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300000028

第28章 中国小说的文化范型(4)

诚然两性关系主题,在中国传统白话小说中一直存在——从17世纪的世情小说,包括部分淫猥小说,到18、19世纪的狭邪小说,到20世纪的鸳鸯蝴蝶派小说。狭邪小说与鸳鸯蝴蝶派小说有个共同特点,即在性趣味之外,着力于渲染男女双方的崇高与纯洁的感情,其结果是双方都苦于缠绵无望而又无法现诸于行动的恋爱,其中性或性欲的直接描写完全不可能出现。恋爱的双方没完没了地交换情书情诗,涕泪涟涟。在五四作家眼中,这种小说是以营利为目的,以保持传统礼教为宗旨,其原则是儒家的“发乎情出乎仪礼”。实为说教范型的变体。

而五四的性问题小说,则成为文学摆脱教化让自我驰骋的场地。

这种自我伸张也导致了自我意识的不安。五四性问题的小说有一种罪孽感,此类小说中的叙述者或人物一般都是社会上层子弟,在对社会规范的尊重中长大,现在却发现这些规范与个人表现的冲动不相合。这些青年知识分子背井离乡,进入新式教育环境,其传统道德感松弛了。可是他们作为知识分子一员其道德责任感加重了其良心自责。郁达夫的《茑萝行》可作一例,其叙述者主人公把他所不爱的妻子送走,其结果是陷入更深的良心自责。

因此,五四小说中性爱要跨越的主要是个人心理障碍,而在才子佳人小说中,在鸳鸯蝴蝶派小说中,爱情成正果的主要障碍是社会关系(家庭背景差异,父母不应允,主人公尚未登科及第)。这就是为什么五四性爱主题小说有一种悲剧气氛,从未看见性的欢愉能旗开得胜一帆风顺。可以说,个人表现的伸张在这里遇见了最根本的文化障碍。

五四小说中弥漫着的悲剧气氛,在历代文人文学中经常可见到,但在亚文化文类——白话小说,俗剧——中极少出现。

郁达夫的《沉沦》的主人公可以算是这种心理冲突的典型受难者。每次手淫之后,他想到的是儒家教诲“身体发肤不敢毁伤”,自我谴责使他的精神忧郁症越发严重,最后精神崩溃。沈雁冰在评论这种心理冲突时,从郁达夫的另一篇小说《茫茫夜》中拣出一句话:“‘向善的焦躁与贪恶的苦闷’我想很可以作为《沉沦》的‘赞词’。”他认为“凡是现代青年,谁也该觉得”这二者的冲突。

规范的迷失,新旧的冲突,造成的多半是失去文化依持的自我无所适从的苦闷。忧郁不仅见于性题材小说,实为五四小说整体的主调。

冯至曾在一篇文章中回忆当初“沉钟社”的文学青年读鲁迅作品的感受:

鲁迅的小说,尽管举世公认《阿Q正传》《祝福》等是最杰出、最深刻的作品,但我们常常谈论的却是《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的魏连殳,以及《伤逝》的涓生,对他们寄予无限的同情。

这可以由鲁迅本人的自认得到印证:

多伤感情调,乃知识分子之常,我亦大有此病,或此生终不能改。

五四作家都这样不讳言忧郁。郁达夫《沉沦》的第一句就是“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而其《茫茫夜》(主人公名质夫,明显是作者自指),发现四周每件事都浸透了悲哀。“……觉得将亡未亡的中国,将灭未灭的人类,茫茫的长夜,耿耿的秋星,都是伤心的种子。”在一篇散文《北国的微音》中,他对这种自我毁灭性的忧郁提出了一种几乎是存在主义的解释:“凄切的孤单是我们人类从生到死味觉到的唯一的一道实味。”

几乎所有的五四作家都身感这种忧郁,只是不同性情不同思想倾向的作家提出不同的解释。成仿吾作为浪漫主义的主要辩护者,在散文《江南的春讯》中回应郁达夫的感慨:

你说人类的一切行动都是由这“孤单”的感觉催发出来的,我以为不如说都是为的反抗这种“孤单”的感觉。

反抗与否,他们两人都感到了反文化定义中必有的悲剧感,因为这个社会阶层从传统文化结构中游离了出来,与社会规范形成对抗。而作家被孤独地拋在世界上,没有确立的规范保护,也不再依靠社会的认同。

因此,自我表现范型终于使中国小说有可能从亚文化的规范认同式模式中解脱出来。在五四小说中,叙述者不再扮演历史家或道德家角色,而成为类似回忆录作者或自传作者由于这个原因,下列叙述学特征的变化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首先,他不再是程式化的半隐身叙述者,他不再君临于叙述世界之上,而是充分地人物化,使他可以表现一个有血有肉的自我,或者则充分地隐身,使小说中的人物有可能表现自身。由于传统的叙述框架已经拆除,叙述者对人物和事件的评论失去了权威性,评论就减少到最低程度,而叙述者不再与隐指作者靠拢,叙述常呈不可靠甚至反讽型。

而且,转述语的多样化,有效地使用人物视角,不多见但非程式的分层,都使传统僵化程式解体,从而使主体更自由地在文本中分布,人物主体强度大为增强,使中国小说的主体下移过程发展到新阶段。

在传统小说中始终保持着的时间线性,在五四小说中被代之以高度省略的,剖面式的,慢速的叙述。动力性意元被静力性意元所取代,其结果,叙述的时间一因果链常被打碎从而造成叙述变异之可能,从而为表现思想活动和情绪打开大门。而描述个人情绪,个人看法,使静力性意元上升为主导,从而使五四小说的叙述方式变成重要的“形式化的内容”。

所有这些新的叙述学特征都使五四小说成为与中国传统小说本质上不相同的一种叙述方式。这种变化可以说是追摹自我表现范型的需要,但它使中国小说文人化,并且把它变成对整个中国文化结构的一种挑战。

因为,当叙述者退出叙述的控制地位,沿着离心方向朝孤立的人格方向走去,当主导的叙述者主体让位给人物主体的自由运动,小说在中国文化文本等级中的地位就变化了,从公共的亚文化地位移出了。而且,由于这种运动实际上不被中国文化结构所允准,中国小说就成了五四运动反文化潮流的主要组成部分。

五四时期在中国出现的反文化有好几个特点。首先,这种反文化的实践者(作者主要是读者)都是上层知识分子,是当时具有比较高学养的一批人,它首先在留学生中发端,然后漫延到京沪及其他城市的学生群中。它是一种文人文学,既不合传统,也脱离群众。使沈雁冰当时惊诧的情况其实完全正常:

不知道为什么西洋文学上的颓废主义,一到中国,就故中国名士派的余孽认了同宗,中国的名士思想——本来世世相传,潜伏在一般人的意识里的——于是就穿上了外来主义的洋装,在先天的洋迷的现代中国青年思想界活动起来了。

时代变了,语言变了,“中国青年思想界”却依然是知识上层。所以,它是中国传统的知识精英的现代重组。

但是,这批知识分子现在团聚在一种崭新的社会机构周围——大学。大学既在国家权力体制之内,又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教授并不是旧式士大夫或晚清政治家——文人,他的思想活动不直接服从国家权力或政治活动需要;学生不是试子,他们至少在毕业前可以不必与社会既成势力苟合。因此大学以自由思想为风尚,教师学生以学术独立为标榜,个人主义或个人表现的文学,反而成为这样的集团之凝合剂。在中国这样传统政治和社会力量强大的国家内,大学学院就成了一种特殊的反文化集合点。

五四文学,是依附学院而生成的,其批评家,其读者,往往都是大学教师与学生(作家因职业特殊,可能在学院之外,但五四期在学院内还是居多)。

在现代中国,或某些第三世界国家中,一部分现代知识分子从国家权力结构中退出,退入学院,使学院成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力量基地,在某些时候也成为抵制商业化浪潮的基地。

因此,葛兰西当年研究西方社会时所指出的社会分裂成政治社会与公民社会,而统治阶级对政治社会实行命令式控制,但对公民社会实行“霸权控制”。这个观点应适当修正,至少在现代中国,这“霸权”呈分裂状,一部分知识分子不再是“社会控制集团的代表”,而因为其个人主义立场而成为主流文化的批判者。我想称之为学院——反文化派。

使局面变得复杂的是,学院——反文化派形成之时,往往是主流意识形态处于危机中的历史时期,因此这个在某种条件下(例如民国初年政权控制松弛,军阀政府急于抢权保权,无暇顾及文化),会迅速形成知识界主流,控制了相当大部分文化诠释的权力,尤其是文学艺术的诠释权,而这种诠释权又决定了文艺的价值判断与意义构筑方式。甚至形成“文艺本身就是反文化”的局面。

学院的意义控制权之所以重要,还由于它直接产生文学史的写作权。因此,国家政权控制的主流文化如果无法赢得学院,它们就丧失了文化史地位。五四时期开始出现的中国式学院反文化派之所以迅速成为改造现代中国的主要文化力量,原因就在此。

这种局面的出现,使作家很容易感到他是社会正义的代表,历史潮流的指引者,甚至“青年导师”。鲁迅,至少五四时期的鲁迅,常看到这个危险,因为这样做很容易使文学离开个人表现范型:

好的文艺作品,向来多是不受别人命令,不顾利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的东西,如果先挂起一个题目,做起文章来,那又何异于八股,在文学中并无价值,更说不到能否感动人了。

应当说,五四文学,至少在前期与中期,坚持了个人表现范型。自五四中期以后,中国现代小说发生的变化,将在结论中叙述。

普实克曾详细分析了中国文学中的“主观因素”,他认为这些因素原先存在于诗词散文等文人文类之中,到18世纪即进入《红楼梦》等中国白话小说杰作中。但是,即使在《红楼梦》和《儒林外史》中,个人表现的余地还是相当狭窄的。固然,小说一向写的是奇人异事,所以夏志清认为宋明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即以纵欲、痴恋等行为反抗社会秩序。如果这一说成立,那么《水浒传》即是个人英雄之传,唐传奇是奇人奇事之记,更不用说《红楼梦》和《儒林外史》中各式人物的自我伸张与社会规范之抵触了。

本书讨论的,不是人物形象,而是表现方式。上面的讨论已经说明了,用程式化的叙述方式来写奇人异事,最后经常是从叙述的程式归向道德判断的程式,至少叙述的程式会阻碍反程式的阅读,抵制歧出释义的可能性。

而五四小说的“个人表现”范型,使它与主流社会规范的对抗,不再局限于内容(例如性爱主题上的“变异”),而且,其形式鼓励歧解,哪怕内容并没有明显的挑战性(例如写的是阿Q这样再普通不过的村痞),读者实际上被迫读出各人不同的释义,因为作品的叙述方式拒绝提供一个与社会规范相呼应的解释。这样,叙述方式的个人表现,鼓励阅读的歧解,最后形成了五四小说对中国社会的反文化式批判。

同类推荐
  • 夜航船上(百花谭文丛)

    夜航船上(百花谭文丛)

    《夜航船上》是一部关于书人、书事的精美散文集,所收文章皆属于“书话”类,视角独特,独具内涵,往往从一本藏书、一位文化名人切入到对中华传统文化及历史宏观背景的娓娓叙述上,反映的是历时关节、人生片段、世相掠影,强调文人高雅的趣味与不俗的境界,使读者在欣赏优雅文字的同时体味到文化的魅力。
  • 听钱钟书讲文学

    听钱钟书讲文学

    钱先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之处并不在于体系性的建构,而是从幽微处发端,在几千年浩瀚的文化时空中纵兴穿行,他的魅力就表现在与传统相向时那会心一笑的默契和超脱中。
  • 日本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

    日本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

    《日本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总12卷之第9卷,是日本文学的国别研究卷。全书对日本的文学研究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考察。本书对中国日本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学术上的成败得失、重要的文学现象和代表作家的研究状况、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其他相关的问题有独到的思考;在充分展示中国日本文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从方法论的角度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学理高度对日本文学研究进行了前瞻。
  • 一个人的岁月

    一个人的岁月

    本书是著名作家顾艳的散文集。本书内容丰富,除了第一辑是作家对个人日常生活的描绘以外。其他各辑中,或追慕古人且与之对话,或面对今人而生动描绘,这是打破了时间的隔阂贯通起古今的心领神会;或从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殿堂里吸收精神资源,或走万里路感受世界各地的文化传承,这是打破了空间的隔阂营造其繁茂的精神家园。在这些看似五光十色的感悟碎片中,建构了作家独居生活的时空观念与精神坐标。
  • 游戏人间一孤鸿

    游戏人间一孤鸿

    本书收录的是庐隐创作的经典散文和小说。这些作品有的反映青年人不甘醉生梦死的苦闷,有的反映知识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徘徊、感伤,有的反映黑暗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惑。透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寻到庐隐“游戏人间”的踪迹,可以看到她是怎样“玩火”的,同时也可以听出一个挣扎在时代车轮碾压下的女性的怨诉与哀吟。阅读全书,我们的心灵会不自知地升到一种脱俗的诗境里去,并最终会和她一样努力向上,努力朝伟大的方向走去。
热门推荐
  • 尸者将臣

    尸者将臣

    一个身份神秘的神秘的少年,一处死亡与黑暗并存的山谷……上古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留下如此秘闻。少年为了追行哥哥的下落,与世间各大超然势力为敌,一殿、一府、三宗、六院、八大家族,“谁与我为敌,佛挡杀佛,神挡杀神……”这个世界真的有神吗?,为何大陆上的神兽都消失了,或者我身上还有一只吧……
  • 宿主别作妖:反派女王拽上天

    宿主别作妖:反派女王拽上天

    自从柒野快穿的第一个位面因为系统故障崩塌之后,特么系统天天叫嚣着说要补偿她。系统:宿主,这个位面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花钱!系统:宿主,这个位面我们撩美男!系统:宿主,这个位面你说了算!从此系统在给柒野开后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只是说好她说了算的,那这个一直粘着她的美男可不可以不要啊!PS:本文1V1,无虐无出轨。
  • 剑神酒祖

    剑神酒祖

    老话说得好: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内力修为是决定一名武者是否是高手的关键因素!而内力的修炼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这本是万古不变的真理在苏白身上并不适用,因为他可以将喝下去的酒转化为内力,几十年的内力不过只是多喝点酒而已!多年后已是一代宗师的苏白四十五度仰望天空,神情寂寥,喃喃道:“人生但求一醉而不可得,真是寂寞如雪啊……”
  • 迦勒底的龙战士

    迦勒底的龙战士

    简介1:前半部完结,石墨完成了自己该做的一切。简介2:世界的拯救者——藤丸立香。在他眼前的,又将是怎样的旅程呢?总的来说,成为假面骑士吧!少年!
  • The Conflict

    The Conflic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2(下册)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2(下册)

    《安全教育综合读本2下册》 中小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常有机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到工厂、农村参加义务劳动,开展社会调查,参加各类公益活动,等等。活动的空间广阔了,接触的事物更加复杂多样,存在的危险因素也就增加了。户外劳动应当注意的安全问题有哪些呢?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考上大学的苦恼

    考上大学的苦恼

    在中国,上大学是多少人的梦想。无论对家长、学生还是学校,中小学长达12年所有的教育,归根结底目的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考上大学。然而,当成千上万的考生挥汗如雨奋力拼搏饥不择食般地从拥挤不堪的高考独木桥中挣脱,总算闯进大学的校门时,迎接他们的难道只有鲜花与欢笑吗?不!当他们如梦初醒,发现自己原本选择志愿的权利被无情剥夺、进入的大学和专业是学非所爱、对大学的陈旧的教材和平庸的教师都大失所望的时候,苦涩与无奈便不可避免。
  • 都市漂泊

    都市漂泊

    夏娟娟是一个农村来城市打工的普通女孩子,由于家里从小就重男轻女,她读完高中就去大城市打工了,在打工途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被骗过、有失业、还被人欺负,直到她遇到了外冷内热的豪门公子徐向前,在他的帮助下照顾下,经历了徐向前父母反对,情敌搞鬼等困难后,最终两个人有情人终成眷属,幸福的在一起了!喜欢的朋友多收藏多推荐,可以加我微信号13777416434!谢谢广大的读者
  • 涉世之一世安

    涉世之一世安

    我父皇是帝王,我母亲也是帝王,我舅舅也是帝王,这天下没谁能比得了我的出身。但我绝不是等着被传位的庸碌之人,待我登上帝位那一日,必将这三洲合一,妖族驯服,万里河山从此只尊一人之命!那个人就是我,奕辰溪!————分割线————以上纯属为简介凑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