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2100000034

第34章 该为医学自身治病“湘雅”(2)

答:应该说,我们没有严格实施住院医师训练制度。我们的大学毕业生直接分配到某个医院的某个专科做医生。如果他的运气好,碰到的老师还能用心培养他,严格训练他,他自己也还算努力,那么若干年以后他可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专科医师。如果不是这样,说得严重一点,个别人就可能成为一个草菅人命的庸医,至少说是个不怎么合格的医师。

有人做过这样的调查,我们的医学生和美国的医学生在学业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在做到主治医师的时候,差距明显地拉大了。问题就出在住院医师的培训阶段。我们几乎是空缺。

再者,我们的住院医师没有统一的标准。湘雅医院的住院医师和某个县医院的住院医师,在同一个资格等级下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临床水平。美国则不,无论大医院还是私人诊所,经过三年的严格训练出来的水平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住院医师的起点是一致的。而我们的大学生毕业后没有统一的基本技能训练。结果,医师临床能力参差不齐,甚至相差甚远。

现在,卫生部开始推进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

问:病人为什么怀念过去的医生?像“湘雅”这样的老医院早年是不是也有类似美国这样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

答:是的。国内有“北协和,南湘雅”的说法,我们湘雅医院和协和医院都是由美国的基金会支持创办的,而且很长一段时间是沿袭着美国临床医学的运作方式。还是我们老师的那个年代,据说有一位医生要晋升高一级的职称,按照当时规定的临床工作量他还差一台手术。结果,这位即将成婚的新郎官,硬是在婚礼之前加班把那台手术做完。可见那时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严格到什么程度。

我做住院医师和住院总的时候,每天必须做临床记录。比如我今天上台做的什么手术,手术中站在什么位置,是主刀还是第一助手等等。一年下来,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事情历历在目,然后细细回味其中的收获和教训。

问:您对于住院医师这种基础性的训练有没有切身体会?

答:这是非常必要的过程,不能减免。我做主治医师的时候,有一个下级医生在做一个很简单的鼻息肉切除手术。他在准备结束手术的时候,病人说话了(这种手术是局部麻醉,病人是清醒的)。从病人讲话的声音,我听出来还有些问题没解决,我只是从他的发音判断出和手术前没有太大的区别。于是,我让这个医生再查看一下,做干净没有。一番查看之后他说没问题了。那么,我再上台给病人重新做检查,结果发现在后鼻孔的部位还有很大一疙瘩息肉根本没有解决掉,这块东西从后鼻孔掉到了鼻咽部位了。待我把疏漏的息肉切除掉以后,病人立刻感觉舒服多了。他说话的声音也随即不再是病态反应。

同一台手术出现差异,只因为我比那位医生多了两年的临床训练时间。这就是经验。对医生来讲,多一年、两年的临床实践会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医生这个职业没有捷径,不可超越。不是说你书读得有多好,学位有多高,就是个好医生了。住院医师必须到临床去摸爬滚打,必须要见过一定数量的病人,你才知道“病”究竟是怎么回事。

问:住院医师要完成必须的病例数量很重要么?

答: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另外住院医师培训中进行科室轮转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人是个整体,跨越了你这个学科范围之外的东西,你如果没有完整的接触,没有亲历亲为地实践过程,那么可能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由于你的无知和疏忽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问: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是什么时候忽略掉了?

答:应该说是文化大革命以后就没有好好地恢复过。一直到90年代初期,卫生部开始抓这个事,但是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很好地形成制度。

住院医师培训最大的冲击是研究生制度恢复以后。学位和学历的过分强调对临床训练的冲击是比较大的。但是,也不能因为住院医师培训的缺失而否定或指责研究生制度。这是两个问题。

职称晋升制度直接导致临床弱化

问:不瞒您说,现在人们对医生的水平不敢恭维,甚至对一些高职医师的看病能力很失望。究竟是患者的期望值高了,还是我们医师的看病质量缩水?

答:现在,我们很多的医生高中毕业进大学,大学毕业直接考研究生,然后再读博士。他的学位很高了,往往大城市的大医院把他留下来。按照现行的职称晋升的条例,博士两年就可以有资格晋升高级职称。那么,两年后要他放下架子向低年资的医生请教临床经验会很难。他自己也处于很尴尬的地步。

我们关起门来说,病人碰到这样的博士,出现诊断失误、治疗失误的情况就不好说了。病人们现在也能感觉到:我们的医生学历很高、外语很棒,但是看病的能力不怎么样。我们的博士在临床上有多少事故、失误、差错还没有做认真的统计,但是可以说,他们的临床能力比较低,因为没有经过严格的住院医师培训。

问:显然,这是制度的问题了。

答:现实的情况确实很麻烦。按照政策,博士生两年后可以申请副主任医师;硕士生直接可以晋升主治医师。往往实际操作中,即使你知道一个博士生他的临床不怎么行,连住院医师的基本培训都没有。但是他的论文够了,他的年限够了,他的外语也考过了,按政策你必须给他高级职称。

也有管理者想过用变通的办法,不给他主任医师的资格,给他一个研究员职称。那么,研究员最终还是要到临床,他看病时究竟按什么职称给他挂号?他是研究员你给他挂主治医师号?不行,不对应。你还是得相应地按照主任医师的资格让他接诊病人。这就是实际情况。

过度追求学历学位对临床技能的连带伤害

问:医学需要高素质人才,学位学历与临床医学怎么会相互冲突?

答:研究生制度是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很好的途径,但是,在医学上,尤其是临床医学上,带来的问题越来越显现——年轻人学历学位提高了,但是临床训练弱化了。

这其中存在政策的偏差。现在评价一个学校是不是高水平,就是看师资队伍的学位构成。他有多少博士学位?有多少硕士学位?所以各个学校都是想办法让这些学生读博士。医院里都是博士怎么办?

另外,这种学历学位的制度引导医学生们按照学士、研究生、博士生这样一条路走下去。他们要完成高水平的论文,又要完成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还要达到必须的外语水平,结果接受教育的时间被塞得满满的,这样一来临床训练的时间就挤占得微乎其微了。

问:这种冲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我们作住院医师那会儿,没有太多的学历学位要求,一般都是医学院本科毕业生。1978年恢复研究生考试。那时报考临床医学研究生必须有两年以上的临床经验。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研究生逐渐扩大招生规模,临床医学研究生开始招收应届毕业生。2000年以后,应届毕业生直接考研究生的人数巨量增加。现在的临床医学研究生中基本上都是应届毕业生了,至少说应届毕业生占到绝大多数。这时对临床医学的冲击开始了。

问:我们现在医院里医师的教育背景大体是个怎样的情况?

答:近年,国内一些地方的医学院校忙于升级、扩招。有些学校扩招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扩招导致低素质医学生群体的超量产出,这些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出路只有一条——“考研”。

我们医学研究生队伍中,大量的构成是这样一些医学院校的毕业生。他们只是经过几年的课堂教育之后,就直接考研究生。这些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作考试的准备,往往他们的英语和专业理论可以考得很好。但是,教学大纲规定的临床训练很可能就是空白。

这样的研究生、博士生出来做医师,病人就很麻烦了。医学教育中的临床训练不足,决定了他们没有太大的发展后劲,充其量凭着高学历学位可以占着一个“医师”的位置,过相对好的日子。遗憾的是,目前临床上这样的“医师”比例不小。

对症下药

问:既然医学本身出了毛病,您的对策是什么?

答:我们必须认认真真做好住院医师的培训工作,按照“全球医学教育最低技能要求”严格教学程序。

我们下决心推行新的职称晋升制度,不管国家大的政策怎么样,我们“湘雅”从2007年起将启用新的规则。第一个要求就是完成应有的临床工作量,而且不论你是什么学位,必须接受住院医师培训,作为制度,凡是临床训练不够格的,你英文再好,文章发表再多,也不能晋升医师系列的职称。

我们的临床训练有量化指标,比如你是外科系统的,要有手术量的记录,你做了多少例手术,能够做什么手术,你最难的手术能做到什么程度,而且必须是成功的例数叠加,不能是做一例失败一例的充数……

在这个基础上才是你的英文,才是论文等等,临床基础训练是第一位,否则将来对病人怎么对得起?

问:您对湘雅的医学教学的地位怎么看?

答:湘雅医学院的教学质量获得同行和社会的广泛好评。1982—1986年卫生部连续四次组织全国毕业生统考,我们均名列前茅。在1995年和2002年教育部两次组织的长年制教育教学评估,我们的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均获是全优的成绩。湘雅医学院累计为国家输送了1.6万余名高级医学人才。

如果说“湘雅”还不能够在人才的标准方面严格把关的话,那我们肯定会走向衰败。北京协和医院一直在坚持这么做,但是他们医学教育规模相对较小,在全国很难形成气候,影响力也不够。所以我们湘雅这样的医学院校有责任,在全国的医学教育中起示范作用,引领作用。

问:对现行的制度和政策说“不”,您考虑到它的操作难度没有?

答:困难是有的。比如晋升的问题,你这个地方这样搞,别的地方不这样搞,他为什么非要在你这个地方干?但是,我们是痛下决心了,你再好的人才,受不了这个过程,那你走人。不可惜。但是,我相信真正的人才不会走,他们愿意这么干,渴望接受这样的训练。

同时我有这个自信,我们“湘雅”有能力从事业、感情、待遇方面为真正的人才提供保证。我们绝对是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的医院,首先保证他的事业是高起点的;感情来讲,我们至少可以凭借大学这个层面,倾注全力给他营造一个学术环境;待遇方面,我们的三所附属医院已经具备给予优秀人才较好的生活待遇的实力和条件。

在政策方面,我们几个长学制大学准备集体抵制。各个学校有关的校务会议已经做了决定。

问:推行新的东西即将面临的困难有没有足够的估计?

答:不是件轻松的事。首先在人才培养上依然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也有人认为三年住院医师轮转培训制度时间太长,没有必要。

湘雅的三所附属医院日常的业务量都很大,需要应付的事务性的工作太多。其实卫生部早就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但是,由于繁忙这个制度在各个医院一直没落实下来。

严师少了。高年资的老师责任心减弱了。这点上不比以前了,我们那个年代,你的病历写得不合格老主任就给你撕了。现在整个社会浮躁,人与人的关系微妙……有些学生工作量根本没有完成,科室主任仍然给他开出合格的证明。

结束语

问:您对今天的讲话是否能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答:从人的问题,从医学教育的角度来弥补。怎么样从课程体系、从在校的教育,从临床的培训方面做些基础的工作。教育不可能立竿见影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马上解决当前的这些问题显然不可能,我们现在要呼吁,要开始行动。我想,经过若干年的努力,真正解决临床医师水平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这是在湘雅百年庆典之际,作为湘雅的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和认真做的事情。

太多的大话不要讲,扎扎实实把住院医师培训的质量做好。然后,各个专科再根据自己的具体需要、特点继续进行临床专业培训。只要这么坚持下去,就能保证每一个专科医生都是合格的。同时,在校教育方面,我们重点做好课程结构的调整,加大人格素质的培养,为日后的临床技能训练提供保证。这样坚持,中国的医学事业就有希望。

湘雅医院不仅仅是要有新的楼房,新的设备,最重要的是要有新的队伍。全新的精神面貌和医疗技术。这应该是我们“湘雅”下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自2006年10月18日起,“湘雅”进入新的百年。

认识田勇

泉田勇泉1973年进入医学院开始学医。1978年大学毕业,之后从医学学士到医学硕士再到医学博士又经过了11年的苦读。1993年他开始出任湘雅医院主管教学、科研的副院长。1995年升任这个医院的院长。1997年他被任命为当时的湖南医科大学副校长,同时兼任湘雅医院院长。2001年1月,湖南医科大学与中南大学合并,这时他是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院长。2002年10月,他到教育部担任高等教育司副司长,主管医学教育,主要是负责全国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研究。2005年3月田勇泉重回长沙,出任中南大学副校长兼任湘雅医学院院长。

田勇泉是幸运的,从医学生到临床大夫,从临床大夫到医学教授,从医院的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到医院的最高管理者,从大型医院的院长到高等医学院校的负责人,同时还兼有在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任职的经历。33年的时间,一个人围绕着“医学”,从微观到宏观,从基层到国家的层面,有这样全面的体验过程非常难得。特别是在教育部任职期间,他有机会承担了重大的研究课题,通过“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与学制学位的研究”课题研究,作为总负责人,使他对中国医学的整个情况有了更加深入、广泛的了解。

田勇泉是个好医生。

2006年湖南省的春节晚会上,电视台在这个中国人收视率最高的时段安排了一个手机用户发布短信的节目。这个节目是以百万为基数的,幸运者可以将埋藏心底的愿望借此表达出来。

结果在有幸的几条短信中有这样一条,它的大概意思是:我曾经是个患者,十几年前在湘雅医院遇到了一位叫田勇泉的医生,田医生当时怎么样,怎么样……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着他,一直在找他,想向他说声谢谢,今天终于有了这个机会了……

田勇泉自己没有看到这个节目,是别人告诉他的。其实,他至今不知道这个发出短信的患者究竟是谁。几十年的时间,他接触的病人太多了,他只知道自己一直就这么做着,对每位患者没什么两样。他说,做医生的真是很幸福,你的病人过多少年还都会记得你。

同类推荐
  • 秋风杀

    秋风杀

    只是一把水果刀,刀柄刀把加在一起,不过一拃长,但揣在身上,就不再是普通家什了。他胆小,用女人黄桂花的话,连老鼠都不如。他不敢杀猪不敢杀鸡,就是一只麻雀,他也没胆掐。老鼠不至于怕麻雀吧?黄桂花的话是有根据的。娶黄桂花的第二年,从田里回村的路上,唐喜看见黄桂花肩膀上趴一条毛毛虫,没替她捉,反而受了惊,大叫不止。不像男人,太不像男人了。可是,谁能想到,他把那么锋利的东西揣在身上。对他而言,已经不再是水果刀,而是……凶器。这两个字从牙缝溜出来,唐喜不可遏制地战栗了一下。太阳还在西天上晃荡,现在还不能去。
  • 四大名捕会京师2:血手

    四大名捕会京师2:血手

    “……月色昏,夜色沉,幽冥府内,日月无光,又添无数魂……”幽明山庄已成武林噩梦,数百位豪杰有去无回。名捕、城主、女侠、高僧、道长、关东客、复仇人……同赴鬼庄,异事迭出,伤亡不断。江湖中人,为何因为女子一首歌,丧魂落魄?雄霸天下,如何因为追命一口酒,黄粱一梦?
  • 曾国藩2:野焚

    曾国藩2:野焚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相爱穿梭千年2:月光下的交换

    相爱穿梭千年2:月光下的交换

    一颗子弹出膛,两世命运流转。纨绔富二代孙祺龙回到了1936年的旧上海,传奇厨师张志刚却来到了2016年,两人竟互相带着对方的身份和命运交换穿越了80年?传家宝的秘密,爱与恨的纠葛,一切谜题静待解答。且笃定时空万变,唯爱不变!
  • 黑雪、黑雪

    黑雪、黑雪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热门推荐
  • 穿越之下堂妻的春天

    穿越之下堂妻的春天

    郁晓晓:孤儿,商业间谍。意外穿越,成为大禹国相爷三女儿,名字也叫郁晓晓。传闻相爷三女儿软弱无才,但却嫁得天下女子都妒嫉的少陵王司马无忧,岂知大婚当天便被强人所辱,少陵王未让她进门,只给了一纸休书,她成为了大禹国的笑柄。回府后投湖自尽,两日后苏醒,便像换了一个人,醒前想以死明志做个烈女,醒后却一派不知羞耻的样子四处游玩,而且还‘故意’认错人,说错话。小公子庆生宴上,少陵王不计前嫌光临,装作不认识她,几次无事找事,要她施展才艺,都知相府三小姐有貌无才,她姐妹也出言相讥,认定她会出丑,却不知她打扮得空灵如画,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更是巧笑嫣然,一曲《枉凝眉》伴着高难度的舞蹈艳惊全场。片段一:阳光里的南宫无忧开了口,声音柔柔的:“我来瞧你,你开不开心?”“瞧我什么?瞧我这个弃妇怎么再死一次?”郁晓晓犀利地道。片段二:白云城堡堡主令狐一白指着正吃得不亦乎的郁晓晓道:“本堡的女主人在那里。”郁晓晓扔掉鸡腿:“不关我事,我是打酱油的。”片段三:闻人允清眼底含冰:“你走,我不想看到你。”郁晓晓早已泪如雨下:“闻人,你不要死!”如果爱情只是一场谎言和利用,堪破后又如何驻足?看郁晓晓如何从大禹国的笑柄,华丽变身,成为一个风华绝代的奇女子。****某青的其它两篇文:http://m.pgsk.com/a/226771/相公个个都难缠http://m.pgsk.com/a/190311/丑妃翻身
  • 微纪元

    微纪元

    这是他同时代人的胚胎细胞,宏人的胚胎细胞。先行者把这些密封管放进激光废物焚化炉,然后又回到冷藏库仔细看了好几遍,他在确认没有漏掉这类密封管后,回到焚化炉边,毫不动感情地,他按动了按钮。在激光束几十万摄氏度的高温下,装有胚胎的密封管瞬间汽化了。
  • 紫钗记(汤显祖戏曲全集)

    紫钗记(汤显祖戏曲全集)

    《紫钗记》是16世纪中国明代杰出戏剧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中的一梦,取材于唐代蒋防的《霍小玉传》。本书热情讴歌了爱情的真挚与执着,深刻揭露了强权的腐败与丑恶。
  • 重生之小家悍妻

    重生之小家悍妻

    苗俏俏三十岁死于癌症,魂魄又在人间滞留十年。一朝魂飞魄散,意外地发现自己重生了,重在初为人妇的时候,重生在最好的年华,重生在上一世悲剧刚刚开始的时候。
  • 山海血种

    山海血种

    距离涿鹿一战已经有几千万年,蚩尤虽死,其魂尤在,经过不断的轮回选择,他终于控制了坐在帝畿的王座之上的男人,在他的统治之下,整个山海大地早已失去了昔日女娲庇佑下的和平盛世。他誓要雪耻,布下天罗地网寻找传说中的盘古血种。女娲后裔意外得知蚩尤的密谋,选择再次肩负起平定天下的重任。然而经过了无数的轮回选择再加上蚩尤从中作梗,许多上古之神、神灵、神兽都已不复存在或仍在选择之中,无法和已经成型的帝畿之主-蚩尤血种对抗。谁曾想女娲后裔偶然拯救的五位少年,竟然都是血种选择之人,危急存亡之际,一面是女娲使命,一面是养育之情,他会作何选择:牺牲弟子拯救天下黎明百姓,还是舍弃天下苍生护他们一世周全!
  • 协同型政府

    协同型政府

    本书是李辉副教授在博士论文《论协同政府》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全书从协同政府提出的背景、协同政府的含义与特征、协同政府的兴起、协同政府的挑战与未来以及广东省广州佛山协同治理的案例,论证了协同政府在治理碎片化时代兴起的必然趋势和发展前景。全书视角新颖、紧贴学术前沿,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现实针对性。
  • 重生成为泉

    重生成为泉

    一朝重生,成为山泉。为了自保,他悄无声息,缓缓进化。突然有一天,灵气爆发,世界危在旦夕。山村,泉水,闪起了耀眼的光芒。数万只异兽发出咆哮,共同下跪,迎接自己的主宰。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掀起了滔天巨浪的——山泉水。书友群已解散,剩下的以后再说。
  • 现代家庭防治百病科学滋补食谱

    现代家庭防治百病科学滋补食谱

    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强度、高效率的生活现状,使众多忙于工作、精神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吃不消,因而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自身保健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药膳食疗这一独特的中华文化宝库的奇葩,越来越显示出她深厚的底蕴和夺目的光彩,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现代家庭防治百病科学滋补食谱》,希望读者能在获得美味可口的佳肴同时,也滋补了身体,祛除了疾病,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 一颗星的夜

    一颗星的夜

    什么是爱情,你是否也在某个深夜里想过这个问题。我想过很多词汇来描述爱情,可我发现,爱情它无法定义。我见过相爱了六十余年的夫妻在分别时依旧不舍的目光,也见过青春年少的男女情窦初开时的喜悦,我见过很多相爱的人,我想讲给你们听,愿你们在迷茫的时候,也可以把握住相爱一生的人。
  • 珍珑游

    珍珑游

    先天一炁,大道生根,道衍三千,融于苍生。万物相生,流水无情,相生相克,一局珍珑。少年郎,结伴行,心若梦,离殇红,春风吹后爱恨生,一曲红尘笑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