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9900000004

第4章 一个“另类”的读书郎(2)

第三,既以占卜维持生计,却宣扬吉凶祸福不由天定。在今天看来,占卜跟测字、算命一样,都是迷信职业。严君平虽然以占卜为生计,却宣扬“患生于我,不由于人;福生于我,不由于天”,甚至说“伺命在我,何求于天”严君平:《老子指归》卷十。。严君平的占卜方式,跟其他人更不相同。《汉书》说:“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班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原来,他是借为人占卜这种“贱业”来引导人们向善。

第四,既以为人占卜维持生计,却只要挣够饭钱就关门义务讲学。社会上一般的迷信职业者,不仅骗人,而且贪婪。可是严君平每天只要挣够了饭钱,就关门闭户,在家里搞义务教育,给人讲授《老子》。这就是《汉书》所载:“裁(才)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同上。

第五,地位卑微却令人敬畏。按常理,像严君平这样的社会“下九流”,要想得到县令的接见都很难;然而,事情却打了个颠倒,很多官员,包括郡守、州牧在内,要想被严君平当做客人来礼遇,竟然非常不容易,要想让严君平给他们做幕僚,就更是非分之想了。《汉书》记载,益州牧(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四川省省长)李强“至蜀,致礼与(严君平)相见,卒不敢言以为从事”班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

第六,著述不多却影响深远。按一般说法,严君平存世的著作,只有《老子指归》(或称《道德指归论》)一书。野史则说他还著有《周易骨髓》一书。应当说,即使他果真有两部书传世,也确实是不多的。但就是一部《老子指归》,却在中国《易》学以至于经学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老子指归》明代刻本刘凤的序文,称严君平此书“辩讨微邃,持论悠畅;几识溷变,藏往知来;与鬼神谋,阴阳为使……自为一家言”。民国初年,著名学者、四川大学教授刘咸炘,在其《蜀学论》一文中说,自古以来对《易经》的研究“蜀为特盛”,而其研究成果,则“大义精于君平,而诸儒多沿施孟”。当代学者认为,“严君平可说是蜀学的开山祖师”冯广宏:《蜀学开山之作》,载《蜀学》第四辑。。

如此众多的“怪异”现象集于严君平一身。了解严君平其人身上的这些“怪异”现象,对于我们了解师从严君平达六年之久,并以严君平为人生偶像的扬雄,在他以后一生行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些“异端”的思想和“另类”的行为,肯定是很有必要、也很有帮助的。

严君平比扬雄年长三十余岁。当扬雄初次面对这位年近半百的先生时,心里免不了会有几分敬畏。但不久之后他就发现,君平先生其实比他的舅姥爷林闾先生还要慈祥,还要平易近人。尤其令扬雄欣喜的,是君平先生讲授的内容和讲授的方法。君平先生讲授的,都是扬雄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先生又总是能把那些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而且生动有趣;有些看似浅显的道理,在经先生分析之后,竟然是非常地奥妙神奇而引人入胜。

严君平讲授《周易》,完全突破了孔子“十翼”的范围,他告诉扬雄:用“十翼”解读《周易》,虽然有条分缕析、融会贯通的妙处,但是仍然难以揭示《周易》天地人三位一体、和谐共存的这一内涵和本质。他鼓励扬雄对《周易》的研究有新的突破。

严君平给扬雄讲授《老子》,基本内容是他所著的《老子指归》。该书共三十五篇,约十万字。严君平运用《周易》阴阳变化的原理解读《老子》的“道”和“德”,于“道”、“德”之外,创造出“神明”、“太和”两个新概念。

在严君平的解读中,道、德与神明、太和属于同一范畴;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严君平借“一”这个道家的重要概念来予以说明。

至于“神明”、“太和”究竟是什么,严君平分别用“我”和“生”来说明。

在严君平看来,物质形态的“我”,不过是精神意义的“神”(神明)的表现形式;“生”则是“神”赋形于“我”的手段,亦就是“太和”。用现代科学术语来理解严君平的这一观点,所谓“神明”,就是支配万物得以生成的自然规律;所谓“太和”,就是表现万物形态的遗传基因。无“神”物不得生,无“和”物尽混同,故曰“神明为宗,太和为祖”。物有万般形态,皆由于“太和”。

扬雄后来所著的《太玄》、《法言》中,严君平的影响无处不在。

严君平给扬雄的巨大影响,除哲学观念之外,还有政治理念。“无为而治”是严君平政治理念的核心精神。

他提倡治国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他说:

尊天敬地,不敢亡先;修身正法,克己任人;审实定名,顺物和神;参伍左右,前后相连;随时循理,曲因其当;万物并作,归之自然。此治国之无为也。严君平:《老子指归》卷九。

如果单就“治国之无为”这一点来说,应当是道家学派共同的政治理念,绝非严君平的创见。严君平的贡献在于,他大大发挥了道家的这一政治理念,具体阐释了“无为而治”的旨趣,提出了“君无为而臣有为”、国君“修身正法,克己任人”,尤其是治国应当“随时循理,曲因其当”等具体的执政原则。

扬雄受严君平“修身正法”、“随时循理”观念的影响最大最深。

扬雄晚年,亲眼目睹了自成帝以来朝廷的一系列腐败行为,而王莽长期以来的“伪装”,又给了他王莽其人“内圣外王”的假象,以致使他对王莽寄托了莫大的希望。他把有“龙”之名而无“龙”之实和有“龙”之实而无“龙”之名,都叫做“象龙”,并且说“象龙之致雨,难矣哉”,从而指出:政治的核心问题(“政核”)是要杜绝“真伪”莫辨的现象,因为“如真不真,伪不伪,则政不核”(《法言·先知》)。扬雄和严君平都认为,“立政”必须“立身”,即皇帝的个人修养对国家政治的好坏具有决定作用。“龙”就应当能“致雨”,“象龙”则名不正、言不顺,故难“致雨”。

从扬雄一生的哲学观念来看,受严君平“随时循理,曲因其当”思想的影响最深。这种影响,既反映在扬雄的《太玄》中,也反映在他的《法言》中,以至于使他后来敢于向封建社会制度的支柱——封建“治统”挑战,作出“仕莽”、“美新”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来。

扬雄后来发展了严君平“随时循理”的思想,演变为一套“因循革化”的哲学理论。

他在《太玄·玄摛》中说:

夫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因而循之,与道神之;革而化之,与时宜之。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夫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故知因而不知革,物失其则;知革而不知因,物失其均。革之匪时,物失其基;因之匪理,物丧其纪。因革乎因革,国家之矩范也。矩范之动,成败之效也。

扬雄在这里所阐述的“因循”(因袭继承)与“革化”(改革变化)的关系和重要性,不仅代表了他的哲学思想体系,而且代表了他的历史发展观。这段话告诉人们几个基本道理:第一,对待“道”的态度。不能将“道”视为一成不变的死教条,应当有“因”有“革”,既要继承也要改革,即所谓“有批判地继承”。第二,了解“因”与“革”之间的关系。有“因”有“革”是为了“得天道”与“驯(顺)天道”,但“得天道”才是目的,“驯天道”只是手段,故“革”比“因”更为重要。第三,掌握“因”与“革”的原则。由于“因革”关乎国家治理的成败,因此“因”要合理,“革”要适时。

在《法言》一书中,扬雄把他“因循革化”的思想和理论阐述得更为具体。他说:“或问:道有因无因乎?曰:可则因,否则革。”(《问道》)扬雄主张:当“法度彰”、“礼乐著”时,治国者应当“因循”守道;而“法度废”、“礼乐亏”时,治国者就必须“革化”图新。即使“因循”,也不是墨守成规,而是“新则袭之,敝则益损之”(《问道》)。尽管扬雄对孔子和孔子的“圣人之法”推崇备至,但他仍然反对把“圣人之法”看做教条,反对固守或者机械地照搬“圣人之法”,他说:“如独守仲尼之道,是漆也。”又说:“以往圣人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并且强调“圣人之法,未尝不关盛衰”(《先知》)。

如果说扬雄所受的儒学教育,使他坚定了“以民为本”的政治立场;那么,师从林闾、严遵,则使他掌握了“因循革化”的政治手段。扬雄后来将严君平传授的扬雄故里的“子云亭”新道学用于对儒学的研究,从而创立了一种新儒学——“玄学”。其《太玄》、《法言》都是在这种“新儒学”思想指导下创造出来的。三、不务“正业”

二十来岁的扬雄,已经是一个满腹经纶、胸怀远大的青年了。

但是,这位杰出青年却让父母伤透了脑筋,因为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在步入仕途的“敲门砖”——为获取“明经”声望的“训诂”和“章句”上下工夫。

汉代读书人步入仕途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察举”,一是“征辟”。“察举”与现在推荐考大学相当,“征辟”与现在的人才招聘类似。

掌握“察举”大权的,主要是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如朝廷的“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大司马大将军)和地方的“牧守”(州牧、郡守),他们都是“二千石”以上的高官。被“察举”的,一般都是享有“明经”声誉的读书人。“明经”即通晓儒家经术。是否“明经”,主要看儒生所作“章句”文章是否符合朝廷经学博士的要求。被认为是“明经”的,还得由“三公”或“牧守”推荐,才有资格参加朝廷举行的“策试”。“策试”又分“射策”和“对策”两种内容和形式。“射策”是由主考官将几套不同的题分别写在几个简策上,由应试者随意抽取一套题作答,类似现代的“选答题”。“对策”是由主考官以皇帝的名义拟的题,要求应试者就某个方面的政事表达自己的见解,类似现代的“必答题”。

这就是《文心雕龙·议对》所说:“又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说也,言中理准,譬射侯中的。二名虽殊,皆‘议’之别体也。”

考试录用的办法是:“对策”考试的第一名可以立即授官,“射策”考试获得甲等的那一批人可以等待朝廷授官。汉代的许多大官,都是经历过“察举”和“策试”被选拔为官的。如汉文帝时的晁错,汉武帝时的公孙弘、董仲舒,汉元帝时的韦贤、韦玄成父子,汉成帝时的何武等。由于“察举”这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必须以“明经”为条件,所以被称为“明经取士”或者“明经射策取士”。

“征辟”是朝廷和高级官吏选拔任用属员的一种选才制度。由朝廷高级官吏把有声望、有才干的人推荐给朝廷,由朝廷直接聘任为吏(办事人员)的叫“征”;由地方高级官吏把有声望、有才能的人聘用为自己幕僚的叫“辟”。大致可以这样理解:“察举”类似于今天的“招干考试”,选拔的是干部(官员);“征辟”则类似今天的“招工考试”,选聘的是工人或办事员。至于被“征辟”以后的人,能不能做“官”,尤其是做大官,那就要看各人的练达和机遇了。如汉成帝时的谏大夫谷永,“少为长安小史”(一个小小的书记员),后来被元帝时的御史大夫繁延寿“举为太常丞”(仅由办事员提拔为科长)。繁延寿提拔谷永,是因为谷永“博学经书”之后,被繁延寿“闻其有茂才,除补属”,即听说谷永有了“明经”的声望之后才提拔他当干部的。可见“明经”对汉代知识分子有多重要。但是,事情亦不尽然。例如,王莽、董贤都不曾以“明经射策”入仕,都曾经跟扬雄一样被“征”为官卑职小的“黄门侍郎”(皇帝的侍从)。但是,王莽凭借外戚身份和取悦王凤、王商两位专擅朝政的叔父,只当了一年不到的黄门侍郎,就一路升迁,由射声校尉而当了大司马大将军,位极人臣,以至篡汉自立。董贤则凭借一副漂亮的脸孔,被喜欢男色的双性恋者汉哀帝宠幸,也是当了不到一年的黄门侍郎就一路升迁,竟然做到了统帅全国兵马的大司马大将军。而扬雄就因为少了一张“明经射策”的“大学文凭”,尽管他后来名声很大,也只能在黄门侍郎这个位置上一呆就是三十年,可谓创造了中外仕宦史上的一大“奇迹”。

二十岁时的扬雄,硬是不作博取“明经”声誉的打算,偏偏“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班固:《汉书·扬雄传》。。这就如同当今的有些高中在校学生,眼看面临高考了,却就是不愿意学习高考的考试内容,偏偏对那些与高考无关的事情感兴趣一样。

此时的扬雄对辞赋着了迷。

扬雄最初酷爱的是蜀郡同乡司马相如的赋,尤其是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二赋。他简直被赋所描写的壮阔气势迷住了,尤其是赋中大量的对偶、排比句式将气势烘托得异常壮美,例如:

撞千石之钟,立万石之虡,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受司马相如赋的影响,扬雄模仿其语言和结构,先后创作了《县邸铭》、《玉佴颂》、《阶闼铭》和《成都城四隅铭》。其中酷似《子虚》、《上林》的,是《蜀都赋》,以至后来汉成帝见到后,也疑为司马相如所作。

青年扬雄对司马相如的推崇,远远不及他对屈原的推崇与爱戴。扬雄不仅爱屈原的文章,他更爱屈原伟大的人格。他为屈原的死深深惋惜,他模仿屈原的作品,创作了一系列“骚体”作品:如模仿《离骚》而反其意写作了《反离骚》,模仿《离骚》而发挥自己感情写作了《广骚》,又模仿《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等屈原作品而写作了长篇大赋《畔牢愁》。

扬雄笃信儒家“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又深受老子道家“清静无为”以保其身思想的影响,所以对屈原投江殉国的行为表示不理解,以致对屈原的死,发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沉)身哉”的慨叹班固:《汉书·扬雄传》。。但是,屈原的才和德在青年扬雄的心目中,始终是非常崇高的。他把写作好了的《吊屈原文》带到都江堰,将竹简一片一片地投入岷江,以此吊唁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在扬凯看来,儿子的这些行为简直是“不务正业”,照这样下去,自己想靠儿子重振家声的希望必然会落空。有一天,他把儿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道:“自你高祖爷爷扬季迁居郫县以来,我们扬家已经四代没有人做官了。高祖爷爷曾经是二千石的太守,他的后人竟然没有一个做官的,这样对得起他的在天之灵吗?再说,我家五世单传你一个男丁,你的天分很高,又饱读经书,这光耀门庭的责任,不靠你靠谁啊?”听父亲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了,扬雄也非常认真地对父亲说道:“请爹爹容儿子禀告其详,说得不对,任凭爹爹责罚。你应当比孩儿更了解当年高祖爷爷辞官不做的原因吧。那你说,当今朝廷比孝武帝时候如何?你不是说过,高祖爷爷曾有过遗训:扬家子孙耕读传家,但不要做官吗?”见儿子搬出“祖训”,扬凯竟一时语塞,不能再往下说了。

同类推荐
  • 前世今生(全集)

    前世今生(全集)

    《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的启示》这是一本神奇的书,描写的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真实事件:一位普通病人凯瑟琳因焦躁来到魏斯医生处治疗,却在被催眠后惊现86次生命轮回!这一事实不仅改变了病人,也让心理催眠师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后,信奉科学的医生甘冒职业风险,记录此书,透露生命的不朽与真义。《前世今生2:总有奇迹降临》魏斯和他的女儿艾米跟我们共同分享了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不同寻常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前世回溯即通往灵性目标的神秘之处。
  • 美的哲学

    美的哲学

    本书并不局囿于美学学科内部的研究范式探讨“美”的本质与现象,而是从哲学的高度进行高屋建瓴地阐发。通过剖析人与世界的关系和人的生存状态,作者将艺术视为一种基本的生活经验和基本的文化形式,一种历史的“见证”,表达了作者在“思”、“史”、“诗”相统一的哲学视角下独特的美学观与艺术观,并且呼吁让生活充满美和诗意。《美的哲学(重订本)》角度新颖,视野宏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春秋》对于古人来讲,长期都被尊为政治哲学的圣典,并被认为是所有儒学经典中一部孔子亲手编撰的作品,因此而受到了极高的重视,其地位长期凌驾于儒家所有经典之上。但《春秋》同时又是费解的,甚至连遍注群经的朱熹都退避三合,孔子的微言大义在历代经学家的解读之下变得越来越芜杂,越来越让人看不清楚。我们若想从《论语》、《春秋》等经典的字面本身来了解儒家思想,这几乎就是一种缘木求鱼式的努力,因为真正在中国历史上发生巨大影响的那些所谓儒家思想、孔子真义,其实和孔子本人并没有太大关系,和我们所熟知的“四书五经”、“十三经”本身也没有太大关系,而真正发生巨大影响的却是何休版孔子、杜预版孔子、郑玄版孔子、孔颖达版孔子、朱熹版孔子、王阳明版孔子……这是一个人们不断地赋予经典以意义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给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赋予意义的过程,这些被人们所赋予的意义反过来又深刻影响着人们自身。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对经典的种种所谓正解与误读不断地冲突、互补、融合、灭亡、新生,许多由不靠谱的考据引申出来的“大义”真实地在现实社会政治思想中发挥着巨大影响,又不断衍生出新的义理与新的政治思想。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融汇了古罗马三位思想巨人的全部智慧精华,共分为三篇,比之同类书,内容更加详实,思想更加深邃,理解更为透彻。关键的是,能让读者在一《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思想的迸发,给生活于嘈杂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 愿你的世界里,有最皎洁的月光

    愿你的世界里,有最皎洁的月光

    本书是延参法师的静心之作,凭借他多年的人生感悟和智慧沉淀,针对当下人们都会遇到的焦虑、迷茫、浮躁、烦恼等问题,揭示出生命中那种美好的爱、宽容、善良以及不朽的信仰。书中将人生智慧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借助人人都可能经历的人生故事,通过画龙点睛般的心语点拨,使读者有醍醐灌顶之感,使每个人都能在困扰和迷茫中获得平静、智慧与愉悦,让自在诗意充盈每个人的生活,使我们能以一种淡然、放下、开放的姿态从容面对生活,感受美好、纯洁、简单却幸福的人生,心有明月常皎洁。
热门推荐
  • 妃你不可:皇家饭碗不好摔

    妃你不可:皇家饭碗不好摔

    无意中招惹了东华国最冷血无情的男人,从此方清浅的人生就像开了劣质挂一样曲折精彩……多年来她都信奉“单身好,想跟谁好跟谁好”的座右铭,可娘亲口中的“祖传单身”,到了她这一辈无论如何都不灵验了,不仅桃花三两枝,还被那个传言中不近女色的臭男人霸王硬上弓。嫁给烈王很多年后,方清浅也仍有种自己被骗的感觉。至于哪里被骗,她也说不上来,或许就是女人隐隐的第六感吧……直到某天,她借阅了东华本纪史册。“东华有女清浅,生性顽劣善妒,因缘际会遇烈王,沉溺于其英姿,纠缠不休。然其谓烈王祖传单身之诅咒,烈王遂生恻隐之心,娶其为妃,独宠余生。”方清浅忍不了了,夺过太史官的笔,去伪存真,改写历史:是烈王逼我嫁的!
  • 中国冠军企业的长尾战略

    中国冠军企业的长尾战略

    世界上一位CEO、经理人、企业家、营销总监,以及每一个市场营销人员都应该阅读这本书,每一位公司董事、顾问、投资人、新闻记者、商学院学生,每一个对世界最成功企业的出众物质有兴趣的人,也都应该阅读这本书。我们如此斗胆声明,并非因为我们写了这本书,而是因为书中提到了长尾理论确有很多可供借鉴之处,我们做了长期研究,写出这本书,就我们所知,国内还没有人这样做过。你能从本书里得到很多东西:希望这几十个特定的事例,能够激励你在自己的组织里立即采取行动;希望这些观念和架构深植在你心底,协助指引你思考;希望你得到可以传给别人的智慧之珠。
  • 吞天图录

    吞天图录

    你神功盖世?排山倒海?尽管来!在我面前,来多少吞多少。且看一名死宅如何在异世纵横......
  • 别让你的世界太拥挤

    别让你的世界太拥挤

    这是一部为当代人心灵解压的原创美文集,教你知福、惜福、为自己造福,从容应对生活艰辛、日子琐碎、世事无常、人情疏离、社会浮躁的重重重压,重新收获来自心灵的力量和资本。上官阿雅从工作的角度、从情感的角度、从家庭的角度、从亲情的角度、从友情的角度、从日常俗务、从人情世故等一个个细腻的窗口。向我们诉说一个个平常而又非同寻常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你幡然觉悟,你洞开壅塞的心……别让你的世界太拥挤,试着放下疲惫,卸下包袱,洗去心灵上的灰尘。你不需要那么匆忙,那么煎熬,做淡定而从容的自己,细心感受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魂创世录

    神魂创世录

    苏成哲发现自己的大脑连接了一个梦境世界,他从梦境世界开始了自己的神魂之旅。这是一个神魂的世界,三十六种情绪能量,金木水火土,什么!居然还有异族的魔法能量???苏成哲在神魂世界里摸爬滚打,创建属于自己的神魂世界,期间不乏患难兄弟,红颜知己……
  • 忌敏之喜欢你

    忌敏之喜欢你

    喜欢你就是我一想到能和共度余生就心生欢喜。一篇忌敏同人文。
  • 电竞那些事

    电竞那些事

    楚洛因电竞而小有名气,直到遇到了一群与她有着共同梦想的他们……
  • 外地人

    外地人

    糟糕,毛衣又长毛了。金叶的头伸进床底下,外面仅露着撅得老高的屁股,翻看着发霉的领子镶着同色皮子的白毛衣。这件衣服她很喜欢,几乎就是出门的行头,现在却布满了灰绿色的霉点。金叶把身子尽量放平些,使劲再往里爬爬,尽力屏住呼吸,不让难闻潮湿的霉味往鼻子里钻,艰难地翻弄着自己的衣物。还有长靴,竟然也长了一层绿毛尽管买的时候打了五折,还花了六百多块呢。平时上班都舍不得穿,金叶买回来后就想有正式场合时穿,可是后来发现自己的生活中没什么称得上是正式的场合。一个外地人,独身在北京,除去上班,出去逛个街、或者到中低档的小馆子吃个饭就算正式场合了。
  • 小鹿班比(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小鹿班比(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小鹿班比》是一部经典的杰作。这是一只鹿的成长故事,从它刚出世不久一起讲到它成年。作者察尔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真实的森林世界,动物的生活习性也描述得相当准确,就像一部很有诗意的森林动物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