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5100000048

第48章 秦汉陆路运输动力的开发(七)

三驴、骡、骆驼的引进

秦汉时期,大量的驴、骡、骆驼等西方“奇畜”作为驮负和引车动力引入内地经济生活,也成为交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九有“驴”条,注意到秦汉时期驴、骡的引进:“自秦以上,传记无言驴者。意其虽有,而非人家所常畜也。”“尝考驴之为物,至汉而名,至孝武而得充上林,至孝灵而贵幸。然其种大抵出于塞外。”《逸周书》说到,正北空同、大夏、莎车、匈奴、楼烦、月氏诸国以橐驼、野马、、为献。据说“驴父马母曰,马父驴母曰”。《吕氏春秋·爱士》:“赵简子有两白骡而甚爱之。”李斯《谏逐客书》说,“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骏良,不实外厩”(《史记·李斯列传》)。邹阳于狱中上书梁孝王,说到“苏秦相燕,燕人恶之于王,王按剑而怒,食以”(《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史记·匈奴列传》写道:“其奇畜则橐、驴、、、、。”司马相如《上林赋》又说到汉武帝时以“、橐、蛩蛩、、、驴骡”充入上林事。其种出于塞外的驴骡等,起初只是因珍奇而名贵,以观赏价值畜养,尚未进入社会经济生活。然而自汉武帝时代起,基于交通发展的迫切需要等原因,“驴,衔尾入塞,马,尽为我畜”(《盐铁论·力耕》)。大规模引入之后,则往往用作交通运输的动力。

贾谊《吊屈原赋》:“腾驾罢牛兮骖蹇驴。”《史记·日者列传》:“骐骥不能与罢驴为驷。”东方朔《七谏·谬谏》:“驾蹇驴而无策。”刘向《九叹·愍名》:“却骐骥以转运兮,腾驴骡以驰逐。”扬雄《反离骚》:“骋骅骝以曲艰兮,驴骡连蹇而齐足。”颜师古注:“言使骏马驰骛于屈曲艰阻之中,则与驴骡齐足也。”驴骡得以作为文学象征,正由于当时已经被普遍使用于交通运输,“转运”“于屈曲艰阻之中”。上层社会以骐骥驰逐为时尚而不齿驴骡之蹇疲,则反映出驯调驴骡用于运输,也是由下层劳动者创始。汉灵帝光和四年(181)于后宫“驾四驴,帝躬自操辔,驱驰周旋,京师转相放效”(《后汉书·灵帝纪》),史书录为丑闻。《续汉书·五行志一》:“灵帝于宫中西园驾四白驴,躬自操辔,驱驰周旋,以为大乐。于是公卿贵戚转相放效,至乘辎以为骑从,互相侵夺,贾与马齐。”司马彪曾经严厉批评道:“夫驴乃服重致远,上下山谷,野人之所用耳,何有帝王君子而骖服之乎!”并以为“迟钝之畜,而今贵之”,是“国且大乱,贤愚倒植”的征兆(《续汉书·五行志一》)。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益发军再击大宛,“岁余而出敦煌者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牛十万,马三万余匹,驴骡驼它以万数。多赍粮,兵弩甚设,天下骚动”。说明驴、骡等西方“奇畜”在交通运输活动中已经表现出相当重要的作用。敦煌所出西汉晚期简中,也可以看到驴应用于交通的内容,如:

降归义乌孙女子

复帬献驴一匹骍牡

两抾齿□岁封颈以

敦煌王都尉章(1906)

□武威郡张掖长□驴一□(1913)

不过,从现有资料看,驴、骡等大致较早在西北地区用作运输动力《说文·马部》:驴“似马,长耳”。段玉裁注:驴、骡等“太史公皆谓为匈奴奇畜,本中国所不用,故字皆不见经传,盖秦人造之耳”。《汉书·常惠传》写道,汉宣帝本始二年(前72),“汉大发十五万骑,五将军分道出”击匈奴。“以惠为校尉,持节护乌孙兵。昆弥自将翕侯以下五万余骑、从西方入至右谷蠡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骑将以下三万九千人,得马、牛、驴、骡、橐佗五万余匹。……”据《汉书·西域传下》:“(龟兹王)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徼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如汉家仪。外国胡人皆曰:‘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也。’”由“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也”俗语,应当考虑到龟兹等西域地方作为驴、骡引入原生地的情形。,后来方逐渐为中原人骑乘役使。骡则因特殊的繁育方式,数量更为有限。

同类推荐
  • 召唤系统之乱世王者

    召唤系统之乱世王者

    魏烨是一个学习优秀的高中生,在考试后因为一些原因心情不好,便去网吧打算打个夜市发泄一下,结果莫名的被送到了另一个世界——东汉末年,附身到了三国与蔡文姬联姻的卫家长公子卫烨的身上,面对这种情况,魏烨只得接受了这个无奈的现实,开始加入了这个争霸的时代,召名士,聚武将,屠匈奴,收乌桓,灭袁氏,会曹操,驱刘备,战孙权,攻南越,平西域。一统天下成就了一个重生的太平天下
  • 汉末之秦风万里

    汉末之秦风万里

    莫名穿越,收名将,战鲜卑,马踏西域,决胜万里。为我赢氏江山重扫天下。秦之锐士,天下无双。统一天下,杀尽异族,秦风万里。欢迎加入汉末之秦风万里,群聊号码:732524201
  • 荡孽

    荡孽

    大洪水前,人神共存,乍暖还寒。山海之间,魔孽同舞,睥睨尘凡。且与我携手,一同步入光怪陆离、波诡云谲的荡孽之纪!——这是上古之世寂然折起的一页,虽荒不蛮,有死无殇!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
  • 全时征战:各朝帝王求我出手

    全时征战:各朝帝王求我出手

    开局阻止蛮虏入关,抢了海兰珠;再战痛揍突厥,掳了金发公主;又战殴打匈奴,惹出无数……姬战在各个朝代穿梭,各朝帝王都求他出手。
热门推荐
  • 逍遥道圣

    逍遥道圣

    圣陨之日,仙遗天域,天衍道书遗落凡尘,先天灵宝隐于百州之地。那年,那日,他身怀天衍道书,手握山河灵图,一步一步,踏入了修真界,踏上了修仙之旅。
  • 原型在穿越

    原型在穿越

    由于主角因为一场意外变故,而不幸离世,但他的灵魂却没有泯灭,而是被带到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他将何去何从?
  •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

    这是一本关于为读者解决人生路上的困惑的励志类通俗读物。本书从不同角度和视角诠释了幸福、勇气、心态、信念、梦想等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着力于为读者解决人生路上的困惑、纠结和苦恼。让每个人都能直面自己的内心和现实状况。
  •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以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为研究对象,以当代实践、科学和哲学本身的发展为基础,对“自然历史过程论”、历史决定论和意识反映论等已经成为“常识”的基本观点进行新的阐述;对实践是人的生存本体、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等过去被忽视、“遗忘”的基本观点进行深入探讨;对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从后思索”、时间是人的发展的空间等一些马克思有所论述、但末充分展开,同时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观点,进行充分展开和详尽论证。
  • 七五学渣要逆袭

    七五学渣要逆袭

    逆袭篇前赵庆生作为家里被宠坏了的独子,他从小不学无术,还好吃懒做。然而一梦惊魂,醒来后,他默然决定,要逆袭!只是…“赵庆生!你怎么又溜号了!”赵庆生吓得打了一个激灵,看着一脸严肃的老师,心中有些发苦的想,这逆袭的路怎么就这么难走呢?后一天赵庆生接受一家报社的采访。记者:请问赵先生,您是如何从学渣逆袭成功的?赵庆生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心有余悸的说:身体不允许啊。记者:“…”感情篇赵庆生单膝跪地,手举钻戒一脸深情的看着闵玥说:“玥玥,嫁给我吧。”闵玥有些嫌弃的撇了撇嘴说:“我不会嫁同一人第二次。”“那这次换我嫁给你。”赵庆生毫不犹豫的说。闵玥:“…”
  • 当代陶艺问道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当代陶艺问道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学术文库》是系统总结我国艺术学理论前沿发展的大型出版项目,共200卷。文库的研究内容包括戏曲、音乐、美术、舞蹈、话剧、影视、摄影、建筑艺术、红学、艺术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学等,几乎涵盖了文化艺术的所有门类,学者们或以新的观念与方法,对各门类艺术史论作了新的揭示与概括,或着眼现实,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当前文化艺术发展趋向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洞见;将学术性与资料性很好地结合,既有利于学术研究,也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极具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
  • 上阳子金丹大要仙派

    上阳子金丹大要仙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寄雨星菲

    寄雨星菲

    重生于这个世界,从无到有,有些霸道的老妈,温柔体贴的老爸,从踏入这个娱乐圈子就注定了要辉煌的一生……
  • 劫蜕

    劫蜕

    如果正视现在的自己已到了垂暮之年,回首往事重重,是不平心中所愿而重新抉择,还是结果安好而意犹未尽呢?亦或是舍我其谁从而心安理得呢?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