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4500000042

第42章 尝试集(3)

这一段乃是我的“文学的实验主义”。我三年来所做的文学事业只不过是实行这个主义。

答叔永书很长,我且再抄一段:

……今且用足下之字句以述吾梦想中之文学革命曰:

一、文学革命的手段:要令国中之陶谢李杜敢用白话京调高腔作诗;要令国中之陶谢李杜皆能用白话京调高腔作诗。

二、文学革命的目的:要令白话京调高腔之中产出几许陶谢李杜。

三、今日决用不着“陶谢李杜的”陶谢李杜。若陶谢李杜生于今日仍作陶谢李杜当日之诗,则决不能更有当日的价值与影响。何也?时代不同也。

四、吾辈生于今日,与其作不能行远不能普及的五经、两汉、六朝、八家文字,不如作家喻户晓的《水浒》、《西游》文字。与其作似陶似谢似李似杜的诗,不如作不似陶谢不似李杜的白话诗。与其做一个学这个学那个的郑苏盦、陈伯严,不如做一个实地试验,“旁逸斜出”,“舍大道而弗由”的胡适之。

……吾志决矣,吾自此以后,不更作文言诗词。(七月二十六日)

这是第一次宣言不作文言诗词。过了几天,我再答叔永道: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字者,文学之器也。我私心以为文言决不足为吾国将来文学之利器。施耐庵、曹雪芹诸人已实地证明作小说之利器在于白话。今尚需人实地试验白话是否可为韵文之利器耳。……我自信颇能用白话作散文,但尚未能用之于韵文。私心颇欲以数年之力实地练习之。倘数年之后,竟能用文言白话作文作诗,无不随心所欲,岂非一大快事?我此时练习白话韵文,颇似新辟一文学殖民地。可惜须单身匹马而往,不能多得同志,结伴同行。然吾去志已决。公等假我数年之期。倘此新国尽是沙碛不毛之地,则我或终归老于“文言诗国”亦未可知。傥幸而有成,则辟除荆棘之后,当开放门户,迎公等同来莅止耳!“狂言人道臣当烹。我自不吐定不快,人言未足为重轻。”足下定笑我狂耳。(八月四日)

这时我已开始作白话诗。诗还不曾作得几首,诗集的名字已定下了,那时我想起陆游有一句诗:“尝试成功自古无!”我觉得这个意思恰和我的实验主义反对,故用“尝试”两字作我的白话诗集的名字,要看“尝试”究竟是否可以成功。那时我已打定主意,努力做白话诗的试验;心里只有一点痛苦,就是同志太少了,“须单身匹马而往”,我平时所最敬爱的一班朋友都不肯和我同去探险。但是我若没有这一班朋友和我打笔墨官司,我也决不会有这样的尝试决心。庄子说得好:“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我至今回想当时和那班朋友,一日一邮片,三日一长函的乐趣,觉得那真是人生最不容易有的幸福。我对于文学革命的一切见解,所以能结晶成一种有系统的主张,全都是同这一班朋友切磋讨论的结果。五年八月十九日我写信答朱经农(经)中有一段说:

新文学之要点,约有八事:

一、不用典。

二、不用陈套语。

三、不讲对仗。

四、不避俗字俗话。

五、须讲求文法。以上为形式的一方面。

六、不作无病之呻吟。

七、不摹仿古人,须语语有个我在。

八、须言之有物。以上为精神(内容)的一方面。

这八条,后来成为一篇《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六年一月一日出版),即此一端,便可见朋友讨论的益处了。

我的《尝试集》起于民国五年七月,到民国六年九月我到北京时,已成一小册子了,这一年之中,白话诗的试验室里只有我一个人。因为没有积极的帮助,故这一年的诗,无论怎样大胆,终不能跳出旧诗的范围。

我初回国时,我的朋友钱玄同说我的诗词“未能脱尽文言窠臼”,又说“嫌太文了!”美洲的朋友嫌“太俗”的诗,北京的朋友嫌“太文”了!这话我初听了很觉得奇怪。后来平心一想,这话真是不错。我在美洲作的《尝试集》,实在不过是能勉强实行了《文学改良刍议》里面的八个条件;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这些诗的大缺点就是仍旧用五言七言的句法。句法太整齐了,就不合语言的自然,不能不有截长补短的毛病,不能不时时牺牲白话的字和白话的文法,来牵就五七言的句法。音节一层,也受很大的影响:第一,整齐划一的音节没有变化,实在无味;第二,没有自然的音节,不能跟着诗料随时变化。因此,我到北京以后所作的诗,认定一个主义:若要作真正的白话诗,若要充分采用白话的字,白话的文法,和白话的自然音节,非作长短不一的白话诗不可。这种主张,可叫做“诗体的大解放”。诗体的大解放就是把从前一切束缚自由的枷锁镣铐,一切打破: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样方才可有真正白话诗,方才可以表现白话的文学可能性。《尝试集》第二编中的诗虽不能处处做到这个理想的目的,但大致都想朝着这个目的做去。这是第二集和第一集的不同之处。

以上说《尝试集》发生的历史。现在且说我为什么赶紧印行这本白话诗集。我的第一个理由是因为这一年以来白话散文虽然传播得很快很远,但是大多数的人对于白话诗仍旧很怀疑;还有许多人不但怀疑,简直持反对的态度。因此,我觉得这个时候有一两种白话韵文的集子出来,也许可以引起一班人的注意,也许可以供赞成和反对的人作一种参考的材料。第二,我实地试验白话诗已经三年了,我很想把这三年试验的结果供献给国内的文人,作为我的试验报告。我很盼望有人把我试验的结果,仔细研究一番,加上平心静气的批评,使我也可以知道这种试验究竟有没有成绩,用的试验方法,究竟有没有错误。第三,无论试验的成绩如何,我觉得我的《尝试集》至少有一件事可以供献给大家的。这一件可供献的事就是这本诗所代表的“实验的精神”。我们这一班人的文学革命论所以同别人不同,全在这一点试验的态度。

近来稍稍明白事理的人,都觉得中国文学有改革的必要。即如我的朋友任叔永他也说:“乌乎!适之!吾人今日言文学革命,乃诚见今日文学有不可不改革之处,非特文言白话之争而已。”甚至于南社的柳亚子也要高谈文学革命。但是他们的文学革命论只提出一种空荡荡的目的,不能有一种具体进行的计划。他们都说文学革命决不是形式上的革命,决不是文言白话的问题。等到人问他们所主张的革命“大道”是什么,他们可回答不出了。这种没有具体计划的革命——无论是政治的是文学的——决不能发生什么效果。我们认定文字是文学的基础,故文学革命的第一步就是文字问题的解决。我们认定“死文字定不能产生活文学”,故我们主张若要造一种活的文学,必须用白话来做文学的工具。我们也知道单有白话未必就能造出新文学;我们也知道新文学必须要有新思想做里子。但是我们认定文学革命须有先后的程序:先要做到文字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我们认定白话实在有文学的可能,实在是新文学的惟一利器。但是国内大多数人都不肯承认这话,他们最不肯承认的,就是白话可做韵文的唯一利器。我们对于这种怀疑,这种反对,没有别的法子可以对付,只有一个法子,就是科学家的试验方法。科学家遇着一个未经实地证明的理论,只可认他做一个假设;须等到实地试验之后,方才用试验的结果来批评那个假设的价值。我们主张白话可以作诗,因为未经大家承认,只可说是一个假设的理论。我们这三年来,只是想把这个假设用来做种种实地试验,作五言诗,作七言诗,作严格的词,作极不整齐的长短句;作有韵诗,作无韵诗,做种种音节上的试验,要看白话是不是可以作好诗,要看白话诗是不是比文言诗要更好一点。这是我们这班白话诗人的“实验的精神”。

我这本集子里的诗,不问诗的价值如何,总都可以代表这点实验的精神。这两年来,北京有我的朋友沈尹默、刘半农、周豫才、周启明、傅斯年、俞平伯、康白情诸位,美国有陈衡哲女士,都努力作白话诗。白话诗的试验室里的试验家渐渐多起来了。但是大多数的文人仍旧不敢轻易“尝试”。他们永不来尝试尝试,如何能判断白话诗的问题呢?耶稣说得好:“收获是很好的,可惜做工的人太少了。”所以我大胆把这本《尝试集》印出来,要想把这本集子所代表的“实验的精神”贡献给全国的文人,请他们大家都来尝试尝试。

我且引我的《尝试篇》作这篇长序的结论:

“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请看药圣尝百草,尝了一味又一味。又如名医试丹药,何嫌六百零六次?莫想小试便成功,那有这样容易事!有时试到千百回,始知前功尽抛弃。即使如此已无愧,即此失败便足记。告人“此路不通行”,可使脚力莫枉费。

我生求师二十年,今得“尝试”两个字。作诗做事要如此,虽未能到颇有志。作“尝试歌”颂吾师,愿大家都来尝试!

八年八月一日胡适

再版自序1

这一点小小的“尝试”,居然能有再版的荣幸,我不能不感谢读这书的人的大度和热心。

近来我颇自己思想,究竟这本小册子有没有再版的需要?现在我决意再版了,我的理由是:

第一,这本书含有点历史的兴趣,我作白话诗,比较的可算最早,但是我的诗变化最迟缓。从第一编的《尝试篇》、《赠朱经农》、《中秋》等诗变到第二编的《威权》、《应该》、《关不住了》、《乐观》、《上山》等诗;从那些很接近旧诗的诗变到很自由的新诗,这一个过渡时期在我的诗里最容易看得出。第一编的诗,除了《蝴蝶》和《他》两首之外,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作到后来的《朋友篇》,简直又可以进《去国集》了!第二编的诗,虽然打破了五言七言的整齐句法,虽然改成长短不整齐的句子,但是初作的几首,如《一念》、《鸽子》、《新婚杂诗》、《四月二十五夜》,都还脱不了词曲的气味与声调。在这个时期里,《老鸦》与《老洛伯》要算是例外的了。就是七年十二月的《奔丧到家》诗的前半首,还只是半阕添字的《沁园春》词。故这个时期——六年秋天到七年年底——还只是一个自由变化的词调时期。自此以后,我的诗方才渐渐做到“新诗”的地位。《关不住了》一首是我的“新诗”成立的纪元。《应该》一首,用一个人的“独语”(Monologue)写三个人的境地,是一种创体;古诗中只有《上山采蘼芜》略像这个体裁。以前的《你莫忘记》也是一个人的“独语”,但没有《应该》那样曲折的心理情境。自此以后,《威权》、《乐观》、《上山》、《周岁》、《一颗遭劫的星》都极自由,极自然,可算得我自己的“新诗”进化的最高一步。如初版最末一首的第一段:

热极了!

更没有一点风!

那又轻又细的马缨花须,

动也不动一动!

这才是我久想做到的“白话诗”。我现在回头看我两年前作的诗,如:

到如今,待双双登堂拜母,

只剩得荒草孤坟,斜阳凄楚!

最伤心,不堪重听,灯前人诉,阿母临终语!

真如同隔世了!

同类推荐
  • 咏而归

    咏而归

    《咏而归》是李敬泽全新作品集。本书收录了李敬泽历年来所写的有关古人古典的短文,长文一概不取。以春秋先秦为主,兴之所至,迤逦而下,至于现代乡野。最后落到几篇谈闲情的文章上去,由家国天下,归结到春水春风、此身此心。李敬泽在书中与古人对话,从春秋到明清,从明清到现在,从孔子、孟子到笔记小说,李敬泽用活泼的语言叙述历史和文化,去领略古人的精神,去追怀古人的风致。阅读经典,不止是正襟危坐,更可以像古人一样,轻松、快乐、自由。编这一本《咏而归》,不外乎是,从古人的选择和决断中,从他们对生命丰沛润泽的领会中,学习安顿自己,找到一个归处。引古人之精神,接通此时之人的心与眼,使心有所安,使眼有所归。
  • 余光中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余光中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左手散文右手诗,一世乡愁两地书。中国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台湾散文领军人物余光中的散文经典。余光中除了广为人知的“乡愁诗人”的身份,也是当代中国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他称自己的的散文为“左手的缪思”,其作品“气势宏大,语言犹如阅兵方阵,排山倒海,万马奔腾,并具有深刻的幽默感”,同时浸淫着一种诗意和古典神韵,将中国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意识有机地融为一体。本书既有余光中过去的经典之作,也有其晚年的新作。书中既能看出其人生轨迹及其对生命、对世界的认识,也能看到其生活的情致,对亲人、友人的大爱,对世界万物的包容,更能看出其幽默风趣,甚至不羁的一面,让你通过这些经典作品,认识一个不一样的余光中。
  • 辛弃疾文集1

    辛弃疾文集1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 秋风秋雨愁煞人:庐隐诗文精选

    秋风秋雨愁煞人:庐隐诗文精选

    庐隐与冰心齐名,被誉为“一代才女”,茅盾先生更曾称她为“五四的产儿”。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庐隐都直露地宣泄和陈述自己的内心感受。文笔清浅而直切,渲染出哀戚动人的意境。本书精选了庐隐的小说、散文、诗歌、情书、杂论,皆是庐隐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她的文字品味着、思考着现代女性人生的酸甜苦辣,并以其细腻、感伤、直白的笔墨叙写着她们的悲欢离合,亦是抒发自己内心悲哀愁苦的心境!
  • 纽伦堡之旅

    纽伦堡之旅

    黑塞是一位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个性的著名作家。他擅长以象征的艺术手段,从精神、心理方面,对人的心灵所遭受的刺痛作深层的解剖。黑塞一生向往印度和中国的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特别有缘。他非凡的诗人气质和“东方情结”浑然一体,使他的作品在激情洋溢的背后,透出几许超然。本书收录了黑塞创作于中晚期的散文代表作,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这位文学大师的深刻思想和非凡造诣。
热门推荐
  • 娱乐有圈:配角进化论

    娱乐有圈:配角进化论

    人人都说阮姝棠是个传奇。十八岁一腔孤勇,单枪匹马闯荡娱乐圈,她是不起眼的小群演。二十八岁一朝封后,金冠加身名扬全国,她是风头正盛,斩获小金人的影后。十年,如白驹过隙,也如珠流璧转,所有爱恨在十年间转瞬即逝,被误解,被谩骂,被背叛,她依然站着笑着,一步步走向巅峰。人人都说谈岱川是个出手大方的金主。千金一掷只为美人笑,阅过千人眉眼皆如那一位。小妖精一样的阮姝棠闯进他古井无波的内心,他抗拒却又无法抗拒。当一切分崩离析之后,爱的阔土已成荒原。“阮阮,我们分开好不好。”“好。”他抽出手臂,她转过身子,镂心刻骨的不如年少时的春光。时光是流萤,刹那的光火和永不流转的遗憾。
  • 佛说五大施经

    佛说五大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萝莉系统

    我的萝莉系统

    一次受伤,意外拥有传说中的生活主角神器——系统!接下来是不是要人生开挂,走向人生巅峰了?还等什么?那赶紧的吧,启动系统!对不起,您的系统已经欠费……续费后可继续使用。卧槽?有没有搞错?没没没有搞错!系统备注:七天之内还不上欠款,可爱的系统不仅要离开你,还要给你一个小小的死亡惩罚。嗯?小小的死亡惩罚?是整成半死不活的那种吗?卑微主角,在线提问。
  • 疲弱复苏的世界经济期待新周期:世界经济分析报告(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疲弱复苏的世界经济期待新周期:世界经济分析报告(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了解世界经济局势,顺势而行,主动成长。本书回顾和总结了世界经济运行中呈现出的主要亮点,并对国际金融、世界贸易和全球投资这三个重要领域进行趋势性预判;从经济长周期的视角,探讨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新常态及其主要内涵,剖析世界经济长周期转换的前景、动力和机遇。
  • 绝世女王之王者归来

    绝世女王之王者归来

    新文,重生复仇之蒙面千金 作为从修真界穿越而来的养花人,慕紫烟的目标很简单,用自己前世的本事打造出一条康庄大道!只是……那个呼唤她的人是谁?亲舅舅一家算计?先好好的收拾你们一家,再让你们一家坐牢!作为男主的阎奕辰算计……慕紫烟觉得,这个问题有点儿难,不太好下手。下手轻了,不算教训。下手重了,一个不小心把病怏怏的阎奕辰给弄没了,她这辈子都是单身贵族了!小剧情:阎奕辰第一次来到慕紫烟家的后院,就被她所养的那些花草所吸引。他看中了一株品相奇特的墨菊,很是感兴趣的打量着。然而——墨菊突然变大,一口把阎奕辰吞了下去。慕紫烟,“别什么乱七八糟的垃圾都吞,会吃坏肚子的!”阎奕辰,“……”他是垃圾吗?他是男主好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林外野言

    林外野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专家传授宝宝健康成长方案(0~3岁)

    专家传授宝宝健康成长方案(0~3岁)

    本书作者马军,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女与儿少卫生学系副主任。作者根据婴有儿生长发育特点和中国国内婴儿养护经验,详细讲述了孩子从出生到3岁新手父母将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养育问题。“宝宝的发育与进程”“宝宝的科学喂养”宝宝的常见疾病题”“新手爸爸行动指南”“连线育儿专家集锦”。其文中讲述的宝宝发育特点和养护方式极具中国特色,是真正的中国人自己的育儿经。
  • 月寒云飞霜

    月寒云飞霜

    一个是身怀秘宝,家破人亡的柔弱孤女;一个是六亲不认,心狠手辣的魔教统领。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本该杀了她。可是阴差阳错之下,这只小白兔走进了大灰狼的心里,让他再也下不了手。但无论如何,大灰狼就是大灰狼,他的残忍霸道最终伤害了小白兔的心,等到他悔悟却为时已晚,小白兔已经离开了他,消失在茫茫人海。然后他就开始了漫长的追妻之路。本文是一个玻璃渣中找蜜糖的武侠故事,请谨慎点入。
  •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从《菜根谭》中体现出的有时孤高无为、有时又乐观进取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作者激烈的内心冲突。古人云:性定菜根香。静心沉玩,乃得其旨。读《菜根谭》,思人间事,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一本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处世智慧的经典文献,自它一问世,便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人人都可以在其中汲取有用的智慧,成功者读它,失意者读它,孤傲者读它,平凡者读它,生意人读它,居官者读它,就连僧舍道观、骚人墨客也莫不悉心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