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5100000063

第63章 秦汉近海航运与海外交通(五)

二近海航线的开通

《禹贡》说到冀州贡道:“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海。”说明战国时期渤海沿岸及海上居民已利用航海方式进行经济往来。山东半岛沿岸居民也较早开通近海航线,齐初建国,即重视“便鱼盐之利”(《史记·齐太公世家》),利用沿海交通较为优越的条件发展经济,于是成为富足的“海王之国”(《管子·海王》)。齐景公曾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说苑·正谏》:“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令左右曰:‘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韩非子·十过》则以为田成子事:“昔者田成子游于海而乐之,号令诸大夫曰:‘言归者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则说到“齐景公游少海”,《外储说右上》作“景公与晏子游于少海”。陈奇猷以为“少海”,当即《十过》所谓“海”也。(《韩非子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4月)今则以为“少海”当作“近海”解之为宜。《山海经·东山经》:“无皋之山,南望幼海”,郭璞注:“即少海也。《淮南子》曰:‘东方大渚曰少海。’”齐人习于海事,又如《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太公乃迁康公于海上,食一城。”《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齐东海上,有居士曰狂矞华士。”刘邦破楚,田横“与其徒属五百余人入海,居岛中”,刘邦以其“在海中不收”而深感不安(《史记·田儋列传》)。居于东海之滨,所谓“以船为车,以楫为马”(《越绝书·勾践伐吴外传》)的吴越人,也较早掌握了航海技术。吴王夫差曾“从海上攻齐,齐人败吴,吴王乃引兵归”(《史记·吴太伯世家》),开创了海上远征的历史记录。夫差与晋公会盟黄池,“越王勾践乃命范蠡、舌庸率师沿海泝淮以绝吴路”(《国语·吴语》)。越徙都琅邪,也是一次大规模的航海行动,其武装部队的主力为“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据说“初徙琅邪,使楼船卒二千八百人伐松柏以为桴”(《越绝书·外传记地传》)。近海航运能力方面的优势,显然是越国霸业的重要基础。

对于秦及西汉上层社会造成莫大影响的海上三神山的传说,其实也由来于“燕、齐海上方士”直接的或间接的航海见闻。秦皇汉武皆曾沉迷于对海上仙境及不死之药的狂热追求。《史记·封禅书》记载: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始皇自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其明年,始皇复游海上,至琅邪,过恒山,从上党归。后三年,游碣石,考入海方士,从上郡归。后五年,始皇南至湘山,遂登会稽,并海上,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药。不得,还至沙丘崩。

未得神山奇药,是秦始皇死而遗恨的事。《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这是世界航海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海上航行。徐巿并非一去不返。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遣徐巿入海。三十五年秦始皇因“徐巿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而怒,后竟成为坑杀诸生的因由之一。三十七年,“方士徐巿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史记·秦始皇本纪》)徐巿入海求仙人神药,前后历时8年,曾数次往返。《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所谓“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当是秦始皇三十七年最后一次入海事。与徐巿同时因入海求仙著名的对中国早期航海事业作出贡献的方士,还有卢生、韩终(又作韩众)、侯公(又作侯生)、石生等。《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三十五年,“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始皇又因侯生、卢生相与谋而大怒曰:“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巿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

汉武帝尤敬鬼神之祀,元光二年(前133),方士李少君又进言海中仙人事,谓:“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于是汉武帝“始亲祠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元鼎四年(前113),方士栾大又自称“臣常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受到汉武帝信用,以卫长公主妻之,后东入海,求其师。栾大数月之内佩六印,贵震天下,“而海上燕齐之间莫不搤捥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于是又多有“入海求蓬莱者”。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东巡海上,行礼祠八神”,一时“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然无验者。乃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这是秦始皇之后又一次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汉武帝本人也曾“宿留海上,予方士传车及闲使求仙人以千数”。又于封泰山之后,因“方士更言蓬莱诸神若将可得,于是上欣然庶几遇之,乃复东至海上望,冀遇蓬莱焉”。元封二年,汉武帝又至东莱,“宿留之数日”,“复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药以千数”。太初元年(前104),再次“东至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验,然益遣,冀遇之”。于禅高里、祠后土之后,又“临勃海,将以望祀蓬莱之属,冀至殊廷焉”《史记·封禅书》记载,是年还长安后,作建章宫,前殿“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也体现出对海上神山传说的沉迷。。太初三年又“东巡海上,考神仙之属”。司马迁说:“方士之候祠神人,入海求蓬莱,终无有验。”汉武帝对海上神山传说仍迷信不疑,反复组织入海寻求,“羁縻不绝,冀遇其真”,此后,“方士言神祠者弥众,然其效可睹矣”(《史记·封禅书》)。天汉二年(前99),汉武帝又“行幸东海”,太始三年(前94),还曾亲自“浮大海”,征和四年(前89),又“行幸东莱,临大海”(《汉书·武帝纪》)。汉武帝对海上世界的探求渴望以及冀求得遇海上仙人的偏执心理,促使他在位54年间,前后10次巡行海滨关于汉武帝巡行海滨,《史记·封禅书》记载:元封元年(前110)“东巡海上,行礼祠八神”。“宿留海上,与方士传车及闲使求仙人以千数”。封泰山后,再次至海上,“东至海上望,冀遇蓬莱焉”。“遂去,并海上,北至碣石,巡自辽西,历北边至九原。”元封二年,“至东莱,宿留之数日”。元封五年,“北至琅邪,并海上”。太初元年(前104),“东至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验,然益遣,冀遇之”。“临渤海,将以望祀蓬莱之属,冀至殊廷焉。”太初三年,汉武帝又有海上之行:“东巡海上,考神仙之属,未有验者。”除了《史记·封禅书》中这5年中6次行临海上的记录外,《汉书·武帝纪》还记载了晚年汉武帝4次出行至于海滨的情形:“(天汉)二年春,行幸东海。”“(太始三年)行幸东海,获赤雁,作《朱雁之歌》。幸琅邪,礼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太始四年)夏四月,幸不其,祠神人于交门宫,若有乡坐拜者。作《交门之歌》。”“(征和)四年春正月,行幸东莱,临大海。”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凡5次出巡,其中4次行至海滨。汉武帝则远远超过这一纪录,一生中至少10次至于海上。他最后一次行临东海,已经是68岁的高龄。,甚至亲自“浮海”航行,前后40余年连续发船“入海求蓬莱”,参与者往往数以千万,在中国神话史、探险史和航海史上,都写下了引人注目的一页。

同类推荐
  • 银狐

    银狐

    人的第一要求就是活着,第二要求还是活着,第三要求依旧是活着……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活着就成了一种奢望。在地狱中我们仰望天堂,把手伸出去,虽然不能触碰到天堂,却能让我们距离天堂更近一些。在地狱里歌唱,在地狱里感恩,在地狱里相爱,在地狱里相杀,我们流着眼泪相互簇拥而后将匕首刺进对方的胸腹,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哪一丝丝若有若无的感恩。大宋的世界是我的羁绊,也是我的天空,只有振翅飞翔的鸟儿才晓得天空的含义。皇帝说——借我皇家广厦一角,与你母子安身。铁心源说——滴水之恩我当涌泉相报,不过你不能要求,我给你什么样的报答,你接受就是了。我可能比你们所有人都聪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就是先知,我就是哲人,我就是神!
  • 晚明天子

    晚明天子

    被雷劈得魂穿到南明朱由榔身上,北驱清庭,南平安南,西定西域,北收漠北漠南,再现大明盛世
  • 隋唐秘史

    隋唐秘史

    从东汉末年到隋朝初年三百多年的时间,中华民族饱受战乱之苦,隋文帝杨坚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南征北讨,终于终结了五胡乱华的局面,又使中华大地归于一统,然而由于隋炀帝杨广的骄奢,又把大好河山拱手让给了李唐,这之间演绎了怎样的惊心动魄、肝胆狭义、儿女情长,请看......
  •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趁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枭雄割据,逐鹿中原,天下谁主?
  • 带着系统做昏君

    带着系统做昏君

    玩着皇帝成长计划二居然真的穿越进了游戏的世界?没关系,我有皇帝成长计划的系统!大拿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汉高祖刘邦?还有金庸书中的武侠人物?一个混乱的游戏世界,要江山还是要美人?不好意思,成年人才做选择,我全都要!且看一代昏君如何养成!
热门推荐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神妃逗邪皇:嗜血狂后傲娇妻

    神妃逗邪皇:嗜血狂后傲娇妻

    21世纪的鬼影火舞,一朝穿越成丑颜废物。再睁开眼时,风云暗涌,天地变色,势凌天下。战神邪王,冷酷狂侫,天赋绝伦,叱诧九天,却情霸乞丐庶女,从此上天入地,誓死相随。
  • 龙王大人在上

    龙王大人在上

    翻江倒海的超级宠兽战士淹没于历史长河。机械文明在沙虫族的围困中崛起。曾经的苍龙战士已经消失,如今神机甲守护着人类文明。张青阳和那只傲娇的猫,不经意间踏上了寻觅宠兽文明的长征……龙王1群:15988970;龙王vip1群:152835977(两千粉丝值或全订截图可加)
  • 美人在侧花满堂

    美人在侧花满堂

    从小接受铁血教义的天一族女子怡符衣,为找寻镇族之宝而接近名捕向昕,并化名“向美仁”,却不想这个随手拈来的假名成了她此生永远的印记。仙人姿容玲珑心的她在险恶的江湖中游刃有余,戏谑自如,很快赢得两个截然不同的卓越男子倾心。同时,她亦在不知不觉中被身后的神秘势力引入了一场惨烈的皇室之争,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一场又一场阴谋与背叛迫使她步上冷漠绝情的复仇之路。繁华凋敝后的寂寞独行路上,那个被她戏称为“绝世祸水”的挂名二哥明景升,始终默默守护着她,等待着她。
  • 半调子

    半调子

    报笑溜之大吉,正是赶到毛山吃毛栗子,哈哈哈哈,真的得偿心愿了
  • 丫环升职记

    丫环升职记

    五代清贵,一朝覆灭,沈秀从千金小姐变成官奴婢。随嫁进入王府,得宠于王爷韩骁,步步高升之余,后宅风云不断。韩骁的爱护,让沈秀终得一生圆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此四时

    此四时

    六月文暂不更,七月份会回来的 “你此生有事是遗憾或是后悔的吗?”“有,很多。”“那你想重来一回去弥补去做这些事吗?”“不想。”人生愁绪如柳絮,哪次见春不见它?纵重回韶华千百遍,哪有十全十美如意事?况且,这世道,寿终正寝是件奢侈事,除此之外,哪种死法不疼?死多疼啊,她多怕疼。
  • 婚后宠之老婆第一

    婚后宠之老婆第一

    男人对女人一见钟情的是什么?身材?脸蛋?NO!是声音!一场爱情,就在一朵花开的时间里,萌生了……爱的很顺利,但是守护爱情的路很艰辛,只要蛋无缝,再多的苍蝇她也不怕!片段一:夏雪后怕的往下面看看,幸好没摔下去,那么长的楼梯,这一脚踏空,可就一滚到底了,还是在机场,这么多人看着,从此怎么面对人生啊!夏天听着动静,看到是自家的妹子,跟章鱼一样巴在一个男人的怀里,真是……夏雪回头,看着自己抱着一个男人,吓了一跳:“啊,对,对,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片段二:齐浩然不甘心的抓住夏雪“那男人有什么好,你为什么就不能回头呢!”夏雪不耐烦的挥开齐浩然的手:“他哪都比你好,他是你比不了的男人,我这辈子就认定他了,我的男人用的着你评论吗,你刚还骂我,KAO,你竟然敢骂我……”夏雪生气的拖着齐浩然,一顿拳打脚踢,最后还不解恨的一脚将他踹到了喷泉池子里……”
  • 卿玉佳人

    卿玉佳人

    上一世,明艳照人,身份贵重的谢家三娘子谢清珩错把蝙蝠当益鸟,声败名裂,家破人亡,后,她费尽半生心机终于步步把仇报,两败俱伤也甘愿。不曾想,异族入侵,一刀毙命,竟重回十四妙龄!时也命也!且看她抢占先机坑母坑妹还坑“夫”!
  • Beatrix

    Beatrix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