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5300000002

第2章 大哉,老子之道 (2)

老子为了进一步说明他对宇宙的感悟,对宇宙的产生,也就是由一个完全没有空间和时间概念的彻底的虚无而达致豁然天开、万类纷陈的境界,有着一个非常天才的悟谈。称这是“悟谈”,因为它同样不是实证后的结论,而是一种直接来自灵府的感悟,他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老子的哲学中把阴阳未分的混沌状态用一个数字—“一”来代表,它是由道所生,接着如前面所述,发生了变化,隐然“有象”、“有物”的惚恍玄冥之境来到。照现代天体物理学家的理解,这不正是宇宙大爆炸的前兆吗?“热大爆炸宇宙学”现在已被学术界公认为标准宇宙学,据理论和观测,大概二百亿年前宇宙也处于一个浑沌未开的温度均匀、密度均匀和对称性极高的状态。首先,我应提出质疑的是,当基本粒子都不存在,当然没有物质,既无物质何来空间,无物质无空间,又无相对的运动,何来时间?现代宇宙学提出的这种宇宙状态,本来就是类似中国哲学上的“无”的概念。现代宇宙又以在宇宙创生(谁“创生”了宇宙?)后的1/1036秒产生粒子,如中子、质子,再过100秒的时候开始产生元素,然后是星汉的形成,银河的运转,太阳系的形成,地球、月亮的诞生。我们很难笃信此说的原因是,用精确的数字来说明二百亿年以前的事,譬如为什么在大爆炸之后1/1036秒钟而不是1/1035秒钟或1/1037秒钟产生粒子,为什么是100秒钟而不是99秒钟或101秒钟产生元素?这难道不是和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又不期而遇了吗?太遥远的过去,用太精确的方法表述,就近乎“玄”。

有的物理学家,通过现代宇宙学的描述,证明中国古代哲学的荒诞无稽,而我们难道不正可以此证明中国古代哲学的悟性深邃吗?前面提到老子哲学中的“一”,在惚恍之境中,由于气的冲和(可以认为是宇宙大爆炸),一分为二,这“二”,就是负阴抱阳的阴、阳二气,由于它们的参和是为三(参,古音可念为三),而生了万物。这又进一步陈明,宇宙万物之所以能生生不息,是离不开阴阳的谐和的。

“和”,是阴阳的交互作用,有无的相生、矛盾的化解、仇恨的泯灭、生命的滋生、男女的欢爱都是“和”,而且是未来大同世界的最崇高的精神。

至此,我愿再一次明晰地重述老子对宇宙本体的思维:

1.在老子哲学中,道、惚恍、混沌、朴、无极、虚极、玄、一等等概念,大体上有相同的内容,意思是指宇宙产生(开始有空间和时间)之间的状态,之所以有这种种名称上的区别,在于老子论述的方面或有不同:形容宇宙产生之前的无状、无物用“惚恍”;形容惚恍的不可思议,则用“玄”,“玄之又玄”;相对于万物(器)则用“朴”,“朴散而为器”;用以说明阴阳的交合则用“一”,一生二,二生三等等。

2.老子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同时又相应地提出“有”“无”“同出而异名”和“有无相生”的辩证观念,这里“无”和“有”不是本和末的关系,不是“无为有之本”,是同时并生并存的哲学概念。为了说明有也生无,老子又提出了“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这“根”便是“无”,这“静”便是“无”的状态。这里我们是否也可以想象一下,现代宇宙学所不能解答的问题是:亿万年以后宇宙会不会坍塌而重新化为子虚乌有,复归于无?老子的有无相生,不只存在于老子举例的个别事物如陶器和车轮,也包含着极广大的时空问题,包含着未来是否复归于无。从老子的很多命题如:“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我们体会到老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思维,以前是空无一物,以后也是空无一物,一切都嬗变不居。所以他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天地使飘风、骤雨不能持久,那么天地(指人的目力所及的六合之内)倘若也反自然之道呢,天地难道能持久吗?广而大之,宇宙万有就永远在守恒中运转吗?永远在膨胀(现代宇宙学名词)中发展吗?一旦失序,一旦收缩,难道没有一天复归于虚无吗?老子所可能提出的问题,现代宇宙学也同样提出,前者是天才的悟性,后者是天才的发现,对于不搞科学的我,它们同样使我痴迷,使我倾倒。

3“.道”不是上帝所造,它在上帝之先已然存在。它是由似有似无的因子“夷”、“希”、“微”,由惚兮恍兮的“物”和“象”、窈兮冥兮的“精”和“信”构成的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彻底的虚无,经过冲气而分阴阳,阴阳交互作用而生万物。这冲气的过程也许非常迅猛,现代宇宙学之1/1036秒钟,夷、希、微、精、信之属出现,100秒钟之后有元素“物”、“象”之属出现,这是本人的玄谈,不过我想,比较接近老子哲学的玄想。

这“冲气”二字,在两千三百年以后,牛顿用了第一推动力的说法,现代宇宙学用了“大爆炸”的概念,然而,谁给冲气的?谁给了第一推动?谁引发这大爆炸?神学家在此,有权向上述悟性的、理性的思维挑战。早在中世纪,西方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就作如是讲,以证明上帝毋庸置疑地存在:

在世界上有些事物是运动的,凡事物的运动总受其他事物的推动。如果一件事物本身在动,而又必受其他事物推动,那么其他事物又必受另一其他事物推动。但我们在此绝不能一个一个推到无限,所以最后追到一个不受其他事物推动的第一推动者。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

就此,我所尊敬的现代物理学大师杨振宁先生有一段非常妙的悟谈。有一位著名的记者问杨先生说:

“为什么西方许多自然科学家都相信宗教、信仰宗教,也就是相信有造物主的存在?杨教授,你相信在不可知的宇宙中,有造物主在创造一切吗?”

杨先生回答说:

关于科学和宗教的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科学家,做研究工作的时候,当他发现到有一些非常奇妙的自然界的现象,当他发现到有许多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美丽的自然结构,我想,应该描述的方法是,他会有一个触及灵魂的震动。因为,当他认识到,自然的结构有这么多的不可思议的奥妙,这个时候的感觉,我想是和最真诚的宗教信仰很接近的。所以你问,相信不相信在不可知的宇宙中有造物主在创造一切吗?这个话,我想我很难正面回答“是”或者“不是”,我只能说,当我们越来越多地了解自然界一些美妙的不可思议的结构后,不管我们是正面问这个问题还是不正面问这个问题,都确实有你所问的这个问题存在。是不是有人或者是有神在那里主持着?我想,这也是一个永远不能有最后回答的问题。

记者又问:“是不是因为人的知识太有限的关系?”

杨振宁先生说:

一方面是这个原因。另一方面,我们会有一个感觉,假如不是有一个最终的目的,不会造得这么美妙。

杨振宁先生在此并没有丝毫的困惑,我们只感到,他诗意的回答中,所惊叹的是宇宙的不可名状的美妙。

艺术家,还是作自然之子吧!在杳不可测的宇宙之前,我们除去对它抱着宗教般的虔诚之情外,我们还能做什么?我在南开大学的马蹄湖畔,看一池荷花,在晚风中摇曳,我在夕照中看那蓓蕾,看那开放的花瓣,那花瓣上的每一根脉纹,那在微风中轻轻颤动的花蕊,我相信那一朵圣洁的莲花,的确是一个纯净的世界,它没有目的吗?我相信,它肯定知道我在深深地赞美它。

西方20世纪现代艺术的败笔之一,是以表达艺术家内在与外在的抗争、不调和、不平衡为目标,很难说他们创造着美。艺术家来而复去,宇宙却无言地永存着;诸流派都烟云过眼,而美却存在着。在一片叶子,在一朵野花,在一泓清泉,在巨川大壑,在星汉罗列,在天体运转,没有宗教般的虔诚,就没有艺术。

无论是理性的、感悟的、写实的、写意的、具象的、抽象的艺术家,都不要忘记:我们是自然之子,我们的一切创造—倘若是美的创造—都只能是“道法自然”。

老子不曾讲上帝创造了“道”,然而他没有解答宇宙的终极原因,和当今之世所有伟大的科学家一样,他们的未知既使他们无奈,又使他们的理论留下了美妙的空白。

同类推荐
  • 传统思想的现代维度

    传统思想的现代维度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中国哲学和传统思想相关研究的一个初步总结,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 《 传统思想的现代阐释》,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和思想中道家、儒家、辩证法、浙学等重要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新的研究,力图对传统思想观念进行一些突破,提出一些新的解读和现代阐释。下篇《传统与现代化》则希望就一些新的思想学术论题,结合传统思想文化资源,进行多个角度、多个方法的探讨,努力挖掘出一些传统与现代的转换链接的有效通道,发现民族传统哲学文化现代化或作用于现代社会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途径、方法问题,研究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路径等问题,使传统哲学文化真正成为推进我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丰厚“软实力”,成为从传统向现代性转换过程中应予以借鉴依凭的一个特有的民族性基础,推进重建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生命哲学书

    生命哲学书

    生死离别便是一种尤为明显的无常现象,只是世间众多男女尚被执着所缠,心中烦恼丛生,无法堪破这本属平常的无常现象。可是,如果我们契入法性,生起觉悟之心,以觉悟的心去谛观世间的生死离别,那么我们便会发现,曾经心中执着的一切,不过都在缘生缘灭中变化而已,这种变化的过程,也可以是生命的另一种新生。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宽容

    宽容

    房龙的《宽容》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探寻千百年来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根由。书中记录了精神专制造成的恐怖残酷罪行,说明人类的进步过程其实非常缓慢,摧枯拉朽的运动往往带来新的不宽容。房龙提醒我们,宽容仍是一种奢侈品,我们现在仍与穴居部落的人相去不远。不宽容是暴民们自我保卫的一种方式,要做到宽容,人类首先需要战胜恐惧。
热门推荐
  • 美人娇悍

    美人娇悍

    本是将门虎女,有倒拔垂杨柳的本事,却因为家族遭灭,一朝赴死。再次睁眼,却变成了身陷绝境的闺阁弱质傅掌珠。兜兜转转间,她得到京城去,要查明真相,手刃那个背叛谢门之人。此去京城山高路远,荆棘丛生。但傅掌珠相信,只要她勇敢的走下去,终能迎来光明。
  • 楼之诗

    楼之诗

    《楼之诗》极富特色,无论是其内容和艺术传达都富于个性特色。兹拈出数点,以概其余。
  • 霸王囚妻:宠你天荒地老

    霸王囚妻:宠你天荒地老

    宁博雅没想到命运如此残酷,从小相依为命的残疾母亲被人残忍杀害。彼时她下自习亲耳听对方说是云霆集团总裁雷迦烈所为。从此她将杀了雷迦烈设定成毕生目标。一年后,她成功进入云霆集团,乔装接近目标。一夜狂欢却最终失败。而他们的故事却从这里拉开帷幕。
  • 星武战神

    星武战神

    十年寒窗,一朝功成,临了却换得欺君罔上,永世为奴。有志难伸,有才难施,没落少年意外遭逢绝世败家女,咸鱼翻身,借势而起,修星武,研星纹,创神通,御美女,凭至宝星罗万圣图,掌运星河,武御苍穹。
  • 锦绣满园:农妇生活攻略

    锦绣满园:农妇生活攻略

    【已完结】一朝穿越,醒来就被人说是死了,华丽丽的‘诈尸’,吓到了前来诊脉的‘山羊爷爷’。穿越到农村没有什么不好,都说庄户人家老实,各种淳朴,为毛我见到的却个个是极品?仗着自己是老大家的大伯父一家横行霸道。小姑就只是个说三道四的婆娘,颠倒是非的婆娘。罢了罢了,大不了找个男人嫁了,带着爹娘摆脱这糟心两家子。但是为什么好不容易遇到如意郎君,为毛又有两个极品小姑子?且看现代犀利女如何智斗极品带着全家发家致富!
  • 升级手册之高考

    升级手册之高考

    这是一段又一段的自说自话不是霸道总裁,不是玄幻仙侠有的只是学生时期淡淡的暧昧和甜有的只是真实的生活我想告诉你,你的经历我也有,你的难过我知道。
  • 全能红线仙

    全能红线仙

    一个自诩什么都会的全能红线仙,一千岁满打开她的红线任务书,开始她的第一个红线任务。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会吃会睡有创意,艰难险阻在她面前就是棉花糖,还有什么圆不了的爱情?嗯哼?哼哼,红线仙路漫长,但却通通难不倒她——全能红线仙!
  • 掇道

    掇道

    踏遍四界只为红颜一笑,天地颤动只为因她一人。奇幻的秘境,诡异的纸页,千古屹立的苍穹塔……整个世界的格局都将因他而改变!
  • A Cathedral Courtship

    A Cathedral Courtshi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绿茵之梅罗秦

    绿茵之梅罗秦

    秦苏白重病寻仙,觅得机缘重生回自己10岁时,人生有了再来一次的机会……从此,足球成了他的哲学;他是天生的射手,却喜欢上了助攻。他与梅西,C罗,成了知己对手。球迷们管这个时代叫——“梅罗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