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6100000032

第32章 虚情假意,还是惺惺相惜

诸葛亮把周瑜活活气死了,又亲自跑到柴桑口去吊丧,伏地痛哭,泪如泉涌。这眼泪,怎么有点像鳄鱼的眼泪?

说诸葛亮为周瑜吊丧,是真还是假,有两层含义:第一层,诸葛亮哭周瑜,是真哭还是假哭;第二层,诸葛亮吊丧这件事是真还是假,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么回事。

首先来看看,诸葛亮是真哭还是假哭。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诸葛亮之所以要去东吴为周瑜吊丧,是有其原因的。诸葛亮在荆州夜观天象,突然看到一颗将星堕地,就笑着对刘备说:周瑜已经死了。于是诸葛亮决定去东吴吊丧。因为他在观天象时,看到还有许多将星聚在东方,说明东吴境内还有不少人才,所以有必要借吊丧为名,去东吴走一趟,为刘备物色人才。

刘备很替诸葛亮担心。谁都知道周瑜是被你诸葛亮气死的,你去东吴,不是自己送入虎口吗?诸葛亮却很有把握地说,周瑜在世的时候尚且奈何我不得,如今周瑜死了,我还怕什么呢?于是由赵云率军五百,保护诸葛亮到了东吴。

果然,周瑜的部将见了诸葛亮,如同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恨不得马上宰了他,只是因为有赵云带剑相随,不敢下手。

诸葛亮的祭文,不但称颂周瑜当年随孙策创立霸业,赤壁之战大破曹操的种种伟烈丰功,而且悲叹痛失知音,说周瑜一死,从此天下便无知音。

诸葛亮读罢祭文,又伏地痛哭,泪如泉涌,哀恸不已。这一番举动,简直让东吴人真假难辨。东吴诸将对诸葛亮的看法也不觉发生改变,诸将议论:“人尽道公瑾与孔明不睦,今观其祭奠之情,人皆虚言耳。”鲁肃更是认为:“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

如何看待诸葛亮哭周瑜呢?有人认为这是真正在哭知音。所谓知音,即知我者也,不一定要像伯牙之于钟子期才算知音,能够妒嫉我者,也算是知音,不一定要用我者才算知音;因妒嫉我而要杀死我者,也算是知音。不仅如此,如果只是爱我而不能用我,或者即使用我又不能尽其才,反不如妒嫉我而欲杀我者。

这样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周瑜非常清楚诸葛亮的才能,所以才妒嫉诸葛亮,才三番五次想办法除掉诸葛亮,当然在这种意义上他也可以算得上诸葛亮的知音。诸葛亮和周瑜两人,分别属于不同的政治集团,各为其主。从他们所处的集团利益出发,周瑜想杀掉诸葛亮,诸葛亮设计气死周瑜,都是政治斗争的需要,都是十分正常的。周瑜一死,刘备集团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这当然是为诸葛亮所欢迎的。不过就诸葛亮个人的角度来看,即使周瑜处于敌对立场,但毕竟算是最了解自己,最能够认识自己价值的人,所以说,诸葛亮在祭奠周瑜时,想到周瑜一死,从此便无知音,于是悲从中来,流露出几分真情,在外交礼仪性的祭奠过程中,不知不觉进入角色,由假哭变为真哭,也未尝不是可能的。也就是说,诸葛亮哭周瑜,是真哭,或者说,在假哭中至少有几分真哭的成分。

但是如果再仔细看看《演义》中诸葛亮吊丧之后的一段情节,又使人怀疑,诸葛亮哭周瑜,其中到底又有多少真情呢?

诸葛亮吊丧出来,正要上船,突然岸边走来一人,道袍竹冠,皂绦素履,冷不防一把揪住诸葛亮大笑道:“汝气死周郎,却又来吊丧,明欺东吴无人耶!”诸葛亮一惊,转脸一看,原来是凤雏先生庞统,于是诸葛亮也随即大笑。

诸葛亮的这一笑,表明对庞统一语道破之事,心照不宣。由此看来,诸葛亮哭周瑜,哪里还有半点真情呢?确实是欺东吴无人罢了。

再来看看,在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诸葛亮为周郎吊丧这件事。

其实在历史上,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交道是很少的。赤壁大战前夕,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前往东吴晋见孙权,促成了孙刘两家的联盟。于是,孙权派周瑜、程普、鲁肃率水军三万,随同诸葛亮去与刘备会合,共同抗曹。诸葛亮与周瑜的接触,见于记载的,仅此而已。至于在诸葛亮与周瑜的这段接触中,周瑜是否发现诸葛亮有非同寻常的智谋,因此产生妒嫉,以至于发展到非杀诸葛亮不足以心安的地步,史书对此并无记载。这正好给文学创作留下了发挥想象的余地。《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之间“彼有三杀,此有三气”的故事也就由此而产生了。

作为历史人物的诸葛亮,不但与周瑜的死毫无关系,而且史书也从未记载过诸葛亮曾经赴东吴为周瑜吊丧之事。《三国志》对于魏、蜀、吴之间的外交活动,一般都比较注意记载,对于孙、刘两家之间的重要交往,记载尤其详细。如果历史上真有诸葛亮为周瑜吊丧一事,即使陈寿的《三国志》没有记载,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补充的史料中也会有所反映。可见,《演义》中诸葛亮哭周瑜一节.不过是“三气周瑜”的继续,纯属子虚乌有。

《演义》杜撰诸葛亮吊丧的故事,本意当然是为了进一步表现诸葛亮的智谋和胆略,不但可以把周瑜活活气死,而且还敢亲自到东吴吊丧,根本不把鲁肃及东吴诸将放在眼里。不过,这样的描写似乎过分了点儿。尤其是诸葛亮哭周瑜出来,被庞统一语道破,马上心照不宣地大笑起来,这样,诸葛亮哭周瑜,就让人联想起黄鼠狼哭小鸡。将政治上的对手置于死地,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可以看成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本来无可厚非,不过至此也就足矣。如果还要假惺惺地吊丧.就太过分了,一般的正人君子尚且不为,何况是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诸葛亮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道德的化身,更不应出此下着。《演义》为了使诸葛亮的形象更加丰满,特意加上吊丧这段情节,结果反而使人物的形象受到损害。

诸葛亮哭周瑜一节,实在有画蛇添足之嫌。

同类推荐
  • 说呼全传

    说呼全传

    小说家千态万状竞秀争奇,何止汗牛充栋,然必有关惩劝、扶植纲常者,方可刊而行之,一切偷香窃玉之说、败俗伤风之辞,虽工直,当付之祖龙尔。统阅《说呼》一书,其间涉险寻亲、改装祭墓,终复不共戴大之仇,是孝也﹔救储君于四虎之口,诉沉冤于八王之庭,愿求削佞除奸之敕,是忠也。维忠与孝,此可以为劝者也。至庞氏专权,表里为奸,卒归于全家殄灭,其为惩创,孰大焉?维遐及史册,其足以为劝惩者,灿若日星,原无庸更藉于稗宫野乘,然而史册所载,其文古,其义深,学士大夫之所抚而玩,不能挟此以使家喻而户晓也。如欲使家喻而户晓,则是书不无裨于教云。乾隆四十有四年,清和月吉,滋林老人出于西虹桥衅之罗翠山房。
  • 大明奸佞

    大明奸佞

    严嵩:“世人都说老夫最知陛下,却不知最知陛下者张忠也!”张居正:“张忠,此人大奸似忠又大忠似奸,亦正亦邪,吾,实看不透也!”严世藩:“世人都说我乃嘉靖朝第一鬼才,殊不知张忠才是真鬼才!”蓝道行:“张忠,陆地神仙也!”海瑞:“张忠,实乃大明第一奸佞!”-------------------靖皇帝45度角仰望天空:“儿子,等我死了,你就把张忠给弄死!”隆庆帝咬了咬牙说出了憋在心里很久的话:“爹,你什么时候死!”嘉靖帝想了想:“快了,大概还有几十年!”隆庆帝:“爹,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嘉靖帝:“你最好憋讲!”-------------------书友群:1003612
  • 帝国之毁灭

    帝国之毁灭

    故事从西汉末年汉成帝刘骜的一个梦开始说起,刘骜梦见当年被刘邦斩成两段的白蛇来复仇了,于是开始怀疑权倾朝野的王莽就是这条白蛇的轮回转世,为了对付王氏家族,刘骜决定重用刘氏家族对抗王莽,整个王朝看似平和的表面下开始波涛暗涌。表面温和内心深不可测的储君、一心匡扶汉室的刘氏家族、对汉朝虎视眈眈的匈奴、揭竿而起的各路农民起义军。这些势力各怀鬼胎,随着汉成帝刘骜的意外身亡,西汉王朝开始陷入无尽的战乱之中……
  • 唐链

    唐链

    大漠探古籍,白郎入古墓。墓中存倩影,相邀链唐行。琉璃钻石坠,闭月妍姬爱。处默奉盐块,咬金醉酒坛。木槿初冬现,吹将风云散。伤军哀嚎音,妙计欣慰观。我辈缘起落,神秘天启撰。竖子更风雨,或能成器还?本书描写一位汉语言文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因一次意外穿越到唐朝,谱写属于他的唐朝史话。
  • 大唐第一异姓王

    大唐第一异姓王

    作为一个天才,10岁读完小学,14岁进去科大少年班。却因一次实验意外穿越,看懵懂无知的天才少年如何玩转大唐,纵横贞观,成为大唐唯一的异姓王!
热门推荐
  • 向来风花雪月:江南情爱笔记

    向来风花雪月:江南情爱笔记

    杭州最适合谈情说爱之处,或者说最易触景生情之处,应该还是在西湖边上。触景生情,小时候学写作文总是学不会,总是假生情或生假情。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在杭州生活的笔记,书中记录的是风景,记录的是历史,记录的是文化,记录的更是感情!
  • West of the Moon
  • 我成了魔帝

    我成了魔帝

    周衍的穿越方式跟其他的穿越大众不同,他不是穿越到一个废材少年身上,而是穿越到一个刚刚死去的魔帝身上……
  • League of Strays
  • 既见银河不见卿

    既见银河不见卿

    我跨越了茫茫宇宙,看到了璀璨银河,却没寻到那个熟悉又陌生的你。
  • 网上开店指南:网上有黄金,在家赚大钱

    网上开店指南:网上有黄金,在家赚大钱

    在网上开店优势很明显,通常来说有以下几大优点:手续简便、投资小、风险低、节约资金、营业时间不受限制、地理位置不受限制、店面大小不受限制等。
  • 我想与世界有一点不同

    我想与世界有一点不同

    用20个故事书写青春的气息,离散的人,少年时期特有的迷茫与彷徨,是青春平等地赋予每个人的爱与痛的勋章。它让我们确信:每个梦想纵使微小如萤火,精心灌溉以爱,以信仰,以赤诚,时间终将让它们绽放独一无二的光芒。故事里的他们把过往勇敢地摊开,脆弱而倔强,真实有力量。没有显赫登场的身份,没有传奇叠起的际遇,只有平凡长情的坚守。纵然这一生拼尽全力,也不过完成了最普通的生活,“繁星照亮夜空的一瞬,便是萤火全部的向往。”
  • 嘉尔曼

    嘉尔曼

    嘉尔曼(CARMEN,又译作《卡门》),创作于1845年,是梅里美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很多戏剧作品由此改编,包括比才著名的歌剧《卡门》。嘉尔曼讲述的是一个无拘无束的吉普赛女郎——嘉尔曼,从事走私的冒险经历。她引诱士兵,让其陷入情网、舍弃情人,最终被军队开除加入走私行列。之后,嘉尔曼又爱上了一个斗牛士,与士兵的矛盾日益激烈,最终死在士兵剑下的悲剧故事。“嘉尔曼”这一形象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的一个典型。
  • 是个有福之仙

    是个有福之仙

    元汀自诩天生福命,连成仙都快人一步。于是邀上同门好友行走江湖,行侠仗义,一代侠女什么的,听起来就热血沸腾。还有这位萍水相逢的朋友,看你玉树临风俊逸无双,江湖险恶,不若与我同行?
  • 教育如此迷人:好学校是如何成长的

    教育如此迷人:好学校是如何成长的

    本书围绕“办一所有美好童年记忆的小学”的教育理念,从实践层面探讨了“如何让学校和教室变成孩子的美好记忆”等一系列主题,并从学校的文化与细节切入,鲜活指出何谓学校的精神和行动,给我们提供了好学校的管理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