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2700000037

第37章 “新一点”与“深一点”

——学习札记

听一位老同志说:为文之道无它,唯新一点与深一点而已。的确不失为经验之谈。

说起“新一点”,有的同志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去搜罗耸人听闻的东西,以为只要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就“新”了。抱着这种态度去找材料,做文章,十个有九个会碰壁。因为“破天荒”的事毕竟不多,即使出现一些反常的事,也有一个选择问题,不可能有闻必录,事事入文。所以,旮旯角落,东找西寻,老是不满意。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新一点,实在难。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两条可能带些共同性:一种是知识贫乏,判断力差,对“新”的认识有着主观的框框,不是不会发现、捕捉,就是“视而不见”,失之交臂;另一种是猎奇思想作祟,脑子凝固,手脚不灵,虽然在采访、生活,却对什么都是麻木的。据一些大家介绍,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是“三多一统一”,即多体验,多读书,多联想;把“亲知”(直接知识)、“闻知”(间接知识)和“切知”(由联想和推理而得来的知识)统一起来。

小时候学造句,做作文,听老师讲过“推敲”的故事。那时候心情真激动,对贾岛很羡慕。想到他在长安街头,骑在驴背上,口中念念有词,还用手比画着,虽然撞了京兆尹的轿子,却因祸得福,与誉满天下的韩愈“引为布衣交”。因为这故事是头一回听说,我觉得很“新”。以后多听了几次,就慢慢地感到“旧”了,甚至厌了。为什么呢?不是故事本身起了变化,而是自己的知识由少到多,在认识上起了变化。

随着岁月的流逝,多读了几本书,发现了这个贾岛在“推敲”佳话之外,还有一桩很扫兴的事。一次,他又吟出“落叶满长安”,但老是想不出下一句,于是像上一次一样,又吟又比,正好撞到京兆尹刘栖楚的马。这位刘大人火冒三丈,一声令下衙役就把诗人抓去,“被系一夕”。同样一个故事,一次当了座上客,一次做了阶下囚,结果多么不同呵。把前后两次一联系起来,我不仅窥见了贾岛的全貌,也想到了封建王朝的社会历史,对诗人也由羡慕而哀怜,终于知道了他的不幸。

书,帮助我了解到,古时候推敲文字的人是很多的,而且很精辟,朝野间出了不少的“一字师”。这里不妨摘举一例:

大文豪、大学士苏东坡,与苏小妹、黄山谷讨论诗。

小妹云:“‘轻风细柳,澹月梅花,中要加一字作‘腰’,成五言联句。”

东坡云:“轻风摇细柳,澹月映梅花。”

小妹云:“佳矣,未也。”

山谷云:“轻风舞细柳,澹月隐梅花。”

小妹云:“佳矣,犹未也。”

东坡云:“然则妹将何说?”

小妹云:“轻风扶细柳,澹月失梅花。”

二人抚掌称善。

这段记载通俗生动,三个人各加的二字都很贴切优美,而且一个比一个新鲜、深刻,最后是苏小妹独占鳌头。

由此观之,读书使人长知识。多读一点,了解的事情就多一点,对事物的认识也就深一点了。

在十年“浩劫”中,因为久系“牛棚”,不免心情烦躁,常常关着门发脾气,打东西。

为了克服这个毛病,曾自书《王蓝田性急》一文以自儆: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筋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旋转未止,乃下地以履齿碾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入口中,嚼破即吐之。

简单地翻译一下,它的意思是:有个叫王蓝田的人,性情很急躁。一次吃鸡蛋,用筷子去夹没有夹住,就大冒其火,把鸡蛋扔到地上。哪知鸡蛋在地上滚来滚去,他又用脚去踩。还是没有踩着。气极了,他把鸡蛋从地上抓起来,放在嘴里使劲咬,咬烂了又吐出去。

这个故事十分生动,只六十多个字,就把王蓝田的急躁、盛怒,以及出洋相的举动,作了绘声绘色的描画。由于感人,我大受其影响,每想起王蓝田那副令人啼笑皆非的怪模样,就觉得自惭、内疚。从此,在我的脑子里,王蓝田成了动辄发火,一触即跳的公鸡。

可是过了两年,当我读到另一篇故事《王蓝田自制》时,先是大吃一惊,不敢相信,继而冷静一想,就纠正了自己过去的偏见。原来,王蓝田的性格除了“性急”的一面,还有“自制”的一面。好在文字不长,这里抄录如下:

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吏曰:“去未?”答云:“已去。”袂后复坐。

也简单地翻译一个大意:谢无奕是一个性情粗暴而又要强的人。因为一件事闹翻了,就责怪王蓝田,大骂一通。王蓝田脸向着墙壁,不露声色,一动也不动。谢无奕已经走了许久,他才转过头来问他的部属:“走了没有?”……

这段文字很精彩,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前后对照起来,性急的王蓝田,却有着出人意料的涵养功夫,完全是一个粗中有细,冷热结合得很好的历史人物。细想起来,我自己两次认识王蓝田,前后的看法判若两人,这又说明寡闻与博见大不一样。第一次,王蓝田暴跳如雷的形象,对我来说是崭新的;第二次,却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王蓝田“正色面壁”,大气不出,处之泰然的形象,又一下子闯进我的心里,留下的印象是多么深啊。

这一个“新”和一个“深”,揭示了一个很普通,但却未被人们注意的道理:正如上面讲到的,“新”是我们的要求,“深”除了是我们的要求外,还是我们获得“新”的基础和途径。而且,“深”又不能完全代替“新”,如果不知道王蓝田“性急”,又哪能深刻理解王蓝田“自制”的难能可贵呢?这说明,在写作上“深”同“新”是相联系的,不然“深”到牛角尖里,那就走入了死胡同。

从大凉山来到蓉城闹市,总要抽空去逛逛杜甫草堂、武侯祠和新都宝光寺。在那优美、恬静的庭园里,看到不少青年一笔一画地抄录楹联。有的抄一字望一眼,有的全抄了还是念不通,不懂是啥意思,于是又怀疑抄错。如杜工部祠何绍基写的对联:

锦水春风公占却

草堂人日我归来

武侯祠赵藩写的对联:

能攻心,则反则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宝光寺里的一副对联: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有的不知道“人日”是哪一天,有的不会断句,念不下去。而一旦知道“人日”是指农历正月初七,弄清楚了另两联的句式和念法以后,又十分兴奋,逢人便宣传。很明显,这些历史上的东西,使今天的青年觉得新鲜,因为他们是头一次见到。而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就不是那回事了。我曾亲眼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位胡须长者,对着几位抄录楹联的青年说:“光是抄一抄,念一念,还不解其中味哩。要学点历史知识,练点对仗的基本功,掌握“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鸥对去燕,宿鸟对鸣虫……”长者的话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很快围了圈,把路也阻塞了。这又说明不知者为“新”,已知者就不以为然了,不知的人获得这个“新”,就不能满足,已知的人如果不能深入一步获得新的知识就会兴味索然。

假若我们将上面讲的青年作为甲,胡须长者作为乙,同时派到杜甫草堂等几个地方去采访或生活几天,不但他们在那里追求的“新”会不一样,而且写出的文章也将各不相同。因为甲是初次接触,是感觉阶段的“新”,而乙却是多次接触,已进入理性阶段的“新”了。两者一比较,前者自然肤浅,后者必定深沉。

通过上面的分析看出,从现象上寻寻觅觅,获得的“新”是没有分量的,而且会出现“你说新他言旧”的问题,而在深一点分析的基础上获得的“新”,就兼有现象和本质的特征,见过和没见过的都会觉得“新”,老老少少都会承认它。——这就回答了本文一开始就提出的问题:新一点,就是深一点;深一点,也就会新一点;要做到新一点与深一点,非下一番苦工夫不可。

(1982年《凉山文艺》第1期)

同类推荐
  •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论
  • 书卷多情似故人

    书卷多情似故人

    本书收选了多位民国大师和学人关于读书、治学等的文章,是一本难得的关于读书经验和治学方法的大师学人文选合辑。这些文章基本刊登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现代》《野草》《文饭小品》等杂志上,阅读本书,可以领略这些大师学人读书、治学和做人的智慧。清闲时一读,赏心悦目;困厄时一读,如坐春风。透过这些娓娓道来的文字,我们既可以领略众多大师学人迥然不同的个性风采,更可以感知那个年代教育、思想与文化生态的原貌。
  • 月亮已失眠

    月亮已失眠

    黄梵是当下国内诗坛的一位实力诗人,也是受到广泛关注的“中间代”诗群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国内诗坛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读者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的诗风凝练,富有想象力,对生命有着深刻的感悟。本书收入诗作110首,是黄梵诗歌创作三十余年成果的一次系统总结。
  • 生活的隐喻

    生活的隐喻

    这是一本深度文艺患者的随笔集,记录了作者近些年来游走世界各地的心得体会,从日本到巴基斯坦,从迪拜到尼泊尔,由所见所闻引发的所思所感,或工作或旅行,或长或短的文章,或人或景的摄影作品,无一不展现着一个佛系文艺中年心底最敏感、最细腻、最柔软的情感世界,以及世间万物的样子,从一点一滴中去探寻生活的细微真相。
  • 人间词话全解

    人间词话全解

    《人间词话》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扛鼎之作,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自1908年在《国粹学报》上公开发表以来,颇受众人的青睐与关注。为此,我们重新编辑了这部书,希望从中可以让更多的人欣赏到王国维的经典词学理论。在编辑此书过程中,我们选用了完备的手稿本,以重现其真容。全书分为两部分,上篇是经王国维手定发表于《国粹学报》的《人间词话》64条,下篇是未刊稿及删稿,每条原文后都附有赏析文字,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解析,阐释主要的理论观点并对原文进一步拓展。此外,我们还精选了100多幅精美插图,以图释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词章意境。
热门推荐
  • 鲜妻难宠:BOSS,请住手

    鲜妻难宠:BOSS,请住手

    她喝酒必断片,只是这次,一不小心喝来了顶头上司。惨遭封杀!“叶总,昨天晚上不是我。”男人逼近,“不承认了?”“不是,真的不是我……”他坏坏弯唇,“想要证明自己,晚上八点,帝国C888等我。”“叶总,这样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恩。等你。”“……”
  • 重生之女影帝归来

    重生之女影帝归来

    一朝重生回到自己女扮男装被拆穿那天,她下定决心要报仇,一洗前世之辱!不想却惹上了冷酷霸道的慕容博——有商场帝王之称的慕氏集团总裁。惹上就撩,没什么了不起的!反正会给他初撩费的。慕容博俯身淡淡嗓音响起:“孟君阳不管你是男是女你这辈子都别想在逃出我手掌心!”孟君阳邪佞笑笑:“如果你可以变成女人当我老婆我可以考虑不离开你。”
  • 太上混元真录

    太上混元真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二代的补丁生活

    穿二代的补丁生活

    外人眼里的欧宝宝是个上辈子拯救过银河系的孩子妈妈是富豪,哥哥是霸总,弟弟是爱豆小舅是科学家,小姨是影视大花直到有天,妈妈忽然和她坦白亲宝,其实妈妈是穿书的还有空间,然后.......你是个bug,需要做个补丁........后来亲宝发现,她需要做个超级万能补丁........因为妈妈穿的不止一本书.........
  • 豪门冷婚:天价前妻

    豪门冷婚:天价前妻

    三年前那场盛世婚礼,她即将嫁给心爱的人,满心欢喜,满怀期待。陆北川粗鲁又生硬地给她戴上婚戒,眸染寒意,无情至极。他说,“温锦,一切都是你自找的。从今往后,好自为之。“
  • 重生之再为人父

    重生之再为人父

    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他悲痛欲绝。膝下无子,林狼决定将余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最帅教师!最强教练!一个个无与伦比的头衔全都镶嵌在他身上。年迈的林狼教出了无数个人优秀的人才分布于各行各业,他们全都待他如亲父一般............没想到的是,他竟然重生了。再为人父,这一次林狼看着星空发誓:他一定要让他的儿子拥有一个最快乐、最美好的童年、走过一条最舒适、最难忘的成长之路、成为这夜空下最亮的星!(ps:本文会写篮球、天文......喜欢的可以进来看看)(ps:书友qq群:839734803)(ps:全订群:1093841847)(需截图)
  • 龙传说之五谷丰登

    龙传说之五谷丰登

    龙祖利用五色土,锻造出五色龙珠,交由五条角龙守护。“五谷济中华,布衣忧天下”,
  • 余生我已不再爱你

    余生我已不再爱你

    余笙爱沐卿,只爱沐卿。爱到什么程度呢?爱到为了留她在身边,失去生命也没关系;才会心甘情愿换了肾,流掉半身血丢了半条命去;他曾说过:“我余笙,注定是魔。”世人皆知,余家家主余笙,心狠手辣,断情绝爱,却不知他把整颗心都给了沐卿他圈禁,她逃离……后来他笑容妖异地抬起她精致小巧的下巴,唇角弯起的弧度嗜血可怕“我是魔,你只能陪我成魔……”你想做什么我都依你,你想怎么样我都随你。但唯独,不能离开我
  • 龙珠之界主

    龙珠之界主

    次元,位面,世界,界主!龙珠,柯南,魁拔,斗罗!从一届凡人一步步走到超越界主的存在,你问什么是界主?一个世界的本源意识便是界主,然而,一个世界的最高力量决定了界主的实力,界主分为本源界主和真我界主,如此详情请看龙珠之界主传说,本书力量体系借鉴于《穿越从龙珠开始》把次元之道发扬光大!!
  • 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

    唐明月和老宁的故事总会有个结局。最好的结局是,唐明月在接近于矫情的计较中终于倦怠了,就是说,他们从恋爱进入婚姻,软着陆了。人对于本性中的东西,比如吃,睡,性,会坚持不懈乐此不疲一直到死,除此之外都会倦怠的。唐明月从外面回来,用钥匙丁丁当当地开门,嘴里喊着老宁,唠叨着说,你又吸烟了,说了多少次戒烟戒烟,她已经忘记了当初他最喜欢老宁身上的烟草味。老宁从卫生间里出来,一只手提着裤子,另一只手接过她手里的青菜,径直进了厨房。唐明月追过去说,你看都没看我一眼,难道你不爱我了吗?老宁系着裤子,照旧哼哼哈哈了两声,说,我爱你的脸白头发黑。唐明月笑嘻嘻地凑过来,摸着他的脑袋说,我爱你的脸黑头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