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9000000020

第20章 王霸第十一(1)

[原文]

国者,天下之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①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齐湣、宋献是也。

故人主,天下之利势也,然而不能自安也,安之者必将道也。

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仁人之所务白也。

挈国以呼礼义而无以害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然扶持心国,且若是其固也!之所与为之者,之人则举义士也;之所以为布陈于国家刑法者,则举义法也;主之所极然帅群臣而首乡②之者,则举义志也。如是,则下仰上以义矣,是綦定也。綦定而国定,国定而天下定。

仲尼无置锥之地,诚义乎志意,加义乎身行,著之言语,济之日,不隐乎天下,名垂乎后世。今亦以天下之显诸侯诚义乎志意,加义乎法则度量,著之以政事;案申重之以贵贱杀生,使袭然终始犹一也。如是,则夫名声之部发于天地之间也,岂不如日月雷霆然矣哉?故曰:以国齐义,一日而白,汤、武是也。汤以亳,武王以鄗,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从服。无它故焉,以济义矣。是所谓义立而王也。

德虽未至也,义虽未济也,然而天下之理略奏矣,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臣下晓然皆知其可要也。政令已陈,虽睹利败,不欺其民;约结已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国一綦③明,与国信之。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非服人之心也,乡方略,审劳佚,谨畜积,修战备,然上下相信,而天下莫之敢当。故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殆中国,无它故焉,略信也。是所谓信立而霸也。

[注释]

①綦:极点。②首乡:向往,追求。③綦:期,约定。

[译文]

国家,是天下最有利的工具。君主,处于天下最有利的位置。要是获得了正确的政治原则去掌握国家与君权,就会十分安定,十分荣耀,成为积聚美好功名的源泉;要是得不到正确的政治准则去掌握它,就会十分危险,十分烦劳,有了它还不如没有它,发展到那极点,要求做个平民百姓也不能如愿,齐湣王、宋献公便是如此。

故而,君主处于天下最有利的位置,不过他并不能自行安定,要安定就必须要依靠正确的政治准则。

治理国家的人,礼义确立了就能够称王天下,信用确立了就能够称霸诸侯,玩弄权术就会自取灭亡。这三种做法,英明的君主是会谨慎地抉择的,也是仁人所必须弄清楚的。

提倡礼义来治理国家而绝不用什么东西去影响它,要是做一件不义的事、杀一个无罪的人而获得天下,这种事讲究仁德的人是绝不会干的,像坚硬的石头那般坚定地维护和控制着自己的思想和国家。故而,和他一块行动的人,都是符合道义的人;那些在国内颁布的法律,就全是符合道义的法;那些他所急切地统率群臣去追求的,就全是符合道义理想的。像这样,那么臣民们就会根据道义来敬仰君主,如此国家的基础就巩固了。国家的基础稳固了,国家就安稳了;国家安稳了,天下就安稳了。

孔子没有立锥之地,但因为他真正用道义来指导自己的意志和思想,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并表现在言谈中,到成功的时候,他就显扬于天下,声望流传到后代。如今要是也让天下显赫的诸侯们用道义来指导自己的意志和思想,落实到各种法令制度上,并将它体现在政事中,反复强调它,又用选拔、罢黜、处死、赦免等手段,使它贯彻如一。就这样,那么他的声望就会在天地之间光大,难道不像日月雷霆那样显赫吗?故而说:使国家统一于道义,这个国家的声誉很快就会显赫,商汤、周武王便是如此。商汤凭借着亳,周武王凭借着鄗,都只不过是方圆百里的小国,但却获得了天下,诸侯做了他们的臣下,凡交通能到达的地方,没有不服从的,这没有其他的原因,而是由于他们完全实现了道义。这就称为施行道义而称王天下。

德行即使还没有尽善尽美,道义即使还没有完全做到,不过天下的事理大体上掌握了,刑罚、奖赏、禁止、许诺在天下已得到了信用,臣下都清楚地晓得他是能够结交的。政令已经发布,就算看到自己的利益将要有所损害,也不失信于他的民众;盟约已经签定,就算看到自己的利益将要有所损害,也不失信于他的盟友。像这样,就会军队强劲、城防牢固,而敌国害怕他;国家统一,道义彰明,而同盟国信任他。就算住在偏僻落后的国家,他的威势也能够震动天下,五霸就是如此。他们即使没有把政治教化作为立国之本,没有达到最崇高的政治境界,没有健全礼仪制度,没有使人心悦诚服,但他们讲究方法策略,注意使百姓有劳有逸,认真积蓄,加强战备,像牙齿啮合那样君臣上下相互信任配合,所以天下也就没有人敢和他们对抗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这些人都处于偏僻落后的国家,他们的威势却震动天下,他们的强盛危及中原各国,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由于他们获得了信用啊!这就是我所说的把信用确立了就可以称霸诸侯。

[原文]

挈国以呼功利,不务①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内则不惮诈其民而求小利焉,外则不惮诈其与而求大利焉,内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之有。如是,则臣下百姓莫不以诈心待其上矣。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也。如是,则敌国轻之,与国疑之,权谋日行,而国不免危削,綦之而亡,齐闵、薛公是也。故用强齐,非以修礼义也,非以本政教也,非以一天下也,绵绵常以结引驰外为务。故强,南足以破楚,西足以诎秦,北足以败燕,中足以举宋。及以燕赵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戮②,后世言恶,则必稽焉。是无它故焉,唯其不由礼义而由权谋也。

三者,明主之所以谨择也,而仁人之所以务白也。善择者制人,不善择者人制之。

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不可不善为择所而后错之,错险则危;不可不善为择道然后道之,涂则塞,危塞则亡。彼国错者,非封焉之谓也,何法之道,谁子之与也。故道王者之法与王者之人为之,则亦王;道霸者之法与霸道之人为之,则亦霸;道亡国之法与亡国之人为之,则亦亡。三者,明主之所以谨择也,而仁人之所以务白也。

故国者,重任也,不以积持之则不立。故国者,世所以新者也,是惮③;惮,非变也,改玉改行也。故一朝之日也,一日之人也,然而厌焉有千岁之国,何也?曰:援夫千岁之信法以持之也,安与夫千岁之信士为之也。人无百岁之寿,百有千岁之信士,何也?曰:以夫千岁之法自持者,是乃千岁之信士矣。故与积礼义之君子为之,则王;与端诚信全之士为之,则霸;与权谋倾覆之人为之,则亡。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而仁人之所务白也。善择之者,制人;不善择之者,人制之。

[注释]

①务:致力。②戮:耻辱。③惮:通“禅”(shàn),更替,是指具有继承性的演变。

[译文]

倡导功利来治理国家,不致力于伸张道义,不讲求信誉,唯利是图,对内则肆无忌惮地欺骗自己的民众来贪求蝇头小利,对外则不惜欺骗盟国来追求大利,在内不好好管理已有的土地财富,却经常去追求别人所拥有的土地财富。像这样,臣下、百姓就没有不用欺骗的心来对待他们的君主的。君主欺骗臣民,臣民欺骗君主,这就是上下离心离德。像这样,那么敌国就会小瞧他,盟国就会怀疑他,权术谋略一天天地盛行,国家就不免危险削弱,发展到了极致,国家就会消亡了,齐闵王、孟尝君便是如此。他们原本掌握着强大的齐国,却不是用权力去修明礼义,不由此而将政治教化作为立国之本,不用来统一天下,而是将不断地勾结别国、四处纵横游说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故而,他们强大的时候,向南可以攻破楚国,向西可以使秦国屈服,向北可以打败燕国,向中可以攻占宋国;可是等到燕国、赵国一块攻打齐国的时候,就像秋风扫落叶一般,齐闵王便身死国亡,受到天下人的进攻。后代的人谈起恶人,就一定会以他们为鉴。这并没有其他的原因,只是由于他们不遵循礼义而遵循权术阴谋啊。

这三种情况,是圣明的君主之所以要认真选择的,也是讲究仁德的人一定要明白的。擅长选择的人统治别人,不擅长选择的人被别人所统治。

国家,是天下最大的工具,最沉重的担子,不可不妥当地为它选择治理的大臣之后委任安置好。委任安置错了人国家就危险了;不可不妥当地为它选择治理之道之后引导治理它,要是道路上杂草丛生就会被堵塞;危险、堵塞,国家便会灭亡。那国家的委任安置,并不是为它划分好疆界,而是指采取什么治国之策和同什么人一起来治国。奉行王道的方法,与那奉行王道的大臣一起治理国家,也就能称王于天下;奉行霸道的方法,与那奉行霸道的大臣一起治理国家,也就能称霸于诸侯;奉行使国家灭亡的方法,与那奉行亡国之道的大臣一起治理国家,也就会亡国。上述三种情况,英明的君主是会认真地选择的,也是仁人所一定弄清楚的。

故而国家是最沉重的任务,要是不用长期积累的正确的办法来治理它,就不能巩固。国家是用来更新世代的工具,这种更新是坦然稳定的,不是制度的更改,只是君臣上下地位的改变。今日的事不同明天,今日的人不保明日,但是为什么会有安然存在千年之久的国家呢?答说:沿用了千年的礼法来管理国家,并且是把国家交与信守礼法千年的人来管理。人没有百年的寿命,为何有信守礼法千年的呢?回答说:用千年的礼法来管束自己的人,就是信守礼法千年的人。故而,把国家交给长久遵循礼义的人管理,就称王天下;把国家交给德行端正、忠诚信实的人治理,就称霸天下;把国家交与搞权术阴谋颠覆活动的人管理就灭亡。这三种情况,是英明的君主之所以要谨慎地抉择的,是仁人之所以一定明白的。善于抉择的统治别人,不善于抉择的被别人统治。

[原文]

彼持国者,必不可以独也;然则强固①荣辱在于取相矣。身能,相能,如是者王;身不能,知恐惧而求能者,如是者强;身不能,不知恐惧而求能者,安唯便僻左右亲比己者之用,如是者危削,綦之而亡。国者,巨用之则大,小用之则小;綦大而王,綦小而亡,小巨分流者存。巨用之者,先义而后利,安不恤亲疏,不恤贵贱,唯诚能之求,夫是之谓巨用之。小用之者,先利而后义,安不恤是非,不治曲直,唯便僻亲比己者之用,夫是之谓小用之。巨用之者若彼,小用之者若此;小巨分流者,亦一若彼,一若此也。故曰:“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此之谓也。

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既错之而人莫之能诬也。《诗》云:“如霜雪之将将②,如日月之光明,为之则存,不为则亡。”此之谓也。

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今君人者,急逐乐而缓治国,岂不过甚矣哉?譬之,是由好声色而恬无耳目也,岂不哀哉?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养五綦者有具,无其具,则五綦者不可得而致也。万乘之国可谓广大富厚矣,加有治辨强固之道焉,若是,则恬愉无患难矣,然后养五綦之具具也。故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急逐乐而缓治国者,非知乐者也。故明君者,必将先治其国,然后百乐得其中。暗君者,必将急逐乐而缓治国,故忧患不可胜校也,必至于身死国亡然后止也,岂不哀哉?将以为乐,乃得忧焉;将以为安,乃得危焉;将以为福,乃得死亡焉;岂不哀哉?於乎!君人者,亦可以察若言矣!

[注释]

①固:通“監”(ɡù),不坚实,脆弱。②将将:形容霜雪覆盖大地的样子。

[译文]

那些掌管了国家的国君,一定不能够单靠自己;如此看来,那么是强大还是衰弱、是光荣还是耻辱就在于选择宰相了。自己有才能,宰相也有才能,像如此的国君就能称王天下。自己没有才能,但晓得恐惧而去寻觅有才能的人,像如此的国君就能强大。自己没有才能,又不晓得恐惧而去寻求有才能的人,仅仅任用些善于阿谀奉承的宠臣、身边的侍从还有亲近依附自己的人,像如此的国君就会危险削弱,到达极点就会灭亡。国家,大治它就会强大,小治它就会弱小;十分强大就能称王天下,十分弱小就会灭亡,小大各占一半的则能保存。所说的大治国家,就是先考虑道义而后考虑财利,任用人不顾亲疏,不顾贵贱,只寻找真正有才能的人,这就称为大治国家。所说的小治国家,便是先考虑财利而后考虑道义,不顾是非,不管曲直,不过任用擅长阿谀奉承的宠臣和亲近依附自己的人,这就称为小治国家。大治国家就像那样,小治国家就像这样;所说的小大各占一半的,也就是一部分像那样、一部分像这样。故而说:“纯粹地考虑道义、任用贤人的就能称王天下,驳杂地义利兼顾、贤人亲信并用的就能称霸诸侯,一点也做不到的便会灭亡。”此话说的便是此种道理。

国家不遵行礼义就管理不好。礼义之所以可以治理好国家,举个例子,就如同用秤来分辨轻重,就如同用墨线来确定曲直,就如同用圆规曲尺来画定方圆,既然已经把它们摆在那儿,人们就没有再能进行欺骗的了。《诗经·大雅·绵》中说:“就像霜雪的肃杀无情,就像日月的光辉明亮;遵行它(礼制)就能存在,不遵行它将会灭亡。”便是说的这个。

国家危险就没有欢乐的国君,国家安定就没有愁苦的民众。政事混乱国家就可危,政事治理国家就稳定。今日统治人民的君主,急着追求享乐而放松了管理国家,难道不是错误十分严重吗?举个例子,就如同喜欢音乐美色而不在乎没有耳朵眼睛一样,难道不可悲吗?从人的常情来讲,眼睛想看最美丽的颜色,耳朵想听最优美的声音,嘴巴想吃最美味的佳肴,鼻子想闻最美好的气味,心里想获得最大的安逸。这五种最好的享用,是人的常情所必不可避免的。但造成这五种最好的享用要有条件,没有必要的条件,那么这五种最好的享用就不可能获得了。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能够称得上是辽阔富裕的了,更有使它获得管理而强大的办法,要是如此,那就平安愉快而没有祸患灾难了,而后造成五种最好的享用的条件就具备了。故而,各种快乐产生于政事治理的国家,各种忧患产生于政事混乱的国家。急着追求享乐而放松了管理国家的人,不是晓得享乐的人。所以,英明的君主,必定是先治理国家,而后各种快乐便从中获得了。而昏聩的君主,必定是急于追求享用而放松了管理国家,所以忧虑祸患多得不可胜数,必定是发展到身死国亡而后才结束,难道不可悲吗?准备用这种方法去求得快乐,却获得了忧虑;准备用这种方法去求得安定,却获得了危险;准备用这种方法去求得幸福,却获得了死亡;难道不可悲吗?呜呼!统治人民的君主,也能够考察一番这些话了!

[原文]

同类推荐
  •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出版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忏悔录

    忏悔录

    托尔斯泰《忏悔录》与奥古斯丁、卢梭《忏悔录》齐名,并称“世界三大《忏悔录》 ”。“我的生命是否具有超越死亡从而永恒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在凌乱的书桌上写上重重一笔。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行将结束时,因不堪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托尔斯泰思想出现巨大困惑。他追溯自己五十年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寻找生命意义,并记录下这段精神活动的过程,取名《忏悔录》。托尔斯泰《忏悔录》深刻探讨生命意义,与人生、命运、信仰有关。生命向我们隐瞒了什么?如何坦然面对死亡?如何让短暂的人生具有永恒价值?这些有关人生命运的深刻问题,都将在阅读本书中得到启发。
  • 孔子是个好老师

    孔子是个好老师

    本书共十三章,全面呈现了一个多面的孔子,以及孔门生动有趣的学习状况。同时,作者让2000多年前的学习和今天的学习型组织之间实现了“穿越”,更让人们看到了孔门的关注问题、注重研讨、激发潜能和发展个性的教育。
  • 鬼谷子(白话全译)

    鬼谷子(白话全译)

    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对原文作出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导读。并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法,精选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对鬼谷思想逐篇阐释、透析、解读,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皆能从中有所获益。同时,本书设计精美独到,图文并茂,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与文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与兴致。经典深刻的思想,精审独到的案例及评析,恰到好处的图文相生,使本书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全集性于一体,可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
热门推荐
  • 蜀伐

    蜀伐

    天佑四年,唐哀帝李柷退位,朱温篡位建立梁国,史称“后梁”,就此统治中国大地长达二百八十九年的唐王朝走向终结。自此中国大地诸侯并起,燕、晋、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等势力,四方割据,征伐不断,中国大地又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动乱。时有蜀王建,拒称臣于梁,自立为帝,国号“蜀”,年号“武成”,封授百官,割据一方。蜀帝皇孙--承颢,幼自聪慧,有大志,帝建甚宠之,封承颢“武成侯”,食邑汉中千户。及帝薨,郑王衍继位,帝衍无道,奸宦当道,承颢连权臣,兵谏帝衍,以清君侧,诛奸佞,帝衍以“武成”王之,承颢是以权倾朝野,内安百姓,外联诸侯,继武侯遗志,南征北讨,开疆扩土,是以蜀强,征伐诸侯,诸侯蛰伏,是以帝衍禅位,承颢称帝,建号“大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玩梦者

    玩梦者

    一个独立梦境,一种游戏规则。玩转梦境,以游戏觉醒。“Moba里拆塔造枪、麻将吃鸡、解谜……还有什么?在游戏世界里做梦?在梦境里玩游戏?我大概率是个梦游Bug?”高中生鱼二尤误入异世界葛立姆(Greame)——由无数游戏串联起来的梦境世界。而在该世界中,他的身份居然是一个"Bug”。“Bug无法自毁,将由Bug集结的虫洞悖论团自毁。”身为虫洞悖论团的一员,他周旋于不同游戏类型化身的梦姬委员之间,以玩梦者的姿态,一步步,探索并且揭示着游戏与梦境的终极真相。
  • 守望曲肱青春

    守望曲肱青春

    【校园里,你也许为那个风度翩翩的少年所痴迷;也许你被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女主而垂涎三尺……】正值花季雨季——内心懵懂且有悸动,对那个懵懂的他俏皮地躲在了身后,故事开始了:从京城归来的官二代、阔少“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方笑天入境了,他风度翩翩,貌若潘安,你怎能不留恋;与其同入眼帘的肖浪寒酸的外表,却挡不住她的那份“天生丽质难自弃”的美;女主兰子出现了,“千秋无佳人,悦目有佳人!倾国倾城貌,经验天下人”……初见:方笑天心动了。再现:一张书桌两对目,情感何方现?校园帷幕拉开了……雪域情怀再素佳人兰子美“婀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书信往来无白丁,感情生生处……结尾:高等学府里请在何方,值得你去探究……
  • 神仙骗你谈恋爱

    神仙骗你谈恋爱

    相传,孟婆是一个身材佝偻、长相丑陋、性格阴郁的老妇人,一生都在为转世投胎的鬼魂熬制孟婆汤。屁,一句话半个点都没答上。孟婆,孟茯笙,三定天下时便存在的正神,懒惰闲散的漂亮女子,常年在冥界挂职,享受幽冥之神的称号,所有事物都全权交付于一众鬼差,卧床看话本子数栽。有人终于忍不住了,然后她就被天地共主派去指导新晋小仙修习仙法,满腔的不情愿在见到小徒弟的瞬间消失,天哪!瞧着这俊秀的消磨样,一看就是长成话本子里温柔帅气、贴心宠妻的好男儿啊!行吧,一日为师,终生为妻。上至天界九重天,下至地府十八层,你都跑不了了!众神仙:为了我们的姻缘,求你们快点在一起吧!
  • 水浒传(青少版名著)

    水浒传(青少版名著)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著名白话长篇小说。是在《宣和遗事》及民间口头传说、话本、杂剧中有关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创作加工,连缀而成。全书以现实主义手法集中并多角度反映了封建社会一次农民革命从产生、发展到失败的整个过程。其中逼上梁山和反抗官军两部分最为精彩。作品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对人物性格的成功刻画。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仅一百单八将中,就有三十多人具有鲜明性格,而林冲、李逞、鲁智深、宋江、武松等最为鲜明。另外,此书故事曲折动人,语言生动有力,其情节紧张,环环紧扣,如三打祝家庄、大破曾头市、三败高俅等战斗场面,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 人生本应不如此:20名职务犯罪人狱中痛思录

    人生本应不如此:20名职务犯罪人狱中痛思录

    本书由四川省监狱管理局组织编写,本书从狱中服刑的公职人员忏悔的独特角度,详细叙述了20名职务犯罪者的犯罪过程、狱中生活,人生思考和真诚忏悔等,深刻反映了职务犯罪给国家、社会、家庭和本人造成的灾难,回顾了犯罪的过程,总结了犯罪的缘由,还以点评的形式剖析了导致他们犯罪的成因等,对广大公职人员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警示作用,可以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读本。
  • 若爱乘风

    若爱乘风

    若爱乘风,当爱像风一样离去,你是否能洒脱的跟过去说声再见,完美的为回忆画上句点,不拖不欠。当爱像风一样的吹来,你是否又能痛快迎面相接。爱需要勇气,不爱也需要。愿各位若爱乘风,携愿而归。
  • 那个送我筋斗云的美少年

    那个送我筋斗云的美少年

    这是一本与爱情有关的书,是作者在上本书做地面活动宣传时,很多学生和读者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代琮听的,作者之后又经过挑选、整理和杜撰后写了出来。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属于读者们自己的真实故事。19个不同的故事,19个不同的人生,19种不同的爱情,有青葱少年时的苦涩暗恋,有徘徊在爱情和现实边缘的挣扎和纠结,有即便穿越人海终会彼此遇见的温暖,有过尽千帆后依然相信爱情会在不远处等待的执着与纯真。让人感同身受的那段与爱情有关的过往岁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