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0000000012

第12章 王艮:泰州学的创立(12)

其实在历来有关泰州学的研究中,大家都知道在“出处”问题上,心斋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命题:“出,则必为帝者师;处,则必为天下万世师。”时人归结为“出入为师”之说。就当时所引起的强烈反响来看,这一命题简直可以说是一个惊世骇俗的命题。前面我们引用的“道既不行,虽出,徒出也”这段话,就是承“出则为帝者师”的问题而来,当时有人向心斋质疑道:“‘出则为帝者师’,然则天下无为人臣者矣”,这个问题很朴素,也就是说,如果出仕做官都是抱着做帝师的目的,那么又有谁来做皇帝的臣子呢?由此可以看出,心斋的上述命题对于当时的士人来说,无疑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对于儒家“出处”问题的基本了解,换言之,“出入为师”可以说是两千年来儒家政治观念史上的一个新突破。针对上述提问,心斋答道:

不然。学也者,所以学为师也,学为长也,学为君也。帝者尊信吾道,而吾道传于帝,是为帝者师也。吾道传于公卿大夫,是为公卿大夫师也。不待其尊信而炫玉以求售,则为人役,是在我者不能自为之主宰矣,其道何由而得行哉?道既不行,虽出,徒出也……这个回答很简洁明了:我们士人做学问,就是为了成为老师,也是为了皇帝,因此一旦出仕为官,作为君之臣,如果皇帝相信吾道,而吾道又能传达给皇帝,于是也就成为了“帝者师”。若将这里的意思略作引申,这就等于是说,所有的臣子都是“帝者师”,因为道理明摆着:吾人之道就是天下之道,帝王亦不得不“尊信”之。但是,臣之于帝,不是将“吾道”向帝王“求售”,这里有一个时机问题,心斋显然是意识到了孔子的“待价而沽”的说法。依心斋之见,“出,则必为帝者师”,不是说出仕为官者向皇帝急于求售自己,恰恰相反,应当采取以静制动的策略,等待时机;如果帝王对吾道未能“尊信”,那么即便吾欲“求售”,也是毫无意义的,甚至会落得个成为“人役”的下场。在这里自然会联想到前面提到的阳明的一个说法:“为仕非为役”。这是说,出仕做官不是为皇帝做劳役,而是为了实现“天下有道”的理想。而要实现这一理想,一切都取决于我,否则的话,“其道何由而得行哉?”

以下一段话,则从另一侧面显示了心斋有关出处问题的基本看法:

“君子之欲仕”,仁也; “可以仕则仕”,义也。大人之事毕矣。孟子曰:“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孔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待价而沽,然后能格君心之非。故惟大人,然后能利见大人。这段话的重点有二:第一,出仕为官必须“待价而沽”,不可盲目“求售”,用朱子的说法,就是不可“枉道以从人,炫玉而求售”;第二,出仕为官的目的是“格君心之非”,亦即将皇帝的行为引向合乎“道”的正轨。而且,在选择程序上,前者应当优先。这个看法是相当冷静的。他告诫士人在出处之际需要非常慎重,在把握住了“可以仕则仕”的时机之后,然后才有可能将“格君心之非”诉诸实施。

而在心斋看来,孟子所说的“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的“大人”,也就是“帝者师”。

对于“出入为师”的另一个基本质疑是:“好为人师”。在心斋《语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或曰:“出必为帝者师,处必为天下万世师,毋乃好为人师欤?”先生曰:“学不足以为人师,皆苟道也。故必修身为

本,然后师道立而善人多。如身在一家,必修身立本,以为一家之法,是为一家之师矣;身在一国,必修身立本,以为一国之法,是为一国之师矣;身在天下,必修身立本,以为天下之法,是为天下之师矣。故出必为帝者师,言必尊信吾尊身立本之学,以起人君之敬信,来王者之取法,夫然后道可传亦可行矣。庶几乎!己自配得天地万物,而非牵以相从者也。斯出不遗本矣。处必为天下万世师,言必与吾人讲明修身立本之学,使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夫然后立必俱立,达必俱达。庶几乎!修身见世,而非独善其身者也。斯处不遗末矣。孔孟之学,正如此。故其出也,以道殉身,而不以身殉道。其处也,学不厌而教不倦。本末一贯,合内外之道也。夫是谓明德、亲民、止至善也。”应当说,在心斋所留下的文字中,这段文字对于“出入为师”之问题的解答最为全面,其中涉及心斋的一些基本思想,这里有必要对此略作分述。

首先从“好为人师”这一质问说起。这句话原典出自《孟子》,用在质疑“出入为师”,实在是非常恰当的,而且另有旁证表明这一质疑在当时很有普遍性。导致这一质疑的理由很明显:不论是“出”还是“处”,都是他人的老师,岂不是“好为人师”的典型吗?

然而对于心斋来说,这一理由的陈述却与他的本义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心斋对于“好为人师”这一疑问以《礼记》的“学为人师”之说做了回应,按他的理解,“学不足为人师,皆苟道也”,其语气是十分强烈的,而且应该看到他的这一理解其实是以下展开论述的一个重要前提。接着他从“身在一家”、“身在一国”、“身在天下”这三个方面,并结合他的“修身立本”的格物思想,坚持认为只要以“修身立本之学”贯彻始终,那么就必能为家国天下“立法”,由此也就必能成为家国天下之“师”。在这个意义上,“出,必为帝者师”,就是指吾人修身立本之学足以唤起人君尊信天下之道,并能为“来王者”所“取法”,这就叫做“出不遗本”,意谓这是出仕为官的根本之所在;另一方面,所谓“处,必为天下万世师”,则是指以吾人修身立本之学为根基,将此推行于天下、传承于后世,由此就能实现立必俱立、达必俱达的理想,从而避免“独善其身”的偏向,这就叫做“处不遗末”,意谓不忘天下、修身见世。最后,心斋的结论是:孔孟之学所欲阐明的正是上述的道理,因此吾人出仕为官必须做到以道殉身而不以身殉道,退居山林则必须做到学不厌而教不倦,这就叫做“本末一贯”。

从以上心斋所述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并未彻底抛弃“得君行道”的传统意识,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必须等待时机,以使人君尊信吾道;另一方面,心斋也意识到绝不能消极地等待时机,即便是在士不得志、不容见世之时,也应该积极地以讲明修身立本之学为己任,同样可使“道行天下”、“兼善天下”,就此而言,心斋也确有“以道觉民”的传统意识。

这里本来还应对心斋所谓的“以道殉身而不以身殉道”略作分析,但我准备放在“明哲保身”一节中再来详谈这个问题。此处仅以心斋以下之言为例,作一简单提示:

大丈夫存不忍人之心,而以天地万物依于己。故出则必为帝者师,处则必为天下万世师。出不为帝者师,失其本矣;处不为天下万世师,遗其末矣。进不失本,退不遗末,止至善之道也。危其身于天地万物者,谓之失本;洁其身于天地万物者,谓之遗末。有心于轻功名富贵者,其流弊至于无父无君,有心于重功名富贵者,其流弊至于弑父与君。此处所言“进不失本,退不遗末”,便是上述心斋在回应“好为人师”时所发的大段议论的主要旨意,不过须注意的是,这里心斋所强调的两句话:“危其身于天地万物者,谓之失本;洁其身于天地万物者,谓之遗末。”此前一句话便可与“以道殉身而不以身殉道”合观。一言以蔽之,心斋此说的真实涵义无非就是“必不枉道以从人,炫玉而求售”的意思,如若不然,则必然危及于身,则是“失本”,并最终导致“以身殉道”。然而这里马上会产生一个问题:自孔孟以来,儒家不是一直宣扬“杀身成仁”吗?心斋反对“以身殉道”不与“杀身成仁”正相悖逆吗?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结合他的“明哲保身”说来谈,此不具述。

若作一提示的话,在我看来,心斋之意在于指出,若为天下之存亡,可当别论,若为求君以售吾道而不成,于是以身殉道,这便成了为君而失身,如此则万万不可。故此,他又有这样一个重要表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这里对于“殉身”还是“殉道”的前提条件已经交代得非常清楚。对于心斋来说,如果“天下无道”,那么“杀身成仁”之行为不但是可以允许的,而且也是义不容辞的,他曾明白地说过:“天人感应,因体同然。天人一理,无大小焉。一有所昧,自暴弃焉。惟念此天,无时不见。告我同志,勿为勿迁。外全形气,内保其天。苟不得已,杀身成天。”由此可知,心斋虽然口口声声地宣称“安身”、“保身”,其实在他的意识深处仍然保持着儒家的这样一种观念:当国家天下面临危难存亡之际,理应保持大义凛然的气节,而绝不允许有丝毫的“洁身自好”、“临难苟免”之想。

关于上述心斋反对“独善其身”,而主张“修身见世”,这里也须略作说明。心斋此说显然意识到了孟子的一个观点: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这里所说的“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以及“独善其身”、“兼善天下”,其实是儒家的一种处世哲学。即便在“不得志”的情况之下,也允许略为变通,以“独善其身”的方法保持住“穷不失义”。但是“独善其身”毕竟只是一种“权”法而已,而不是处世原则,更不能成为避世厌世、遗弃人伦的借口。正是基于这一立场,心斋强调了“修身见世”的正面意义。

关于心斋的“出入为师”说,心斋弟子王一庵有一个颇得要领的说明:

问《遗录》“出入为师”之说。曰:“先师此语,本无可疑。

‘出,则必为帝者师’,言人不可轻出,必君相信之果有尊师共道之意,方可言出。否则,恐有辱身之悔,非止至善之道也。

‘处,则必为天下万世师’,言当以兴起斯文为己任,讲学明道以淑斯人,若息交绝游,徒为无用之隐,非大人不袭时位之学也。”这里所谓“必君相信之果有尊师共道之意”然后可“言出”,意思是说,唯有确认了人君是否有与臣“共道”之意,然后才可作出抉择,显然“共道”是其中的关键词;换言之,亦即意指“君臣共道”,此说已颇有一点“君臣同治天下”的意味了。不过,这里又附加了一个“尊师”的条件,此即上述心斋一再强调的人君须“尊信”吾道之意。看来,士大夫不可轻易言出的理由却在于人君的身上,必须等到人君于吾道已有“尊信”之意,“方可言出”。不用说,这正是我们在上面已看到的心斋之论“出入为师”的主旨之一。至于“必为天下万世师”的理由,更不待赘言,因为所谓“以兴起斯文为己任,讲学明道以淑斯人”,本来就是儒家知识分子的共同意识,这一观点无须等到明代中期以后才会出现。依我之见,这也是“以道觉民”这一传统观念的另一种表述方式而已,所不同者,在阳明学时代,所谓“讲学”,已有了另一层重要意涵,其讲学的内容、对象及其规模乃至方式,都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有很大的差异。最后应指出,心斋的“出入为师”说在明代心学史上有一定的独特地位,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主要是负面的,因为有大量史料证明,来自心学外部的批评且不论,即便从心学思想圈的内部来看,心斋此说也遭到了激烈的反对,可能除了泰州一派以外,这一观点是相当孤立的。尽管“君臣共道”以及“以道觉民”这些观念可以为士大夫所普遍接受,但是“帝者师”这一说法本身就会遭到士人阶层的过敏反应,以为不免会导致“南面抗颜”。上面我们所介绍的王一庵的一个说法:“今海内有话柄云:‘凡出心斋门下,大抵好为人师’。”即道出了其中的信息,基本上是可以确信无疑的。现在再举一例,可以大抵了解“出入为师”说至少在士人阶层并不受欢迎。前面提到的胡庐山对心斋本人虽表尊崇,称其为“一时杰出”,然对泰州后学却颇有微词,其中一条重要理由便是泰州后学个个都“好为人师”,他指出:“今之学者,未少有得,则皆好为人师,至南面抗颜,号召后生,猖狂鼓舞,自为大于一时。”这段话显然是冲着“出入为师”而来。针对心斋此说,胡庐山还特意下了这样一个转语:“予则以为圣人出为帝师,而未尝不师天下后世;处为天下后世师,亦未尝不师帝。是故,时潜时跃,时见时飞,而未尝有家舍。用舍行藏,莫不在天地万物。”显然经此一改,语意全非,复非心斋此说之旨意。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解读士人阶层的这种过敏反应,所谓“好为人师,至南面抗颜,号召后生,猖狂鼓舞”,所谓“往往放达自恣,兴化士以是不信学”等等批评,似乎适以反证“出入为师”说在下层社会造成了广泛的反响。不过,就心斋的“出入为师”而言,此说毕竟是针对士阶层而来,是就士人的出处问题而发,这一点不容置疑。当然,如果我们抛开社会效应这一层面,单就其思想内涵来看,那么则应承认心斋的“出入为师”说在阳明心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我们也只有将此论点与心学运动中出现的“政学合一”的观念叙述合而观之,才能对它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作出相应的了解和适当的评估。

四 明哲保身

心斋在44岁时,写下了《明哲保身论》一文,阐发了一个独特的思想观点:“保身之道”。与“淮南格物”所揭示的“安身”说一样,“明哲保身”构成了心斋思想的一大特色,亦与上述“以道殉身而不以身殉道”之说有着某种内在的理论关联。我们先从该文撰述的历史背景说起,由此可以明了明哲保身这一思想言说与历史情景之间的关系。

据《心斋年谱》记载,嘉靖五年(1526)丙戌,阳明弟子王臣(号瑶湖,生卒不详)为泰州守,邀心斋主讲于安定书院,是年冬,王瑶湖将转官北上,心斋作《安定书院讲学别言》一文,十月,又作《明哲保身论》赠别瑶湖,《年谱》曰:“时同志在宦途,或以谏死,或谴逐远方。先生以为身且不保,何能为天地万物主。因瑶湖北上,作此赠之。”心斋卒后,瑶湖作《奠文》,忆及两人的交往,其中说道:“癸未之春,予试春宫。君时乘兴,亦北其辕。琅琅高论,起懦廉顽。偕寓连床,忘寐以欢。”这是说两人相识于1523年,即心斋北上京师讲学之时。接着又说:“君既南归,予官贵土。师曰乐哉,义聚仁辅。公庐我诣,时亦枉顾。真见实际,频亲晤语。惟时泰郡,多士聿兴。谬予问学,莫知其盲。予曰惟君,宜主斯盟。”可知时任泰州守的王瑶湖对心斋寄予了厚望,希望他出来主持一方讲坛之盟。在该文末尾,瑶湖继续说道:“保身之论,爱我孰逾!翰迹在筪,之增吁。”提到了心斋所赠的《明哲保身论》,瑶湖非常感激这番相赠之谊。

然而令我们注意的是《年谱》所交代的一个背景:“时同志在宦途,或以谏死,或谴逐远方。”不难了解,这应当是心斋作“明哲保身论”的一个直接原因。这一记述究为何指,文中并没有详细的交代,但显然与嘉靖初年在朝廷发生的“大礼议”之政治事件有关。

围绕这一政治事件,阳明一直保持沉默,然而阳明弟子中因此事而发迹者有之,因此事而遭贬谪放逐者亦有之,如黄绾(字宗贤,1477—1551)属于前例,邹东廓则属于后例,他一度被逮下狱,寻谪广德。然而发生于嘉靖三年七月的轰动朝野的“左顺门”事件,对心斋来说,无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议礼派”的意见已初步形成“公议”,而以何孟春及杨廷和之子杨慎等人为首的反对派集合了230余名官员,集体伏跪于皇宫的左顺门以示抗议,世宗怒,逮134人于狱,杖五品以下180余人,死者达17人,这是明代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官员集体被杖事件,其惨烈之程度可谓空前绝后。

同类推荐
  • 钱钟书的人生智慧课(智者人生系列)

    钱钟书的人生智慧课(智者人生系列)

    钱钟书先生成就卓越,他低调为人、高调治学,与家人和睦共处、其乐融融。这正是对如今骄纵、虚妄的社会风气的鞭策和激励。
  • 走近孔子

    走近孔子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儒家学派的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流变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却也在有意或无意间造成了偏离,也变得僵化。当我们今人剥开它在外面固化的硬壳后,却可以发现其核心的东西——孔子的思想,其实是富有多么鲜活的务实精神与人性表达的意义。比如在孔子那里,礼仪的本质特征和终极目的,不是人性的泯灭而是弘扬;孔子也不讳言自己求富贵的愿望,以及孔子对“执干戈以卫社稷”的勇武血性的颂扬,等等。本书就是一部力图将历史与当代接轨,立足于当下社会的现实和中西文化参照对比来解读和还原孔子思想的哲思随笔著作,作者以清新隽永而又饱含理性情感与思辨精神的文字,对承载孔子的儒学思想的《论语》等著作进行探赜发微,对其所蕴含着的人生价值、生活哲理、社会伦理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从一般道理进入智慧层面,赋予孔子思想崭新的价值观照,是一部能够直抵孔子内心的作品。翻开书的当下,你会被作者创造性的解读所吸引,在书中遇见孔子,走近孔子。
  • 马克思主义人权哲学探究

    马克思主义人权哲学探究

    本书从政治哲学的视角出发,试图重构马克思主义人权哲学的基本体系。从一般层面上,依据人权的层次划分和范畴归属所具有的不同意义和表现形式,将人权分为应有人权、社会人权、法定人权和实有人权,通过四维视角的透视,大致把握人权的内在规定和整体结构;从具体层面上,重点论述人权的外在关系和发展依据,即人权与自由、民主、法治、政治的基本张力及其协调;最后,揭示人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及其实践途径。
  • 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下)

    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下)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百年前现代学者以西方哲学为参照重树中国思想传统的一种学术建树,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以马克思理论为导向,详细分析了马克思理论下的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热门推荐
  • 十印剑尊

    十印剑尊

    〖励志玄幻文〗浩瀚世界,仙途漫漫,这里没有变态的系统金手指!浩劫来临三界内诸天神佛相继苏醒,天地大乱!少年以倔强之资踏上那布满坎坷的修仙路!夺机缘!得造化!为挚爱坠入魔道闯神庭,以手中之剑斩仙灭佛!为心中执念入轮回!传奇就此开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梦中之始

    梦中之始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生。而梦中之情,何必为真。”
  • 在我眼下成长的小师弟

    在我眼下成长的小师弟

    从仙逆到凡人,从嚣张跋扈美少年到成熟稳重小师弟,江流年一直站在在巨人的头顶上……
  • 皇后无颜

    皇后无颜

    大晋昱都有一贵女,世人传,文采斐然,博古通今,腹有诗书气自华。帝召之一见曰:噫!貌无颜,沽名钓誉,其实盛名难副也!怎堪为人妇!第二日,江瑜桐被退亲!某日,帝召青年才俊石俊山围猎,其间,未展颜,后醉酒道:朕不喜之人,尔等却趋之若鹜,非诚心效力于朕。自此,江瑜桐第二桩、第三桩亲事卒!建文五年,江瑜桐岁十八,心绝嫁人之事,只好水利农桑。建文五年的第二天,皇帝自个儿将‘无颜女’娶回了家!堪称史诗级打脸。
  • 逆天狂妃:废物四小姐

    逆天狂妃:废物四小姐

    她本想与世无争,然而他、她、它逼着她华丽转身、名扬天下;她本想平庸此生,然而命运逼着她逆天而为,光芒四射……他冷酷血腥,无情无心,却为她上天入地……他儒雅俊秀,高高在上,却为她筹谋千年……为他,她逆天而为……为她,他偷天换日……是她逆的天,还是他谋的天……
  • 都是幻

    都是幻

    《都是幻》收《梅魂幻》和《写真幻》两篇作品,《梅魂幻》六回,叙孽龙投胎而生的南斌,梦幻中娶十二位梅花宫主事,颇有寓意。《写真幻》六回,叙池上锦和画中美人燕飞飞的情恋故事。两篇作品,类似才子佳人小说,但又以幻梦的寄寓而异其趣旨,是清初不多见的优秀作品。
  • 凤凰欲飞

    凤凰欲飞

    一觉醒来,穿越到古代,成为将军府大小姐,懵懂中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已经爱上了萧逸,等到明白过来,异国公主却要嫁给自己的心上人,好不容易峰回路转,盼望着能和萧逸一生一世一双人,却被北国身为皇太后的姑妈接到北国皇宫,成为北国皇帝新的仇恨对象,百般虐待,历尽艰难终于逃出皇宫,却坠落山崖,醒来后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爱人,后来女扮男装,入朝为官,又被逼要娶公主为妻,百转千回,最后身为皇后的她,该如何实现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愿望?爱恨情仇中,那个日渐坚硬的心还能否回复最初的柔软?------------精彩章节:上官墨一巴掌打在玉音的脸上,顿时玉音白瓷般的脸上多了五个指印。玉音一个趔趄摔到桌子上,碰倒了桌子上的花瓶,花瓶应声而碎,里面的画轴也随之落在了地上。这时候上官默眯着眼睛走近地上的玉音俯下身来狠狠的道:“果然和你姑姑一样都是会勾引男人的贱人,玉音抬起头来倔强的看着他,眼神冷冷的没有一丝温度,上官默看到她这种表情,心里突然像燃起了一把大火,他不允许玉音这样不屑的看着他,决不允许,上官默一把捏住玉音的下巴,眼睛里的怒火仿佛要把她绕成灰烬,低声狠狠的道:”说,你和大周的二皇子到底什么关系?”
  • 炮灰的无限反攻

    炮灰的无限反攻

    她为了活着,不断穿梭于任务世界,而老板,不过想吃的更舒心。至于炮灰们,以灵魂为代价,只为人生大翻盘。老板,打工仔,炮灰消费者,完美铁三角!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