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5200000046

第46章 “格物”—“性格”—“闲笔”(6)

李渔用建筑来比喻结构,其意旨在强调结构的优先性,先安排好结构,赋予未来作品一个蓝图,一个框架,一个形状,作品的整体结构才能最终实现。当然,完全用建筑房屋来比喻文学叙事的创作也未必尽当,因为文学叙事创作毕竟是一种创造性很强的精神劳动,偶然的因素很多,在创作过程中出人意外地改变结构的情况是常有的。但无论怎么说构思中营造结构处于优先地位是确定了的,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认为结构基本原理是有机的整体的统一,与刘勰所说的“杂而不越”完全一致,并结合作品结构的分析有更具体的说明。如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

凡人读一部书,须要把眼光放得长。如《水浒传》七十回,只用一目俱下,便知其二千余纸,只是一篇文字。中间许多事体,便是文字起承转合之法。若是拖长看去,却都不见。《水浒传》不是轻易下笔,只看宋江出名,直到第十七回,便知他胸中已算过百十来遍。若使轻易下笔,必要第一回就写宋江,文字便一直帐,无擒放。((清)金圣叹著,曹方人、周锡山标点:《金圣叹全集》第一册,18页。)金圣叹对《西游记》和《三国演义》的结构表示不满,说:

《三国》人物事本说法太多了,笔下托不动,踅不转,分明如官府传话奴才,只是把小人声口替得出这句出来,其实何曾自敢添减一字。《西游》又太无脚地了,只是逐段捏捏撮撮,譬如大年夜放烟火,一阵一阵过,中间全没贯串,便使人读之,处处可住。(同上书,17~18页。)综观金圣叹这两段话,这里有偏见,对《西游记》和《三国演义》的结构的批评是不能令人信服的(详后);但其基本的意思在于要求结构的有机整体性。他认为施耐庵对《水浒传》的结构算过百十来遍,没有丝毫随意性,是一种整体有机的结构,避免了平铺直叙的“直帐”,中间有起承转合,有擒放,当然就不是逐段地捏捏撮撮,不像大年夜放烟火,一阵一阵过,中间全没贯串,在疏密、隐显、明暗、松紧、连断、正反等各个方面都有精严的谋略。但是在这里金圣叹忽略了一个问题,即题材是结构的根据,不同的题材,可以有不同的整体结构。《水浒传》作为描写一个又一个英雄被逼上梁山,形成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其总的结构是甲被逼上梁山,然后是乙被逼上梁山,丙被逼上梁山……但甲、乙、丙、丁被逼上梁山所走过的路都不同,可以说千差万别,可以说是“反复”又“反复”的结构,其实是多样的统一的结构。若加以图式,可以画成这样:

→ →

→梁山水泊→

→ →

箭头指向“梁山水泊”表示英雄所走的不同的路,箭头从“梁山水泊”向外指则表示他们发动的一次又一次的反官府的斗争。但《西游记》的题材不同,这是一个师徒四人上西天取经,路途上克服种种困难和征服种种妖怪的神话故事,其结构必然另是一样。清人澹漪子在《西游证道书》第四十九回对此有过很好的阐释:

唐僧取经因缘,皆由观音大士而起,则凡一切磨难,自当问之大士无疑矣。乃总计八十一难中,其与大士相关者不过七处,有求之而不亲来者,收悟净是也;有不求而自至者,金毛狮是也;至于求而来,来而亲为解难者,不过鹰愁涧、黑风山、五庄观、火云洞、通天河五处耳。五处作用各不同,其中最平易而神奇者,无如通天河之渔篮。彼梳妆可屏,衣履可捐,而亟亟以擒妖救僧也,亦不露形迹,不动声色,颂字未脱于口,而大王已宛然入其篮中。此段水月丰标,千古真堪写照。过此以往,江流水厄将终,更无事劳普陀之驾矣。奈何陋儒不察,妄以此为《西游》诟病,曰《西游》无多伎俩,每到事急处,惟有请南海菩萨一着耳。噫,岂非扪盘揣籥之见邪?

这段话的意义在于说明《西游记》结构的独特性。由于这是一部具有宗教神话色彩的书,其结构的出发点是“观音大士”,唐僧取经皆由“观音大士”而起,途中设八十一难是考验唐僧师徒的决心、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其中有七处不是他们师徒能克服的,要由观音亲自出面帮助他们解决。这样就决定了《西游记》的结构必然是沿着一条线路反复地克服困难或征服妖怪,如图示:

————————————————————————————

观音(椭圆)(椭圆)(椭圆)(椭圆)(椭圆)(椭圆)

图中的直线表示唐僧师徒上西天取经的崎岖不平的道路,而椭圆形圆圈则表示他们遇到的许多困难和妖怪的阻拦。这样一个结构并非是“逐段捏捏撮撮,譬如大年夜放烟火,一阵一阵过,中间全没贯串”。贯串线很明显就是上西天取经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艰险,而其总体结构是反复又反复,不过每个反复都有全新的变化,情境完全不同。如果说《水浒传》是一个个英雄走着不同的路奔上梁山的话,那么《西游记》则是一个个妖怪以不同的方式阻拦唐僧上西天取经,从抽象的意义说这两部小说的结构都是“反复再反复”,都达到了多样的统一的要求。考察一部作品的结构离开题材,仅从形式上看它是否有整体性,就不可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三国演义》的结构也与题材有密切的关系。金圣叹对《三国演义》结构的批评也是不当的。《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它的结构必然受所描写的那段历史中主要人物的经历及其相互关系限制。

例如魏、蜀、吴三分天下的事实,就限制了小说必然要将三国的产生、发展过程,分别做必要的展现,也决定了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三方的交叉斗争,离开这个题材的基本内容来谈结构是没有意义的。《三国演义》的结构成功与否,主要是要看哪些事件要“连”着写,哪些事件要“隔”着写,而在这一点上《三国演义》是成功的。

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说:

《三国》一书,有横云断岭,横桥锁溪之妙。文有宜于连者,有宜于断者。如五关斩将,三顾茅庐,七擒孟获,此文妙于连者也。如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此文妙于断者也。盖文之短者也,不连叙则不贯串;文之长者,连叙则惧其累坠。故必叙别事以间之,而后文势乃错综尽变。后世稗官家鲜能及此。((明)罗贯中著,(清)毛宗岗评:《三国演义》,17页。)毛宗岗的分析很有道理。有的应该相连,有的应该相隔。相连部分如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七擒孟获是“横桥锁溪”,自成一个单元,中间没有别的事件相隔,给人一气呵成之感。相隔部分如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是“横云断岭”,这又是一种景观,不仅仅是避免了累赘,而且给人错落有致的美感。《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都从自身题材的特点出发,对结构作了不同的处理。

这里并没有高低之分,可以说都达到了“杂而不越”(即多样的统一)的结构要求。

第三,局部结构文法的多样化,这是明清两代文学叙事理论家最津津乐道的。上面我们提到金圣叹评《水浒传》有十四种文法,毛宗岗评《三国演义》有十二种文法。脂砚斋评《红楼梦》也提出了八种文法:

《石头记》用截法、岔法、突然法、伏线法、由近渐远法、将繁改简法、重作轻抹法、虚敲实应法种种。诸法总在人意料之外,且不曾见一丝牵强,所谓信手拈来,无不是是也。(《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二十七回批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局部结构方法与具体的描写方法有时很难分开,它既是局部的结构文法,又与具体的艺术描写密切相关。如哈斯宝曾有《红楼梦》第三回批语,提出了一个“拉来推去之法”:

文章有拉来推去之法,已用在本回。所谓拉来推去之法,好比一个小姑娘想要捉一只蝴蝶作耍,走进花园却不见一蝶,等了好久,好不容易看见一只蝴蝶飞来,巴望它落在花上以便捉住,那蝶儿却忽高忽低、忽远忽近地飞舞,就是不落到花上。

忍住性子等到蝶儿落在花儿上,慌忙去捉,不料蝴蝶又高飞而去。折腾好久才捉住,因为费尽了力气,便分外高兴,心满意足。为着宝黛二人的姻缘而展开此书,又何异于为捉蝴蝶走进花园?一直读至本回,何异于等待蝴蝶飞来?进了荣国府,想这次可要见到宝玉出场了,不料又从贾母说起,写了邢王二夫人、李纨、凤姐、迎春三姊妹,还有贾赦、贾政,宝玉仍不出场,这又何异于巴望蝶儿落在花儿上?蝴蝶偏偏忽高忽低,时上时下地飞来飞去,就是不落在花儿上。忍性等到宝玉出场,急着要看宝黛相会,不料宝玉却转身而去,这同忍性等到蝶落花上,慌忙去捉,不料蝶儿高飞而去,又有何异?使读者急不可耐,然后再出场,才能使他们高兴非常,心花怒放。呵,作者的笔是神是鬼?为何如此细腻工巧?(哈斯宝:《〈新译红楼梦〉回批》第三回批语,见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776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

哈斯宝这里所分析的“拉来推去之法”,是章回下面的“节法”,它是一种局部的结构方法,但何尝不是具体的艺术描写方法呢?明清时期对这种文法特别注意,说明当时中国的文学叙事论已经进入成熟形态。

(二)叙述视角叙述视角是叙事文学作品中一个重要问题。叙述视角是一部叙述作品看待所描写的生活世界的特有的角度和视野。一个作者展现一段历史的变化(如三国时期)、一个家庭的兴衰(如《红楼梦》所展现的荣国府和宁国府),都不可能把那段历史、那个家庭原样地原生态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作者只能用他的语言或幻化成某个人物的语言,把它们排列为线性的人物、事件的序列。

我们都知道,对于同一片风景,同一个人,同一个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所展现出的风貌是很不相同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一个爷爷带着他的小孙子,登上了北京景山五龙亭中最高的那个亭,他们的视角要是对着南面,那么在他们面前展现的是故宫连成一片的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屋顶;他们的视角要是对着北面,那么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远处的鼓楼、钟楼和周围的新建筑;他们的视角要是转到东面,那么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北京饭店、王府井商业区的高楼和更远的国家贸易大厦等;他们的视角要是转向西面,那么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泓湖水和白色的塔,那是有名的北海公园。更重要的是,爷孙俩虽然都看到了这些风景,但他们看到的景致还是不一样,想到的还是不一样,因为爷爷知道得多,他看到的也多。说不定连多少年前皇帝怎样上朝也似乎看到了;孙子虽然眼睛好用,可看到的还是有限,而且有许多还是爷爷指着景物讲给他听的。这就是视角不同所产生的效果。

在叙述作品中,通过不同视角看到的东西,还要用线性的语言文字叙述出来,是爷爷叙述还是孙子叙述,或者是爷爷和孙子交叉着叙述,所产生的效果还是大不相同的。一般而言,本事本身没有叙述视角问题,因为本事是自然形态的存在。但一旦转入文学叙述,那么叙述视角问题就产生了。当然作者永远是“全知全能”,如果在叙述中这种“全知全能”被取消了,实际上不是作者的“全知全能”的“权力”被取消,而是作者有目的的一种自我限制。可以说,叙述视角的调整是控制信息发送的一种方法。那么这种叙述视角的调整和控制有什么意义呢?中国古代的文学叙事理论家是否认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又提供了什么有意义的看法呢?

同类推荐
  • 有思文丛:深夜醒来

    有思文丛:深夜醒来

    本书是小说家乔叶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深夜醒来”、“咬文嚼字”、“吟游四方”3辑共39篇文章。内容涉及对逝去亲人的回忆、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对旅行意义的哲思,语言通俗清丽、感人肺腑。
  • 走宁夏

    走宁夏

    在中华大地的西北边陲,有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那里,鄂尔多斯台地与绿色盆地共存,浩浩大漠与滔滔黄河同在,水乡景色与边塞风光交相辉映,西夏文化、阿拉伯文化与华夏文化同放异彩……这,就是被人们誉为“塞上明珠”的宁夏。
  • 我的书(9):破壁之书

    我的书(9):破壁之书

    本套系列谈话录,精选同名视频节目《我的书》的访谈实录,由作者讲述创作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解读作品核心理念,揭示书里书外趣闻轶事。内容精选高点击量的节目,按照话题聚类结集成册,随新书上市而持续不断的诞生新的故事,其中包含大量因节目时长限制而未能发布的精彩内容,不失为一套贴近粉丝的专业导读图书。本书为系列(9),节选了不同的作者谈创作的故事。视频节目《我的书》,自2014年在优酷的大型视频网站上线以来,一直在读书节目中名列前茅。
  • 我说嗯

    我说嗯

    这是一本四辑合成的短诗集,第一辑题名为《在路上》。包括《我说嗯》《等待》《我想告诉你》《敲门》在内,共计33首短诗。第二辑《局外者》中灯灯共收集了45首短诗。从《春天的敌人》开始,诗集进入了入第三辑组成。这一辑题名是《灌木丛》,别有意味。当一首《桃花劫》的闪现,灯灯似乎找到了必须革新自己以往的写作真谛,她的诗歌感觉又开始了新一程扫描。在整个第四辑《桃花劫》中,灯灯竟然放进了73首短诗,这是灯灯写作求新,求变,求质,求深的结果。与既往写作经验不同,灯灯把自己的写作视域,逐步从高山庙宇,内心墙壁,移向了烟火缭绕的尘世,移向身边的人事,移向历史场景、生活思考和文化反思。并逐渐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诗作。
  • 鲁迅的青年时代

    鲁迅的青年时代

    《鲁迅的青年时代》是一本关于鲁迅文学修养的回顾和总结,它集中描述了鲁迅前三十年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思考,尤其是其青年时期的学习情况,这些被周作人统称为:文学创作的“始基”。在这一阶段中,鲁迅求学态度的转变过程也就是其文学创作从稚嫩渐趋于成熟的过程。
热门推荐
  • 生活:体验的智慧

    生活:体验的智慧

    31年前,一个小木匠用借款开了一家小小的家具厂;31年后,他的企业已成为超级家居帝国。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新的成长经历仿佛一个现代商业童话。在这部书中,车建新从学习和体验、心态平衡、生活感悟中,告诉我们智慧源自生活。
  • 遇见你是我最大今生的惊喜

    遇见你是我最大今生的惊喜

    他,是华羽的校草大人,天之骄子。她,是个孤儿,母亲去世,父亲不爱。“洛离,我喜欢你,做我女朋友好不好?”某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跟别人表白,从此开启了漫长的追妻之路。“不好。”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拒绝某校草的,也只有洛离了。借宿,补习,看电影,见家长,订婚,只要能行的都试一遍。实在不行就美男计。好吧,看你这么献殷勤的份上,本姑娘就勉为其难的收了你吧。是你让我感觉到了生活的乐趣,遇见你是我今生最大的惊喜。——许若阳虽然你总是像冰一样,但我有信心将你的心融化,你,便是我今生最大的惊喜。——洛离正文更精彩!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九阳大帝

    九阳大帝

    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他没有妖孽般的天赋,没有强大的背景,有的只是一颗不甘于平庸的心。他走的每一步都是汗与血的铺垫,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和勇气,他惊艳了时光。传说里,他的左手掌控毁灭,右手代表重生。他就是慕炎,一个应运而生,纯阳之体的修士,一个用实力踏上主宰巅峰的男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从斗罗开始的综漫之旅

    从斗罗开始的综漫之旅

    "我??这是死了吗?好不甘心呀!嗯?什么东西?啊!!!"穿越斗罗只是一个开始,我要做那脚踏虚空,手摘日月,身穿万界的人。
  • 朝辞盛言

    朝辞盛言

    辞云离开了那个充满恶意的村子,四处游荡。她遇见了言尾,一只温柔的狐狸。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怪事一件又一件的发生。在揭开这些谜底时,辞云竟无意间发现了自己曾经的过往。儿时的欢乐、年长时的流言四起、往后的跳井自杀……一幕幕的过往在辞云脑海里浮现。当把一切都熬过去,再回首去看曾经,所有的事都不再如以前那般斤斤计较了。曾经受过痛苦磨难的人,再活过来,骨子里多半是温柔的,像辞云,也像言尾。
  • 归无极

    归无极

    中者,若吞天地无极,易阴阳,化乾坤,却谨德,享静,可拥天下而不与,功成而不居,是谓“居隐大能”,方可称圣德。一位志愿做小人物,想要安乐一生,却又被迫成就强者的平凡人。即使能够掌控一切的命运,揣摩无尽命理,却奈何改变不了自己的命!修行是修身?亦是修心修性?且看一位小人物来诉说他走过的居圣之道,他缘何而隐的心路历程,以及他的世界!
  • 活出生命的本真

    活出生命的本真

    人生的旅途,苦与乐总是相随,禁得住多少曲折,才配得上多少幸福。人生真正的意义,是平静地面对困惑与烦恼,活出生命的本真。不管世界多么喧嚣,我们要应该:不被世俗遮住视野、不让世俗迷惑了自己的心灵、不让污浊的尘垢落在自己的心上,要用一颗纯洁的心灵审视世界,感受生命的美好。回归到生命的本真状态,这样从能真正成就自我人生。
  • 宝宝乖乖的

    宝宝乖乖的

    “宝宝,这是垃圾食品,不能吃多了。乖~(???)?(._.`)”勒瑾言俯身拿走了勒宝宝手上的零食“不…………(??ˇ?ˇ??)”她是他当初发现并领回家,从此便负担起了她的人生,直到人生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