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05400000002

第2章

李典被体校看中了。

有两个人跑到家里来,一个瘦瘦的穿运动衫,是教练,另一个像干部。他们劝李典不要考中学,要他进体校,准备当专业运动员。教练说李典条件不错,很有发展前途。李典的父亲说那不行,这孩子连中学都没读。干部又说不能把打乒乓球只看成是打乒乓球,要有为国争光的思想。李典的父亲还是说那不行,这孩子连中学都没读。

李典在一边听。这是他的事,但他很茫然,不知道听谁的好。他只想着要是妈妈在就好了,妈妈会知道该怎么办。既然妈妈不在了,那就无所谓,随他们去。

“这孩子将来是要上大学的!”爸爸作了最后的结论。

爸爸在研究所工作,解放前就上了大学的,他觉得儿子理所当然的也要上大学。他当时一点也料不到,为了这句话,自己会要后悔一辈子。

李典就报考了省立一中,最好的中学。考完了,李典的作文收进《少年范文选》,那本薄薄的小书里发表了李典的第一件作品。数学是一百二十分。李典的成绩真好。

但李典没有考取省立一中。

开学前一天,爸爸送李典到轮船码头。码头在湘江边上,好大一条湘江河,绿荫荫的河水翻着白浪,浩浩荡荡从不知多远的地方流来,又自顾流往不知多远的地方去了。河里跑着大轮船,小木船。帆是一页一页的,跟白云样的移。河里有河里才有的气味,和声音。

望着这样的一条大河,李典不知为什么很想叹一口气,就像爸爸经常做的那样,长长地叹一口气。但他忍住了,因为他感到爸爸一直在注视着他。这些天来,爸爸总是不停地注视着他,爸爸的眼神是忧伤的,并且充满了歉疚。哎,爸爸总是先叹口气,然后说,当初要是上体校多好。李典现在明白,由于他从未见过面的祖父的缘故,他只能到远离城市的一所乡下中学去了。

我倒是考取了的。只是我的爹爹没有考取,李典这么样想。

“你要小心,在学校里千万不要乱说话。”爸爸弓下身子,凑到李典面前这样说。他提着李典的行李,一个背包,一口箱子。码头上满眼睛都是人,大包小包推推搡搡的。李典很想在告别之前跟爸爸说几句话,比方要他放心,要他注意身体等等。但他觉得羞怯,他还不大习惯。他努力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做出一副大人的样子,他已经十二岁了,他要让爸爸放心。

“没事,爸爸。”李典说。

“总而言之不要乱说话!”爸爸又交待说。

其实李典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他不知道他要去的那所学校是什么样子,他会遇到些什么样的同学和老师。他从没有出过远门。刚失去妈妈的悲伤还压在他的心上,从未见过面的祖父,又给他带来了恐惧。但李典还是说:“没事,爸爸。”

直到轮船开出很远,李典熟悉的城市,那些楼房,那些烟囱,城南天心阁上翘在半空中的飞檐,渐渐变得模糊,李典才真正像大人那样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他把背包和箱子放在甲板上,人坐在上面,船起起伏伏,河岸缓缓地后退,他想起很久以前妈妈给他唱过的歌: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学校离城有五六十里,一两个月才回去一次,一切都得靠自己。李典自己到食堂排队打饭,自己洗衣服,坐在教室里一节课一节课耐烦地听。下了课,同学们玩做一堆,李典只在一边,安安静静地看。他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那样快活,他觉得自己好像没有理由那样快活似的。有时,他就一个人到校外去。他开始知道乡下是怎么回事了,乡下的东西让他好奇。田埂弯曲细长,牛走在上面样子很悠闲,并且留下一个个很深的蹄印,像碗。池塘边的柳树真的像书上写的那样歪着脖子,把细细的枝条一直探到水里去。稻子眼看着长高了,抽穗了,变黄了,这就是人吃的饭呀,李典觉得很神奇。他在田野里到处走,到处看,觉得自己像在画里。

他喜欢这些独自漫步的时光。

他才十二岁,但他那么样地在空旷的田野里独自漫步,看上去一定显得有些老成,当然,也显得十分的孤单。

他真的就不爱说话了。他给爸爸写信说:我很注意,一点也没有乱说话。爸爸回信说:那样就好,那我就放心了。李典不跟别人说话,就自己跟自己说。晚上,李典铺好被子钻进去,一睡下来,就开始说话。跟自己说,跟妈妈说,跟爸爸说。他想他们,想家。

一个人,不管到了哪里,除了跟爸爸妈妈,他至少还需要跟另外一个人说话。

对于李典,这个人就是陶老师。

陶老师是语文老师,是大学毕业刚分到这所学校来的。短头发黑亮黑亮,眼睛很大,也是黑亮黑亮,看人很温和。当她捧着李典的作文,在课桌间一边踱步,一边念,并且不时朝李典看看时,她的眼睛就变成会笑的眼睛了。李典喜欢看陶老师的眼睛,喜欢看她手指弯起来把头发拢到耳朵后面去的样子,喜欢看她走起路来秀秀气气跟飘似的样子。他觉得陶老师很美丽。

陶老师有回把李典叫到她的寝室里,当面批改他的作文。一面批,一面细细讲解,红钢笔在李典的作文本上划了许多的圈。写得好,陶老师说。你是很有灵气的,要多写,多看书,陶老师说。她还说了许多,但李典都没有怎么听进去,他也不懂灵气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他在想象中是跟陶老师说过许多话的,但现在,站在陶教师面前,他一句也记不起来了。他跟陶老师挨得这么近,都闻见她身上的淡淡的香味了。陶老师的书桌上摆着一瓶友谊牌雪花膏,一面小圆镜子,一个相框——相框里的陶老师梳着一条乌溜溜的大辫子。李典觉得还是陶老师现在的短头发好,妈妈也是留短头发的。

在那间小小的寝室里,李典忘掉了孤独,他相信在这所学校,再没有比陶老师更了解他更关心他的人了,他觉得很温暖。从陶老师房里出来,李典不知不觉就出了校门,顺着熟悉的乡间小路,漫无目标地走去。远远的地方,湘江河的堤岸长龙一般横卧着,有白的船帆升起在堤岸上方碧蓝的天空里,看起来,帆更像是在天上缓缓滑行。

李典走到堤上坐下来,脚下是好大一江的水,有浪轻轻拍打堤岸,有船来而且去,这些船是从家里来或者到家里去的,一个船工咿咿呀呀唱着不知什么歌子,鸟贴着水面掠过,箭一样的。这些都让李典觉得欢喜,他还沉溺在陶老师给他的温暖当中。他仔细回忆陶老师说过的每一句话,她的声音,以及她的亲切的目光。他在心里说,一定要努力,把作文写得更好,不辜负了陶老师。

后来,他听到隐隐约约的一阵雷声,那雷声仿佛顺着江面从容地滚动而来。在河的上游,水天相接的地方,不知什么时候聚起了一大团浓云,云在起伏翻卷,时而汇拢,时而又舒展开去,好像在嬉戏欢闹。忽然有闪电骤然一亮,将云照耀得五彩斑斓,变幻万千。那是一团美丽的有生命的云彩。李典从没看见过,他都看呆了。又觉得在哪里见过的,朦朦胧胧似乎熟悉。这奇特的景象,让他感动。他望着遥远的天际,喃喃自语:我的梦一样的云。

他觉得这有些像诗。这也许就是诗吧。

李典暗暗生出一个念头:我将来要成为一名诗人。

同类推荐
  • 三木小说

    三木小说

    他心里也不要盛世萧条。我们走在秋天无比美好的色彩里,落叶的声音传到了很多年前,在没有名字的吊桥上,自行车碾过落叶。我想我为什么总是用想象的美好包裹我的生活?这竟然是生命给我的最好的感情。我想写下来,给那些也用虚幻的人。虚幻也并不可怕,如果不是虚荣。生活是没有幂的矩阵,是无解。然而我想给我的孩子看我曾经在感受力最蓬勃的年月里留存的记忆。因为于我而言,这些感受力是我体内基因带给我的最好的礼物。
  • 约纳丹号历险记

    约纳丹号历险记

    一艘美国快速帆船——约纳丹号,离开了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向南非驶去。船上载着由一家移民公司招募的一千多名移民,准备到拉格阿湾,一块由葡萄牙政府授予土地开发权和经营权的地方。不料,航行伊始,就事与愿违,在狂风暴雨的袭击下,船搁浅在麦哲伦群岛的霍斯特岛。约纳丹号的遇难者们在这个岛上居住下来,等待他们的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 清代短篇小说集·子不语1

    清代短篇小说集·子不语1

    《子不语》二十四卷,《续子不语》十卷,共三十四卷,收集短篇故事1200余则,袁枚在《子不语·序》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怪、力、乱、神,子所不语也。”这实际上是对书名的一个注释,也就是作者谈论的是“怪异、勇力、悖乱、鬼神”之事,想象奇特,语言诙谐精炼,读来饶有趣味。《子不语》中尽是一些有关托生转世、冤鬼索命、厉鬼为祟的离奇故事;城隍、土地、冤鬼、隶卒等各种神鬼形象随处可见,完全不涉及鬼神的故事也只寥寥数篇,且多宣扬“因果报应”、宿命说的迷信思想。袁枚也正是以这些神鬼形象、怪诞故事,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完整的阴间社会。
  • 刘爱玲小说二题

    刘爱玲小说二题

    现在的我,除了把窗帘紧闭,干脆把我的窗户封上了。我住在枣乡街的一排公寓楼里,地方是我自己选的,窗口刚好向着街身,和我父母的家仅隔一条马路,窗户正中的玻璃被我锯了一个圆形的洞,以便窥视到他们以及我想窥探的东西。屋子有点小,对于我一个人来说已经大得可怕。大概是六楼,我把我的两扇窗户外表涂抹得极其抢眼,几乎在枣乡街上火龙一样跳跃着,窗户上色彩斑斓,有时是鲜血般的大红色,有时是香奈尔的小黑裙,有时是蓝宝石,在过去与现实中不断变换着样子。其实,我只有一个小小的目的,就是用无数办法将那两扇窗户武装得更像窗户。
  • 黄金圈

    黄金圈

    在香港中环一座大楼的电梯上,外经局长刘克服收了港商四万港币。之后,港商在县里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被一一解决。过了不久还是出了事,刘克服的爱妻意外死亡,而她的死与港商的这个工程有着深刻的联系……多年之后,物是人非,刘克服高升了,是什么力量促使他走到了今天?四万元港币是在电梯里拿的。当时刘克服在香港中环一座大楼里吃请,旅港同乡会为刘克服一行人送别,出面的是会长,姓王。陆金华是副会长,说好要来,却晚半小时才到,其时大家已经开吃。
热门推荐
  • 步香闺

    步香闺

    随笔,随意,随情,随心而动,随欲而生。且把步停住,怎奈东床已覆。
  • 学会和领导面对面说话

    学会和领导面对面说话

    《学会和领导面对面说话》是一本上下级之间高效沟通的实用手册,它不仅能提升上下级之间沟通的质量和效率,还能让员工掌握一套有效的与领导沟通的技巧,使员工更容易理解领导的意图,更好地执行领导的指令,从而赢得领导的关注和赏识。本书涉及了和领导沟通的方方面面,不管你是初出茅庐的“职场菜鸟”,还是混迹职场多年的“老油条”,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

    《王小波全集》共分为十卷本。第一、二卷为杂文把王小波留下的35万字的杂文全部收录,另外还将原来从来没有收入的杂文分别插入两卷中。第三、四、五卷为长篇小说和剧本。第六、七卷为中篇小说。第八卷为短篇小说。第九卷为书信,除收入原《爱你就像爱生命》中的书信外,还收入了新近收集到的王小波部分书信,并将李银河写给王小波的信及他们二人的部分照片也收入其中,这些都是第一次公开出版。第十卷为未竟稿,所收作品除原《黑铁时代》中的三篇小说未竟稿外,其余作品都是李银河根据作者留存下来的电子文件新近整理出来的,也是第一次公开出版。这本书在编辑出版过程中,曾得到了作家夫人李银河和作家生前好友们的热心支持和帮助。
  • 忆情初梦浮生半下

    忆情初梦浮生半下

    她本为一小上仙,却不料被两大上神纠缠;他本为开元之神,有意接近她,走时,却发觉早已离不开她。忆情,是与他的坎坷之情;浮生,是与他的浮生之梦;那日,忘川水置在他身前,他却久久喝不下。那日,负伤累累,她也要重新见他。她杀了他,亦是杀了自己…此生,唯愿你一人,宁负天下不负卿。
  • 天使吻过你的歌喉

    天使吻过你的歌喉

    哥哥意外失踪,她被逼无奈,女扮男装代替哥哥完成演唱事业。当她一开口,作为修音师的他,目瞪口呆。她被抨击五音不全,被他羞辱地只想以头抢地。从此她怨怼他,他却玩起了捉弄她的游戏。冒牌身份被揭穿,她万念俱灰,远走高飞。机场里,有一个男人在她飞上天空前将她拦下,他牵起她的手,单膝跪地,“嫁给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十二主域之永域

    十二主域之永域

    天煞孤星,万人敌,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注定,我就逆天改命。
  • 医路风华

    医路风华

    她是现代女军医,莫名穿越到大齐王朝一个小吏家中。生不出儿子的娘亲备受爹爹冷落,从此小妾当道缠绵病榻,她更是沦落成被人嫌弃的赔钱货。亲娘软弱,祖母刻薄,爹爹不喜,二娘厌恶,庶妹狠毒,薛无忧更是被认为是一个和傻子差不多的呆子。她避过尘世,韬光养晦,医路之上广结善缘,开药厂,买农庄,置田舍,斗二娘,惩庶妹,结权贵……从此娘亲重获宠爱,祖母爹爹示若掌中宝,相府公子、威武大将军纷纷示爱,真是玩转古代!他,丞相长孙,公主之子,官拜大理寺卿,儒雅潇洒,风趣幽默,对她温柔体贴,关怀备至;他,侯爷府二公子,当朝国舅爷,官至威武大将军,英武坚毅,侠骨柔肠,对她情有独钟,百依百顺。哇哇哇……她要选哪一个啊?薛无忧真是头疼死了!
  • 我爱张曼玉

    我爱张曼玉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公主,微臣要失礼了

    公主,微臣要失礼了

    重生凤凰还巢,她纤纤玉指收拾渣男恶女,搅弄庙堂风云,步步为营终于站在皇权之巅。赫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身边多了一人,白衣墨发,偏偏若仙。他是天下闻名的佞臣,将帝王玩弄在鼓掌之中,愿为她圈养在权谋之中;公主:“你得罪了皇上,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微臣:“不用飞,皇上已被我废除了。”公主:“你可不可以再无耻点。”微臣:“可以,床榻上。”公主,放开微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李白全传

    李白全传

    本书包括:习书练剑、辞亲远游、安陆十载、三诏进京、长安岁月、赐金放还、梁园情深、东行南游、虎穴历险、战乱前后、从军获罪、救月升天。作品讲述了一个绝对的诗歌天才;纵横瓷肆,想像瑰丽,如仙人所作;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笔傲凌沧州。后人称之诗仙。我辈凯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绝对是人中豪杰。