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400000011

第11章 第三辑 追寻结构和语言的力量(3)

阎:对我来说,我是不愿这样的。我不太愿意让人说看几句就知道是我的小说。至少我现在觉得,《年月日》、《日光流年》是一套语言方式,而《坚硬如水》、《为人民服务》是另外一套语言方式。《受活》又是其他的语言方式。这其中的差别对我非常重要,没有差别,我无法写作。

张:我知道,你总是试图不断地寻求着变化。不管怎么说,像你们这批作家,莫言、格非、苏童、余华等,就是说你们不论怎么写,我觉得都是在使用着一种真正的文学语言,怎么处理都是文学。但是有些作家,甚至写了一两千万字,出了一堆文集,但有几篇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呢?无疑他制造了大量的语言垃圾,那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我说过,许多作家终其一生没有解决一个文学语言的问题,写作首先要看语言是不是你自己的、个性化的、属于你独有的、别人很难模仿的,否则就不要去写作。上次我和李洱谈过,我说,你的《花腔》是一部别人无法模仿的小说。他听了很惊异,说那不好,那很危险。就是说,一个作家的写作,他的结构,叙述方式,他的语言,他的整体的风貌,风格是可以、能够被模仿好,还是不可以被模仿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比如说托尔斯泰是不能被模仿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可以被模仿的。托尔斯泰的东西像神一样,那种庞大的东西,包括那种节奏,那种气势,都是很难模仿的,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很多东西都是可以模仿的,甚至像博尔赫斯都是可以被广泛模仿的。你说谁还能再写一部《花腔》呢,再写一部《受活》呢,你再找一个作家,按照你这种方式,尽管伪饰一下,变化一下,人们依然会看到《受活》的影子。写作就是这样残酷,许多文学叙述方式都是一次性的,绝不能重复使用。

阎:李洱是我的同乡,是我以为最可能有大出息的河南作家。关于能不能模仿,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比如说沈从文的语言是可以被模仿的,可以延续下来;但是鲁迅的语言就难以模仿,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张:学习鲁迅的小说,需不需要把《呐喊》、《野草》背诵下来?是不是背下《呐喊》、《野草》才能理解鲁迅的语言呢,我觉得可能从另一个方面是有道理的,烂熟于心,包括那个语言,那个句式,那个字,那个词,那个感觉,那个节奏,鲁迅弥漫在文字中的那种气息,那种信息,那种韵律,那种意蕴可能全部都在其中,也许就有人突然开悟了,背会了《呐喊》,也读懂了《呐喊》。我觉得,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样做,等于是对鲁迅的一种极其浅薄和庸俗的理解。对于一个作家的理解和感悟,我认为,主要还是要从精神的层面去体会,那应该是一个心灵对另一个心灵的精神烛照。如何感受一个伟大作家的伟大的语言,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阎:还是不要把鲁迅神秘化了为好。一个作家写东西的时候没有那么神圣,也没有那么神秘,包括《野草》在内,比如说到“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有人说他是因为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才开始写小说的,这也太小儿科。比如咱们今天说语言的通感啊什么的,在鲁迅的小说《药》的结尾,有这样一段话:“微风早已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发抖的声音……愈颤愈细,”我们能就此说鲁迅的语言通感如何如何吗?通感这样的东西,实际上在日本的“新小说”里遍地都是,他们使用得非常明确,鲁迅的使用只是一时的灵感闪现。沈从文的小说中写到一个妓女对那个男的讲:“我现在还年轻,等我长枯的时候你还爱我吗?”这个“枯”字用得非常好,可我们能由此就把沈从文的语言神化吗?

张:语言是一种天赋。你的语言,苏童的语言,都有天赋的成分。你的小说是在通过语言找到一种或是创造出一种意象性的东西,包括感官性,语言的色彩能力,味觉能力,声音能力。比如说我看《日光流年》,第一句是“嘭的一声,司马蓝要死了”。一个生命的终结就是一种声音的消失,你总是喜欢用很多类似于此的象声词,在很多作品里边都是这样的。我们系里有一个研究现代汉语的老师,我和他说,你研究现代汉语,你知道现在我们的当代作家在使用什么样的现代汉语吗?是在用什么样的现代汉语写作吗?他说怎么写?我说我推荐给你一本书,就是那个时候花城出版社的老版的《日光流年》。他后来拿那本书写了一篇文章,把你的语言大量作为例句,他在谈一个现代语言的张力的问题。试图说明为什么在当代作家的叙述中会出现这样一种语言。其实,这显然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通感的问题了,是味觉,感觉,声音,色彩,是一种事物和一个词之间,或一个象声词和一个事物之间构成了某一种对应关系,那完全是一种心灵的东西,你为什么这么表达?余华非常迷恋博尔赫斯的一个比喻,博尔赫斯写佩德罗达米安生命消失时说,“仿佛水消失在水中”,这是一种叙述,而你自己的独特表达则是“嘭的一声,司马蓝要死了”,像这样的叙述给整部作品定下了一个基调,在你的小说中,这样的句子随时会涌动出来,它承载着生命、时间和文化。

阎:《日光流年》可能是被大家谈论语言最多的一部长篇小说。对此,我没有什么心得和感受,我没有刻意地在语言上如何如何。而我所刻意的,就是觉得故事的灵魂决定结构,也决定叙述的样式和语言的风格。甚至有时候是故事灵魂决定结构,结构反过来决定语言的样式。《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和《受活》这三部小说,如果说语言差别大的话,那不是我努力的结果,而是故事内在的要求。像《日光流年》,有好几个同行朋友和我说过,说写作的时候感到语言枯竭时,会随手翻开《日光流年》读半页,要寻找的语言就又回来了。这不是说《日光流年》的语言有多好,而是说《日光流年》的语言有它的个性、丰富性,给人一种新的、我讲不清的东西。这种新东西是我们传统语文里没有的,规范的语法里没有的。

张:我想是《日光流年》的语言最大限度地丰富了叙述和表达,所以有人愿意把它当做语言的词典放在床头吧。但是你如此要求语言和故事匹配的变化,是给自己出了一道语言的难题,是在不断地对自己进行着一种语言的挑战。作为一个有抱负的作家,就是应该在不断地打碎自己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新的叙述的方向。这是一个很累人、很折磨人的问题。一种语言创造出来之后,生成一种新的语言形态以后,在你的下一部作品里就要避免它了,要让它消失掉了,也就是哲学上讲的有个词叫“扬弃”,不断扬弃自己的东西。格非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一个作家和一个学者不同的是,一个学者可以积累很多东西,包括他做文章的时候,从第一篇开始,一篇篇地做,从十篇到第一百篇就积累了很多很多东西,这个东西可以供他用一辈子,这个经验是不用换的,包括如何梳理资料、考证、求证、注释,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一种作文方式,学会怎么来处理一些问题,提出一些问题,解决一些问题。那么,一个作家在完成一部作品以后,他积累了这一部作品的经验,包括结构,包括语言,包括对生活的那种感悟方式,形成了一部作品的形态以后,到下一部作品这个经验对他就不再好用了,就会在下一部作品中寻找另一种新的东西,可能就是说,前一本的东西真的就彻底结束了,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的?

阎:格非的感悟可以给人很大的启发,这就是写作中语言探索的意义,也是语言值得尊敬的神圣之处。

三、创造和变化应该是全方位的

张学昕阎连科

张:现在看来,求变与求新是你和莫言、韩少功、余华等作家能一直挺立于文坛前沿的重要的支撑点,哪怕有时候变化在一定意义上可能是一种失败。我觉得近十年来你的写作就始终处于不断的探索和创造之中。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阎:对此没有更加新鲜的见解,只是觉得不变,就只有重复。而重复,是艺术之大忌,是作家的一种自我埋藏。变,不仅是一种自觉,而且是一种无奈。

张:对。求新求变的问题,其实就是创造的问题,而且你不得不这样做。比如说苏童现在就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不仅是赞美他的小说,我也提出了他写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很早就有人说他写作中间的重复,包括语言,包括故事,有人说他总在过去的阳光下行走。我想,这不是说他小说中的香椿树街选错了,也不是说枫杨树乡村选错了,而是说他的语言方式,结构方式,包括一些人物、故事。总是在那样一个情境里边写不同的故事,这不是很危险的事情吗?尽管他的小说作得很精致,但是精致到一定程度以后,那种“匠气”就容易出来了,这是很危险的事情。苏童也说过,保持风格和重复常常是同义语。这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很难控制、把握的。

阎:苏童一开始就在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上写作,而且今天他仍然在这个高度上写作,这是非常难的,也是了不起的。而我不一样,我的写作起点很低,这给我后来的写作和变化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人们觉得我的写作在进步是因为我开始的小说不好,人们说别人的小说没有进步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写得太好,这个进步和不进步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张:你太谦虚了。

阎:我说的是实在话。

张:还说苏童。苏童是我的好朋友,说什么他都不会生气。上次我在南京的苏童作品研讨会上说,说苏童的写作起点太高了,一上手就是《妻妾成群》,就是《红粉》,把自己拉高以后,无论是中、短篇,还是后来大量的长篇,就很难轻易地超越自己了。当一个作家的天分发挥到一定程度时,写作向上的坡度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于到后来,写作,对于一个伟大的作家来说,已经不是天分和智力水平的问题,而是一种胸怀和气度。

阎:还有莫言、王安忆、贾平凹、余华、格非等,他们都是起点非常高的作家。但一个作家重复的原因,不能简单、完全归结于起点太高这一点。作家的写作,不仅是马拉松式的赛跑,而且这个跑道,还有一个向上的坡度。你必须在写作的长跑中从这个高度跑到那个高度,然后,再到下一个高度。这就是作家的人生跑道,是没有办法和无法更改的事情,就像一列火车向上缓爬的轨道,你只能在这两条轨道上努力的前行,要么努力上去,要么向下滑行。还有一种就是情况就是停滞不前。

张:坡度和高度,就是一个作家在一定的时候对前一个阶段的超越、变化,这是作家创作的必由之路。

同类推荐
  • 上海夜奔

    上海夜奔

    我们不再那么地需要上海上世纪的30年代了,至少在形式上。毕竟70年已经过去了,我们活在新的上海历史中。
  • 因为热爱,所以奔跑

    因为热爱,所以奔跑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这本《因为热爱,所以奔跑》精选了时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海明威诗集

    海明威诗集

    海明威以小说家知名,从来不希望被众人认为他是一个诗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小说创作中,一生仅发表过25首诗。本书收集了海明威生前发表的诗,每一首诗都有它独特的艺术价值。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多种概念与意象:性与欲望、战争与后果、猫、斗牛、杜松烧酒等,表达了对桃乐西帕克、埃德蒙威尔逊等人的愤怒与反感,其中部分诗诙谐地模仿了拉迪亚德吉卜林、乔伊斯基尔默、罗伯特格雷夫斯、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格特鲁德斯坦因……
  • 壶怪

    壶怪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是清代诗人汪文柏在《陶瓷行》里对宜兴紫砂壶的赞美。几百年过去了,人们应该看到,这个赞美并不过分。但是如果古诗所传达的信息是可信的话,宜兴的紫砂陶在北宋时就与龙泉窑的青瓷水注或哥窑的笔架山一起摆在文人墨客的案头了。不过它一开始并没有以艺术的面目出现,而是像其它许多陶瓷器创始时一样,是作为日用品解决生活问题的。直至明代洪武七年,废龙团茶改散茶以后,它才逐步成为文士把玩的茗器或案头清供。
  • 流过的泪是爱过的证明

    流过的泪是爱过的证明

    春花秋月,最是情浓迷离。而时光,总会在不经意里唤起一些久存的故事,如青春,如爱情,如缓缓流淌的光阴,在某个回转的瞬间,就和记忆撞了一个满怀。冬来听雪,等一场雪来温暖爱情,浪漫到极致。春来看花,尤其的三月的花事最美撩心,那些花呀朵呀都成了妖精,红得妖娆,蓝得沉迷,绿得隔着时光,也能感受那份暖意。夏来,小美可观,凉风阵阵,既有清辉月华的夜,也有慢时光里的温情。时间一天一天的过。有风的日子里,看秋起,落叶翻飞。枫叶惹起感情,即便是枯萎,也是最美。
热门推荐
  • 冰魄神师

    冰魄神师

    天生的十二条星辰神脉,代表了什么?代表了无休止的战斗!代表了迈上巅峰的勇气!代表了无上的光荣!我就是冰魄九十九级神师!哪怕你是神……也要遵循我走过的路!
  • 入土不安

    入土不安

    悬疑小说家陈子言灵感爆发,自认构思出了前所未有的“最终审判者”连环杀人事件,却没想到刚刚写好第一章,警察就在他的负责编辑冯舒的出租屋里发现了一具血淋淋的骨架,竟然与他小说里所描述的古代酷刑“梳洗”一模一样!自此地狱之门大开,好友三皮和小雯也在同一天内接连死于非命,一个被“腰斩”,一个被“剥皮”,且都与陈子言的小说情节相同。难道这是一场“互动式连环凶杀案”?可凶手为何选择了陈子言的小说为蓝本?陈子言是幕后黑手还是下一个受害者?
  • 始帝元神

    始帝元神

    他因爱跳崖,劫难奇遇,得到上古大神---始帝元神附体,而后重返故国他一路行来,解除重重危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皇家平民

    皇家平民

    他们各自转了好大一圈,直到再也转不回原点,才明白最初出发的意义。比如他,燕雀之居走到龙楼凤阁;比如她,正值妙龄突遇疾病侵袭;比如他,舍弃姓名只为一路相随;比如他,由北至南不觉丝丝牵引;比如她,孑然一身以为情缘尽去......还有那些个他和她,走过这乱世,得到失去,失去得到。只为遇见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庶女为妃

    重生之庶女为妃

    新书《快穿之男神多半是有病》求收藏求支持!一朝身死,崔诗雁决心要远离渣男渣妹,不想圣上一纸婚事,将她赐给有病有残的废材王爷,一切该何去何从……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 药王尊

    药王尊

    求收藏、求推荐~新书上映,希望各位老铁多多支持哈!(简介)一代药王竟因为随手扔了一颗破珠子而重生到千年以后的大陆?还成为了一个小废物?纳尼?不行不行,是可忍孰不可忍,既然命运捉弄,那他便翻掌成天,势必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尊者大道!
  • 择仙录

    择仙录

    一本经书,一颗鱼珠,渔家少年走上择仙之路。择仙之路,将有无数个抉择由你决定。可生,可死,可救人于水火,亦可杀人越货,可历险,可得宝,选择不同,你的读书经历也全然不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炼化八八六十四道神符。且看何人能一命成仙!敢问少年,可敢择仙?仙友修仙群:715345713,弱水发红包群:695158917(需全订,上架前打赏一千进,上架后和全订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