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500000031

第31章 佛学研究的现代化和佛教中国化

佛教是从印度传入我国的外来宗教,经过与我国固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而总汇于我国文化洪流之中,成为传统文化儒佛道三大组成部分之一。

随着佛教的流传,中国人不断对它进行研究。在古代,研究佛教的主力是佛教学者,首先是沙门,其次是居士中的学者。他们主要是诠释经典,弘扬义理,这些成果构成了中国佛学的基本内容。还有一些站在儒、道立场的学者,他们研究佛教的目的是批判、反对佛教,这方面留给后人的成果并不丰厚。近代以来,有一批文化涵养极高的居士学者,兴起了佛学研究的热潮,他们把佛教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颇富时代气息,成就亦令人瞩目。当时也还有少数无佛教信仰的杰出学者从学术角度对佛教进行了客观的考证、剖析、论述,其贡献令人钦佩。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如何使佛教研究向前推进一步,这是我时常思索的问题,也是我从事专业研究的方向。多年来我最感兴趣,并为之付出心血的课题有三个:一是佛学研究的现代化;二是佛教之中国化的内容和方式,也就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三是佛教哲学之中国化。

从文化层次的视角来考察,佛教有高低、上下或雅俗之分,也就是有以文字为载体的高雅的经典佛教,也有不重经典依据的粗陋的民俗佛教。经典佛教大体上相当于佛学。我所从事的研究就偏重在佛学方面,尤其是佛学中的哲学。佛教哲学是经典佛教的重心,也可以说是整个佛教文化的核心。研究佛教哲学思想无疑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几年以前我写了一本书叫《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1991),这是佛教哲学研究现代化的初步尝试。我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努力:一是结合运用现代的价值学、心理学、宇宙论、发生认识论等方法,从浩繁的佛教典籍中筛选出现代人最为关注且易于理解的几个重大哲学问题,即关于人生价值论、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本体论和认识论等,加以现代诠释。二是从现代哲学的高度去审视佛教哲学思想,运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和实事求是的评述方法,较为系统地揭示佛教哲学的思想实质和现代意义。再一个就是力图运用现代语言解释佛教哲学的术语、概念、范畴和内涵,表述佛教哲学思想,以便于现代人的阅读和理解。

此外,我还对佛教典籍《华严金师子章》做了校点和注释,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剖析了该书的思辨逻辑和理论实质。后来在校释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今译,先后出版了《华严金师子章校释》(中华书局,1989)和《华严金师子章今译》(巴蜀书社,1990)。我认为,佛教原典的校释和今译,也是佛学研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过程中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固有文化也渗透到佛教的各个方面。佛教在中国流传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佛教形成的过程,即佛教中国化、民族化的过程。这个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我认为所谓佛教中国化,即是佛教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相适应,相结合,进而形成独具本地区特色的佛教,表现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特殊精神面貌和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特征。我们若把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的诸种表现形态结合起来研究双方的冲突、斗争和涵化、容纳,这对于深入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充实发展民族的新文化是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基于上述的看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在佛教中国化的问题上做了些探索,撰写了多篇论文并出版了专著《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在研究中,我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文学、艺术、科学、宗教、民俗等方面,力图全方位、多层次地揭示佛教与传统文化的横向联系,并以此说明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异同、中国佛教的基本风貌,以及中国佛教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特殊性格。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佛教人生观和世界观既有消极的一面,也不乏某些合理因素;佛教在政治上既与封建统治阶级相协调,也有矛盾之处;佛教道德伦理观有保守层面,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佛教在文学艺术上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等等。我力图通过对佛教所做的实事求是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清理两千年来中国佛教文化的历史积淀。同时,我在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思维模式中的佛教因素及其由来等问题上,也做了探索性的研究,以利于反思我们民族思维方式形成的过程及其结构层次,剖析民族灵魂。此外,在研究过程中,也注意总结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交融的经验教训,为如何面对新的文化撞击提供历史借鉴。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有助于新时代的新文化建设。

从哲学的角度研究中国佛教,也就是研究佛教哲学的中国化,这就既可以揭示中国佛教思维的内核及其特征,拓宽中国佛教的研究领域,提高中国佛教研究的整体学术水平,又可以系统地总结中国佛教哲学在与儒、道等哲学的交涉中不断演变的历史进程,还可以利用中国佛教哲学的研究成果来丰富中国哲学的内容。这就是说,可以使中国哲学和中国佛教的研究互促互补,相得益彰。

为了实现这个设想,我有时集中研究中国哲学,有时集中研究中国佛教哲学,二者交叉进行,良性互动。大约在十年前,我用了差不多两年的工夫埋头于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从中清理出我认为十分重要的12个哲学问题。它们是:宇宙生成论、本体论、时空观、常变观、矛盾观、形神观、人性论、人生理想观、历史观、名实观、知行观、真理观。对这12个哲学问题,做了博中见约、由约显博的史料梳理和理论提炼。这些研究成果体现在《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上、下册,中华书局,1990)一书中。该书对先秦时期的儒、墨、道、法、名、阴阳家的学说都一一做了评述;对两汉至明清的哲学,除了论述儒家思想以外,对魏晋玄学和佛教各宗派的哲学思想也做了较详的说明,对发掘中国佛教哲学思想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努力,从而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哲学史的思想内容。

撰写《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的姊妹篇,即在思路和体裁方面与它近似的中国佛教哲学著作,是我长期以来的一个心愿。近7年来我正在着重研究中国哲学思想,从中国人的佛教著作出发,力图从中梳理出中国佛教的重要哲学问题,勾勒中国佛教哲学体系,阐述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在此基础上,又与印度佛教哲学思想,中国固有的儒、道哲学思想加以比较,以凸显其独具的异彩。我想,对中国佛教文化核心的哲学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必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也有助于更全面地总结中国哲学的丰富内涵。

同类推荐
  • 禅道与人道

    禅道与人道

    本书是在深刻领会禅学精义,拜读佛教思想的基础上,对古今传承的禅的故事、禅的思悟、禅的智慧,进行了深入的发掘,撷取其中对现代人生颇具开悟与启迪的哲理名言与精思妙论,与实际生活融汇贯通有机结合,加以浓缩概括和精要点评,使读者阅读后产生一种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触动,从而为自己的未来人生做出积极有益的选择。全书共分十四章,以活泼生动的体裁,对禅道做了简要的概述,以发人深思的议论,对人生的轨迹做了精要的评析。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去极端化”理论读本

    “去极端化”理论读本

    本书不仅通过梳理人类文明和宗教特别是新疆伊斯兰教的历史演变,向广大读者普及正确的宗教知识,树立正确的宗教观,还通过分析国际宗教极端主义、新疆宗教极端主义的根源、特点和影响,帮助广大读者认清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因而对于进一步加强新疆地区思想文化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世界佛教通史·第十三卷:亚洲之外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

    世界佛教通史·第十三卷:亚洲之外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

    《亚洲之外佛教》是《世界佛教通史》系列第十二卷,主要讲述了欧美非等非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佛教发展情况。主要内容如下:一、佛教在欧洲、美洲的初传。佛教在欧洲的初传,佛教传入美洲的传说。二、英国佛教。早期的佛教学术研究,佛教信仰的开端,南传佛教的新气象,日本佛教的传播,藏传佛教的迅速发展,汉传佛教的传播。三、法国佛教。学者的学术研究,探险家与藏传佛教、佛教组织出现的背景,佛教宗派的传入,佛教发展的新动态。四、德国佛教。早期哲学家与佛教、学者的佛教研究,早期的佛教团体,佛教宗派的发展。五、欧洲其他各国佛教。西欧其他各国佛教,中欧其他各国佛教,北欧各国佛教,南欧各国佛教,东欧各国佛教。六、美国佛教。美国早期学者与佛教,华工与汉传佛教初传美国,日本移民与日本佛教初传美国,神智学会与佛教,世界宗教大会前后的美国佛教,二战结束前日本佛教的传播,二战后日本佛教的发展,“垮掉的一代”、嬉皮士与佛教,汉传佛教的发展,藏传佛教的迅速传播,南传佛教,韩国佛教,越南佛教。七、加拿大、拉丁美洲、大洋洲、非洲佛教。加拿大佛教,拉丁美洲佛教,大洋洲佛教,非洲佛教。
热门推荐
  • 火力不足恐惧者穿越诸天

    火力不足恐惧者穿越诸天

    一个火力严重不足患者在诸天遨游的故事。“三管炮不够,那就乘以100吧!”“看我万炮朝天!”“别动,你们已经被我包围了!”
  • 无限电影世界

    无限电影世界

    宅男栩枫收到一台九十年代的老式放映机,在调试的过程中触电,从此进入到无限电影世界。
  • 捉妖还能这么玩儿

    捉妖还能这么玩儿

    没有金手指,没有系统,只是一个运气超级棒的落魄军人,因为某些原因被迫复原,成为一个死肥宅,在一次等待藤训爸爸的游戏成为让他重回巅峰的人生转折,凭借自己的坚持与不懈努力,带着妖灵转战诸国
  • 豪门弃爱,傲娇萌妻别想逃

    豪门弃爱,傲娇萌妻别想逃

    十八岁那年,在一个雨天里,欧阳宝儿遇见了二十岁的冷漠男子慕容睿。那一刻,他们都触动了对方早已冰冷的心,重新感受到了心跳的节奏。那一年,他向她表明心意,因为心里的那些秘密,她不想和他有太多的接触,可却舍不得他带给她的温暖。他以为他们会永远在一起,因为他爱她,她也爱他!她以为她们会永远在一起,因为她爱他,他也爱她!可是当她的秘密被揭开时,他才知道原来他爱上的人竟然是……而她早就知道他们有着无法跨越的鸿沟。他问自己,心还会再跳吗?“就当我慕容睿瞎了眼,遇上了你,爱上了你。以后只当我不曾认识过你。你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 无衣令

    无衣令

    从乡村来京打工的小让生计无着,便抵押青春的资本投靠报社社长老隋。老隋不可能离婚,而小让也是家中有人——青梅竹马的石宽仍在家乡等她。小说将小让写得柔肠百转,一边是给她足够生活享受的老隋,一边是给她精神尊严的石宽……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奥特曼战士闪耀无限

    奥特曼战士闪耀无限

    光,照亮了星空,为万物发展提供了条件,而光的后代——奥特曼,将为世界进化保驾护航。
  •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本书用唯美而诗意的语言,力图诠释鸿儒钱钟书的人生传奇。众所周知,一部《围城》,享誉国内外,让一位男子声名鹊起,他便是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说,钱钟书是吴敬梓之后最有力的讽刺小说家。才华横溢,奈何斯人已逝,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然而,时光无法掩盖他生命的光芒,反而在岁月的洗礼后越发明亮通透。《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围绕着钱钟书一生,开展了一系列地描摹。钱钟书的年少光阴,青春年华,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出口成章的才情,浓郁的幽默与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以及经营家庭的脚踏实地……多个角度给“《围城》之父”画像。
  • 重生之结婚之前

    重生之结婚之前

    为婆媳关系痛心,为孩子被夺心碎,为丈夫不忠绝望……重生在与他结婚之前、怀孕之后,本以为重获新生,便可平静度日,偏偏你还敢往枪口上撞,那就别怨人家新仇旧恨一起算!
  • 萌娃上门:后爹,娶我妈咪吧

    萌娃上门:后爹,娶我妈咪吧

    结婚才半年,婆婆为了早点抱孙子,将小三送上丈夫的床,乐素汐果断的选择放弃婚姻。婚姻不完美,乐素汐拼尽全力在事业上蒸蒸日上,极品前夫再次出现,只因他现任妻子生不出孩子,而乐素汐当年离开时,已经怀孕。儿时的暖心人,如救赎般降临,为她遮风挡雨!女儿主动找上门去,扬言到:“后爹,娶我妈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