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1400000012

第12章 两汉文化(2)

《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述的范围上自汉高祖,下至新朝的灭亡,共约230年的历史。《汉书》仿《史记》纪传体撰写体例,分本纪12篇、表8篇、志10篇、列传70篇,共有100篇,但比《史记》更加严密周详,增加了不少内容,特别是10篇志,十分丰富。《汉书》虽然是一部断代史,但它很注重贯通古今,详述史实的来龙去脉。而且,它虽然注重颂扬西汉帝王的圣德,但叙事也较客观,"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后世史家誉为"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

总之,《史记》奠定了纪传体史书之根基,《汉书》是断代史史书的开山之作,以后中国近两千年的正史纂修都是仿此先例,二者代表了两汉时期史学的最高成就,在世界史学史上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三、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萌兴

先秦时期和终有秦一代,中国虽然盛行多神传说,有"敬天法祖"的传统,但没有形成有系统教义的宗教,到了西汉,虽然经学与阴阳五行学说、谶纬之学相结合,被神学化了,但也没有发展为宗教。中国出现宗教,是在西汉之后,包括外来宗教佛教和本土宗教道教。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由与孔子同时代的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他被他的信徒们尊称为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或"佛"。佛教在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被定为国教,随后开始向外传播,后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向外传播,大致有南北两条路线,向南传入斯里兰卡、缅甸、阿富汗等国和中国云南少数地区,以小乘佛教为主;向北传入西域诸国,再东传至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以大乘佛教为主。在中国西藏盛行的佛教是大乘佛教中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绝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佛教是从西北陆路传入中国的,属于大乘佛教,但近代大学者梁启超却认为佛教是从广东一带经海路传入中国的。

佛教什么时候传入中国呢?在古代,佛教徒为了提高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编造了许多神话,把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大大提前,有的说是西汉,有的说是春秋战国,甚至有的编造说是黄帝时。据后来的史家考证,佛教传入中国当在两汉之际,最早不能在张骞开通西域之前,因为此前中国还不知道身毒(即印度),也就更不知道佛教了。传入的具体时间,也是众说纷纭,较公认的说法,一是西汉末年哀帝元寿元年(前2),大月氏的使臣伊存首次在中国口授浮屠经(即佛经),博士弟子景卢听了他的讲解;一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明帝遣使到印度访求佛法,从大月氏请来了两个佛教僧人,并在洛阳建立了白马寺,请他们翻译佛经。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被称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在东汉,洛阳成为了佛教中心。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在流传过程中,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与中国固有的儒学、道教既互为消长,又彼此融合,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刚传入中国时,主要在上层社会流传,信徒多为帝王贵族,他们往往把佛教与黄老道相结合,把黄老与佛陀并行祭祀。据悉,第一个信仰佛教的贵族楚王刘英"喜黄老学,为浮屠(浮屠,即佛陀)斋戒祭祀",第一个信仰佛教的皇帝汉桓帝在"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当时,佛教几乎被视为一种神仙方术,甚至有佛教徒为了把佛教与黄老之学牵连在一起,不惜歪曲事实,说"老子入夷狄为浮屠"。

到了东汉末年,佛教经过在上层社会近二百年的流传后,逐渐扩散至民间,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流传范围从中原地区扩展到江淮一带,直至南方的广州、交州。洛阳、徐州、豫州等地先后兴建了佛教寺院,塑造了一批佛像,特别是徐州的寺院,佛堂能容纳三千人,信徒达五千余户。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严佛调是有记载的第一个出家当僧侣的中国人。佛经的翻译事业也逐渐发达,汉译佛经越来越多。翻译佛经影响最大的是安息(波斯)人安世高和大月氏人支娄迦谶,前者主要翻译小乘佛教,重在阐述"禅数";后者主要翻译大乘佛经,重在阐述"般若"。而且,还产生了阐释佛教教义的汉文著作,即《牟子理惑论》,开始出现中国化了的佛法思想。

与佛教传入中国几乎同时,中国本土还产生了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即道教。道教的产生,与古代的鬼神崇拜、神话传说,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和秦汉时代的黄老之学有关,以先秦时期的道家为根基,杂糅了儒家、墨家、阴阳五行家和汉初的黄老思想。

道教成为有组织、有教义的正式宗教,是在东汉末年。汉顺帝年间,有个叫宫崇的人向官府献上他的老师所得到的"神书",名为《太平清领书》,共170卷,此书即后来所说的《太平经》,是道教的主要经典,系统阐述了道教的基本教义,为道教的创建提供了理论基础。此书现存57卷。

约与《太平经》问世同时,张陵到四川鹤鸣山学道,据《太平经》制作道书24篇,据说是太上老君口授,并据此布道,同时结合巴蜀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创立了道教,尊奉老子为教主,设立"治",作为传教点,并以符水咒语治病,广收教徒,参加道教要交纳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因张陵自称天师,所以又称为"天师道"。张陵死后,其子张衡、其孙张鲁继续传道,在巴蜀汉中一带势力十分强大,张鲁因此据汉中20多年。张鲁败亡开始于向曹全操国之传后播,。道教徒流向北方和江南,使得道教道教的另外一支是太平道,由张角在汉灵帝时所创,直接以《太平经》为教义,教人"叩头思过",以符水咒语治病的法术布教收徒,倡导天下"大公平",故在民间很受欢迎,教徒达几十万。太平道是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的组织者,起义失败后,太平道也基本上消逝了。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指一种有灵性的"神异之物",道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是"得道成仙",使得肉体永生,灵魂常在。道教追求养生之道,对中医的发展很有促进作用。道教还富有哲理,对中国文化产生了诸多影响,鲁迅曾经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道教不仅广布于中国,还远播到东南亚、日本、印度甚至欧美,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神医张仲景、华佗与中医理论的发展

两汉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获得很大发展。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前者能观测天象,后者能在短时间内测出地震的时间、方位和强度,比欧洲发明类似仪器要早一千七百多年。西汉初期中国发明了造纸术,东汉时蔡伦又对造纸术进行了很大革新,他发明的技术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这一时期,中国还发明了指南针,东汉时的王充详细叙述了指南针的制作方法、结构和功能,此为世界上关于指南针的最早记述。

两汉是中医学集大成时期,不仅产生了淳于意、张仲景、华佗等大医学家,还产生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著作,使得中医理论得到很大发展,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淳于意,西汉初年著名医学家,他每次看病后,都会详细记录病人的姓名、住址、脉象,以及所患病的病名、病因、治疗方法、药方、愈后等详细情况,汇集成《诊籍》,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病历,对了解当时许多病的病理及治疗方法很有帮助。

张仲景,名机,东汉著名医学家,被尊为"医圣"。他从小就精心研究医学,十分注重吸取前人的医学经验,诊断态度十分严谨,医德非常高尚,创造了一套根据病变的表、里、阴、阳、虚、实、寒、热等不同情况,对病人进行望、闻、问、切的临床诊断理论。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著有《伤寒杂病论》,共有16卷,此书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是一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临床诊疗专著,内容十分丰富。可惜,此书已经失传,目前能看到的是经过后世名医改编过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华佗,名旉,东汉著名外科医生,他一生淡泊名利,行医足迹遍及江苏、山东、河南、安徽等许多地区,深受人民尊敬,被尊为"神医"。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医病救人的故事,比如,为三国时著名将领关羽"刮骨疗毒",剜掉肌肉,刮去骨头里的毒,挽救了关羽的性命。在为河内太守一个20岁的女儿治病时,在她的腿骨里取出了一条蛇一样的死骨,治愈了她长达八年的痼疾,至今,民间还把死骨称为骨蛇。公元208年,华佗因不愿做曹操的侍医而被杀害,后来,曹操的孩子生病,因无名医医治而死,他才后悔不已,认识到不该杀了华佗。华佗最精湛的是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把麻醉剂运用到医学手术上,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又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他还擅长于针灸,提倡用体育锻炼防治疾病,自编了一套"五禽戏",即按照虎、鹿、熊、猿、鸟的运动姿势编导的一套体操,据说当时有个叫吴普的人按照此法锻炼,到九十多岁了,还"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黄帝内经》从战国时开始编纂,西汉正式成书,是中国第一部医学著作。该书分为《素问》和《灵枢》(或称《针经》)两部分,《素问》采用与黄帝对话的形式,阐述了许多生理病理现象及其成因和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石。《灵柩》主要记述了许多针刺之法。《黄帝内经》虽然带有神秘色彩,但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中的科学成分,也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合理成分,两千多年的实践证明,该书所记述的不少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还是有效的。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西汉,也有人认为成书于东汉初年,不是出于一人一时之手,而是中医药物学长期发展、积累的结果。该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和植物分类学著作,第一次较全面、系统地对中医药物进行了分类、说明。它共收录了365种药物,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并把这些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对每种药物的性质、产地、主治辅治何种疾病、异名等都进行了详细记载。该书还论述了药物理论,包括医方中的主药和辅药的关系、药物相配的制剂原则,以及药物的药性和制作方法。该书奠定了中国药物学的基础,它所记述的许多药物的药效,经过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都是正确的。

总而言之,两汉时期中医文化获得了长足发展,把临床实践和医学理论相结合,既加深了对疾病的认识,又注重病理的探讨,在治疗方法上,以方治病成为主要手段,方剂开始流行。实行药方和药物相结合,对药物的认识也更系统,针灸技术也更成熟。此一时期基本形成了中医的完整体系。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人类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至今都与西医并称为世界医学的两大体系。

同类推荐
  • 如意小相公

    如意小相公

    白衣女子手端着一个黑碗,春风拂面般一笑:“相公,你该吃药了!”韩俊面带苦笑,摆摆手道:“多谢娘子,为夫已经弃疗!”……21世纪工科男韩俊,穿越古代,成为一名陈家小姐的相公,意外获得了最强记忆术,各种知识一看就会。韩俊携带记忆术,利用前世所学,坐卧美人膝,吃吃女人的软饭,当当小官,生活悠闲自在,其乐无穷……
  • 南宋瞎客行

    南宋瞎客行

    你听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吗?那是我这辈子最大的……什么?这是南宋?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莫急,我来也。等等,没钱?那就做个女婿吧。侠客行?不,瞎客行。......以下是正经介绍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想要抵抗侵略,洗刷耻辱,扬名天下,大国崛起,先从一个瞎客做起。
  • 固原史话

    固原史话

    固原是宁夏的南大门,自古就有“古萧关”“长城要塞”“关中屏障”的美誉。秦昭襄王修筑长城,汉武帝六巡萧关,西晋时匈奴首领赫连勃勃高平创业,唐太宗亲临瓦亭观看牧马,西夏王大战好水川,明代石城之战,“天骄”成吉思汗催马扬鞭于六盘山,忙哥剌在开城建造“安西王府”,人民解放军任山河之战……他们为这片土地注入了豪情与活力。《固原史话》将这一段段不平凡的历史和这片土地上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一一呈现给了广大读者。
  • 楚史—乱国志

    楚史—乱国志

    要穿便不穿太平盛世,欲金戈铁马,当属赫赫三国;要做便不做牛鬼蛇神,志英雄丈夫,应为西楚霸王。君不见,两阵前,关公战秦琼,子龙搏高宠,霸王斗群雄!谁可想?帅帐中,文成计文成,鬼谷算太公,管子谋卧龙!何曾念!苍天下,兵仙征人屠,白袍伐武卒,卫公讨武穆!秦皇汉武,逐鹿中原;成吉思汗,驰骋欧亚。这个疯狂的时代比三国杂,比战国乱,史称乱国时代。这本书,记载了那个混乱的年代。
  • 中国历史常识

    中国历史常识

    吴晗于1963年至1965年间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如著名历史学家汪篯、白寿彝、邓广铭、郑天挺、翁独健、胡厚宣、阴法鲁、何兹全、戴逸等,他们一起整理、编写了这部《中国历史常识》,从北京猿人一直写到北伐战争,几乎囊括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重要事件、文史常识、典章制度等,是学习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经典读物。
热门推荐
  • 二少爷的帝国

    二少爷的帝国

    动则如骤风翻覆天地,静如深潭沉静难泛涟漪。如此磅礴威武的男人却柔若无骨般美丽,他的真身却无人可知。都说前世的龙今世的狗,这句话原来是这么来的。
  • 太上老君说补谢八阳经

    太上老君说补谢八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铁棍很强悍

    我的铁棍很强悍

    (热血,爆笑修仙,不热不笑算我输)自从陈独修在妖兽那不可描述的地方找到一条铁棍后,他的生活就变了。一人一棍,开始了互相伤害的变强之旅。神棍:“让我进入你的身体吧?”陈独修:“.....”......陈独修:“不是说你给的武技很难吗,神界的天才都难以修炼吗,咋我就一修炼就成功呢?”神棍:“.....”......神棍:“小子,这么美的女子,有没有想法?”陈独修:“对不起,我只喜欢修炼,真的.....”
  • 学识的力量

    学识的力量

    穿越成了一个佃农,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雷佳没有魔法天赋也没有斗气天赋。上天只给了他无尽的书藏和无尽的时间。八年生活在异界,却在学识空间中度过了八十年。长年累月的读书让雷佳觉醒了不同于魔力,斗气,自然之力的全新力量—精神力。然而在弱小时,新的力量只会带来灾祸。雷佳不想隐忍,他只能从零开始!
  • 豆蔻小娘子

    豆蔻小娘子

    她穿过来之后,被逼着替逃婚的姐姐出嫁,最悲催的不是这个,好不容易救好姐夫,阿姐也回来了,为什么她还不能回家呢?
  • 忠靖集

    忠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国际金融行业反洗钱规定及操作实践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际金融行业反洗钱规定及操作实践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洗钱犯罪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作为现代社会资金融通的主渠道,金融系统是洗钱的易发、高危领域。本书通过对各国或区域性组织对反洗钱实践的分析,简谈中国反洗钱体系的构建和现有问题的解决路径。
  •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介绍了:古希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希腊人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建了璀璨多彩的文化,留传了丰富的遗产,神话传说就是其中之一。古希腊神话的优美、动人是举世闻名的,它是生活在古代爱琴海流域、被史学家们称之为“正常的儿童”的古希腊人的智慧结晶。希腊神话作为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显示出了永久的魅力,它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孕育了欧洲的文学艺术,成为西方文学艺术作品、美学理论以及社会科学专著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在诸多的希腊神话读物中,19世纪德国著名作家施瓦布的《古希腊神话与传说》是全球最流行的版本。畅销于世界各国。
  • 名望手册

    名望手册

    一起案件,其结果令人绝望。一个故事,只为了追逐目标。如果有了可以改变的契机,是不是可以多留下一条道路
  • The Rise of Roscoe Paine

    The Rise of Roscoe Pa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