我们的世界观和行为举止。能够影响日子的质量,那才是最高级的艺术。每个人都有义务让他的生活变得崇高,让生活的方方面面经得起最挑剔的审视。如果我们拒绝相信或者无法明白这么浅显的道理,各种神谕将会清楚地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履行这个义务。

我到森林里生活,是因为我想要清醒地生活[319],抛开各种细枝末节的事情,看看我是否能够少走点弯路,以免等到临死才发现自己虚度了一生。我并不希望过着不能称之为生活的日子,因为活着是如此美好;我也不愿退隐林泉,除非实在是迫不得已。我想要深入地体验生活,吸取生活全部的精髓;我想要坚定地像斯巴达人[320]那样去生活,把各种和生活无关的东西统统击溃;我要划出宽广的战场,仔细消灭所有的浮华和琐碎,将生活逼到某个角落,剥掉它全部的伪饰,如果它的真面目是低贱的,那么我就彻底地认清它的低贱,并将其公诸世人,如果它的本质是高尚的,那么我就切实地去认识它的高尚,并将其如实地记录在我的下一篇游记里。在我看来,大多数人是很奇怪的,他们其实并不确定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到底是属于魔鬼还是属于上帝,然而却又迫不及待地宣称人在这世上的主要目的是“永远为上帝增添光彩和让他感到高兴”[321]。

可是我们依然生活得很低贱,很像是蚂蚁,尽管神话说我们早就已经变成人[322];或者像是与白鹤战斗的俾格米人[323];这真是错上加错,大错特错,我们因而陷入了一种多余的、本可避免的悲惨境况。我们的人生被许多无足轻重的事情耗费了。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基本上十个手指就能数得过来,顶多再加上十个脚趾,其他的都是可以丢弃的。简单,简单,再简单!照我说,别去做成百上千件事,只要做两三件就好;别追求上百万种东西,只要追求五六种就好,你的账目只要记在大拇指的指甲上就好。文明社会就像巨浪滔天的大海,人想要在这片海洋中生存,想要通过测算轮船的方位和航向顺利抵达港口,而不是沉沦到海底深处,那么除了波谲云诡的天气,他还得留意其他一千零一种东西;实际上,他必须是个精于计算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简单点,再简单点吧。每天别吃三顿饭,就算非吃不可,那就只吃一顿;别吃一百道菜,请只吃五道;其他用品也要相应地减少。我们的生活就像日耳曼联邦[324],由许多小国家组成,边境线永远变化不定,就连日耳曼人自己也搞不清。我们这个国家内部拥有许多所谓的先进设施,不过那些都是表面而肤浅的;它其实是个难以管理的臃肿机构,充斥着各种华而不实的装饰品,常常落入它自己布下的陷阱,而且也已经衰落破败,因为过于奢侈挥霍,又缺乏计算和高尚的目标,国内数百万户家庭的情况也是如此;要挽救这个国家及其人民,仅有的方法是实施厉行节约的经济政策,让人们过上比斯巴达人更加严格自律的生活,并提高他们的生活目标。如今的生活太过匆促。人们认为这国家有必要兴办商业,出口冰块[325],借助电线交谈[326],以及乘坐时速三十英里的交通工具[327],他们对此深信不疑;但至于我们应该活得像狒狒,还是像人类,大家反倒不确定了。假如我们并没有铺设枕木,锻造铁轨,夜以继日地工作,而是致力于改善我们的生活,那么谁来修建铁路呢?假如没把铁路修好,我们如何能及时奔赴天堂呢[328]?但如果我们待在家里,管好自己的事,谁还需要铁路呢?我们没有骑上铁路,反倒被铁路给骑了。你有没有想过铁路下方的枕木到底是什么?其实每根枕木都是一个人,是一个爱尔兰人或者扬基人[329]。他们身上铺着铁轨,覆盖着黄沙,任由火车轰隆隆地驶过。我告诉你吧,他们是长眠不起了。每隔几年,会有新的土地被铲平和铺设上轨道;既然有人得到了乘坐火车的快乐,那么肯定有人承受了修建铁路的痛苦。摆错地方的枕木就像梦游的人,人们要是发现这样的枕木,就会突然刹停火车,对着它大惊小怪,仿佛这是罕见的例外。据说每五英里就有一个铁路道班,他们的责任是让枕木原封不动地躺着,我听了感到很高兴,因为这意味着它们有时候还是会站起来。

同类推荐
  • 后甲子余墨

    后甲子余墨

    柳鸣九先生的随笔集包括怀人、忆旧以及与友人的书信往还等内容。《这位恩师是圣徒》《蓝调卞之琳》怀念外文所的两位前辈学人冯至和卞之琳,是本集颇见功力的华彩篇章。改革之初学术风气乍暖还寒,柳先生率先冲破思想禁锢的一部《萨特研究》既招来艳羡的目光,亦被守旧者列作“精神污染”的标本,横遭禁毁。卞之琳上承徐志摩的诗风,早年以一首《断章》蜚声宇内,他虽有一段游历红色根据地的过往,然而又中途退却,于是在社科院便属夹在李健吾、杨季康、罗大冈等学者与老干部之间的角色,颇为尴尬;但“贵族的血是蓝色的”,柳先生笔下的这位名流、雅士的确卓尔不群,在数十年风云变幻的学术生涯中显示出超然、洒脱的个性。
  • 王火文集(全集)

    王火文集(全集)

    《王火文集》共十卷十二册,收录了王火老先生的众多代表作,为首次出版合集。第一卷为长篇小说茅盾文学奖作品《战争和人》;第二卷收录了《霹雳三年》《浓雾中的火光》;第三卷收录《外国八路》相关的小说、剧本及《流萤传奇》;第四卷收录了《节振国和工人特务大队》《一个京剧女演员的传奇》;第五卷收录了短篇小说《东方阴影》《禅悟》《雪祭》;第六卷收录了《梦中人生》《王冠之谜》;第七卷是中短篇和小小说合集收录了《心上的海潮》《隐私权》《众生百态》;第八卷包括《失去了的黄金时代金陵童话》《抗战!无法忘却的记忆》《历史镌烙于心》《抗战胜利后重庆时事新报刊出的特写四篇》《风云花絮》《启示录》六部分。
  • 阅读·大学·中文系

    阅读·大学·中文系

    本书是《京西答客问》的“续编”,是著名学者陈平原将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答记者问和口述,加以修订结集成书。本书收录五十多篇答问,所收各文,作者略有修饰,并修改了大多数的标题,但已在文后注明刊出时标题,以便检索。本书以“阅读”“大学”“中文系”,这三个关键词为重点,作者通过答问的形式,对当前社会以及学界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细雨慢煎一壶春

    细雨慢煎一壶春

    人生离不开吃喝玩乐,也少不得起居劳作,而不同地方、不同人群、不同年岁之人,生活情形是不同的。当我们细细观察那被普通人司空见惯的世俗生活时,从民风民情中可以探求到其中蕴含的许多奥秘,那其实是很有兴味的。本书收选了周木斋、夏丏尊等多位民国学者文人和人生有关的小品文。“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一派闲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一片逸趣。生活需要清闲,需要情趣。我们不赞成“浮生如梦”的消极人生态度,但也不主张劳劳碌碌地为个人名利而活,尤其是要远离那种为谋取个人功利而不择手段的污浊环境。培养品性,陶冶情操,往往就是从宁静致远的“闲”中得来的。让我们一起和大师品下午茶,语人间世事百态。
  • 我的金黄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的金黄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为季羡林1946年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至“文化大革命”发生前的散文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这一人生阶段中颇具代表性的散文以及数十篇随笔,不仅有展示作者个人生活情趣的散文,也有多篇记录出国访问及与外国友人友谊的文章。
热门推荐
  • 帝凰谋

    帝凰谋

    一朝穿越,她成为了唐府的窝囊二小姐。一次偶然,她遇到了他。世人皆知他薄情寡义,却独独对她上心。殊不知,这一切都只是一盘巨大的棋局。她与他步步为营,助他夺得帝位。然而美梦一朝破碎,真相浮现。她毅然决然离去。他苦苦追寻,与她偶然相见,她问,“你可曾爱过我?”“若可以重来,我愿抛去这万里江山,只守护你一人。”他深情以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军师

    无敌军师

    一个喜欢躲在幕后算计的军师,左右人、妖、魔三族兴衰的故事……君王一怒,流血漂橹。将军扬名,白骨盈野。种族争斗,明枪暗箭,尔虞我诈。铁甲银枪,疆场纵横,斩敌三尺以内。羽扇纶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为恩义争斗,为盛世争雄,待到功成日,纵马南山下,月夜嗅春花……
  • 椛山访雪图

    椛山访雪图

    《花山访雪图》作者泡坂妻夫,本名厚川昌男。1933年5月9日出生于东京。九段高中毕业后,在家里帮忙”纹章上绘师”工作(纹章上绘师是在高级和服画上家纹),又是业余的魔术师,登龙推理文坛之前,于1968年曾以创作魔术获得石田天海赏,而出版了《四角型皮包》。1975年以《DL2号机事件》,获得第一届幻影城新人小说部门佳作赏。1977年以第一长篇《11张的扑克牌》和短篇《弯曲的房间》同时入围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之长篇与短篇两部门。而翌年以第二长篇《撩乱的诡计》获得第三十一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确立作家地位。又于1982年以《喜剧悲奇剧》获得第九届角川小说赏。
  • 怪兽家谱

    怪兽家谱

    三十年前,收音机宣布了与突然出现的人类天敌——原兽的战争正式打响。二十年前,社论谴责了利用原兽基因制造人形兵器的恶行。十年前,电视台传达了威胁人类生存的怪物被新型金属控制的喜讯。媒体在过去的时光中做了许多事情,而如果这个故事落到他们手中,大概头版头条会被诸如此类的标题占领:《震惊!退役首席竟沦为专职奶爸!这一切的背后都意味着什么?》《今日头条:一年前在在事故中成为植物人,伤病退役的高手将何去何从?猎人组织为何频频惨叫?空降女儿为谁而起?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这是一个严肃正经的后末世文...你们信不,反正我信了。
  • 永生的旅途

    永生的旅途

    死去的人终究只会成为一捧黄土,而活着的人却能改变一切!
  • 最风流:生活在魏晋南北朝

    最风流:生活在魏晋南北朝

    本书从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娱乐游艺、婚丧嫁娶、医药教育、市井人情等方面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风时俗,进行考据严谨而不失轻松风趣的介绍。一本书带你领略最精彩的魏晋南北朝。此外,笔者旁征博引,不局限于本时期的时风时俗。在章节内部和章节后的拓展阅读部分,尽量注意与其他朝代“对接”,以求增强历史散文作品的厚度。读者在阅读中,不仅会获得系统而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能得到较好的审美体验
  • 当理想成为现实

    当理想成为现实

    瘦弱的身躯承载着远大的梦想当理想被残酷的现实一次次击败当心灵与身躯同时饱受摧残当物质不能满足理想前进的步伐当质疑声充斥了整个耳膜原本年幼的他们都变得成熟了,却又遗失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书(卫斯理珍藏版)

    天书(卫斯理珍藏版)

    一位女子带着一枚红宝石戒指来到珠宝店变卖,并声称认识卫斯理。极其瑰丽的红宝石教人啧啧称奇,极之出色的美女令人过目不忘。然而,这颗红宝石的来历是个谜,那位女子的身世亦是个谜。一夜间,绽放血红光芒的宝石黯然失色。美丽动人的女子芳踪难觅。经查探下,的确,那位女子正是卫斯理在十二年前在某件事件中认识的小女孩,姬娜。当年她只有十岁,如今已长大成人。可是,卫斯理对于她的一切,全然陌生。卫斯理和白素循着线索追查,骇然发现,她的身世竟如此诡秘。
  • 别来无恙

    别来无恙

    这是关于母亲与父亲的故事。他教会母亲唱歌跳舞,教会母亲快乐生活,母亲却在批斗他的大会上,给了他致命的一脚,让他对生活彻底死了心。现在年老丧夫的母亲又想嫁给他,却惹来全家人的反对……我母亲要找老伴这话一年前就听说了,这是谣言,不可信的。小地方的人就是舌头长,一天到晚无中生有,乱嚼舌根。镇子里以前还有人说我在广州当小姐,有人亲眼看见的,说坐台费一个小时三百元。天地良心,广州在哪方我至今都不清楚。而且也太抬举我,一个小时三百元,就我这姿色,不是寻死吗?可是嘴长在别人身上,我又能怎么样呢?但今天小姑打电话也说我母亲要往前走一步。我说,不可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