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100000030

第30章 内乱导致外患(3)

其一,可以扬徒兵之长而避徒兵之短。徒兵遇山则登,车兵遇山辄止。《吕氏春秋·简选》云:“吴阖庐选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为前阵,与荆战……”《墨子·非攻》云:“古者吴阖庐教七年,奉甲执兵,奔三百里而舍焉,次注林,出于冥隘之径……”

孙诒让《墨子间诂》卷5云:“此云‘奉甲执兵,奔三百而舍’,即‘多力’、‘利趾’者也。”这些多力者和利趾者,都是精锐的徒兵。

其二,可以出敌不意,避实击虚。《孙子·计》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同书《虚实》云:“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楚国在三个隘口或许没有戍兵,即或有戍兵也很少,楚人根本没有想到吴师竟然会舍坦途而取险径的。吴师的进军路线,以近乎完美的形态体现了孙武的兵法。

吴师的进军路线,以喻宗汉所考最为近实,详所著《吴师入郢之战有关问题探讨》。

楚师与吴师夹汉水而阵,在楚师是力求阻敌于汉水之阳,在吴师是力求歼敌于郢都之外。左司马沈尹戌是当时楚国最优秀的将领,他自请率偏师经申县出方城,调集方城内外的楚师,烧掉吴师留在淮汭的战船,回过头来,占领城口,封锁三隘,南下拊吴师之背。

沈尹戌建议囊瓦暂且固守汉水南岸,吴师上移则随之上移,吴师下移则随之下移,以防堵为务,待沈尹戌南过城口之后,囊瓦再挥师渡汉。这样,吴师腹背受敌,楚师就稳操胜券了。沈尹戌的建议是当时楚师唯一的上策,如能实现,则楚师将变被动为主动。楚国东北方向的天然屏障是一道山和一道水,如今一道山既已失守,就只能固守一道水了。在楚师主力未受致命打击之前,只要他们昼夜严密监视对岸的吴师,吴师就很难渡汉南下,郢都就可能保住,囊瓦所需要的,只是耐心和细心。

可是,战局的演变受着多重因素的影响,有敌方的因素,有己方的因素,与天时有关,与地利有关,当然也与人和有关。因此,总会有事前无法预见的事态。为将者须善于随机应变,临机决策,相机用兵,寻机歼敌。沈尹戌北去后,楚国个别将领的不同意见竟把囊瓦说动了。据《左传·定公四年》所记,将军武城黑说:“吴用木也,我用革也,不可久也,不如速战。”旧注以为木和革所指的都是战车,实则大谬不然。战车如有革,无论天气好坏,都不会比无革的差。木和革所指的都是盾和甲,吴师所用的多为木制,楚师所用的多为革制。通常是革优而木劣,但若受潮,则革易刺穿,而木更坚实,优劣就易位了。当时大概天气不好,武城黑才有这样的忧虑。其实,两军隔水相持,还不到短兵相接的地步,武城黑忧虑得太早了,而糊涂的囊瓦却也着急起来了。将军史皇对囊瓦说,楚人喜欢司马(沈尹戌),讨厌令尹。如果司马的计划实现,就等于他独建奇功,令尹一定要速战速决,以求立功,否则,将难免受到谴责和处分。史皇本人求战心切,乃出此挑拨离间的下策。囊瓦不暇细思,仗着兵力的优势,竟挥师渡汉了,这正中伍员、孙武下怀。

楚师列阵于小别、大别之间。小别、大别都是山名,前者在今汉川,后者在今武汉,春秋时代它们都在汉水北岸,后因汉水改道,如今都在汉水南岸了。两军三度合战,楚师且战且向西引退,吴师且战且向西挺进。囊瓦打算逃跑,史皇大为不满,对他说,遇危难就逃跑,您还敢回郢都吗?您如果战死了,楚人倒会原谅您过去的罪愆。囊瓦无奈,只好继续作战。

十一月庚午,两军决战于柏举。旧说以为柏举在今麻城,不确。

按两军转移的方向推测,柏举应在今安陆一带。清早,阖庐之弟夫概王请求做先锋,阖庐不从,可能是因为阖庐有猜疑之心,怕夫概王立功太多易生后患。焉知夫概王敢于违阖庐之命,以其私卒五千冲击囊瓦的私卒。囊瓦的私卒溃散了,吴师乃全军出击。楚师大败,史皇奋战而死,射力竭而俘,囊瓦则快马加鞭逃往郑国去了。吴师追击楚师,夫概王所部一路领先。近清发水即今涢水时,夫概王令其卒稍停,待楚师半渡,才奋力进击,楚师又损失了大量将士。

楚师残部继续西撤,饭刚做好,吴师又追到了。楚师弃食而逃,吴师则坐享其成,吃饱了再去追击。以战胜且吃饱的部队,追击战败且挨饿的部队,如以虎逐羊。楚师退到雍澨(在今湖北京山),又被吴师追上,从此溃散,吴师则进逼郢都。

据《韩非子·说林》,吴师在小别与大别之间三战皆胜之后,阖庐曾有退兵之意,问于伍员。伍员以人溺于水为喻,说只喝一口水还死不了,要连喝多口水才呛死,为今之计,应该叫那溺水的人沉下水底去。经伍员提醒,阖庐才下了进取郢都的决心。

十一月己卯,即柏举决战后九天,昭王一家连同其妹季芈携随从弃都避难。南渡雎水时,吴师逼近,昭王命箴尹固上岸,去用象群阻击吴师。当时楚宫的园囿里养着象,昭王出都时,群象大概负重随行,及雎水而止。箴尹固在群象的尾巴上一一系上火把,一一点燃,驱赶它们向吴师冲去,这样,至少可以起暂时阻滞吴师的作用。昭王走得十分仓促,大夫蒙穀听说昭王走了,跑到宫中去查看,发现记录着法规的《鸡次之典》还在那里,当即扛起来,躲进云梦中去。

次日为十一月庚辰,即柏举决战后十天,吴师攻破郢都。自吴王而下,按尊卑顺序,分别住进楚王的宫室和令尹、司马等官员的府第。阖庐有子名子山,住进囊瓦的府第,其豪华仅亚于王宫。夫概王不服,要去攻打子山。子山闻讯,急忙迁出,让给夫概王。

沈尹戌经申县出方城,至息县烧吴船。获悉郢都陷落,迅即领兵回救。所部在雍澨与吴师遭遇,沈尹戌力战负伤。他是番人,早岁入吴国,为公子光家臣。后来效忠于楚国,但其元配夫人仍在吴国。这时,他若为吴师所获,势将受辱,因此,他宁死不降。沈尹戌问左右,谁能把我的头带走,不让它落到吴人手里?侍从中有一位名叫句卑的,也是吴人,追随沈尹戌多年,自荐说,我出身微贱,不知能否当此重任?沈尹戌对他说,这些年来,我没有发现你的贤能,深为抱歉,你当然能完成我的嘱托。于是,沈尹戌奋力再战,又两次受伤,终于阵亡。句卑割下他的头,把他的尸身藏起来,把他的头裹在包袱里带着逃走了。

昭王渡过汉水,进入“云中”。“云中”即郧中,属郧县。一天晚上,正露宿时,遇到强盗。强盗用戈击昭王,王孙由于扑在昭王身上,昭王无恙,王孙由于则因肩部重创而昏迷不醒。在黑暗和慌乱中,昭王一行逃往郧县。人既困乏,路又崎岖,季芈走不动了,由钟建背着她走。昏厥的王孙由于,谁都以为他死了,但他有幸苏醒过来,而且居然追上了昭王。

郧公为斗辛,其弟有斗怀和斗巢。斗怀要杀死昭王,为其父蔓成然报仇,被斗辛断然阻止。《左传·定公四年》记斗辛说:“君讨臣,谁敢雠之?君命,天也。若死天命,将谁雠?……必犯是,余将杀女(汝)。”斗辛的君臣观念,代表了楚人传统的主流。由斗辛和斗巢护送,昭王一行逃到了随国。昭王流亡的路线,由南而东,由东而北,大致是马蹄形的。

吴师也到了随国,吴人怀疑昭王正在那里。吴和随的公族都是姬姓,都算是周室的子孙。凭着这点缘分,吴人劝随侯及其臣僚顾全周室,不要隐藏把汉阳诸姬吞并殆尽的楚王。吴人许诺,只要把昭王引渡给吴人,汉东就归随国所有。

楚对随这个附庸一向很开明,相应地,随对楚这个宗主一向很忠顺。这时,随人矢口否认昭王逃进了随都,还对吴人说,敝国是个小国,是楚把敝国保护下来的,敝国和楚世世代代有盟誓,至今如此。如果遇到危难就背盟叛楚,以后又怎么能侍奉贵国的大王呢?

贵军只是没有捉到楚王罢了,以后只要贵军平定了楚国,敝国敢不唯命是从吗?吴人以为昭王确实没有逃进随都,又见随人态度坚定,就置之不问了。

昭王有庶兄名子期(公子结)随行,其状貌与昭王有些相像。

在吴人追逼随人时,子期让昭王和少量随从秘密逃出随都暂避,自己假扮昭王,请随人把他当做昭王引渡给吴人。随人犹豫,为此卜问,其兆不吉,于是作罢。吴师撤离后,昭王重入随都,割破子期心口的皮肉,取血与随侯盟誓。

《淮南子·泰族训》记吴师入郢后,“烧高府之粟,破九龙之钟,鞭荆平王之墓……”烧粟和破钟,表明吴人没有久占郢都和灭亡楚国的信心,只是竭其全力摧残楚国。九龙之钟,《新书·耳痹》作“十龙之钟”,是楚国王权的象征。至于鞭平王之墓,则是伍员所为。

《吕氏春秋·首时》说:“伍子胥……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

《史记·伍子胥列传》所记则为:“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鞭尸之说独见于此传,未可置信。入郢前打着主动仗的吴人,入郢后却打起被动仗来了。伍员被复仇的欲火烧昏了头脑,阖庐则过分宠信伍员,以致吴人迟迟不愿撤兵。吴人悬师远出,以寡击众,贵在速战速决,速进速退,不可旷日持久。如孙武有指挥的全权,吴人早就退兵了。《孙子·作战》云:“兵贵胜,不贵久。”“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显然,吴人迟迟不撤兵与孙武的战略思想是不相合的。

吴师在楚国的腹地滞留得愈长久,他们遇到的困难就愈严重。

楚人有怀旧、念祖、爱国、忠君的传统,昭王又以宽厚仁慈著称,吴师的行为愈残暴,楚人的反抗就愈强烈。《汉书·刑法志》记郢都父老为昭王送行,“王曰:‘父老反矣!何患无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贤也!’相与从之。”《新书·输诚》记吴师入郢前两年,冬季严寒,昭王“出府之裘以衣寒者,出仓之粟以赈饥者”。吴师入郢后,那些曾受昭王之赐的平民不惜与吴师拼命,对阖庐尤为痛恨,以致有一夜阖庐换了五个住处。《淮南子·泰族训》记昭王奔随后,楚人群起与吴师斗争,没有将领,就由当过兵的负责操练和指挥,“各致其死,却吴兵,复楚地”。昭王长庶兄子西(公子宜申、公子申)逃到脾洩(地望失考),建树王旗,安定人心,招集散兵,组织抗战。有个以屠羊为业的小商人,名说,号为“屠羊说”。昭王流亡时,屠羊说紧随不舍,大概是为了杀羊给昭王吃吧?事见《庄子·让王》。

大夫申包胥曾是伍员的密友,伍员出奔时途遇申包胥,他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颠覆楚国!申包胥对他说,您就尽力而为吧!

您如果能颠覆楚国,我就一定能复兴楚国!这时,申包胥托人代他去见伍员,对伍员鞭平王之墓的行为严加谴责。《史记·伍子胥列传》记伍员托来人带口信给申包胥说:“吾日暮途穷,吾故倒行而逆施之。”申包胥见伍员如此一意孤行,便跑到秦国去求援,对秦哀公说,吴国像大野猪(“封豕”)、大长虫(“长蛇”),要把上国一个一个吞灭。敝国灭亡了,贵国也将不得安宁。贵国何不出兵?出了兵,至少可以分到一些土地和民众。以后敝国如果永劫不复,也将是贵国的土地和民众;贵国如果有意保存敝国,敝国将世世代代服侍贵国。秦哀公听了尚不为所动,答称要商量商量。申包胥不肯告退,相传也不肯进食,靠在墙边,哭了七天七夜之久。这些情节是否一概如实,毋庸深究,总之,恳切、哀痛之至。秦哀公终于答应出兵了,为之赋《诗·秦风·无衣》,其中有句云:“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申包胥感激不尽,顿首九次,方才坐下。

公元前505年———昭王十一年,春夏两季,这场战争把另外几个国家也或深或浅地牵扯进去了。周天子见楚国为吴师所破,自顾不暇,派刺客到楚国去,杀死了王子朝。蔡国因负责吴师的补给而缺粮,向鲁国求助,鲁国送了些粟给蔡国。越王允常见吴师主力久出不归,乘隙袭扰吴国。秦师五百乘,以子蒲、子虎为帅,出武关,过申县,败夫概王于沂邑(在今河南正阳境)。大约同时,散而复聚的楚师败吴师于军祥(在今湖北随州西南)。这样,秦师纵横于方城内外,楚师出没于汉水南北,楚人则支援秦师和楚师而阻挠吴师,吴师穷于应付。

是年秋,楚秦合兵击灭为虎作伥的唐国。夫概王不告而别,率所部回吴国,自立为王。阖庐见前方大势已去,后方大患日亟,当即命全军撤回吴国。

阖庐所部击溃了夫概王所部。夫概王逃奔楚国,楚国把他安置在棠溪(在今河南遂平北)。

历时十月的一场大战终于结束了,它所显示的战略和战术值得后世兵家悉心揣摩。吴人大规模使用陵师兼舟师,兵员达三万;远距离奔袭,里程近两千:这些,都创了历史纪录。当时的陵师兼舟师,类似于当今的海军陆战队。吴人不仅是以寡击众,而且是以劳击逸、以徒击车,他们的胜利来之不易。交战双方所较量的,不仅是国力、兵力孰强孰弱,民气、士气孰高孰低,智术、心态孰优孰劣,而且是道孰有孰无。在战争的前段,吴有道而楚无道;到战争的后段,就转化为吴无道而楚有道了。胜利与失败的易位,牵连到许多变动不定的因素,有道抑或无道是一个有决定意义的前提。精明老练如伍员、孙武,在以有道伐无道时,得心应手;但在以无道抗有道时,就心劳日绌了。

孙武留下一部兵法,冠冕古今。人们研究得很多,而且似乎方兴未艾。孙武还留下了麾师入郢的一个战例,可惜人们研究得还很少。在这场大战中,受祸最惨的是郢都的国人。宜城的土著对2500余年前的这段往事未能忘怀,至今仍有许多关于平王和昭王的传说,对平王褒少贬多,对昭王则有褒无贬。原有昭王庙和昭王井,韩愈过宜城时作《题楚昭王庙》诗云:“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王。”

吴师退走之后,昭王回到郢都,时为十月。郢都经吴师蹂躏,残破不堪。于是,昭王迁都,而仍称之为郢,以示不忘其旧。这个新都在今湖北江陵,详见下章。

同类推荐
  • 汉末之中华崛起

    汉末之中华崛起

    王宇是一个全世界最顶级的特工,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却意外的来到了三国时期。来到了三国时期,他是如何改变三国文化,又是如何成为那些一个个诸侯的噩梦,听到他的大名都乃为之胆寒。将那些天下闻名的文臣武将一一收入麾下。统一了汉朝,又是怎么远征R本,H国等亚洲国家的!
  • 孽海帝王:中国历代专制帝王罪恶纪实(上册)

    孽海帝王:中国历代专制帝王罪恶纪实(上册)

    本书透过斑斑史籍,剥去层层伪装,从历代孽海帝王中选取一百几十个最有代表性的帝王,略略予以曝光,好让大家看看从前那些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秦皇汉武”们,都是些什么东西,以便醒醒脑子,免得被人蒙在鼓里,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封建帝王是什么德行。
  • 半尺天下

    半尺天下

    穷小子打天下,却被卷进各个势力纷乱之争中
  • 阿姆斯特丹:世界最自由城市的历史

    阿姆斯特丹:世界最自由城市的历史

    阿姆斯特丹是一个疯狂的地方,各种族群、各种文化、各种思想在这里汇聚。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此地与欧洲传统上截然不同的自由社会。在这里,世界第一家股票交易所诞生,斯宾诺莎的哲学定义了现代世界的政治与伦理,伦勃朗的画作记录下当地人的公民意识与内在精神。随着联合东印度公司与荷兰西印度公司的船队横扫全球市场,这种对自由的信仰被输送到世界各地。因此,本书讲述的不仅是阿姆斯特丹辉煌与没落的历史,更是一种为现代人类普遍认可的思想形成、发展、传播的过程。同时它也引人思考,面对新的时代环境,自由的信条应何去何从。
  • 当大明遇上大清

    当大明遇上大清

    本书全面再现1618-1644年发生在大明与大清(后金)之间的战争,带你重回明清鼎革之际,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揭开被刻意隐藏的战争真相。战争从偷袭抚顺开始,努尔哈赤有着狐狸般的狡猾,也有狼的凶狠。他喜欢不宣而战、里应外合,常常能集中兵力以多胜少。对迅速崛起的后金,明朝起初不以为意,而他们显然低估了对手。从抚顺到萨尔浒,从沈阳、辽阳再到广宁,努尔哈赤一次次得胜。而萨尔浒之战的教训,也让明朝重新认识了敌人,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从宁远大捷到宁锦大战,以坚城大炮成功压制后金铁骑。以锦州、宁远、山海关为支撑点的关宁锦防线,成为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两代人难以逾越的坚城堡垒。明清两军对抗十余年后,决战时刻终于到来。明朝派出最强阵容,洪承畴为主帅,明军在辽东的主力关宁铁骑以及九边重镇精锐尽数出战。清军也尽起倾国之兵,重病缠身的皇太极更亲自到前线指挥。这是一场谁也输不起的决战。双方拼尽全力,明军虽元气大伤,但仍有反攻的实力。可是,来自明朝内部的农民军却摧垮了这个帝国。明清战争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收场。尽管明朝与清廷的战争直到1662年才正式结束,但这场战争结局,却仍深深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当大明遇上大清,是火器与弓箭的对抗,农耕文明与渔猎民族的碰撞。一衰与一兴之间,究竟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历史并不那么简单。
热门推荐
  • 高级战神

    高级战神

    姜宁意外重生,于是开始战神归来,再现往日辉煌。
  • 老舍旧体诗

    老舍旧体诗

    老舍作为小说家,众人皆知,他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长篇小说蜚声海内外;老舍作为剧作家,有口皆碑,他的《茶馆》等剧本誉满全球。然而,如果把老舍说成是一位诗人,那就不一定为广大读者所熟悉了,而本书就是为了向广大读者展示老舍先生深厚的诗词功底,书中收录了大量先生所作的优秀旧体诗,其斟词酌句可见一斑。
  • 西陈旧月

    西陈旧月

    六岁被送往东皇山,同师兄一起快乐的长大;下山后,同家人的见面竟然就是诀别。她期待着同师兄幸福的日子,结果,师兄竟然就是她的灭门仇人。可是,她明白,她的国家太弱小,稚童怎么守得住金山,她的仇人,是天下大势!两人好不容易斩断荆棘准备远走高飞,却因为亲人,友人,国事,家事而不断错过。她屡遭亲人陷害,因同魔教妖人为友就配通缉追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罗小姐,谁敢惹

    修罗小姐,谁敢惹

    受伤之前,她是个胡闹任性的废柴,人称吊车尾是也;受伤之后,她是个笑里藏刀的阳光少年,人称笑面修罗是也。墨氏惊羽,金发蓝眸天使外表,黑心阴险恶魔内在,表里不一。有点腐,有点怪,还特爱恶搞捣蛋,气得老师同学无奈摇头兴叹。偶尔嚣张跋扈,偶尔乖巧听话,偶尔邪恶腹黑,偶尔热血愤青。有事没事炼丹炼器,练习体术开发忍术,打击人,那是必然的。时而发癫忽悠算计,吸引魔兽招惹伙伴,折腾人,那是肯定的。前有老师护航,后有城主撑腰,外加一个素未闻面的老爸在背后帮衬着,身世不明的男装少女,在被一缕异世幽魂顶替之后,又将掀起怎样风暴?************************************************如果你看多了那些西方魔法,想要换换口味的话,不妨点击进来,看看有些腹黑无耻的老颜自创的忍术。这是一个孤儿仔寻找老爸的发展史,主要萌父女感情,外带有些小腐,喜欢的请戳,不喜的可以退出,但是别留言轰我。老颜是个性格很直的人,写了玄幻之后更加暴力猥琐了,恶评者,爷不会手下留情,该删的绝不手软,言之有理的,也绝不吝啬,欢迎各种长评、建议!PS: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算我倒霉!*********************************有小朋友为老颜建了贴吧,大家有喜欢玩这个的可以去看看附上地址:http://m.pgsk.com/f?kw=%BE%AA%D3%F0*********************************好文推荐::《豪门夺爱,贵妇难当》古幸铃:《腹黑二少》爷的完结文:《重生之名门千金》金小邪:《冰缘凌风》踏破红尘:《腹黑魔女绝色男》墨水传:《妖娆傻神》罗苑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修罗小姐,谁敢惹》
  • 萌妻已上线

    萌妻已上线

    古言新书《高冷战将的命格女孩》已经开新,望小可爱们支持。她是个未出嫁的千金。却盘着一头超乎年龄的发髻,她的及腰长发挽住了温柔与坚强。她望着眼前这个英俊的高大男人,他忽然出现在她的生命里,让她不知所措,而且来得汹涌。他的邪魅,他的坏心眼,他的英勇之姿在无形中将她慢慢吸引。她原本已经接受现在清贫的生活,却不想他的出现,搅乱了她的宁静。她越是逃避,他越是汹涌......当一切灾难过后,她决定夺回她失去的一切,才能保护她想保护之人。
  • 极速进化

    极速进化

    一吃错成千古恨,一夜之间他变成全大陆最有潜力修成战神的绝世天才,无数美女投怀送抱,无数基友前仆后继,各大门派世家倾巢而出势要将他据为己有,然而对于绝世妖兽们为吃上一块他的唐僧肉已经垂涎许久……
  • 一千零一则处世智典

    一千零一则处世智典

    本书是一本能让人在轻松阅读中增长知识的好书。它可以帮助你成为一名处世高手,学到为人处世的大道理。本书是详尽地阐述了做人与做事的方法,以轻松的风格、幽默的言语、动人的故事情节、高尚的品德修养和发人深省的处世箴言为你描述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小故事,全方位地诠释处世真谛,给人以耳目一新、幡然醒悟的感受。
  • 灵宠降临

    灵宠降临

    表世界属于人类,里世界则是各种非人物种的乐园。在那里,它们野蛮生长,尽情进化,甚至有些进化成了传说中的生物。9102年的某一天,人类突然能够进入里世界了!最初只是很少的幸运儿进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里世界……————本书中出现的传说生物以本土神话生物为主,主要是吃货……山海经中的生物。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轮回狂徒

    轮回狂徒

    意外穿越后,竟是一条龙?无形之中,他的一举一动,到底又是被谁所牵动?这是一个爱恨交加,激情与热血并存的故事,主角白麟,身负一腔热血,手拿三尺长剑,斩下一个传奇,战出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