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4500000047

第47章 第三编(1)

许怡荪

七月五日,我与子高过中正街,这是死友许怡荪的住处。傍晚与诸位朋友游秦淮河,船过金陵春,回想去年与怡荪在此吃夜饭,子高、肇南都在座,我们开窗望见秦淮河,那是我第一次见此河;今天第二次见秦淮,怡荪死已一年多了!夜十时我回寓再过中正街,凄然堕泪。人生能得几个好朋友?况怡荪益我最厚,爱我最深,期望我最笃!我到此四日,竟不忍过中正街,今日无意中两次过此,追想去年一月之夜话,那可再得?归寓后作此诗,以写吾哀。

怡荪!

我想像你此时还在此!

你跑出门来接我,

我知道你心里欢喜。

你夸奖我的成功,

我也爱受你的夸奖;

因为我的成功你都有份,

你夸奖我就同我夸奖你一样。

我把一年来的痛苦也告诉了你,

我觉得心里怪轻松了;

因为有你分去了一半,

这担子自然就不同了。

我们谈到半夜,

半夜我还舍不得就走。

我记得你临别时的话:

“适之,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车子忽然转弯,

打断了我的梦想。

怡荪!

你的朋友还同你在时一样!

(原载1920年10月1日《新青年》第8卷第2号)

外交

十点钟了,

有点风了,

我打南京鼓楼下过。

丫!鼓楼的墙头上

那里来的这许多灯火?

原来是七八个火把,

几盏破灯笼,

照着许多泥水匠,

在那里打夜工,

涂补那鼓楼上的红墙!

我们很感谢美国的议员团,

你们这一次来游,

使霉烂的南京也添上一些儿新气象!

九.八.七

(原载1920年8月8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副刊)

一笑

十几年前,

一个人对我笑了一笑。

我当时不懂得什么,

只觉得他笑的很好。

那个人后来不知怎样了,

只是他那一笑还在:

我不但忘不了他,

还觉得他越久越可爱。

我借他作了许多情诗,

我替他想出种种境地:

有的人读了伤心,

有的人读了欢喜。

欢喜也罢,伤心也罢,

其实只是那一笑

我也许不会再见着那笑的人,

但我很感谢他笑的真好。

九.八.一二

(收入二版《尝试集》)

我们三个朋友

(九.八.二二,赠任叔永与陈莎菲。)

(上)

雪全消了,

春将到了,

只是寒威如旧。

冷风怒号,

万松狂啸,

伴着我们三个朋友。

风稍歇了,

人将别了,

我们三个朋友。

寒流秃树,

溪桥人语,

此会何时重有?

(下)

别三年了!

月半圆了,

照着一湖荷叶;

照着钟山,

照着台城,

照着高楼清绝。

别三年了,

又是一种山川了,

依旧我们三个朋友。

此景无双,

此日最难忘,

让我的新诗祝你们长寿!

(原载1920年11月1日《新青年》第8卷第3号》

湖上

九.八.二四,夜游后湖——即玄武湖,主人王伯秋要我作诗,我竟作不出诗来,只好写一时所见,作了这首小诗。

水上一个萤火,

水里一个萤火,

平排着,

轻轻地,

打我们的船边飞过。

他们俩儿越飞越近,

渐渐地并作了一个。

(原载1920年11月1日《新青年》第8卷第3号)

艺术

报载英国第一“莎翁剧家”福北洛柏臣(Forbes-Robertson) (复姓)现在不登台了,他最后的《告别辞》说他自己做戏的秘诀只是一句话:“我做戏要做的我自己充分愉快。”这句话不单可适用于做戏;一切艺术都是如此。病中无事,戏引伸这话,作成一首诗。

我忍着一副眼泪,

扮演了几场苦戏,

一会儿替人伤心,

一会儿替人着急。

我是一个多情的人,

这副眼泪如何忍得?

做到了最伤心处,

我的眼泪热滚滚的直滴。

台下的人看见了,

不住的拍手叫好。

他们看他们的戏,

那懂得我的烦恼?

九.九.二二

(原载1920年11月1日《新青年》第8卷第3号)

例外

我把酒和茶都戒了,

近来戒到淡巴菰;

本来还想戒新诗,

只怕我赶诗神不去。

诗神含笑说:

“我来决不累先生。

谢大夫不许你劳神,

他不能禁你偶然高兴。”

他又涎着脸劝我:

“新诗作作何妨?

作得一首好诗成,

抵得吃人参半磅!”

九.十.六病中

(原载1920年11月1日《新青年》第8卷第3号)

第三编梦与诗

都是平常经验,

都是平常影像,

偶然涌到梦中来,

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

都是平常情感,

都是平常言语,

偶然碰着个诗人,

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

醉过才知酒浓,

爱过才知情重:

你不能作我的诗,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自跋)这是我的“诗的经验主义”(Poetic empiricism)。简单一句话:做梦尚且要经验做底子,何况作诗?现在人的大毛病就在爱作没有经验做底子的诗。北京一位新诗人说“棒子面一根一根的往嘴里送”;上海一位诗学大家说“昨日蚕一眠,今日蚕二眠,明日蚕三眠,蚕眠人不眠!”吃面养蚕何尝不是世间最容易的事?但没有这种经验的人,连吃面养蚕都不配说。何况作诗?

九.一○.一○

(原载1921年1月1日《新青年》第8卷第5号)

他死了父亲不肯磕头,

你们大骂他。

他不能行你们的礼,

你们就要打他。

你们都能呢呢啰啰的哭,

他实在忍不住要笑了。

你们都有现成的眼泪,

他可没有,他只好跑了。

你们串的是什么丑戏,

也配抬出“礼”字的大帽子!

你们也不想想,

究竟死的是谁的老子?

九.十一.二五

(原载1920年11月27日《晨报副刊》,

原题《究竟死的是谁的老子》)

十一月二十四夜

老槐树的影子

在月光的地上微晃;

枣树上还有几个干叶,

时时做出一种没气力的声响。

西山的秋色几回招我,

不幸我被我的病拖住了。

现在他们说我快要好了,

那幽艳的秋天早已过去了。

九.十一.二五

(原载1921年1月1日《新青年》第8卷第5号)

我们的双生日

(赠冬秀)

九年十二月十七日,即阴历十一月初八日,是我的阳历生日,又是冬秀的阴历生日。

他干涉我病里看书,

常说,“你又不要命了!”

我又恼他干涉我,

常说:“你闹,我更要病了!”

我们常常这样吵嘴,

每回吵过也就好了。

今天是我们的双生日,

我们订约,今天不许吵了。

我可忍不住要作一首生日诗。

他喊道,“哼,又作什么诗了!”

要不是我抢的快,

这首诗早被他撕了。

(原载1922年4月19日《晨报副镌》)

醉与爱

沈玄庐说我的诗“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的两个“过”字,依他的经验,应该改作“里”字。我戏作这首诗答他。

你醉里何尝知酒力?

你只和衣倒下就睡了。

你醒来自己笑道,

“昨晚当真喝醉了!”

爱里也只是爱,

和酒醉很相像的。

直到你后来追想,

“哦!爱情原来是这么样的!”

十.一.二七

(原载1921年1月31日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

平民学校校歌

附赵元任先生作的谱

(为北京高师平民学校作的。)

靠着两只手,

拼得一身血汗,

大家努力做个人,

不做工的不配吃饭!

做工即是学,

求学即是做工:

大家努力做先锋,

同做有意识的劳动!

十.四.十二

(原载1922年7月1日《新青年》第9卷第6号)

此歌有两种谱,一种是赵元任先生作的,一种是萧友梅先生作的。今将赵先生的谱附在后面。

四烈士冢上的没字碑歌

附萧友梅先生作的谱

辛亥革命时,杨禹昌、张先培、黄之萌用炸弹炸袁世凯,不成而死;彭家珍炸良弼,成功而死。后来中华民国成立了,民国政府把他们合葬在三贝子公园里,名为“四烈士冢”。冢旁有一座四面的碑台,预备给四烈士每人刻碑的。但只有一面刻着杨烈士的碑,其余三面都无一个字。

十年五月一夜,我在天津,住在青年会里,梦中游四烈士冢,醒时作此歌。

他们是谁?

三个失败的英雄,

一个成功的好汉!

他们的武器:

炸弹!炸弹!

他们的精神:

干!干!干!

他们干了些什么?

一弹使奸雄破胆!

一弹把帝制推翻!

他们的武器:

炸弹!炸弹!

他们的精神:

干!干!干!

他们不能咬文嚼字,

他们不肯痛哭流涕,

他们更不屑长吁短叹!

他们的武器:

炸弹!炸弹!

他们的精神:

干!干!干!

他们用不着纪功碑,

他们用不着墓志铭:

死文字赞不了不死汉!

他们的纪功碑:

炸弹!炸弹!

他们的墓志铭:

干!干!干!

(原载1921年6月1日《新青年》第9卷第2号)

第三编死者

为安庆此次被军人刺伤身死的姜高琦作。

他身上受了七处刀伤,

他微微地一笑,

什么都完了!

他那曾经沸过的少年血

再也不会起波澜了!

我们脱下帽子,

恭敬这第一个死的。

但我们不要忘记:

请愿而死,究竟是可耻的!

我们后死的人,

尽可以革命而死!

尽可以力战而死!

但我们希望将来

永没有第二人请愿而死!

我们低下头来,

哀悼这第一个死的。

但我们不要忘记

请愿而死,究竟是可耻的!

十.六.十七

(原载1921年6月1日《新青年》第9卷第2号)

双十节的鬼歌

十年了,

他们又来纪念了!

他们借我们,

出一张红报,

作几篇文章,

放一天例假,

发表一批勋章:

这就是我们的纪念了!

要脸吗?

这难道是革命的纪念吗?

我们那时候,

威权也不怕,

生命也不顾,

监狱作家乡,

炸弹底下来去:

我们能受这种无耻的纪念吗?

别讨厌了,

可以换个法子纪念了!

大家合起来,

赶掉这群狼,

推翻这鸟政府;

起一个新革命,

造一个好政府:

这才是双十节的纪念了!

十.十.四

(原载1921年10月10日《晨报》)

希望

我从山中来,

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开花好。

一日望三回,

望到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

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

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

祝汝满盆花!

十.十.四

(原载1922年7月1日《新青年》第9卷第6号)

晨星篇

(送叔永、莎菲到南京)

我们去年那夜,

豁蒙楼上同坐;

月在钟山顶上,

照见我们三个。

我们吹了烛光,

放进月光满地;

我们说话不多,

只觉得许多诗意。

我们作了一首诗,

一首没有字的诗,

先写着黑暗的夜,

后写着晨光来迟;

在那欲去未去的夜色里,

我们写着几颗小晨星,

虽没有多大的光明,

也使那早行的人高兴。

钟山上的月色

和我们别了一年多了;

他这回照见你们,

定要笑我们这一年匆匆过了。

他念着我们的旧诗,

问道,“你们的晨星呢?

四百个长夜过去了,

你们造的光明呢?”

我的朋友们,

我们要暂时分别了;

“珍重珍重”的话,

我也不再说了。

在这欲去未去的夜色里,

努力造几颗小晨星;

虽没有多大的光明,

也使那早行的人高兴!

十.十二.八

(原载1922年4月19日《晨报副镌》)

第三编附录:去国集

(自序)

胡适既已自誓将致力于其所谓“活文学”者,乃删定其六年以来所为文言之诗词,写而存之,遂成此集。名之曰“去国”,断自庚戌也。昔者谭嗣同自名其诗文集曰“三十以前旧学第几种”。今余此集,亦可谓之六年以来所作“死文学”之一种耳。

集中诗词,一以年月编纂,欲稍存文字进退及思想变迁之迹焉尔。

民国五年七月

去国行(二首)

木叶去故枝,游子将远离。

故人与昆弟,送我江之湄。

执手一为别,惨怆不能辞。

从兹万里役,况复十年归!

金风正萧瑟,别泪沾客衣。

丈夫宜壮别,而我独何为?

扣舷一凝睇,一发是中原。

扬冠与汝别,征衫有泪痕。

高邱岂无女,狰狞百鬼蹲。

兰蕙日荒秽,群盗满国门。

搴裳渡重海,何地招汝魂!

挥泪重致词:祝汝长寿年!

庚戌秋

(原载1913年1月《留美学生年报》第二年本)

翠楼吟庚戌重九

霜梁寒林,风摧败叶,天涯第一重九。登临山径曲,听万壑松涛惊吼。山前山后,更何处能寻黄花茱酒?沉吟久,溪桥归晚,夕阳遥岫。应念鲈脍莼羹,祗季鹰羁旅,此言终负。故园三万里,但梦里桑麻柔茂。最难回首,愿丁令归来,河山如旧!今何有,倚楼游子,泪痕盈袖。

(原载1914年1月《留美学生年报》第三年本)

水龙吟绮色佳秋暮

无边橡紫榆黄,更青青映松无数。平生每道,一年佳景,莫如秋暮。倾倒天工,染渲秋色,清新如许。使词人憨绝,殷殷私祝:“秋无恙,秋常住!”凄怆都成虚愿。有西风任情相妒。萧飕木末,乱枫争坠,纷纷如雨。风卷平芜,浅黄新赭,一时飞舞。且徘徊,陌上溪头,黯黯看秋归去。

元年十一月初六日

(原载1914年1月《留美学生年报》第三年本)

耶稣诞节歌

冬青树上明纤炬,冬青树下儿女,

高歌颂神歌且舞。朝来阿母含笑语:

“儿辈驯好神佑汝。灶前悬袜青丝缕。

灶突神下今夜午,朱衣高冠须眉古。

神之来下不可睹,早睡慎毋干神怒。”

明朝袜中实饧籹,有蜡作鼠纸作虎,

夜来一一神所予。明日举家作大酺,

杀鸡大于一岁羖。堆盘肴果难悉数。

食终腹鼓不可俯。欢乐勿忘神之佑,

上帝之子天下主。

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原载1914年1月《留美学生年报》第三年本)

大雪放歌

任叔永作岁暮杂咏诗,余谓叔永“君每成四诗,当以一诗奉和”。后叔永果以四诗来,皆大佳。其状冬日景物,甚尽而工,非下走所可企及。徒以有宿约不可追悔,因作此歌,呈叔永。

往岁初冬雪载涂,今年圣诞始大雪。

天工有意弄奇诡,积久迸发势益烈。

夜深飞屑始叩窗,侵晨积絮可及膝。

出门四顾喜欲舞,琼瑶十里供大阅。

小市疏林迷远近,山与天接不可别。

眼前诸松耐寒岁,虬枝雪压垂欲折。

窥人松鼠寒可怜,觅食冻雀迹亦绝。

毳衣老农朝入市,令令瘦马驾长橇。

道逢相识遥告语,“明年麦子未应劣”。

路旁欢呼小儿女,冰浆铁屐手提挈。

昨夜零下二十度,湖面冻合坚可滑。

客子踏雪来复去,朔风啮肤手皴裂。

归来烹茶还赋诗,短歌大笑忘日昳。

开窗相看两不厌,清寒已足消内热。

百忧一时且弃置,吾辈不可负此日。

二年十二月

(原载1914年3月《留美学生季报》春季第1号)

久雪后大风寒甚作歌

梦中石屋壁欲摇,梦回窗外风怒号,

澎湃若拥万顷涛。侵晨出门冻欲僵,

冰风挟雪卷地狂,啮肌削面不可当。

与风寸步相撑支,呼吸梗绝气力微,

漫漫雪雾行径迷。玄冰遮道厚寸许,

每虞失足伤折股,旋看落帽凌空舞。

落帽狼狈祻犹可,未能捷足何嫌跛,

抱头勿令两耳堕。入门得暖寒气苏,

隔窗看雪如画图,背炉安坐还读书。

明朝日出寒云开,风雪于我何有哉!

待看雪尽春归来!

三年正月

(原载1914年1月《留美学生年报》第三年本)

哀希腊歌“TheIsles of Greece”

英国诗人裴伦所著。裴伦George Gordon Byron生于西历1788年,死于 1824年。死时才三十六岁,而著作等身,诗名盖世,亦近代文学史上一怪杰也。其平生行事详诸家专传,不复述。

此歌凡十六章,见裴伦所著长剧《唐浑》Don Juan中。托为希腊诗人吊古 伤今之辞,以激励希人爱国之心。其词至慷慨哀怨。《唐浑》一剧,读者今已甚寡。独此诗传诵天下。当希腊独立之师之兴也,裴伦耻其仅以文字鼓舞希人,遂毁家助饷。渡海投独立军自效。未及与战而死。巴尔干半岛之人,至今追思之不衰。今希腊已久脱突厥之羁绊。近年以来,尤能自振拔,为近东大国。虽其文明武功或犹未逮当日斯巴达、雅典之盛,然裴伦梦想中独立自主之希腊,则已久成事实。惜当年慷慨从军之诗人,不及生见之耳。

此诗之入汉文,始于梁任公之《新中国未来记》小说。惟任公仅译一、三两章。其后马君武译其全文,刊于《新文学》中。后苏曼殊复以五言古诗译之。民国二年,吾友张耘来美洲留学,携有马苏两家译本。余因得尽读之。颇嫌君武失之讹,而曼殊失之晦。讹则失真,晦则不达,均非善译者也。当时余许张君为重译此诗。久而未能践诺。三年二月一夜,以四小时之力,译之。既成复改削数月,始成此本。更为之注释,以便读者。盖诗中屡用史事,非注,不易领会也。

同类推荐
  • 活着为了飞翔

    活着为了飞翔

    本书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散文集,囊括了雨果的散文精华及著名演讲。作为法国文学巨匠,雨果的散文同他的小说一样,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到处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 也是读书

    也是读书

    本书辑录著名学者、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撰写的各类随笔七十余篇,写作时间横跨几十年,包括序、跋、引言、后记等多种形式。读自己的书,读他人的书,读学生的书,其内容或是陈述个人作品的主旨、创作的经过,或是对朋友、同道著作的点评,或是对学生作品的寄语。葛剑雄教授的学术研究之精、涉猎之广,可窥一斑。这些文字既有思想价值,又内涵丰富,充满了读书的乐趣和人生的省思,集中展示了作者在学术和写作上的研究与思考。
  • 古文观止演义

    古文观止演义

    《古文观止演义》是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散文大家王鼎钧先生对《古文观止》中二十四篇文章的精彩“化讲”。王鼎钧先生以作家和学者的双重身份,以中国古代文论为根基,以欧美新批评“细读法”为参照,对作品进行了由点到线、由释义到还原、由二维到多维、由学问到创作、由作品到人生、由文化到哲学、由文学到宗教的精彩“化讲”,由此将文字构成的精神世界化开,把文学接受推升到了“参天地化育”的高度。
  • 半笺娇恨寄幽怀:李清照

    半笺娇恨寄幽怀:李清照

    她是婉约词宗,一生为爱枯荣。爱之繁花,绽放心头,她“半笺娇恨寄幽怀”。相思无处,她唯有看尽“花自飘零水自流”。她绚丽的人生,婉转如歌, 她在寂寞的深处浅浅吟唱。她就是——李清照。朱丹红编著的《李清照(半笺娇恨寄幽怀)(精)》为“倾城 才女系列”中的一本,《李清照(半笺娇恨寄幽怀)( 精)》评述了宋代才女李清照坎坷而又传奇的一生。
  • 创意写作的兴起:“写你知道的”“客观的叙事”(1890—1960)

    创意写作的兴起:“写你知道的”“客观的叙事”(1890—1960)

    美苏冷战以苏联瓦解美国的胜利告终。美国之战胜苏联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创新。本书重点研究高等教育写作训练体系转变与文学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把美国战后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史作为作为理解战后美国文学线索,解读创意写作的奥秘。来自于爱荷华写作工坊和斯坦福大学以及其他大量不断成长中的超过350个创意写作工坊的大量实例,汇成一部文学史巨著,让您开卷有益。
热门推荐
  • 玩家必须死

    玩家必须死

    扑街作者叶苏,发现惊天秘闻。“我们的世界其实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我们都是NPC!”“一群叫做玩家的入侵者,正不断的蚕食我们的世界!”叶苏:“请相信我,我没有病,更没有疯,这一切也都不是虚构,我们的世界真的正在被玩家入侵!只是你们不知道而已。”我们必须要抵抗!玩家必须死!
  • 风起涟漪

    风起涟漪

    他是命不久矣的当朝太子。她是天生痴傻的风府小姐。一场意外,魂归故里,浑浊不在,冷傲取之。“若你要这江山,我便替你金戈铁马。”“我要,唯你。”你可知,这山河人间,万家灯火,从不及你眉眼半分。有人说:“成也是你,败也是你,神也是你,魔也是你。”他却说:“你若成神,我便陪你普度众生。你若成魔,我便陪你颠倒乾坤。”“今日,许你万里红妆,护你一世安宁。”不曾想,触手可及的幸福,如泡沫般易碎。你说过,此一约既定,万山无阻,你定带我看尽世间繁华。可你为何食言?从此,我入梦十载,皆不见你。朝思,暮想,梦里相逢,不见君。春思,秋念,花落,流水叹,不见君......她入了十年梦,他寻了十年心。相逢终成陌路。“我可曾、见过你?”“不曾。”尘埃落定,洗净铅华。是谁为她,袖了双手,倾了天下?又是谁,拥得佳人,陪她并肩踏遍天涯?
  • 童话碎片

    童话碎片

    生活中总有童话的影子,我想用短篇的文字记录下它们,也许是在公交车上,厕所里,花上十几分钟,读完一篇完整的故事
  • 耳畔风眼底月

    耳畔风眼底月

    17岁那年送你回家,我总是谎称单车坏了。那个时候,我既想让你知道又不想让你知道。我只是觉得如果走路送你回去的话,还可以多看你5分钟。喜欢你是岁月也是清愁,是平凡亦是不朽。外表冷清内心温柔小仙女x外面温柔内心冷清小警察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你是我耳畔的风,眼底的月,不曾拥有的过去,不敢奢望的将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是我的朋友

    我是我的朋友

    如果人生什么都没有了或者什么也没有,不要忘记。你还有自己,就算没有友情,爱情,亲情,你还有自己。
  • 心魔

    心魔

    青山翠林之间镶嵌着一汪湖水,湖面上偶有几只水鸟掠过,激起层层涟漪。微波荡起的水面映衬着湖边小亭子的尖顶,日出的阳光从山的那边倾泻过来,连同湖边五彩斑斓的花丛一并染上绚丽的美色。岸边,淡粉色的雏菊随着风儿摇曳,映衬着花丛中纤细的脚踝更加白皙。长发的女孩儿站在湖边的护栏跟前,一动不动地望着凌波湖面,仿佛一尊雕塑,成了彩色中的一抹纯白。旅馆门前,时骏满不在乎地看着前方千米之外那宁静的湖水,和湖边的女孩儿。前阵子霍钢在破获一起连环杀人案中受了伤,上级为了嘉奖刑警队特别拨下一笔奖金和十来天的假期。
  • 寂静流年遍开花

    寂静流年遍开花

    曾患PTSD的宅女喻夕恋上好脾气的普外医生顾宗琪,不断的提升战斗力与人PK和反PK,独占后才知道,原来那个医生傻傻的等在那里好久了。
  • 南洋国商(上)

    南洋国商(上)

    清末明初,风云际会,华夏之国却在风云中飘摇不定。站在历史的乱潮之中,尹正纲——这位“猪仔”的后代,该何去何从?丛林、土著、会党、奸商、恶霸……一个个生死难关。爱情、亲情、友情,成了他一飞冲天之前最好的磨炼。于是,勾心斗角的商战之中,他杀伐决断、运筹帷幄,于那一段沉郁暗淡的历史中,留下光彩绝伦的一笔。本书通过爱国华商尹正纲的传奇经历,再现了继闯关东、走西口之后,被称为规模最为壮观、生存环境最为恶劣、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影响最大的“下南洋”的这段历史,讲述了下南洋的一代人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坎坷之路,也充分展示其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家是港湾,可为何家会伤人?爱意味着融合,可为何越爱越孤独?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走出孤独,都渴望与别人相爱。如果一个人越重要,我们就越会用自己所懂得的最好的方式去对待他。但很多时候,这种渴望背后的潜台词是:因为我爱你,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要按我的期待去回应,去做事。而所谓的“好的方式”则常常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在这种逻辑下,相爱便成了强加,成为控制彼此的战争。因为这个缘故,我们都渴望爱,都爱过,然而,要命的孤独感却纠缠着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亲密关系成为咫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