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9000000039

第39章 礼论第十九(2)

礼以钱财物品为工具,以尊贵卑贱之别为制度,以享受多少为尊卑贵贱之别,以隆重、简省为要领。礼节仪式繁多,但要表示的感情、要起的作用却简单,这是隆重的礼。礼节仪式简单,但要表示的感情、要起到的作用却繁多,这是简单之礼。文饰礼仪和内心的情感内外相合,互为表里,并行相会,这便是礼的中道。故而君子,对待大礼则非常隆重,对待小礼则尽量简单,对待中等的礼则取其适中。故而,走路、疾走、快跑,君子的一切行动都不应当超出礼的范围;这就如同是君子应该住在屋宇宫廷中一般。居住在里面便是士君子,住在它的外面,便是普通人了;要是在礼的范围内,可以随意活动而又能完全符合礼的要求,这便是圣人了。故而说君子厚重的德行,是积累礼义所致;君子博大的精神,是处处遵循礼义所致;君子高尚的品德,是崇尚礼的结果;君子可以明察,是由于完全做到了礼的要求。《诗经》上说:“礼仪要是完全合乎法度,言谈笑语就会得当。”讲的便是这个意思。

礼以财物馈赠为行礼之用,将尊贵与卑贱的不同装扮作为文饰,用享受的多少显现上下等级的分别,将繁复和节俭看作是要领。繁复的礼节仪式,所要表示的情感和所起到的作用却应当是简单的,这是对隆重的礼而言的。简单的礼节仪式,所要表示的情感和所起到的作用却应当是繁复的,这是对简单的礼而言的。礼节仪式和它所要表示的情感还有所要起到的作用之间是互为表里的,二者互相交错配合,这是对适中的礼而言的。故而懂礼的君子在面对隆重的礼仪时就极尽它的隆重,在面对简省的礼仪时就极尽它的简省,而在面对适中的礼仪一样会以适中的方式来对待。慢慢地走、迅速地跑、驾着马驰骋、再剧烈地奔跑都不去超越这一规矩,君子活动范围便是如此划定的。

人的活动要是限定在这个范围内,那便是君子的风范,要是超出了这个规矩,自然就成为普通的人;要是是在这个规矩中左右周旋,又能适时地符合它的次序,便成为圣人了。所以圣人之所以厚道,是靠礼的积蓄;圣人之所以大度,是靠礼的深广;圣人之所以崇高,是靠礼的高大;圣人之所以明察,是靠礼的透彻。《诗经》讲:“礼仪要是完全和法度吻合,谈吐就自然都得当。”这种情形和上面说的是相同的啊。

礼,是谨慎地处置生与死。生,是人生的开初;死,是人生的结点。结点和开初都处置得好,那么为人之道也就具备了。故而君子严肃地对待人生的开始而谨慎地对待人生的结点。对待结点与开初就像对待同一件事一般,这是君子的准则,也是礼义的具体准则。

看重人活着的时候而看轻人的死亡,这是尊敬活人的有知觉而怠慢死人的没有知觉,这是邪恶之人的准则,是一种背叛别人的心肠。君子拿背叛别人的心肠去对待奴仆、儿童,尚且觉得羞耻,更何况是用此种心肠来侍奉自己所尊敬的君主和亲爱的父母呢!

死亡对于每人来讲,只有一次,死而不可复生;故而臣子要表达对君主的尊敬,子女要表达对父母的爱戴,处置了丧事也就到头了。侍奉生者不真诚笃厚,不尊敬有礼,我们叫作粗野;葬送死者不真诚笃厚,不尊敬有礼,就叫没良心。君子鄙视粗野而把没良心叫作羞耻。故而天子的棺材有七层,诸侯有五层,大夫有三层,士有两层;此外他们在衣服被子方面也有多有少,表示着或厚或薄的数目规定;不一样的人有棺材遮蔽物及其花纹图案的等级差别,这是用这些装饰来表达对死者的恭敬之意,使每个人在生前与死后,使人在出生的时节和死亡的时节都享受一样的待遇,这全是为了一酬人们对生命的愿望。这既是先王的优良传统,也是忠臣孝子的最高准则。天子的丧事震动全天下,诸侯都要来送葬。诸侯的丧事牵动有友好交往的国家,都派大夫来送葬。大夫的丧事惊扰他的国家,别的封邑要派上士来送葬。上士的丧事惊扰他的乡里,生前好友都要来送葬。普通百姓的丧事,集合同族亲属来送葬,牵动四邻八乡。受到刑罚的罪犯死了,不准聚集同族和乡党,只可由他的妻子儿女来送葬;他的棺材仅限三寸之厚,衣服被子只可有三套,棺材不准文饰;白天不能出丧,只可在黄昏埋葬;并且妻子儿女只可穿着平常的衣服去埋掉他,归来之后也不能有哭泣的礼节;不准披麻戴孝穿丧服,也没有由于亲疏关系而形成的服丧日期的等级分别,所有人都一如既往地生存,不得哀悼;已经埋掉之后,人们就像没发生什么事情一般,一切都到此为止,这被觉得是人一生最大的羞耻。

【原文】

礼者,谨于吉凶不相厌①者也。纩听息之时,则夫忠臣孝子亦知其闵已,然而殡殓之具未有求也;垂涕恐惧,然而幸生之心未已,持生之事未辍也;卒矣,然后作具之。故虽备家,必逾日然后能殡,三日而成服。然后告远者出矣,备物者作矣。故殡,久不过七十日,速不损五十日。是何也?曰:远者可以至矣,百求可以得矣,百事可以成矣,其忠至矣,其节大矣,其文备矣。然后月朝卜日,月夕卜宅,然后葬也。当是时也,其义止,谁得行之?其义行,谁得止之?故三月之葬,其以生设饰死者也,殆非直留死者以安生也,是致隆思慕之义也。

丧礼之凡:变而饰,动而远,久而平。故死之为道也,不饰则恶,恶则不哀,尔则玩,玩则厌,厌则忘,忘则不敬。一朝而丧其严亲,而所以送葬之者不哀不敬,则嫌于禽兽矣,君子耻之。故变而饰,所以灭恶也;动而远,所以遂敬也;久而平,所以优生也。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故文饰、粗恶,声乐、哭泣,恬愉、忧戚,是反也;然而礼兼而用之,时举而代御。故文饰、声乐、恬愉,所以持平奉②吉也;粗衰、哭泣、忧戚,所以持险奉凶也。故其立文饰也,不至于窕冶;其立粗衰也,不至于瘠弃;其立声乐、恬愉也,不至于流淫惰慢;其立哭泣、哀戚也,不至于隘慑伤生。是礼之中流也。

故情貌之变,足以别吉凶、明贵贱亲疏之节,期止矣;外是,奸也;虽难,君子贱之。故量食而食之,量要而带之。相高以毁瘠,是奸人之道也,非礼义之文也,非孝子之情也,将以有为者也。故说豫娩泽,忧戚萃恶,是吉凶忧愉之情发于颜色者也。歌谣笑,哭泣谛号,是吉凶忧愉之情发于声音者也。刍豢、稻粱、酒醴、鬻、鱼肉、菽藿、酒浆,是吉凶忧愉之情发于食饮者也。卑、黼黻、文织、资粗、衰绖、菲繐、菅屦,是吉凶忧愉之情发于衣服者也。疏房、檖、越席、床笫、几筵,属茨、倚庐、席薪、枕块,是吉凶忧愉之情发于居处者也。两情者,人生固有端焉。若夫断之继之,博之浅之,益之损之,类之尽之,盛之美之,使本末终始莫不顺比③,足以为万世则,则是礼也。非顺孰修为之君子,莫之能知也。

[注释]

①厌,掩。②持、奉:对待、看待。③顺比:协调。

[译文]

礼,对于吉凶之事最为谨慎,不能让它们相互混淆。人在弥留之际,即使忠臣孝子晓得他病得很重,但殡殓的物品,还不能准备;即使流泪恐惧,但希望病者能活下来的心还存在,故而还做着侍奉活者的事;人死了,才开始准备殡殓之物。故而即使是准备充分的人家,也必定要过几天才能殡葬,三天后再穿孝服。此后去外地报丧的人才可以出发,准备物品的人才开始处理。故而殡葬,长的不超过七十天,短的不会低于五十天。这是何缘由?答:此种的话,远方吊唁的人能够赶来了,需要准备的各种东西也都齐全了,各种要办的事情也都做好了,能够说诚心到了极点,人子之孝节也都尽到了,各种器用和仪制也都完备了。此后早上占卜抉择下葬的日期,下午占卜抉择下葬的地点,之后才能下葬。在此种时节,依照礼的要求应该停止的,谁能强行再做什么?依照礼的要求该做的事情,谁能停止不做?故而三个月之后再埋葬,三个月之内效法活着时的陈设来装扮死者,这并不是为了要留下死者来安慰活人,而是对死者表示尊敬悼念的感情。

丧礼的普通准则是:人死后要装扮,举行丧礼仪式要使死者逐步远去,时间长了便恢复到经常的状态。那死亡有一种规则,即:要是对死者不装饰,就丑恶难看;丑恶难看,人们就不会哀痛了;要是死者近了,人们就会漫不经心;漫不经心,就会讨厌;讨厌了,就会怠慢;怠慢了,就会不尊敬。有朝一日死了自己恭敬的父母亲,但用来为他们送葬的却是不哀痛、不尊敬,那就近于禽兽了。君子以此为耻辱。人死后进行装扮,是用来去除丑恶难看的;举行丧礼仪式时使死者远去,是用来成全尊敬的;时间长了就恢复到平常状态,是用来调和生者的。

礼是取长补短,消减多余的、增加不足的,让表示怜惜尊敬的仪式能顺利地实施,以此让美好的德行道义在心中慢慢地养成。故而美丽的修饰和粗俗简陋,音乐和哭泣,安逸愉快和悲伤苦闷,它们全是相反的;但礼是把它们糅在一块来用,随时拿出来交错运用。美丽的修饰、乐曲、安逸愉快,都是平安和吉祥的一种表示;粗俗简陋、哭泣、悲伤苦闷,都是凶恶和不幸的一种表示。以此礼在确立美丽修饰的规范时,妖艳的样子是要极力避免的;一起在确立粗略简陋的规范时,毁坏形体的事情也是不会做的;在确立乐曲、安逸愉快的规范时,放荡不羁的程度是不可能出现的;在确立哭泣、苦闷的规范时,过度悲伤、有损身体的极限是不会达到的。这能够称其为是礼的中庸之道。

故而神情容貌上的变化,是用来分别吉利和不幸、显示亲疏之间的礼节等级,这样就足够了;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变成了奸邪的行动;尽管很难做到,也会遭到君子的鄙视。所以要根据食量的大小吃东西,根据腰身的尺寸扎带子。用过度的哀伤毁坏自己的身体从而在别人面前证实自己的高尚,奸邪之人才会有如此的行径,它并不在礼义规定的范围之内,也不能称之为是孝子的真情,而是有其他目的。兴奋欢乐时容光焕发,愁苦悲伤时愁眉苦脸,这是遇到吉利与不幸时忧愁与快乐不同心情在容貌上的表现。歌唱时大笑,哭泣时啼号,这是遇到吉利与不幸时忧愁与快乐不同心情在音乐上的表现。刍豢、稻粱、酒醴、鬻、鱼肉、菽藿、酒浆,这分别是碰到吉利与不幸时忧愁与快乐不同心情在食物上的表现。卑、黼黻、文织、粗布、衰绖、菲繐、草鞋,这分别又是碰到吉利与不幸时忧愁与愉快不同心情在服饰上的表示。疏房、檖、越席、床笫、几筵、草屋、倚庐、席薪、枕块,这分别是遇到吉利与不幸时忧愁与快乐不同心情在住所上的表示。忧愁与快乐这两种心情,是人生来就有的,要让这两种情绪断绝或持续,让它们被大部分的人明白或少部分的人明白,增强或减弱它们,让它们在合乎法度的前提下得到充分的表示,让它们保有旺盛和美好的状态,让全部根本的准则和具体的细节、人生结点和人生开初的仪式没有相抵触的地方,这样的话就能够用来做世世代代的准则了,这就是所说的礼。要是不是依从礼、理解礼、学习礼、施行礼的君子,这些道理是没方法知道的。

【原文】

故曰: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故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①也。《诗》曰:“怀柔百神,及河乔岳。”此之谓也。

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终始一也。

始卒,沐浴、体、饭唅,象生执也。不沐则濡栉三律而止,不浴则濡巾三式而止。充耳而设瑱,饭以生稻,唅以槁骨,反生术矣。设亵衣,袭三称,缙绅而无钩带矣。设掩面儇目,而不冠笄矣。书其名,置于其重,则名不见而柩独明矣。

荐器②则冠有鍪而毋,瓮庑虚而不实,有簟席而无床笫,木器不成斫,陶器不成物,薄器不成内,笙竽具而不和,琴瑟张而不均,舆藏而马反,告不用也。具生器以适墓,象徙道也,略而不尽,貌而不功,趋舆而藏之,金革辔靷而不入,明不用也。象徙道,又明不用也。是皆所以重哀也。故生器文而不功,明器貌而不用。凡礼,事生,饰欢也;送死,饰哀也;祭祀,饰敬也;师旅,饰威也。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故圹垄,其貌象室屋也;棺椁,其貌象版盖斯象拂也;无帾丝歶缕翣,其貌以象菲帷帱尉也;抗折,其貌以象槾茨番阏也。故丧礼者,无它焉,明死生之义,送以哀敬,而终周藏也。故葬埋,敬藏其形也;祭祀,敬事其神也;其铭诔系世,敬传其名也。事生,饰始也;送死,饰终也;终始具而孝子之事毕,圣人之道备矣。

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杀生而送死谓之贼。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使死生终始莫不称宜而好善,是礼义之法式也,儒者是矣。

[注释]

①分:安排。②荐:献。

[译文]

所以能够如此讲:人天生的本性,似乎是未加工过的原始木材;后天人为的修饰,在隆重盛大礼节仪式中能够表现出来。本性没有的话,那么人文教化就没有地方施加;没有人文教化,那么本性也不能自行完善。本性和人文教化相结合,此后才能成就圣人的声誉,统一天下的功业也由此而完成。故而说:上天和大地相配合,万物就出现了;阴气和阳气相接触,变化就显现了;本性和人文教化改造相结合,天下就处理好了。上天能产生万物,但不能处理万物;大地能负载人民,但不能处理人民;宇宙间的各种东西和各类人,得依赖圣人才能处理好。《诗经》上说:“招徕安抚众神仙来到黄河泰山。”说的便是此种情形啊!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译馆:陀思妥耶夫斯基

    大家小书·译馆: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书系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纪德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名作。本书主体部分是纪德1922年所作的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本书是两位伟大作家的一次隔代的心灵交流,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健康的心智生活。纪德关于陀氏的这些论述带有浓厚的法国阅读经验,早已被公认为是研究陀思妥耶犬斯基的珍贵文献。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大家小书·译馆:人生的智慧

    大家小书·译馆:人生的智慧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哲学随笔之一,也是在国内最负盛名的作品,其读者遍及社会各个阶层。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在文字之间体现了叔本华的人生观。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在这本书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这本书尤其适合大众阅读。
  • 王国维:一个人的书房

    王国维:一个人的书房

    王国维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新学术开拓者、连接中西美学的大家。他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领域成就卓著。他博学强识,并世所稀,品行峻洁,如芳兰贞石,令人久敬不衰。《王国维:一个人的书房》收录的就是他的自述文、交游文、散记,以及为各类古籍和甲骨考据著述写的序跋等作品。
  • 新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新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新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以最新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著作为文本,并在导读与注释中努力体现最新的研究成果。书中精选最有代表意义的篇、章、节,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热门推荐
  • 定川遗书

    定川遗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农家致富,带着包子抱大腿

    农家致富,带着包子抱大腿

    一朝穿越,成为农家小娘子。家徒四壁,饥不果腹,还有一枚不知道和谁生下的小包子。斗极品,虐渣男,顺带发家致富抱上大腿!只是,这个“大腿”跟包子怎么这么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者成尊

    武者成尊

    不明之子降临,四海九荒人才辈出,成尊之路一起走!
  • 我是范蠡

    我是范蠡

    越王说:“还有比以死殉国更难的吗?”“有啊”范蠡看着越王,一字一句地说:“活-下-去!”西施,郑旦,雅鱼,勾郚,芈星,越女。这些史上留名的绝色女子。范蠡将和他们演绎出怎样的故事呢?
  • 以吾三生,倾君三世

    以吾三生,倾君三世

    世人皆认为神界早已覆灭,其实不然。他和她是世界上最后的神,他们生死相依,又互为情劫。生生世世,纠缠不清……
  • 思念太长,我们不等

    思念太长,我们不等

    他是史上最淡漠又最霸道的男主,在他预谋好的相逢路上,带着身份证和户口本去采访的她,一觉醒来成了他的合法妻子。还有什么重逢,比他们的更一步到位?这一切,源于三年前的一场意外,她被迫远走他乡,他因她失去行医资格。三年后,她不顾一切地回到他身边,想履行自己的诺言,然而,曾经最爱的人已经变得完全陌生——他将她留在身边,究竟是刻意的报复,还是隐忍的深情?她不知道,其实他对她的思念,才是最大的预谋,让他忍不住,一步一步把她捉入深爱的圈套。
  • 甜蜜冤家:二次订婚

    甜蜜冤家:二次订婚

    【已完结。甜宠微虐_(:?」ㄥ)_】友人:你和琛总怎么在一起的?陆千舟:emmm…迷迷糊糊吻来的?吴世琛:呵。友人:为什么第一次订婚会取消了?吴世琛:……陆千舟:呵。友人:为什么又会再次订婚?吴世琛:因为她身边的杂草太多了。陆千舟(甩出两个红本本):这就是你偷偷把证扯了的理由吗?吴世琛(委屈巴巴):你又凶我~~陆千舟:……总裁不许卖萌。吴世琛(碎碎念):反正你就是我家的,哼~~
  • 超频反击

    超频反击

    当《深渊中的奇点》游戏停摆的那一刻,汤姆操控下的“昂”正手握一柄光剑,与一只长着一张类似蜥蜴脸庞、浑身疙瘩的怪兽激烈鏖战。在广阔的艾斯坦山谷中,旨在拯救黛娅公主的联军战士正与泽拉兹城堡释放出的恶魔怪兽们捉对厮杀。山谷的尽头,半隐于云端的泽拉兹城堡巍然屹立,看上去触手可及,却又远在天边。此时此刻,他们的黛娅公主还被“暗冰封印”束缚在泽拉兹城堡中,命悬一线。在游戏中, “昂” 拥有着不朽的生命,不过一旦失血过多,他还是会暂时死亡,随后将在他的出生地复活,但即使搭乘最快的飞行器重抵艾斯坦山谷也要花上十天时间——这对战役的结局已无济于事。
  • 我只能穿越一半

    我只能穿越一半

    穿越是不是一件幸运的事儿?不好说。但若是能够反复穿越到过往的世界中去呢?嗯?那不就是位面重生吗?这应该是一件好事儿吧!可是……若只能穿越一半呢?嗯……这就是个严肃的问题了。这是一本温馨的重生日常,弥补过去遗憾,改变现实未来的清水文。
  • 每天一堂责任课

    每天一堂责任课

    生命意味着责任。你就是责任的主角;责任不是口号。落实才是目的责任是个人精神素质的基本体现,责任是职业素养的灵魂核心。最快乐的人生是尽职尽责、问心无愧,最高效的工作能力是勇担责任、负责做事。懂得责任、学会负责,快乐与成功会环抱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