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500000085

第85章 佛教的历史演变与文化内涵(2)

佛教的外在信仰有三个方面,第一是罗汉、菩萨和佛,庙里主要塑这三类像。罗汉是追求个人解脱的,是自觉,就是自己觉悟;菩萨不光是自觉,而且还要觉他,帮助他人觉悟;佛不光自觉、觉他,而且要觉行,非常圆满。这些信仰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一切宗教到不同地域都会发生变化,中国人最崇敬的是菩萨。中国佛教信仰发生变化,后来慢慢形成了四大名山、四大佛山。五台山在四大名山中是第一位的,是智慧的文殊菩萨的道场。而山西地区应当说是很有智慧的,包括晋商以及现在文化的繁荣,这种现象与佛教文化的某种联系,值得我们思考。普陀山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爱心),九华山地藏王菩萨代表大愿(孝道),五台山文殊菩萨代表大智(理性),峨眉山普贤菩萨代表大行(落实),这四位菩萨在中国佛教界的地位非常高。即使不是在这四大名山,一般比较大的道场也都会供奉这四大菩萨。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不单是佛教徒,就连一般人也都知道,在一般民间信仰中也是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最受欢迎的一位菩萨。地藏王菩萨曾发宏大誓愿,所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第二个方面就是佛指骨、佛舍利、舍利塔等等,这些对佛教徒来说代表了圣物,同时又是崇拜对象。第三是祖庭,就是祖师待过的地方。很多佛教徒一生当中要很多次去朝拜祖庭,所以祖庭也成为佛教外在信仰的一个方面。

关于佛教的哲学思想

佛教和别的宗教不太一样,佛教是哲学内涵最丰富的一个宗教。犹太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典籍是很少的。佛教经过了印度和中国这两个国家的很多精英人物的翻译传播,佛教的书籍是很多很多的,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的宗教、学派当中著作量最大的,这里面融入了中国人和印度人的智慧,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内涵。

第一个概念是缘起论。佛教哲学的核心是缘起论,这构成了其信仰的基础。缘起论就是佛教的世界观、宇宙观,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主要原因、次要原因互相结合、相因相对而形成的。不要以为佛教讲的四大皆空、一切皆空是没有的意思,佛教不是这样看的,不是没有,不是不存在,不是无,是存在的,是有的空。一切现象都是有的,但是现象本身是空的,这是大乘佛教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佛教认为,事物现象有、本质空。佛教所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解释这个道理。色,就是物质,古代叫气,中国人讲阴阳二气,物质离不开空气,空气离不开物质。"即"不是等于的意思,而是相即的意思,色和空是相即不离的,看到有的同时又看到空,两方面看待事物。

第二个概念是因果关系,"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间的事物都不是凭空而有的,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在各种因缘条件结合之下,才能存在。一旦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就是佛教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缘起道理。它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也是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哲学、思想的最大特性。佛教谈因果,也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的。

第三个概念是平等。因果是平等的,善的因得到善的果,反之亦然。每个人做了好事,都会有好报的,人和佛是平等的。这个很不简单,其他宗教教主和一般的信徒不是这样的。佛教认为人人可以成佛,关键看你是不是去努力。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人与动物也是平等的。与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也是平等的,没有权力去乱砍滥伐,人和自然也是平等的。

第四个概念是慈悲。慈悲,按照佛教通常的解说,慈是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悲是悲悯众生并拔除其痛苦。慈悲就是与乐拔苦。慈悲实际上就是怜悯、同情,就是爱。佛教认为慈悲由自爱出发最后归结为纯粹的爱。佛教的慈悲原则是建立在缘起说和无我说的思想基础上的。缘起说认为,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离开因缘而独立存在,因而,每个人都与众生息息相关,这种密切的相关性构成了慈悲的出发点。因此,在佛教中有一种内在的平等机制支持着慈悲学说,而慈悲又能给平等以心灵上的保证。

第五个概念是中道。不仅修行要合于中道,做任何事情,过与不及都不好。譬如日常生活中,有人过于追逐物欲,有人过分刻苦自励;有人对金钱的使用浪费无度,有人则一毛不拔,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就像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是畸形,只张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这才正常。所以凡事要适可而止,要不偏不倚,这就是中道。

第六个概念是圆融,就是要圆满融通。几个方面的要素都要贯通,圆融是中国化佛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圆融精神已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优良传统,深深影响着古今的中国佛教。其深刻的意蕴和独具的价值,对当今世界和全人类而言,都具有现实意义,它是处理问题的一个很高的智慧。这是佛教的哲学,可以用来解决人类自身的三大矛盾。这三大矛盾是: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资产阶级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佛教的哲学是不是可以作为这种思想的补充进一步奉献给全人类?我认为是可以的,这样做,只会使世界更加和谐。

关于佛教的伦理道德与文学艺术

一切宗教都是重视伦理道德的,佛教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准则有三条:一要平等慈悲;二要去恶从善,所有坏的事情不论大小,都不能去做,所有善事都要去做;三要自度度他,自己解脱,也要帮助别人解脱,自己提升也要帮助别人提升,对自己有利也要对别人有利。它的道德规范,也就是戒律非常多。佛教信徒当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1.不杀生,尊重一切有生命的东西;2.不偷盗,不公开或隐蔽地擅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3.不邪淫,尊重异性,不好色思淫,不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4.不妄语,不说假话、大话、虚话,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随便乱说,要句句实言,以诚待人;5.不饮酒,不喝容易刺激和麻痹神经、扰乱心性的饮料,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宁静的心境。这五条整体上有利于社会成员道德素质的普遍提高,有利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有利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佛教很早从宗教的角度提出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值得我们参考。

佛教的文学艺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也是多方面的。

我们现在的很多语言都是从佛教那里借用来的,我们经常说的课程、功课、世界、相对、绝对、烦恼、实际等等,都是佛教的语言,现在我们中国成语的百分之十都是佛教的内容,所以赵朴初生前讲过这样的话,如果没有佛教,中国人可能连讲话都讲不完整。佛教对文学的影响更是多方面的,自东晋佛经在中国翻译流传后,中国文学的内容形式和思想理念受到了深远的影响。佛经中丰富的譬喻故事令中国文士大开眼界,而主要是佛教思想特别是唐代以后兴起的禅宗思想开拓了文学家们的视野和思想境界。禅宗的语录(宋代程朱语录之模范)及宋代兴盛的以说唱、诗歌合体的佛经变文(唱导)实为明清白话小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中国的俗文学,一个重要起因就是佛教的经典。唐代的法师经常进行俗讲,就是通俗的演讲,把佛教里面很多经典内容故事化,并吸收中国的传统历史故事进行讲解,对中国的俗文学影响很深。中国小说的体例实际上是学习了佛教的典籍,好多小说的题材是和佛教思想分不开的。《西游记》不用说了,大家都很清楚。《红楼梦》中贾宝玉出家,实际上整个讲的就是关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三国演义》开场白,是"是非成败转头空"。佛教无论是在题材还是思想内容方面,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都很深刻。关于艺术方面,没有佛教的艺术,中国的艺术从魏晋南北朝以来可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中国古代的建筑现在保存下来的,与佛教有关的很可能是数量最多的。儒家是学术性的,主要是孔庙。孔府不能多盖啊,孔府无非是山东曲阜有,浙江衢州有,别的地方不能随便造,所以建筑数量很有限。寺庙属于宗教,是群众性的,他们有那种愿望,在各地建立寺庙,所以留下来的建筑非常多。这方面山西拥有很大的优势,可以说,山西就是一个佛教历史博物馆、宗教艺术博物馆,很值得我们珍视,这与历史传统和地理条件都有关系。山西佛教的建筑雕塑是中国人的骄傲和光荣,很多国家没有,有的国家的历史也就是两三百年而已。

据我了解,现在全国的旅游点,三分之一是关于佛教寺庙方面的。洪洞县的一个塔,就是一个旅游点,它养活了几十个职工,所以,佛教景点也给我们经济上带来了很大的收益。在艺术方面的熏陶作用也是很大的。前几天,在五台山演出的《神州和乐》,我去听了,水平很高,是很宝贵的东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了给养。所以佛教的文学艺术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

关于佛教的风俗习惯

可以说佛教的很多风俗习惯已经和中国人的生活融为一体了,不可分离,中国人的很多生活方式都受佛教习俗的影响。比方说过腊八节,喝腊八粥,元宵节要掌灯笼,这是和佛教有关系的。西藏、云南傣族地区更是这样,他们的节日与佛教的节日已经融为一体了。佛教提倡火葬,这和新中国提倡火葬是完全一致的。因为中国人太多,都土葬的话,很多土地会被占用。饮茶方面,更是影响深刻。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很快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僧人坐禅修行,讲究过午不食,不可饮酒,戒荤吃素,以求解脱。坐禅时要求做到:"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因而,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诫,又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茶叶中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生津的药理功能,自然使其成了僧侣们最理想的平和饮料。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指出,茶味至寒,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古人认为,茶能清心、陶情、去杂、生精。具有"三德":一是坐禅通夜不眠;二是满腹时能帮助消化,轻神气;三是不发,即能抑制性欲。而中国禅宗的坐禅,很注重"五调",即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所以,饮茶是最符合佛教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的。久而久之,茶叶便成了佛教的"神物"。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茶叶、提高品质。因为,首先寺庙都有一定的田产,并且和尚不参加农田劳动,他们有时间、有文化来讲究茶的采制、品饮艺术和写书作诗来宣传茶文化。其次,寺院多在群山环抱的幽谷深处,那里生态条件优越,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加上僧侣们精心培育、采制,茶叶品质尤佳,因而历史上许多名茶往往最初都出自禅林寺院。也难怪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根据史料记载及民间传说,我国古今众多的名茶中,有不少最初是由寺院种植、炒制的。佛教寺院不仅对茶叶的栽培、焙制有独特贡献,而且十分讲究饮茶之道。饮茶显然对人民的身心健康是有积极意义的,所以这方面佛教有着重要的贡献,对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再说佛教对汉族素食的贡献。素食在中国源远流长,古人在祭祀活动中往往食素斋戒。《礼记·坊记》有"七日戒,三日斋"的说法。但要说成体系、树风格的素食谱,则是佛教的产物。佛教徒称葱蒜等有特殊气味的菜为"荤",有几种说法,大致指葱、蒜、韭、薤、芫荽等,亦称"五辛"。

当时不吃荤是不吃这些东西,早期的印度佛教教徒由施主供食,给什么吃什么,并不专吃素食。佛教传入中国后,梁武帝时规定教徒均得吃素,武帝本人曾三入寺院,召集僧众辩论肉食之罪过,并敕令禁荤。这样,汉族僧尼在守戒的前提下,发挥才智,创造出各种风格独特的菜谱、菜系来,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的一切优秀的部分都值得我们汲取。当然,也不是说佛教全身都是宝,佛教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否则它就没必要改革了,不要前进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客观的、理性的眼光去认识佛教,我想这对大家都是有参考价值的。

同类推荐
  • 《神圣家族》导读

    《神圣家族》导读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第二辑的一种,主首先介绍了《神圣家族》的写作缘由及其成书过程,然后分析该书的文本结构及其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要旨,随后依照原著结构逐节进行解读。书稿主要阐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变化脉络和理论发展逻辑,描绘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初始形态,进而指出《神圣家族》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影响,提倡真正理解和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本书分别以禅心、禅悟、禅意、禅机、禅定、禅谛为主题,讲述修身养性、待人处事的人生哲学,教人有良好的日常心态。说理叙事从日常小事入手,将其中蕴藏的禅理娓娓道来,浅显易懂,为读者展示了禅的宗旨:发现自己,不被物欲所奴役,最终获得心灵的自由。
  • 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

    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

    根据1979年在昆明召开的全国宗教学会成立会议的精神,1980年西北五省(区)伊斯兰教学术讨论会在银川首次举行,从而揭开了新时期伊斯兰教研究的序幕。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热门推荐
  • 上海多云,有时有雨

    上海多云,有时有雨

    研究生毕业以后,林烟霏选择留在上海做一名离婚律师。过了三年平淡、窘迫的日子以后,一个突然而至的电话打破她所有的平静。随后,事业停滞不前,和多年闺蜜方殊可反目成仇,陷入和方邺可的姐弟恋不能自拔,又沉溺在宋梁煜的爱和包容中难以取舍,而父亲隐藏着家庭变故的秘密又突然去世……身负家庭和自我双重使命的林烟霏,在遭遇了一连串的阴谋、坎坷和挫折之后,逐渐揭开了命运的底牌……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剑圣宫本武藏全集(共6册)

    剑圣宫本武藏全集(共6册)

    《剑圣宫本武藏》是日本第一武侠小说,在日本家喻户晓。庆长五年,十七岁的宫本武藏怀着出人头地、扬名立万的抱负参加关原合战,然而他隶属的一方竟然全军覆没。武藏漂泊流浪一年,回到故乡时时局已彻底改变。他被通缉,被逮捕,被幽禁。在没日没夜的漆黑房间,他似乎忘记了一切。三年后方重见天日,武藏心性大变,他的故事,他以剑为灵魂的传奇,由此正式开始……《剑圣宫本武藏》,献给有理想、正在苦恼的你,助你超越困境、挑战自我,在平凡的世界演绎奋斗的人生。
  • 银河奖、晨星·晋康科幻奖得主作品精选(套装10册)

    银河奖、晨星·晋康科幻奖得主作品精选(套装10册)

    本套书包括《天意》《决战奇点(上)(下)》《人机战争》《超能脑波》《上帝之手》《海豚人》《拉格朗日墓场》《养蜂人》《替天行道》《终极爆炸》共10册。
  • 仙府道藏

    仙府道藏

    洞天福地三百六,与世无争逍遥游。当远古的三千魔神即将苏醒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是毁灭还是重生是做微末的蚯蚓还是建立真理的宝库在充满充满谬误和不确定性的阴沟中成为宇宙中的光荣或者糟粕
  • 美女总裁的超级兵王

    美女总裁的超级兵王

    (新书《都市第一战王》)传说中的佣兵大帝“禁忌神王”叶尘枫回归都市,以无敌之姿,横扫一切。揭开千年之谜,亚特兰蒂斯,玛雅文明,以及喜马拉雅山脉下隐藏的惊天之谜……
  • 言灵少女在网游上学

    言灵少女在网游上学

    一个建立在虚拟网游世界的学院,取代现实世界学校。更奇特的是这个学院里,有魔法,有言灵。别的人选择进入这个虚拟学院,是为了使用魔法。但是黎音,作为一个纯情的女孩,她只想不挂科。但是,但是为什么在经历了一次学院恐怖袭击之后,自己就火了?因为她的言灵太强大了么?
  • 一朝将行

    一朝将行

    暗流沉浮的时代,一群少年将踏上征程。东荒的山脉,一座寒寺,名为空山,一老和尚,一少年。“师傅,我想还俗去?”“为何?”“因为想去看看天下”。
  • 扶贫石器时代

    扶贫石器时代

    极地格斗:不携带任何东西进入极端环境,在生存同时,与指定对象搏杀,利用能利用的一切,斗智斗勇。穿越之后,曾经的一代顶峰人物却只想过上就着辣条喝啤酒、吹着空调打游戏的堕落肥宅生活。……注1:本书不热血不套路不野蛮不好看,只是种田文,对,就是这样,相信我。
  • 高冷老公隐婚蜜爱

    高冷老公隐婚蜜爱

    一场盛况空前的豪门盛宴,未婚夫高调迎娶了她的妹妹。她只想安静的买个醉,却不想惹上江城神秘莫测,腹黑高冷的顾家大少!进错他的房,误看他的人,还没来得及上他的床,就遇到了传说中的查房……他是江城高冷腹黑,冷面杀伐的顾家大少遇见宋清欢之前,他的一生只有一件事——工作、工作、还是工作!遇见宋清欢之后,他的一生只有两件事——爱她,爱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