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7700000017

第17章 坐禅品第五

释品题:这一品是记述六祖慧能大师为听法的大众开示修禅定是不在看心、看静和不动上修行的道理,故以“坐禅”为品题。《悟性论》云:“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若了解其意,禅就不限于默然静坐,而行住坐卧皆是禅定。永嘉《证道歌》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会用功的人,不仅限于静坐时才用功,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用功。《海水一滴》亦云:“坐禅虽标三业不动。然一切处心不动,则语默动静无往不禅。若谓坐是禅,而其他非禅,则是非祖师门中正禅。”

经文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①,元不著心,亦不著净②,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象,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③。善知识!若修不动者④。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

注释

①坐禅:端身正坐而入禅定。禅,系梵语禅那之略称,意译静虑。结跏趺坐,不起思虑分别,系心于某一对象,称为坐禅。坐禅原系印度宗教各家自古以来所行之内省法,佛教亦采用之。释迦牟尼成道时,于菩提树下端坐静思,其后又在阿逾波罗树下七天、目真邻陀树下七天、罗阇恒那树下七天端坐思维,是乃佛教坐禅之始。据三卷本《大般涅槃经》卷中载:出家法系以坐禅为第一。佛教大小二乘皆修习坐禅,其类别有作数息、不净、慈心、因缘、念佛、四无量等种种之禅法,因而产生般舟三昧、首楞严三昧等多种三昧。我国自菩提达摩东渡之后,禅宗渐兴,专以修禅为悟道要法,将禅与三昧,广称为禅法。僧叡、慧远、智者等诸师皆劝人坐禅。根据《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所载,坐禅之规仪有当随时、当得安床、当得端坐、当得闲处、当得善知识、当得好善檀越、当有善意、当有善药、当能服药、当得善助等诸事。智者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特立具缘、呵欲、弃盖、调和、方便、正修、善发、觉魔、治病、证果等十种,以阐说修习止观之法则。其中,具缘指持戒清净、衣食具足、得闲居静处、息诸缘务、近善知识;何欲指呵责世间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弃盖指弃绝贪欲盖、嗔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等五盖;调和指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方便指欲、精进、念、巧慧、一心等五法。关于坐禅之方法,禅宗诸清规中多有详细之规定,例如《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坐禅仪条》,谓坐禅应息心静虑,节制饮食,于闲静处结跏趺坐,或半结跏,以左掌置于右掌上,二大拇指相拄,正身端坐,使二与肩、鼻与脐相对,舌抵上腭,唇齿是相著,两目微微张开,并说坐禅而致疾病者,乃不得其要之故。智者大师于《六妙法门》一书中,谓坐禅时可能生起烦恼障、业障及报障等三种障,并且说明对治各障之法。日本《永平清规》之办道法提出黄昏(日没后)、后夜(午前二时)、早晨(早餐后)、哺食(昼食后)之四时坐禅法。或省略后夜坐禅,而称为三时坐禅。盖坐禅从精神、身体、医学等方面观之,皆甚受重视;高僧在坐禅中之脑波与熟睡相同,然却不等于睡眠是其特征。②元不著心,亦不著净:此句中之“著”,他本皆作“看”。此两句乃是针对神秀的禅法而进行批判。坐禅原是不著于心,也不需要著于清净。若著住到心上,就有两个心,这就成了妄心,应知心本来是幻化不实,不是真心,就不应著住于它;若著住到净上,就有两个净。敦煌写本《神会语录》谓:“问何不看?答看即是妄。无妄即无看。问何不看净?答无垢即无净,净亦是相,是以不看。”具体说在修禅的过程中既不观想“心”,亦不观想“净”。③净缚:净相是妄,故被净所缚。④修不动:正观法相,心不动摇之状态。不是坐在那儿不动,而是在动中修不动,在日用中不动。见一切人时,不要看人的是非,分别他人的善恶,尽找人的过错,这便是“自性不动”。若在禅坐中,据《达摩多罗禅经》卷下所说,为五阴观所生三昧之一。对五阴,观察具足法相而得增上厌离之意,坚固精进,不可动转,其中不可动转即不动三昧。提示看即是观,观看是幻智作用,既起幻智作用,当然就不是自性本体,所以说看即是妄。假手幻智而住心看净,是楞伽宗的顿渐门。顿渐门之不取看心看净,嫌其心有住又立净相,只是以幻妄易幻妄,并不曾直达心源。只要是自证自见真如自性的人,自有其动静一如真不动在,用不着那些前门拒狼后门迎虎式的功夫。

禅门不取一定的外相,行、住、空、卧皆可参禅。故以顿宗立场言:静亦定,动亦定;坐也禅,行也禅;四威仪中,无不定时,这才是真正禅定。禅学末流之弊,杂乱者多而深入者少(衢途跬步本非习禅),议论者多而体验者少(高谈戏论在门墙外),思考者多直参者少(思知虑得不是家珍),明理者多而见性者少(见性经验始能入佛)。虽然有“见性经验”,而成佛者犹少,何以故?见性之谓悟,悟者一定是顿悟,故“见性经验”决不是“积累经验”;无论顿门禅、渐门禅,无不然也。此“见性经验”一旦显现,在初习禅者往往因此一见而自满自骄,自以为即已成佛。狂心不歇,早已离自性远矣,此“见性经验”亦遂一现而不复再现。哪得是禅?哪得成佛?到此时节,要在“悟了犹如未悟时”,照常密参,务使此“见性经验”重复显现,由断断续续而进浑然一片恒续不断,每日二十四小时中,永在“前念不生后念不灭”的“真如自性”朗现世界,此即所谓“悟后勤修”功在“保任”者也。能如是,始可以言“禅”,始可以“不退转”,始可言“见性成佛”。禅学重视“内在经验”,即是“自心内证”的“见性经验”。一部《坛经》,只是六祖自己“见性经验”的述演心传。何为“见性经验”?在哲学上或心理学分析上有一个“神秘经验”的名词,凡一切宗教,所可能有的而奇特的“宗教经验”,就统属于此“神秘经验”,“见性经验”亦就是西方哲学所谓“宗教经验”。但宗下对此“宗教经验”更有二种不同的分析:一者是一般共同的“宗教经验”,只要是宗教热忱执著的人,就有一种神秘经验,见人所不能见,闻人所不能闻,为任何宗教所共有,是有相而有所得的。例如:基督教之见耶稣复活,佛教净土宗之见西方三圣,就是一种经验。二者是殊胜不共的“见性经验”,唯此才是禅的经验,为佛教以外的各宗教所皆无而真正不可思议的神秘经验,是无相而无所得的,是宗下一种自己“绝对真心——自觉圣智”的内证经验。这两种,虽同是宗教经验,而且同属于神秘经验,但安立了再分析的两个术语后,就能格外使行者学人明辨无误了。

经文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①。《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脆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注释

①外离相即禅……“禅定”:外边离外一切相,称之为“禅”;而心里不乱,称之为定;外有禅而内有定,就达到了禅修的目的,即能豁然贯通,明白自己的本心,了知本来的自性原是清净的,就开悟了。提示坐禅,往往被人误会为跏趺坐才是;读了这品之后,始知并不如是。在外境上不攀缘,不著相,不加思量分别就叫“坐”,那么在行、住、坐、卧的四威仪中,一切时,一切处,皆是自在坐禅而无有障碍了。用《大般涅槃经》的话来说:“禅有浅深,阶级殊等。”坐禅有小乘坐禅与大乘坐禅之别:小乘坐禅著相,大乘坐禅真如自在。祖师禅之坐禅观为大乘最上乘者,行、住、坐、卧皆合禅定,不一定坐,不一定不坐,跑香尤为扬州高旻寺的独特禅风。近人习禅行者,忘了维摩诘之诃舍利弗,忘了南岳怀让磨砖打车的教训,更忘了《坛经》所言,皆以为“禅只在坐,坐就是禅”。

同类推荐
  •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以佛家禅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态度,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书中精选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意义深刻的禅理故事,通过心性、德行、处事等八个方面,以灵动的感悟,把禅的智慧切人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和风釆。这些文字直指人心,充满了哲学旨趣。在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时,如压力、情感、财富、生死等,运用禅理智慧,犹如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让读者的心灵在云水随缘、了无牵挂中营建睿智的精神家园。”
  • 世界佛教通史·第七卷:中国藏传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上

    世界佛教通史·第七卷:中国藏传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上

    《世界佛教通史》是一部佛教的世界通史,论述佛教从起源到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兴衰演变的主要过程,由十四卷十五册构成。第一卷和第二卷是对印度佛教的贯通性叙述。第三卷至第八卷是对中国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的全面论述。第九卷至第十一卷依次是日本、韩国和越南的佛教通史。第十二卷阐述斯里兰卡和东南亚佛教的历史。第十三卷是对亚洲之外佛教的全景式描述。第十四卷是世界佛教大事年表。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 儒教简史

    儒教简史

    在当代学界“儒学是宗教”由任继愈先生首倡,在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书作者承任先生衣钵,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本书分十部分,以时间为序,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儒教的发展及其特点,重点讨论儒教的改革和演变,资料翔实,论述精当,从中可见儒教发展、变迁的基本面貌,对管窥中国宗教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时间色

    时间色

    午后阳光正好,许你风华正茂。依靠柳树背腰,携手白头到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她与校草的往事

    她与校草的往事

    两个方方面面截然不同的人走在了一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逃婚小跟班

    逃婚小跟班

    堂堂唐国公府公子,居然需要一个弱女子来保护?美其名曰嫁人,还不是入火坑?果断撇下嫁衣跑路,可是谁知,竟然阴错阳差又变成了公子小跟班?争斗不休,危险不除,在漩涡之中,谁才是谁的命定缘?
  • 情字谋杀

    情字谋杀

    情字谋杀,因情而生。程羽作为一时过客,翻阅着不同的情感故事。作为侦探,她以情而动,找出谋杀背后的凶手,还原事实的真相。
  • 青马湖

    青马湖

    这是一部描写关东从清末到光复年间为年代跨度的小说,以三肇地域青马湖边一个县境为背景,描写了清末、民国、伪滿州国、光复时期这片黑土地上发生的故事。有闯关东的流民、驿站站丁、胡子、民间艺人喇叭匠、东北军抗日军官及民间抗日志士,既有国难当头为民族抗战牺牲东北军将士,也有光复时,由于国共争权县长蓬世隆叛变时我党牺牲的从关内派来的六名地方干部。小说以乔家和邹家两大家族为主要线条,描写了两大家族三代人在各个不同历史年代命运的兴衰,展示极具个性性格鲜明和鲜活的人物形象。乔家以大地主乔焕章为主要人物,突出了其勤劳操家,为民族大义守德守义的关东人豪迈的民族气节。乔守谦是乔家的大儿子,也是东北军的一名少校营长,当东北抗战爆发时,不惜舍身取义。邹家以地主邹守田为主要人物,描写随同其父流落到关东积攒的家产,一心想要在家产地产上与乔家争斗,不惜做了伪保长。其大老婆生的儿子邹新华,却忤逆父道,走了革命道路,成了县民运部长。此外,还描写了当地蒙古人包八万爷以及随同乔焕章闯关东路途结拜的义弟高满堂等人的人物命运。小说语言极具关东风情、风味特色。
  • 大明通缉犯

    大明通缉犯

    美女金钱权力统统要有……敌人宦官坏人统统要踩在脚下……失恋落魄的陈生,穿越到大明王朝,竟然成了朝廷的通缉要犯!为了生存,看他是怎样翻转地球,开启他逆袭成王的传奇人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 卿傲都市:绝色红颜

    卿傲都市:绝色红颜

    误坠山崖的她,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神秘助手,助她开辟万能空间,成为傲行都市的超级强者。但莫名之间,她却和五大家族有了说不清的恩怨情仇,蹊跷的是,千年以来流传的歌谣更是和她有关!但谁敢伤害她的亲人,就要付出血泪代价!哪怕是冷对千军,横眉万人,她,裳侑青莲,也不会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